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混合加减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混合加减沪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混合加减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63页至65页的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连加、连减运算方法,以及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连加、连减运算方法,以及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连加、连减的概念理解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100以内的数的连加、连减运算,以及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小棒、图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比如桌子、椅子、书本等,然后让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多少个物品。
2. 例题讲解:利用教具和学具,给学生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用小棒代表数字,让学生直观地看到2个3相加的结果是6,3个2相加的结果是6。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完成一些连加、连减的练习题目。
例如,1+2+3=?,421=?4. 混合加减运算:让学生理解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例如,8+32的运算顺序是先加后减,结果是9。
5.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混合加减的练习题目,例如,5+21=?,93+4=?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3=6421=15+21=693+4=10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目。
2.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连加、连减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沪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连加: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例如:2 + 3 + 4 = 92. 连减: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例如:10 2 1 = 73. 加减混合:将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起,例如:5 + 2 1 = 6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难点:对于复杂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如购物、做饭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购物清单,上面有苹果、香蕉和橘子三种水果的价格,然后问学生:如果我要买2个苹果、3根香蕉和4个橘子,我需要支付多少钱?2. 例题讲解:(1) 连加: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解:2 + 3 = 5,所以一共有5个苹果。
(2) 连减:小华有10个糖果,他吃掉了2个,又吃掉了1个,还剩下多少个糖果?解:10 2 1 = 7,所以还剩下7个糖果。
(3) 加减混合:小丽有5个橘子,她吃掉了2个,又得到了3个,现在有多少个橘子?解:5 2 + 3 = 6,所以现在有6个橘子。
3.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1) 连加:小明有1个篮球,他又买来了2个篮球,一共有多少个篮球?(2) 连减:小华有8个饼干,他吃掉了3个,又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饼干?(3) 加减混合:小丽有7个苹果,她吃掉了1个,又得到了2个,现在有多少个苹果?4. 板书设计:连加:2 + 3 = 5连减:10 2 1 = 7加减混合:5 2 + 3 = 65. 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混合加减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混合加减(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运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或相减,并掌握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学生容易混淆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运算顺序。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例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用于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例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运算方法,并通过PPT 课件展示例题,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板书练习。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课堂练习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然后布置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板书设计1. 连加、连减、混合加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运算顺序:先算括号内的,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例题讲解、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运算中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学生的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 沪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
2.能使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
2.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1.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板书,干粉笔。
2.准备习题。
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复习前面学习的加、减法知识,让学生再次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入新知教师介绍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并举例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3. 讲解基础知识教师通过板书讲解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规律。
并以实际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方式。
4. 练习巩固教师出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学生使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练习。
5. 拓展应用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和情景中运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巩固和拓展应用知识点。
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并巩固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听课、回答问题和课下习题完成情况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和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能力提升通过日常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否有提升。
教学反思结合本次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连加”、“连减”的概念。
2.能够通过配对、拼图等游戏练习灵活应用“连加”、“连减”的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混合”进行计算。
4.能够依据实际生活问题,创设情境练习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2.连加和连减示例3.加减混合的计算4.加减实际应用情境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配对、拼图等游戏练习灵活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加减混合”进行计算及在生活中创设情境练习加减法。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探究法3.情境法4.游戏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介绍“连加”与“连减”的概念2.通过问答、图片引入,了解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认识。
2. 学习环节连加和连减示例1.老师通过带有连加和连减的练习题目,进行例题演示。
2.学生跟着做题,老师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加减混合的计算1.老师通过图示、动画等教具,演示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优先级问题。
2.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优先级问题。
3.再通过练习题目进行练习。
加减实际应用情境1.老师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加减法的场景,并通过实例练习进行加减运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生活场景实践加减法计算。
3. 巩固环节1.配对游戏:老师准备多组数字卡片,学生根据难度挑选并按照“连加”、“连减”进行配对。
2.拼图游戏:老师设计拼图游戏,学生按指导,选取数字卡片并按照计算顺序进行拼图。
3.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练习体会。
4. 课后作业1.布置适量的练习题目作业。
2.让学生自学下一节课内容。
3.鼓励学生进行加减法创意应用设计,跟家长分享并取得反馈。
六、教学资源1.教学图板2.多组数字卡片七、教学评估1.练习题目考核2.游戏、拼图等练习活动中教师实时跟踪学生表现,加以纠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6)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培养收集、汇总信息的能力,并利用有用信息解决简单的连加问题。
2、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二、教学重点1、能收集、汇总信息,并利用有用信息解决简单的连加问题。
2、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三、教学难点1、收集、汇总信息,利用有用信息解决简单的连加问题。
2、能用一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理解满10进1,满20进2。
四、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小丁丁:我和小胖想一起打乒乓球,需要买,一共要付多少钱?预设:26+13=26+26+13=师:这是一个连加算式,想一想怎么计算。
【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汇总。
】预设:(1)口算:从左往右计算,先算26+26=52再算52+19=71。
(2)横式计算:先将3个数分别分拆,20和6、20和6、10和3,20+20+10=50,6+6+9=21,50+21=71。
(3)竖式计算。
3、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连加》竖式计算的方法。
○板二、新授出示算式:26+26+13=师:这个连加算式,怎么列竖式计算?【互相说一说怎么列竖式,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预设:(1)(2)(3)2 6 5 2 2 6 2 6+ 2 6 + 1 9 + 2 6 2 61 1 1+ 1 95 2 7 1 5 2 2+ 1 9 7 117 1(一)分列两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
出示: 2 6 5 2+ 2 6 + 1 91 15 26 5引导:从左往右计算,先算26+26=52,再算52+19=71。
所以可以列2个竖式。
○板(二)用一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
1、通过分列2个竖式的方法引导合并成1个竖式。
出示:(2) 2 6+ 2 615 2+ 1 917 1师:说一说你看懂了吗?【请1-2个学生说一说。
】引导:先算26+26的和是52,再用52加第三个加数19,所以我们可以把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9)
连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2、能够对一些较为特殊的连加算式进行巧算。
3、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4、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观念。
教学重点:连加的竖式计算教学难点:用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看,春天的景色真美啊,小亚小巧他们去郊游了。
(出示情境图)请看,小亚他们要做什么准备:(出示电脑课件)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画面上你们知道些什么?同桌说说。
【结合情景,让学生说说郊游中事宜,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继而引入信息搜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交流搜集到的信息:一年级1、2、3班一起坐车去郊游,出示以下信息:1班29人;2班29人;3班28人(图片信息)“每人发一只面包,要多少只面包?”(文字信息)2、根据信息解决问题:(1)、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方法?(要算多少个面包也就是要知道有多少个人)算式怎么列?学生回答后师板书:29+29+28=(2)、仔细看看这个算式和以往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像这样的算式是连加。
(出示课题)计算时可以用已经学过的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学生尝试,教师巡视)(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练习情况,并让学生说说如何计算。
(4)、教师板演几种不同的连加的计算过程a、2 9 5 8+2 9 +2 8 (十位上不要忘了加进位1)1 15 8 8 6b、 2 9 计算时也是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2 9 个位满20向十位进2+ 2 8 8 6c 、 2 9+ 2 9 在第一个竖式算式的和上直接加上第三个加数。
5 8+ 2 8 8 6(5)、比较几种方法的异同(6)、你还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小组讨论 教师启发)(可以把29+29+28看作30+30+30—4计算)【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连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收集、汇总信息,列出连减算式;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减算式的笔算方法,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展连减并正确计算;3、开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经历探索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体验连减运算的含义,感受连减竖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初步学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仔细观察、正确计算的的良好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连减算式。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计算小达人闯关单、计算小达人章。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醒课题1、小亚、小巧、小丁丁、小胖他们学校的一年级总共有3个班级。
上周五他们一年级出去春游啦。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出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口算一下。
29+29+28=86,快速复习连加的三种竖式。
① 2 9 5 8+ 2 9 + 2 85 8 8 6② 2 9+ 2 95 8+ 2 88 6③ 2 92 9+ 2 88 62、他们一路欢声笑语来到了春游的目的地。
一眨眼的功夫,午餐时间快到了,每人发一个面包,要发多少个面包?得出:面包的个数=学生的人数,一共要86个面包。
3、小巧买面包①买28个巧克力面包,总共86人,还缺多少个面包?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算式怎样列?学生答复,得出算式:86-28。
口算一下等于几。
②还要买19个草莓面包,还缺多少个面包?师:接下去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列式?谁来说一说?58-19=39. .8 6 5 8- 2 8 - 1 95 8 3 9师:哪个数在竖式中出现了两次?我们还可以这样写。
.8 6- 2 8.5 8- 1 93 9 板书。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学生齐读。
提醒课题,连减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1、比拟算法师:单位名称是?请你们口答一下。
所以还缺39个面包。
师:连减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 沪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并掌握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能解决小学数学中简单的加减法混合运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组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及同时练习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调加减法算式的细心写法和正确口诀,规范学生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1.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解决小学数学中简单的加减法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难点1.语音口型和口算的联系和配合。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练习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讲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带领学生回忆和复习前述知识点。
2. 新知呈现1.通过演示和讲解,展示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2.强调算式运算符号的书写规范和口诀。
3.示范计算练习并找出规律。
3. 个人练习1.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加减法口算和算式计算,教师在旁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小组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口算练习和闯关活动。
2.在练习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
5. 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
四、学习评价1. 教师评价1.教师将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2. 自我评价1.学生将接受班级和自我评价,以检测和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作业,并根据实际情况预习下节课内容。
注:本文档为Markdown文本格式,不含图片和网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数学的4.5节,即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包含多个加法或减法的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包含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
2. 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3.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数学练习本。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些包含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讲解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运算顺序。
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并讲解解题思路。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练习题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
同时,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2. 板书内容:-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些包含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例子,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3)
连加教学目标:1、理解与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的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耐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连加:3+2+5=10+5+3=师:我们把这样的加法算式称为什么?(板书:连加)师:连加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2、竖式计算:36 28+12 +5748 85师: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说得好,我们小朋友学得都很扎实,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计算二、新知探究1、情境引入:上星期五,小巧他们学校去郊游,一(1)班有29人,一(2)有29人,一(3)班有28人,学校准备每人发一个面包,要多少个面包?师:这道题要算面包总数该怎么列式?生:29+29+28=?(一个人就要一个面包,所以要算面包总数就是算一年级的总人数。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它是一个连加算式)2、请你在练习纸的反面试试连加的竖式计算该怎样列呢?列好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的方法。
3、板书:29+29+28=86 29+29+28=86 29+29+28=8629 58 29 29+29 + 28 +29 2958 86 58 +28+28 8686反馈并交流。
4、我们小朋友都已经用竖式算出了结果,那现在谁来把这道题回答完整?单位是?答句?5、你比较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小结:小朋友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做连加竖式时要特别认真、仔细。
当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5+22+31= 18+26+37=汇报交流。
2、判断对错29+16+38=63 35+3+28=9329 3516 +3+38 6563 +2893用手势表示,并说说错在哪里。
3、填空你能不能先找出第一幅图中的小秘密?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填上合适的数2 8 2 81 6 1 6+ 3 + 37 8。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连加教学目标:1、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2、理解、掌握用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用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用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春天到了,我们刚刚去过春游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们也去春游啦!先来了两辆车,一年级(1)班29人一年级(2)班29人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列出算式并口答出竖式计算过程。
29+29=58(多媒体核对)列竖式的时候有什么注意点?(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2:从个位算起。
生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板书)二、探究新知又开来了一辆车,一年级(3)班 28人小巧带来了一个问题:每人发一个面包,要多少个面包?怎么列式?(29+29+28=)算式中的29、29、28都是人数,但是问题中要求的是面包有几个,你们为什么这么列式?面包和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人一个面包,29人就有29个面包,28人就要28个面包,面包数就等于人数。
)这是一个连加算式,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连加。
(出示课题)你能不能动手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一下这个连加算式?1、方法一:实物投影展示请用方法一的小朋友讲解一下。
(板书)2、方法二:(1)多媒体展示竖式移动有的小朋友发现这两个竖式中的58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两个竖式叠起来,变成一个竖式。
答案也等于86.2 9 5 8 + 2 9 + 2 8 1 1(板书)(2) 模仿练习: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第二种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下面两题。
① 27+30+28= 多媒体核对②49+16+24=在学习单上完成,实物投影核对。
每做对一题在相应的方框内打☆3、方法三: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还有其他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胖也积极开动脑筋,他的竖式是这样的。
(1)多媒体展示:2 9+ 2 9 1 5 8 2 92 9+ 2 82 7 +3 0看来之前我们总结的第三点还不够完整。
总结:个位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课题:《连加》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实际情景已经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10以内连加的计算。
在第二学期中,学生也较好的掌握了两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的格式与方法。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学习过的内容引入,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
单元分析:本节课是四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中的内容。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位数加法中连加算式的学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阅读数学信息,收集和汇总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
100以内的加减法包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连加内容的学习既对之前10以内连加算式以及加法竖式计算的巩固复习以及继续学习,也为之后连减。
加减混合学习起到承接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景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同时也应培养学生仔细阅读,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2、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重点:会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教学难点:用竖式进行连加运算教学准备:学习单,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旧知1.口算60+20= 21+40= 52+6= 8+29=37+12= 39+7= 100-40= 46-20=86-4= 48-9= 75-21= 5+7+8=师:5+7+8=你是怎么计算的?2.竖式计算29+29=师:那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做加法时: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1)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加减混合》学历单教学过程:即:方法二:一个竖式连着算2次即答:男生有25人。
(6)揭示课题: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7)做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活动二学习“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
出示情境图1、师:到了游乐园里,小朋友先来到摩天轮,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摩天轮上原来有43人,下去了7人,又上来了12人,摩天轮上现在有多少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能回答吗?(1)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进行练习,写完后和同桌说说计算的过程。
(2)投影练习纸,交流方法。
(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方便,打☆。
通过练习获得学习知识的乐趣29+ 2857-3229+ 2857-32(4)板演一个竖式的方法。
(5)运算顺序?(6)做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2、两个班级的人来到餐厅就餐(一2班有29人,一3班有28人),餐厅设有47个座位,有几人没有座位就餐?要求:用你喜欢的竖式方法进行计算。
活动三练习巩固1、基础练习(练习纸题3)2、计算比赛(改错)师:在做加减混合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方法的(看清加减符号)3、水果派对(猜猜水果后面藏着数字几?)灵活应用综合运用能力活动四总结谈谈收获小朋友,今天我们边游戏边学习了数学本领。
想一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培养总结能力8 0- 4 6(3) 4+ 1 (8)(5) 4+ 2 (9)8 3- 4 (7)2 (6)+ (1) 64 2-( ) (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5)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灵活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师:上课前我们先来抢答比赛12+3+4= 8 + 5 + 2= 1 7 -5 -5= 14 + 5 -5 = 师:这么快,你有什么好方法?(巧算)2、笔算:师:刚才我们做了20以内数的计算,那么100以内的数你能行吗?师:这么大的数有什么好方法计算吗? (竖式)(指名讲)2 7 +1 7 + 12= 48 -19-17=27 48+ 17 -19□□□□+ 12 -17□□□□师:动手练习请你自己动手完整地解答在练习纸上。
39 + 15-48=(师板演)小结:刚才我们做的三道竖式,第一道算式我们称它为什么?(连加)第二道称它为?(连减)第三道称它为?(加减混合)3、揭示课题:板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师:它们的运算顺序一般都是怎么样的?板书: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师:今天我们要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应用练习师:小朋友,快春游了,我们一起去游乐场好不好?(1)老师这里有他们套圈的分数,你能猜一猜他们谁能赢呢?(2)到底谁赢,什么方法来验证?(计算)师:谁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丁丁共得分多少?(24+23+34)师:24,23,34分别表示什么?(第一次套圈的得分,第二次套圈的得分,第三次套圈的得分)小结:所以求三次比赛共得多少分时,就能把第一次的得分+第二次的得分+第三次的得分。
师:小巧共得多少分?(25+26+28)师:小丁丁和小巧的得分的算式都出来了,请你选一道算式在练习纸上算一算得分各是多少(小丁丁:81(分)小巧:79(分))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谁能赢啊?(小丁丁)游乐场乘船:师:小朋友,小丁丁他们在玩,我们也去玩一玩——游乐场里有条游轮,可以乘40人,女生有8人,男生有12人,这些人全去乘船,还能乘几人?师:谁能用一道算式表示?(40-8-12)师:谁能算出结果?(20)相信你用了巧算的好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3)
加减混合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 43教学目标1、在创设的情境中,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会用两种形式进行加减混合的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仔细审题的能力。
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4、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制定解决的策略。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进行加减混合的运算。
2、从不同的渠道进行信息的收集及汇总,提出并解决加减混合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汇总,从而明确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一、加减法计算复习(口算)37+10 25+6 42+3764-50 49-7 11+1955-50 35-8 56-23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媒体:春暖花开图片。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小朋友们郊游去啦。
师:有两个班级的同学乘上大巴出发啦!(图)你看到了什么?(一(2)班29人,一(3)班28人)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明确问题师:熊猫乐乐说什么了?(出示集合圈:共有女生32人)师:女生32人是指哪个班级的女生人数呢?师:根据这些信息小兔欢欢提了一个问题:(出示)男生有几人?师:男生又是指哪个班级的男生呢?2、制定策略(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思考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 必须知道两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去掉两个班级一共的女生,剩下的就是两个班级一共的男生人数。
)(2)尝试练习,反馈,集体交流。
(板书算式:29+28-32)3、 探究笔算方法(1)合作讨论,尝试列式:①分两个竖式进行2次计算说说是怎样算的?(先算 ,再算 ,为什么57出现两次?)②一个竖式连着算2次答:一共有25个男生。
(2)使两幢楼成了一幢楼,“和”和“被减数”商量了一下,他们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呢?(57只写一次,既是“和”又是“被减数”,从上往下看,是加法里的“和”又是减法里的“被减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5)
加减混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第二册P4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通过观察思考、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通过计算方法的探究,进行新旧知识迁移的过程性体验,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应用题的审题、思考、分析和解决这一系列的过程,养成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汇总,然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郊游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啦!2、根据郊游图提出问题:一(2)班29人;一(3)班28人;一(2)班和一(3)班共有女生32人,男生有多少人?【教学策略:继续延用郊游的情景,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运用谈话方式,直接切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收集、处理信息:(1)仔细观察,发现哪些信息,又是怎样知道的。
一(2)班29人;一(3)班28人(小旗帜上看到的)一(2)班和一(3)班共有女生32人(小熊猫说的)(2)根据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男生有几个?)2、选择所需信息,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怎么解决?(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交流反馈(3)说清算式的含义29+28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减去32?【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然后仔细分析所有的信息之间的联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之前对于加减混合的应用题,学生只遇到过上车和下车这些具有典型数量关系的问题。
而先用加法求出总数,再根据总数以及总数的一部分求出另一部分,这样较为复杂的加减法应用题还是第一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一部分学生可能已经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而必然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弄清其间的数量关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6)
师:还可以用竖式这样计 算:
计算时也是先算个位再算 十位。
追问:为什么要向十位进 2?
个位满 20 向十进 2
29
29
+ 28
86
师:小亚他们一共需要几个 面包?
1. 课本第 41 页/2 ,实物
投影核对。 四、拓展延 伸(9分钟) 2. 笔算 课本第 41 页/3 对应目标:1、 (写在方格纸上)
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数学
课题: 连加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解决加法的问题。
2.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连加运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信息的收集并汇总。
2.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连加运算。 教学难点: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连加运算。
2、3
反馈:说说你是怎么在做
的?
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堂总 1.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在 结(2分钟) 计算连加时 2 种列竖式的方 对应目标:知 法。说说这 2 种方法,要注
归纳 小结
学生通过操作,训练了 技能,领会了数学思想 方法。 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 算连加运算。
帮助学生回顾全课,帮 助记忆。
识梳理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练习用实物投影 展示学生练习情况。
小结:象这样算式是连加。
计算时可以利用已经学过
的加减混合计算的策略:先
用两个竖式算 2 次,再用一
个竖式算 2 次。
2. 计算策略的讨论
同桌互相说
反馈:说说你是如何计算 的?
板书:
29
58
+ 2 9 +2 8
58
86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4)
连减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正确处理信息,解决连减的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学习单、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媒体出示:停车场停着87辆车,先开走了28辆,又开走了16辆。
停车场还有几辆车?1、读题、审题,列出算式:87-28 -16=43(辆)2、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反馈:方法一:8 7 5 9 (由于昨天的学习,大多学生可能不用-2 8 - 1 6 这个方法)5 9 4 3方法二:8 7-2 85 9 (学生一般用这一方法计算)- 1 64 33、小结。
4、练一练(1)(2) 4 1 6 8 9 7 5 2 8 9 -2 5 -2 4 -4 3 -1 3 -3 7()()()()()- 1 3 - 1 2 -2 6 -2 4 -1 67 8 8 5 5 1 6 9 7 3-1 9 -1 8 - 1 6 - 1 5 - 2 9()()()()()- 2 6 - 2 9 - 3 6 - 1 7 - 1 8[ 设计意图:在情景引入中进一步理解连减的含义,由于昨天的学习,学生可能选择方法二计算。
]二、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82-14-23 96-59-24 46-8-2754-26-15 43-20-19 69-7-38[ 设计意图:要求用方法二计算。
]2、看看错在哪里,然后纠正在下面7 2 2 4 9 6 7 7 6 5-4 4 - 5 - 2 8 - 2 9 - 3 43 8 1 9 7 8 3 8 3 1-1 2 -1 2 - 3 7 - 3 3 - 22 63 14 15 1 13、应用1、班级小图书馆有图书86册,上午借出18册,下午借出9册。
还剩下多少册图书?答:还剩下册图书。
2、今天邮递员叔叔要送57份邮件,他在第一个小区送出19份,在某公司送出17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 (4)
教学内容:沪教版第2册课本连加【教学目标】1、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2、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四会目标】1、会列竖式进行连加计算。
2、会用连加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3、听清其他同学的表述,作出判断并提出质疑或补充。
【教学重难点】理解与掌握用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过程】37+28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2、看图说图意。
(1)观察图,从图中知道什么?(2)汇总信息1班 2班 3班29人 29人 28人(3)问:每人发一个面包,要多少只面包?指名列式:29+29+283、揭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1、探讨竖式计算。
(1)问: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如何写呢?请小朋友尝试例题的竖式计算。
(2)指名汇报,师根据回答板书过程。
学生1:学生2:学生3:(3)思考:为什么算式3中是进2呢?同桌讨论交流。
(4)说一说你喜欢哪种竖式计算的方法?(5)小结。
2、练习:帮助好朋友找错误。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37+26+19= 22+5+31=学生独立完成,投影汇报,错误分析。
2、填一填3、应用。
小胖、小巧、小丁丁三人去玩,每人带了25元,他们一共有多少元?学生读题、分析、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自我评价五、板书连加29+29+28=86(个)答:要86个面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 43
教学目标
1、在创设的情境中,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
问题。
2、会用两种形式进行加减混合的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仔细审题的能力。
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4、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制定解决的策略。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进行加减混合的运算。
2、从不同的渠道进行信息的收集及汇总,提出并解决加减混合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汇总,从而明确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
一、加减法计算复习(口算)
37+10 25+6 42+37
64-50 49-7 11+19
55-50 35-8 56-23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媒体:春暖花开图片。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小朋友们郊游去啦。
师:有两个班级的同学乘上大巴出发啦!(图)你看到了什么?(一(2)班29人,一(3)班28人)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师:熊猫乐乐说什么了?(出示集合圈:共有女生32人)
师:女生32人是指哪个班级的女生人数呢?
师:根据这些信息小兔欢欢提了一个问题:(出示)男生有几人?
师:男生又是指哪个班级的男生呢?
2、制定策略
(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思考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 必须知道两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去掉两个班级一共的女生,剩下的就是两个班级一共的男生人数。
)
(2)尝试练习,反馈,集体交流。
(板书算式:29+28-32)
3、 探究笔算方法
(1)合作讨论,尝试列式:
①分两个竖式进行2次计算
说说是怎样算的?(先算 ,再算 ,为什么57出现两次?)
②一个竖式连着算2次
答:一共有25个男生。
(2)使两幢楼成了一幢楼,“和”和“被减数”商量了一下,他们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呢?
(57只写一次,既是“和”又是“被减数”,从上往下看,是加法里的“和”又是减法里的“被减数”。
)
(3)这样两幢楼就成了一幢楼,这幢楼有两层楼。
(4)现在解题过程是否完整?(补充答案、单位、答句)
(5)分析、比较:我们一共研究出两种形式的竖式,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
(二)尝试练习
1、出示图:同学们来到了公园,玩得可开心了,大家瞧,湖面上有48个小朋友在划船,32个小朋友到了规定时间下船了,又有19个小朋友上船了,现在湖面上有多少人在划船?
(1)在图片、文字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交流、汇报,然后独立列式,进行笔算
(2)学生独立完成,两种方法都可以。
方法一: 方法二:
29
+ 28
57 57 - 32 25
29 + 28 57 - 32 25
48-32+19=35(人) 48-32+19=35(人) (3)交流、反馈(补充答句)
两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说16在减法算式中是什么?在加法算式中是什么?
比较:这题和刚才那题有什么不一样?(一题加法在前,一题减法在前) 小结:先加后减,先减后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混合”。
(板书课题)
四、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一)巩固练习:
1、P43/2 (选部分)
(1)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填好括号与结果。
(3)反馈:说说括号里的数在加法、减法中各是什么?
2、书P43/3(选部分)
(1)小组比赛,每组一题。
(2)全班交流算法。
(二)拓展练习(机动):根据图收集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
(只列式,不计算)
树上有21只小鸟,飞来了19只,又飞走了15只
盘子里有30粒糖,小朋友吃掉了13粒,阿姨又放进去25粒
五、总结
今天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春游活动中一边游玩,一边学习了数学本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29+28-32=25(人)
答:男生有25人。
48 - 32 16 16 + 19 35 48 - 32 16 + 19 35 29 + 28 57 57
- 32
25 29 + 28 57 - 3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