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表仪态
这是指应试者的体型、外貌、气色、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
2.道德素养
要求教师要做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身体力行、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3.教育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与精深的专业知识是一名职业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4.言语表达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讲解技能才能使课堂教学出效率、出质量。考察其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音质、音色、音量、音调等。
5.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指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或形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促进学生发展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6.教学机智能力
教育活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所以要求教师要能适应各种变化,能够进行自我调控。教学机智是面试测评的重点,主要是专家评委看应考者对提出的问题能否迅速、准确的回答,对突发问题的反应是否机智、敏捷,推意外事情的处理是否合理、妥当。
7.沟通交流能力
面试测评对于考生沟通交流能力的考察主要有两点:一是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否根据学生的反馈迅速做出课程调整;二是课下与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能否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资源等条件。
8.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直接决定着考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做到热爱学生。
1、下面没有学生的试讲,就得模拟底下有学生,教态有亲和力,自信大方。例如,提一个问题之后,环视一下底下,然后说,嗯,同学们回答的很对,的确是这样…等等…
2、虽然只讲15分钟,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思路捋清楚,并且想好一到两个出彩的地方就行了。这里说的思路其实就是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师职业生涯
1、适应阶段
参加工作1年。这阶段拜师学习,并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变。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性工作;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一年的试用期结束后,学校认可了新教师的这些转变,就录用为正式教师。这个阶段是教师生涯的第一站,可以说是在三尺讲台上“立住脚”。
2、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
到第3年左右,是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的“二字一话一机”(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计算机)等一般基本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验等常规基本功;处理重点、难点等课堂教学基本功;分析和了解学生、管理学生的基本能力。
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过硬的基本功,具备了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在拜师形式上就算出师了,可以说是在三尺讲台上“站稳脚”。
3.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
到了第5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从而构建了自身经验体系。
其中部分教学成果显著的皎皎者被评上“教坛新秀”或“优质课”获奖者,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经验型或技能型教师。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站好脚”。
4、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
在第5至8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这时教师在教学业绩上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平台状态”或“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那点经验和技能,也就此裹足不前。
那些有远大抱负的教师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头扎入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蓄势待发。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上下求索”。
5、教师“成名”阶段
第8至12年左右,是教师“成名”阶段。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此阶段的教师深谙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分歧点何在?熟知如何激活兴奋点、顺利通过分歧点,维护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这些教师因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学科指导能力,而业绩突出,被评为省、市的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成为“名师”。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
6、教师“成家”阶段
第1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教师“成家”阶段。在成名教师当中,有些教师不满足于在学科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
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实践上,在做好“经师”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人师”,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同时,在对教育有深厚的积淀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不断创新,能高屋建领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最终成为教育“名家”。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大放异彩”。
本文来自: 招教论坛() 详细文章参考:/thread-898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