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与李清照《声声慢》对比教学
《声声慢》《虞美人》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声声慢》《虞美人》比较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对词的意象、意境、情感的分析,提高鉴赏词的能力。
2.两首词的对比鉴赏,对艺术手法的把握。
教学重点:对意象、意境的分析和情感的理解,鉴赏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体会千古悲愁。
学情分析:高一上学期,此时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对高中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方式都还在适应过程,此时要做好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多从初中教材中寻找拓展点,建立好初高中课文的链接。
这样学生将会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知识的迁移和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让学生对《声声慢》《虞美人》两者进行比较,能更好地体会婉约派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1.对比法2.诵读法3.创设情境法4.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轻抚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词人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他们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吧。
二、走进作者(一)李清照字漱玉,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作品集《漱玉词》。
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李煜五代词人,南唐的最后一个国君,字重光,即位时改名煜,别号钟山隐士、莲峰居士。
亡国前,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表达对往事的无限留恋,大多哀婉凄绝。
(学生齐读作者介绍)三、写作背景(一)《声声慢》背景介绍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公开课:一个“愁”字,别样愁情《醉花阴》《声声慢》对比赏析
一个“愁”字,别样愁情——《醉花阴》《声声慢》对比阅读【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南渡后的人生经历。
2.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2.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方式】讲授法、提问法、朗读法、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北京大学叶朗教授在他的书中这么写道: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意象是美的本体,意象也是艺术的本体。
“情”与“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
在宋代,有一位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文豪,与李煜并称“词中双圣”的李清照,就特别注重借助意象描绘内心情感。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采用意象对比的方法与同学们一起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品味本词中的别样“愁”情。
二、初读:知人论世1.检查预习作业:通过检查课前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介绍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2.然后教师概括总结,即两首词的创作背景。
在此基础上,听教师朗读全词,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词的别样愁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大事记(人生经历):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渡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2)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学会珍惜眼前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2)理解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典故的理解。
(2)作者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声声慢》相关的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诗词内容、艺术特色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与诗词相符的音乐。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图片,简介作者生平和创作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李清照诗词,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声声慢》,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分享自己理解的诗词内容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结合诗词内容,想象作者的生活情境。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作者的忧愁与无奈。
5. 艺术欣赏(1)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拟人等。
(2)欣赏诗词中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典故和作者情感。
《声声慢》《虞美人》对比阅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作业设计
《词之韵》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好,许多高一新生 踏入高中生活感到不适应,担心跟不上教学节奏,忧 虑新生活,两位词人的愁情引起了共鸣,请你结合课 堂所学,并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愁情仿照《虞美人》词 牌名的形式填词。
(写作中注意“如何写愁”和“因何而愁”。)
写作指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愁之韧
《虞美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愁?
乐景衬哀情 直抒胸臆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思考。 夸张,将满腔愁绪比为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长流不断, 无穷无尽,突出愁思的深、长、多。 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以水喻愁,写出愁思的绵延无尽。
李煜生平
李煜早年过得无忧无虑,闲散自在,读书识字、作诗填 词、弹琴度曲。
——李煜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愁之重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愁之多Fra bibliotek——贺铸
乱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
绵长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愁之多
——欧阳修
绵长
声声慢
虞美人
二者相同点
如何
叠词
写愁
哀景衬哀情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 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 十倍的 索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 您下载 的是PP T模板 素材的 使用权 。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 利。
《虞美人》《声声慢》对比鉴赏教案
课前预习1.请同学们查阅有关作者的简介及写作背景,准备讲述作者故事。
2、请同学们至少查阅一篇关于《虞美人》和《声声慢》的赏析文章,仔细阅读、体会,准备课上发言。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煜和李清照两位词人的生平经历。
2、掌握两首词是怎样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传递愁情的。
过程与方法:诵读——指导朗读——介绍词人生平——再次朗读——把握情感——分析归纳运用的手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以个人生平经历对人生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及南唐后主李煜;两宋才女李清照,同学们记忆中首先被唤起的是什么?——他坎坷的人生经历,除此之外还有他们的那一首首宛如天上神曲般的美妙诗歌。
(预习检测1)同学们都熟知这两位词人的那些经典名句?——(生:七嘴八舌)同学们知道的还真是不少,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两位词人的喜爱。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两位词人的词作,一首是被誉为“词中之帝”的《虞美人》;一首是堪称“讲悲愁,讲孤寂当推榜首”的《声声慢》,一起来感受两位词人的才情,以及词作中所闪现出的艺术光芒。
[幻灯片1] (我们想要走入词人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首先要做的是?——诵读。
我们让两位朗诵好的同学来为我们朗诵。
其他同学注意读音和语速)(那想要深入了解一首词的思想和感情除了读之外还要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预习检测2)那位同学来给大家讲一讲“李煜”和“李清照”的故事?[幻灯片2] 李煜:有人评价他为“薄命君主,绝代词人”这句话多少带有一种悲情的色彩,说他是“薄命君主”是因为他曾是南唐的君王,后来战败降宋,由万乘之尊而成为亡国囚徒,41岁死于毒酒之下。
说他是“绝代词人”则不为过,有人就曾经评价说“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确是一个好词人”,他的词被称为“五代之冠”,由于他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他的词风也有了不同,做君王时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处境孤寂,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和声声慢比较阅读2
2、把握意象,解读意境
3、品味名句,赏析风格
学习重点
通过体会情感、解读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对比阅读
知识链接
一、寄寓愁情的意象:
1、淡酒(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2)何以解忧思,唯有杜康。——曹操
虞美人声声慢比较阅读第二课时使用时间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2把握意象解读意境3品味名句赏析风格学习重点通过体会情感解读意境培养审美情趣学习难点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法指导反复诵读对比阅读知识链接一寄寓愁情的意象
课 题
《虞美人》《声声慢》比较阅读第二课时
使用时间
6月2日
主备人
徐巩勋
学习目标
三、你喜欢两首词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背诵两首词
六、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梧桐: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二、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学习过程
学习反思
一、比较两首词的情感有何异同
1、《虞美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2、《声声慢》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3、讨论:两首词中的情感完全相同吗?
李煜《虞美人》与李清照《声声慢》对比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李煜《虞美人》与李清照《声声慢》对比教学1. 语言上的异同同是婉约大家,清丽委婉,真挚直白是李煜和李清照语言的共同点。
这两首词都没有难解之语、高深之语,连典故也几乎不用,甚至还出现一些口语化的倾向,却能表难表之意,达难言之情,这与两者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有着很大关系。
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神秀也" ,李清照的词亦是如此。
李煜的"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九字一气直下,格调极高,气势极大。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七对叠词构成四重境界,妙绝千古。
2. 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由于帝王的身份,李煜在词中所选意象多富丽堂皇,《虞美人》也不例外。
春花、秋月、东风、明月、雕栏、朱颜,唯美的意象表达的却是最深重的悲哀,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李清照晚年生活寄居他乡、漂泊孤苦,所选取的意象如: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无不哀怨动人,是所谓以哀景写哀情。
同是以景衬情的手法,二者一正衬,一反衬。
同是写愁名句,李煜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利用比拟,将愁比作春江之水,化抽象难状之愁为具体,尽言愁之绵长深远,情感沉郁苍凉。
李清照则把所有的未尽之言化为一句感叹"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抒胸臆,婉约深微。
3. 情感上的异同因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这两首词在情感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李煜是亡国之君,《虞美人》又是他的绝命词,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故国家园的留恋,对身份地位的巨大落差让他心中蕴藏了难以承受的痛苦、羞辱和绝望,以至于开端劈头问道" 春花秋月何时了" ,触目惊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愁深而阔。
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现得情感则更为复杂,国破家亡的悲愤,金石字画的流失,孤零漂泊的煎熬,孤独无依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无可倾诉,只能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的愁细而多。
《声声慢》《虞美人》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李清照《声声慢》和李煜《虞美人》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乱世中的生命况味(“问愁”)教材分析:《声声慢》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围绕“生命的诗意”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
探寻“生命的诗意”其实也是认识我们文化生命的存在方式,而理解这种存在方式需要通过赏析具体篇目的言说和艺术审美方式,探寻其背后所蕴藏的情思、信念、价值观和文化逻辑。
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意境,感受诗人的精神境界,体会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诗歌鉴赏能力。
因此需引导同学们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词中意象,感受意境之美。
此外,还需要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词人在词作中抒发的多重愁苦。
学情分析:高一(5)班的学生整体基础较好,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李清照的不少词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对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婉约为主的创作风格有一定了解,也积累了不少诗词鉴赏方法,因此能够抓住叠词,以及词作中的“雁”“梧桐”“细雨”等意象,感受凄凉哀婉的意境与词人内心的孤独。
但在理解“愁”的内涵,以及为何而“愁”时需要引导同学们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体会。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声声慢》,理解词人因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外物触发产生的内心波澜,感受词作的意境之美。
2.掌握词人借助叠字渲染内心波澜的创作特点,体会叠字中蕴含的情感及其递进层次。
3.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愁”的内涵,体察词人在国破家亡背景下遭受的难以排遣的忧愁苦闷。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对意象、意境的分析和情感的理解掌握两首词“如何写愁”的手法理解两首词“因何而愁”的内涵2、难点:两首词的对比鉴别中不同点的把握教学方法:讲授法、吟诵法、师生互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把中国古诗推向最辉煌的顶点。
《声声慢》与《虞美人》比较阅读教案
《声声慢》与《虞美人》比较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材料,了解李煜、李清照寄寓深远的创作风格,体味二李词中的清丽的语言与和谐的音韵,把握二李词中的深远凄楚的意境,掌握二者词风的差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把握词的节奏,品味语言;从材料入手,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李煜词的哀怨凄艳的“亡国之音”,感受李煜悲恨凄楚的思想感情。
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在对材料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品味李煜、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一、导入古人在评价诸位词人时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这李后主指的就是李煜,李易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李清照。
他们二位除了都姓李,人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甚至他们的作品也有微妙的相似。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两首词《声声慢》与《虞美人》来走进二李的精神世界。
二、朗读课文,体味情感,注意朗读节奏以及语速。
问题: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你认为两位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愁问题:你认为他们愁的原因是什么?三、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一)初读课文,阅读材料一一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早期经历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
之所以字重光,大概与其一目双瞳有关。
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
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声声慢》《虞美人》比较阅读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根据二:古人所饮是米酒, 根《据礼三一记:·“射守寻义着寻》窗觅曰儿觅:,”“独,酒自当 怎是者生晨所得起以黑之养…后老…的也到行,黄为所昏。以…良养…人病”已 这去也是,。明长”明夜而白难晨白寐起的,(时或卯间许时指以—示酒—语求: “睡五怎,点生而到得残七黑酒点”未),消饮正,酒是觉,天来有还第时没一 黑事是;就为“是了到呼“黄唤解昏寻酲”觅”,良(是人夜说。间时饮间 的酒“致终醉点,”次,日而起那床起后点困正乏是 “如晓病来谓”之。“倘酲若”一,开酒头病就用是 “酒晚来来解”除,,这谓“之怎“生解得黑” 与酲“”到)黄,昏有”时就则莫可名能其只妙是了。 为了保健。清晨保养身体、 解除酒病而饮用的扶头酒 自然是“淡酒”,而且不
所谓诘问是一种常用的无疑而问, 明知故问的修辞方式,又叫激问、 反诘。它只提出问题,不做回答。 在谈话的语流中,正确运用诘问可 以是谈话增强语气,加大力度,突 出话题的主旨,激发对方的思想感 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震撼作用, 增加表达力度。
诗歌朗诵 注意停顿、节奏 注意情感的投入 注意听众和共鸣
叁
陆
课后作业
背诵《声声慢》和《虞美人》
谢谢观看
“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心灵的一片清净
洁白。而诗词,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叶嘉莹)
贰
比较朗诵,体会诗词 声韵之美
学习活动一:如果有一场诗歌 朗诵比赛,而你想去参赛,两 首词中,你最想选择哪一首来 参赛?
徐銶《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 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张端义《贵耳集》称赞这首词道:“此乃公孙 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气 下十四叠者。后叠又云‘到黄昏点点滴滴’又 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一缕愁情伤千载
《声声慢》《韵之美 3 比较内容,学习诗词构思与抒情之美 4 比较愁情,领悟诗词生命底色 5 总结 6 课后作业
李煜、李清照写“愁”之异同——《虞美人》、《声声慢》文本的比较阅读
李煜、李清照写“愁”之异同——《虞美人》、《声声慢》文本的比较阅读————————————————————————————————作者:————————————————————————————————日期:李煜、李清照写“愁”之异同——《虞美人》、《声声慢》文本的比较阅读-中学语文论文李煜、李清照写“愁”之异同——《虞美人》、《声声慢》文本的比较阅读■ 施建立诗词文本的比较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思维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文本的分析、归纳,求同存异,最终达到鉴赏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目的,并同时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手段,真正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笔者试从《虞美人》、《声声慢》两首词对“愁思”的抒写出发,从“愁思”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教会学生找到一种全新的诗词阅读鉴赏方法,“将厚书读薄,将薄书读厚”。
一、“愁思”的内容李煜、李清照愁思的基本内容是“国仇家恨”。
写《虞美人》时的李煜早已国破家亡,漫长的囚禁生活开始风干他作为君主的自尊和对亲人的思念。
“春花秋月何时了”,他诅咒眼前的一切,娇艳的春花、明朗的秋月,在作者的眼中只能增加他无限的故国之思、忘国之痛;“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泛指故国的宫女,传达出的是作者对娥皇、母亲等亲人的无限眷恋。
《声声慢》虽然没有直接写亡国之恨,但全词抒写的是李清照经历坎坷人生后的伶仃孤苦,正是由于国家的变故、民族的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山河破碎给她留下了抹不去的心灵伤痕。
“燕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者因国破从北方寓居江南,见到北雁南飞,便生怀对亡故丈夫赵明诚的怀旧悼亡之情。
同是抒写“亡国之恨、散家之痛”,但由于两人的身份和性别的不同,决定了两人“愁思”在文本中具体表现的内容不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思比作充盈奔流的江水。
作为一代帝王,李煜从理性、奔放的男性视角抒发情感,是那么的浓烈、磅礴,给人以独特的厚重感,他的“国仇家很”是如滚滚的江水一般喷涌而出。
《虞美人》《声声慢》《蝶恋花》探究课件
恰问只雕故小往春 似君是栏国楼事花 一能朱玉不昨知秋 江有颜砌堪夜多月 春几改应回又少何 水多。犹首东。时 向愁 在月风 了 东? ,明, ? 中 流 。 。
虞 美 人
李 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关于李煜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 重光,初名从嘉,后以“日以 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 名李煜。号钟隐、莲峰居士。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 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 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 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 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 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 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 宗毒死。
探究
《虞美人》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 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 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 “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 “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 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 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 熟知的一篇。词作经过精心结构的,通篇一气盘旋,波涛 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 体。在李煜之前,还没有任何词人能在结构艺术方面达到 这样高的成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关于“愁情”,《虞美人》和 《声声慢》 两首词作在表达“愁情”上 有何异同? 要求:
1、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学科长负责记 录讨论结果。(时间:10分钟)。 2、中心发言人在班级汇报。 提示: 从词人情感、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三个 角度来比较。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李煜、李清照写“愁”之异同— ——《虞 美人 》、《声声慢 》文
收获可以得到一定的解答。
一
持 相 当 的速 度 和 相 对 的 时 间 , 它 也 能 死 里逃 生 。 动 物 的 本 能 在 自 然 竞 争 中 达 到 极 限 . 由 此 而 得 到 进化 , 繁 衍 下 去 。在 桑 地 亚 哥 身 上 , 我 们 似 乎 也 看 到 了 这 种 和 动 物 一 样 的 属 性 。当然 . 在 桑 地 亚 哥 身 上 还 表 现 着动物所 没有的东西 . 那 就 是 人 类所 特 有 的 思 维 活 动 。
大 语 文 论 坛 .文 本 解 读
前坚持着一份执着 . 真是这份执着让他 等到了机会 : 但
是机会绝不是天上掉下馅饼 。 即使是馅 饼掉下来 . 也 要
人 们 去 伸 手 接 住 。 桑 地 亚 哥 还 得 凭 自 己 去 接 这 块 馅 饼— — 大 马 哈 林 鱼 可 是 要 真正 享 有 自 己 的成 果 必 须
的精 神 世 界是 令 人 十 分佩 服 的 , 也是让 人无法想 象的。
茹 毛 吮 血 的年 代 里 . 人们集体 围猎 . 公 平分 获战利 品 , 大 家 一 起 享 有 劳 动 成 果 .是 因 为 认 识 到 集 体 协 作 才能
虞美人声声慢赏析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铺陈渲染 叠词
亡夫之痛 亡国之恨 颠沛流离 之苦
比较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的异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想一想:两首词主要表达怎样的情绪,有何区别?说 说你的理由。
《虞美人》《声声慢》比较赏读
授课人:渐晓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
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掌握比较鉴赏词的方法, 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 丰富内涵,在诗歌的鉴赏中陶冶情操,提高 修养。
时兴 短句” 起的 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词一般分 “片”或“阕” 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分两片的 词最为常见。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 。 小令、中调和长调 2、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 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如 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 派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情调或轻松活泼,或 婉约细腻,代表词人如柳永、李清照。
虞 美 人 李 煜
3、李煜,字重光,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与 南唐二主 ”,是五代是最有成 其父李璟并称为“ 就的词人。代表作有《玉楼春》《一斛珠》《浪 淘沙令》《破阵子》。 4、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与济南历城 人辛弃疾并称“ 济南二安 ”。代表作有《声声 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 。
“诗余”、“曲子词”、“长 1、“词”又称
隋唐 是
3、李煜,字重光,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与 南唐二主 ”,是五代是最有成 其父李璟并称为“ 就的词人。代表作有《玉楼春》《一斛珠》《浪 淘沙令》《破阵子》。 4、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与济南历城 人辛弃疾并称“ 济南二安 ”。代表作有《声声 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 。
【高中语文】李煜虞美人和李清照声声慢比较阅读ppt精品课件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荷”的意象,表 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明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 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 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 悦之情。
悲景写悲情
乐景衬哀情
比较结果:不同的意象、不同的表现手法, 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情感
两位作者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意境)?
虞美人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两首诗都写洞庭湖,两位诗人借洞庭湖所 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分析。 1、写景的侧重点不同: 杜诗只用十字就 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澎湃动荡的巨大 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孟诗写湖的丰厚蓄 积、广大浩渺,充满了活力。 2、表达的情感不同: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 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 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 心。孟诗表达的是漫游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 希望张丞相引荐出仕的主题。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 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 乡,表现思夫、思国、思 乡
《虞美人》《声声慢》对比鉴赏教案
课前预习1.请同学们查阅有关作者的简介及写作背景,准备讲述作者故事。
2、请同学们至少查阅一篇关于《虞美人》和《声声慢》的赏析文章,仔细阅读、体会,准备课上发言。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煜和李清照两位词人的生平经历。
2、掌握两首词是怎样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传递愁情的。
过程与方法:诵读——指导朗读——介绍词人生平——再次朗读——把握情感——分析归纳运用的手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以个人生平经历对人生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及南唐后主李煜;两宋才女李清照,同学们记忆中首先被唤起的是什么?——他坎坷的人生经历,除此之外还有他们的那一首首宛如天上神曲般的美妙诗歌。
(预习检测1)同学们都熟知这两位词人的那些经典名句?——(生:七嘴八舌)同学们知道的还真是不少,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两位词人的喜爱。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两位词人的词作,一首是被誉为“词中之帝”的《虞美人》;一首是堪称“讲悲愁,讲孤寂当推榜首”的《声声慢》,一起来感受两位词人的才情,以及词作中所闪现出的艺术光芒。
[幻灯片1] (我们想要走入词人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首先要做的是?——诵读。
我们让两位朗诵好的同学来为我们朗诵。
其他同学注意读音和语速)(那想要深入了解一首词的思想和感情除了读之外还要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预习检测2)那位同学来给大家讲一讲“李煜”和“李清照”的故事?[幻灯片2] 李煜:有人评价他为“薄命君主,绝代词人”这句话多少带有一种悲情的色彩,说他是“薄命君主”是因为他曾是南唐的君王,后来战败降宋,由万乘之尊而成为亡国囚徒,41岁死于毒酒之下。
说他是“绝代词人”则不为过,有人就曾经评价说“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确是一个好词人”,他的词被称为“五代之冠”,由于他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他的词风也有了不同,做君王时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处境孤寂,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李煜虞美人和李清照声声慢比较阅读ppt 人教课标版PPT文档共23页
李煜虞美人和李清照声声慢比较阅读 ppt 人教课标版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虞美人》与李清照《声声慢》对比教学
作者:王玮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5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89-01
李煜和李清照,一为词中之帝,一为婉约之宗,在中国词史中可谓是造诣极深,成就极大的两位词人。
由于人生经历、生存状态以及审美情趣的接近,他们二人的作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然而时代、身份、性别及才情的不同又使得他们的作品同中有异。
粤教版必修三中李煜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时出现,作者试图通过诗歌比较教学,从语言、手法、情感及篇幅四方面求同存异进行探讨,达到使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词人,把握情感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目的。
1.语言上的异同
同是婉约大家,清丽委婉,真挚直白是李煜和李清照语言的共同点。
这两首词都没有难解之语、高深之语,连典故也几乎不用,甚至还出现一些口语化的倾向,却能表难表之意,达难言之情,这与两者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有着很大关系。
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神秀也",李清照的词亦是如此。
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字一气直下,格调极高,气势极大。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对叠词构成四重境界,妙绝千古。
2.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由于帝王的身份,李煜在词中所选意象多富丽堂皇,《虞美人》也不例外。
春花、秋月、东风、明月、雕栏、朱颜,唯美的意象表达的却是最深重的悲哀,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李清照晚年生活寄居他乡、漂泊孤苦,所选取的意象如: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无不哀怨动人,是所谓以哀景写哀情。
同是以景衬情的手法,二者一正衬,一反衬。
同是写愁名句,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利用比拟,将愁比作春江之水,化抽象难状之愁为具体,尽言愁之绵长深远,情感沉郁苍凉。
李清照则把所有的未尽之言化为一句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婉约深微。
3.情感上的异同
因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这两首词在情感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李煜是亡国之君,《虞美人》又是他的绝命词,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故国家园的留恋,对身份地位的巨大落差让他
心中蕴藏了难以承受的痛苦、羞辱和绝望,以至于开端劈头问道"春花秋月何时了",触目惊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愁深而阔。
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现得情感则更为复杂,国破家亡的悲愤,金石字画的流失,孤零漂泊的煎熬,孤独无依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无可倾诉,只能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的愁细而多。
李煜与李清照,一失其国,一失其家,失国者总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失国有如失家,让人怒其不争。
而失家者总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失家有如失国,可谓女中丈夫,让人敬佩。
4.谋篇布局的异同
从篇幅上来说,李煜的《虞美人》属于小令,大开大合,不做细节描摹,短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无数曲折,无数欲语还休。
上片一句"往事知多少"刚刚问出,却又笔锋一转去描写小楼东风。
他心中的"往事"也不知是"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的故国,还是"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萝"的故宫,抑或是"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的故人。
无论是什么,那往事自然是不能想、不敢想,更不忍想的了。
而下片"只是朱颜改",一句轻轻的感叹,不仅蕴藏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惆怅,更有国破家亡后的悔恨愧疚,字字泣血。
与李煜不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更倾向于选取生活中的琐屑细节,如淡酒、黄花、窗儿、梧桐、细雨等意象,用较长篇幅来细腻地展现词人自我内心世界,比起李煜的境界阔大深远,李清照更加婉曲细密。
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利用时间的慢慢推移、空间的不断转化和景物的不同变化来展现人物心理细微的变化,使情感的抒发更丰富,更具有层次感,更加淋漓尽致。
两首词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也正好反映了小令和长调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之处。
诗歌对比教学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两位词人和两首词的异同,在对比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诗歌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