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基础知识全盘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基础知识全盘梳理【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制其弊(“弊”通“敝”,困乏,疲惫)3、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4、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5、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6、百有余年(“有”通“又”)7、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8、始皇既没(“没”通“殁”,死)【词类活用】a。
名词作状语1、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2、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像用包布)(像用口袋)4、内立法度(对内)5、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b。
名词作动词1、过秦论(指出过失)2、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用草绳系)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打,用竹杖打)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5、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6、序八州而朝同列(引,招致)c。
动词作名词1、追亡逐北(逃亡的敌兵,败北的敌兵)d。
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e。
形容词作名词1、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地方)2、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f。
使动用法1、却匈奴七百余里使。
退却2、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
离散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
朝拜4、外连横而斗诸侯使。
争斗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
灭亡6、会盟而谋弱秦使。
弱7、以弱天下之民使。
弱8、以愚黔首使。
愚蠢【一词多义】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②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敌兵吞二周而亡诸侯使。
灭亡③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的屏障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④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⑤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⑥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⑦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⑧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⑨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高中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际意义。
(一)常见实词1、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在古代和现代意义不同的词。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现在仅指男子的配偶。
2、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
例如,“兵”可以指兵器、士兵、战争等。
3、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
像“知”通“智”,“说”通“悦”。
(二)实词的推断方法1、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2、字形推断法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来推测其意义。
3、语法推断法依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和作用来判断其词性和含义。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和表达上起着重要作用。
(一)常见虚词1、而可以表示转折、顺承、并列等关系。
2、之作代词、助词、动词等,用法多样。
3、以有“用、凭借、因为”等意思。
(二)虚词的用法辨析要准确理解虚词的用法,需要多读多练,积累常见的虚词搭配和用法。
三、句式(一)判断句通常以“……者,……也”“……,……也”等形式来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常见的有“于”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等。
(三)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比如“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
(四)省略句在文言文中,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常常省略。
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二)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三)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
五、翻译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一)原则1、信要忠实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2、达译文要通顺流畅。
3、雅译文要富有文采。
(二)方法1、留保留原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等专有名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集)(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实词】1、贰①从属二主。
(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2、鄙(边境界封疆藩篱)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左右)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人,何处人)4、阙①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宫阙。
①què城楼,城阙。
①quē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①quē通“缺”5、微①没有。
(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细小,轻微。
(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精微微言大义。
(成语)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
(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
见微知著(成语)微访(暗中查访)6、敝①坏,破旧。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敝帚自珍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重点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高中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常识对于理解和解读文言文文本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常见的高中文言文常识。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阅读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1、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一个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在现代仅指配偶;“卑鄙”古代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在则是品德恶劣的意思。
2、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意思。
例如,“兵”可以指兵器、士兵、军队等;“故”可以表示原因、旧的、所以等。
3、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
常见的有“说”通“悦”,“有”通“又”等。
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
比如,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原本是名词“军队”,这里用作动词“驻军”;形容词作名词,“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坚”和“锐”分别指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是“使……活”的意思。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对理解文意有重要作用。
1、而“而”可以表示并列、转折、承接、递进、修饰等关系。
如“敏而好学”中是并列关系;“人不知而不愠”中是转折关系;“温故而知新”中是承接关系。
2、之“之”的用法有很多,如作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作代词,代指人、事、物,“渔人甚异之”;作动词,“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之”是“到、去”的意思。
3、以“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凭借、因为、用等,也可以作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如“以勇气闻于诸侯”中是凭借的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是因为的意思;“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中是用的意思。
4、于“于”作介词,可表示在、到、向、对于等。
如“战于长勺”是在的意思;“皆朝于齐”是到的意思;“胡不见我于王”是向的意思。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标志有“……者,……也”“……,……也”“……者,……”等。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总结高中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掌握了文言文基本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常见的文言词语1. 常见的谦词和敬词:谦词:臣,下官,草民,弱冠,微躯,寒门,愚兄,拙士,敝人,不才等。
敬词:皇上,圣人,御驾亲征,旨意垂询,诏曰,恩典等。
2. 常见的动词:行、止、去、来、见、言、问、答、与、共、多、少、示、闻、读、思、怒、笑、哭等。
3. 常见的名词:天、地、人、日、月、星、风、雨、云、山、水、花、草、木、禽、兽、鱼、虫等。
4. 常见的形容词:明、暗、高、低、长、短、厚、薄、重、轻、新、旧、近、远、急、缓、好、恶等。
5. 常见的副词:已、曾、往、来、今、昔、犹、尚、亦、亦已、必、方、徐、忽、全、皆、尽、常、久、终、始等。
二、文言语法基本知识1. 代词的使用在文言文中,代词的使用非常频繁,代词的种类和用法也非常多。
文言代词的种类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等。
代词的用法则包括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例如:余自江南来,特来谒明主。
余母方患疾,不忍远离。
(《岳阳楼记》)在这个句子中,余就是人称代词,代表作者自己;母则是物主代词,代表作者的母亲。
2. 动词的使用文言文中动词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实义动词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系动词则表示主谓之间的关系。
在用动词时,一定要注意时态、语气和措辞。
例如:曾几何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赠张维屏》)在这个句子中,“曾几何时”中的“曾”是助动词,“存”是实义动词,表示“记忆”之意,而“知己”则是系动词,表示主语和宾语的关系。
3. 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文言文中的形容词和副词非常丰富,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性质和状态,也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需要注意在句中的位置和修饰的对象。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积累和掌握相关的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且重要的高中文言文常识。
一、文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的主体,理解实词的含义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常见的实词类型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1、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不同。
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在现代仅指男子的配偶;“无论”在古代是“更不必说”的意思,现代则表示“不管,不论”。
2、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义。
比如“兵”,可以指兵器(“收天下之兵”),也可以指士兵(“可汗大点兵”),还可以指战争(“兵荒马乱”)。
3、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
如“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表示高兴。
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
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中的“军”,意为驻军)、名词作状语(“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像翅膀一样)、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使……活下来)等。
二、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
常见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
1、“而”字常见的用法有:表并列(“蟹六跪而二螯”)、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等。
2、“之”的用法包括:作代词(“执策而临之”)、作助词(“怅恨久之”)、作动词(“吾欲之南海”)等。
3、“以”可以作介词(“以勇气闻于诸侯”)、连词(“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动词(“皆以美于徐公”)等。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见的形式有“……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也”(“夫战,勇气也”)、“……者,……”(“粟者,民之所种”)等。
高中语文文言基础知识汇总课件
二、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状 文语言后基置础句知)识,总汇固定句式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该用甲字,而使用时
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知识音同或 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 通假字。 例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 对镜帖花黄。 “帖”(tiē) 通“贴”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 , 于” 1.“见 ,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如“涕”在古代指“眼泪”,在现代 汉语中则转移为“鼻涕”的意思了。
(四)、词义弱化
如在古代汉语中,“疾”和“病”是 有区分的。小病为“疾”,大病才为 “病”;但在现代汉语中二者的意思 相差无几。
(五)、词义强化 如“恨”,在古代史“遗憾、不满”,
现在则强化为“痛恨、怀恨”。 (六)、感情色彩变化
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 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 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 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 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 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 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 雄。(《赤壁之战》)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整理一、知识部分1、文言文:基础部分:(1)300个文言实词;(见每篇古文的重点实词卷)(2)16个文言虚词:何、之、以、于、其、而、因、则、焉、乎、与、也、矣、哉、诸、然(3)词类活用(主要名作动、名作状、形作动、意动、使动);(4)、古今异义、通假字(未发);(5)、文言四大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以“之”为标志:句读之不知以“是”为标志:唯利是图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未之有也介词宾语前置:何以战?反身代词“自”作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定语后置:名+之+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名+动+者:骑能属者名+之+动(或形)+者:石之铿然有声者主谓倒装:形容词+感叹词,名词!快哉,此风!介词结构后置:介词为“于”: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为“以”:告以成功被动句:能翻译出“被”见(受)……于: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信而见疑被:忠而被谤于:不拘于时为:吾属皆且为之虏为……所:为巡船所物色无标志被动:戍卒叫,函谷举判断句:能翻译出“是”……者,……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亡我者,刘邦。
……,……也: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为(乃、即、则、非、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乃天意;梁父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非文人画士;同是天涯沦落人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省略句:省主语:(左公)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省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宾语:木直中绳,輮(之)以为轮省介词:臣战(于)河南省介词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6)固定格式1、安……哉:难道……吗?2、不亦……乎:不是……吗?3、得无……乎:恐怕、莫非……吧。
4、但(惟)……耳:只不过……罢了5、顾、独……哉:难道……吗?6、何……之有:有什么……的呢?7、何哉、何也:为什么呢?8、何以:凭什么?9、何如:怎么样?10、何其……也:(表感叹)多么……啊!11、奈(若、如)何:对……怎么办,把……怎么样12、其……乎:恐怕、大概……吧13、岂……乎:怎么……呢?14、孰与:与……比较,哪一个更……?15、所以:……的原因或者用来……的。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总结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11.文言实词一、古今异义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
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
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
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
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
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2.文言虚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文言句式一、判断句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
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夫战,勇气也。
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环滁皆山也。
⑥臣本布衣。
“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高一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清单
高一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清单
一、基础概念
1. 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3. 文言文的时代背景和地位
二、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1. 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 修辞手法和常见句式的运用
3. 典故和典型引用的含义和背景
三、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1. 字词理解与翻译技巧
2. 句子结构理解与分析方法
3. 理解篇章结构与逻辑关系的技巧
4. 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把握和推理能力
四、文言文的作文技巧
1.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表达技巧
2. 古文选材与题材的处理技巧
3. 文言文写作中的段落结构和衔接手法
4. 作文语言的整体协调和风格把握
五、名篇名句的欣赏和解读
1. 古代文学名篇的赏析和解读
2. 诗词曲赋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3. 名句的背景和内涵解析
4. 古代文人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六、文言文阅读材料推荐
1. 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介绍
2. 文言诗、文言文的名篇选读
3. 古代文人的传记和作品推荐
4. 官方文献的阅读和解读范例
七、考试技巧与备考建议
1. 高考文言文的题型和命题特点
2. 考试中常见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3. 备考阶段的复习计划和方法指导
4. 文言文学习的长期规划和方法建议
总结:
通过对高一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概念、词汇、句式、阅读技巧、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我们能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实词1.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词义缩小:如“臭”,古义指气味,今义指难闻的气味。
词义转移:如“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2. 一词多义本义: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用打比方的方法形成的新的意义。
3. 通假字同音通假:如“蚤”通“早”。
形近通假:如“说”通“悦”。
4.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名词作状语: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意为“像兄长一样”。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北”,动词用作名词,意为“逃亡的人”“败逃的人”。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二、虚词1. 而表并列:如“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承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假设: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如“吾尝跂而望矣”。
2. 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等。
副词,“多么”。
3. 乎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测度语气:“吧”。
表感叹语气:“啊”“呀”。
介词,“于”。
4. 乃于是,就。
才。
竟然。
是,就是。
代词: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指示代词(这、那)。
副词:表推测(大概)、表反问(难道)、表祈使(一定)、表商量(还是)。
连词: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是……还是……)。
6. 且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而且)、表让步(尚且)。
副词:“将要”“暂且”。
7. 若动词:“像”“比得上”。
代词:“你”“你们”“这样”。
连词:“如果”“或者”。
8. 所与“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熟练掌握文言文知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知识。
一、文言文的基础语法1. 词类:文言文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和动词是最基本的两类词。
2. 句法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主谓宾构成。
句法还涉及到状语、补语、同位语等成分的使用。
3. 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对偶等,这些手法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二、文言文的阅读技巧1. 理解句子: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可以通过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来辅助理解。
2. 理解词语: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和短语,有些是与现代汉语相通的,有些则需要通过语境来推测含义。
积累词汇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3. 理解篇章:文言文作品通常由多个段落构成,要理解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结构安排。
可以通过识别段落主题、关键词语等来帮助理解。
三、文言文的经典作品1. 《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诲和人生哲理。
2. 《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主要由民间诗歌组成的305篇诗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3. 《史记》: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四、文言文的应用能力培养1. 题目分析:在解答文言文题目时,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确定所给文言文的体裁、作者以及内容要点。
2. 语言运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使用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魅力。
3. 仿写练习:通过模仿文言文的风格,进行文言文的仿写练习,可以提高对文言文语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高中必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必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高中必备的文言文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阅读中理解文意的关键。
常见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1、古今异义许多实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现在仅指妻子;“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2、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例如“兵”,可以指兵器、士兵、军队等;“故”,有缘故、旧的、所以等意思。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
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名词作状语,表工具,意为“用箕畚”。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对文意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1、而“而”可以表示并列、转折、承接、递进、修饰等关系。
例如“敏而好学”中表示并列;“人不知而不愠”中表示转折;“温故而知新”中表示承接。
2、之“之”的用法多样,有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作代词时,可代人、代物、代事;作助词时,有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等;作动词时,意为“到……去”。
3、以“以”常见的用法有作介词,表示凭借、因为、用等;作连词,表目的、结果等。
如“以勇气闻于诸侯”中作介词,“以其境过清”中作因为。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标志有“……者,……也”“……,……也”“……者,……”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夫战,勇气也”。
2、被动句被动句的标志有“为……所……”“见……于……”“于”等。
如“为天下笑者”“见笑于大方之家”。
3、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常见的标志有“何陋之有”“唯利是图”;定语后置常见的标志有“马之千里者”;状语后置常见的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语文文言文高考必备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高考必备知识点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包括古代诗、词、曲、赋、文等文学体裁。
2.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具有古朴、简练、含蓄、意境丰富等特点,需要通过学习才能理解和运用。
3.文言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文言文需要掌握古汉字的读音、词义、句法结构等知识,通过注释和翻译理解古文的意思。
4.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学习文言文需要培养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包括理解作品的意境、思想情感、表达手法等。
二、文言文的基本句式1.并列句:指以“而、乃、即、是”等连词连接的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对独立、结构相对简单的句子。
2.独立主格句:以“宾语+谓语”结构独立于主句而存在的句子。
3.“以……为”结构:表示以某种方式或条件作为前提。
4.“不仅……而且”结构:用于列举两个或多个并列的事物或情况。
5.“虽……却”结构: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
三、文言文的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对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夸张:夸大表达的程度,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感情的强烈程度。
3.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增强语气的独特效果。
4.排比:用并列的句子或短语来列举事物,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5.对偶:通过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型,形成平衡和对比的效果。
四、文言文的常见修辞用语1.借景抒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或思想。
2.借史喻今: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说明当前的问题或情况。
3.借代言人:通过虚构的人物或事物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立场。
4.借比兴义:通过比喻和类比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或意义。
5.借双关语:通过双关语的使用来达到一种含蓄和巧妙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的阅读技巧1.了解上下文:通过阅读文言文的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和篇章的结构。
2.注意关键词:关注文言文中的关键词,理解其词义和在句子中的作用。
3.掌握常用词汇:熟悉文言文中常用的词汇和成语,便于理解和翻译古文。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特点:华丽、精练、表达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用标点符号。
2. 文言文的排比和对仗:相邻的句式和词语的结构应该对称,形成韵律和美感。
3. 古诗词常见韵律:平水韵和叶希尧韵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两种韵律。
平水韵是唐代杨凭创设的韵律体系,一般分为仄平平或仄仄平平(四句并列)。
叶希尧韵则是宋代叶梦得创设的,多用于七言诗,分为平平平仄、仄平平仄或者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四句并列)。
4. 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总称。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春秋》。
5. 文言文的常见写作手法:比兴、夹叙夹议、排比、对仗、典故、比拟等。
6. 句式和成语: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式和成语常被引用,比如“左右逢源”、“胸有成竹”、“不以成败论英雄”等等,要注意熟记和巧妙运用。
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 语法知识:汉语语法包括词汇、词序、句法、篇章等各个方面,需要注意词性、结构和语境。
2. 词语搭配:汉语中拥有很多词语搭配的习惯用法,需要注意掌握其固定搭配形式和意义。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等,运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 常用谚语、俗语、成语:这些语言固定搭配既可以刻画具体事物,又可以表达抽象概念,需要注意熟练掌握其中的用法和意义。
5. 基础词汇:在各个场合中,掌握一些基础的词汇非常有必要,比如数字、颜色、时间、方位、量词等等。
三、阅读技巧1. 阅读速度和理解:在阅读时,需要控制好阅读的速度,尽量不要出现漏读或重读的情况。
不同的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特别是理解度和速度之间要达到平衡。
2. 标注笔记:在阅读时需要标出重点和难点,并且记录下来,方便之后复习和整理。
3. 阅读思路:在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思路,第一次阅读时可以浏览全文,梳理出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第二次可以重点阅读段落和具体语句,掌握更多细节;第三次可以进行总结和提取。
高中文言文常识
高中文言文常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常识和要点:1.文言文基础词汇: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如“之、乎、者、也、矣、焉、哉”等虚词,以及一些常用的实词,如“故、然、以、于、而、且”等。
2.古代文体:文言文主要包括散文和韵文两种。
散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韵文主要是诗词歌赋。
3.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常见,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等。
4.古代语法:文言文的语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通常主谓宾的顺序较为灵活。
此外,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也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5.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文还需要一定的古代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人物事迹、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
6.翻译技巧:翻译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同时也要力求准确、通顺。
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和自由译。
7.阅读理解:阅读文言文时,除了理解字面意思外,还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
8.文言文背诵:很多经典的文言文段落需要背诵,通过背诵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9.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连接、转折、强调、疑问等多种作用,理解虚词的用法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句意和语气至关重要。
10.通假字: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通假字现象,即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识别和理解通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
11.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等,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加深对文章表达效果的理解。
12.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如史传文注重事实叙述和人物描写,议论文强调观点论证和逻辑推理,诗词歌赋注重韵律和意境营造。
13.古代计量单位:文言文中常出现一些古代计量单位,如尺、寸、石、斤、两等,了解这些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有助于理解文章中的数量描述。
14.古代地名和人名:文言文中常常涉及到古代的地名和人名,了解这些地名和人名的相关背景知识可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归纳总结(超详细)(精华版)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实词:2,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4,无如:没有像5,加少:更少7.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如.请,有“请答应我”的意思8.填:拟声词,模拟鼓声9.鼓之:敲起鼓来,发动攻击.古人击鼓攻击,鸣锣退兵.鼓,动词10.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兵,兵器,武器.接,接触,交锋11.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 è,拖着12.走:跑,这里指逃跑13.或:有的人14.笑:讥笑,讥笑15.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16.无:通“毋”不,要17.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反,违反,这里指耽搁18.谷:粮食的统称19.不行胜食:吃不完.胜,尽.数,c ù,密.罟,g ǔ网,.洿,w ū深, 20.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衍22.斤:与斧相像,比斧小而刃横,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季节进行23.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24.养生:供养活着的人25.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26.憾:遗憾27.树:种植29.豚:t ún,小猪30.彘:zhì,猪31.畜:xù,畜养,饲养32.无:通“毋”不,要33.夺:失,违反34.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35.教:教化36.申:反复陈述.悌,t ì37.孝悌:敬重父母和兄长38.义:道理39.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40.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42.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43.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44.检:检点,禁止,约束45.涂:通“途”道,路46.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同o,“殍”饿,死的人47.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48.岁:年岁,年成49.罪:归咎,归罪.虚词1,寡人之于国也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对于,介词2,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专心者之1: 结构助词,的之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两个“之”:结构助词,的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以:用,拿;介词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之:衬字,在动词后,没有实在的意义而:表修饰,作状语,表一种相伴的状态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两个“而”:表示顺承关系7,以五十步笑百步,就何如?以:用,拿;介词就:那;连词何如:怎么样,行不行;副词8,曰:“王如知此,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就:那,就;连词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比,介词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行胜用也;以:根据,依照;介词10,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之1:的,助词之2:指那五亩的宅地1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之:的,助词1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两个“之”都是:的,助词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之1:可以译为“的”之2:他们;指代同学之3:的,助词;于:介词,在1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未有之也”1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个“而”都有“然而,却”的意思,表转折;连词17,人死,就曰:‘非我也,岁也;’就:便,就;连词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跟,和;介词而:顺承;表承接关系,连接前后两个动作1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之:助词,的焉: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3,直不百步耳4,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5,无失其时(“颁”通“斑”,花白)(“涂”通“途”,路途)(“直”通“只”,只是)(“无”通“毋”,不要)(“无”通“毋”,不要)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七十者衣帛食肉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树之以桑5,王无罪岁鼓:名词作动词,打鼓衣:名词作动词,穿王:名词作动词,称王树:名词作动词,种植罪: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7,谨庠序之教生,死: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古今异义1,河内凶3,或百步而后止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5,谷不行胜食也6,数罟不入洿池7,斧斤以时入山林(古义:收成不好;(古义:有人,有时;(古义:逃跑;(古义:尽;今义:心肠狠)今义:挑选连词)今义:行)今义:成功)(古义:细,密;(古义:锛子;今义:数字或者数数)今义:计量单位)特别句式1,判定句: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2,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应是“以孝悌之义申之”)树之以桑(应是“以桑树之”)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应是“就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应是“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应是“是于刺人而杀之何异”3,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应是“未有之也”)就何知(应是“就知何”))《过秦论》一:重点实词非兵不利秦以攻取之外破灭之道也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兵:武器;利:锐利以:凭借道:缘由互:交互,相继;丧:灭亡率:全都,一概厌:满意弥繁:更加;多故不战而强弱胜败已判矣判:确定以地事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事:侍奉与:靠近理固宜然此言得之:道理原来应当这样得:相宜,得当终继五国迁灭五国既丧始有远略始速祸也后秦击赵者再洎牧以谗诛可谓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六国迁灭继:随着既:已经始:起初始速:才;招致再:两次洎:等到智力:智谋和力气;孤危:势孤力微诚:的确;灭:灭亡得:能够;已:停止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亡:失去土地数:天数,较:抗衡理:命运(互文手法)或未易量而为秦人积威所劫易量:简单判定劫:胁迫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然就诸侯之地有限然后得一夕安寝二:文言虚词1.而向使:假使然就:既然这样,那么然后:这样以后(1)(2)(3) 也(4)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连词,表并列;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而秦兵又至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二败而三胜2.之(1)(2)(3) 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破灭之道也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苟以天下之大子孙视之不甚惜( 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此言得之( 指上文说的道理)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3.以( 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1)(2)(3)(4)(5) 介词,由于;介词,凭借;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洎牧以谗诛苟以天下之大连词,表结果,相当于“而”,才/ 以致;以有尺寸之地以趋于亡介词,把;介词,用;举以予人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为(1) 动词;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成为) 为国者(治理)(2) 表被动;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其(1) 代词,它;其实亦百倍( 指获得的土地)国)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 指六(2) 6.就(1)(2) 7.与(1)(2)(3) 代词,他们的;能守其土( 指燕,赵二国)连词,就;连词,那么;小就获邑,大就得城就秦国之所大欲动词;亲附,靠近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与战胜而得者连词,和,同,表并列;六国与秦皆诸侯三:通假字暴霜露暴通“曝”,暴露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意;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假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日:一每天地,月: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 名词作动词;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就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以地事秦事:侍奉(3) 形容词作动词;义:行正义不能独完独: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最终小就获邑,大就得城始速祸焉速:招致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 退却,译为打退(5)动词作名词秦以攻取之外五:古今异义攻取:攻取的方1.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它实际上;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形(承上文而含转折);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古:泛指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爷爷;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以至于;今:表示另提一事;4.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古:智谋,力气;今:懂得,解决问题的才能;5.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6. 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7. 后秦击赵者再今:用做叙述对象的事情;今:副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形之后;古:两次今:又一次8.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 不去今: 才能差9. 就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 咽下咽喉今: 吞咽六:文言句式1,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谗诛2,判定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3,省略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4,状语后置句:思厥先祖父,暴( 于) 霜露,斩荆棘(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鸿门宴重点实词玉玦(玦,ju. ,半环形玉佩;“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旦日飨士卒(飨,xi ǎng,用酒食招待,这里是犒(kào)劳的意思)鲰(鲰,zōu,卑微,浅陋)生说(读“shuì“劝说,劝诫)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 大酒杯)数目(数,shuò,多次)戮(戮,l ù联合,一同)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目眦(眦,zì眼角)尽裂按剑而跽(跽,j ì,挺拔上身,两腿跪着)彘(彘,zhì,猪)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不胜杯杓(胜shēng,杯bēi ,杓sháo,杓,同“勺”,酒器)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 称王)毋内诸侯(内nà,通“纳”,通纳,接纳)樊哙(樊哙,f án kuài )夜驰之( 之:到,往)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 从:跟从)(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亡去不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抗)与臣游( 游:交往)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副词,进入)具言( 具:具体,完备)如入前为寿( 如: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窃;私下里)窃为大王不败也坐须臾( 须臾:片刻)( 去,距离)相去置车骑( 置;舍弃)( 督过:批评)督过之一词多义1,如: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动词, 似乎)2,沛公起如厕( 往, 到,, 去)沛公默然, 曰:“固不如也. ”( 比得上)2,意: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意愿)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3,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杀人如不能举( 全,尽)4,谢:( 料想) ( 举起)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 感谢)( 赔礼, 动词)乃令张良留谢( 兼赔礼和告别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谢罪)5,军沛公军霸上( 驻军, 动词)从今道至吾军( 军营, 名词)为击破沛公军( 军队, 名词)6 ,言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说, 动词)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话, 名词)7,幸妇女无所幸( 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故幸来告良( 幸亏, 副词)8,去亡去不义( 离开, 动词)相去四十里( 距离, 动词)9,当当是时( 正值,, 时候, 介词)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0,故( 对等, 比得上)君安与项伯有故( 交情, 形容词作名词)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副词)故听之(所以,连词)11,坐项王,项伯东向坐( 坐下, 动词)因击沛公于坐( 座位, 名词)12,从张良是时从沛公( 跟随, 动词)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胜( 带领, 使,, 跟着, 动词)刑人如恐不胜沛公不胜杯杓14,击为击破沛公车因击沛公于坐( 尽, 形容词) ( 禁得起, 动词)( 动词, 攻打) ( 动词, 刺杀)15,辞卮酒安足辞( 动词,推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动词,辞别,辞别)大礼不辞小让(动词,顾及)特别句式1,判定句①. 用“,, 也”表示判定此天子气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不义也②. 用“,, 者, ,, 也”表示判定楚左尹项伯者, 项羽季父也亚父者, 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③. 用“为”表示判定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④. 无标记表示判定此亡秦之续耳.2,倒装句①. 宾语前置今日之事何如.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沛公安在.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②.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籍何以至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因击沛公于坐贪于财货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告以事得复见将军于此长于臣3,被动句①. 用“为所”“为,,如属皆且为所虏.所”表示被动吾属今为之虏矣.②. 无标记珍宝尽有之.4,省略句沛公欲王(省介词宾语“于”)关中沛公军霸上为( 省介词宾语“之” ) 击破沛公军就与(省介词宾语“之”)一生彘肩旦日(省主语“你”)不行不蚤自来谢(省介词宾语“于”)项王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俱去, 曰:“毋从(省介词宾语“之”)俱死也.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上将军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北, 臣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南置之(省介词宾语“于”)坐上固定结构1,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 无所,, , ,, 无所,, ”, “即,, 没有被,, , ,, 没有被,, ”其中“无所”仍可以换作“有所”.)2,孰与君少长(“,, 孰与,, ”, 表挑选问的句式, 可译作“ ,, 比较,, 哪一个,, ”)3,何辞为( “何,, 为”, 表反问的句式, 可译作“为什么,, 呢”, “为”是语气词.)4,军中无以为乐(“,, 无以,, ”, ,, 没有,, 的)通假字1,张良出, 要项伯.( 要, 通“邀”, 邀请).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 具,通“俱”,全,都,倍( 蚤, 通“早”, 早些), 通“背”, 违反)4,不者, 如属皆且为所虏( 不, 通“否”不这样.) 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6,项王就受璧, 置之坐上( 坐通“座”)7,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 隔阂, 嫌怨)8,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 通“毫”)9,吾令人望其气,, 成五采( 采, 通“彩” , 颜色)10,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 具, 通“俱”, 全部)11,①项王就受璧, 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坐, 通“座”, 座位)1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 通“骖”, 古时乘车时的贴身侍卫)13,距关, 毋内诸侯( 毋, 通“无”, 不要,“内”通“纳”, 接纳,“距”通“拒”,把守)14,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献上)15,沛公不胜杯杓(杯杓,通“杯勺”,杯子勺子,指酒力)虚词1,为客何为者(w.i, 做, 干, 动词)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w.i, 做, 干, 动词)窃为大王不取也(w.i, 认为, 动词) 我为鱼肉(w.i, 是, 动词)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w.i, 是, 动词)为击破沛公车(wai, 替,给, 介词) 吾属今为之虏矣(wai, 被, 介词)何辞为(w.i, 句末语气词, 表反问, 可译为“呢”)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第一个“为”,wai, 给, 介词; 其次个“为”,w.i, 动词, 成为)军中无以为乐(w.i, 动词, 作为)且为之奈何(wai,对,动词)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i, 是,动词)君为我呼入(wai,替,介词)谁为大王为此计者(wai,替,介词,w.i,做,动词)2,因因言曰:,,( 趁机)不如因善遇之( 趁机, 趁着)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于是,就)3,以具告以事( 介词, 把)籍何以至此( 介词, 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介词, 拿)仍军霸上, 以待项王( 表目的连词, 来)4,且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副词, 尚且)如属皆且为所虏( 副词, 将要) 且为之奈何( 副词, 况且)5,于长于臣( 介词, 比)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介词, 对, 向) 樊哙覆其盾于地( 介词, 在)6,然然不自意( 然而, 连词)不然( 这样, 代词)项王默然不应(,, 的样子, 形容词的词尾)7,之珍宝尽有之(代珠宝)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为之奈何(代词,指这件事)吾得兄事之(代词,指他)与之同命(代词,指沛公)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结构助词,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代词;指先破秦入咸阳的人)项王就受壁,置之坐上(在)今者有小人之言(的)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军,驻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言,说)不行不语(语,告知)籍吏民( 籍,造户籍册或登记)吾得兄事之(事,侍奉)范增数目项王(目,示意,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刑,惩处)道芷陽间行(道,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如入前为寿(入前,走上前)沛公奉卮酒为寿(奉,祝(项伯)身体健康)2,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夜,在夜晚)于是项伯复夜去(复夜,连夜)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头发上指(上,向上)四人持剑盾步走(步,徒步)道芷陽间行(间,从小路)3,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 活下来)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 停步内:使,, 进入)拔剑撞而破之(破,使,, 破)樊哙侧其盾以撞(侧,使,, 侧过来)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使,, 为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 跟从)4,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善,与,, 交好)秋毫不敢有所近(近,靠近)5,形容词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6,动词用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继,后继者)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2,约为婚姻(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特别,古:意外的变故今:副词,很)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小人离间之言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现在别人,指刘邦今:认真说来)今:现在的人)7,沛公已去(去,古:离开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8,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之所以的连词),, 是由于,, 今:表示因果关系9. 沛公奉卮酒为寿(古:敬酒10,我为鱼肉(鱼肉,古:鱼和肉今:岁数大)今:鱼的肉)《劝学》一,虚词1.而(1)(2)(3)(4)(5)(6)(7)(8)(9)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吾尝肢而望矣( 连词,表修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转折)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连词,表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递进)就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 连词,表承接)(10) 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2.焉(1)(2)(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3.之(1)(2)(3)(4)(5) 4 .(1)(2)(3) 青,取之于蓝( 代词,代靛青)不如须臾之所学( 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的))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词,代“冰”)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从)( 介词,比)善假于物也(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二,实词1,已:停止2,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7,规:圆规, 测圆的工具.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干. 槁暴, 枯干.9,挺:直.. 有, 通“又”. 槁, 枯. 暴, 同“曝”晒10,受绳:经墨线丈量过.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 磨刀石. 就, 动词, 接近, 靠近.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14,须臾:片刻.15,跂:提起脚后跟.. 参, 检验, 检查. 省, 省察. 乎, 介词, 于.16,博见:观察的范畴广, 见得广.18,疾:快, 速, 这里引申为“嘹亮” , 指声音宏大.19,假:借助, 利用.20,舆:车.21,利足:脚步快.22,致:达到.23,水:指游水. 名词. 用如动词.24,绝:横渡.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26,物:外物, 指各种客观条件.27,兴:兴, 起.28,渊:深水.. 生, 通“性”天赋, 资质.30,积善成德, 而神明得意, 圣心备焉:积存善行而养成品德, 达到很高的境域, 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31,跬:古代的半步.. 得, 获得.32,无以:没有用来,, 的(方法)34,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也能走得很远. )驽马, 劣马. 架, 马拉车一35,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36,锲:用刀雕刻.37,镂:雕刻.. 舍, 停.38,专心一也:(这是)由于专心专一(的缘故)41,躁:浮躁, 不专心.. 用, 以, 由于.1. 通假字(1)(2)(3)(4) 鞣以为轮( 通“煣”,用火烘木,使其弯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又”,再;通“曝”,晒就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聪明))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资,禀赋)(5)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2. 古今异义(1) 鞣以为轮古义:把,, 做成今义:认为(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爪子和牙齿(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古义:黄泉:地下的泉水;专心:由于心思(5) 非蛇鳝之穴不行寄托者,专心躁也;古义:藏身3. 词类活用(1)(2)(3)(4)(5)(6)(7)(8)(9)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 使动,使,, 弯曲) 其曲中规( 形名,弯曲的弧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状,每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动,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状,向上,向下)专心一也( 数形,专一)輮使之然也(动名)不能十步(名词作动词,跨十步,至十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状,每日)(10)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11) 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三,文言句式1.判定句(1)(2)(3)(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用“也”表示判定)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专心躁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用“者”“也”表示判定( 用“者”“也”表示判定))专心一也(判定句,“,, 也”表判定)2.介宾后置(1)(2)(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也( 于物假)( 乎己参省置)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 状语后置(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 固定用法无以:没有用来,, 的方法;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 省略句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师说》1. 重点实词从而师之:跟从他;师,意动用法,以... 为师学校而大遗:遗,丢弃,舍弃;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术业有专攻:学习,讨论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说明经文的著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道相像也(名词,道德学问)2. 重点虚词(1)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圣人之所以为圣,,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推测,大致)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示感叹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于其身也(介词,对于)皆出于此乎(介词,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3)焉就耻师焉:(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4)所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 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的缘由)(5)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学校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就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且,表递进)(6)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7)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定)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8)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学问,道理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句:
定义: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 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 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 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 少。 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 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 所”和“见 于”及其相应 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 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 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实词:
四、偏义复词
定义:文言文中一类由意义相对、相反或相近、相关语素构 成的双音字,其中只有一个语素代表这个双音字的词义,而 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按 照词的构成关系来分,主要有两种构成方式: (一)、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反 如“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中的“饥穰”只有“饥” 的意思:“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入”之有“入” 意思。 (二)、两个语素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pǔ)”中的“园圃”本来是近义词,分 别是种树和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 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 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 南。(《鸿门宴》)
句子成分:
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 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1.主语是谓语陈述说明的对象。 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和说明。 宾语和动词、谓语共同陈述和说明主语,一般发生动作的主 体就是主语,发生的动作就是谓语,动作的对象就是宾语 2.补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 补充作用 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所做的主语和宾语的中心语 状语: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所做的谓语中心语 修饰名词 的就是定语,描述时间、地点等的就是状语,
文言基础知识总汇
一、文言实词与虚词 二、常见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文言实词
定义:在文言文中,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通 假字、古今异义字、偏义复词和词类活用。其中,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和词类活用是重中之重, 需要重点掌握。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 象。 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句“是”“非”,和现 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 于现代 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 “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 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 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实词:
如“涕”在古代指“眼泪”,在现代汉语中则转移为“鼻涕” 的意思了。 (四)、词义弱化 如在古代汉语中,“疾”和“病”是有区别的。小病为“疾”, 大病才为“病”;但在现代汉语中二者的意思相差无几。 (五)、词义强化 如“恨”,在古代史“遗憾、不满”,现在则强化为“仇恨、 怀恨”。 (六)、感情色彩变化 如 “爪牙”一词在古代表示得力助手,是褒义词;但在现代汉 语中则表示是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 (七)、名称说法的改变 “目”换成“眼睛”,“寡”换成“少”。“吾”换成“我”
实词:
五、词类活用
定义:词类活用,就是一个词本来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和作用, 是属于某一词类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 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概括起来,词类的活用主要有名 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或动词用做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为动用法等。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 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 置现象。
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 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 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 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 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 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 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 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甚矣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 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 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 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 等。 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主语——一句话当中动作的发出者,可由名词、 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 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如:你,我,他,这个) 谓语——一般来说由动词或形容词来承担,它的 主要用途是说明主语所发出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 和状态。(说,看,听,是,冻,热……) 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由名 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 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承担。 定语——是句子中修饰名词,代词或其它名词化 的词,一般来说由形容词来担任,标志性字眼 “……的”。
实词:
三、古今异义字 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 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古今异义字主要有一下几种现象: (一)、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仅指“长江”、“黄河”,在现代 汉语中则泛指一切河流。 (二)、词义缩小 如“臭”,在古代汉语中泛指一切气味,不分好坏,而在现 代汉语中则仅指不好的气味。 (三)、词义转移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 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 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 置的现象。 例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 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 “谁”、“何”、“奚”、“曷”、“胡”、“恶”、“安”、 “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 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 削币说》)
状语——修饰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 词短语 、分句以至句子的成分。状语根据 语义可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 语、目的状语、结构状语、程度状语、条 件状语、让步状语、方式状语、方面状语、 伴随状语和句子状语。 (如:很,非常,特别,一般的标志性字 眼“……地”,“在……”,“当……”)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 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 成分。 经常是跟在动词与形容词之后。 生于1948年 好一点
(二)“见 , 于” 1.“见 ,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 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 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 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文言虚词
定义:与实词相对,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我们 通常称之为虚词,如“乃”、“而”、“诸” 等。 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部 分代词。
常见的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省略句 四、倒装句 五、固定句式
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 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 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 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 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 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