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特岗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考前模拟试题(一)
2017特岗模拟试题

2017特岗模拟试题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是针对农村地区教师岗位的选拔,旨在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到农村地区任教,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特岗教师考试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部分一般会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学科知识等内容。
以下是一套模拟试题,供考生参考: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 传递文化B. 培养人才C. 社会服务D. 经济活动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学生B. 教师C. 课程D. 教学过程3. 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A. 学生、家长和教师B. 学校、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C. 政府、学校和学生D. 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家长4.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A. 爱岗敬业B. 严谨治学C. 团结协作D. 个人主义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活动必须符合()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国家的教育方针C. 学生个人兴趣D. 学校的传统和文化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6. 教育的目的是()A.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为社会提供劳动力C. 促进个人发展D. 传承文化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教育测量D. 教育评价8.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包括()A. 行政责任B. 民事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A. 遵守教育法规B. 关心学生成长C. 维护教育公平D. 追求个人利益10. 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性原则C. 教育性原则D. 科学性原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础。
()12.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13. 教育法律责任只涉及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
()14. 教育活动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模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我国《教师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A.1993年10⽉31⽇B.1994年1⽉1⽇C.1993年10⽉31⽇D.1993年11⽉1⽇2.学⽣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3.课外、校外教育是⼀种有⽬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4.国家对学龄⼉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宗教信仰、性别和能⼒,普遍实施的⼀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A.初等教育B.平民教育C.义务教育D.普及教育5.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学⽣正常发育B.增强学⽣体质C.使学⽣掌握体育技能D.输送运动员6.在( )教养⽅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多表现为任性、幼稚、⾃私、野蛮、⽆礼、独⽴性差、唯我独尊、蛮横⽆理、胡闹等。
A.权威型B.放纵型C.民主型D.散漫型7.宽⼤的前额是聪明的标志,这是⼀种( )A.刻板印象B.近因效应C.第⼀印象D.晕轮效应8.⼈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反映是( )A.表象B.想象C.感觉后像D.印象9.下列选项中,( )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A.“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D.个性化的价值追求10.作家构思⼩说⼈物属于(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意想象11.表现和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A.动作表情B.⾝段表情C.⾔语表情D.⾯部表情12.如果⾼⽔平学⽣在测验项⽬上能得⾼分,⽽低⽔平学⽣只能得低分,那么说明此测验的( )⾼。
A.区分度B.效度C.难度D.信度13.注意的( )能使⼈的⼼理活动或者意识能够在⼀段时间内保持⽐较紧张的状态。
A.维持功能B.调节功能C.选择功能D.指向功能14.明确规定“初等⼩学,可以男⼥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5.课程的⼀般结构是(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总⽬标⼀领域⽬标⼀学科⽬标C.课程⽬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知识⼀经验⼀活动16.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克伯屈D.赫尔巴特17.视觉中枢位于( )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18.德育过程是对学⽣知、情、意、⾏的培养提⾼过程,其进⾏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依次进⾏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依次进⾏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依次进⾏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9.⼀些事例显⽰,对“兽孩”进⾏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这表明⼈的发展具有( )A.关键期B.顺序性C.可逆性D.模仿性20.表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式包括( )A.⾃主学习B.接受学习C.探究学习D.意义学习E.合作学习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中等教育E.⾃我教育3.下列属于现代学习⽅式的基本特征的是( )A.主动性B.独⽴性C.独特性D.问题性E.体验性4.想象的功能有( )A.传递功能B.预见功能C.补充功能D.激发功能E.替代功能三、论述题1.试述对“教学过程主要是⼀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理解。
2017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单项选择题(60题,50分,1—20题每题0.5分,21—60题每题1分)1.中国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A.梁启超B.魏源C.曾国藩D.谭嗣同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是()的名言。
A.亚里士多德B.毕达哥拉斯C.阿基米德D.牛顿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钱三强C.钱伟长D.邓稼先4.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特色课程5.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的是()。
A.《大教学论》B.《雄辩术原理》C.《教育漫话》D.《普通教育学》6.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A.教育者B.学习者C.教育政策D.教育影响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
该观点属于()。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生活起源说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8.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C.文字的产生和应用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10.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系统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1.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A.2020年B.2025年C.2030年D.2035年12.师生关系的内容不包括()。
A.社会关系B.教育关系C.心理关系D.利益关系13.“心理相容”是良好师生关系特征中师生之间的()方面的表现。
A.群体关系B.人际关系C.心理关系D.工作关系14.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学心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学心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判断题 3. 多项选择题 4. 填空题 5. 名词解释8. 简答题9. 案例分析单项选择题1.价值观的组织属于(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D.态度领域正确答案:B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其中,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级。
知识模块:教学心理2.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杜威C.加涅D.布卢姆正确答案:D解析: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知识模块:教学心理3.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 )A.群体气氛B.群体压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群体规范的概念。
知识模块:教学心理4.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随能否( )而转移。
A.满足各自的利益B.提高学习成绩C.得到师长好评D.增进友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学心理5.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A.学能测验B.成就测验C.标准参照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正确答案:D解析:测验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模为参照点,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主要用于选拔、编组等。
知识模块:教学心理6.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任务的( )为前提的。
A.圆满完成B.充分理解C.细致分解D.高度概括正确答案:B解析:任务促成的纪律即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
要贯彻执行必须要先进行充分的理解,否则有可能发生贯彻上的偏差。
知识模块:教学心理7.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为合作学习的概念。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根据信息加⼯处理的⽅式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作记忆2.在学⽣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的是()A.家庭B.个⼈主观努⼒C.学校D.社会3.我国教师的⾝份特征是()A.国家⼲部B.专业⼈员C.公务员D.⾃由择业者4.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觉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创造性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5.教职⼯代表⼤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以下不属于教职⼯代表⼤会的职责是()A.听取校长⼯作报告,审议学校重⼤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B.听取和反馈教职⼯对学校⼯作的意见,团结教职⼯⽀持校长正确⾏使职权C.决定有关教职⼯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的⼯作D.罢免校长6.勃然⼤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状态。
A.表情B.⼼境C.激情D.应激7.“理想和未来”是⼈⽣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8.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A.⽐较信息过程B.整合信息过程C.组织信息过程D.概括信息过程9.“桃李不⾔、下⾃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践锻炼法10.以下情况学校不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经教育不改的D.品⾏不良、侮辱学⽣,影响恶劣的11.⽣理⾃我在⼏岁左右基本成熟?()A.1岁B.3岁C.5岁D.7岁1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外,还要求具有⼀定的()A.研究能⼒B.学习能⼒C.管理能⼒D.交往能⼒13.已有研究指出,⼝头⾔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2岁B.4岁C.6岁D.8岁14.“酒逢知⼰千杯少”,反映了⼈际吸引中的()条件。
2017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模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提出“四段教学法”并作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的教育家是( )A.夸关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乌申斯基3.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我意识和( )A.⾃我学习B.⾃我调节C.⾃我控制D.⾃我反省4.孩⼦出⽣时表现出来的差异是( )A.⼈格差异B.认知⽅式差异C.性格差异D.⽓质差异5.“夫⼦循循然善诱⼈,博我以⽂,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A.疏导性B.导向性C.因材施教D.尊重学⽣与严格要求相结合6.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D.运动竞赛7.由于喜欢某⼈、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是态度形成过程中的( )阶段。
A.顺从B.认同C.内化D.改变8.由短时记忆转⼊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9.阿特⾦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类是⼒求成功的动机,另⼀类是( )的动机。
A.追求利益B.追求刺激C.避免困难D.避免失败10.罗杰斯的“让学⽣⾃发学习”“以学⽣为中⼼”“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结构主义课程模式B.发展性教学模式C.⾮指导性教学模式D.化教学模式11.下列对瞬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时间为⼏⼗到⼏百毫秒B.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表象C.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动消退D.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12.提出归因理论的⼼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B.马斯洛13.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际关系是( )A.同伴关系B.亲⼦关系C.师⽣关系D.教师与校长的关系14.学⽣发展过程中充满⽭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是(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15.上海育才学校在语⽂教学改⾰过程中创造的教学⽅法是( )A.导学式教学法B.读议讲练法C.合作学习法D.六步教学法16.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附加费C.社会集资D.教育专项资⾦17.班⼲部能做的⽼师不做,学⽣能做的班⼲部不做,这体现了( )A.主体原则B.平等原则C.激励原则D.个性原则18.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最新精品201 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师素质现代化2.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是()。
A.0~6岁B.6~9岁C.9~16岁D.16岁~成年3.生病了既怕病痛,又怕打针吃药是一种()。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4.“行动迟缓、情绪深刻持久”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5.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试题由中人教育独家提供,任何网站如需转载,均需得到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频道和中人教育双方的书面许可,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6.以下是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华生B.布鲁纳C.巴浦洛夫D.马斯洛7.“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叫做()。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8.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位9.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
”这是()。
A.合理化B.反向作用C.补偿D.压抑10.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求学习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则合适的学习动机强度应当()。
A.很高B.较高C.较低D.以上都不对11.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的提出者是()。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斯金纳D.加涅12.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A.班干部B.教师C.学生自身D.学生领袖1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14.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教育法律法规题库一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教育法律法规题库一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教育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教育法律又分为两种形式: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基本法律一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它比较全面地规定和调整某一方面带根本性、普遍性的社会关系。
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起开展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即为教育基本法律。
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一般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2[单选题]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A.权利B.权利和义务C.义务D.智力成果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应该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教育法功能的是()。
A.规范功能B.标准功能C.预示功能D.选择功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教育法的功能有规范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和强制功能。
4[单选题]由于教育的思想性、道德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在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时,可采用学术研讨、科学评估,或者思想沟通、说服教育等方法。
这体现了教育法区别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
A.教育法律关系成立的单向性B.教育强制措施的柔软性C.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指导性D.教育法规具体内容的广泛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育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1)教育法律关系成立的单向性这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成立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单方面决定的,而不以相对人是否同意为条件。
如某学校的教学或科研活动违反有关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即可依法单方面做出实行停办、撤销负责人职务等决定,有关人员必须服从。
(2)教育相对主体调整的民主性这是指教育行政主体在调整与其相对主体的关系时要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与学术自由。
2017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

2017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的学校形成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清朝末年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的关系。
A.普遍与特殊B.整体与部分C.全面与片面D.抽象与具体3.在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中,信息的存储过程又被称为工作记忆的是()A.感觉记忆B.瞬间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4.《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求()。
A.教学相长原则B.豫时孙摩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藏息相辅原则5.有的班主任教师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并把它作为安排、调整座位和评先推优的唯一标准。
这有违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的哪一条规定()。
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爱岗敬业”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体育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课余体育训练B.课外体育活动C.体育与健康课D.课余运动赛2.下列属于直观教学法的是()。
A.示范与录像B.完整与分解C.讲解与口令D.单独与分组3.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应选择()。
A.环形包扎法B.螺旋形包扎法C.转折性包扎发D.“8”字包扎发4.持球队员传球后,利用启动速度和假动作摆脱防守,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的配合是()。
A.突分配合B.策应配合C.空切配合 C.一传一切配合5.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攻防技术B.技击动作6.体育教师最特殊的工作特点是()。
A.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B.工作复杂,多样和繁重C.参与课题研发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紧密结合7.《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5年8.200米跑为便于起跑后有一段直线距离加速,弯道起跑器的安装位置应靠近()分道线并正对里侧分道线切点方向。
2017年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

2017年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2.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3.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多少次?( )A.20B.25C.30D.404.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程序性知识B.感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参考解析:1.D [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A [解析]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3.C [解析]过度学习的学习程度以150%为佳,20×150%=30。
4.B[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题干为感性知识的含义。
二、简答题1.维果斯基认为,推动人类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素是什么?2.简述特殊儿童的教育原则。
3.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参考解析:1.[参考答案]维果斯基认为,推动人类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起源于社会文化一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一——语言、符号等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2.[参考答案]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对学校教育有着特殊要求。
要确保特殊儿童教育取得实效,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1)发展性原则。
(2)个别化原则。
(3)系统性原则。
3.[参考答案]从外部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目标特征的是()A.整体性B.阶段性C.持续性D.实践性2.教学过程的()强调教学过程木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A.实践说B.认识说C.发展说D.统一说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特点的是()A.互动性B.间接性C.发展性D.启发性4.教学测验的结果以()形式加以报道。
A.书而B.分数C概率D.编码5.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教材,在一节课堂上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属于()A.班级授课制B.小组教学C.复式教学D.现场教学6.“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所表达的内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A.概念B.推理C.规则D.技能7.个体会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形成()进行保持。
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动作记忆D.程序记忆8.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老鼠打洞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9.下列问题解决方法中,不属于启发法的是()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逆推法10.变化技能的类型有()A.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B.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课堂相互作用的变化C.教学语言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D.教态的变化,教师教学风格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11.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领导方式是()A.教育中心型B.集体中心型C.权威型D.民主型12.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特定序列,通过学习并下意识地吸收, 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这种方法是()A.行为惩罚法B.心理暗示法C.谈话法D.激励法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初中阶段设置()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D.学科课程14.班主任所面对的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A.与家长的关系B.与任课教师的关系C.与校长的关系D.与学生的关系15.记录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自己反思和阐释,进而来帮助教师很好地认识自己的反思方法是0A.教学R志B.教师学习审计C.教育案例D.教育叙事16.品德教育模式是指进行品德教育的整体结构形式,我国教育界主张按照品德的()实行多途径、多视角的德育活动综合模式。
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判断题8. 简答题9. 案例分析单项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在人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 )A.平等权利B.监督权利C.自由选择权利D.差别对待权利正确答案:A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2.要改变人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使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成为现实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这方面改革指向的是( )A.课程目标B.课程管C.课程评价D.课程结构正确答案:D解析:新课程结构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气禀之殊,其类不一”强调教育要( )A.防微杜渐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藏息相辅正确答案: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5.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
这反映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长期性B.示范性C.合作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6.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首次明确提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件是( ) A.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确答案:C7.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依据教育目标,对学习的分类不包括(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正确答案:C解析: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情感领域的学习;(3)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
2017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
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庠、序、校,出现于夏商时期,即奴隶社会。
2.【答案】A 。
3.【答案】C 。
解析: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它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4.【答案】D 。
5.【答案】B 。
数学专业知识二、选择题6.【答案】A .解析:k 进制数中各个数字均小于k ,则k >5.7.【答案】D .解析:设z =x +y i (x ,y ∈R ),则x +y i +x 2+y 2=2+i , ∴⎩⎨⎧x +x 2+y 2=2,y =1,解得⎩⎪⎨⎪⎧x =34,y =1,∴z =34+i .8.【答案】A .解析:∵x >1,y >1⇒x +y >2,x +y >2x >1,y >1,∴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9.【答案】A .解析:∵a =2-5<0,b ,c 均为正数,只需比较b ,c 大小即可.∵c 2-b 2=(5-25)2-(5-2)2=36-165>0.∴a <b <c .10.【答案】D .解析:因为3>1,所以f (3)=23. 又因为23≤1,所以f 23⎛⎫ ⎪⎝⎭=23⎛⎫⎪⎝⎭2+1=139. 于是f (f (3))=f 23⎛⎫ ⎪⎝⎭=139,故选D .11.【答案】D .解析:由于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的身体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采用分层抽样较为合适,但由于按36163去分层,无法得到整解,因此先从老年人中剔除1人再用分层抽样.12.【答案】B .解析:由俯视图知底面为直角三角形,又由正视图及侧视图知底面两直角边长都是1,且三棱锥的高为2,故V 三棱锥=13×12×1×1×2=13.13.【答案】C .解析:y =sin 12233x ππ⎡⎤⎛⎫+- ⎪⎢⎥⎝⎭⎣⎦=sin 1233x ππ⎛⎫+- ⎪⎝⎭=sin 12x .14.【答案】A .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线性目标函数z =x +y -2即y =-x +z +2,求z =x +y -2的最大值转化为求直线y =-x +z +2在y 轴上截距z +2的最大值,结合图象知,当直线y =-x +z +2经过点A (1,2)时在y 轴上的截距z +2取最大值3,即z +2≤3,所以z ≤1.15.【答案】A .解析:a 4=S 4-S 3=20-9=11.16.【答案】A .解析:依题意,|AB |=|AF |+|BF |=x 1+x 2+p ,而p =2,故|AB |=8+2=10. 17.【答案】B .解析:f ′(x )=ln x -ax +x ⎝⎛⎭⎫1x -a =ln x -2ax +1,函数f (x )有两个极值点,即ln x -2ax +1=0有两个不同的根(在正实数集上),即函数g (x )=ln x +1x 与函数y =2a 在(0,+∞)上有两个不同交点.因为g ′(x )=-ln xx 2,所以g (x )在(0,1)上递增,在(1,+∞)上递减,所以g (x )max =g (1)=1,如图.若g (x )与y =2a 有两个不同交点,须0<2a <1. 即0<a <12,故选B .三、填空题18.【答案】ln2+12.解析:21⎰211x x ⎛⎫+ ⎪⎝⎭d x =⎝⎛⎭⎫ln x -1x 21|=⎝⎛⎭⎫ln 2-12-(ln1-1)=ln2+12. 19.【答案】2.解析:a ·b =-1+3y ,|a |=10,|b |=21y +, 又∵a 与b 的夹角为45°, ∴cos45°=·||||a b a b =21310?1y y-++=22.解得y =2或y =-12(舍去). 20.【答案】2156-.解析:由cos 4α-sin 4α=23,得cos2α=23, 所以sin2α=53. 所以cos 23a π⎛⎫+ ⎪⎝⎭=12cos2α-32sin2α=12×23-32×53=2156-.21.【答案】2()2r a b π+.解析:两个同样的该几何体能拼接成一个高为a +b 的圆柱,则拼接成的圆柱的体积V =πr 2(a +b ), 所以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2()2r a b π+.四、解答题22.【答案】(1)见解析.(2)b n =3×⎝⎛⎭⎫43n -1-1. 解析:(1)因为S n =4a n -3(n =1,2,…), 则S n -1=4a n -1-3(n =2,3,…), 当n ≥2时,a n =S n -S n -1=4a n -4a n -1, 整理,得a n a n -1=43.由S n =4a n -3,令n =1,得a 1=4a 1-3,解得a 1=1. 所以{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43的等比数列.(2)由(1)得a n =⎝⎛⎭⎫43n -1,由b n +1=a n +b n (n =1,2,…),得b n +1-b n =⎝⎛⎭⎫43n -1. 则b n =b 1+(b 2-b 1)+(b 3-b 2)+…+(b n -b n -1) =2+1-⎝⎛⎭⎫43n -11-43=3×⎝⎛⎭⎫43n -1-1,(n ≥2). 当n =1时,3×⎝⎛⎭⎫43n -1-1=2=b 1, 所以b n =3×⎝⎛⎭⎫43n -1-1. 23.【答案】货轮无触礁危险.解析:如图所示,在△ABC 中,依题意得BC =202(海里),∠ABC =90°-75°=15°, ∠BAC =60°-∠ABC =45°. 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15°=BC sin 45°,所以AC =202sin 15°sin 45°=10(6-2)(海里).故A 到航线的距离为AD =AC sin60°=10(6-2)×32=(152-56)(海里). 因为152-56>8,所以货轮无触礁危险. 24.【答案】(1)见解析;(2)1.解析:(1)连接AC 1交A 1C 于点F ,则F 为AC 1中点.又D 是AB 中点,连接DF ,则BC 1∥DF . 因为DF ⊂平面A 1CD ,BC 1⊄平面A 1CD , 所以BC 1∥平面A 1CD .(2)因为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AA 1⊥CD . 由已知AC =CB ,D 为AB 的中点,所以CD ⊥AB . 又AA 1∩AB =A ,于是CD ⊥平面ABB 1A 1.由AA 1=AC =CB =2,AB =22得∠ACB =90°,CD =2,A 1D =6,DE =3,A 1E =3, 故A 1D 2+DE 2=A 1E 2,即DE ⊥A 1D .所以三棱锥C -A 1DE 的体积=13×12×6×3×2=1.25.【答案】x 24-y 212=1.解析:如图所示,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e =ca =2,∴c =2a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PF 1|-|PF 2||=2a =c , 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 |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60° =(|PF 1|-|PF 2|)2+2|PF 1||PF 2|(1-cos60°), 即4c 2=c 2+|PF 1||PF 2|. ∴|PF 1|·|PF 2|=3c 2. 又∵12PF F S ∆=123, ∴12|PF 1|·|PF 2|·sin ∠F 1PF 2 =34|PF 1|·|PF 2|=123. ∴|PF 1|·|PF 2|=48. ∴3c 2=48,c 2=16, ∴a 2=4,b 2=c 2-a 2=12. ∴双曲线的方程为x 24-y 212=1.26.【答案】(1)a =1,b =3;(2)(-∞,-3]∪[0,+∞). 解析:(1)∵f (x )=ax 3+bx 2的图象经过点M (1,4), ∴a +b =4.① f ′(x )=3ax 2+2bx , 则f ′(1)=3a +2b . 由已知得f ′(1)⎝⎛⎭⎫-19=-1, 即3a +2b =9.② 由①②,得a =1,b =3.(2)f (x )=x 3+3x 2,f ′(x )=3x 2+6x , 令f ′(x )=3x 2+6x ≥0, 得x ≥0或x ≤-2,故由f(x)在[m,m+1]上单调递增,得[m,m+1]⊆[0,+∞)或[m,m+1]⊆(-∞,-2],∴m≥0或m+1≤-2,即m≥0或m≤-3.∴m的取值范围为(-∞,-3]∪[0,+∞).。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试题12017年_真题-无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试题1 2017年(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 “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是下列哪一部法律规定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 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 )A. 活动课程B. 综合课程C. 分科课程D. 核心课程3.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体现了注意的( )A. 指向性B. 集中性C. 稳定性D. 范围性4. 要扩大记忆容量,最好的方法是( )A. 反复复习B. 加大输入信息C. 过度学习D. 加大记忆单位5. 根据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教育局将一个学校撤销或合并,则该校学生与学校的教育法律关系表现为( )A.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B. 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C. 教育法律关系的消灭D. 教育法律关系的发展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策略( )A. 设置学习目标B. 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C. 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D. 浏览阅读材料7.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作( )A. 心理评估B. 心理诊断C. 心理辅导D. 心理测验8. “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卢梭。
这句话体现了( )A. 社会本位论B. 个人本位论C. 教育无目的论D.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统一9. ( )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_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A. 社会本位论B. 生活本位论C. 文化本位论D. 教育无目的论10. “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 愤怒B. 恐惧C. 应激D. 激情11.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闪光点”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 )的德育原则。
2017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中⼩学德育⼯作中常⽤的奖惩属于( )A.榜样⽰范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说服教育法2.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A.⽣产⼒发展⽔平B.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民族⽂化传统3.提出“教学过程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布鲁纳D.凯洛夫4.⼩陈是某中学初三学⽣。
临近中考,学校进⾏了⼀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的学⽣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
考试结果出来,⼩陈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
⼩陈的⽗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许孩⼦报名,但被学校拒绝。
案例中学校的⾏为侵害了⼩陈的( )权利。
A.受教育B.发展C.⽣存D.知情5.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个⼈,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个⼈。
”这提⽰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正⾯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亥⾰命以后7.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的⼀切事物的总和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材料C.教育⼿段D.教学媒介8.我国学校对学⽣进⾏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作9.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种( )A.⾃然现象B.社会现象C.⼼理现象D.⽣理现象10.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操作性⾏为B.辨别学习C.潜伏学习D.获得11.⼀名5岁⼉童,在智⼒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83B.100C.120D.1l012.学⽣掌握知识的中⼼环节是( )A.理解B.巩固C.应⽤D.迁移1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针B.教学原则C.课程计划D.学科课程标准14.智⼒的核⼼成分是( )A.创造⼒B.思维⼒C.观察⼒D.记忆⼒15.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来模拟题地震,说明思维的( )A.间接性B.概括性C.创造性D.敏捷性16.培养学⽣具有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为D.道德意识17.冬天⾛进橙⾊的房间⾥有⼀种温暖的感觉,这是( )现象。
2017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答案

2017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答案音乐第一部分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答案】B。
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庠、序、校,出现于夏商时期,即奴隶社会。
2.【答案】A。
3.【答案】C。
解析: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它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4.【答案】D。
5.【答案】B。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6.【答案】C。
7.【答案】B。
解析:汉代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
8.【答案】B。
解析:A选项贝多芬被誉为“乐圣”;C选项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D选项巴赫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B选项莫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因此答案选B。
9.【答案】C。
解析:《致音乐》《听听云雀》等歌曲是舒伯特的作品。
10.【答案】B。
解析:《幻想交响曲》是柏辽兹的作品。
11.【答案】C。
解析: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12.【答案】D。
解析:秧歌剧是一种小型的歌舞剧。
是抗战时期在延安解放区创作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D选项为歌曲作品。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
解析:《乐书》是北宋陈旸撰写的,又称《陈旸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16.【答案】D。
解析:《弥赛亚》为亨德尔的作品。
17.【答案】D。
解析:小六的等音程为倍减七度。
18.【答案】D。
解析: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强拍和弱拍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重复,就形成了节拍,节拍在音乐中的意义是用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
19.【答案】A。
解析:《碣石调·幽兰》是汉族古琴名曲。
该曲琴谱为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亦是保存于文字谱上的乐谱。
20.【答案】B。
21.【答案】A。
解析:用均匀的三部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叫做三连音。
22.【答案】C。
23.【答案】B。
解析:徵音弦长三分而损之,得出的是其上方纯五度音,因此选B。
最新精品201 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1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
分)
1.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维果茨基
2.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社区教育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
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
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学校和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任何组织和个人都
D.未成年人家长
5.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
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育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
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7.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在教学中体现的是什
么原则?()。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导读:本文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A.色调感B.曲调感C.节奏感D.观察力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A.讨论法B.读书指导法C.演示法D.实验法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5.教育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A.孔子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6.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7.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8.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9.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周安排10.“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1.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负向迁移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13.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1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讲解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答案】C
解析:练习是技能学习的最基本条件。
10、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学习
B.自我调节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答案】B
解析: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11、综合实践活动是( )
5、教学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合的( ),并将其结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方法
E.教学对象
【答案】A,B,C,D
三、填空题
1、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___________、复现和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2017年特岗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考前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是态度形成过程中的( )阶段。
A.顺从 B.认同 C.内化 D.改变
【答案】B
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主动接受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的过程。
2、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发生心理冲突,说明人格具有( )
14、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时期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答案】D
15、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是指( )
A.全体学生的个别教育
B.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C.道德差的学生的教育
D.全体每个学生的教育
【答案】D
解析: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集体才能健康地发展。
1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
19、未成年人因不满( )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A.十四周岁
B.十五周岁
C.十六周岁
A.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 C.选修课程 D.校本课程
【答案】B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 )
A.3%
B.4%
C.6%
D.8%
【答案】B
17、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王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
2、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参考答案】(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3、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参考答案】(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建立德育基地;
(4)创办业余党校。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A
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5、有人曾提出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答案】A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班主任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16、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是指(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D
解析: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参考答案】(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8、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 )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D.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D
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加里宁
6、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答案】建构主义
7、弗洛伊德从无意识理论出发,将人格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本我 自我 超我
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______。
【答案】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八章五十六节规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13、培养学生具有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答案】D
解析: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要培养学生具有的道德品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9、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_____________进行表征。
【答案】产生式系统
10、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互相促进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参考答案】(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答案】保持 动机
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__________。
【答案】上好课
3、 ___________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答案】气质
4、洛克的___________理论,奠定了洛克的个人本位论。
【答案】白板说
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案例。
【参考答案】
(1)本案中,学校与学生许某应共同承担对丁某的损害赔偿,丁某自己也有过错,也应对自己的损害后果承担一定责任。
(2)学生许某对伤害事故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其无视教师教授的铅球投掷方法与技巧,忽视教师的安全指导,不当使用体育器材,其违规行为是丁某受到人身伤害的直接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
A.导向
B.激励
C.规定
D.评价
E.示范
【答案】A,B,D
2、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
A.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
D.学校不得设重点班
E.平等对待学生
【答案】A,B,D,E
3、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基本特点包括(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答案】C
解析:题干是人格整合性的含义。
3、在教学中侧重于对过程管理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A
解析:形成性评价强调对过程的评价。
4、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D.十八周岁
【答案】C
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20、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其气质类型属于( )
A.黏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答案】A
解析: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题干所 述豹子头林冲属于这种气质类型。
(3)学校应承担次要责任。因为事故虽然发生在休息时间,但仍在上课期间,属于学校监管范围。丁某的伤害事故,与学校考试动态
6、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 )
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
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
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
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答案】D
解析: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