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议案的意见,为科学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努力在建立较高水平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突出加快发展,着力缓解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到2012年,全市医疗卫生总床位数达7000张左右,卫生技术人员总量达到9500人左右,按常住人口计,千人床位数和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4张和5.5人。
——突出调整提升,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技术、管理、服务效能,完善覆盖城乡、惠民利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镇区、疑难病不出市区”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1—
——突出均等服务,不断提升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2012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0/10万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80.8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内。
——突出管理创新,基本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智能型卫生管理和运行体系。到2012年,实现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15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居民95%拥有电子健康档案,80%的综合医院以及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卫生部数字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突出人才为本,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12年,以首席医师、学科带头人为标杆,以技术骨干和基层社区适宜人才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结构更为优化,医疗护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行政管理等各类人才配置合理,学术性、研究型专业人才在省、苏州市学术团体担任专业委员职务以上达100名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0:3.5:5.5。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配置城乡医疗服务资源。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势,以加快建设和调整提升为重点,全力构建以城市综合医疗机构为主导,以中心城镇区域性医疗机构为骨干,以专科性、功能性医疗机构为特色,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社会力量办医为补充的医疗服务新体系。一是提升一批。—2—
抓好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2011年创建成为三级乙等医院,再通过三年努力力争达到三级甲等水平。市二院、市三院创建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同时推进市四院、市六院以及周市、千灯人民医院二级医院创建工作。二是建设一批。加快启动建设城西医疗服务中心,抓好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病房楼、老年护理院、康乐分院(精神病医院)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市六院易地新建、周市人民医院(康复医院)扩建及市四院门诊综合大楼、千灯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等区镇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工程。三是转型一批。充分发挥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学科技术优势和区镇医疗机构优势,加快推进城乡卫生资源整合步伐,逐步在开发区、周市、张浦、陆家、巴城、千灯等区镇形成妇女儿童、骨科、残障康复、心血管、肾脏病、泌尿等医学学科诊疗中心。四是扶持一批。坚持开放视野,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本兴办高水平和特需医疗机构,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升级改造,支持花桥绿地医院建设和宗仁卿纪念医院达三级医院功能标准,进一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二)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形成以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龙头、以区镇公共卫生机构为枢纽、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网络,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能力水平。一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
—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管理以及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等9大类2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不断扩大公共卫生服务惠民成效。二是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加快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步伐,以省内一流为标准新建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健康促进中心、药品检验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区镇预防保健所机构建设,围绕“扩权强镇”和“区镇合一”改革,探索设立区镇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三是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乡居民健康“守门人”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者的地位和作用,以不断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目标,加快形成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努力形成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机制。
(三)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能。一是推进集团发展。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两大市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放大人才、学科、技术等优势资源的辐射效应,建立市级医疗机构与基—4—
层医疗机构制度化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以技术、管理、资产为纽带的医院集团化发展模式。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完善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定位明确、特色明显的专科特色医疗群。实施“医学学(专)科创先工程”,重点支持心内科、骨科、妇科、儿科、肿瘤、肾病、慢性病防治等发展潜力好、群众需求量大的重点学(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在苏州乃至省内处于先进水平的临床或公共卫生学(专)科平台。三是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全面推行医疗服务惠民举措。严格执行医保制度,控制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认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科学合理用药水平。重视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人文理念和医德医风教育,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和“学习白求恩、敬业为人民”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引导广大医务人员不断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
(四)着力创新医疗卫生运行机制。按照建立市级医疗集团、专科医院、区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五个层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形成资源共享、双向转诊、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机制的要求,全力构建与卫生基本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新机制。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以就诊转诊预约、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人流、物流、信息流流程再造,形成医学诊断科学化、医疗服务智能化、医疗管理集约化以及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