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读写一体的生活化写作课程
《一体化读写教程》心得体会(4篇)
《一体化读写教程》心得体会《一体化读写教程》是我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巧,并在写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下面我将就这门课程的内容以及我个人的收获进行一份详细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的教材《一体化读写教程》是一本极富实用性的教材。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读写互动基础”,“读写互动中的主题发展”,以及“综合读写技巧的练习”。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学习,我不仅学会了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巧,还了解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第一部分中,教材介绍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写作。
对于阅读来说,我学到了如何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而对于写作来说,教材教授了一些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等等。
这些技巧不仅对我本科期间的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以不同的主题展开了阅读和写作训练。
每个主题都包含了一篇或多篇相关的文章,并围绕这些文章展开了相关的讨论和写作任务。
这样的设计既使我对每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又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
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与教师的交流,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理解文本,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我对不同主题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也加强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第三部分中,教材通过一些综合性的读写任务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这些任务包括读写综合,写作讨论和写作写作。
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我不仅能够更好地整合和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这些任务的完成不仅要求我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要求我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如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
通过学习《一体化读写教程》,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阅读方面,我学会了如何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本,并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
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作者:李姗姗来源:《天津教育·中》2024年第06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道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读与写视为一个板块进行教学,通常将二者以单独的模式进行授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完整知识框架的构建,而且影响了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而从大单元视角出发,将阅读与写作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强化语文整体教学效果。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读与写之间的关系,立足大单元视角,积极探寻读写一体化的教学路径,以此强化读写教学效果,使学生徜徉在语文知识的海洋。
一、读写一体化教学的阐释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首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从而为写作提供素材。
阅读不仅可以提供写作的内容,还可以提供写作的形式。
在阅读中,学生能够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这对学生写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阅读是吸收信息的过程,而写作是表达信息的过程。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运用,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写作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真正理解阅读内容。
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依赖的关系,阅读为写作提供灵感和素材,而写作反过来促进阅读,因此,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价值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立足于大单元视角开展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教师必须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创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如讨论、合作、实践等,这有利于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以高涨的兴致参与其中,充分感知读写结合的趣味。
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作者:王哲来源:《中学语文·下旬》2024年第05期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探索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要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将文章分成人物类、景物类、事件类三种,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设计读写综合性实践活动,以读助写,读写并进。
人物类文章写作要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景物类文章写作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事件类文章写作要优化行文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一体化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要求“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的特点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迁移运用。
不同主题、不同体裁的文章,写作内容各不相同,写作方法各有不同,所以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文章类型围绕人物、景物、事件等要素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写一体化课程,助力学生提升读写综合水平。
一、人物类,学习细节描写1.语言描写,传递身份信息人物类文章写作要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人物的真挚情感,让读者对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人物类课文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细节描写,在读懂人物鲜活特点与表现方法的同时迁移创造,学会写出人物特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从语言中分析人物的身份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等,并在自主写作中加以迁移运用。
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主人公孔乙己的语言描写,通过深入分析,挖掘一些能展示其职业、社会地位特点的词句,初步了解孔乙己的身份。
例如,让学生分析“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一句,重点分析“窃、偷、读书人”这几个词。
通过这些词,学生可以发现孔乙己是知识分子,他自认为读书人的身份很高贵,但他由于某些原因做了“偷窃”这种有损读书人身份的事情,他对此感到羞愧,但还是要狡辩,以此挽回面子。
品读写有机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目标
品读写有机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阅读、品味、练笔相结合的方法,是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刻品味语言的美感,迁移到学生自我写作实践之中,并通过写作实践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反促阅读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读写一体的教学目标。
标签:阅读兴趣品味语言读写一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语道破读和写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在读写一体的融合互动中,有所侧重地完成语文教学最为重要、也最为艰巨的两大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听说读写整体进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读、品、写一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的表达技巧和美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从而实现从读到写的能力提升。
一、激发阅读兴趣,结合教材内容,读中练写一是从体会和品位教材内容出发,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需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理解能力不强,学习被动,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所以,在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萌生写作的动机。
例如:我们在教《白鹭》这篇课文时,当学生读到“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语言中蕴含的赞美之情和排比的句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兴奋、喜悦和赞叹之情。
学生一边读,一边用夸张的动作来表达所体会到的感情,在这一体验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高涨,审美体验进入了自我陶醉的状态。
浅谈“读写一体化”的课堂实施
浅谈“读写一体化”的课堂实施1. 引言1.1 介绍读写一体化教学的背景读写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作为相互促进和支持的两个方面的整体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和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阅读和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
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隔离度较高,学生往往只注重阅读的理解和写作的表达,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读写一体化教学应运而生,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读着写,写着读”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读写一体化教学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界限,使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了解和掌握读写一体化教学的背景和重要性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阐述读写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读写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整合读写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读写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通过在课堂中同时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阅读速度和写作技巧。
读写一体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拓宽思维广度;而在写作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重组,提升思维深度。
读写一体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堂中,学生将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不断阅读和写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读写一体化教学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深入探讨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内涵读写一体化教学是指将阅读和写作两个语言技能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新课标下初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新课标下初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作者:何锋来源:《天津教育·下》2024年第06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素质语文人才的培养逐步成为教师关注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
为此,教师应当基于人才培养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思维模式,将学生打造为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大部分学生难以实现阅读知识板块与写作知识板块的有效融合,学生在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中收效甚微,降低了学习热情。
新形势下,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精神,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出发点,采用先进的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
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理念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材料或者课外语文知识读本丰富写作素材,也可以通过写作强化阅读技能,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科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不断打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课堂。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出发,以初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旨在发挥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助力教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新课标下初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内涵新课程标准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深入探讨与实践。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作为可行的教学方法,逐步受到关注。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教学板块和写作教学板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打造读、写交融的语文课堂。
要想充分发挥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作用,教师便需要把控好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掌握相关教学原则。
首先,教师在构建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应当明确主次之分。
教学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需要教师正确划分课堂上的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学活动的重点。
建阅读写作一体化课堂模式 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融合发展
建阅读写作一体化课堂模式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融合发展作者:贾振才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3期一、模式提出的背景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包括小学和初中都已进入课改深水区,语文教学的深层改革势在必行,在观念、教材、方法、行为等方面必须加以改变。
同时我们也看到考试成绩与素质教育越来越不矛盾,越来越成为互相促进的关系,试卷中阅读分数和写作分数占分数比重越来越高,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作用越来越强。
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取得整体性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必需,而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分离现象依然严重,非常不符合语文新课程下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
这些分离现象表现如下:1、教学观念的分离。
长期以来,我们期望的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自然融合,而不是通过教育力量的融合,我们总认为阅读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就是作文教学,虽然我们也承认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之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但是在我们的观念深处,阅读和写作还是互相隔离的,至少是疏离隔膜的。
2、教材编排的分离。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编排是隔离的,这样的分离从国家课程到各级地方课程都是如此,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分离。
3、课堂教学的分离。
在实际课堂上,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就是就是阅读教学,也就是讲课文,进行写作教学就是写作教学,也就是写作文,二者的分离是一种常态。
4、作业布置的分离。
由于以上三种原因,全国语文老师在作业布置上不知不觉地把阅读作业和作文写作分离开来,全国学生也适应了熟悉了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
5、学生阅读成绩和写作成绩的分离。
由于以上四种原因,我们的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导致了分离,有不少学生读了大量的书却表达不到位,有的学生虽然有写作灵气但无阅读根基导致内容苍白,阅读和写作成绩双优的学生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有的是单优,有的是两者都不优。
以上这些就是笔者探索此模式的背景。
在此背景下,为解决阅读和写作分离问题,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经多年探究,创立此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作者:贺敏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21年第3期贺敏高中英语的课堂框架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基础板块。
通过阅读,学生能接触更多信息,开拓眼界。
通过写作,帮助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实现个人思维更好发展。
但从当前高中英语的课堂情况看,对读与写的重视程度不高,读写一体化的模式并未成型。
文章将关注焦点聚焦于此,旨在构建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让读写教学有序展开。
1. 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一体化”教学现状高中阶段的英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直接影响,做好英语学科的教学创新始终是难点所在。
阅读与写作作为两大板块,从实际教学情况看,读写教学本身在英语课堂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读写结合还不够紧密。
1.1读写教学本身的边缘化高中英语课堂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和影响,教学内容被拘泥于固定的框架中,单词、语法等枯燥技能教学成主流模式,对阅读与写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虽然在教材当中有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内容逐渐增多,但边缘化的问题依旧存在。
表现为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学,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生的自主性不强,参与体验和学习感知会受到一定影响。
这种读写教学本身的边缘化问题,是当前高中英语课堂面临的普遍问题,要找准定位,把握侧重点,扭转英语课读写教学的边缘位置。
1.2读与写的衔接不紧密在高中英语的教育框架中,读与写是重要的两项内容,但传统课堂下的读与写的关联关系不够明确,内容的衔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读的过程以教材中的阅读素材为主,教师偶尔补充阅读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写的方向与主题同样是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展开,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学生的自主思维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的写作内容同质化。
显然目前的衔接情况并不理想,但读写衔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2. 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并不理想,一大原因是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未成功搭建,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
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受到诸多语文教育者的青睐,该策略旨在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相融合,通过“以读促写”和“以写助读”的方式,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实践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主动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加工处理,从而形成系统的认识和深刻的感悟。
《桂花雨》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度解读,在品析文中字词的同时进行创造性写作,从而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从小练笔导入课程,调动学生的认知欲望在《桂花雨》的教学中,为有效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从小练笔着手,通过一个小而具体的写作任务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思考,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1.引入背景,激发读写兴趣。
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桂花雨》主题相关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些关于桂花的图片和视频,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和探索的学习环境。
生动化教学素材的演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接下来的小练笔活动做好铺垫。
2.布置任务,概述基本内容。
在学生对《桂花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练笔任务概述《桂花雨》的主要内容。
这一任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故事的情节、主要人物和重要场景,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培养他们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1)启发式提问引导:教师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回忆阅读《桂花雨》时的感受和印象,比如,“课文中哪个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并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桂花雨》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重要场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撰写故事概述稿:基于小组讨论的内容,每位学生独立撰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概述,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桂花雨》的故事。
读写一体化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为例
读写一体化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为例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学生阅读量不小,写作能力却提高缓慢。
这种情况让老师和家长非常着急,却又不知如何走出这一困境。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语言习得的规律出发,将克拉申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作为切入点,以四年级语文学习为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尝试构建读写一体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一、读写一体化语文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1. 读写一体化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所谓读写一体化语文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课文精读、语文知识学习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模式。
(1)理论前提和教学目标克拉申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大脑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言习得是一个长时间的人脑内化的过程。
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此为理论前提,全面考虑语言由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其核心是语言习得。
在此理论前提下,该教学模式将写作视为阅读教学的最终归宿,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服务,二者不可割裂。
这一点与读写融合模式相同,但二者理论前提和要求都不同。
(2)内容要求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宏观的教学设计,具体包括“精读名篇”“拓展阅读”“口语表达”与“美文习作”四部分内容,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
该教学模式要求,从教材内容选定到教学环节确定再到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方法设计都将读、写视作不可分割的过程,即“听+说+读+写”相融合。
前两个环节主要是听和读的融合,后两个环节主要是说和写的融合。
精读环节为基础阅读,了解词语等语文知识的基本信息,理解各种优秀作品的内容;“拓展阅读”为进一步阅读,以故事形式拓展丰富第一部分内容,是第一阶段“量”的延伸;“口语表达”是对阅读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学生将听到的经典故事自己说出来。
这一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一个强化和内化,同时也是将其转化为“输出”信息的必要过渡阶段;“美文习作”在内容上是对口语内容信息的强化,是对阅读内容的具体应用。
浅谈“读写一体化”的课堂实施
浅谈“读写一体化”的课堂实施1. 引言1.1 概述读写一体化的概念读写一体化是指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往往被分开来教授,学生缺乏对两者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而通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写一体化的概念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了语言技能的交叉应用。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吸收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和观点,从中获得启发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反之,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对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水平。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
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表达能力。
读写一体化在当今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介绍读写一体化的重要性读写一体化是指将阅读和写作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同时强调阅读和写作的培养。
读写一体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写作技巧,而在写作过程中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读写一体化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而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写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建立读写一体化的理念建立读写一体化的理念是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的基础。
“读写一体化”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读写一体化”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韦秋宇来源:《中学语文·下旬》2024年第02期摘要如何整体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语文教师应全面分析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联,建构“读写一体化”的语文教学课堂,应用多种策略,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写作技巧,在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一体化应用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共同发挥作用。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语文学习经验的主要途径,是正确鉴赏阅读文本的学习过程;写作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在实践中应用和输出知识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有效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环节,创设生动化、趣味化的语文学习课堂,运用多元化教育手段,巩固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和应用效果,深入挖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学习潜力,积极建构“读写一体化”的语文教学课堂,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
一、“读写一体化”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1.有助于扩充学生语言素材储备语文课程一直都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科目,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促进思维认知发展的主要课程。
而语文素材是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基础,其包含生词、短语和写作手法等知识,只有具备充足的素材积累,才能正确解读文本语言和情感,发展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为此运用“读写一体化”模式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能在课堂中呈现更多语言素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接触不同领域的专业语言,掌握描绘人物和事物形象的不同方式,明确思想情感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夯实语言素材积累。
同时在“读写一体化”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会引入不同体裁与风格的文学作品,有效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使其能在鉴赏与分析中积累更多写作技巧。
明确不同风格文章的结构特征与差异点,加深阅读思考与感悟,逐步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
2.有助于增强学生语言建构能力语感是指个人对语言表达效果的感知程度和敏感性,等同于语言应用中个人的审美体验,是衡量感性认知能力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新版读写一体课课件.doc
读写一体课应军波1、模板《我是白痴》章节和片段 读写一体1.通过聊、猜、议等语文实践手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素材在选择、构思、立意、表达上的特点。
2.通过欣赏片段,猜测情节,补白延伸等方法,使学生的练笔得到有效提升。
● 通过聊、猜、议、补等语文实践手段,对提供的“白痴”素材进行赏析、提炼写法,同时进行“白痴”故事创作。
● 赏析《我是快乐的》细节 引出“白痴”,初感形象,和先前学生定势中的“白痴”形象引起矛盾上的认知冲突。
● 赏析《我要好好读书》《我做一朵花》《全部都写“1”》等片段描写后思考、交流、实践练笔1.这些片段的呈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而且也是整部作品的表达特点?(第一人称)2.这些片段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白痴”形象?(通过梳理、概括来渐渐丰满他的形象)3.展开合理的联想,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尝试着练笔。
提出问题 激活旧知 新知展示 尝试应用 整合提高 ● 整体有观,细节有察1.语言特色,表达特点2.情节猜测,补白延伸3.细节描写,交流品味● 感知材料的立意之深;明白“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形成了材料内容与材料内涵的整体统一。
11版课标:“要加强习作、阅读、口语三者之间的教学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而当前,阅读课管阅读,习作课管习作,存在着两者“脱节”或“分离”现象,这种两者割裂的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难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根据上述现状,同时基于学校的五星教学理念,设计一堂既不纯阅读,也不纯习作,又不纯绘本的课,但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统筹,我冠其名为“读写一体课”。
试想通过这样一堂课的尝试,旨在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同时也权当算是我对我校语文课程校本化的一种微探。
1.任务驱动,提出“问题”抛出“白痴”话题,开始聊课。
看似简单的问题和白痴的自我介绍,却把学生引向了社会上的一个最现实问题,绝大部分学生通过白痴的衣服、神态、动作、心理等相关细节的交流,,应该知道白痴是一个怎样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一个白痴话题,无疑会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一石激起千层浪。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策略王光殿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策略王光殿发布时间:2021-04-09T15:30:33.80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作者:王光殿[导读] 如果阅读是“吸收”,写作则为“倾吐”。
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属于核心内容。
通过有效的阅读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语文素养,所以如何构建阅读写作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是教师始终关注的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洞里村完小王光殿摘要:如果阅读是“吸收”,写作则为“倾吐”。
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属于核心内容。
通过有效的阅读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语文素养,所以如何构建阅读写作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是教师始终关注的问题。
基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通过多元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辅助,让阅读更好地融入写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小学语文;实施策略引言: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最要紧的任务就是打好基础,所以他们的很多学习内容应该全方位的,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所以教师会把学习成绩作为首要,从而会遗忘全面发展对学生个人的重要性。
但是现在慢慢地根据时代的要求,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发现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到严格要求,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育中进行阅读写作一体化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基础的时候,那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培养好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就可以规范学生的话语表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从文章的内涵处来理解文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可以帮助学生剖析文章作者的情感,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读写思维。
小学语文的课堂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将这两种能力联系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雪芹为什么‚安排‛黛玉葬桃花而是其 它什么花呢?我觉得应该从桃花的丰富意蕴找 原因。 ‚桃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 综观‚桃花‛在古典文学中扮演的角色,可以 分成四类: 之一,是盎然春意的代言者。桃花是艳丽、 明媚、绮丽的,在春天怒放了,绚烂地绽放, 这强大的生命力冲破寒冬撼动了每个人的心扉。 通过写桃花的鲜明夺目来赞颂烂漫春光的诗不 胜枚举。苏子的题画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即其一。
“托”之玩味
我们来看看黛玉来看宝玉的光景: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 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 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 向脸上细细一认,只 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 同是探望宝玉,宝钗‚托‛着药来,黛玉只带着一双哭红的 眼睛来探望,只包裹着一颗伤痛的心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黛玉是真性情的流露,情真意切,全无杂质,相形之下,宝 钗就有点演戏。若不信,你再看看雪芹先生不动声色的高超笔墨: 宝钗……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 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 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 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 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红楼梦》选读(校本选修课程) ◆曹雪芹为什么安排黛玉葬‚桃花‛而不 是别的什么花?
曹雪芹为什么让黛玉葬“桃花”? 据红学家研究,曹雪芹写‚黛玉葬花‛是 受唐伯虎葬花吟诗的影响。据《唐伯虎佚事》 记载:‚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 牡丹花,开时邀文徵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 弥朝浃夕。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遣小伻一 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 诗》送之。‛仔细琢磨,二者行事和情调确实 有些神似。不同的是,所葬之花一是牡丹,一 是桃花。
知音,也要表达 我一直觉得林黛玉有些矫情,若是搁在现代,一定不招 人待见。主要原因就是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面,用两只含情的 双眸望着你,可是纵使眼睛再有神,有些话不说,就是个遗憾。 书中三十四回写了宝玉挨了打,众姑娘来看他,这也间接 地反映了众人的性格。比如袭人,她是咬着牙说道:‚我的娘, 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幸 好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教人怎么样呢?‛这话一 听就知道袭人直爽,对宝玉是一片关心,但也不够稳重。此回 中宝钗和黛玉真是一对鲜明的对比。宝钗是姑娘中最早到的, 足见对宝玉是十分关心,且宝钗送了一丸药后,又说:‚……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听听, 多聪明,‚我们‛没有具体指谁,可能是指所有姑娘,也有可 能只指在场的几个人。没说‚我‛这样直白,说‚我们‛,不 仅掩去直白,而且也令宝玉明白了她的关切之意。而且,未说 完话,就双腮带赤,低头不语,有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 果然让宝玉‚心中大畅‛。就连我也被宝姐姐巧妙的言辞和含 泪动人不可用语言形容得出的模样所打动。
之二,是女性妖娆美丽的化身。《诗经》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花绚烂而美丽,还有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孩在这时新 潮起伏:‚今天我要嫁给你啦!‛除了‚桃之夭夭‛, 我们当然还会想到那一则关键词为‚人面桃花‛的伤 不起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之三,红颜易老、爱情易衰的象征。桃花花期较 短,又开放在风雨较为稠密的仲春季节,容易凋零, 故很容易让人想起色衰爱弛。刘禹锡《竹枝词》所咏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中的花即指桃 花。陆游的那首哀婉动人的《钗头凤》,中有‚桃花 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可谓字字敲心 坎,声声拨心弦。
构建读写一体的生活化写作课程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王夫成
一、读写生活化 :在读写中融入生活元素
1.文本阅读
教学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时, 发现学生对小说的主人公的命运以及小说创作 意图的认识呈一边倒的状态:穷则变,变则通。 格拉斯兄弟不知变通,其靴子制造业势必走向 死路……
2.课外阅读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 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 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 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 救之,以慈卫之。 (《道德经·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 大》) 庄子休: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朱文公:真正大英雄人,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 薄处做将出来。
‚曹雪芹给他笔下的‘水做的 女孩儿’们安排了一个世外桃 源。‛ (邓云乡 )
◆在‚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课堂研 读中,一同学称晴雯为‚小黛玉‛。
“晴雯,黛玉之影子也。” (涂瀛)
雪芹先生是写人高手,对比着写是他的拿手绝活。在第三十四回‚情 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中,以‚宝玉挨打‛这个事件为背 景,依次写了袭人、宝钗、黛玉、熙凤的反应和探视,对比之中人物内心 活动和性格特点便鲜明起来。袭人是略写,熙凤系虚写,宝钗、黛玉是实 写详写。先看宝钗: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 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 • 宝玉挨打,受伤严重,宝钗前去送药。送药为什么要把药‚托‛在手掌上 呢? • 宝钗所居蘅芜院,在大观园的西北角;宝玉所居的怡红院,在大观园 的东南方,从西北到东南,即使不是这么一路 ‚托‛过来,而是进了怡红 院才将药丸 ‚托‛在掌心,也仍然耐人寻味。 • 宝钗‚托‛着药来探望宝玉,药很大程度上成了宝钗表达和塑造自己的 道具。她好像在向大家申明些什么:第一,我是来给宝玉送药的——显示 自己对宝玉的关心;第二,我来探望宝玉只是专程送药,并没有其他意 思——这又能避嫌!所以,我以为宝钗比较工于心计,送药不仅纯粹为送 药,此外还包含着些什么,做人就像在演戏。套用文艺学上的术语,这叫 内容大于形式。
曹雪芹集中写黛玉葬桃花、咏桃花是在小 说的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 飞燕泣残红‛,其实在此之前的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也已 写到黛玉葬花之事:‚(宝玉)展开《会真 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 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 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 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 内拿着花帚……‛之后的第七十回‚林黛玉重 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再次写黛玉以 桃花自怜自伤:‚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 桃花瘦。‛
高二(8)班的汪澄同学在《我眼中的主唱》 中写道: ‚台上的她裙袂飘飘端庄典雅,手抚古琴, 恍若从唐诗或宋词抑或是从元人小令中走来。琴 声一响,舞台下立即静了下来。‘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明白如话的歌词,温婉优美的曲 调,一下子把我们带入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伴随着她清丽的 嗓音,众人似乎臵身于莲塘中,看着水中鱼儿嬉 戏、穿梭在莲叶间。‘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 拋一枝莲’,又仿佛瞥见采莲女的倩影在莲叶和 莲花密密匝匝生长着的莲塘间若隐若现。‛
(1)南京十三中高一年级‚明月 〃 青春 〃 梦想‛诗歌 朗诵会 (玄武湖月光诗会) (2)南京十三中高一年级戏剧选修课程汇报演出 (十三中戏剧节) (3)南京十三中高二年级‚唐诗宋词选读‛朗诵会 (大树下的古风吟唱)
第三届“大树下古风吟唱”
2014年5月22日 从演出的节目单可以看出,本届诵读的诗 歌时代跨度大,作品篇目多,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十二个班级另加一个来自不同班级的十二人吟唱 团共诵读古代诗词曲58篇(重复不计,下同),其中 全诗诵读51篇,节选诵读7篇。《诗经》和《楚辞》的诗共17篇。
当然,除了这些与桃花密切关联的情节外, 我们还应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小说第三十四 回写宝玉送来帕子,黛玉写了题帕三绝之后, ‚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 走至镜台揭起锦袱 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 病由此萌。‛种种事实表明,曹雪芹让林黛玉 葬桃花是精心安排,并非随意为之。 如果说那风中的菊花是易安的镜像,我们 也可以说这飘零的桃花就是颦儿的化身。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 ◆语文阅读教育正在被‚异化‛,是‚测试性阅读‛,
甚至是‚不折不扣的伪阅读‛
◆‚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 ◆‚温情的教育改良者‛并不能完全跳开应试的话语体
系
(《中国青年报》记者陈璇撰文,2015年04月01 日09 版“冰点”专栏)
2.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以“读” 和“写” 进行设 计 南京十三中三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
关于剧中“穿越时空对话”的构思,高二(1)班 导演周笛,他介绍说: ‚战争给百姓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痛,陈陶的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尤其惊心动魄。 战士已经变成河边的一副白骨了,妻子还常常梦见他 回家团聚呢!但如何把这种震撼力量传达出来呢?经 过讨论,我们确定如下方案:第四幕凄凉的音乐响起。 毕子晨同学饰演的老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上台。追光。 光线集中在她佝偻的腰身、满头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 脸上。老媪站立并抬起头,揉着那一双昏花的眼睛尽 力远盼。然后灯光转移。第一幕中公子和少女踏青相 遇两情相许的场景再次出现。两幅剪影如此之近,又 如此之远;虽早成往事,又如此新鲜;重温昔日温馨 美好,更觉眼前摧人心肝。这一实一虚,虚实相生, 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悲剧力量。‛
3.语文校本选修课程:以“促读”和“助写”为 课程核心目标 南京十三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
1. 新闻写作课程(高一) 2. 戏剧欣赏与表演(高一) 3. ‚古诗词与金陵文化‛研究性学习(高一) 4.《红楼梦》研读(高二) 5. 演讲与辩论(高二) 6.《论语》《孟子》研读(高二) 7. 英语名诗鉴赏(高二) 8. 少年文学工作坊(高一高二) 9. 影视欣赏与创作(高二) 10.楹联欣赏与创作(高一高二) 11.高级写作工作坊(高一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