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一、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2。
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二、对比、调和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
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2。
第二章 平面构成
第一节 平面构成概述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研究二维造型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形 态构造规律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与所有构成一样,是相对于模仿的一 种创造性活动。
一、平面构成的含义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 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以新的形态形象。
平面构成是将不同的视觉基本元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与力学的 原理,在平面上组合成所需要的图案。平面与立体的差异在于,平面 主要解析造型中的二维空间问题,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 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构成实际上就是“组合经营”的意思, 即在平面设计中如何按照形式美的法则重新定义对视觉元素的再次 “搭配”,形成新的符合需求的视觉图形,创造出合理的新形态、新 形象(图2-1)。平面构成有利于提高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
近似构成打破了重复构成的单调,表现出有变化又不失系列感, 既统一又对比的特征(图2-13至图2-16)。
近似程度的把握:近似基本形及近似骨格的近似程度要适宜, 近似程度太大,统一感极强则接近重复构成;近似程度太小,变化 虽大却失去了近似构成的特点。
图2-13 近似构成①
图2-14 近似构成②
图2-15 近似构成③
重复是指相同的视觉元素在同一设计中出现过多次(图2-9至图 2-12)。重复也是指相同元素的多次重复或空间均等的排列组织关 系。重复可使画面统一。其中相同是指形状相同,还有大小、色彩、 肌理、方向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式有基本形重复构成、 骨格重复构成、形状的重复构成、大小重复构成、色彩重复构成、 肌理重复构成、方向重复构成。
图2-21 位置对比
(3)空间对比。即指虚拟 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对比。在设 计中,虚与实是同等重要的 (图2-22)。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一、构成得含义平面构成就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得平面上,按照美得视觉效果、力学得原理,进行编排与组合,它就是以理性与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得排列得方法。
就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得产物。
二、平面构成就是设计得基础平面构成主要就是运用点、线、面与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得抽象性与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得实用特点与创造力得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就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得视觉得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得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得构成技巧与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得修养与感觉,提高创作活动与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得形式法则一、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用对折得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得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就是等形等量得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就是具有良好得稳定感得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
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得角度得等形得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对称得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得相同得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得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得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得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得距离或按某种一定得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得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得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与不等形得力得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得统一得美感。
二、对比、调与1、对比:对比就是互为相反因素得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得时候所产生得现象,使它们各自得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得形成对经。
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得显得更大,小得显得更小。
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得感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与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得画面效果。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可编辑全文】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 比例分割 是决定画面
视觉效果最重要的科学 原理之一。但在我国的 设计行业中,比例分割 原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 完善。人们对这一基本 原理的运用,并对实施 这一理论的重要 性并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1.3 统一与变化的相互关系
• 变化与统一是构成形式美诸多法则中最基本、也是 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变化是指相异的各种要素组合在 一起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比和差异的感觉,变化具 有多样性和运动感的特征,而差异和变化通过相互关 联、呼应、衬托达到整体关系的协调,使相互间的对 立从属于有秩序的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统一,具有同 一性和秩序感.
2.3.1 节奏
• 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 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 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 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 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2.3.2 韵律
•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等等。 建筑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 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 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 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合 逻辑性。歌德对于斯特拉斯堡的吟叹,雨果对于巴黎 圣母院的讴歌以及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等美学大 师都对建筑的韵味赞美有加。现代建筑中依然保持着 这种特性。如悉尼歌剧院,那种宛如群帆归步的韵致, 堪称绝妙。无怪乎她不到“而立之年”就有了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遗产”地位!
2.2对称与均衡
• 对称与均 是形式美法则之一。对称是指事物(自然、社会及艺
术作品)中相同或相似的 • 形式要素之间, • 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对称是均衡法则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
不规则形:自由随意的形象
有机形:符合自然造型规律的形。如:树叶、花草、蝴蝶
二、点的构成形式 (1) 点的自由构成:不同大小、形状、疏密的点混合排列,
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
二、点的构成形式
(1)点的线化 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 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 • • • •
(1)方向对比 (2)位置对比 (3)空间对比 (4)疏密对比 (5)大小对比
点的构型
三、点的平面构成欣赏:
四、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2)、点在封面设计和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点在版面中常可以活跃气氛
(3)、点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点的错视:
是指点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错误的视觉现象。 1.明亮的点有处于前面感觉并且 感觉大,黑色的点有后退并且 有点小的感觉。 2.本来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点,由于一个点的周围是小点,一个点的周围 是大点,这时产生的错视现象是原本两个相同的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
3.相同的点由于受到夹角的影响, 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
点的外形与分类
点的外形: 点并无大小和形状之分,主要与周围其他造型元素共同比 较时,具有凝聚视觉的作用,都可以称为点,因此点的形 状范围是无限的。 点的分类: 1.规则几何形:圆形、方形、三角形。。。 2.不规则形:自由随意的形象 3.有机形:符合自然造型规律的形。如:树叶、花草、蝴蝶 4.偶然形:不以人的意志而形成的。如:所以泼洒墨水形成 的点。
点与点的间隔距离相等的排列方式,是形成维度空间规律 和秩序化的方式之一,具有数学美和很强的逻辑性,构成 效果平静安详。
(5)点的自由构成
它不受形与形之间的间隔构架的制约,而是依照点的基本形态的大小、 虚实、显隐、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产生对比,在对比中取得视觉 的统一来表达,构成效果个性强烈,也可进行有规律间隔与无规律间 隔构成手法的综合使用。 自由构成可采用的对比统一方法:
01 平面构成理论基础
曲线
则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的感觉。 曲线的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流畅,让人想象到头 发、羽絮、流水等,有强烈的心里暗示作用,而 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混乱、无序以及自 由。 线的封闭可以构成面,线可以突出形,勾线具有 美化作用。
直线
—明快、力量、速度感和紧张感。
曲线
—优雅、流动、柔和感和节奏感。
倾斜排列具有动感
弧线排列具有圆润感
点在画面中存在,它的数量多少都会影响视觉感受的强弱。 整齐的点越密集就变成了线。点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是线也可以是面。
点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很重要,它影响的画面的视觉感受和走向。在对比下相对小的就变成了点。
从点的大小来看,点越大视觉表现力越大,但过大的点也 有空洞、不精巧的感觉。
线条的使用可以 分割整体
说起来线条的使用还可以 将整体进行分割,比如说
在文案与文案直接添加线
条,就可以将其分割成几 部分,给大家更好的识别 性,更利于阅读。
线条的使用可以起到修饰的作用
在使用线条的时候,也能将其作为一种装饰,来衬托画面, 修饰主题。在平面设计上添加一些线条,看上去不会显得 单调。
线条的使用可以串联整体
有时候进行排版,需要使用很多元素,由于元素太多需要分组,有的靠近,有的疏远,如果要使其更具体整 体感,还是需要线条的串联,这样不会显得太单薄。
线条的使用可以突出主题
线条再平面设计中,也是突出主题的一种方式,因为使用 线条的话,可以划定一个视觉焦点,让主题体现在一定的 范围内,显得更加清晰明确。
相同性质图形中,有特异的图形突出
静态图形中,动态图形突出
在平面设计的领域里,点、线、面有其独特的视觉 效果和审美价值,它作为视觉语言,通过一定方式 的组合,向人们传达出特定的内涵和信息。巧妙的 将点、线、面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可以表现出许多 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图文课件 第二章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关于点的海报设计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3、点的力感 点是力感的中心。首先单个的点具有向心力感,两个相同的点之间的力感
是均衡的,两个大小不等的点,大的点的力感要强于小的点,平均放置的三个 点,力感在里面均衡的流动。
平面构成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第一节 平面构成中的形
俄罗斯画家、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曾经在《点线面》一书中提道:“依赖于对 艺术单个的精神考察,这种元素分析是通向作品内在律动的桥梁”。他通过自身 的理解,透过现象将艺术的形式归纳为三种元素之间的构成关系,即点、线、面。
当画面中有众多的点形态时,大小、 疏密不同的点排列会产生散点式的构成方 式。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海报设计/龟仓雄策
海报设计/新村则人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点的虚实、浓淡、单众是相对的关系,“实点”是指实在、强烈、突出的点 形态,“虚点”是虚弱、模糊、附属的点形态。
2.点的位置 点的位置对于画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单纯的点有着凝固视线的视觉特
可以进行形象自由、位置自由、方向自由的构成。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点 的 自 由 构 成 及 应 用
第二章 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与形的语言
(2)向大师学习 点是设计中最活跃的元素,招贴艺术是平面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
式,很多大师的作品中都蕴含着点的应用,恰如其分的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画面简洁有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平面构成—第2章 平面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1
二、点与线
14
三、点与面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很多点的聚集又形成了面 的感觉。通过点的面化,点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可以表现出面的转化,表现出阴影、空间立体 感等,如图2-12所示。
15
一、线的形态
1.线的分类
1) 直线(几何线形) 2) 自由线形(曲线)
第二节 线
16
一、线的形态
2.不同的线所呈现的不同效果
23
二、面与空间
在二维空间中,面的存在可使空间有纵深的三维感。斜面、具 有特殊透视效果的面和具有深浅变化的面,使空间的体积存在 感更强烈;而具有明暗效果的面和具有体积感的透视面的存在 给平面空间的视觉感受增加了一份体感和空间重量感。 在二维空间中,面的实与虚也会制造出不同的视觉表现效果, 体现三维空间的效果,以面的力量影响整个设计造型活动。实 而重的面具有更强的存在感;虚而轻的面常用于进行虚实对比 手法以衬托主题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平面设计构成中,可以通 过对某一面的虚化、柔化等来减轻面的存在感,从而使整个画 面和谐,富有美感,如图2-26所示。
26
二、几何图形
在艺术设计中,几何图形是 指从普通图形及实在物体元 素中抽象概括出的各种图形, 主要运用点、线、面以及通 常所说的正方形、圆形、三 角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来 表现各种具有审美视觉效果 的形象。
我国古代时期传统的造型艺 术中,几何图形同样也出现 在常用的织物、房屋建筑及 器物上,如图2-28所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时间:2013-12-31 09:37构成的艺术及其概念所谓构成就是将不同形态的两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综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概念。
这是一个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的用语。
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性。
平面构成在构成中采取数量的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散、方向的正反转折等变化,在结构上整体或局部地运用重复、渐变、变异、放射、密集等方法分解组合,构成有组织、有秩序的运动。
平面构成就是通过这种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松弛、平静、刺激、喜悦、痛苦、茫然等等。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视觉语言中的构成来传达作品的特征!平面构成的分类依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
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
自然形态的构成是通过对形象整体或者是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图形。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抽象的几何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话题。
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而视觉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
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类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组合所具有的美。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
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
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按照一定的意念秩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同存和谐、严肃、稳定的趋势感觉,而过分地追求又易流于单调死板。
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是一切艺术形式美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条理与反复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
比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重复构成装饰等。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默认分类 2010-01-27 16:22:44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一,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如均衡,适称.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二,对比,调和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以达到调和的目的.(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三,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韵律是诗歌中常用的名词.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音的轻重,长短,高低的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在诗歌中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音同韵同调的音可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及节奏感,在构成中韵律常伴与节奏同时出现.通过有规则的重复变化.比,等比处理使之产生音乐诗歌般的旋律感,运用得好就能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诱惑力.四,统一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统一是这些有变化的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使其从整体到得到多样统一的效果.统一的原理如下:1.接近的原理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各种接近类同的要素相结合,也能够得到统一.如形体的大小类同,色彩的接受,肌理造型特性的接近都容易具有统一感.2.连续的原理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和使用.把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仍能够得到统一.3.闭合的原理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侧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第二章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形象及构成形象在构成设计中是表达一定含义的形态构成的视觉元素.形象是有面积,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视觉可见物.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的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一,点点在人们头脑中是一粒尘埃,一个分子.一个标记点在几何学中是不具有大小只具有位置的.但在构成中是有大小,形状,位置和面积的.如人站在辽阔的海滩上就会小得像一个点,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物体在他周围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1.点与位置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是稳定和平静.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动就会产生力学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动到左上角或右上角,都会产生动感和强烈的不安定的感觉.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的中部以下,则给人一个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两个大小相同的点,放在平面内与底边平行的位置上,两个点会相互吸引,由于张力的作用会产生线和形的感觉.大小不同的两个点,放在平面内平行于底边的位置上,大的点吸引小的点,人们的视觉将会从大到小移动.多个点的近距离设置会有线的感觉,从而多点的不同安置相应会使人产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感觉.2.点与周围环境被周围密密集集的线包围或者被某些形所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点的密聚组合下,可以形成面,从中可利用挖空的空白来表现你所需要的形态和字体,并有一种精致的纤细感.点由于周围环境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如周围是小的点子,中间点就会显得大;如周围的点大,则中间的点就会显得小;上下两个同样大的点,上方的点显得大于下方的点.3.点的密集点的密集趋近,就形成了线的感觉,距离较近的点的吸引力比距离较远的点更强,点的间隔小,它的线化就十分明显.不具趋向性的点的集合也会形成线化现象,从大到小的线化的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也产生从近到远的深度感.因此点的集结就能加强空间变化效果.密集的距离相同的点会形成面,随着点的大小疏密变化很容易产生深度感.按照光照射在物体的亮面,暗面来分布,将会出现凹凸的立体感.4.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二,线点移动的轨迹形成了线.线在空间里是具有长度和位置的细长物体.在数学上来说,线不具有面积只有形态和位置,在构成中线是有长短,宽度和面积的,当长度和宽度比例到了极限程度的时候就形成了线.从构成的角度来看,具有长短,宽度的线,随着线的宽度的增加就会使人感觉到面的感觉,但如它周围的都是类似线的的群体,那么宽度较大的线也会认为是粗线.线的长短形状不同,我们把它分成各种不同的线.由于各种线的形态不同也就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1.线的分类:直线:平行线,折线,交*线,发射线,斜线.曲线:弧线,抛物线,旋涡线,波浪线,自由曲线.虚线锯齿线.2.线的特性直线的特性:一般从直线得到的感觉是明快,简洁,力量,通畅,有速度感和紧张感.曲线的特性:丰满,感性,轻快,优雅,流动,柔和,跳跃,节奏感强.曲线可分为圆和圆弧形态的几何曲线,圆规画出的曲线,用手工画出的自由曲线和用曲线规画出的曲线.几何曲线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自由曲线具有柔和自由感和变化的节奏感.细线的特性:纤细,锐利,微弱,有直线的紧张感.粗线的特性:厚重,锐利,粗犷,严密中有强烈的紧张感.长线的特性:具有持续的连续性,速度性的运动感.短线的特性:具有停顿性,刺激性,较迟缓的运动感.绘图直线笔线的特性:干净,单纯,明快,整齐.铅笔线和笔毛线的特性:自如,随意,舒展.水平线的特性:安定,左右延续,平静,稳重,广阔,无限.垂直线的特性:下落,上升的强烈运动力,明确,直接,紧张,干脆的印象.斜线的特性:倾斜,不安定,动势,上升下降运动感,有朝气.斜线与水平线,垂直线相比,在不安定感中表现出生动的视觉效果.3.线的不同方向运动在视觉上得到的印象线在构成中,由于运动的方向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印象.左右方向流动的水平线,表现出流畅的形势和自然持续的空间.上下垂流动给人产生力学自由落体感,它和积极的上升形成对照,可产生强烈的向下降落的印象,由左向右上升的斜线,给人产生明快飞跃的一种轻松的运动感.由左向右下落的斜线,使人产生瞬间的飞快速度及动势,产生强烈的刺激感.由于焦点透视的近大远小的原理,线的疏密排列,前疏后密产生深度,前边的愈疏愈近,后边愈密愈远,这样就形成了远近空间.4.线的紧密排列产生的视觉印象.线如按照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生出灰面的感觉.线如不同距离间隔排列,或线的粗线变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线的形状不同的等距离排列,将会产生凹凸效果.线的等距离排列产生出灰面.线如断开后会形成点的视觉效果.5.线的组合(1)规则的组合在平面构成中,线为造型要素,若用粗细等同的直线平等设置组事,按照数学中固定的数列来进行构成,这一类的构成图形在造型上比较能够得到统一,有秩序,但变化较少显机械性,因而比较单调和缺少感情.(2)不规则的组合若用粗细长短不同的各种线条依照作者的构想意念自由的排列,这一类的构成图形,画面较活泼而富有感情,由于画时手法或者笔法不同会产生很多偶然的效果.(3)规则和不规则的组合按照某种固定的形式进行线的组合,在组合图形中作者加以部分变化,使其产生不同的造型方式,也就是规则和不规则的组合造型方式,使构成变得丰富而有创意.(4)线的分割以线为造型要素,先组合成一张具有整体感的线的组合画面,再把整体的画面上用直线或是曲线作有规律的和无规律的自由分割.有规律的分割常要用数列关系来推算,无规律的自由分割可根据作者的意念来进行分割.线的分割可分成:平行线分割,直线分割,弧线分割,垂直与水平线分割,放射状分割.三,面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在平面构成中,不是点或线的都是面.点的密集或者扩大,线的聚集和闭合都会生出面.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最基本的形.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形状的实体.它在轮廓线的闭合内,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各种不同的线的闭合,构成了各种不同形状性质的面.1.面的分类(1)几何性的面:用数学的方式构成的形态.如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图形,五角形,矩形等.(2)直线性的面:用直线任意构成的形态.(3)有机性形态的面:用自由的弧线构成的形态.(4)不规则性形态的面:用直线和自由弧线随意构成的形态.(5)偶然性形态的面:由特殊的技法意外偶然得到的形态.如敲打,泼撒.(6)徒手性形态的面:不用任何几何器械辅助,而用毛笔徒手绘写的形态.2.图与底,正与负的形象在平面上,最先吸引人的视觉的跳到人的眼前占有空间前进的形象被称为"图".反之,后退的在"图"周围的空间的形象称为"底".力的形象就称为正的形象,底的形象称为负的形象."图"和"底"的形象就像我国的阴刻图章一样,"图"和"底"总是相互陪衬着的."图"和"底"的关系并非总是很清楚的,在形象以不同的方向转换的时候,当形象的一部分被框架骨格线分割或者切除,或者形象和形象之间联合起来的时候,何者为"图",何者为"底",就不十分明显.因而就很难辩认出某种形象究竟是正形还是负形,这种构成中所产生的"图"和"底"也就是"正"与"负"随时变化的关系为设计构成中的填色来选择图形,使图形具多样性提供了较多的可能.从大小到的线化的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也产生从近到远的深度感.因此点的集结就能加强空间变化效果.各密集的距离相同的点会形成面,随着点的大小疏密变化很容易产生深度感.前面有讲到节奏,这是具体的:在线之间按照一定的排列使之具有节奏感.要考虑对于递进的排列或者带有一定规律的排列的各种方法.在综合掌握线的方向性,能在画面构成上具有三维空间感.用更进一步使直线的粗细有所变化,就会使线间以及它们的组合的方向性产生更强烈的变化点的节奏:等间隔的排列,有于间隔距离的长短不同形成了疏密,但还是平面的画面.点与点间距离采取了累进的规律,可以使人产生动感.在渐进排列的点之间进一步增加点的大小差别时,则更加强调了渐进,递进性,并增加画面的动感.啊~~~还有点的大小在感觉上的最大限度,一定要取决于画面内容之间的相对关系.第三章骨格与基本形及形与形的关系一,骨格的作用平面构成中,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来构成设计,骨格既起到编排形象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二,骨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1.规律性骨格:是以严谨数学方式构成的.如重复骨格,渐变骨格,发射骨格.2.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自由性.3.重复骨格:在一定的框架内,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等距离划分出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称为重复骨格.重复骨格多为正方形单位空间,因对重复构成有利,可以较多的组合成新的形态.4.渐变骨格:在一定的框架内,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划分单位面积的水平,垂直线所组成的网格称为渐变骨格.一般可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博那基数列,调合数列来划分的.5.发射骨格:是由一个发射中心点向外发射或者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运行的骨格.发射骨格也可用渐变骨格的原理进行.由中心点有渐变变化的发射能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三,基本形在构成中简洁的最基本的有助于设计的内部连结而不断产生出较多形态的图形.基本形的设置不宜复杂,否则会使设计变得焕散,不统一,从而形成花砖地,不能创造了更多的抽象图形.四,形与形的关系在基本形与基本形相遇时,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关系供设计者选择,创造出更多的形象1.分离形和形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接触,呈现出各自的图形.2.接触形和形的边缘恰好相切.3.覆叠一个形象覆叠在另一个形象上,覆盖在上面的形象不变,而被覆叠的形象就有所变化,覆叠的位置不同也就产生出不同的形象,并产生上与下,前与后的空间关系.4.透叠形象与形象相互交错重叠,交错重叠部分为交叠,.重叠部分具有透明性,不掩盖形象的轮廓也不定分出前后或者上下的空间关系.5.差叠两个形象相互交叠,交叠部分成为新的形象,其余部分被减去.6.减缺形象与形象相互重叠,覆盖产生了前后上下关系,保留覆盖在上面的形象,后面被上面覆盖所留下的剩余形象为减缺的新形象.7.联合形象与形象交错重叠,不分前后上下关系,而把两个形象联合起来成为同一个空间平面内的较大的新的形象.8.重合两个相同的形象,不相互交错,其中一个覆盖在另一个上,成为合二为一完全重合的形象.五,单形的构成训练(1)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透叠等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训练设计者灵活的造型能力)(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 (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到构成设计中去)第四章平面构成的方法一,同一基本形方向变动不同组合的重复构成在平面内,首先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划分空间作重复骨格,骨格的大小阔窄由设计者构思决定.重复是在重复骨格内的基本形的重复排列.基本形为单纯的抽旬的图形.基本形的大小由重复骨格的一个单位大小决定,在重复骨格中一个单位内设置.基本形输入到预先设定的重复骨格中,基本形可以有方向的变动.如设定基本形四边分别为a,b,c,d,在变动中可以是a边b边相接,也可以是a边和c边相接,依次类推就可以为ab ,a c,ad,aa,ba,bc,bb,bd,cc,ca,ac,cd,bc,dd,da,db,dc.....等排列,也可以把基本形的形象对称形加入排列变动,这样不停的在骨格中位置重复变动,就得到不同接触变化,然后在各个骨格单位内基本形与骨格内的空间可以填黑也可以留白,空间留白,那基本形显然为黑,反之基本形如果是白那骨格空间就是黑了.这样重复变动,边与边发生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抽旬形象,最后再骨格线消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抽象的新形象.这种变动可是按一定规律来的,也可是自由的没常规的进行的.没规律的就得到自由的构成,按照一定规律的就得到有规律的构成.整个过程虽然比较单纯,预先也不必过多的计划.但是造型的重点都在选择图形之后,这些图形可以是一件好的作品,也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不理想的作品.好的保留不好的进行修改或者重组.因此重复构成实际是把一个基本形通过方向的变换设置和"图"与"底"的不同交换的数种图形综合起来的基本的图形上而得到发展的形象.这种经重复得到的图形,是从无意开始到有意完成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就会有许多意外的效果产生,因而对新的造型构成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这种重复的骨格和重复基本形的构成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千变万化的设计作品来.二,以一个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构成近似构成主法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动,近似构成在骨格选择上基本上和重复构成相同,都是基本形成在重复骨格内的排列构成.基本形为以一个基本形象的近似形为构成元素,因此它的基本形不像重复只有一个基本形象而是多个基本形象.1.近似基本形为同一个相同基本形象但大小变化.如正三角形,同为正三角形的大大正三角形或小正三角形.2.近似基本形为它的类似形.如三角形,可以是各种不同角度的三角形,如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任意三角形.3.近似基本形为两个几何形的相加或者相减而得,如一个梯形加上一个圆形,一个梯形减去一个圆形.4.近似基本形为一个一个有意画出的基本单位填色所得的近似形象.5.近似基本形为变化不大的有机形.以上为近似构成中的以不同方式处理画出的基本形象.在构成时基本上和重复构成一样,可。
构成基础第二版电子课件第二章平面构成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曲线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几何 曲线是用圆规或其他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美、规整的美,如 图2-1-41 所示。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如图2-1-42 所示。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点的空间关系错视同样 大小的A、B 点,因为周围空间中 点的大小不同,导致在视觉上A、 B两点大小不一样,如图2-1-23 所 示。完全相同的C、D 点,在白色 背景下会比在黑色背景下显得小, 如图2-1-24 所示。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三、面
1. 面的概念 面是线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轨迹,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 本的形,它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在平面构成中,面在轮廓线的闭 合内,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如图2-1-65 所示。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 面的形态 面可以理解为轮廓线包围的平面面积,它在画面中占的比重较大, 因而面的形态对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可以说起了主导作用。一般来说, 面的形态可分为规则形的面和不规则形的面两种。 规则形的面主要是由直线的运动构成,如直线平行移动形成长方形 的面,直线旋转移动形成圆形的面,斜线平行移动形成菱形的面,直线 一端移动形成扇形的面等。规则形的面一般形状规则整齐,具有简洁、 明确、秩序的美感,如图2-1-66 所示。 而不规则形的面则是由直线和曲线的自由运动形成的,具有变化多 样的特点,如图2-1-67 所示。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面
第三节 面的形态特 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复习点和线的概念和特征
1、点的概念和特征 2、线的概念和特征
一、面的分类和特征
1、面是和“形状”最密切的形式,方形、三 角形和圆形是三种最基本的形,它们属于几 何形,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求得的,特别具有 规律性。 2、还可以按照面的构成方式分为由自由直线 构成的面,自由曲线构成的有机曲面,直线 和曲线共同构成的不规则面,偶然方法(如 泼溅、撕裂等)形成的偶发面等。
几何面
有机面
偶然形
面的特征
面按照数学的解释是线移动的轨迹。通常的视觉上, 任何点的扩大和聚集,线的宽度增加或围合都形成了 面。面给人的最重要的感觉是由于面积而形成的视觉 上的充实感。
线围合成面 点扩大成面
线加宽成面
二、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1、面的轮廓 绘画和手工绘制的面轮廓灵活多变,电脑和 机械的方法较容易制作完成光洁、无变化的 面。 2、面的明暗和色彩对比 3、面的虚实对比 4、面的大小对比 5、有机面和几何形的对比 6、面的质感对比 7、多种手法为我们激发创意的灵感
面的轮廓
面的明暗对比
黑白关系对比强烈
大面积灰调子 明度接近
面的色彩对比
色彩鲜明, 对比强烈
色调统一 温和淡雅
面的虚实对比
在单纯的背景 上,主体形象 突出的被视为 实面,周围则 成为虚面。
面的大小对比
画面元素散点状分布, 面积相差不大,整体 统一匀称。
画面中几个面的面积 相差很大,画面充满 张力。
有机面和几何形的对比 各种几何的 面组合在一起
有机面
面的质感 对比
在实际的构成和设计中,有 些情况是把一些原本不是面 的视觉元素作为面来处理和 安排的。比如:成片的文字 、淡化的底纹、插图等。
第2章 平面构成(1)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2.1.2 平面构成的特点
平面构成是对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 型因素进行的的综合研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平面构成以知觉为基础。 第二、平面构成是一种非常强调理性的活动,它是自觉的,有意 识的再造过程。
2.1.3 平面构成的分类
①自然形态的构成 自然形态的构成是以自然本体形 态为基础的构成。该构成形式保持 了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形 象整体或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 重新构成新的图形
4、面的构成形式 ①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②自然形的面(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 ③徒手形的面(给人以自然、随意的视觉效果); ④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⑤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⑥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 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 的单位。在平面构成中,点是 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在比较 中而存在,通过比较而显现
点线面构成
点线面构成
点线面构成
点的形态 点的形态多样,有 规则点、不规则点、 具象点、抽象点、实 点、虚点
点的形态
点的视觉特征
点的基本属性是注目 性,点能形成视觉中心, 也是力的中心。视觉中, 越小的形态越能给人以点 的感觉越强,反之则越有 面的感觉。点在画面中数 量、位置、大小的不同产 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
面的构成
点线面构成作品欣赏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平面构成? 2、平面构成视觉元素、形态要素包括哪些? 3、参照本节内容,完成点构成、线构成、面构成及点线面综合构 成练习(先画草图)。
要求:新颖、富有创意,能较好体现点、线、面的构成特征, 制作精细。
作品规格为:10cm×10cm或15cm×15cm 完成数量:各1幅
平面构成基本理论
平面构成基本理论面构成的三要素:点、线、面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点: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
.点的视觉特性: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
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
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
.点的构成方法:等间隔、规律间隔、不规律间隔、点的线化、点的面化。
线: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这点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很广,尤为重要。
画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线形来实现的,优雅的线型多为曲线。
.线的视觉特性:垂直的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优雅、动感,曲折线不安定,粗线稳重踏实,前进感。
细线锐利、速度、柔弱感。
.线的构成方法:几何线形工整、古板、冷淡;自由线形自由、个性分明。
面:面可以给点和线一个容纳的空间,单点、单线永远形成不了面。
面的分类:积极的面:点、线移动、放大产生的面。
消极的面:点、线密集,环绕产生的面。
也可以分为几何形面和非几何形面。
图与底的关系:图,简单的说,就是你想要表现的东西,位于画面前方。
底,就是背景,位于画面后方。
生动的图像一定是图底分明的,这样才有层次感。
当然也有矛盾图形,比如太极图,分辨不出图与底,一般来讲都是要求图底分明的,也可以利用图底不分明做出一些有个性的图像来。
基本形与骨架:基本形就是构成图案的最基本的要素,基本形间的关系有分离、接触、覆盖、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骨架就如同坐标一样,用来把感性的想法理性的呈现。
先画骨架,再作图可以表现的很工整。
平面构成的表现手段: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立体空间、肌理、韵律。
平面构成理论就只有这些而已,多体会、多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融会贯通。
比如:万花丛中一点红,这个红就是特异,特异包括形、颜色、质感的变化。
平面设计的基本功昨天下午,北服-佛莱士国际学院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五位应届毕业生来工作室参观。
d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第三节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组织教学考勤复习讲评新课一、空间空间是形的存在状态给观者的视觉产生某种深度错觉。
平面中的空间取决于观者的想象。
在平面中我们看到的立体感、运动感、空间感等属于视知觉的一种“幻像”。
平面构成中,空间是来研究和利用形的组合,在二维平面内产生三维立体效果的可能性。
实际上,在平面造型中,都以涉及到空间的表现。
空间是造型所派生出来的必然现象。
无论是层次空间还是三维立体空间,都属于空间的概念范畴。
(一)、平面构成的空间表现1、利用形态的重叠表现空间2、利用点的大小和疏密表现空间3、利用线的疏密、粗细表现空间4、斜线、斜投影表现空间——透视画法在空间表现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线具有方向性,斜线表现空间,可以说是对透视学原理的最简单归纳。
斜线表现空间和透视的科学方法造就了斜投影法,斜投影在表现深度方面,是立体感的最直接表现。
5、放射状线表现空间—放射状线具有类似透视图法的造型效果。
6、倾斜产生空间——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产生空间旋转效果。
7、曲面形成空间——弯曲具有起伏变化,平面形象弯曲,会产生深度变化。
8、面的连接产生空间——平面中,面的连接可以形成体,面的弯曲可形成体,面的旋转可形成体。
形成体的面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
9、交错形成空间——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二维性就会因交叉转为三维空间,产生前后关系。
7、利用投影表现空间—光影效果的运用,背光部分阴影的表现。
8、明暗对比产生空间—光影效果的运用;形态之间明度高低的对比产生的空间感。
9、打破秩序作空间的表现——在一定骨骼秩序中和形态排列整齐的秩序中,适当改变局部线或点的排列方向,以破坏原有的秩序特征,会产生空间感。
改变线的运动方向,使平行直线曲线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
二、形与空间的关系习惯上,人们常把有视觉特征和外形的物体称为“形象”,形象的存在是有赖于空间的,即任何形象都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
(一)、正负形(图与底)1、就平面而言,可见的、实在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称之为“图”,即正形;将形体周围的“空白”称为负形,也称为“地”或“底”,它的作用是衬托“图”,使图能显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第三节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组织教学考勤复习讲评新课一、空间空间是形的存在状态给观者的视觉产生某种深度错觉。
平面中的空间取决于观者的想象。
在平面中我们看到的立体感、运动感、空间感等属于视知觉的一种“幻像”。
平面构成中,空间是来研究和利用形的组合,在二维平面内产生三维立体效果的可能性。
实际上,在平面造型中,都以涉及到空间的表现。
空间是造型所派生出来的必然现象。
无论是层次空间还是三维立体空间,都属于空间的概念范畴。
(一)、平面构成的空间表现1、利用形态的重叠表现空间2、利用点的大小和疏密表现空间3、利用线的疏密、粗细表现空间4、斜线、斜投影表现空间——透视画法在空间表现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线具有方向性,斜线表现空间,可以说是对透视学原理的最简单归纳。
斜线表现空间和透视的科学方法造就了斜投影法,斜投影在表现深度方面,是立体感的最直接表现。
5、放射状线表现空间—放射状线具有类似透视图法的造型效果。
6、倾斜产生空间——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产生空间旋转效果。
7、曲面形成空间——弯曲具有起伏变化,平面形象弯曲,会产生深度变化。
8、面的连接产生空间——平面中,面的连接可以形成体,面的弯曲可形成体,面的旋转可形成体。
形成体的面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
9、交错形成空间——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二维性就会因交叉转为三维空间,产生前后关系。
7、利用投影表现空间—光影效果的运用,背光部分阴影的表现。
8、明暗对比产生空间—光影效果的运用;形态之间明度高低的对比产生的空间感。
9、打破秩序作空间的表现——在一定骨骼秩序中和形态排列整齐的秩序中,适当改变局部线或点的排列方向,以破坏原有的秩序特征,会产生空间感。
改变线的运动方向,使平行直线曲线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
二、形与空间的关系习惯上,人们常把有视觉特征和外形的物体称为“形象”,形象的存在是有赖于空间的,即任何形象都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
(一)、正负形(图与底)1、就平面而言,可见的、实在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称之为“图”,即正形;将形体周围的“空白”称为负形,也称为“地”或“底”,它的作用是衬托“图”,使图能显示出来。
图与地是共存的。
在中国画论中,把可见的“图”称为“实”,空白的“地”称为“虚”;反之,当图为负形时,地必须与之相反呈现为正地。
正负表现最典型的图形是我国的阴阳“太极图”。
2、平面空间中的正负形的关系平面中,正形与负形是靠彼此界定的,同时又相互作用。
正形积极向前,具有凝聚力;负形起陪衬作用,具有后退感。
图形的具体表现和欣赏的心理习惯,对正负形形成因素尤为重要。
正负形的表现在平面中各有作用,应从整体认识3、图形的边线共用当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图形的边线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明确含义,即作为并列相接的不同图形的轮廓线,称为边线共用。
这条共用线根据自身的曲直变化,既能形成正形的形态特征,又能构成负形的形态特征,使图底都能同时显示出自身的形象特点。
由于正形与负形边线的共用,使正负图形同时都具有独立存在形态的意义,所以各不相让,产生了争取主形的抗衡作用与矛盾性。
4、图底反转反转本身是指颠倒或逆行的意思。
由于观察者对图与底注意角度不同,而发生图形形象的变化,称为图底(地)反转。
平面中图形之间的彼此黑白表现表达了各自的明确形象,是一语双关的体现。
如“鲁宾之杯”,当白色为底,则出现黑色高脚杯的造型;视黑色为背景时,出现白色面对面的人物侧影。
〈鲁宾之壶〉最早对图底反转视觉现象加以研究三、错视觉(一)、概念:错视是由于形与形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不正确的视觉反映。
是指我们所看到的形态的视觉印象与对形态的实际测量的结果不相符的现象。
产生矛盾的错觉经验,是由于观察者在观察形态时,视觉上受到一定因素的干扰造成的不均衡感所致,产生错觉的作用,是生理与心理的一种反映。
错视多用于渐变、发射、空间构成中20世纪60年代英国女画家赖利·布里奇特的〈光效应〉艺术,探索引起视觉错乱的绘画技巧。
(二)、常见的错视表现形式当某种形态不以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时,便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周围形态的影响,对视觉造成一定的干扰。
通过对错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找出造成错视的原因,在造型构成中,能够有意识的运用它并同时避免它对形态的影响。
在知觉与客观现实的协调中逐步提高视觉的敏感度,在尊重视知觉的条件下提高造型的准确性。
1、线群交叉造成的形态扭曲错视当某种规则形态上有交叉的线群出现时,这个形态的规则性在视觉上就会受到影响。
圆形在交叉线群的干扰下,视觉上有一种扭曲感,圆形变得不圆。
温特、郝林错视图,当一组平行线放置在向心放射线或离心放射线之上时,平行线都显得不平行,而是分别向发射中心弯曲。
大小三个正方形置于同心圆的背景下时,视觉上会觉得正方形的四个边并非直线,都向中心弯曲。
这种斜线与曲线使规则形态产生变形,是由于斜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曲线也带有很强的方向性和运动感,它们都对与之相交叠的形态产生一定方向性的视觉引导作用。
一条斜向的直线,被两条平行的直线断开,斜线会产生不在一条直线的感觉。
2、角度造成的大小、长度错视两线相交或两形相交形成的角度,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在这个角度的范围内,相同大小的形态,越靠近交点的形态就会越显得大些。
缪勒·里亚关于角度造成线的长度的错视显示,相同长短的线段,由于端点箭头的方向不同使我们对线段的长度产生错视。
向外的箭头使其与线段相交的角度较小,对线段产生向内的压力,故显得较短。
向里的箭头使其与线段相交的角度较大,对线段产生向外的拉力,故显得较长。
3、对比造成的面积错视对比是使形体的特性被突出来的一种有力手段。
这种形式的构成,伴随形体的相互比较,视觉上会产生某种差异,这种差异与形态周围环境(面积、特征、色彩、明度、肌理等)的影响和制约是密不可分的。
埃宾豪斯错视图: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形,被周围比其大的圆形包围着的圆,看上去比较小;而被比其小的圆形包围的圆形,则显得较大。
这种现象是由于对比的结果。
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放置在黑色背景中的白色正方形显得较大,放置在白色背景中的黑色正方形显得较小。
这是由于明度对比的结果,明度高的色具有膨胀感。
同等大大两个正圆形,上下并置,上边的圆形给人感觉较大。
原因在于,一般观察物体时,视点总是习惯集中在事物的上部,上部的图形大多成为视觉的中心,所以视觉上产生了错觉效果。
在文字设计时,将8和B 、S等结构特征的文字的上半部安排的都略小于下部,这样不但调整了由于错视产生的缺陷,更加强了文字的稳定感,在视觉上也比较舒服。
带有圆角的正方形,由于圆角的影响会使人产生错觉,其四边的直线,给人感觉稍向内弯曲。
设计中,这类图形会感到不够丰满,如将其边线采用稍向外弯曲的弧线,则效果会更好。
线的方向性造成面积的错视。
由线形排列组织成的形态,都会遵循线的方向产生向两极发展膨胀的趋势。
竖线具有向上下延伸的趋向;水平线向左右延伸;交叉线向四方扩张延伸,最终使形体发生面积的改变。
4、透视造成的大小错视当在透视线范围内出现几个相同大小的形体时,由于视觉判断的经验,认为其大小不同。
感觉上,距离视觉消失点近的形体,较大于距离消失点远的的形体。
5、水平垂直错视旺德错视图(1858年):两条相同长度的直线,分别呈水平与垂直状态,用视觉去衡量,会觉得垂直状态的曲线较水平状态的直线长些。
原因在于我们的眼睛呈水平生长状态,对水平方向的长度或形态判断较为敏感、省力,而对垂直方向的长度判断较迟钝、费力,因而便觉得垂直线较长。
要使两条直线在视觉上看起来相等,则要调整水平直线的长度,约加长30%左右。
如表现正方形则将正方形的水平边稍长于正方形的垂直边,视觉上会得到标准的正方形。
另外,在垂直线上取中点时,往往感觉上的中点会比实际上的中点略偏上方,这是由于视觉对画面较上部的长度或形态判断力较为敏感,对画面较下部的判断较为迟钝。
6、形体的反转性远近错视图形体的反转性远近错视图往往是就立方形体而言。
由于观察者看法不同,立方形体产生两种不同的空间存在状态。
局部形态时而显得靠前,时而显得靠后,视觉上形成反转性远近错视。
四、茅盾空间——无理图形(理念空间)茅盾空间顾名思义,指形态不合理的空间存在状态。
虽然形体在二维平面上有表现的可能性,但若制作成实际的三维立体模型则不可能,也被称为“无理图形”。
无理图形具有特殊的立体感觉,它的空间不合理性、茅盾性满足了现代人类个性化、趣味化的视觉要求,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利用。
1、两种空间知觉的并存两种空间知觉的并存往往是对反转性远近错视图形的矛盾化处理和利用,造成一种图形两种视点的和平共存。
2、形体两端的矛盾逆转一般情况下,我们观看物体时眼睛总是从形体的某个端点沿着形体方向,逐渐移动视线,最后到达形体的另一端。
而在视觉转移的过程中,形体微妙地发生了逆转,它的合理性遭到了破坏,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矛盾空间。
3、悖架图形悖架图形指形态的不合理交叉造成视错觉的图形。
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如作二维平面表现时,往往整体构架产生局部交叉。
根据透视法原理,较远形态之重叠部分应被遮掩。
4、矛盾空间构成常采用方法共用线和共用面——将两个不同视点的形体联系在一起,使两种空间知觉并存,形态关系转换。
矛盾连接——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起来。
交错式幻象图——形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错位处理,使后面图形处于前面,形成彼此的交错性图形。
边洛斯三角形——将形体的各部逐渐转变方向遮挡与透明——使用透明的方法,画出被遮挡的部分,透视规律的逆运用——有意识违反透视的近大远小规律,或改变表现纵深感的斜线组合方法,产生的空间效果。
改变观察顺序——在构图中把图形划分,各部分单独具有真实性,最后通过共用线或共用面违反视觉规律编排组合,产生矛盾空间。
小结:1、空间表现2、形与空间的关系3、错视觉作业:1、利用倾斜构成、明暗构成、打破秩序形式作空间构成。
要求:造型元素表现空间感强烈。
画面整洁。
黑白表现。
规格:整一幅25cm×25cm 每小幅4cm×4cm2、利用图形的边线共用形式,作图底反转构成。
要求:造型表现形式感强烈,图形新颖,有创意。
画面整洁。
黑白表现。
规格:整一幅25cm×25cm3、矛盾空间构成设计要求:综合运用多种矛盾空间的表现形式进行构成设计。
画面造型丰富,黑白灰层次明晰。
构图完整、巧妙,并且表现语言多种多样。
注意矛盾点的表现应巧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