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中西医学比较研究近代由于西医传播,中西医接触日益增多,一些医家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种医学的长短异同,以求正确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早期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的医学家有王学权、王孟英、陈定泰、罗定昌、合信等。
陈定泰(约19世纪)在他所著《医谈传真》(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
在来华的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的代表。
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
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钝等。
唐宗海的“折衷归于一是”唐氏主要活动于19世纪后半叶,正处国难深重,内外矛盾日益激化,欧风东渐,西学在中国迅速传播。
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
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
”(TangZongHai Esseutial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 Shangjiang: Yuhai PublishingHouse,1894.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申江油海山房石印本⑵),其主张(1)“折衷归于一是”建立尽善尽奖之医学,(2)中西医学原理相通,(3)重中轻西,厚古薄今。
作为早期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从“洋务运动”到“中西医汇通”
从“洋务运动”到“中西医汇通”【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李鸿章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没落的清政府,最终以失败告终。
“中西医汇通”是近代以来传统医学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目的在于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学术流派,其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所取得的成就甚微。
然而,当我们摒弃某些固有的成见,把它们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认真地考察一下,是不是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呢?“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何在?“中西医汇通”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何在?二者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本文就上述几个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西医汇通医学史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医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固有的传统医学,一些思想比较开明的医家开始努力探索融合二者的途径和方法,他们著书立说,发表各自的观点和体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流派――中西医汇通派。
中西汇通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明末,当时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汇通中西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于西法,“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先,必须翻译”,也就是先要学习,然后会通,由“会通”而“归一”,最后达到“超胜”[1]。
而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是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他在为《万国药方》(1890年)作序时写道:“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于医学岂曰小补哉!”我们暂且不论李氏秉国时为后世遗讥的一面,单就他的这一观点而言,无疑对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学术思想影响甚大。
谈到李氏,就不能不想到近代史上曾经风云一时的“洋务运动”,本文就“洋务运动”和“中西医汇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自的影响作一初浅论述。
“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国内出现了暂时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醒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掌握大权的恭亲王奕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朝统治的危机感。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
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作者:郑洪等关键词:中西医汇通综述近代医学中西医汇通,仸应秋释为会聚、沟通。
关于中西医汇通派,《中医大辞典》的定义是:“简称汇通派,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对该学派,近年来研究较多,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一概述。
一、关于中西医汇通思想及汇通派对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源起,一般认为,与近代改良主义思潮有关。
如姜氏认为,中西医汇通的指导思想即是改良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赵氏考证也认为,中西汇通思想其源头可上溯到明代徐光启,后来则是洋务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在1903年左右,洋务派主持“新政”时,中西汇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及流行;而最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派李鸿章。
[2]中西医汇通的实际工作,马氏认为可以仍更早算起,即在明代,西医“脑主记忆说”已传入中国,并被汪昂等人接受,而略早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已引述了西医“四体液说”,并与中医学互参,且该书已出现对中西医学术要“会通”的观点,因而方以智是“中西汇通派之第一人”,其后清则王宏翰《医学原始》亦兹采西医一些古代理论,“是提出比较成系统的中西医汇通理论的第一人”。
[3]”至于首倡“中西医汇通”这一口号的,则公认为唐容川。
然而赵氏对此亦有异议,据考唐氏医书则刻时并无“中西汇通”字样,《中西汇通医书亓种》及其中《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之书名及序,首见于1908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版,而并无经唐氏改定之字样,且其时唐宗海不在上海,即在此年逝去,故其书名及序有后人溢美的可能。
[2]又,若据陈氏所考,唐宗海实卒于1897年,[4]是则更足证赵氏之说。
但唐氏为第一位有较大影响的汇通医家,当无疑义。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张锡纯中西医 汇通思想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理论和实 践的指导,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进
一步发展。
培养跨学科人才: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 想提倡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培养
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的人才。
YOUR LOGO
THANK YOU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 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西医结合将 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在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面临的挑战: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实现中西医优 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开拓了医学研究的新思路
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有益的启 示
对中医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 极影响
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促进现代医学对传统医学的认知与借鉴 激发医学界对创新思维的追求与实践
对中西医结合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张锡纯 首次提出中西 医汇通思想, 为中西医结合 奠定了基础。
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汇通
张锡纯提出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汇通思想,强调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法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张锡纯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应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 张锡纯提倡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对症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张锡纯提倡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局部治疗相结合,以实现全面治疗和调理。
中西医汇通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和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作者:周明忻关键词:近代中西医汇通医药史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从1582年始到1949年止,大约经历三百多年历史。
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
一、接受西方医学,汇通启蒙阶段(1582~1805年)西方医学传人我国,始于十六世纪下叶。
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来到我国广州。
1601年到北京。
他在《西国记法》中有关神经学说的论述,是传人我国第一部西方医学的记载。
之后又有意太利龙华民、罗雅各,德国人汤若望、邓玉函合译的《人身图说》、《泰西人身说概》、《四体液说》等为我国最早的解剖生理学书籍。
这些书籍大部分是由他们西方人译述成中文,少部分译本有我国学者参与合作,那也是做些文字的修改润色而已。
这些书籍开始受到中国学者、中医界少数有识之士的注意和兴趣。
如明代医家方以智(1611~1671年),他不仅同意“脑主记忆”说法,而且企图以西方“四体液说”的理论来解释中医脉象。
他对中西医学的不同之处“随闻、随决、随时录之,以俟日后之会通”。
据说,王肯堂的《疡科准绳》所记载的人体骨骼形状和数目,就是在和利玛窦多次交往讨论中受西方解剖学的影响而写成的。
还有如王宏翰在《医学原始》中进一步采纳“四体液学说”与中医阴阳亓行理论、脏腑学说融汇,提出“太极元行说”、“命门元神说”,并用西方胎生学理论解释“命门”形成。
在西方医学传人我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天文学并很快被我国学者全面接受。
这一历史事实的成功,首先是因为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批上层知识分子积极、主动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其次是从明·崇祯到清·咸丰年间,天文学方面的大权(钦天监)几乎一直掌握在欧洲人手里;其三是天文学与医学虽然是我国自然科学中体系庞大而严密,但天文学的变革只涉及少数人,天文学家远没有像医药这样庞大的行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它对社会各阶层日常生活关系没有医药这样密切。
民间黎民所需仅一本历书而已,然历书又不是直接反映天文理论的改革;其四是和医学比较而言,天文是较简单纯粹便于直观的学科,而更重要的是当时西方天文学的理论和实践均超过我国水平。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史
周明忻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 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从1582年始到1949年止,大约经历三百多年历史.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周明忻
【作者单位】金山区中心医院,上海,20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分析我国近代史的科学救国思想 [J], 王巍儒
2.撼山易,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难!——斥苏修《中国近代史》挑拨我国民族关系的谬论 [J], 林家有
3.我国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新成果──评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编》 [J], 宋云伟
4.我国近代科学的落后与学会组织的中断——谈科技史与学会史的关系之一 [J], 赵文澄
5.一部研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的新著——《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简介 [J], 文示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中国医学传统与西方医学的对接与变革
近代中国医学传统与西方医学的对接与变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医学传统与西方医学在近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对接与变革。
这一历程不仅仅是两种医学体系的融合,更是一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近代中国医学传统与西方医学的对接与变革。
一、传统的保留与变革中国医学传统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国医学传统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有些人呼吁完全抛弃传统医学,全面借用西方医学知识。
但是,也有人坚持传统医学应该保留下来,并将其与西方医学相结合,形成新的医学体系。
这种保留与变革的态度在中国医学界广泛存在,使得中国医学传统在现代医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中西医学的对接近代中国逐渐开始与西方医学进行对接。
西方医学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在中西医学的对接过程中,一些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也得到了西方医学的认可,如针刺、草药疗法等。
中医理论的科学化研究也开始得以推广。
同时,中西医学的对接也体现在西方医学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借鉴和学习上。
西方医学学者纷纷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学作用,为西方世界引入了中药的应用。
三、现代化的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医学传统在现代化的推进下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中医药现代化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出现了一批具备现代科学背景的医学专业人才。
一方面,这些人才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医学进行研究和验证,提高了传统医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他们又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进行传统医学的创新,使得传统医学更贴近现代人的需求。
通过这种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医学传统在世界医学界中的声望得到了提升,也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
四、医学教育的改革医学教育是推动中国医学传统与西方医学对接与变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代以来,中国医学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需求。
在医学教育的改革中,注重培养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同时,将中西医结合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也逐渐得到推广。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I导读: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医名显赫,为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张锡纯的行医特点和临床贡献,以管窥豹,可作为我们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的预习读物。
(编辑/王超)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全面了解近代中西汇通第一人作者/毛毛一、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倡导者东汉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
后来结合临床实践,写出了经典医著《伤寒杂病论》。
张锡纯出身儒家,少年时习“四书五经”,先是攻举业,求功名,后矢志岐黄,潜心医学,尤其沉醉在西学新知识之中。
对中西医进行比较研究,使他更加“用思精”,汇通中西医学,写出了中国近代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即《医学衷中参西录》。
故此,在中医界有“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的说法。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这部医学巨著中,提出了“衷中参西”的医学思想,为中西医汇通指出了一条新路,并因此成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地位。
二、行道救人实验派大师杰出代表张锡纯历来反对空谈,崇尚实验方法,勉尽人力,行道救人,从而成为名扬四海的实验派大师,堪称近代医学第一人。
社会在发展,医学在进步,理论永远是有局限性的。
当时,张锡纯从浩如烟海的古典医籍出发,借鉴西医,虽然提出了中西医汇通理论,但并不足以解决众多的临床问题。
于是,张锡纯充分利用了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尽一切可能通过切身体会去寻求知识,表现出大胆求是的实验精神。
张锡纯这种可贵的实验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考察和认识。
•第一,药物试验,验之于己,后施之于人。
他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
正如他自己所说“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
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一些药方不能在动物身上取得试验效果,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张锡纯就“验之于己,后施之于人”,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一直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和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对于了解中医发展的历程、中西医学交流的情景以及中医和西医结合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的医学知识交流主要通过经验传承和官方交流进行,没有形成系统的交流渠道。
然而,一些历史文献和资料中反映了古代中医与西医的交流现象,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中西医交流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汉朝时期,中国首次有了西医的出现。
当时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胡人和罗马帝国的定居者将西医传入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医学也对西医产生影响。
据《黄帝内经》记载,当时有人研究天文角度,使用数学和天文知识来解释人体疾病和诊疗方法。
这种“医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医药学奠定了基础。
在唐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文化和学术传播得到了推动。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带来了许多医学理论和药物,并引起了中医的发展。
同时,唐代中医药学成立了一系列的名家学派,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疗法。
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的中西医交流,例如《灵枢》中记载的与阿拉伯医学有关的内容。
随着明代和清代的到来,中国开始更加重视西方医学。
明代教育家杨时中提出:“中外学问,一对而起。
”这种思想在当时基于揭示“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并为中西医学交流打下了基础。
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年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用西学,传播了西方医学理论和实践。
这一时期的中西医学交流表明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到了近代,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文化冲击。
这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和临床效果,并将西医视为救命稻草。
为了使中医学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一些医学家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观点。
他们强调中医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进行临床试验和实验室研究。
碰撞与汇通:近代中医的变革之路
42本文撰写之初衷,不在零星破碎的个案分析,而是综合笔者这些年的研究,提出一些对近代中医发展有意思的观察,并点出哪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吾乃一中医实际问题之门外汉,实在是因为自己的老本行是历史学者,吃了医疗史、疾病史研究的饭已超过十年,却并非以开业中医为吃饭之工具;但我既非中医,仅从历史发展来观察中医近代以至未来之挑战,这样或许也有另一种客观性吧。
在笔者撰写此文的同时,阅读了2016年公布的两份具有意义的文件,即国务院于年初颁布之《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1]和2016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2]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有不少是可透过近代中医学史展现出来的启发,关心中医的读者如能一并参看,必能获益不少。
总结中医过往的历史对未来中医之发展有什么启发?这是我这篇小文章希望回答的,也是个人研究中医史追寻的一种价值,希冀能发挥鉴往知来之功能。
中西“汇通”的开始,起于碰撞一般说来,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对中医界造成较为深远影响的时刻,应该从晚清讲起。
这个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在1912年以前,基本上是中医对生理解剖学知识的反思与响应;在此之后,则主要在细菌论、病理学和卫生防疫等问题上展开论争。
自1830年《医林改错》的出现开始,作者王清任(1768~1831)首先对传统中医的生理解剖学知识展开抨击,该书直至1950年为止,再版了40次,可见其影响层面之广。
[3]随后,英国医师合信(Benjamin Hobson)又于1851年出版《全体新论》,也相当风行,[4]甚至后来有报道指陈:“中国医士几将家置一编,奉为圭臬。
”[5]足见其影响之广大。
这两本医书的特色就是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医典籍在解剖生理学上的各式错误,也造就了中西医互相比较的各种论述。
而在这段时间挺身而出捍卫中医理论的,以唐宗海(1846~1897)最具代表性。
从1884~1894年间,唐氏一共写成了《血证论》、《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伤寒论浅注补正》等五本著作,在1894年由上海袖山房合印成套书,名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是以“中西汇通”为名的第一套中医著作。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1.历史根源西医传入我国较早可上溯到明朝万历年间。
到17世纪中叶,中医界有识之士便开始了接触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新鲜事物,于是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如汪昂、赵学敏、王学权、王清任、陈定泰等。
随着西医渐进而形成的冲击,试图汇通中西医的思想开始萌芽,历史的时刻表应在清初。
到晚清如果从药地和尚“中经西纬”手法和“物理小识”作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发端的话,伴随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中西医汇通便开始了她在中国医学史上极其艰难的旅程。
1.1中西医结合的萌芽阶段(前列阶段)开始注意中西医的不同,思考中西医的关系,进而试图中西医交流汇通,并作了一些中西医教育临床实践方面的尝试,逐渐形成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特有的医学流派——中西医汇通派。
这个时期具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①王宏翰①字惠源,清初人。
著有《医学原始》4卷(成书于1688年),倡导中西医汇通,他将西医早期引入的四元素学说与中国的太极阴阳学说相比较,并试图用西医的胚胎学说解释中医的命门学说等。
②朱沛文字少廉,清末人。
著有《华洋脏象约纂》4卷,创“肾精主脑髓说”。
他生活的年代,正值西风东渐盛极一时。
他勇于学习西医,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
他说:中西医学“各有是非,不能偏主”。
主张汇通以临床验证为标准,并说中西医学难以汇通者,则不必强合。
③唐宗海②(1862~1918)字容川。
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2卷。
他极力倡导中西汇通,曾说:“中西医虽然理论体系说理方法各异,但义理却有许多一致之处,故可汇通”。
他还将西医的解剖学内容与中医脏象学说进行了比较。
④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
著《医学衷中参西录》30卷。
张师采西医生理、病理之学,以己意而融会贯通,从理论到实践,从中药到西药都进行大胆尝试,堪称中医界实验学派。
在学术上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目的在于发展中医。
曾创建天津国医函授学校,并在奉天国医学校任教,倡导中西医结合教育新风,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多有建树。
⑤恽树珏(1877~1935)字铁樵。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浅识初展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清·河北省盐山县人,自幼聪颖,于六经诗文、天文数术,皆精研深究。
治学于医,远溯《内经》、《本草》、近采诸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
他指出“中西之说皆不可废”,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
本文就张氏之中西汇通思想谈一下初步的认识。
1 西学东渐,中西纷争,是中西汇通思想产生的时代土壤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加快,流行范围日增,影响愈甚。
当时对待西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斥西医为异端邪说,盲目守旧;一是对西方医学顶礼膜拜,妄图消灭中医。
但也有许多以有识之士,虚心学习研究西医,试图“师夷之长”,弥补中医之不足,形成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中张锡纯为最富代表性的医家之一。
对于中西医相互排斥、相互隔阂的现象,张锡纯深以为耻,大声疾呼:“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存于胸中,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归于一是。
”并评价了中西医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究之平情而论,中医尚理想不尚实验,故精于人身之气化,而略于人身之组织;西医尚实验而不尚理想,故精于人身之组织,而略于人身之气化。
”“是以区区之间,以为当今之世,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不可也。
”一般认为,西医学注重解剖、实验,观察较为准确、细致、精密,但往往缺乏整体观念,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中医重视整体观念、注重思辨,但往往不够精确,缺乏标准化。
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氏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公允的,而中西医汇通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2 博极医源,融会新知,构成中西医汇通思想的理论基础张锡纯出生于书香门第,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试秋闱而不售,遂致力于岐黄之学。
从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思考中西医未来发展
从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思考中西医未来发展从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思考中西医未来发展一、中西医汇通的必要性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中西医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中西医汇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中西医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中医的独特优势,使其与西医相辅相成。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防治为主,能够提供更为细致的病情分析和个性化治疗方案;而西医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药物治疗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中西医的汇通不仅能够解决许多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能够提高中医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中西医结合的现实困境尽管中西医汇通意义重大,但其实际结合过程却面临诸多困境。
中西医结合需要专业人士具备深厚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但目前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短缺。
此外,医疗体系和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障碍,无法有效支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因此,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常常受到限制,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三、中西医并重的未来展望要实现中西医并重的目标,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思考和努力。
首先,要加强中西医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人才,提升其综合医疗能力。
其次,要改革医疗体系和管理制度,为中西医结合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此外,还应加强科研合作,推动中西医研究的深入,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人们对中西医并重价值的认知和认同。
中西医并重的未来发展将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中西医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唯有不断加强研究与推进,解决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的问题,中西医才能真正实现汇通、结合,并重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西医结合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代中西医交流
近代中西医交流我国的中医历史悠久,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在对疾病斗争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有很多长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中医重视整体调节作用,这是的长处,但治疗方法不足。
中医用的中药大多是天然动植物药,有效成分含量低,在对急性或特异性症状控制上没有西药化合物的作用来得快。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对疾病进行诊断,并以症状的消失来决定其是否痊愈,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还可以理解。
但现代医学出现以后,中医的某些方面的不足就更加明显了。
早在19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兴建大量医院、学校及药房,使西医学在中国急速发展起来。
另外,政府的医疗政策也主导了医学发展。
例如1920-1940年国民期间,政府采取排斥、抵制中医的措施,认为提升西医学地位等同国家的现代化。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一些医家试图将中西医学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从药物到处方都提出了独特见解,形成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潮和学派。
这对中医的后来发展有深远影响,造就中西医并存的局面。
西医学在中国的突出发展,给中医带来巨大冲击,然而很多中医生并没有放弃。
他们建议摒除中医的缺点,吸收西医学的优点。
当时医学家提出的一些汇通中西医见解,并且为后人承接,逐渐形成了中西汇通思潮及学派,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当时,中医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的抵制中医,消灭中医的措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标志中医药发展的高峰期过去。
当时全国各地还有数10万人死于穿染病,霍乱、鼠疫、天花、黑热病、白喉、猩红热、疟疾、结核或寄生虫病等非常猖獗。
而文人学者高喊民主与科学,百姓希望中国再次强盛,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
不幸地中医学被贬为“不科学”,是阻碍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因此政府采取了抵制措施。
抵制中医运动声势浩大,国民政府卫生官员汪大及余岩等更提出议案要取缔中医学。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余岩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同时进一步建议实行新的医疗制度。
近代山西“中西医汇通”医事述略
摘 要 山 西 是 中 国 近 代 中 医 研 究 较 为活 跃 的 省 份 之 一 , 其 是 在 中 西 医 汇 通 的 实 践 方 面 , 许 尤 有 多 特 点 和 值 得 研 究 之 处 。其 医 事 特 征 有 如 下 5个 方 面 : 中西 医 汇 通 的政 策 环 境 、 改 进 中 医 为 宗 旨的 以
Chn s dcn TCM ) s e il nme i rcieo o f e c fChn s n etr dcn , ieeme i e( i ,ep cal o d ̄lpa t fcn u n eo ieea dW sen me iie y c l
wh r n i ig ih n e t r s e ita d a e d s r e o su y e e ma y d s n us i g fa u e x s n r e e v t t d .Th sp p r g v re c o n n t e t d i a e a e a b f c u to h i a
c a a t rsiso o f e c fC i e e a d W e t r d cn n me i l far f d e n S a x r m h h r ce t f n l n eo h n s n s e n me ii e i d c f i o i c c u a a s mo r h n ifo t e
me iie i h n i d cn n S a x .
Ke r s y wo d Mo e a e d m g ;Sh n i o f e c fC i e e a d W e t r d ii e a x ;C n u n eo h n n s e n me cn l s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重要发展路径。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历史研究。
中西医汇通是指中医和西医在交流和融合过程中的发展。
早在唐代,中国就开始引进外来医学,如房中术、飞蓬散等。
明清时期,西医进入中国,使得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西方医学的进入为中医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病因病机的理论、解剖学的知识等。
同时,中医也对西医的先进技术进行吸收和融合,如使用西医仪器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西医汇通为中医带来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其得以更好地发展。
中医科学化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基础上对中医进行系统研究和整理,以推动中医的科学化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中医学界开始进行中医科学化探索。
吴阶平等人提出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宋庆龄倡导了将中医纳入医学教育体系。
此后,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医的科学化研究,包括药理学、临床研究、药物学等。
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研究,中医学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和验证,为中医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西医结合是指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的医疗方法。
20世纪后半叶,中医在国际上日益受到关注,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医发展的关键趋势。
中西医结合旨在充分发挥中医所长,同时借鉴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提高中医的疗效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领域。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使中医得到更好地发扬和传承。
总结起来,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西医汇通促成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为中医带来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科学化使中医得到科学解释和验证,推动中医的科学发展;中西医结合将中医所长与西医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了中医的疗效和可靠性。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一:晚清中西医的汇通与论争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一:晚清中西医的汇通与论争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一:晚清中西医的汇通与论争最早汇通中医与近代西医的《医谈传真》郑观应是汇通中西医学的积极倡导者作者:郑洪陆金国转贴自:[南方都市报] 1835年,美国传教士医生彼得·伯驾在广州开设“眼科医局”,因位处十三行内的新豆栏街,故又称“新豆栏医局”。
这标志着近代西医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城市。
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规定了外国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
西医的诊所、医院、学校等从此陆续在中国各地出现。
中国传统医学已经发展了数千年,现在遇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外来医学,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很多人都知道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上有关于中西医的剧烈冲突,然而在一开始的时候,情形却并非如此。
汇通中西医学在晚清的尝试中国医学发展到19世纪,固然有着辉煌的成就,然而有心人亦始终感觉到某些缺憾。
河北玉田人王清任就觉得,中医对人体内脏的认识,一贯以古典医书为依据,从来不做实际观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冒天下之大不韪,观察残尸,造访刽子手,罕有地写出了一本中医的解剖著作《医林改错》,对医界产生不小的震动。
《医林改错》正式出版于1830年,但1829年,一位中医陈定泰在广州就偶然从友人处听闻了王清任的事迹和他的理论。
陈定泰,广东新会人,自少学医,但自觉不验者多,正处于学术上的苦苦求索期。
这一年,他因为母病而访医羊城,听到有关脏腑之论后,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但所知不详,又觉得对于困扰他的经络问题,王清任似乎也未提供答案。
这时,另一个友人胡琴川对他说,西医有解剖尸体的做法,“欲考经络之真,非西洋之医不能”,并向他介绍了一位曾目睹解剖的中国人梁嶙山。
陈定泰多次去拜访梁,梁便带他直接去见西洋医生,洋医向他出示解剖图本,厚约二寸,数百幅图详细绘制着皮肉、筋骨、脏腑等结构,十分精细。
陈定泰详细察看了十数遍,顿觉对人体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与古传医书相较,“孰真孰假,判然离矣”。
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的现代启示
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的现代启示
李渡华;王进;李韬博;李静雯;赵润生;李芳;刘龙;支政;张盛君;李渡斌
【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5(0)2
【摘要】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所凸显的东西方文化及其传统差异、中西
医认识及其范式差异、中医药发展及其特色问题,启示我们深入认识近代中西医汇
通与中医科学化所具有的深刻的中华医学特色、文化传统和哲学渊源。
汇通要衷中、科学化并非全盘西化,现代化更不必以西方文化、西医科学为依归。
没有哲学深度,
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没有历史底蕴,就不能深刻认识现在;没有文化传统,就不能全面把握未来。
中华文化传统、东方哲学睿智、中医药特色,才是最经得住历史检验的
东方精神家园和生活智慧、生命真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总页数】4页(P252-255)
【关键词】近代医学;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现代启示
【作者】李渡华;王进;李韬博;李静雯;赵润生;李芳;刘龙;支政;张盛君;李渡斌
【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中西医汇通学派对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J], 濮正琪
2.从近代中医教育看中西汇通思想——以近代上海地区中医学校为例 [J], 黄瑛
3.中西医汇通思想对现代健康管理的启示 [J], 张海生
4.中西医汇通思想对现代健康管理的启示 [J], 张海生
5.中西医汇通思想对现代健康管理的启示 [J], 张海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近代由于西医传播,中西医接触日益增多,一些医家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种医学的长短异同,以求正确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早期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的医学家有王学权、王孟英、陈定泰、罗定昌、合信等。
陈定泰(约19世纪)在他所著《医谈传真》(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
在来华的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的代表。
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
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
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钝等。
唐宗海的“折衷归于一是”
唐氏主要活动于19世纪后半叶,正处国难深重,内外矛盾日益激化,欧风东渐,西学在中国迅速传播。
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
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
”(TangZongHai Esseutial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 Shangjiang: Yuhai PublishingHouse,1894.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申江油海山房石印本⑵),其主张(1)“折衷归于一是”建立尽善尽奖之医学,(2)中西医学原理相通,(3)重中轻西,厚古薄今。
作为早期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说:“近代医家,喜新者偏于西,泥古者偏于中,二者未将中外之书融合贯通,折衷至当。
唐氏慨之,研精覃思,著此五种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
”正是当时对唐宗海的评价。
朱沛文的“华洋医学各有是非”
朱沛文(约生于19世纪中期),字少廉,著《华洋脏象约纂》一书(1892),又名《中西脏腑图象合纂》。
他强调学习西医的解剖知识,以弥补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缺乏细致了解的
不足,他对汇通中西医学态度比较慎重,采取“通其可通,存其可异”,“不能强合”。
张锡纯的“衷中参西”
张锡钝在充分吸取前人见解的基础上,不以中西之界横亘胸中,在立足我国传统医学的根基上,“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ZhangXichun. Records for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sand Western Medicine,BeiJingeople's Health PublishingHouse,1974,18.张锡纯:医学哀中参西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8⑶)”,确立了“衷中参西”的汇通原则。
张锡纯警重从临证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上来沟通中西医学。
他为中西医汇通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恽铁樵的“新中医”
恽铁樵具有深厚的旧学根底,广泛地接触了中西文化,又通晓英语,这些使他有条件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从事中西医汇通的探索,提出一些独特性的见解。
他在《伤寒论研究·总论》中强调指出:“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荀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又说,“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
”他认为:“中西医之不同,乃由于中西文化之不同”。
“是根本不同方法之两种学说(YunTieqiao study o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n:Secondvolume of Yao’an’s collection of Medical Books. Page 10and page 81.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第二辑下《伤寒论研究》,10页,81页)”。
中西医汇通的经验教训
一、经验
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和优劣、长短,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宣传中医学理论,成为近代医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
把吸取西方医学的科学方法,作为发展中医学途径之一,尽管是初步的尝试,但对后人也是重要的启示。
重视临床疗效,从临床需要出发中西两法并用,可供后人借鉴。
二、教训
鉴于时代与个人的局限,他们在思想上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在方法上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合、简单粗糟的现象,这是值得记取的教训。
在学术思想上存在明显的崇古尊经思想,不同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创新。
总之,从事中西医汇通派的医家在提倡向西医学习的同时,坚持了中医之长,如整体
观、脏腑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的方法等。
他们提出采西医之长如化学、机械、实验等也符合实际。
从这一角度上评价他们的工作是有益的,他们为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也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总结与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