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调研报告: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六个老有”目标,不断夯实养老基础,完善养老政策,创新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新格局,社区养老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广大老年人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足亟需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社区养老服务资金不足。
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基层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繁杂,经费支出负担较重,且主要用于人员支出和社区日常事务支出,用于社区建设支出的经费不到总经费的XX%,而用于养老方面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
政府虽出台了系列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社区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但扶持力度不足,准入门槛较高,导致政策难以落实且部分民办养老机构难以为继。
二是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缺乏。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落实是一个重要问题,是关系到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
只有社区人员充足,才能保证很好的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以X县城区为例,X个社区辖区内共有XX周岁以上老年人口XXXX人,占城区非农业人口总数的XX.X%O每社区只配备X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日均照料老年人达XXX多人(次)。
基本上以文体活动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没有专业护理人员,不能满足服务需求。
三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
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X县城区X个社区定期联系社区卫生站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
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社区健康管理滞后,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引导。
四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老年人不仅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期望获得内涵丰富的精神生活。
社区养老服务过多重视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照顾,其服务多是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等项目,忽视了老年人对沟通、娱乐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区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日益重要。
但由于我国养老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养老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规模和能力严重不足,还有很多亟需改善的地方。
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滞后。
相对于机构养老,各级财政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投入相对少。
以xx为例,xx 市养老机构建设累计投资预计将超过xx万元,而用于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投资累计约为xx万元,资金明显偏少。
一方面,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数少、标准低,由于市县两级无资金投入,对象仅限于经济困难老年人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
另一方面,老年人养老消费的观念还没有确立。
大部分老年人收入低,仅限于维持基本生活,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老人和子女也不愿或不习惯为养老服务付费,居家和社区养老滞后。
2.城乡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不规范。
日间照料中心在实际运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运营经费。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有明确的政府资金保障,但在建成运营过程中,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导致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设施不足及日常运营难以为继,未能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无专职管理人员。
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交由所在村(居)委会管理,两委人员人力有限,且忙于辖区日常行政事务,只能兼管,没有专人管理运营;三是活动开展不正常。
按照已建成数量看,城乡日间照料中心的覆盖率较高,但能正常运营的很少,城市一部分开展服务的,仅限于不定期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健身康复、针灸理疗等服务,日间托养照料服务基本没有开展,日间照料中心未能发挥作用。
四是城乡老年人参与度不高。
多数老年人都不愿到社区接受日间照料服务,尤其是农村老年人不习惯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子女也不支持。
3.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短缺,服务能力与专业化水平较低。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明显滞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和养老护理人员短缺。
以xxx为例,共有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xx个,从业人员约xx人,而面对全市xx万老年人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薄弱,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改善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将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为农村养老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农村养老现状1. 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2. 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滞后,服务水平不高。
3.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三、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必要性1. 社会工作能够提供专业的老年人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2. 社会工作能够组织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建设和老年人融入社会。
3. 社会工作能够提供心理、情感支持,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四、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建议1. 加大社会工作者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覆盖面和质量。
3. 推动社会工作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与农村养老服务的协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五、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作用1. 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关怀和心理辅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生活信心。
2. 开展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他们的心理素养和抗压能力。
3. 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激发他们的生活激情,增强社会归属感。
六、结语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还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将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中是必然之举,也是未来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共同努力,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七、加大社会工作者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招聘和培训力度1.1 招聘社会工作者为了在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需要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招聘力度。
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专业人才了解并关注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和重要性。
社区养老的对策和建议
社区养老的对策和建议社区养老是一个面临挑战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社区养老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老年人可以在社区中获得适当的关怀和照顾,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和建议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1.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社区应建立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医疗设施、健康服务中心和康复机构等。
这些设施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并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以便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2.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社区应积极培养和吸引一支有爱心、责任心和专业素质的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如购物、清洁和社交活动等。
他们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陪伴,使老年人感到更加温暖和关爱。
3.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训。
社区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他们应熟悉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学会如何有效地与老年人沟通和交流。
此外,他们还应了解并掌握应急处理和急救技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提供帮助。
4.鼓励社区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社区应积极与医院、养老院、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同时,社区还可以借助这些机构的专业性和经验,提升自身的养老服务质量。
5.提供全方位的养老信息和咨询服务。
社区应建立养老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权威和实用的养老信息。
这些信息应包括医疗保健、健康养生、法律保障、社交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社区还可以开设养老咨询热线,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帮助。
6.鼓励社区开展养老活动和社交互动。
社区应组织多样化的养老活动,如康体健身、文艺展演、读书分享等,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同时,社区还应鼓励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支持。
7.加强社区养老政策的推进和落实。
社区养老工作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落实。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社区养老服务的标准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最新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
老年群体作为异质性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老年人对体育娱乐、上门看病、文化学习和助餐等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需求比分别为56.1%、 54.1%、 47.3%和39.7%。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助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体育娱乐和学习活动方面的需求不断减少;男性对于上门看病服务需求最高 (61.5%),而女性则对体育娱乐活动的需求最(53.3%)。
但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供给数量、质量或结构上较为趋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
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他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对医养结合重视不足,78.5%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但是只有68.3%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区缺乏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执行力度,只能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社区健康管理滞后,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导。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虽然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养老服务政策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
目前四川省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或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163元,城市平均水平为1377元,农村平均水平仅为843元,购买服务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所享受的各项补贴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服务设施不足,虽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数量增速明显,但由于运行机制障碍和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受限;四是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只有10.4%的社区拥有养老服务平台,难以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最新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最新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错位。
老年群体需求多元化,但社区服务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
二)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
老年人对医疗和日常保健需求迫切,但医养结合不足,缺少专业人才和执行力度,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
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有待提升,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服务设施不足,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二、对策建议一)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增加专业化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二) 加强医养结合,完善社区健康档案,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供更多专业性较强的服务。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
首先,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及配套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健全;最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管也存在薄弱的情况。
此外,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以及社区之间的关系松散,联动性不强。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首先,应该加快老年人权益和老年社区建设的立法,并对其发展做出长期规划。
同时,政府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制定各项支持社区养老的政策,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优惠政策、减征或免征相关税费等。
此外,应该建立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与城市公建的配套法规、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规章及实施管理规定等。
其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是与再就业工作相结合的,需要对服务员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
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足及建议
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足及建议在当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养老服务在满足老年人需求、保障其权益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I. 养老服务供给量严重不足1.1 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在我国,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养老院建设的支持力度,但是养老机构供给数量与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数量相比依然较少。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高龄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3亿,在这样庞大的群体中,只有极少数能够获得入住养老院的机会。
由于供需矛盾激化,在多数区域内甚至出现了长时间排队等候入住养老院才能够获得名额的现象。
1.2 养护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养老机构,在服务质量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些高档养老机构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但他们的收费标准却是非常昂贵的,超出了绝大部分老年人及其家庭可以承受的范围。
而另一些低档次养老机构,则经常因为资金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服务品质堪忧。
这种公共资源供给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老年人获得良好养护的权益。
II. 养老服务体系缺乏整合2.1 缺乏横向组织联动在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体系还面临着制度、政策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于养老事业缺乏统一协调,存在较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各个城市和地区之间缺乏有效联动,很难形成横向配套与合作发展的局面。
2.2 医疗、居住和社区服务融合不足在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医疗、居住和社区服务三者之间缺乏紧密的融合。
老年人需要获得定期体检、疾病治疗以及居住环境改造等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机构之间来回奔波,耗费时间和精力。
同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社会医疗服务之间也存在着信息共享不足、沟通不畅等问题。
III. 养老服务质量需要提升3.1 服务人员培训需加强养老服务涉及到专业技能和情感护理的双重需求。
关于提升居家适老化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养老助老服务的建议
关于提升居家适老化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养老助老服务的建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居家适老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加大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居家适老化服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居家适老化服务的发展。
2. 完善服务网络: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适老化服务网络,加强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3. 推广智能化技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照护等产品,提高居家适老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和便捷性。
4.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高校、培训机构等途径,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居家适老化服务事业。
5. 倡导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居家适老化服务,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区互助等活动,增强社会的养老助老意识。
6.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居家适老化服务的评估机制,对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同时,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7. 强化政策宣传:加强对居家适老化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并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总之,提升居家适老化服务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优化养老助老服务,才能让老年人在家中安享晚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区工作中的老龄化问题和养老服务
社区工作中的老龄化问题和养老服务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亟待改善。
社区工作在面对老龄化问题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社区工作中的老龄化问题和养老服务,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老龄化问题的现状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统计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2. 社会养老压力加大: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社会对养老的压力也随之加大。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社区工作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社区工作在老龄化问题中的作用社区工作是连接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对老龄化问题和养老服务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1. 社区关怀: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定期走访老年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使老年人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和温暖。
2. 社区活动:社区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康体运动、文艺表演等,活跃老年人的生活氛围,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
3. 健康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等活动,提供养生知识和预防措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了更好地解决老龄化问题和改善养老服务,社区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资源整合:社区工作可以与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养老服务。
2. 建立多层次社区养老体系:不同年龄段、经济状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需求,社区工作可以实施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3. 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其养老服务水平和素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 鼓励社会参与:社区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加入到养老服务中,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关怀和帮助。
四、结语老龄化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挑战,社区工作在解决老龄化问题和改善养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是指通过社区组织和居民之间的互助和支持,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长期照护服务的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模式通过社区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和居民自我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细致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注重社区内部的资源共享和协作,充分发挥社区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长期照护方面的潜力。
居民可以通过互助组织、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方式,实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和社会支持,使老年人在社区中得到温馨关怀和尊重。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养老压力,还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
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是我国新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随着人口的普遍增长和长寿化趋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这导致了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
在城市社区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挑战:社会养老机构资源不足。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现有的养老院和机构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家庭养老压力增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挑战,家庭成员无法完全承担起养老责任。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下降。
由于缺乏有效的养老服务和支持,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往往较低,面临孤独、抑郁等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带来了明显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改善养老服务质量,建立更加健全的养老制度,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推动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养老服务业,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贡献力量。
一、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业的优势社会组织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快速响应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相比,社会组织更贴近基层,能够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贴心的服务。
社会组织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志愿者队伍。
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社会组织可以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养老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志愿者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加服务的人力供给,还能为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社会组织能够弥补政府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不足。
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承担着基本保障的责任,但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丰富养老服务的供给内容和形式。
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业的途径(一)提供直接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可以开办养老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康复护理机构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服务。
例如,一些专注于老年人健康的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定期的体检、康复训练和健康讲座;一些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
(二)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社会组织可以在社区内开展各类养老服务项目。
比如,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定期探访、生活照料和购物帮助;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如舞蹈、书法、绘画等兴趣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社区互助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互助和交流。
(三)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咨询服务社会组织可以针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素质。
同时,为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养老规划、法律咨询、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养老问题。
志愿者服务老年人
志愿者服务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队伍中。
志愿者服务老年人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
本文将从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志愿者服务老年人的方式以及志愿者服务的难点与建议三个方面探讨志愿者服务老年人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
一、志愿者服务的意义1.1 传递关爱与温暖老年人常常因为身体机能下降、社交圈缩小等问题而面临孤独与无助。
志愿者服务的最大意义就是可以通过关爱和陪伴,给予老年人温暖和安慰,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情。
1.2 弘扬社会正能量志愿者服务老年人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
通过志愿者服务,可以引导更多的人关注老年人,善待老年人,培养社会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志愿者服务的积极影响将逐渐渗透到整个社会文化中。
1.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老年人,关爱老年人,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志愿者服务老年人可以加强社会各界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强化社会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志愿者服务老年人的方式2.1 陪伴老年人陪伴是志愿者服务老年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志愿者可以陪老人闲聊、听老人倾诉,倾听他们的心声,化解他们的孤独和寂寞,给予他们温暖和慰藉。
2.2 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很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志愿者可以帮助他们购物、打扫房间、洗衣服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帮助,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极大的关怀和帮助。
2.3 组织活动与培训志愿者可以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如老年人运动会、书法培训、文化讲座等,让老年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增强身心健康。
三、志愿者服务的难点与建议3.1 志愿者数量不足目前,我国志愿者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志愿者服务老年人的队伍更加稀缺。
社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志愿者培养和引导。
3.2 志愿者缺乏专业培训对于志愿者而言,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和策略
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和策略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是指由志愿者组织和开展的服务,旨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身心健康、生活保障和社会参与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志愿服务者通过关爱和陪伴老年人,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然而,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以解决。
一、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1.人力资源不足。
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投入其中,但由于社会对老年志愿服务的认识和重视不足,导致志愿者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服务项目单一。
目前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主要以关爱慰问、陪伴聊天等为主,缺乏具体的实施项目和措施,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生活保障和支持。
4.服务范围狭窄。
由于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机构和项目有限,覆盖范围较窄,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和需求。
5.政策支持不足。
目前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倡导,缺乏社区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导致服务难以持续发展和提高。
二、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策略1.加强宣传倡导。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活动,提高社会对老年志愿服务的认识和重视,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2.培训提升。
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3.多元化服务。
拓宽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引入各种服务项目和实施措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和需求。
4.建立合作网络。
建立志愿者、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合作网络,共同开展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提高服务范围和质量。
5.政策支持。
加强政府对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和倡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志愿服务的开展和发展。
通过以上的策略和措施,可以帮助社区养老志愿服务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帮助更多的老年人获得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与共建共享
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与共建共享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富裕、安全和和谐的老年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旨在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为养老服务事业贡献力量。
一、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1.1 政府的参与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建设更多适老化设施和医疗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确保老年人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1.2 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如慈善机构、志愿者机构等也可以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他们可以通过筹集资金、开展义工活动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交和娱乐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1.3 企业的参与企业在养老服务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可以推出一系列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如老年人健康保险、老年消费品等,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养老院、社区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自尊心。
二、养老服务的社会共建2.1 养老设施的建设社会共建养老服务需要加大养老设施的建设力度。
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可以合作共建更多的养老院、护理中心等,提供老年人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场所。
同时,还应加强养老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使老年人离家近、就医方便,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2 人才队伍的建设养老服务的社会共建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
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养老服务行业,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料和关怀。
三、养老服务的社会共享3.1 老年人的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共享不仅仅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更是让老年人参与到服务中来。
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养老院志愿者等途径,主动参与养老服务工作,为其他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经验。
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现存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领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平衡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养老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出现严重失调。
一方面,社会养老设施、医疗保障、康复机构等资源不足,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大城市地区拥有更好的养老资源,而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少相应配套设施。
这种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了异地看护、医疗困难等问题。
2. 养老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各类养老机构,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机构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和设备,对待长者态度冷漠;同时还有部分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诈骗行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也降低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信任度。
3. 养老服务理念滞后部分养老机构和从业者对于养老服务理念的认识和实施存在滞后。
传统观念中,养老被视为个体家庭的责任,社会化承担养老责任仍然相对较弱。
同时,一些从业者缺乏专业培训和敬业精神,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4. 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支持体系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
包括亲情关怀不足、志愿服务系统建设不完善、法律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等方面。
这导致了一些孤寡老人社交孤立、心理疏离等问题的产生。
二、改善养老服务的建议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我国的养老服务环境和质量,需要综合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下面是几点我们可以思考和推进改善养老服务的建议。
1. 加大政府投入与规划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和规划力度。
增加社会养老设施的供给,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改善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2. 提升养老机构质量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筛选、评估和审批机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机构责任和权益保障措施。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行业,并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加大养老服务供给的建议
为了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以下是一些建议:
1.政策支持和鼓励: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鼓励养老服务的发展。
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低息贷款等。
2.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提高服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通过定期培训、考核和认证,确保服务质量。
3.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鼓励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的发展,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4.利用科技创新:推广智能养老设备和系统,如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提高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5.建立养老服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方便老年人及其家属寻找和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
6.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养老服务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养老服务的水平。
7.提高养老服务的普及度:通过宣传教育、社会动员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属对养老服务的认识和接受度。
8.完善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对养老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确保养老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果。
9.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康复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0.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养老服务,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格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和意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和意见一、问题表现与分析1. 人员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不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养老服务人员相对匮乏。
很多志愿者、社工等服务人员对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无法提供高品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对策建议:(1)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包括技术、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2)吸引更多人参与养老服务。
通过政府激励政策、社会组织等途径吸引更多人关注养老服务事业,积极参与其中。
2. 服务质量不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服务项目单一、服务态度不到位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老年人的满意度不高,无法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策建议:(1)建设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服务项目,提供全面、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需求。
(2)加强服务人员培训。
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服务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
3. 资金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由于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设备更新换代、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对策建议:(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2)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
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养老服务的投资,包括社会资本、企业等,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
4. 养老设施不完善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相对不完善。
老年人居住的养老机构、服务中心等设施的数量、规模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对策建议:(1)加大养老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养老设施供老年人选择和使用。
(2)鼓励民间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服务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难点及对策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社区养老服务作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在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点问题,亟待解决。
本报告将对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难点1.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供需矛盾突出。
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更是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难以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3. 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养老服务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和收费,资金来源单一,投入不足,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 社会参与度不高:社区养老服务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但目前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紧密,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 老年人观念转变难:部分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对社区养老服务存在抵触情绪,宁愿选择居家养老,也不愿意接受社区养老服务。
三、对策建议1. 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广、服务便捷。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2. 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引入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社区养老服务领域,创新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4. 加强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协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推动老年人志愿服务发挥老年人社会作用
推动老年人志愿服务发挥老年人社会作用老年人是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可以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其中,老年人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形式,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
为了更好地推动老年人志愿服务,发挥老年人的社会作用,以下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应致力于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老年人志愿服务体系,鼓励老年人广泛参与。
可以建立老年人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老年人志愿者的技能和意识。
此外,还可以设立老年人志愿服务站点,在社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设置志愿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为社会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
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并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
比如,开设老年人文化艺术团队,组织老年人参与各类演出和展览活动;设立老年人心理咨询中心,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还可以鼓励老年人参与环保和公益活动,如清洁公园、植树造林等,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老年人志愿服务奖励机制,及时表彰和奖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年人。
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提供必要的交通、医疗和安全保障,确保老年人能够安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最后,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在推动老年人志愿服务发挥社会作用的过程中,宣传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利用媒体、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积极宣传老年人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以激发更多老年人的参与热情。
同时,可以邀请公众人物和专家学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树立榜样,为老年人志愿服务树立正面形象,进一步推动社会对老年人志愿服务的认同和支持。
总之,推动老年人志愿服务发挥老年人社会作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而社会组织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理应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我国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
社会组织在这个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因此,如何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首先,开展志愿者服务。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
这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其次,培训讲座。
社会组织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健、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再次,合作办班。
社会组织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为老年人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提高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公益活动。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公益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下面以某社区养老院为例,介绍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该养老院与某社会组织达成合作协议,由社会组织为养老院提供各种服务。
首先,社会组织派遣专业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文化娱乐服务,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感。
其次,社会组织邀请专业人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健和安全防范知识讲座,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组织还为老年人开办了各种技能培训班,提高了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这些服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养老院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培训讲座、合作办班和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社会组织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和支持,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提高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的问题与建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为老服务“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总体格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13项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也提到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由此,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为老服务领域中,承担着大量繁重工作。
另一方面,在“决定”第4项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明确“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可见,街道作为基层管理机构,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公共服务和事务性管理,是改革的趋势。
从2012年起,我所在的挂职街道提出了用3-5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以项目化工作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框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围绕“助老、助学、助困、助残”等民生问题,以承接项目的模式,开展专业化服务。
这与国家法律和党的社会治理方略相一致。
鉴于由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既是街道在政府职能
转变理念下的有益尝试,也是基层实现社会治理的创新途径,更是对基层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挑战,为此,笔者拟结合挂职期间参与街道民生工作的实践,在对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领域项目化工作的实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的制度规范的角度,谈些体会与思考。
一、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领域项目化工作的实践
据了解,该街道现有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共32家。
其中,属于民政系统的有8家,由街道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或者由街道聘用事业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的7家,只有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1家是由社会人员自发组成,由街道于2012年底从杨浦区引入。
2012年,街道民生项目化工作有16项。
其中,涉及为老服务的有5项,均由职能科室承担。
2013年,为老项目有两类10项,包括心灵慰籍类和生活照顾服务类,由上述民政系统的8家民非组织分别承担。
其中,由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承接的项目化工作主要是“银手杖”和“左邻右里调和”两项。
如上所述,为老服务领域中涉及的社会组织,其负责人大多是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者聘用的事业人员。
这一现状的形成有各种原因,包括历史形成、约定俗成或是上级部门拨款成立等等。
由这些社会组织承担的项目化工作,本身缺
乏与政府泾渭分明的职能划分。
由此带来的局限是:从事项目化工作的人手不足、精力分散,社会资源有限,缺乏专业的网络和人才、缺乏服务的创新精神、缺乏在市场中求生存的动力与能力。
相比之下,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是社会自发成立的社会组织,人、财、物相对独立于街道。
街道通过无偿提供办公用房的方式,对其进行扶持和培育,并采用定向招标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民生项目委托其运营,提供项目经费,再通过项目化管理,对其运营情况进行监管。
这类社会组织在项目化运作中,一定程度体现了专业性、专一性、高效率以及与政府部门脱钩后在市场化进程中无形成为了政府的防火墙等优势。
从社会性上看,它也更能代表“公益”的内涵,更符合政府服务外包、社会组织独立运作的模式的要求。
二、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街道与社会组织签定的是项目购买合同。
项目意向和方案由街道提供。
对于社会组织责任的约束,主要是对服务对象满意率的要求以及关于转让项目的禁止性条款。
合同款项的支付,主要是以中期和终期的评估与验收合格为条件。
但对社会组织运作的项目,缺少立项时的要求、过程中的监管、以及终期结束后的评估。
这三个环节关系到项目的竞争性、可行性和长效性,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一)立项环节
对申报的项目内容,尤其是作为一个突出街道亮点的品牌项目,实践中缺乏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相关的前期调研尚需加强。
以宝善公益事务服务所申报的“银手杖”项目为例,尽管在界定受益对象时提出了“70-79”岁的“银发老人”这一群体,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在服务的内容上,提供一周两次的电话询问和每周一次的上门安全巡视,这与区里已有的“老伙伴”计划十分相近,缺乏项目自身的新颖性和唯一性。
为此,项目的前期策划、横向比对尤显重要。
街道可以提出需求和设想,但作为项目运作方的社会组织,应当在充实项目的内容、开发项目的创意以及完善项目的功能等方面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项目在竞争性上凸显。
从发展趋势看,由社会组织主动发出要约,向街道提出供需意向,也是立项中可以考虑尝试和完善的一种方式。
(二)实施环节
立项之后,项目的管理缺乏系统性,程序性规定需要完善。
比如:管理至少涉及质量、档案、文件资料的归档、资源以及风险等五个方面。
相应的,应制定质量评估、培训、跟踪服务等检测制度;明确档案中记录的节点、内容,设置相应的服务质量评估表;严格归档资料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内容的保密性;完善志愿者等资源的造册登记制度和
激励机制;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制定专项宣传计划和应急预案等。
程序上,应当明确项目计划要与街道职能部门沟通,要就计划的新颖性、可行性进行测评,实施进度要有节点要求,实施的达标情况应当及时发布,考核标准和群众满意度的测评标准要明确,项目资料的建档、归档要有时间要求,对于档案的追溯和查询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等。
(三)评估环节
中期和终期的评估环节,目前街道主要是借区里的力量考核,街道还没有独立的考核体系和手段。
2013年12月中旬,街道民政部门曾尝试就“银手杖”工程自行组织部分居委会主任进行中期考核工作。
但从实践情况看,不尽理想。
主要问题是:参加评估的人员缺乏代表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社会组织提供的材料缺乏条理性、完整性和数据性;评估的内容过于单一,以财务审计为主,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评估不足;评估的程序和手段比较简单等等。
作为第一次尝试,街道的主动监管和动态了解的意识与举措值得肯定,但从评估的效果看,也许第三方的评估更为科学、客观和公正。
街道作为当事方之一,确有其不便之处。
后评估环节,目前街道似没有考虑。
笔者认为,社会组织运作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具有长效性,则社会组织可以借项目生存与壮大,街道可以以项目培育支持社会组
织,街道还能创出自己的品牌,让百姓更多的受益。
而是否具有长效性,需要后评估。
即在项目实施完毕后一段时间,就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反馈和跟踪,也可以在百姓的需求度与知晓度上进行问卷调查,以观后效。
三、改进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完善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化工作的途径与机制
1、加大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
一是规范和支持现有的为老服务社会组织。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非营利性的为老服务组织和老年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是更多引进成熟的社会组织。
三是适时考虑将现有的与街道有隶属关系的社会组织进行市场化转型。
2、构建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善于把政府有限的项目资金通过政策导向来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推动社会资源整合利用,发挥专业人员和机构的专业化作用。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志愿者队伍的维护。
与社会宣传力度不足及大环境有关,社会上有志愿者想法和意识的群体较少。
同时,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与激励措施都比较缺乏。
这直接影响到了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为此,政府可在立项时,增加志愿者培训和激励的经费考虑,还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比如时间储值制,提高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4、规范制度流程。
要以制度推进工作,以流程加强管理,体现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提升为老服务
领域民政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二)提升项目化工作的制度设想
1、合理预期:构建项目库,实现项目市场竞标。
一是建立项目储备、网上测评、专家评审、听证会等项目遴选机制。
二是逐步实现项目市场竞标。
以市场竞标的方式代替现有的定向招标的方式,将项目给予最适合的社会组织运作。
2、科学监管:建立项目检验机制。
一是在验收阶段,采取第三方评审、多方评审、相关利益方意见征询等多种形式。
二是建立项目过程的记录制度,做到有据可查,项目档案要齐全。
3、有效评估:建立项目的后评估机制。
一是制度化。
为后续项目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提高决策科学性。
二是体系化。
建立指标体系,反映项目在社会各方面的价值、影响,使项目具有可参照性、可比较性。
三是科学化。
借鉴国内外项目后评价实践,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比法、逻辑推荐法、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实现。
4、效益共享:完善宣传机制。
一是增加公众参与度和知晓度。
二是让志愿的观念深入社区,切实维护志愿者队伍。
三是通过宣传,扩大项目成果的影响力。
四是复制好的项目的经验与做法,扩大受众人群。
5、转变观念:群众的满意度是核心。
在后评估基础上,建立反馈机制。
这是新项目立项和评估的基础,要避免决策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