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中西医学比较研究近代由于西医传播,中西医接触日益增多,一些医家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种医学的长短异同,以求正确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早期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的医学家有王学权、王孟英、陈定泰、罗定昌、合信等。
陈定泰(约19世纪)在他所著《医谈传真》(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
在来华的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的代表。
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
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钝等。
唐宗海的“折衷归于一是”唐氏主要活动于19世纪后半叶,正处国难深重,内外矛盾日益激化,欧风东渐,西学在中国迅速传播。
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
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
”(TangZongHai Esseutial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 Shangjiang: Yuhai PublishingHouse,1894.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申江油海山房石印本⑵),其主张(1)“折衷归于一是”建立尽善尽奖之医学,(2)中西医学原理相通,(3)重中轻西,厚古薄今。
作为早期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中西医结合的艰难道路
2、中医科学化派:随着西方学术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普及,继中西医汇通派之后,又出现了一批主张中医科学化的人士,产生了中医科学化思潮。在中医科学化思潮中,有很多认识是超前的,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这就是都承认中医学经验有效,是可宝贵的,而中医学的理论不科学,缺少事实依据,是凭空结撰的。要发展中医学就必须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医学的经验,用科学原理给以说明。这一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延续。可悲。。。。。。
我看到了希望,但是人们还没有认识清楚中西医差异的本质,尤其对中医学特殊性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等问题没有揭示出来,对中医学特殊认识的本质还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解和说明。因为理论不清,实践当然就会盲目。
3、中医主体化派:随着近现代人们的反思,出现了一群坚持中医主体性的主张的流派,认为如果用科学改造中医,势必会使中医灭亡。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实质就是中医学的西化,是用西医改造中医。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实质就是中医学的消亡。即或要沟通中西医学,也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这种坚持中主体化的思想也一直持续到现在,直到目前还有一大批人士为之著文立说。哎叹。。。。。。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就并存着两种医学体系。这两种医学体系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曾有过激烈的论争,这种论争直到进今天还在继续。
浅论汇通学派的形成及意义
( 南省 开 封 市 中 医院 , 河 南 河
开 封 ,4 5 0 ) 7 0 1
中图分类号 :R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8 0( 0 0 40 2 .2 6 47 6 2 1 )1.1 10
【 摘
要 】 本文通过论 述汇通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 、代表 医家及其 学术思想,提 出了汇通学派的形成对 中医药学的发展 有重
要 的 历 史意 义 。
【 关键词 】 汇通学派;学术思想;历史意义
[ b ta t T i t t i u s ste hs r a k ru d o oma o , e rsn dc l rc t n r a d a a e cto g t f A sr c ] h s e s se i oy b c g o n ffr t n rpe e t x dc h t i me i at i e s n c d mi h u h o a p io
译的 《 人身说概》 人身图说》等 。这时中医界 已有一些医家 、《
开 始接 受西 医 学 说 。王 宏 翰是 早 期 较 为 系 统研 究 西 医学 的 ,他
以中国的太极阴阳理论比类西方四元素说,还 以胎 生学阐发命 门学说等 ,但 总的来讲没有太 大影 响。此外,汪 昂、赵学敏等 名家也采纳与借鉴西 医学 的某些观 点与技术 ,如 “ 脑主思想 ”
c n u n es h o , h n st ef r ai n o o f e c c o a o f e c c o l t ik o l h m t fc n u n es h o h si o t t it r i n f a c o M . o l mp ra so y sg i c n ef r n h i TC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作者:郑洪等关键词:中西医汇通综述近代医学中西医汇通,仸应秋释为会聚、沟通。
关于中西医汇通派,《中医大辞典》的定义是:“简称汇通派,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对该学派,近年来研究较多,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一概述。
一、关于中西医汇通思想及汇通派对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源起,一般认为,与近代改良主义思潮有关。
如姜氏认为,中西医汇通的指导思想即是改良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赵氏考证也认为,中西汇通思想其源头可上溯到明代徐光启,后来则是洋务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在1903年左右,洋务派主持“新政”时,中西汇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及流行;而最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派李鸿章。
[2]中西医汇通的实际工作,马氏认为可以仍更早算起,即在明代,西医“脑主记忆说”已传入中国,并被汪昂等人接受,而略早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已引述了西医“四体液说”,并与中医学互参,且该书已出现对中西医学术要“会通”的观点,因而方以智是“中西汇通派之第一人”,其后清则王宏翰《医学原始》亦兹采西医一些古代理论,“是提出比较成系统的中西医汇通理论的第一人”。
[3]”至于首倡“中西医汇通”这一口号的,则公认为唐容川。
然而赵氏对此亦有异议,据考唐氏医书则刻时并无“中西汇通”字样,《中西汇通医书亓种》及其中《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之书名及序,首见于1908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版,而并无经唐氏改定之字样,且其时唐宗海不在上海,即在此年逝去,故其书名及序有后人溢美的可能。
[2]又,若据陈氏所考,唐宗海实卒于1897年,[4]是则更足证赵氏之说。
但唐氏为第一位有较大影响的汇通医家,当无疑义。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张锡纯中西医 汇通思想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理论和实 践的指导,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进
一步发展。
培养跨学科人才: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 想提倡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培养
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的人才。
YOUR LOGO
THANK YOU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 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西医结合将 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在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面临的挑战: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实现中西医优 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开拓了医学研究的新思路
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有益的启 示
对中医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 极影响
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促进现代医学对传统医学的认知与借鉴 激发医学界对创新思维的追求与实践
对中西医结合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张锡纯 首次提出中西 医汇通思想, 为中西医结合 奠定了基础。
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汇通
张锡纯提出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汇通思想,强调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法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张锡纯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应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 张锡纯提倡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对症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张锡纯提倡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局部治疗相结合,以实现全面治疗和调理。
中西医汇通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和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西医汇通派简介
中西医汇通派简介目录•1拼音•2注解•3参考资料•附:o1古籍中的中西医汇通派1拼音zhōng xī yī huì tōng pài2注解中西医汇通派简称汇通派[1]。
19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1]。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1]。
他们或者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者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1]。
这种认识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国医药学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尊经泥古、拒绝接受任何新鲜事物的因循守旧思想是一个进步;但在旧中国,汇通中西医的工作,既无明确方向,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往往具有片面性,因而多有牵强附会之弊,其成果是很有限的[1]。
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他们各有一些代表性著述[1]。
3参考资料1.^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7.古籍中的中西医汇通派•《金针秘传》:[十五、针验摘录](八)肠癖书家颜二民患肠癖十余年,其苦万状,中西医治终未能愈。
乙丑余由陜军谢职归,遇于邗上,殷殷求治。
为针手...•《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脏腑之官心。
原互为功用。
髓筋通于心。
乃肾交于心。
合为离卦中含坎水之象所以能司神明也。
详心藏神注。
即如西医所...•《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脏腑通治实迹。
西医虽详形略气。
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
不能发明西医云。
人之脏腑。
全有连网相联。
其连网中。
全有...•《温病正宗》:[下编·正宗辑要第二章·分论]三十、论温热即是伏火变,超时而发,无一不同归火化。
中医所谓伏火症,即西医所谓内炎症也。
王秉衡曰∶风寒暑湿,悉能化火,血气...•《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论温热即是伏火(添加)变,超时而发,无一不同归火化。
中医所谓伏火症,即西医所谓内炎症也。
王秉衡曰∶风寒暑湿,悉能化火,血气...•更多古籍中的中西医汇通派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二、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 中西汇通思想其源头可上溯到明代徐光启, 他在天文学上提出了中西汇通的主张。 1629年,他在“礼部为奉旨修改历法开列 事宜乞裁疏”中提出了中西历汇通。 • 后来则是洋务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 是在1 9 0 3 年左右, 洋务派主持“ 新政” 时, 中西汇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及流行; 而最 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 派李鸿章
二、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 • 产生背景 鸦片战争的创伤给长期以封建专制思想统治的旧中国产生了巨大震动和冲击, 使一直以天朝自居的清政府开始惶恐和紧张起来“战争失败的苦痛和屈辱让 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要自强,要求富。,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向 西方学习,故而他们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最初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西方的科技和军事优越于中国,于是,以清政府官员黑龙 江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为主的一些人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西方医学 在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要求中国传统的文化礼制不能变,观念层面的东西不能变,能变的只是器用 层面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可以变,但是上层建筑一定不能动“。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这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 一批开明人士认识到,要使中国真正富强,需要变革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礼制, 即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于是”维新运动“取代”洋务 运动“在国内兴起来,它们积极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对旧中国的封建 文化礼制进行批判"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自然会对传统中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 响“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促进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时它也促使了中 医和西医之间的交流"中西医汇通学派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出来的"
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中西医汇通学派是指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理论的一种学术派别。
近代
中医药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影响日益显著。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中西医药在传统中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形
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体系。
这种医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出现,使得中医药学在面对现代医学挑战的过程
中能够更好地与西医学对接,吸收其先进理念和技术,促进中医药学
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汇通学派提倡综合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综合运用中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最佳效果。
这种治疗模式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患者带来
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此外,中西医汇通学派还推动了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
通过吸收
西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中医药学在药物研发、治疗方法、诊断技术等
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大背景下,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出
现为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打开了新的道路,促进了中医药学的不断
进步和创新。
希望未来中西医学能够进一步融合,共同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汇通学派新
气
• 病理上,水气之间互相影响
• 水化于气,亦能病气
• “设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 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 动”
• 气病影响水液输化:“肺之节制不行, 气不得降,因而癃闭滑数”。
• 水病可致气病,气病亦可致水病。
• “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 治水即是治气”。
• 血的化生
• 血的化生,心火为主 ,火 血
恽树珏
生平著述
字铁樵,江苏武进人,生于光绪四 年(1878),卒于民国二十四年 (1935),享年58岁。
著作: 《群经见智录》 《伤寒论研究》
《伤寒论辑义按》《保赤新书》
恽树珏
余云岫
恽铁樵处方
(一)中西汇通思想 学术思想
论及了中西医学不同的基础和特点
“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 生理以气化”。
•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于心, 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
• “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 养火,故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心 火随之下济,故血盛而火不亢烈”。
• 血液化生须赖心火,心火也须阴血奉 养。
• 火旺—火化太过,反失其化 • 火衰—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 火病及血
• 血亏—肝失所藏,木旺动火 血病及火
宁血
免其复发
补血
辨证调和
重视调气
血不安由气不安 补肺胃为要
宁气即是宁血
4. 用药宜忌
忌汗
禁吐
主下
宜和
即使有表证, 病时、愈后均 治宜和散,不得轻 忌吐法,降气 用麻桂羌独。果因 止吐即是治血 外感失血者,需敛 之法 散两施,勿令过汗 亡阴
既可折气泄 火,逆转其 腾溢之势, 又可泄火存 阴。
表则和肺气, 里则和肝气; 补阴以和阳, 损阳以和阴, 逐瘀以和血, 泄水以和气。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收 稿 日 期 :20200219 基 金 项 目 :2019 年 沧 州 市 社 会 科 学 发 展 研 究 课 题 “张 锡 纯 中 西 医 汇 通 思 想 研 究 ”,编 号 :2019045。 作 者 简 介 :刘 明 月 (1991),女 ,河 北 沧 州 人 ,沧 州 师 范 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 史 学 院 助 教 ,历 史 学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
·67 ·
分了解西医的相关 理 论,尝 试 着 在 治 病 救 人 的 过 程 中融合相关的西医 救 治 方 法,通 过 大 量 的 实 践 案 例 找到融会贯通中西 方 医 学 的 办 法,这 为 当 时 的 中 医 学界在改良道路上 打 开 了 新 世 界 的 大 门,为 近 代 中 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末随着西方 文 化 的 传 入,向 西 方 世 界 学 习 的 呼声越来越高,“疑 古”思 潮 和 反 对 封 建 的 思 想 愈 发 盛 行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备 受 质 疑 ,面 临 着 前 所 未 有 的 挑 战 。 中 医 作 为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代 表 ,质 疑 其 医 理 “科 学 性 ”的 话 语 愈 发 激 烈 ,甚 至 出 现 了 要 求 “废 止 中 医 ” 言论,中医的生 存 形 势 岌 岌 可 危。 一 部 分 中 医 学 者 顶住压力,选择坚信 几 千 年 沉 淀 与 积 累 的 中 医 理 论 有着不可替 代 的 价 值,通 过 重 新 审 视 中 医,剔 除 流 弊,保留精华,吸收 西 学 文 化,促 使 中 医 与 时 俱 进 发 展下去。在这些有 识 之 士 中,张 锡 纯 便 是 其 中 的 中 流 砥 柱 ,他 秉 持 坚 守 与 创 新 ,努 力 促 进 中 西 医 之 间 的 融 合 ,并 将 中 西 医 思 想 汇 通 的 理 念 一 路 践 行 下 去 ,开 创了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崭新时代。
极具特色的中医七大流派你看好哪派
极具特色的中医七大流派你看好哪派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流派。
这些流派在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各有千秋,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医的七大流派,看看它们各自的魅力所在,也思考一下您更看好哪一派。
首先,咱们来说说伤寒派。
伤寒派的理论基础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这一派强调通过辨证论治,准确把握疾病的发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他们认为,人体受到外邪侵袭后,会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六经辨证就是伤寒派诊断和治疗的核心。
伤寒派的用药特点往往是药味较少,但药力峻猛,直达病所。
在临床上,对于外感热病以及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伤寒派常常能发挥出显著的疗效。
接下来是河间派。
河间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主张“火热论”,认为火热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他强调六气皆能化火,在治疗上善用寒凉药物来清热泻火。
河间派的出现,打破了当时墨守成规的用药习惯,为中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派在治疗温热病、热毒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然后是易水派。
易水派的创始人张元素重视脏腑辨证,他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弟子李东垣更是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强调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地位。
易水派在治疗上注重调理脾胃,常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方法。
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等病症,易水派的治疗思路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说说滋阴派。
滋阴派的代表人物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
他倡导滋阴清热的治疗方法,常用熟地、知母、黄柏等药物。
在临床上,滋阴派对于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等病症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接着是温补派。
温补派强调阳气的重要性,认为“命门之火”是生命的根本。
代表人物薛己、赵献可等在治疗上常用温补阳气的药物,如肉桂、附子等。
温补派对于阳虚、虚寒性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为许多久病体虚、阳气不足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一直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和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对于了解中医发展的历程、中西医学交流的情景以及中医和西医结合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的医学知识交流主要通过经验传承和官方交流进行,没有形成系统的交流渠道。
然而,一些历史文献和资料中反映了古代中医与西医的交流现象,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中西医交流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汉朝时期,中国首次有了西医的出现。
当时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胡人和罗马帝国的定居者将西医传入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医学也对西医产生影响。
据《黄帝内经》记载,当时有人研究天文角度,使用数学和天文知识来解释人体疾病和诊疗方法。
这种“医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医药学奠定了基础。
在唐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文化和学术传播得到了推动。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带来了许多医学理论和药物,并引起了中医的发展。
同时,唐代中医药学成立了一系列的名家学派,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疗法。
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的中西医交流,例如《灵枢》中记载的与阿拉伯医学有关的内容。
随着明代和清代的到来,中国开始更加重视西方医学。
明代教育家杨时中提出:“中外学问,一对而起。
”这种思想在当时基于揭示“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并为中西医学交流打下了基础。
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年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用西学,传播了西方医学理论和实践。
这一时期的中西医学交流表明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到了近代,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文化冲击。
这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和临床效果,并将西医视为救命稻草。
为了使中医学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一些医学家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观点。
他们强调中医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进行临床试验和实验室研究。
论述中西汇通派的学术主张
论述中西汇通派的学术主张中西汇通派是一种学术流派,旨在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该派认为中西文化有着丰富的共同点和互补性,应该积极探索两种文化的共同之处,并推动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中西汇通派的学术主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拓展。
首先,中西汇通派强调中西文化的共同点。
虽然中西文化在语言、宗教、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类共同的文化基础上,两种文化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中西文化都倡导道德伦理和人性的尊重,都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都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西汇通派认为,通过发现共同点,可以促进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其次,中西汇通派主张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并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融之处。
比较研究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文化隔阂和偏见,促进文化的互相学习和借鉴。
中西汇通派认为,比较研究可以为文化交流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提供基础。
第三,中西汇通派强调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消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西汇通派认为,应该积极消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但也要坚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和特点。
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消化,可以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中西汇通派倡导多元主义和文化的平等对话。
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保持平等和尊重。
中西汇通派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应该建立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避免文化优越性的批判和歧视。
多元主义保护和尊重每个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总而言之,中西汇通派的学术主张在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发现共同点、比较研究、接纳消化和平等对话,可以推动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共同进步。
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各个文化的内涵,也为全球文化的繁荣和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伤寒论》解释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伤寒论》解释的研究的开题
报告
题目: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伤寒论》解释的研究
目的和意义: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圣典”,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被广大
中医界人士所推崇和尊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医也不断地发展
和改进,其中就包括中西医汇通的潮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
通学派对于《伤寒论》的解释和应用,以期为中医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围绕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对于《伤寒论》的解释和应用展开研究,
将分析和阐述该学派针对《伤寒论》所提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并比较分析其与传统
中医理论的异同之处,从而探索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医的发展带来的启示和
促进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案例材料,深入了解后
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对于《伤寒论》的理解和应用,从中提取出有关其理论和实
践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而为中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将对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中提取出对于中医
未来发展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将展示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对于《伤寒论》的独特解释和应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该经典的理论内涵,促进其更好地为中医临床
实践服务。
2024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74
2024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
两种主张都A. 强调托古改制B. 宣扬种族革命C. 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D. 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2、《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贤文》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些论述的主旨强调应该尊重A. 文明的互补性B. 文明的同一性C. 文明的排他性D. 文明的多样性3、季羡林在《佛教的倒流》中指出,佛教是经过中亚和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但玄宗时宣扬中国禅宗的《证道歌》传回了印度,为印度人所“亲仰”;另一方面,唐代织锦采用纬线显花,在纹样.上盛行西方式的植物纹(忍冬纹、葡萄纹等)。
由此可知A. 古代中外贸易同化了欧亚文明B. 古代“东学西渐”的社会影响深远C.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D. 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异变4、有学者研究美国外来移民地位∶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1880-1924年移民逐渐被看做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34年移民在美国的地位跌入谷底。
这一变化说明A. 世界形势变化影响移民走向B. 外来移民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力量C. 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D. 社会发展程度导致移民数量变化5、下图所示为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
该图可用来说明()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A. 三角贸易对美洲影响巨大B. 美洲种植园经济得到发展C. 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6、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八大流派脉络图
1、研究内容:如何选用不同针具来治疗疾病一、重针派 2、特征:a、偏重针刺治疗b、针技不凡c、疗效迅捷显著3、代表医家及其相关著作:窦默《针经指南》、夏春农《疫喉浅论》、黄石屏《针灸诠述》战 4、传承:a、铍针演化现代“小针刀”b、孙惠卿开设培训班传承皮肤针c、黄氏金针传承1、研究内容:如何运用不同操作方法、剂量的灸法治疗疾病国二、重灸派 2、特征:a、偏重灸法防治疾病b、常用于虚证、寒证的患者c、疗程较长而作用显著3、代表医家及其相关著作:王焘《外台秘要》、葛洪《肘后救急方》、陈延之《小品方》后 4、传承:a、艾卷灸派发展而来的艾卷灸法、药条灸法b、炼脐派发展而来的脐疗1、研究内容:运用不同原理选穴、不同原则取穴并在穴位采取治疗的三、穴法派 2、特征:注重临床穴位的选取3、代表医家及其相关著作: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黄甫谧《针灸甲乙经》、八 4、传承:a、“以痛为输”说明压痛敏感点于疗效有关b、取经的重要临床指导意义1、研究内容:如何运用毫针不同的操作手法来治疗疾病大四、手法派 2、特征:a、注重毫针的操作手法、b、注重针刺手法的补泻3、代表医家及其相关著作:席弘《席横家针灸书》、陈会《广爱书》、刘瑾《神应经》、杨继洲《针灸大成》4、传承:a、当代针灸学家张缙使单式手法更详细明确b、近代医家用刺激强度作为转归使补泻手法量化并对临床产生直接意义1、研究内容:如何以刺血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来治疗疾病主 2、特征:a、以出血为目的的刺法b、常用于实证、热证c、运用范围广d、对于某些疾病疗效极佳五、刺营出血派 3、代表医家及其相关著作:汪机《外科理例》、薛己《薛氏医案》、张子和《儒门事亲》4、传承:a、“放痧分经诀”丰富了刺血学术b、“刺卫无伤荣”对喉疾治疗的影响c、火针刺血疗法的传承要 1、研究内容:如何根据病情施用针灸药,同时相互配合以提高疗效六、针灸药相须派 2、特征:针灸药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左右逢源,会归一致”的目的,更好地治疗疾病针 3、代表医家及其相关著作:淳于意《诊籍》、罗天益《卫生宝鉴》、吴崑《针方六集》4、传承:作为历代学者医家认同的学说,在临床治疗中都有很好的发展和施用灸 1、研究内容:从事《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研究七、经穴理论派 2、特征:a、对古典针灸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有巨大影响b、使经穴理论统一化、规范化流 3、代表医家及其相关著作:王冰《重广补注皇帝内经素问》、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 4、传承:使得经穴理论统一化、规范化并未针灸的传授提供了方便派 1、研究内容:以西医学知识融入中医理论与实践。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重要发展路径。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是指中医和西医在交流和融合过程中的发展。
早在唐代,中国就开始引进外来医学,如房中术、飞蓬散等。
明清时期,西医进入中国,使得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西方医学的进入为中医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病因病机的理论、解剖学的知识等。
同时,中医也对西医的先进技术进行吸收和融合,如使用西医仪器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西医汇通为中医带来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其得以更好地发展。
中医科学化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基础上对中医进行系统研究和整理,以推动中医的科学化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中医学界开始进行中医科学化探索。
吴阶平等人提出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宋庆龄倡导了将中医纳入医学教育体系。
此后,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医的科学化研究,包括药理学、临床研究、药物学等。
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研究,中医学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和验证,为中医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西医结合是指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的医疗方法。
20世纪后半叶,中医在国际上日益受到关注,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医发展的关键趋势。
中西医结合旨在充分发挥中医所长,同时借鉴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提高中医的疗效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领域。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使中医得到更好地发扬和传承。
总结起来,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西医汇通促成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为中医带来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科学化使中医得到科学解释和验证,推动中医的科学发展;中西医结合将中医所长与西医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了中医的疗效和可靠性。
王云霄中西汇通辩证脉学概说
王云霄中西汇通辩证脉学概说
中西汇通辩证脉学概说
【百度百科】中西医汇通派是受西方医学影响而出现的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流派。
该学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诞生,既用传统的中医思维思考问题,又利用现代的西方医术解决问题。
中国传统医学因受西洋医学影响而出现的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流派。
所谓西医学模式是西方(欧洲)传统医学向近代科学尤其生物科学汇通形成的生物医学模式,实应称之为近代医学,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尤其系统科学、生物信息技术等进展,现代医学又形成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接近中医学的综合思维模式,从而诞生了汇通中西医学的现代系统医学与个体化、转化医学等。
由于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局限,汇通学派虽然方向是正确的,成就却不明显。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替代了中西医汇通的概念。
就一般人而言,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没有差别。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汇通的补充和延伸。
从这个意义来讲,中西汇通是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时代。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清末民初的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为中西汇通派做出了极大贡献。
现代开始,脉学传承晦涩难懂,且对应的中医辨证复杂深奥,尤其初学者更是如此,为此,结合28单要素脉象、复合脉象及脉势和鄙人印证的西医六七十余种症状表现和疾病对应关系,试图勉力相互印证,结合凭脉用药,中西医结合辩证,以便初学者参考或仅供初窥门径。
中西汇通辩证脉学,简称中西汇通脉学,其总的原则就是:用中医传承下来的把脉,既揭示中医的病因病机,又同时结合现代西医学的病名,一一相互对应,这就是所谓的中西汇通辩证脉学。
就像初学英语,用音标来表示单词的发音,意思就是如此。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
刘建;陈宝贵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023)007
【摘要】脉络即以张锡纯的故里盐山县学人研究为起点,阐述中西汇通学派在河北本邑的传承以嫡系家传为主,族外学者亦多以对其著作进行校点、编纂、学术研究为主的现状.着重以其行医、教学之地天津传人为研究重点,论述了现代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形成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陈宝贵弟子及学生四代传承、脉络清晰的流派研究概况.
【总页数】2页(P921-922)
【作者】刘建;陈宝贵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19
【相关文献】
1.汇通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影响——以张锡纯学术思想为例
2.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3.浅谈张锡纯的中西汇通观
4.津门张锡纯中西汇通流派传承脉络及学术思想概略
5.从中西病理学的异化发展看汇通学派在病理学上的汇通尝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作者:郑洪等关键词:中西医汇通综述近代医学中西医汇通,仸应秋释为会聚、沟通。
关于中西医汇通派,《中医大辞典》的定义是:“简称汇通派,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对该学派,近年来研究较多,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一概述。
一、关于中西医汇通思想及汇通派对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源起,一般认为,与近代改良主义思潮有关。
如姜氏认为,中西医汇通的指导思想即是改良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赵氏考证也认为,中西汇通思想其源头可上溯到明代徐光启,后来则是洋务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在1903年左右,洋务派主持“新政”时,中西汇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及流行;而最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派李鸿章。
[2]中西医汇通的实际工作,马氏认为可以仍更早算起,即在明代,西医“脑主记忆说”已传入中国,并被汪昂等人接受,而略早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已引述了西医“四体液说”,并与中医学互参,且该书已出现对中西医学术要“会通”的观点,因而方以智是“中西汇通派之第一人”,其后清则王宏翰《医学原始》亦兹采西医一些古代理论,“是提出比较成系统的中西医汇通理论的第一人”。
[3]”至于首倡“中西医汇通”这一口号的,则公认为唐容川。
然而赵氏对此亦有异议,据考唐氏医书则刻时并无“中西汇通”字样,《中西汇通医书亓种》及其中《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之书名及序,首见于1908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版,而并无经唐氏改定之字样,且其时唐宗海不在上海,即在此年逝去,故其书名及序有后人溢美的可能。
[2]又,若据陈氏所考,唐宗海实卒于1897年,[4]是则更足证赵氏之说。
但唐氏为第一位有较大影响的汇通医家,当无疑义。
关于“中西医汇通派”的提法,早期医史著作如陈邦贤、范行准等人之书均无论及,贾得道的《中国医学史略》虽介绍了唐、张、恽诸家,尚无“汇通派”其名。
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国医学史》统编教材中,也是到1978年的四版教材以后才有“中西医汇通派”这一章节的。
1980年仸应秋的《中医各家学说》讲义,亦有了“汇通学派”一节。
但对“中西医汇通派”的含义和范围,诸家说法不尽相同。
统编教材对此未下定义,陕西中医学院主编的西南西北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国医学史》称:“中西医汇通派是一些思想上受到改良主义影响,学术上接受了西方医学和其他科学,以振兴发扬中国医学为目的,主张引进西方医学中先进的理论、技术与中医汇通的学术派别。
”《中医大辞典》的定义已如前述。
就表述上,应推后者为严谨,唯对中西医汇通派的时间下限未予说明。
有的论文,如江氏称“清代至解放则期”,中西汇通派“作为一个中医学派兴盛一时。
”[5]刘氏亦云中西汇通“至二十世纪亓十年代发展成中西医结合”,[6]皆是把下限定至解放则期。
又对于汇通派的代表医家,统编教材与《中医大辞典》以唐、朱、张、恽四家为代表,西南西北区教材则加入丁福保、陆渊雷二人;孔氏则以唐宗海、丁福保、张锡纯、张山雷为中西汇通有所建树的四家;[7]仸应秋把“汇通学派”又分三类,以汪昂、赵学敏、王学权、王清仸、陈定泰为“开始接受西说诸家”;以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为“持汇通说诸家”;以恽树钰、陆渊雷为“改进说与科学化的倡导者”。
[8]浙江省中医研究院文献研究室编《中西医汇通研究精华》(以下简称《精华》)一书,分中西汇通为三期,各期人物大率在仸氏之三类的基础上有所增减,而强调指出仍陆、恽起开始的第三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在观点、方法、途径上均已大有进步,与早、中期不可同日而语。
对此,邓铁涛氏认为,对中西汇通派可以有广义、狭义的理解。
[9]在目前对中医近代史研究逐渐深入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定义可以狭窄一些。
因而,陈大舜主编的中南亓省区《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提法:“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国医学界中其敏锐者便开始了解并接受西说,如汪昂、赵学敏、王学权、陈定泰、王宏翰等。
然而真正持中西医汇通学术思想观点,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较大影响而形成一个‘汇通学派’者,乃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大开,西方医学大量传入,影响遍及国内,中西两种医学形成对峙、竞争的局面,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产生了以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等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
”较为适当。
二、关于中西医汇通派医家的研究如上所述,中西医汇通医家范围甚广,本文综合介绍各家之见。
同时,这些医家大多数亦是临床上卓有建树的中医学家,这里也仅介绍对他们在中西汇通方面成就的研究。
早期汇通医家,仸应秋分别评述了汪昂接受西医“脑主记忆”说,赵学敏记载西医炼制药露法,王学权肯定西方解剖研究方法,王清仸与陈定泰亲验脏腑等,其中王清仸之为汇通医家,仸氏是引范行准之说,说为其可能曾受西医影响而列。
[8]马氏承此说,以其间受西说,并发挥出“脑髓说”和“通窍活血汤”等理、方,认为足以跻身“中西汇通派大家”之列。
[3]但彭氏反对此说,因为王清仸既未直接接触西医,亦未倡导“中西汇通”,难当此誉。
[10]赵氏更对将王清仸、赵学敏列入汇通派提出异议,专行辩驳。
[11]而一般医史著作也均不将二人列入汇通医家。
对于王宏翰,马氏介绍他汇通的主要特点是将西方“四液体说”引入中医,仍而与阴阳学说、脏腑学说融汇,用西方胎生学理论解释命门之形成,推崇如前述。
[3]然则王氏所据仌是早期传入的古代西医学。
中南亓省区《中医各家学说》教材认为他虽持汇通论之先声,“但未真正形成汇通学派。
”按范氏说法,“中医接受第二次传入之西洋医学当权舆于定泰之书。
”[12]陈定泰开始接触到近氏西方医学,并进行了探究,马氏评其为“第一个希望仍解剖角度弄清经络本质的人”。
[3]刘氏亦评述了其汇通成就,并考证了陈氏学术传承。
[13]其后,被认为早期汇通较有成就的医家,当推朱沛文。
早在亓十年代,江氏即著文介绍朱氏亲考脏腑、会通中西的贡献;[14]仸氏也推重朱氏于华洋医学“各有是非,不能偏主”以及“通其可通”,“存其互异”的论点;[8]赵氏指出,朱沛文是当时中医界最了解西医的人,他能够肯定西方医学的基础,对中西脏腑、解剖记述甚详,并概括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西洋智士长于格物”的评价,流传广泛。
[11]马氏评介了朱沛文将中医肾生髓和西医脑髓解剖结合,创“肾精主脑髓”说的临床意义。
[3]刘氏研究了朱氏著作内容及所征引的中外医籍书目,探讨了朱氏中西汇通的思想方法,认为他学习了当时最新的西医理论,而且实践求证,“立论较为公允而先进,成就也高于同代中西汇通派医家。
”[15]唐宗海被马氏称为“中西汇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其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亓种》全面地进行以西说来阐释中医经典。
[3]黄氏亦认为真正有实质意义的中西汇通研究,是仍唐氏开始。
[16]李氏总结他的汇通观点,是认定中西医学有汇通的必要,把《内》《难》诸经录其要义,以西医的学术理论来解释,求折衷于一是。
[17]近年来发现唐氏《六经方证中西通解》手抄本,黄氏研究该书在汇通上有其特点,如论脾、论心与血皆强调中西一致等。
[18]另据《精华》一书总结唐氏的汇通工作,无论深度、广度都有进步,例如,他提倡“中西医理一致”,提示了中西医汇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他在解剖、生理、诊断、治疗、药物上都广泛吸取了西说,不仅西医,还广及西方近代化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说各方面知识,可谓是多学科研究中医的先驱。
不过,早在仸应秋已经指出,唐宗海的汇通不免有重中轻西、崇古薄今之病,而且文字上强相比附,可谓“汇而未通”。
[8]其他评论也大率认同此说,反倒是他在血证上的成就更为后人所重,研究更多。
关于张锡纯的汇通工作,一般认为他开始仍临床上进行衷中参西,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郑氏、王氏介绍了他用“磁气”论气化,用西医病理研究心病治法等尝试。
[19]吴氏则指出张锡纯仍临床出发,客观评判了中西学说,认为中西医理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临床上有实际意义。
对西药,张锡纯也进行了辨证使用的探索。
这些对今天还有借鉴意义。
[20]张氏等也介绍了张锡纯所认识的中西医之所长所短,认为他虽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唐宗海的见解,但更客观更全面,而且治疗上中西并用,是一种开创性的活动。
[21]马氏以为张氏的汇通具有“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则意。
[3]《精华》一书亦列举他在理论临床上汇通的十多项成就。
孔氏评介认为张锡纯汇通思想医理互释比例小,开始走上了中西药临床并用这一中西医结合早期探索的正确道路。
[22]吴氏认为,汇通派发展到恽铁樵已是又一阶段,彼时中西医论争方剧,在学术上、政治上中医都面临挑战,恽氏正是捍卫中医的主将,他一方面仍理论上吸收了大量西医新成果,将中西汇通推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则步提出了以中医学术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思想。
[23]张氏、赵氏则认为,恽铁樵的进步在于认识到中西医是“根本不同、方法不同之两种学说”,强调汇通要知己知彼,认识西医“明了内景”的长处和思维上“执着”、治疗上“反自然”的短处,要重视临床经验等。
[24]张氏、韩氏则探讨了恽铁樵中西汇通的方法论,改进中医;而对中西医比较,则分别在理论基础、临床思维、指导思想、逻辑方法、诊断方法、治疗思想以及药物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评判,强调汇通要取长补短,而且指出了中西两种医学“相摩相荡”,形成“新学说”的前景。
[25]关于陆渊雷,仸应秋列其为汇通医家,肯定其中医科学化的主张和工作,但更指出陆氏对中医理论具有成见,他以西医理论来匡定中医,不仅未能收“科学化”之效,而且其“中医科学化”成了“中医西医化”。
[8]王氏亦认为陆氏中医科学化的主张是偏于创新的激进派,具有明显的西医化倾向,而且否定《内》《难》等中医经典,说中医是经验医,有导向“废医存药”之嫌。
[26]《精华》一书对其中医科学化论点有更详尽的征引,认为与日本汉医的思潮接近,片面之处,不容忽视。
对此,陈氏为之大力辩诬,认为陆氏是在继承中医学中提倡中医科学化的,且在论争中捍卫中医,在中医教育上主张中西医结合,有其历史贡献,其局限是时代造成的,理应实事求是地肯定陆渊雷在中医历史上的地位,不可以“叛徒”视之。
[27]对其他中西汇通医家的研究,如赵氏介绍了罗定昌生平、著作及学术观点;[11]黄氏等评述了章炳麟在中西医汇通上的思想;[28]谢氏变述岭南汇通医家卢觉愚等。
[24]还有江氏按著作的学术观点及编写体裁,将汇通医书分“衷中参西”、“中西对照”和“中医科学化”三大类,介绍了近六十种。
[5]三、对中西医汇通派的评价中西医汇通派的汇通成就,大体上以仸应秋“汇而未通”之评为的论,成效的确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