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中西医学比较研究近代由于西医传播,中西医接触日益增多,一些医家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种医学的长短异同,以求正确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早期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的医学家有王学权、王孟英、陈定泰、罗定昌、合信等。
陈定泰(约19世纪)在他所著《医谈传真》(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
在来华的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的代表。
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
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钝等。
唐宗海的“折衷归于一是”唐氏主要活动于19世纪后半叶,正处国难深重,内外矛盾日益激化,欧风东渐,西学在中国迅速传播。
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
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
”(TangZongHai Esseutial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 Shangjiang: Yuhai PublishingHouse,1894.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申江油海山房石印本⑵),其主张(1)“折衷归于一是”建立尽善尽奖之医学,(2)中西医学原理相通,(3)重中轻西,厚古薄今。
作为早期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中国近代医学发展
3
教会医院的建立
据1936年《中华年鉴》统计, 全国20个省有教会 医院426所。其中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 山东齐鲁医院、成都华西医院一并称为建国前中国 四大教会医院,颇负盛名。 传教士因为工作需要, 在医院或诊所内招收中国学徒,目的是培训护理助 手。所以中国早期的西医学教育是在教会医院里以 师带徒的方式进行的。由于当时传授的仅仅是浅显 的医学护理知识,医院的规模及设备不够完善,培 养出来的西医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
.
博济医学堂
(今中山医学院)
国立医学院校的兴办
南京政府成立后至抗日战争前,即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 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医疗卫生 工作及医学教育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一方面国民政府认识到了 发展医药事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受过现代医学科学训练的 中国医务工作者的队伍已经形成。一批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抱 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心愿回到祖国,对医学教育 的发展做出重要影响。在这段时期内,我国自办的医学校有较 大的发展,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
. (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6
卫生行政的发展
1905年清政府于巡警部警保司内设卫生科,1906年升 为卫生司,设保健、检疫、方术三科。
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于1927年在内政部下置卫 生司,位于南京,掌管卫生行政事宜。1928年11月改 设立卫生部,1932年撤消卫生部,改设卫生署,隶属 于内政部。“七七事变”后,卫生署由南京迁往汉口, 193
传教士为了扩大教会影 响,开始设立医学校,医学 教育的传授逐渐纳入了正轨。 1866年博济医学堂的设立是 近代中国西医教育史上的里 程碑,它直接启发了此后一 批教会医学堂和护士学校的 建立。中国的近代西医教育 体制受英美影响较大,学校 教育形式、内容和质量与欧 美的教育水准相当。
中医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医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医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鸦片战争(1839-184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状态。
这对中医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对中医的怀疑和质疑,并导致了中西医融合的争议。
洋务运动(1860-1895):在清朝晚期,洋务运动兴起,政府开始引进西方技术和医学知识。
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中医造成冲击,一些学者开始主张中西医结合,以推动中医的现代化。
中医教育改革(20世纪初):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中医教育改革运动。
这些改革致力于提高中医的教育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并建立了许多中医学院和中医研究机构。
中医现代化运动(20世纪初):一些中医学者开始尝试将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推动中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疗法,如“证候学说”、“辨证论治”等,为中医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00年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中医的法律保护和支持。
该法规定了中医药的管理、发展和保护等方
面的内容,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总体而言,中医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是在外来文化冲击、内外交融和自我反思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医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努力适应时代需求,保持传统特色,并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沿革课件
• 恽铁樵的三贡献: • 其一,捍卫中医。余云岫著《灵
素商兑》诋毁中医。恽氏通过亲 身医疗实践,深切地认识到“中 国医学为极有用之学术”。“与 西国医学比较,委实互有短长”, 因而挺身而出,提笔与之论战。
其二, 主张“必能吸取西医之长与之 合化以新生中医”,疾呼中医务须改 进。恽氏在其著述《伤寒论研究》 (1923年)等书中,阐述了如何宏扬祖 国医学的见解以及改进中医的主张。 指出中医学进步演进。恽氏学术思想, 在中医界“别树一帜,为革新家所 宗”。
• ——王清任(1768~
1831年,字勋臣,河北 玉田人。)吸取西学, 始有《医林改错》; • ——学习西医炼制技 术, • 中药药露始于此时。
第二阶段: “中西汇通”学派形成 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
• ——“中西汇通”学派医家群:唐宗海、
张锡纯、恽铁樵、陆渊雷等;
• 唐宗海 (1846~1897) ,
• 其三,I925年创
办铁樵函授中医 学校,1933年复 办铁樵函授医学 事务所,先后遥 从受业者千余人, 培育一批人才。
认为“断不能使中医同化于 西医,只能取西医学理补助 中医。”
• 陆渊雷 1894~1955年,
名彭年,上海川沙人。 曾师事名医恽铁樵探究 医学、问学章太炎深研 古文,并在上海中医专 门学校、上海中国医学 院任教。1929年与章次 公共同创办上海国医学 院。1932年办“遥从 部”,函授中医学,遥 从弟子甚众,著名者如 岳美中、谢仲墨等。
因“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国家科技进 步一等奖), “证效动力学研究”(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 研究”(古籍整理金奖),川芎嗪(四甲基 吡嗪)及去甲乌药碱(卫生部甲级成果奖) 等多项成果,先后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首届立夫中医药奖,求是奖及何梁何利科技 进步奖。其“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所获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目前中医药领域的最 高奖项。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 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
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
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
其显著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
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
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
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
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
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
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
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又称中医西医结合或中西医融合,是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兼收并蓄,相辅相成的一种医疗体系。
它得以发展的背后,是不同医学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流与借鉴的结果。
下面将为您讲述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
1.古代: 中医与西医起源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其传承和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以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为治疗基础,使用草药、针灸等治疗手段。
西医则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其理论基础为解剖学、生理学,注重病因学和实证医学。
2.近代: 传入与借鉴 19世纪,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任职于中国的西方医生纷纷借鉴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此时,涌现了一批中西医结合的医生和学者,如张锡纯、伍连德等,他们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3.我国新中国时期: 反思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思考如何整合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优势,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1956年,成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推动了中西医融合的学术交流与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的经验与理论逐渐得到科学验证与认可,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国家还设立了中医药管理局,加强对传统中医药的保护、运用和发展。
4.20世纪末至今: 发展与推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许多方面,如中药研究、针灸疗法、推拿理疗等。
许多大学和医院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的医生和研究人员。
5.经典融合与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中西医学两大经典融合。
其中,《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以及《青霉素》、《英国医学巨典》等西医经典成为了中西医结合的基石。
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常用于慢性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国际交流与认可中西医结合不仅在中国,也在许多其他国家得到了认可与应用。
中国政府通过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积极推广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实践,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中西医汇通派简介
中西医汇通派简介目录•1拼音•2注解•3参考资料•附:o1古籍中的中西医汇通派1拼音zhōng xī yī huì tōng pài2注解中西医汇通派简称汇通派[1]。
19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1]。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1]。
他们或者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者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1]。
这种认识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国医药学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尊经泥古、拒绝接受任何新鲜事物的因循守旧思想是一个进步;但在旧中国,汇通中西医的工作,既无明确方向,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往往具有片面性,因而多有牵强附会之弊,其成果是很有限的[1]。
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他们各有一些代表性著述[1]。
3参考资料1.^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7.古籍中的中西医汇通派•《金针秘传》:[十五、针验摘录](八)肠癖书家颜二民患肠癖十余年,其苦万状,中西医治终未能愈。
乙丑余由陜军谢职归,遇于邗上,殷殷求治。
为针手...•《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脏腑之官心。
原互为功用。
髓筋通于心。
乃肾交于心。
合为离卦中含坎水之象所以能司神明也。
详心藏神注。
即如西医所...•《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脏腑通治实迹。
西医虽详形略气。
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
不能发明西医云。
人之脏腑。
全有连网相联。
其连网中。
全有...•《温病正宗》:[下编·正宗辑要第二章·分论]三十、论温热即是伏火变,超时而发,无一不同归火化。
中医所谓伏火症,即西医所谓内炎症也。
王秉衡曰∶风寒暑湿,悉能化火,血气...•《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论温热即是伏火(添加)变,超时而发,无一不同归火化。
中医所谓伏火症,即西医所谓内炎症也。
王秉衡曰∶风寒暑湿,悉能化火,血气...•更多古籍中的中西医汇通派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进步,医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西医结合便是其中之一。
中西医结合,指的是将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相融合,通过他们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种医学对于治疗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中西医结合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人将中药做成药丸,以便于患者服用。
而到了明清时期,中医和西医也有了些许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并不广泛。
直到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的不断引入,中西医结合才真正变得流行起来。
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动荡,导致国家的医疗事业发展十分缓慢。
此时,中国的医生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医学知识,对中医和西医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种医学结合方法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医带来了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开始逐步成形,成为一种新的医学体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西医结合”这一词汇的提出。
1965年,中国卫生部正式使用了“中西医结合”这一名词,并开始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医与西医结合的各种新疗法被不断地推广开来,如针灸麻醉、针刺中枢神经和针刺腧穴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以说,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成熟和进步,离不开中西方医生的共同努力。
至今,中西医结合仍然发展得如火如荼,现在许多医院和诊所也已经开始引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和康复。
然而,中西医结合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情况还是存在着差异性的。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的传统与文化深厚,发展比其他国家要成熟;但是在一些西方国家,西医仍然占据主导,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方式仍然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
总之,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发展可以从不断地融合、完善、创新中得到体现。
尽管有部分人认为中西医结合存在一定的争议性,但无可否认的是,中西医结合这种崭新、富有活力且个性鲜明的医学模式,为人类的医疗事业和人类的健康相互关联起了桥梁和接口。
中国医学史(近现代)
二、近代医学的发展
1、医疗卫生机构
2、近代主要的西医药学术团体
1904: 中国红十字会 1907: 中国药学会 1909: 中华护理学会 1915: 中华医学会 中华民国医药学会 1916: 中华公共卫生教育联合会 1926: 中国生理学会 中国麻风协会 1929: 全国医师联合会 1933: 中国防痨协会 1935: 中国卫生教育社 中国预防花柳病协会
3、新式接生法
三、近代中医学
1、中西汇通派
•唐宗海(容川,1851-1908)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1892) •恽铁樵(1878-1935) 《群经见智录》(1922) •张锡纯(1860-1933) 《医学衷中参西录》(1909)
2、废医存药
余岩在1929年提出了“废除旧医,以扫除 医事卫生之障碍” 的议案。 他在《医学 革命论》中主张废医存药,是近代废止中 医派的代表人物。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力越来 越衰弱,西方加紧对中国侵略 的步伐,来到中国的传教士越 来越多。 传教士们发现医学是最好 的工具,既可以与政府发生联 系,又可以同百姓发生关系。 于是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开办教 会医院。
3、教会医院的设立
1820 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诊所 1827 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眼科诊所 1834 派克(P. Parker) 在广州设立博济医局 1842后, 厦门、上海、广州、福州、宁波 均有教会医院
国立医学校
1881 李鸿章办北洋施医局、天津海军医学堂 1902 袁世凯办北洋医学堂 1912 北洋政府公布医学校条例, 成立北京、杭州医学专门学校 1934 调查全国共30所医学校: 国语15; 英语10;德语2; 法语2; 日语1. 1949 全国38所医学校. 毕业2万。
5、医书翻译
碰撞与汇通:近代中医的变革之路
42本文撰写之初衷,不在零星破碎的个案分析,而是综合笔者这些年的研究,提出一些对近代中医发展有意思的观察,并点出哪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吾乃一中医实际问题之门外汉,实在是因为自己的老本行是历史学者,吃了医疗史、疾病史研究的饭已超过十年,却并非以开业中医为吃饭之工具;但我既非中医,仅从历史发展来观察中医近代以至未来之挑战,这样或许也有另一种客观性吧。
在笔者撰写此文的同时,阅读了2016年公布的两份具有意义的文件,即国务院于年初颁布之《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1]和2016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2]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有不少是可透过近代中医学史展现出来的启发,关心中医的读者如能一并参看,必能获益不少。
总结中医过往的历史对未来中医之发展有什么启发?这是我这篇小文章希望回答的,也是个人研究中医史追寻的一种价值,希冀能发挥鉴往知来之功能。
中西“汇通”的开始,起于碰撞一般说来,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对中医界造成较为深远影响的时刻,应该从晚清讲起。
这个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在1912年以前,基本上是中医对生理解剖学知识的反思与响应;在此之后,则主要在细菌论、病理学和卫生防疫等问题上展开论争。
自1830年《医林改错》的出现开始,作者王清任(1768~1831)首先对传统中医的生理解剖学知识展开抨击,该书直至1950年为止,再版了40次,可见其影响层面之广。
[3]随后,英国医师合信(Benjamin Hobson)又于1851年出版《全体新论》,也相当风行,[4]甚至后来有报道指陈:“中国医士几将家置一编,奉为圭臬。
”[5]足见其影响之广大。
这两本医书的特色就是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医典籍在解剖生理学上的各式错误,也造就了中西医互相比较的各种论述。
而在这段时间挺身而出捍卫中医理论的,以唐宗海(1846~1897)最具代表性。
从1884~1894年间,唐氏一共写成了《血证论》、《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伤寒论浅注补正》等五本著作,在1894年由上海袖山房合印成套书,名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是以“中西汇通”为名的第一套中医著作。
中医西医发展史
中医西医发展史中医西医发展史可追溯至古代。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医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
这时期的中医主要是以神秘的神话和宗教信仰为基础,通过术数和巫术来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如《黄帝内经》就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近代:17世纪,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逐渐受到挑战。
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在治疗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疫苗的发现和细菌理论的建立。
这一时期,中医面临着对传统医学的质疑和批评,但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地位。
现代:20世纪以后,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和研究传统医学,包括中医。
这一发展得到了中医的积极回应和投入。
中医开始与西医进行融合,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模式。
在中国,中医逐渐成为公认和广泛使用的医学体系,政府也加大了对中医的支持和投入。
当代:现代医学领域中,中医和西医的融合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将传统医学纳入现代医学研究范畴中,并尝试将中医的观念和方法应用于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中。
总体来说,中医和西医在发展史上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的经验和智慧,而中医的发展也受到了西医先进科技的推动。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健康福祉。
近代的中医西医发展史包括以下重要事件和趋势:19世纪:随着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传统的中医学受到了冲击和改革。
西方医学开始进入中国,并逐渐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些中国医生开始学习和运用西方医学的理论和技术。
20世纪: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战争,中医的发展进一步受到了挑战。
1930年代,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措施,包括淘汰传统医院和中医药学校,以及禁止传统医学的实践。
这段时间,中医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带来了对中医的新的重视和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进中医医疗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近代中西医交流
近代中西医交流我国的中医历史悠久,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在对疾病斗争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有很多长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中医重视整体调节作用,这是的长处,但治疗方法不足。
中医用的中药大多是天然动植物药,有效成分含量低,在对急性或特异性症状控制上没有西药化合物的作用来得快。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对疾病进行诊断,并以症状的消失来决定其是否痊愈,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还可以理解。
但现代医学出现以后,中医的某些方面的不足就更加明显了。
早在19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兴建大量医院、学校及药房,使西医学在中国急速发展起来。
另外,政府的医疗政策也主导了医学发展。
例如1920-1940年国民期间,政府采取排斥、抵制中医的措施,认为提升西医学地位等同国家的现代化。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一些医家试图将中西医学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从药物到处方都提出了独特见解,形成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潮和学派。
这对中医的后来发展有深远影响,造就中西医并存的局面。
西医学在中国的突出发展,给中医带来巨大冲击,然而很多中医生并没有放弃。
他们建议摒除中医的缺点,吸收西医学的优点。
当时医学家提出的一些汇通中西医见解,并且为后人承接,逐渐形成了中西汇通思潮及学派,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当时,中医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的抵制中医,消灭中医的措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标志中医药发展的高峰期过去。
当时全国各地还有数10万人死于穿染病,霍乱、鼠疫、天花、黑热病、白喉、猩红热、疟疾、结核或寄生虫病等非常猖獗。
而文人学者高喊民主与科学,百姓希望中国再次强盛,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
不幸地中医学被贬为“不科学”,是阻碍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因此政府采取了抵制措施。
抵制中医运动声势浩大,国民政府卫生官员汪大及余岩等更提出议案要取缔中医学。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余岩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同时进一步建议实行新的医疗制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
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标签:发展史中国中西医结合寻医问药历史的脚步跨入20世纪的时候,几千年来传统中医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
中西医学的碰撞、交流与互补形成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西两种异质医学体系的交流并非一帆风顺。
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学者,先后提出了“中西医汇通”、“废止中医”、“中医科学化”等多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长期而激烈的学术争鸣,争鸣的焦点在于面对西医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应当对中国传统医学采取怎样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政府继承延安时期的卫生政策,注重扶持和保护中医。
但由于受废止中医思想回潮的影响,卫生部门的某些领导人在中医科学化的旗帜下,制定了若干错误的卫生政策,对中医的正常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
毛泽东主席及时发现并批评了这种错误,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开始扭转“轻视和歧视”中医的倾向,后来逐步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针,在对待中医药学的态度方面,实现了思想认识上及方针政策上的一次革命。
作者王振瑞照片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
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药学可以沿着传统的和现代的两条道路不断进步。
“中西医结合”之前中西医交流的指导思想西洋医学传入中国,首先是作为取信于中国人的手段受到西方人的特别重视。
近代西方各国都热衷于在中国开展医疗活动,竞相兴办医院,招收中国学徒,兴办医学校,招收中国学生,创办中文医学期刊,翻译出版西医书籍,致力于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通过西方传教士和教会团体的努力,西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方法和医学体系,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
随着中国引进西学规模的扩大,西医学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中国官方的重视。
近代山西“中西医汇通”医事述略
摘 要 山 西 是 中 国 近 代 中 医 研 究 较 为活 跃 的 省 份 之 一 , 其 是 在 中 西 医 汇 通 的 实 践 方 面 , 许 尤 有 多 特 点 和 值 得 研 究 之 处 。其 医 事 特 征 有 如 下 5个 方 面 : 中西 医 汇 通 的政 策 环 境 、 改 进 中 医 为 宗 旨的 以
Chn s dcn TCM ) s e il nme i rcieo o f e c fChn s n etr dcn , ieeme i e( i ,ep cal o d ̄lpa t fcn u n eo ieea dW sen me iie y c l
wh r n i ig ih n e t r s e ita d a e d s r e o su y e e ma y d s n us i g fa u e x s n r e e v t t d .Th sp p r g v re c o n n t e t d i a e a e a b f c u to h i a
c a a t rsiso o f e c fC i e e a d W e t r d cn n me i l far f d e n S a x r m h h r ce t f n l n eo h n s n s e n me ii e i d c f i o i c c u a a s mo r h n ifo t e
me iie i h n i d cn n S a x .
Ke r s y wo d Mo e a e d m g ;Sh n i o f e c fC i e e a d W e t r d ii e a x ;C n u n eo h n n s e n me cn l s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重要发展路径。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是指中医和西医在交流和融合过程中的发展。
早在唐代,中国就开始引进外来医学,如房中术、飞蓬散等。
明清时期,西医进入中国,使得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西方医学的进入为中医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病因病机的理论、解剖学的知识等。
同时,中医也对西医的先进技术进行吸收和融合,如使用西医仪器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西医汇通为中医带来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其得以更好地发展。
中医科学化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基础上对中医进行系统研究和整理,以推动中医的科学化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中医学界开始进行中医科学化探索。
吴阶平等人提出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宋庆龄倡导了将中医纳入医学教育体系。
此后,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医的科学化研究,包括药理学、临床研究、药物学等。
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研究,中医学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和验证,为中医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西医结合是指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的医疗方法。
20世纪后半叶,中医在国际上日益受到关注,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医发展的关键趋势。
中西医结合旨在充分发挥中医所长,同时借鉴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提高中医的疗效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领域。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使中医得到更好地发扬和传承。
总结起来,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西医汇通促成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为中医带来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科学化使中医得到科学解释和验证,推动中医的科学发展;中西医结合将中医所长与西医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了中医的疗效和可靠性。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一直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和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对于了解中医发展的历程、中西医学交流的情景以及中医和西医结合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的医学知识交流主要通过经验传承和官方交流进行,没有形成系统的交流渠道。
然而,一些历史文献和资料中反映了古代中医与西医的交流现象,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中西医交流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汉朝时期,中国首次有了西医的出现。
当时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胡人和罗马帝国的定居者将西医传入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医学也对西医产生影响。
据《黄帝内经》记载,当时有人研究天文角度,使用数学和天文知识来解释人体疾病和诊疗方法。
这种“医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医药学奠定了基础。
在唐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文化和学术传播得到了推动。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带来了许多医学理论和药物,并引起了中医的发展。
同时,唐代中医药学成立了一系列的名家学派,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疗法。
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的中西医交流,例如《灵枢》中记载的与阿拉伯医学有关的内容。
随着明代和清代的到来,中国开始更加重视西方医学。
明代教育家杨时中提出:“中外学问,一对而起。
”这种思想在当时基于揭示“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并为中西医学交流打下了基础。
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年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用西学,传播了西方医学理论和实践。
这一时期的中西医学交流表明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到了近代,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文化冲击。
这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和临床效果,并将西医视为救命稻草。
为了使中医学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一些医学家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观点。
他们强调中医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进行临床试验和实验室研究。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周明忻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从1582年始到1949年止,大约经历三百多年历史.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周明忻
【作者单位】金山区中心医院,上海,20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分析我国近代史的科学救国思想 [J], 王巍儒
2.撼山易,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难!——斥苏修《中国近代史》挑拨我国民族关系的谬论 [J], 林家有
3.我国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新成果──评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编》 [J], 宋云伟
4.我国近代科学的落后与学会组织的中断——谈科技史与学会史的关系之一 [J], 赵文澄
5.一部研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的新著——《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简介 [J], 文示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作者:郑洪等关键词:中西医汇通综述近代医学中西医汇通,仸应秋释为会聚、沟通。
关于中西医汇通派,《中医大辞典》的定义是:“简称汇通派,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对该学派,近年来研究较多,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一概述。
一、关于中西医汇通思想及汇通派对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源起,一般认为,与近代改良主义思潮有关。
如姜氏认为,中西医汇通的指导思想即是改良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赵氏考证也认为,中西汇通思想其源头可上溯到明代徐光启,后来则是洋务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在1903年左右,洋务派主持“新政”时,中西汇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及流行;而最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派李鸿章。
[2]中西医汇通的实际工作,马氏认为可以仍更早算起,即在明代,西医“脑主记忆说”已传入中国,并被汪昂等人接受,而略早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已引述了西医“四体液说”,并与中医学互参,且该书已出现对中西医学术要“会通”的观点,因而方以智是“中西汇通派之第一人”,其后清则王宏翰《医学原始》亦兹采西医一些古代理论,“是提出比较成系统的中西医汇通理论的第一人”。
[3]”至于首倡“中西医汇通”这一口号的,则公认为唐容川。
然而赵氏对此亦有异议,据考唐氏医书则刻时并无“中西汇通”字样,《中西汇通医书亓种》及其中《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之书名及序,首见于1908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版,而并无经唐氏改定之字样,且其时唐宗海不在上海,即在此年逝去,故其书名及序有后人溢美的可能。
[2]又,若据陈氏所考,唐宗海实卒于1897年,[4]是则更足证赵氏之说。
但唐氏为第一位有较大影响的汇通医家,当无疑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作者:周明忻
关键词:近代中西医汇通医药史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从1582年始到1949年止,大约经历三百多年历史。
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
一、接受西方医学,汇通启蒙阶段(1582~1805年)
西方医学传人我国,始于十六世纪下叶。
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来到我国广州。
1601年到北京。
他在《西国记法》中有关神经学说的论述,是传人我国第一部西方医学的记载。
之后又有意太利龙华民、罗雅各,德国人汤若望、邓玉函合译的《人身图说》、《泰西人身说概》、《四体液说》等为我国最早的解剖生理学书籍。
这些书籍大部分是由他们西方人译述成中文,少部分译本有我国学者参与合作,那也是做些文字的修改润色而已。
这些书籍开始受到中国学者、中医界少数有识之士的注意和兴趣。
如明代医家方以智(1611~1671年),他不仅同意“脑主记忆”说法,而且企图以西方“四体液说”的理论来解释中医脉象。
他对中西医学的不同之处“随闻、随决、随时录之,以俟日后之会通”。
据说,王肯堂的《疡科准绳》所记载的人体骨骼形状和数目,就是在和利玛窦多次交往讨论中受西方解剖学的影响而写成的。
还有如王宏翰在《医学原始》中进一步采纳“四体液学说”与中医阴阳亓行理论、脏腑学说融汇,提出“太极元行说”、“命门元神说”,并用西方胎生学理论解释“命门”形成。
在西方医学传人我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天文学并很快被我国学者全面接受。
这一历史事实的成功,首先是因为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批上层知识分子积极、主动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其次是从明·崇祯到清·咸丰年间,天文学方面的大权(钦天监)几乎一直掌握在欧洲人手里;其三是天文学与医学虽然是我国自然科学中体系庞大而严密,但天文学的变革只涉及少数人,天文学家远没有像医药这样庞大的行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它对社会各阶层日常生活关系没有医药这样密切。
民间黎民所需仅一本历书而已,然历书又不是直接反映天文理论的改革;其四是和医学比较而言,天文是较简单纯粹便于直观的学科,而更重要的是当时西方天文学的理论和实践均超过我国水平。
徐光启在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一日《礼部为奉旨修改历法开列事宜乞裁疏》中说:万历年间归化陪臣利玛窦等数辈观光人觐,所携历法等书尤为精密。
其所予推交食时刻,分秒不悉验。
故四十年议历有监正周子愚呈部乞令陪臣庞迪我、熊三拔等翻译本书令与中历会通归一。
”
在祟祯四年.徐光启又进一步发展汇通思想。
说:“臣等愚心以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先,先须翻译。
盖大统书籍绝少而西法至为详备,且又近数十年间所定,其青于蓝,寒于水者十倍前
人……。
但由于如下几个因素,决定了为什幺这一阶段竟然会经历长达二个世纪之久历程,而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l、当时西方医学刚走上实验阶段,初具规模,无论从临床疗效与理论方面均落后于我国自身的传统医学。
更谈不上在中医临床上有确切的指导实用价值。
2、当时这些传教士的医药知识未经专业培训,来中国之前仅一知半解,他们必然投有资格来认真传授。
3、有关医药方面的译本不多,而大多数中医对西方语言一窍不通,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成为进一步交流的障碍。
4、传教士的目的是传教,不是传播科学文化,所以采取不合作不诚心诚意态度。
像徐光启这样具有真才实学的大科学家,由于得不到他们的协作配合而终未能在生前完成几何学的翻译工作。
结果拖了二百多年后才由后人续完。
5、这一时期封建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推行唯心主义的宋元理学,鼓吹封建纲常礼教道德,闭关自守,大兴“文字狱”、“八股”科举制。
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中西医汇通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中西医互验对比,汇通创立阶段(1805―1892年)
1、牛痘术的引进
1805年,英国船医皮尔逊将牛痘接种术传入我国。
这一事件对中医界创立中西医汇通产生很大影响。
众所周知,天花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最广的烈性传染病,千百年来,人们对它束手无策。
早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前,我国就发明了种痘法,在明代(1567―1572年)安徽宁国府太平县民间医生就开始了鼻苗法即水痘法的特效方法。
1581年正式用文字将这一方法载人史册。
到了I652年由著名中医家龚廷贤的弟子戴曼公在日本介绍此术。
1681年康熙皇帝亲自下令推广,由于得到政府支持,全国各地普遍应用,在方法上也不断改进完善,从痘衣法、痘浆法、旱痘法到水痘法。
痘苗由“时苗”改用“熟苗”,毒性较小,接种后安全性较大,被人们称之为“神苗”,有效地制止天花的流行。
同时又很快便远传海外,首先是我国近邻俄国、朝鲜、日本等国。
1688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不久,
俄国就派留学生来我国学习种痘法。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种痘法遍传欧亚各国。
法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年)赞叹地说:“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就有这种习惯(指种痘法),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
可是,到了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贞纳在人痘接种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术――天花疫苗。
并于1805年他本人亲自由吕宋到广东,南海人邱熹(浩川)传其法。
从此牛痘天花疫苗代替了人痘苗,并改良了种痘技术,成为全世界普遍采取预防天花的唯一方法。
之后I881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体渡免疫学说;1884年俄国人麦契尼柯夫创立了细胞免疫学说。
这一历史事实,深刻地揭示了人痘接种术与我国四大辩技上的伟大发明创造一样,在闪发出耀眼的火花之后,由于政治体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文明、文化科技水平上的差异,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
人痘接种术――人工免疫学的先驱宝座不得不让位于他人的悲哀结局,难道这不令人探思吗?通过人痘接种术的外传到牛痘术的引进,这一出一进交流的结果说明医学上中西汇通的重要性。
2、《医林改错)问世
就在封建文化禁锢最严重,传统保守势力十分强盛顽固的时代。
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对古代圣贤持批判态度的伟大医家王清仸(1768―1831年)出现了。
经他42年实地考察,对百余具尸体反复研究,在临终前一年即1830年刊行出版了凝聚他一生心血的伟大著作《医林改错》。
这本区区三万余言的著作一经问世,便像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划破夜空,使沉闷保守很久的中医界打了一个响亮的春雷闪电。
这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一件重大事件。
据统计从1830年到1950年止,再版约40次(平均每3年一次)。
仅仅过了5O年,由英国人德贞氏译成英文,发表于1887年创刊的《博医会报》上,尊王清仸为近代解剖学家,向全世界作了介绍。
《医林改错)自序云;“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
”他以“记脏腑”三字概括全书,其核心是“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再三强调:“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
”可知其用意良苦。
《医林改错》正确描绘了动静脉,发现了脑神经。
在《脑髓说》中对脑的认识是:“灵机记性在脑者……由脊骨上行人脑,名日脑髓。
盛瞄髓者,名日髓海。
……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耳系如线,长于脑,听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
……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这些认识确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振聋发聩之语。
显而易见,中国医学欲求飞跃发展必须冲破保守,在方法论上革新,由实验而求医理。
王清仸的《医林改错》已经为我们做了先例,立下了模式。
告诫后人:前辈们走的弯路不少,谬误迷途不必再走
下去了。
(待续)
金山区中心医院(上海,201500) 周明忻
国医之路QQ群189954839
竭诚欢迎爱好中医,或者从事中医,药学的同学,师长,民间传承等加入探讨交流,一起共同发展中医,包括汉,藏,苗,蒙等各民族传统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