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专门针对学校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的教学设计,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统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本课程允许学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更贴近实际、有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然而,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贴近实际:校本课程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开发。
2.科学合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效果的合理性。
3.多样化:校本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综合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1.需求分析:学校应通过调查研究和学生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2.教学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学校应组织相关教师和专家团队进行教学设计,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3.内外审议:教学设计完成后,学校应进行内部评审,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可行性。
同时,还应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审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4.方案修订:根据内外审议的结果,学校应及时修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保课程内容科学合理。
5.试教实施:针对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学校应进行试教实施,了解和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可行性。
6.成果总结:试教实施完成后,学校应总结成果,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意义,为后续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佐才为了克服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与学校教师之间、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弊端,充分发挥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特点、提高教师自主权和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的优势,搞好我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现就校本课程的性质、类型、特点、开发和效应谈一谈,与同仁共磋。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
简言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具体地说就是某一类学校或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性质、类型及特点(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
而显性的校本课程比较强调课程的多样性,且不局限于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可以包括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校际之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甚至包括某些地区学校共同合作编制的课程。
隐性校本课程具有随意性、偶然性、独家性等特征。
它表现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个别需要和发挥创新意识,体现在教师介绍乡土内容,增加最新动态,综合多学科知识,补充学习内容,给学生开小灶,展现教师独特见解等。
(二)校本课程的类型。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划分校本课程的类型:第一,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第二,学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和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导致中央、地方、学校与教师之间基本权力的调整和变更;校本课程体现放权,而不完全断绝与学校、教师的联系;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不仅应该参与课程的开发,而且应该拥有相应的理论和技能;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使教师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校本课程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鼓励和吸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和支持校本课程。
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1、基础性课程: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 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 学科知识课程:课程内容更新、学科结 构的革新、学科知识横向整合。 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学科学 习策略 2、丰富性课程:健身、博知、冶情、励 志、广行。 3、发展性课程: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 生创造力的课程。
(1)课程意识的提升 课程是开放的: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 悟课程、操作课程、体验课程 课程是民主的 课程是科学的:反对经验主义、遵循一定 的操作规程。 (2)课程开发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 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计划— (3)合作精神的培养: 从单干者到群体合作者
4、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个性的张扬 (1)给学生留下空间 (2)以学生需要为导向 (3)差别性教育 5、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的凸显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和意义 1、SBCD:课程权力的下放(给教师赋 权) 教师:执行者 开发者 2、 SBCD :过程而非结果 (1)成果显现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 1 的成效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个 性张扬、学校特色的突显来显示。 (2)开发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随 着开发实施而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3)评价的过程性:注重过程性评价
任选课开设的类型举例
所属类别
人文素养类
开设科目
英语阅读指导 英语视听 演讲与评论 文学作品欣赏与研究 数学学习方法 物理学习方法 网页制作 常用应用软件简介 男篮、女பைடு நூலகம் 健美操 武术、溜冰 朋友间的对话 社交与礼仪 成功与心理学 垂钓技巧与实践 电视制作与采访
科学素养类
身心健康类
生活职业技能类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以满 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 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和开放手段, 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进行的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课之间的 关系: 要用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和思想开设 选修课、活动课。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制度是指学校自主开发符合本校特色和需求的课程,通过制度的规范管理,帮助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1. 学校校本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制度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合理性、适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三、课程开发的阶段1.需求调研阶段: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以及专家访谈等方式了解学校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方向。
2.课程规划阶段:结合需求调研结果,制定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方式,并形成初步的课程规划。
3.课程设计阶段:由教师根据课程规划的要求,编写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试验实施阶段:在确定的试验班级和学期内进行试验教学,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
5.推广应用阶段:根据试验教学结果,对课程进行修改和完善,逐步推广到全校各个年级和班级,形成稳定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开发与管理的组织结构1.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组成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负责课程的需求调研、规划、设计和评估等工作。
2.课程开发与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与管理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制定课程开发的计划和指导文件。
3.教师团队: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教师,负责具体的教学实施和课程的更新与完善。
4.教学评价部门: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五、师资培养与支持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增强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2.资源支持:学校通过购置相关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类工具和设备。
3.专家指导:邀请教育专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指导和评估,提供专业建议和支持。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1.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制定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和有序进行。
2.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相关的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并提供相应的奖惩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对于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重要性、目标、过程、困难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是一种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
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校本课程可以帮助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同时,校本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估反馈等多个环节。
首先,学校需要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和目标,然后进行课程设计,确定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
接下来,教师根据设计的课程编写教材,并进行教学实施。
最后,学校需要对课程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困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课程开发与管理。
其次,学校需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培养具备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能力的教师。
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还需要学校与社会各界的紧密合作和支持。
五、如何有效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能力的教师。
其次,学校可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吸引更多资源和支持。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需求,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体系。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管理,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二、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应与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目标相一致,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规定校本课程开发流程1.明确课程开发的程序和环节,明确责任主体和相关人员的职责;2.制定课程开发流程图,确保每一流程环节得以顺利进行;3.在流程中设立必要的反馈机制,以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1.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和场地;2.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3.设立专门的课程开发团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五、保障课程质量1.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和修订;2.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持续提升。
六、推广与共享1.鼓励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2.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供其他学校参考和借鉴;3.举办校本课程开发和分享经验的研讨会,促进校本课程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七、制定校本课程监督机制1.明确校本课程的管理责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明确的监督和考核;2.建立监督机构,负责监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3.定期组织审核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课程进行整改或淘汰。
八、加强课程宣传1.制定相关的宣传策略和措施,向全校师生宣传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2.通过校园媒体、校报、校网等途径,广泛宣传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和优势;3.加强家校沟通,向家长介绍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九、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1.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评估;2.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3.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龙舟xx中学xx一校本课程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校本课程的根本特征⑴课程目标的针对性A、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需求和兴趣爱好;B、针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传统、教师状况、学校资源;C、针对社区环境、社区条件、社区需求和社区特色.(2)课程内容的开放性A、课程开发者的广泛性决定了内容的开放性B、学生需求的不同决定了内容的xxC、社会、经济、科技的开展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动态性(3)课程决策的民主性A、课程是校内外资源及各类人员智慧的集合B、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有自主权C、在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学生、教师有主动权(4)课程形态的个性A、表达学校的特色、风格、个性B、表达学校教师、领导的素养及xxC、表达与社区、社会开展的同步性3、校本课程的意义(1)作为一种新课程的开发策略,表达了课程开发及课程决策的民主化2)能更好地表达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宗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在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我们的办学宗旨只能通过校园的环境建设、课外活动等有限的途径表现出来,在系统性、结构性、连续性、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多限制,而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可以比拟系统的、结构化的把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表达出来,拓宽学校发挥教育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水平.(3)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满足了学校开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由于他们广泛的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校本课程能更加贴近和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从而丰富学生在校生活体验,并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4)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是具体落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方面的各项规定的重要举措.(6)能够为教师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时机要求学校成为吸引教师工作的场所,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形成支援、激励和合作的气氛,这些条件的创设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特别是提升教师研究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过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已经编写完成的,甚至连参考书都已经备齐的教科书,教师的能动性主要表达于教学方法一个环节,专业水平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使教师有时机全面地了解课程的编制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为教师提供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间.二、校本课程开发1、校本课程的界定2、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开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其中开发〞是指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标准的编制、课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到课程实施与改良等一系列的课程行为.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方案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课程开发,这时,学校是课程的权力主体,所开发的课程叫校本课程,它就成为一个课程板块,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可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 国家仍是课程方案的权力主体,学校教师更多的是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这时,开课程目标已经明确规定,课程内容也根本确定,但学校教师仍然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就课程资源、单元进度、授课顺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课程议题进行自主决策,可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3、澄清两个易混点(1)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不能混(2)校本课程开发指向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而校本课程那么属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产品和结果,一般表现为学校自主决定的可供学校选择的课程方案或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不仅表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产品上,更表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既可以自主开发自己学校的独特课,也可以针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从而使国家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 但它并不改变国家对于课程权力的主体性质.而校本课程的权力主体显然是学校,因而准确的说是校定课程,而且属于校本课程开发对象范围的一局部.(2)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不能混淆校本课程的开发〞重心落在校本课程〞上,即把校本课程看作一个课程板块,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它们共同构成根底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这时,课程开发活动,开发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地方层面的,还可以是学校层面的即校本〞的,这种开发活动既可以只针对局部课程,也可以针对全部课程,具范围是不确定的,因而,其享有的权力和承当的责任就会很大,也就是说校本的课程开发〞在理论上享有对学校全部课程事务进行自主决策的权利.4、开发校本课程的三种模式(1)需求主导模式以学生需求为主要线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即以学生的需求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其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开展需求,通过对学生需求的满足,逐渐发现学校办学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培养和提升教师和校长的课程意识,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2)条件主导模式以学校资源条件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有限考虑的是学校的现实可能,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做什么,能够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其它因素只能服从资源条件的限制,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都有赖于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教师条件等.比方,有些课程可能是学生很需要的,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只得割爱;有些课程,学校开设出来学生不一定特别需要和喜欢,但开设了也没什么特别的不好,学校还可以继续开设,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需要.(3)目标主导模式以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办学目标,其它因素只能服从或效劳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开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是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来引导和带动的.比方,有些课程的开设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是一致的,但却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只要学生不是特别反感的,学校就会坚持开设,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步吸引和激发他们进入课程与教学过程;有些学校现有资源条件并不具备某类或某门课程,但只要有利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就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开设.5、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A、开发校本课程的依据一是政策依据,尤其是三级课程治理政策在本地区的具体落实;二是描述本校学生实际需要和特点,主要说明校本课程的需要空间;三是描述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四是描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主要说明学校的开展方向.B、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概述的目标不易太多、太复杂)C、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一是按内容性质进行规类;二是按治理性质进行规类.(3)教师的课程说明为了更好的了解教师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教师最好撰写一份针对学生的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要尽量突出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的意义和特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与策略1、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步骤(1)分析阶段分析学生:学生的根本状况、学生的需求状况;分析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哲学思想、传统特色等;分析教师:教师的素养、水平、特长、优势;分析资源:校内外教育资源;分析社区:社区气氛、家长状况、社区特色.分析阶段需要形成的材料:校本课程开发的根底、条件及资源状况分析.(2)选题阶段根据分析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工程及工程框架第一步: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及开发意向;第二步:在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中征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工程、专题(特别应注意教师个人的选题);第三步:学校广泛听取意见,对所征集的选题进行筛选;第四步: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开发工程或主题.选题阶段应形成的材料: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程说明.〔3〕设计阶段根据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审定的工程,组织教师及有关人员进行工程或专题设计第一步:落实工程的分类〔可采用招标制、自荐制、小组承当制、群体开发制等方法〕;第二步:组织校本课程开发人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校本课程开发纲要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一般内容,它包括主讲教师、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及教学材料.二是具体内容,它包括目标陈述、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第三步:具体进行课程开发纲要的编写与材料的撰写;第四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并通过纲要.〔4〕实施阶段A、校本课程实施的两种根本形态必修校本课程〔共性:表达学校特色、传统〕选修校本课程〔个性:表达个性开展需要〕B、校本课程实施的根本方法〔有讲座式、自学式、研讨式、体验式、实践C、校本课程评价〔有主体评价、开展性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多元评价等根本评价思路〕3、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类型A、特色类:表达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社区特色的校本课程.B、社会类:开发与学校紧密相关的并具有开发价值的事件、人物、团体、单位及其它.C、兴趣类D、科技类E、艺体类F、人文类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治理与评价1、校本课程开发的治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或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或相应的工作小组,不仅为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而且本身也应该成为一个进行宣传和发动,提供支持和效劳,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过程.所以,该组织成员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且要表达学校教师主体的特点.它的工作程序要有民主、开放、科学、合作的精神,要有利用于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充分开展和表达.A、规划、筹划本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B、制订、编制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方案及开发纲要C、审定开发成果〔主要指纲要、指南、资料、材料等〕D、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与治理,并制定相应的举措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有效监控E、对课程质量的治理实施前,对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水平以及开展教学的资源条件〔现有条件承受力与课程本钱〕.实施后,对效果治理可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反映,教师自己的总结与同事的反映,治理部门抽查结果等信息来决定校本课程的进退.F、对学生选课的治理〔开学时,给学生一周的自主选课时间,太长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G、对上课常规的治理H、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治理根据对学生的考勤记载,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总结、报告、小组评议等给出学生的课程成绩,并将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2、校本课程的评价A、评价的根本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针对性原那么、主体性原那么、动态性原那么、实效性原那么〕B、评价的根本方法〔资料袋评价法、个人开展评价法、综合评价法、过程及效果概述法〕C、评价处理校本课程评价应纳入对学生总体评价范畴,其评价结果要记入学生成绩报告单〔或素质1、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所特有的突出的风格和特点2、学校特色的根本特征积淀性、相对稳定性、社会性、兼容性、开展性等特征.3、决定学校特色的根本因素A、学校及校长的办学思想B、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群体C、学校的传统优势及特征D、学校潜在的开展水平及初显的特色因素E、学校、社区、社会的资源条件4、学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互相依存、互为开展)(1)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底A、学校特色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开发资源B、学校特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更具有系统性、传统性、开展性和标准性(2)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生长点A、校本课程建设应为生成和开展学校特色效劳B、增强校本课程建设能加速学校特色的形成5、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的根本思路、方法、途径。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XXXX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
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XXXX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1)确保执行国家课程,在维护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独立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2)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3)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4)组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学校课程资源;(5)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的决策,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权利。
2.原则(1)以学生发展为本,校本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2)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5)学校及相关人员要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6)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实验基地建设,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
三、校本课程的管理1.建立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组员原则上包括专家、校领导、教务主任、教科主任、总务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家长、社区代表。
吴刚平 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
一、课程目标、意图 课程目标、 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 1.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 语言等) 提高人文素养。 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 经历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 2.经历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 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研究成 果)。 3.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 究。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
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
吴刚平
wuggp@
Hale Waihona Puke 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地方的课程管理、 地方的课程管理、服务与指导
国 课 家 程 地 课 方 程 校 课 本 程
学校实施的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一个有机整体, 学校实施的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一个有机整体,学校 课程管理涉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校本 课程管理涉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校本 课程的合理开发。 课程的合理开发。
第四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描述泰伯首开吴文化的情况; 描述泰伯首开吴文化的情况 ; 列举无 苏州两地状元的基本情况。 锡、苏州两地状元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 学生搜集资料、 信息, 小组讨论, 学生搜集资料 、 信息 , 小组讨论 , 教 师指点。 师指点。
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 泰伯首开吴文化。 1.泰伯首开吴文化。 无锡地灵人又杰( 2 . 无锡地灵人又杰 ( 无锡历史上第一 位状元蒋重珍、明末状元周廷儒、 位状元蒋重珍、明末状元周廷儒、修 康熙字典》的状元王云锦) 撰《康熙字典》的状元王云锦)。 状元辈出姑苏城(唐代“五子登科” 3.状元辈出姑苏城 (唐代“ 五子登科” 门第状元归仁翰、兄弟状元归仁绍、 门第状元归仁翰、兄弟状元归仁绍、 父子状元归仁泽、状元归黯、 父子状元归仁泽、状元归黯、明代状 元吴宽、清代状元陆肯堂)。 元吴宽、清代状元陆肯堂) 查阅、搜集信息,整理和积累资料。 4.查阅、 搜集信息 ,整理和积累资料。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办法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办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校本课程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自主开发、制定的、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课程。
它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管理,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一、确定校本课程目标学校首先需要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
这需要学校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在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课程内容和形式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相一致。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设计多样化、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校本课程管理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管理,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来负责校本课程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该机构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等相关成员,共同制定和推动校本课程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使教师能够适应和应对校本课程的需求。
五、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学校应建立科学、全面的课程评估机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的依据,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六、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创新。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学生也可以在课程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七、促进与社会的合作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外部资源和专家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八、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应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山大附中材料
山大附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李新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在各个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已逐渐成为学校办学水平好坏,办学有无特色的主要标志。
同时,校本课程也为教师和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优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下面我谈谈我校近几年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办好一所学校除了要落实好国家课程计划之外,还要努力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是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是由校长、教师、学生等共同来决策和参与的,是为每一个学生和老师提供开发潜能的天地。
我校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成立数学和物理优势班,试图在学生的理科特长发展上寻找一条创新之路。
1995 年,开办“双语实验班,” 实行六年一贯制双外语教学,满足学生在外语方面特长发展的需求。
1998 年,我校作为全国“两省一市”新课程改革试验的样本学校,在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开设了一批密切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适应学生需求的选修课。
2000 年以来,我校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是学校逐渐形成了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思想、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思想。
二是校长个性化的管理风格和人格特征,使学校文化和管理走向以尊重、民主为基础的机制管理,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是完善了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教学系统和保障系统,并与国内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为课程开发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支持。
四是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块结构和各个模块目标。
五是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校本课程管理评价机制。
1、校本课程模块结构校本课程礼仪心理健康统选类英语报刊阅读社会实践选修类课程数学科技类人文社会类任选类艺体综合类人文类(语文节、英语节等)科技类(科技节等)艺体类(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类课程专题类(读书日、物理年等)社团类(文学社、话剧社等)综合类(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校园文化学生文化隐性课程管理文化教师文化2、校本课程模块目标(1)选修类课程:这类课程分二类。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利用本地和学校的教育资源,组织教师开发的课程。
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的有机整体。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可以由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的教师组成开发小组。
教师也可以与校外专家合作,但不能由专家编写教材,而是由教师教授教材。
1.校本课程的开发1.1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包括协调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实际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要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灵活性原则要内容灵活多样,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实际性原则要富有地方特色,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地方的建设与发展。
时代性原则要关注科技、文化态势及社会时政热点,引导学生紧贴生活。
1.2 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包括:1.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行乡情、校情研究分析,主要涉及评估学生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掌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3.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课程建设总体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的程序与评价的方式的制定、班级规模等。
4.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学校课程项目进行审议,包括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课程内容的难易度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与国家、地方课程内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评估课程与学生、学校及社区的发展需要的影响,教师是否胜任。
5.审议通过后,学校课程委员会将其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6.理论反思,不断完善。
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应对课程实施全过程做好记录,特别要注意问题的生成,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对课程内容及活动方式做进一步的修订,使课程逐步完善。
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
该校在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下,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 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
教师对三级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不足。
解决方案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 机结合,确保课程质量。
确定教育理念和目标
学校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 标,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指导。
评价与反馈
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收集学生、 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 进和完善课程体系。
03
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 发的关系
三级课程管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
政策指导与支持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为校本课程开 发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 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符合国家教育
课程管理的实施
制定课程计划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学校教育目标和 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 程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进度、 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
组织课程实施
按照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确 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稳定 提高。
开发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具、 实验设备等,以满足教学需求和提高 教学质量。
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实施三级课程管理
明确校本课程目标与国家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确保校本课程目标与国家课程目标保持一 致,遵循三级课程管理的宏观指导。
充分利用三级课程管理资源
借助三级课程管理提供的资源平台,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校本课 程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健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监督课程评价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 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 整和改进课程管理策略。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创新课程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管理原则1. 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政策,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方向正确。
2.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兴趣、特长和需求,实现个性化发展。
3. 发挥学校特色,突出课程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
5.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拓宽课程开发渠道。
四、组织机构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
3. 各学科组、年级组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本学科、年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
五、课程开发流程1. 课程申报: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申报。
2. 评审立项: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程。
3. 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小组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4. 课程实施:教师根据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5. 课程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
6. 课程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
六、经费保障1. 学校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
2.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获得相应的工作量认定和奖励。
七、监督检查1.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教务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课程质量。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1. 课程开发的背景和意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通过内部教师和管理团队的合作,独立设计、编写和评估的课程。
它与传统的国家课程不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开发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2.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其次,开发课程要紧密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教育目标,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最后,课程开发要富有创新性,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3. 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校本课程开发包括确定需要开发的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学实施和评估等步骤。
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确定需要开发的课程。
其次,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然后,进行教学实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进行评估,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4.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有效的管理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课程开发与管理团队,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各项工作。
同时,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参与课程开发和改进的每个环节,共同探讨和决策,提高课程的质量。
5.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提供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教育资源。
其次,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
6. 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校本课程开发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学校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投资。
其次,因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课程开发的效果也可能各异。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
7. 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校本课程开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概述:学校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教学需求和特色自行开发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提升其能力。
为了规范和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学校制定了以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一、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供多样化且具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发展。
2. 原则:公正、科学、合理、有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教育部门相关规定。
二、课程开发程序:1. 确定需求:教师、学生和家长可提出校本课程开发需求,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定期收集并确认需求。
2. 确定课程内容: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组织教师、专家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课程设计,确定课程内容和框架。
3. 审定课程方案:课程开发委员会对经过设计的课程方案进行审定,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修改和完善。
4. 编写教材和教辅材料:根据课程方案,由相关教师编写教材和教辅材料,并经过校内评审和审定。
5. 实施课程:根据学校开课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
6. 评估和改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以及课程观摩等方式,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管理与评估:1. 管理机构: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协调。
2. 评估机制: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教材质量、教师反馈等方面,以优化课程质量。
3. 反馈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并进行改进措施,保障校本课程的优质发展。
四、保障措施:1. 资金支持:学校将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经费投入,保障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师资培训: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3. 监督和检查: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规范实施。
通过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以上即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制度的内容,希望各位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共同遵守并支持这一制度的实施。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些课程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发,旨在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为了有效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管理规定,以确保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本文将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展开讨论。
一、负责机构和主要人员:学校必须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负责机构,并制定配套的管理人员。
负责机构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能够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校本课程。
此外,主要人员包括课程开发专家、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他们应参与决策过程、提供专业支持和反馈意见。
二、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关键步骤。
学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新课程的期望和需求。
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学校可以制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并与教师合作进行课程设计。
三、资源整合和开发: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在线教育平台、图书馆资料等,以减轻课程开发的负担。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寻求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如企业、社区等,以便于资源整合和开发。
这样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四、课程评价与改进: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如考试、作业、观察等,来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五、师资培训:为了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进行师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研讨会、培训课程等,以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六、课程文件管理和发布: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课程文件管理制度。
课程文件应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和教辅材料等。
这些文件需要保持更新和统一,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参考。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课程发布机制,以便及时发布新课程的信息和资源。
七、课程实施与监测:学校应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并明确实施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它能够帮助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制定校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需求。
校本课程的制定将真正贴近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教育。
此外,校本课程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因此,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校本课程的原则和目标制定校本课程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例如贴近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参与、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等。
同时,校本课程的目标也应明确,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等。
三、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为了有效管理校本课程,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这包括课程开发、审核、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教师的角色与职责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还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与课程评估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五、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意见。
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资源支持和协作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
学校应加强与社区、企业等资源提供方的合作,并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为校本课程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七、课程评估与改进校本课程的评估与改进是持续的过程。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家校合作与沟通家长在学校校本课程中也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了解校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方案
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实施、管理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崭新领域,对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全面贯彻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促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觉性,积极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水平。
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进程,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立足本校,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二、课程目标:1、通过校本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能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同时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我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推进我校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
三、开发原则:(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出发;(2)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5)学校及相关人员要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6)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实验基地建设,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四、课程结构与内容:1、课程结构设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主要开设以下七大类校本课程:(1)科学类:主要指与理科相关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SBCD:教师专业发展 “有专家经调查研究精锐地指出,现 在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 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 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 考卷。” (1)从教师生存方式看: 占有式和存在式 “以物徇我,则物亦我也。以我徇物, 则我亦物也。” (2)从课程管理制度看: “课程开发是手段,教师发展是目的”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以满 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 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和开放手段, 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进行的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课之间的 关系: 要用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和思想开设 选修课、活动课。
谢谢 再见
4、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个性的张扬 (1)给学生留下空间 (2)以学生需要为导向 (3)差别性教育 5、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的凸显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1、基础性课程: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 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 学科知识课程:课程内容更新、学科结 构的革新、学科知识横向整合。 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学科学 习策略 2、丰富性课程:健身、博知、冶情、励 志、广行。 3、发展性课程: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 生创造力的课程。
(1)课程意识的提升 课程是开放的: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 悟课程、操作课程、体验课程 课程是民主的 课程是科学的:反对经验主义、遵循一定 的操作规程。 (2)课程开发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 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计划— (3)合作精神的培养: 从单干者到群体合作者
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
一、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 课程权力下放。 二、三级课程管理主体各自的职责 三级课程:国定、地定、校定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国家的课程管理、地 方的课程管理、学校的课程管理。 国家的课程管理职责 地方的课程管理职责
学校的课程管理职责: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合理开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自上而下的全国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 的失败。 2、全球民主化运动的高涨。 3、教师专业自主的需求。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和意义 1、SBCD:课程权力的下放(给教师赋 权) 教师:执行者 开发者 2、 SBCD :过程而非结果 (1)成果显现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 的成效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个 性张扬、学校特色的突显来显示。 (2)开发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随 着开发实施而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3)评价的过程性:注重过程性评价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1、合作开发:校际合作、专家—学校合 作、研究机构—学校联合、领导和教师 合作 2、课程运行的自开发 初次课程设置——学生反馈——教师反 馈——再设置——课程设置更合理—— 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学生能力提高。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明确理念:教育哲学、教育宗旨与教 育目标 素质教育——“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 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民族性、创 新性、现代化、健康、坚毅等品质。 (锡山中学) 2、需求分析:学生、教师和社会需求 3、资源评估:信息、能力和物质资源 4、优势评价:管理、教师和学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