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声现象

合集下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答案】音叉振动幅度小;不能;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解析】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音叉振动幅度小;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例题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声现象 第1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现象 第1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由 空气 传播的.
你能够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吗?
知识拓展 外太空很多地方是真空,无法通过声音来直接交流,就是因为真空无法传播声音.
2.3 考点 声音的传播速度
2.3.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3.2 回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讲师:田老师
考点透视
1.1 新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具体知识要求
1.2 考查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也会出现实验探究题与应用题,占1-5分.
知识梳理
2.1 考点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注意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2 考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例9(2012,西宁)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如果从某处海 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 s后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 3 000 m .
考点:回声测距 ;与声速有关的物理计算.
备考指津
4.1 课程总结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
C、扬声器发声是纸盆的振动产生的,该选项错误; D、超声波指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B.
例1(2013,恩施)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吹笛子,笛管振动发声 B.空气中的光速大于声速 C.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 D.超声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涉及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响度.
例2(2013,深圳)“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声现象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声现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人教八上P28图2.1-5改编)(科学推理法)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 闹钟放在密闭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响铃的声音逐渐 变变小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 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考点2: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12 高高低低 声音的□13 强强弱弱 声音的□14 品品质质
音,他是依据声音的
(B)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022·攀枝花)某小区内,宣传人员小王和小刘分别通过广播宣传
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政策,群众能够明显区分出小王和小刘
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特点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 穿透能力强,传播时能量
得较集中的声能
损失较小,传得较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声的 传递 B 超、声呐、超声探伤、倒车雷 监测地震、台风、海啸、
利用 信息 达、蝙蝠利用超声捕食等
火山喷发等
传递 超声波粉碎结石、超声波清洗精
能量
密机械等
次声波武器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几种常见乐器的声学知识
乐器
示例
打击乐器 鼓、锣
发声体 鼓面、锣面
弦乐器 小提琴

管乐器 笛、箫、号

第一讲 声现象总复习

第一讲 声现象总复习

琴声的振动
牙齿
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结论:贝多芬耳聋后是通过 骨传导 听到声音的。
例2:《千手观音》的演员绝大多数是聋哑 人,他们通过 骨传导 感受音乐的节拍。
练习
(1)一切发声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都在 振动
(2)声音必须靠 介质

真空 不能传播
传播,它在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米/秒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 固体可以传声 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5)“隔墙有耳”,“悬丝诊脉”说明什么?
(3)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 声源处 传播处 人耳处
控制噪声举例: 1、防止噪声的产生 (在声源处减弱)
例:机动车辆装消声器、无声手枪装消声器、禁鸣喇叭等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例:城市道路旁装隔音板、 植树种草、关窗关门等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例:戴耳塞、戴耳罩、耳朵塞棉花等
5、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响雷预示着下雨; (3)声呐捕鱼; (2)回声定位; (4)听诊器探病;
(5)超声波(B超)查病。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超声波清洗眼镜、钟表等 (2)利用超声波振动除结石;
例1: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利用牙齿 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进行音乐的 创作,你知道他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吗? 木棒
2、离发声体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的距离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 的依据
音 声音的 发声体的 色 特色 材料、结 构
4、噪声:
(1)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初二物理讲义声现象

初二物理讲义声现象

初二物理讲义第一讲声现象(一)一.主要知识点回顾:1.声音是由发声体---------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体都在-----------。

2.声音的传播靠---------,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在气体中较----3.声音在15摄式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m/s 且声速与温度有关4.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类似水波)。

5.人耳的构造------ --------- --------6.骨传导:声音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7.声源:8.双耳效应:9、回声现象(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障碍无与发声体相距大于米)(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写公式)二.考考你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通常称为声源,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的。

______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2.气体、液体、固体都能______声音。

传播最快的是______。

3.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振动引起的(填:“人嘴”“笛子杆”“笛中的空气”)。

4.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______。

5、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挥动的手臂B.挂在胸前的哨子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7、沸腾的水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A.水能传声B.水蒸汽能传声C.空气能传声D. 水振动而发声`三.感悟与实践【例1】、某人站在离围墙前击掌,经过1.5s听到了回声,则他距墙多远?变式练习1-1为了听到回声,反射声波的障碍物至少应该离开我们多远?猎人在射击后6秒钟听到射击的回声,障碍物离猎人有多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1-2、为了测量海底的深度,把发声体放在船底,经过1S听到从海底返回的声音,求这处海底有多深?(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1m/s)1-3、某人站在离围墙136m处击掌,则他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四.巩固与提高1.敲锣时,用手按住发声的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敲钟时,停止敲击时还余音未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2.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1)扬声器;(3)二胡声;(5)风吹树叶的沙沙声;(6)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个歌词中分别描述的声源是、、___________ ;(7)笛声;3.医生用的听诊器,在听病人心脏跳动时,是通过介质传到医生的耳朵里的,用了听诊器提高了。

中考(新疆)物理复习课件:第1讲 声现象 (共36张PPT)

中考(新疆)物理复习课件:第1讲 声现象 (共36张PPT)
-26-
第1讲
考法1
声现象
考法2 考法3
考点梳理自清
考法互动研析
考题体验感悟
方法归纳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物体 振动会产生声音,但不一定能听到。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 的,就是声音传递能量;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人们仅根据声 音判断获得信息,属于声音传递信息。
-27-
第1讲
声的 利用
-13-
第1讲
考点一
声现象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梳理自清
考法互动研析
考题体验感悟
考点四
图解物理
图 片
命题点
练 一 练 (2015 四川凉山)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 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 噪声的危 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 害和控制 街道旁安装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在 声源处 阻止噪声的产生。
-4-
第1讲
考点一
声现象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梳理自清
考法互动研析
考题体验感悟
考点四
图解物理
-5-
第1讲
考点一
声现象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梳理自清
考法互动研析
考题体验感悟
考点四
图解物理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概念 声音的高低粗细
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
音色 声音的特色 品质
①振幅。 振幅越大,
影响 因素 响度越大 振动频率。声源振动得越 发声体的材 ②离发声体的远 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料、结构等 近。 离发声体越近, 响度越大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区别不同的 20~20 000 Hz,高于 20 000 减小声音的分散, 发声体主要 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低 也可以增大响度 的依据就是 于 20 Hz 的称为次声波 音色 如:震耳欲聋、 大声 如:“闻其声 如:女高音、尖锐刺耳 说话 知其人”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一、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第一讲 声现象

第一讲   声现象

第一讲声现象紧密联系实际,物理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生活。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我们把物体的振动转换成碎纸片、泡沫、乒乓球的跳动及水花等可见的现象来观察发声体的振动。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人们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即v固>v液>v气,例如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

比如在教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

第二章 声现象(8开重版)

第二章  声现象(8开重版)

第二章声现象第1讲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其特性1、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

2、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不相同。

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介质中传播最慢。

3、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是指音调、响度和音色。

A、音调(我们所说的调子)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高,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B、响度(平时所说的声音大小)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C、音色(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我们通过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声音。

从声音的波形图看:(1)、波形越紧密,表示声音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波形的幅度越大,表示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声波的形状表示音色;(4)、所以,上述三个声音,甲比乙音调低,响度小,但音色相同。

丁的音色与甲乙不同。

4、回声(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当距离小于17m时也存在回声,此时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 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利用超声波的实例:蝙蝠、声呐、B超、粉碎体内结石、清洗精密仪器等;产生、利用次声波的实例:火山爆发、海啸、地震、大象交流等。

第2讲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与防治1、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例如:B超检查、金属探伤、声纳、说话等;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清洗仪器、超声碎“石”、声波使烛焰摆动等。

2、噪声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第一讲 声现象

第一讲 声现象
表示声 音 的 音 , 由发 声体 振 它 动的频 率决定. 发声体振动越快 , 频率越 , 音
声 的 声 产生 发 体的 动 音 产l 音的 一 声 振
调 就 越 . 响度 : 声音 的 有关.
I 播 音 播 霪 f传 声的 { 1 传霉 生 与
4 音调 表示 声音的 .
, 由发 声体
决定. 的听觉 频率 范 围从 人 Hz 到 Hz 高 于 , Hz 的声音叫超声波 , 低于 Hz 的声音 叫 次声波.
_ _ _ _ 一 一
度 综合 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
5 响度 表示 声音 的 . , 动物体 的 振 越 大, 响度 ; 响度还 跟距 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 声 音 的大小 由 来决定. 6 声音 ( 音) . 乐 的三个特性是


— —
例 1 (0 6年南 通市) 图 1 .2 0 如 —1甲所示 , 响的 敲 音叉接触 水 面能 溅起 水 花 , 明声 音是 由于物 体 的 说 产 生的 ; 图 1 1乙, 儿能 听见拍 手声 , 如 ~ 鱼

说 明
可以传 播声音.
C 丙实验说明音叉 的振 幅越 大 , 音调越高 D 丁实验说 明声波 不能传递能量 . 解析 : 图甲所示 实验是探究声音的传播是 否需 要


关 . 1 ℃时空气 中 的声 速是 在 5 m/ , s 声音 在 不同介 质中传播的速 度一 般不 同 , 常情 况下 , 通 声音 在 固体 、 液体 中的传播速度 在气 体中的传播速 度. 同一声源发 出的声 音 , 在不 同介 质 中可 以以不 同 的速度 独立 向前 传播 . 如用铁锤 敲击一 次注水的长水 管, 在另一头应能分别听到 由铁管 、 、 水 空气 传来的声

1.第一讲 声现象

1.第一讲 声现象

双基突破 示例4:小明正在家中专心做作业,突然听到邻居家传来动听的歌声, 这歌声对小明来说属于)___噪__声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于是,小明起身关上了窗户,这是在)__传__播__过__程__中___减弱噪声。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声音的传播与特性 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这里描述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__响__度___ 。该实 验说明 声音的 传播需 要 ___介__质____ ,真空__不__能____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对应训练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340m/s B.声音在气体中比固体中传播得快 C.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重点、易错点) 样题2 (1)演奏小提琴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 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音调 ;我们听音乐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大, 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响度 ;口技演员能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 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音色 。 (2)“女生说话时的声音很尖”,这里的“尖”是指声音的 __音__调____ 高 ; “ 响 鼓 还 要 重 锤 敲 ” , 这 里 的 “ 响 ” 是 指 声 音 的 __响__度____大。
03 考场 走进衡阳中考
命题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 1.(2018·衡阳)(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 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命题点:声的利用 6.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看到烛焰晃动,说明声 波可以传递 能量 。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篇 教材系统复习 第1讲 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篇 教材系统复习 第1讲 声现象

2.(2020·甘肃7题1分)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 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音色色(选填 “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命题点2:声现象综合
3.(2021·甘肃3题3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
法正确的是
( D)
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
(B)
考点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物理学角 发声体做□21 无无规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度 定义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
环保角度
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主要 工业、交通和生活
来源
通常用□22 分分贝贝(符号□23 ddBB)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4 0 0 dB
考点2: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9 高高低低声音的□10 _大_大小小(强强弱) 声音的□11 品品质质 弱)
特性
与发声体的 □14 振振幅幅有
决定
与发声体的材
因素 频频率率有关,□13 频频率率关, □15 振振幅幅越大,响度 料和结构有关
(C )
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
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空气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大于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声声音音不能不在能真在空真中空传播.
中传播
命题点:噪声的控制 6.如图所示标志,从环境保护角 度来看,这是在声声源源处控制噪声.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讲声现象(1)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讲声现象(1)





15
教材图片
命题点
一题练透
本题涉及物理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及其应用)、实验探究
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让它的一端伸出
声音的产 桌边一定长度。用手拨动钢尺,听尺子由于 振动
而发

生、声音 出的声音,然后将尺子伸出桌边更长一些,再次拨动钢
的特性
尺,控制钢尺两次振动幅度相同,再次听它发出的声音并ຫໍສະໝຸດ 21不同。⁠
【变式训练】
4.(202X信阳二模)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月落乌啼霜满
天”“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在夜晚也能分辨出“乌啼”与“钟声”,是根据它们

音色
不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控制

调”)的大小。
22
响度 (选填“响度”或“音

命题点3
声学综合题(202X.4)
度小
6
常见 尖细、低沉、尖锐刺
响亮、微弱、低声细语、引
悦耳、刺耳、闻其声而
描述 耳、粗犷低沉、曲高和 吭高歌、震耳欲聋、窃窃私
知其人等
语 寡等
语等
改变发声体的 松
改变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
紧 、 长短 、粗细 改变使发声体振动的力
方法
的 大小
构等

1.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第一部分
考点探究 教材梳理
第一讲
声现象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必考,202X年考查)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

2.特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消失。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 s.二、声音的特性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3、乐音和乐器(1)打击乐器(鼓、锣):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打击力量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弦乐器:弦长、粗、松,音调低;弦短、细、紧,音调高.(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应用:暖水瓶灌水时,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三、声音的利用1、回声(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因此,在一般条件下,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3)应用:回声测距,如测海底的深度等等,在利用回声现象求人距离声源的距离时,如果用s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声速,则s=vt/22、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2)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了解)(3)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形成听觉;(4)耳聋: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不可能听见声音);(5)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听见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6)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听见立体声);立体声: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至少要将两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 3、其他利用(1)传递信息(交谈,医生查病时的听疹,B超,敲铁轨听声音,回声定位,利用声纳系统探知海洋的深度、探测鱼群,利用回声测距离,雷声预示着雨的到来等等)(2)传递能量(清洗钟表等精细仪器,超声波除结石,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题:1、大雪后,感觉四周寂静,雪多孔,以及会堂,影剧院的墙壁凹凸不平的原因都是: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对原声的干扰.2、敲击腹部来判断是否有积水称为叩诊,利用的是声音的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见课本25页.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防止噪声产生: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戴耳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噪
2、 噪声等级与危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
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3、噪声的控制: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控制噪声也要从
这三个方面着手,即:、、。
五、声的利用
1、利用声可传递
2、利用声可传递
[关键信息提示:
i一、1.振动 介质2•快 不能3. 340m/s
(2)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 调表示声音的咼低,由声源 振动的频率决疋,声音的频 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音色不冋,声音的波形不冋•
(3)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 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 波形杂乱无章•从环保的角 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 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即 人 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 声•例如,在休息时,即使是 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噪声轻则影响人的睡 眠、休息、学习和工作,重 则使人神经衰弱。
推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这里的探究实验中合理应用 了科学推理•
(2)转换法:鼓面的 振动同学们不容易观察到, 实验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纸 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 振动而推知鼓面在振动•这
种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 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 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 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 种方法
[知识网络梳理]
2.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试 的题目仍然会以基础性较强、 难度不大的题目为主•环境
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会集中 体现在如何减弱(控制)、
防治噪声污染”等方面•;3・实验探究题越来越受到命 题专家的青睐,探究声音产生 的条件而且把物理方法列入 考试范围,比如控制变量法、 实验观察法、转换法、推理法 等;
4.创新试题有所增加,创新思 维和创新方法是人类进步的 加速器,近两年来中考特别注 重这一点,需要突破常规思维 进行创新,这样不但考查物理 知识,同时向同学们传递了创 新的方法,希望引起同学们的 注意•
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在休息时,即使是美妙 的音乐也是噪声•
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 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 源的振动);阻断噪声的传 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林 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 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
1.近年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 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怎样防治噪声、超声波(次声 波)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 内容上,其中噪声污染、超声 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 热点,值得关注•
传播的 以及声音的传播有关•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作为单位来
计量声音的大小•
3、音色:音色反映的是,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体发出的声音,根据就是它们
的不同•音色不同,它们的波形同。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噪声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的声音,以及的声音,者E属
1、(2008年南京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 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 声源的振动);阻断噪声的 传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 林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 头盔等)
2.基本物理方法
(1)科学推理法:课 本在研究介质传播声音而设 计的实验中,手机发出的声 音开始通过空气传声效果 好,空气稀薄时传声效果差,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规律I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音的感知L
过程
r音调:决定因素
声音的特性..响度:决定因素
I音色:决定因素

来源和危害
定义
防治
声音的利用_声传递信息
声传递能量பைடு நூலகம்
[课前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巩固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i声音的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
2、声音的传播
第一讲声现象[中考目标聚焦]
课表解读
考点盘点
命题预测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 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
声音在不冋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一般不冋,一般情况 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 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 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 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 相冋的• 15C时,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成听觉。
3、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
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 音调:声音的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的单位
是:.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
2、 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
(2)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 声源振动的振幅决疋;音调表 示声音的咼低,由声源振动的 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 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冋,声 音的波形不同•
(3)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 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 形杂乱无章•从环保的角度 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 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即人们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 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
声音在不冋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一般不冋,一般情况 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 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 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 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 的•15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传播声音。
3、声速
在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二、听到声音的过程
1、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
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
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
[三、1・高低 频率 赫兹 高 低2・强弱 振幅 距离 介质 分贝3・声音的 [特征 音色 不
|四、1・无规则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2£0dB
;70dB 50dB3・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五、1.信息2・能量 课前热身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