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_鲍志东
准噶尔盆地中生代演化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证据
准噶尔盆地中生代演化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证据方世虎;郭召杰;张志诚;徐怀民;刘楼军【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04(010)004【摘要】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构造演化复杂、由多个含油气凹陷构成的盆地.根据盆地中生界地层发育特征、地震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生代的沉积特征、沉积范围、沉积中心迁移特征及断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将中生代准噶尔盆地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断-拗盆地和白垩纪陆内坳陷盆地两个发育阶段,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可能是盆地由张性背景向挤压背景转化的重要时期.【总页数】8页(P554-561)【作者】方世虎;郭召杰;张志诚;徐怀民;刘楼军【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昌平,102200;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相关文献】1.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I 地层学与岩石学证据 [J],2.南极西部埃尔斯沃思山脉罗斯造山运动的地层学证据:冈瓦纳古太平洋边缘的演化 [J], P.M.Goldstrand;何拥军;郭玉贵3.汉南—川东北灯影组古地理演化:晚震旦世扬子西北缘拉张背景的沉积学证据 [J], YANG RuiQing;YANG FengLi;ZHOU XiaoFeng;ZHOU Zhi4.鄂尔多斯盆地东南南召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研究——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证据 [J], 韩伟;李玉宏;刘溪;陈高潮;张云鹏5.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和沉积学记录及其反映的盆山构造演化 [J], 李忠;汤望新;彭守涛;徐建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张满郎;张琴;朱筱敏;李新兵;王俊怀【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00(002)003【摘要】通过地震、钻测井及生物地层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发育6套层序、两个构造层序。
层序及沉积相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八道湾期至西山窑期以北部物源为主,下部构造层序揭示了北部抬升、南部均衡沉降的构造格局,头屯河期至喀拉扎期以南部物源为主,上部构造层序反映南部抬升、湖盆急剧收缩的构造格局。
研究区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次为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早中侏罗世,本区以暖温带潮湿气候为主,但在三工河早期及头屯河中期有两次气候变干变热过程,晚侏罗世为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晚期的干旱气候还是导致湖盆急剧萎缩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10页(P27-36)【作者】张满郎;张琴;朱筱敏;李新兵;王俊怀【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北京 102200;石油大学,北京 102200;石油大学,北京102200;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克拉玛依 834000;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克拉玛依 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相关文献】1.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地震相研究 [J], 张琴;朱筱敏;张满郎2.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J], 吉鸿杰;李小燕;陶辉飞;王琪;吴涛;苏龙3.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展布 [J], 操应长;户瑞宁;王健;徐琦松;陈洪;宿云国;4.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展布 [J], 操应长;户瑞宁;王健;徐琦松;陈洪;宿云国5.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J], 张琴;朱筱敏;张满郎;况军;张年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陆相层序地层学初探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陆相层序地层学初探
蒲仁海;梅志超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1994(015)004
【摘要】对露头、钻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内部和顶底界共存在8个不整合面,据此可将侏罗系划分为7个沉积层序,各厚100 ̄300m。
每个沉积层序为一个向上变细的冲积成因的异地正旋回,由低位和高位两个体系域组成。
低位体系域以盆地边缘向中心依次展布冲积扇、辫状河、富泥低弯度河、曲流河等相带。
高位体系域在现今盆地边界,缺失边缘相粗碎屑沉积,在盆地大面积内由曲流河或沼泽体系组成。
不整合面、沉
【总页数】8页(P335-342)
【作者】蒲仁海;梅志超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52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王濮;刘志峰;李慧莉;刘玉娥;刘文芳
2.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J], 侯六根;何开泉;廖如潮
3.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陆相层序地层学探讨及其应用 [J], 王龙樟
4.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崔金栋;郭建华;李群
5.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杨怀宇;陈世悦;杨俊生;夏雨;张鹏飞;李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八二区三叠系克下组层序地层研究
图
F ig
.
1
s
研 究 区 ( 八 二 区 ) 位 置 图 (粉 色 区 域为研 究 区 )
ho
w
1 M
a
p
in g
the
lo c a t io n
o
f B
a
’
e r
Zo
n e
(t h e
p in k
a r e a
)
将八 二 区 克下组 分 为
系域
,
一
个 三 级 层 序 ( T S Q I ) 和 两 个体
2 层序地层划分
以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 为指导 ,通过露头剖 8 4口, 中油井 6 口 , 井 1 其 8 水 6口;其 中 , 取心 井 3I, 面 、 井岩心 、 井 曲线 以及 区域 地震资料 分析 , 1 s 钻 测 可以
一
究工 作 。 收稿 日期 :2 0 — 3 3 0 8 0 ~1
07 、82 和 04 0m左 准噶尔盆地在三叠纪早期进入坳陷型盆地演化阶 分 别是 827 03 T88 井 ;最小 井距在 20 最大 井距在 20m左右 , 均井距为 30 0m。 00 平 0 ~50 段 ,此时 西北 缘斜 坡 区的坡 度较 缓 ,缺 少地 形坡 右 , 度 的 明显 变化 , 在地 震 等 资料 中缺 乏 确定 初始 湖泛 覆盖 到研 究区 的三维数 据体 主要 为乌尔 禾三维 ,面积 且
_ 者简 : 靖, 2 5 毕 于 庆 学院 现 中 石 大 ( ) 读 士 究 主 事 积 和 序 层 研 作 介 孙 男, 0 年 业 大 石油 , 为 国 油 学 北京 在 硕 研 生, 要从 沉 学 层 地 学 ¨ 0
’’ ’…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_鲍志东
23卷 第 2期 2005年 6月
沉积学报
ACTA SED IMENTOLOGICA SIN ICA
文章编号 : 100020550 (2005) 0220194209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①
Vol. 23 No12 Jun. 2005
鲍志东 1 刘 凌 1 张冬玲 1 李儒峰 1 管守锐 1 康永尚 1 王英名 1 齐雪峰 2 赵秀岐 3
准噶尔盆地为我国西部年产量越千万吨的重要的 含油气盆地 ,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主力含油气层系之 一 ,加强对其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沉积学理论及 油气勘探实践意义 。本次研究采用露头、钻测井、地震 三位一体方法 ,以露头 、钻测井沉积学分析为基础 ,以 地震技术进行沉积相的平面拓展 。即利用 6条侏罗系 露头剖面和盆地内 48条基干钻井剖面 ,在层序格架内 进行单剖面沉积微相分析 ,研究沉积相及其垂向变化 。 以此为基础 ,编制经过地震大剖面的控制全盆地的 6 条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大剖面 ,探索沉积体系的横 向变化。同时 ,在横贯全盆地的经过重新处理的 12条 地震大剖面及数十条辅助剖面的层序划分基础上 ,开 展全盆地的地震相研究 ,编制地震相平面图等基础图 件。结合露头 、钻测井及地震相研究成果 ,开展了全盆 地以体系域为作图单元的沉积相及沉积体系研究 。
古生物及地球化学标志 本区侏罗系陆相动植物 化石丰富 ,其中最具指相意义的有双壳类、腹足类 、叶 肢介 、介形类 、昆虫 、轮藻等 ;地球化学标志 ,本次沉积 相分析中使用了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沉积相标志 。 测井标志 在钻井剖面相分析中 ,电测曲线的幅度 及形态特征是井筒岩性及其组合的反映 ,不仅可应用 于地层划分和对比 ,也可用于相分析 。用于沉积相解 释的电测曲线主要是自然电位 ,电阻率仅起辅助作用。 电测曲线特征可反映沉积粒度变化 、水进水退旋回 、接 触关系 、氧化还原程度等 [7 ] 。如 ①箱形 +钟形 :多指示 河流沉积 ,依据其组合形式不同可划分出曲流河与辫 状河 ; ②漏斗形 +箱形 +钟形的反旋回序列 :多为高建 设性三角洲沉积 (参见图 1) 。 地震标志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为陆相地层 ,岩性、 岩相横向变化较快 ,造成地震相横向变化较大。我们 主要选用 4种地震反射参数 ,即振幅 、连续性、结构及 单元外形和区域组合 ,并进一步把振幅分为强、中 、弱 振幅 ,把连续性进一步分为连续 、较连续、不连续等。 基于这一划分方法和原则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地震相 类型可划分为三个大类 30余亚类 。如在强振幅类中 分出强振幅连续平行席状地震相 ,强振幅连续亚平行 席状地震相等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普里堪茨沙漠以及准噶尔盆地是古老地质期和生物特征的伟大实
验场所,其侏罗系的层序地层划分对研究地球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可以将准噶尔盆地古老的地层分成早、中、晚三个主要的层段,分别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
早
侏罗世代表着前期古生物的发展,其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和薄层
砂岩;中侏罗世以海洋寒武纪为主体,属泥岩、灰岩和白云岩等岩石;晚侏罗世以石油和气体形成为主要特点,岩石类型由原始、中深海洋
环境下的薄层类型砂岩、泥岩和灰岩为主。
其次,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地层划分还包括磁场地层划分、叠层体,古生态,及地质过程和环境。
这些层段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互补的关系,可以从岩石和化石类型综合评价不同地层段之间的年代及其形成
环境。
此外,侏罗系地层划分还可以储藏评价,地震探测,非常有助于
深入研究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结构,及其埋藏的油气资源。
这对于充分
利用地下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普里堪茨沙漠以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加深了
我们对地质古生物及其过去环境变化的认识,更有利于金属和油气资
源的勘探利用。
因此,以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为基础的研究仍将对古
生物的发展以及普里堪茨沙漠以及准噶尔盆地的地质历史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展望
准噶尔 盆地 层序 级别划 分方 案 的多样性 有 其客
观原 因 。陆 相 湖 盆 地 层 本 身 所 具 有 的纵 向标 定 困
难 、 向变化 剧烈 的 特 点决 定 了层 序地 层 级 别 划 分 横 的难度 。再加 上准 噶尔 盆地 后期受 到 多期复 杂构 造
天 山以北 , 阿尔 泰山 以南 , 东西 准噶 尔界 山之 间。盆 地 的形状近三角形 , 形成机 制复杂 。准噶尔 盆地总 面
积达 1 . ×1 m , 3 6 0 k 沉积厚度达 1 0 00 0余 m, 侏罗 系
沉积 地层保存 较为 完整 。准噶 尔盆地 层 序地 层 学研
究从 19 年 开始 , 国内层 序地 层研 究 中属 于起 步 94 在 较早 、 研究 内容较 丰 富 、 果较 多 的盆地 之 一 。对 准 成
维普资讯
第 2 8卷 第 1 期 20 0 6年 2月
文 章 编 号 : 0 1 6 1 ( 0 6 0 —0 3 —0 1 0 — 1 22 0 )6 0 4 4
石 油 雾 劈 沾 届
PETR0LEUM GE0L0GY & EXPER I ENT M
Vo . 8. . 1 2 No 1
F 序 地 层 研 究 展 望
邢焕 清
(. 国石 油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胜 利 油 田 有 限公 司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 东 东 营 1中 山 271; 5 0 5 2 中 国 石 油 化 工股 份有 限公 司 胜利 油 田 有 限 公 司 博 士后 科 研 工作 站 , 东 东 营 2 7 1 ) . 山 5 0 5
准 噶尔盆地 是 中国最重 要 的中生界 含油 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王居峰;邓宏文;蔡希源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05(032)001
【摘要】应用层序地层学地层基准面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盆地中部侏罗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
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发育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面
旋回,分析侏罗系不同层序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微相构成,确定三工河组是盆地中部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
缘河口坝和水下分支水道,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与所处层序地层位置密切相关,主要
分布于基准面上升期.图6参9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王居峰;邓宏文;蔡希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4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及主控因素分析 [J], 张冬玲;鲍志东;杨文秀
2.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J], 祁利祺;鲍志东;吴博然;李维锋;元立川
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J], 李天明;支东明;靳军
4.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 [J], 刘洛夫;康永尚;齐雪峰;唐勇;熊正祥
5.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J], 张琴;朱筱敏;张满郎;况军;张年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J1s2段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J1s2段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王建伟;宋书君;鲍志东;田海芹【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021)001【摘要】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多口钻井测试结果表明,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查明储层发育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铸体薄片、物性测试、孔隙图像分析、压汞和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方法研究了砂岩的组构特征扣储集性,查明了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砂岩类型以成分成熟度低的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优质储层主要由粗中粒砂岩构成;优质储层的孔隙类型以溶扩粒间孔为主,含有一定数量的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对储层发育有重要影响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作用直接控制着砂岩储集特征的演化,但砂岩组构特征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决定因素.【总页数】4页(P11-14)【作者】王建伟;宋书君;鲍志东;田海芹【作者单位】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地质所,山东,东营,257068;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地质所,山东,东营,257068;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准噶尔盆地Lu 9井区白垩系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控制因素研究 [J], 匡立春;毛志强;孙中春2.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s2储层发育特征及油藏类型 [J], 邓旭波3.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砂体成因 [J], 李德江;朱筱敏;张小静;孔祥林;黄文松4.准噶尔盆地C47井区火山岩优质储层预测 [J], 罗鑫;王维;李亮;周畅5.准噶尔盆地中部1、3区块J1s2储层发育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J], 张敏;陈林;宋传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准东煤田库兰喀孜干勘查区赋煤特征分析
新疆准东煤田库兰喀孜干勘查区赋煤特征分析孙增兵【摘要】该文以准东东部库兰喀孜干勘查区煤田钻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为基础,对区内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赋存特征和赋煤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煤层23层,西山窑组19层,平均厚度45.55m,八道湾组3层,总厚度7.30m,其中2,9,13,15,17,21,23煤层为可采煤层,结合煤层厚度、岩性特征和测井结果,对区内煤层进行了对比.同时,从剖面纵向上总结了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的垂向分布特征、含煤特征,总结了二者的平面展布特征,认为西山窑组煤层总厚度呈中间厚、四周薄的趋势,八道湾组煤层仅分布在井田中部和南部,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在此基础上,从沉积学特征、构造环境和沉积环境方面,对赋煤规律进行了浅析,认为煤层发育总体受沉积环境和基底沉降等地质条件的控制.【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8(034)001【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赋煤特征;准东煤田;库兰喀孜干;新疆【作者】孙增兵【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山东济南 2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在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形势下,煤炭在能源领域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煤炭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具有不可替代性。
因而,继续开展煤炭勘查研究十分必要[1]。
新疆是我国产煤大省,其中的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侏罗系含煤盆地之一[2-11]。
其东部的准东煤田,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超大型的整装煤田,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12-21]。
该文以准东东部库兰喀孜干勘查区煤田钻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为基础,从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赋存特征等方面,结合以往区域地质工作研究[12-23],总结了该区域及邻区赋煤规律特征,为今后创建找煤模式和找煤方向提供扎实的材料支撑。
准东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带北缘,克拉美丽山南麓,西部和南部分别以沙帐断折带和奇台低凸起为界,东部一直延伸到梧桐窝子凹陷,大地构造单元属准噶尔地块东部隆起区(图1A)[12-20]。
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5 12 10作者简介:李德江(1972 ),男,辽宁锦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和层序地层研究.文章编号:1673 064X(2005)03 0060 07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Study o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Zhungeer Basin李德江,杨俊生,朱筱敏(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摘要: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对它的构造、沉积、成藏等地质研究较早,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该盆地的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却不成熟,且多集中于区块研究,层位也主要是侏罗系地层.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露头、地震、钻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首次建立起全盆地范围的层序地层格架,将准噶尔盆地自下而上共分为4个一级层序,9个二级层序和29个三级层序.并对各级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地层的分布).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地层划分中图分类号:P539.2;TE121.3+4 文献标识码:A1 地层概况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准噶尔盆地沉积盖层的演化经历如下4个阶段: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的海相或残留海相前陆盆地阶段;!中 晚二叠世的陆相前陆盆地阶段;∀三叠纪 白垩纪陆内坳陷的育阶段;#第三纪 第四纪的类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按传统的地层划分方案,准噶尔盆地的地层划分自下而上包括古生界的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图1).图1 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区域及资料分布图2005年5月第20卷第3期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i ∃an Shiy ou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ion)M ay 2005V ol.20No.32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特征层序可以分为不同的级次,根据层序边界(侵蚀不整合面、沉积间断面及其对应的整合面)的类型和分布,以及层序内部特征(地层分布模式、沉积相演变等)可将层序划分为巨层序组、巨层序、超层序组、超层序、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和准层序(樊太亮等,1997).本文中的层序级别包括巨层序(一级层序)、超层序(二级层序)和层序(三级层序).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的提出是以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为基础的,而层序地层界面识别的根据是地震、露头、钻/测井资料上的特征.根据上述资料在准噶尔盆地识别出的层序地层界面类型包括各级层序界面、初始湖(海)泛面和最大湖(海)泛面.2.1 一级层序界面一级层序以一级不整合面为界,它是由古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转换或大的海(湖)平面下降造成的大规模的不整合界面,常代表着盆地基底面或盆地收缩时的古风化剥蚀面.这种界面常与区域构造事件吻合,是构造旋回划分的标志,为区域性不整合面.在准噶尔盆地中与4个构造演化阶段的顶、底对应的5个层序界面就是一级层序界面.这4个不同构造旋回所形成的沉积地层在盆地充填的几何形态、相类型、构造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将它们分别作为一个一级层序处理是符合地质规律的.这些层序界面在各种资料上都较容易识别,尤其是在地震剖面上更能够体现出它们作为区域不整合的特征.准噶尔盆地中5个一级层序界面分别是: 沉积盖层与基底间的不整合面;!中、下二叠统间的界面;∀三叠系与二叠系间的界面;#白垩系与第三系间的界面;%第四系顶界面.下二叠统顶部的界面也是一个一级层序界面,这一不整合的特征在盆地西部的地震剖面SN9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图2).图2中的PSB3就是中二叠与下二叠统之间的一级层序界面.说它是一级层序图2 准噶尔盆地SN9剖面二叠系地震地质解释界面有如下几点证据:首先,该界面之下的下二叠统与其上的中、上二叠统在地震相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下部的2个层序地震相以强振幅、中 好连续性、亚平行反射为主,可能代表为较深水湖泊的厚层泥、页岩与砂岩互层沉积;中、上二叠统各层序的地震反射振幅变弱,连续性变差,以中振幅、中 差连续性发散反射结构或前积反射结构为主,可能代表一种水体相对较浅的三角洲沉积或浅湖沉积.其次,界面附近存在着广泛的削截、上超、下超等反射终止关系(图2).削截现象不仅出现在马桥凸起上,也出现在玛湖凹陷内,被削截的地层不仅包括风城组,也包括其下的佳木河组.PSB3之上各层序则依次上超在该界面之上,包括导序界面PSB5也与PSB3呈上超接触关系.最后,在该界面附近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构造运动.由SN9剖面分析,中拐凸超的大规模隆升就发生在下二叠统沉积之后,在中、上二叠统沉积时它也一直处于构造高部位,而在下二叠统沉积期间,中拐凸起还没有形成.这一点可以从地层厚度的变化上来说明,由图2可以看到,向马桥凸起方向下二叠统残留厚度并没有减薄,如果考虑到剥蚀的影响,很61 李德江等: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可能有地层增厚的现象.中、上二叠统则向马桥凸起方向减薄,它们与下伏界面PSB3呈上超接触关系,且在顶界面T SB1之下并没有见到强烈剥蚀的现象.这说明中、上二叠统沉积时的古地形背景是自马桥凸起向玛湖凹陷方向下倾的斜坡.上述分析表明,早二叠世为北高南低地形,经PSB3时的构造运动后,至中、晚二叠世为南高北低地形.以上三点分别从地震相 沉积相、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和古构造演化几个方面说明了PSB3作为一级层序界面的可能性.另一个一级层序界面是二叠系的顶界面.这一不整合面的特点在盆地的不同部位特点不同,在盆地腹部,表现为凸起地区二叠系的缺失和凸起边缘上二叠系顶部削截现象,在盆地南缘不整合现象不明显,盆地北缘则表现为三叠系沉积范围的扩大,不整合特征最为明显的地区发育在盆地西缘.2.2 二级层序界面在准噶尔盆地中有5个不整合面的规模比前述几个一级层序界面的规模小些,但在钻井、地震上也能看到明显的特征.它们将准噶尔盆地的4个一级层序分为9个二级层序的二级层序界面.5个不整合面分别是:二叠系的底界面,侏罗系的底界面,侏罗系中统头屯河组的底界面,白垩系的底界面和上第三系的底界面.(1)PSB1的识别PSB1是M S1内部的一个二级层序界面,它将MS1分为2个一级层序.由于它的埋藏深、构造变形强,并不是在所有的地震剖面上都能识别出该界面的,但是,在盆地边缘和盆地内部的凸起上可以清晰地描述它.如图3中可以看到PSB1之上地震反射同相轴以上超的形式终止于该界面上,且上超的规模较大,界面之下也可以看到局部的削截现象.图3 准噶尔盆地西缘C8410剖面上JSB1的地震反射特征(2)JSB1的识别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界面JSB1也是一个二级层序界面.由于该界面之上的J1-2SS1与界面之下的TSS1之间在构造背景、盆地类型等方面相似,所以它们间的不整合特征在地震剖面上不如前述几个一级层序界面那样明显,不整合的角度和不整合的规模略小些.但是,在盆地边缘的地震剖面上仍然能够看到不整合的现象.由图3可以看到,在二级层序界面JSB1的下界面存在明显的削截反射终止关系,在它的上界面则有上超现象存在,且界面上下地层的倾角明显不同.该图可以说明,在三叠系各层序沉积时或其后,准噶尔盆地发生了较大的构造运动,西北缘发生抬升,地层隆起并遭剥蚀.这种剥蚀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剥蚀后的碎屑物进入盆地内部,成为侏罗系底部层序的物源.随着构造活动减弱,盆地边缘的抬升隆起作用停止并开始沉降,侏罗纪的盆地范围逐渐扩大,侏罗系各层序也以较低的角度超覆在JSB1之上.在钻井剖面上JSB1是八道湾组的底界.在盆地的西北缘地区,界面之上是一段较厚的砾岩,与下伏三叠系白碱滩组在岩性和电性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在此界面上、下,测井曲线幅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盆地中部的陆梁隆起区的剖面上虽然八道湾组底部的岩性较边缘地区变细、变薄,但同样可见八道湾组62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底部与白碱滩组的突变接触关系,尤其是电性特征的变化更为明显(图4).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盆地边缘还是在盆地内部的钻井剖面上都可以看到JSB1界面之上岩性变粗的现象,这与前面对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可以想象,三叠纪晚期准噶尔盆地已被填平补齐,并且它与周围山地之间的高差也不大,粗粒的碎屑物源不发育,在盆地内部沉积了浅湖或半深湖的暗色泥岩,在盆地边缘则发育有滨湖沼泽的煤层或泥炭沉积.正是随后的构造隆起打破了这一平静,它使盆地边缘的地层受到强烈的剥蚀,形成角度不整合,也使陆源粗碎屑的供应增强形成JSB1之上侏罗系底部的粗粒沉积物.图4 陆梁隆起地区层序界面JSB1的岩电识别特征图5 准噶尔盆地JSB1界面的野外露头特征除了上述钻井和地震上的特征外,露头上也有不整合的特征.在露头剖面上JSB1与下伏三叠系的不同层位相接触.在东北缘克拉美丽西大沟剖面上(图5(a)),与上述层序界面相当的界面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和三叠系下统的低角度不整合面.界面之下为下三叠统,自上而下为:紫杂色中细砾岩,灰黄色夹灰色碳屑层,块状和较弱的大型槽状斜层理;紫色条带状;灰黄杂色粗 细粉砂岩和泥岩紫红色粉砂岩.层间发育大型冲刷面构造.层序界面之上可见两大套岩石组合,上部为杏黄色、棕红色巨粗砾岩,平行或块状层理,成分以硅质岩石为主,占80%以上,另有10%的变质岩、5%的沉积岩石和5%的其它碎屑组分,一般分选中等,磨圆好,钙硅质胶结;下部由两个正沉积韵律组成,每个旋回的下部为1.0~0.5m 厚巨粗砾岩,砾石个体较大,粗细混杂,大者30~60cm ,杂基支撑,成分复杂,以硅质岩石为主,同时,火山岩、变质岩及凝灰岩、碳酸岩的碎屑也较多,上部为粗 中粒砂岩等.自下而上两个沉积旋回表现为特征的河道相,并见有侧向加积特点(图5(b)).(4)KSB1的识别白垩系与侏罗系间的界面也是一个二级层序界面,称为KSB1,此界面的不整合特征在盆地的各部位都很明显.该界面在地震剖面上特征明显,一般为63 李德江等: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强振幅、连续性好的反射,可在全区追踪.界面上白垩系与其下的侏罗系地震反射特征存在明显差别,在该界面上可见到地层剥蚀与上超现象.在盆地东缘的地震剖面SN1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侏罗系沉积之后发生的构造运动.在侏罗系沉积之后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期),其结果是使该区侏罗纪、三叠纪及二叠纪的地层发生褶皱变形,隆起区受到剥蚀,剥蚀较明显的范围涉及整个帐北断褶带,剥蚀的地层包括侏罗系和三叠系.这种变形与剥蚀作用虽然有前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如JSB1时的剥蚀现象),但显而易见,发生KSB1时的构造作用的影响是很大的.(5)NSB1的识别NSB1是下第三系与上第三系之间的界面,它也是一个二级层序界面.此界面将一级层序M S4分为两个二级层序,分别是ESS1和NSS1.这个界面上的不整合现象并不明显,将它作为二级层序界面的原因是其上下地层的充填几何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上部的上第三系明显呈楔形,下部的下第三系楔形角度则小得多.2.3 三级层序界面三级层序界面主要由湖(海)平面变化以及与之伴生的沉积物供应速率变化造成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上超或顶超,在盆地内可地行对比,但削截等不整合现象在地震剖面上的范围与一级或二级层序界面相比要小得多.钻井和露头剖面上常可以看到岩性与相的突变.(1)JSB2的识别层序界面JSB2位于八道湾组上部煤系地层的内部,在地震剖面上与反射波组Jt2相当.地震反射特征明显,一般由2个连续性好的强相位组成所谓双轨反射层,油田上称其为∋钢轨(反射,可以在全区追踪.该界面下伏J1S1层序高位域.J1S1层序高位域是一个较连续弱中振幅反射波组,二者特征明显,易于区别.在大多数地区该界面表现为一个整合面或顶覆界面,在盆地的边缘地区表现为一个上超界面.在莫索湾地区的莫北2井和莫北6井,八道湾组上部煤层之下沉积有一套较厚的砂岩,砂岩的底界即为JSB2,可以看到这套砂岩与其下的大套泥岩为突变接触.莫北5井由于所处构造部位相对较高,泥岩较薄,而盆参2井则不发育八道湾组上部煤层,但两口井的JSB2界面上下的电性特征均有明显的变化,且与其它各井之间也有较好的一致性.在露头剖面上J1S2层序底界面(JSB2)在各个露头剖面点上的表现样式不尽相同.例如南缘中段乌鲁木齐郝家沟J1S2层序底界面之下为灰绿色、黄绿色及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灰绿色砂岩、碳质泥岩和薄煤线(层),宏观上可辨别若干个准层序.界面以上直接覆盖着由3个河道微相的准层序组成的曲流河沉积序列,底部是河道底部滞留沉积,为灰绿色中厚层粗砾岩,与下伏煤层形成明显的冲刷充填关系,中上部为灰绿色巨厚层状粗砂岩,夹薄层碳质砂岩和泥岩.河道粗砂岩中发育大型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斜层理,边滩微相的顶部发育变形的平行递变层理,反映了河流初始期沉积物快速堆积的背景和沉积样式.2.4 首次湖(海)泛面在地震剖面上低位域是根据首次湖(海)的表现上超点来识别的,认为上超点代表了一次湖平面的快速上升,即首次湖(海)泛面.例如SN7剖面上J1S1层序底部在盆1井西有2~3个相位,向南渐变为1~2个相位或尖灭,向北到3个泉凸起(与EW2测线相交处以南)尖灭.实际上由于准噶尔盆地各层序沉积厚度较小,层序内的沉积体系较复杂,上超现象在很多剖面上并不发育,在地震剖面上也很难划分出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湖(海)泛面的特征在钻井和野外露头剖面上表现的更明显.在钻/测井剖面上主要是利用首次湖(海)上下准层序组的叠置样式不同来确定其位置的,在陆相坳陷湖盆中多以河流沉积为特征,常表现为多个河流二元结构的加积序列;而水进体系域水体逐渐加深,以较深水的湖相沉积为特征,常表现为向上泥岩厚度加大的退积式准层序叠加样式.此外,在此界面上下的沉积物在岩性、粒度、颜色、古生物组合上都会发生变化.2.5 最大湖(海)泛面在最大湖(海)泛期往往形成沉积速率极其缓慢、沉积时间长、厚度较薄的密集段,密集段是一个层序中最易识别的标志层,因此,最大湖(海)泛面往往比首次湖(海)泛面更容易确定.在钻井剖面上密集段的岩性细,多为暗色泥岩,古生物的门类和丰度较高,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为:高自然伽玛、低自然电位.位于测井曲线总体变化的拐点处.在最大湖(海)上下准层序组的叠置样式、地层岩性、物性、颜色往往也会有明显的变化.界面之下的水进体系64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域多以退积为特征,岩石颜色多以还原环境下深灰、灰绿等深色调为主,岩性也多为泥岩,界面之上的高位体系域岩性变粗、砂质含量增高.在露头剖面上识别最大湖(海)泛面也常是可能的.如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祁家沟剖面上祁家沟组是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图6).低位体系域由2个退积式准层序组构成,水进体系域由1个退积式准层序组构成,高位体体系域由3个进积式准层序组构成.最大海泛面位于退积式准层序组向进积式准层序组转换的位置处,与一段厚层灰黑色泥晶灰岩的顶部对应.从沉积相上来看,它位于前缘斜坡相向台地边缘相转换的位置处.图6 乌鲁木齐祁家沟剖面祁家沟组C 2S2层序特征3 层序格架的建立综合由上述分析,充分考虑到层序划分的科学性以及对全盆地研究的连续性,将准噶尔盆地自下而上共分为4个一级层序(M egaSequence),9个二级层序(SuperSequence )和29个三级层序(Se quence)(表1).65 李德江等: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表1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划分方案表4 结 论(1)准噶尔盆地自下而上共分为4个一级层序(MegaSequence),9个二级层序(SuperSequence)和29个三级层序(Sequence).(2)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建立起全层位、全盆地范围的层序地层格架,对以后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转第71页)66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分成熟度和较高的结构成熟度.(2)长6沉积于三角洲前缘环境,其骨干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之间是支流间湾.由于河流侧向迁移,多叉道的网状水下分流河道分布范围较大,可形成较大面积的片状分布.(3)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还有长石溶蚀孔和浊沸石溶蚀孔.低孔、低渗是长6油层组储层的特点.(4)稳定的大地构造条件是大面积的、较厚的砂体形成的先决条件.沉积环境控制了砂体分布.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大大减少,溶蚀作用使得孔隙增加.参考文献:[1] 王宝清,张荻楠,刘淑芹,等.龙虎泡地区高台子油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岩孔隙演化的影响[J].沉积学报,2000,18(3):414 418.[2] Folk R L,Andr ews P B,L ewis D W.Detrital sedimentary rock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for use in N ewZewland[J].New Zealand Journal of Geology and Geo physics,1970,13:937 968.[3] 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第三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57 71.[4] 孙永传,李蕙生.碎屑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165 168.[5] 王允城.油层物理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220 226.[6] Bear D C,Weyl P K.Influence of tex ture on porosity andpermeability o f unnso lidated sand[J].AAPG Bulletin,1973,57(2):349 369.[7] Scherer M.Parameters influencing por osity in sandstones:a model for sandsto ne porosit y prediction[J].AA PG Bulletin,1987,71(5):485 491.[8] 孙冬胜,李文山.陕北新庄地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J].西北地质,2003,36(1):60 61.[9] 王宝清,徐文发,刘站立,等.三肇地区扶余和扬子大城子油层储集层的成岩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1):82 87.编辑:国伍玲(上接第66页)参考文献:[1] 谢渊,罗安屏,傅恒.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沉积体系序列演化与油气的关系[J].特提斯地质,1995.[2] 蒲仁海,梅志超,唐中华.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陆相层序地层学初探[J].新疆石油地质,1994,15(4):335342.[3] 张满郎,张琴,朱筱敏.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J].古地理学报,2000,2(3):27 36. [4] 李兴平,李静莲,王国司.准噶盆地东部五彩湾地区层序框架[J].石油实验地质,1997,19(1):19 24.[5] 王宏亮,邓宏文,孙德君.准噶尔盆地南缘层序地层与有利含油气区带预测[J].石油实验地质,2000,22(4):336 340.[6] 鲍志东,管守锐,李儒峰,等.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J].石油勘探开发,2002,29(1):48 51. [7] 王宜林,王英民,齐雪峰,等.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J].新疆石油地质,2001,22(5):382 385. [8] 谢庆宾,管守锐,韩军,等.准东白家海五彩湾地区层序地层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1):31 34. [9] 冯兴强,杨长春,李清龙,等.准噶尔盆地白家海五彩湾地区苍房沟群和小泉沟群层序地层学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1 7.[10]王龙樟.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陆相层序地层学探讨及其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95,16(4):324 331. [11]陈发景,江新文.中国西北地区内前陆盆地的鉴别标志[J].现代地质,2004,18(2):151 156.[12]樊太亮,刘金辉,韩国华,等.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应用层序地层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16.编辑:张新宝71韩会平等:鄂尔多斯盆地侯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与盆地构造演化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与盆地构造演化摘要:准噶尔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本文从石油角度出发,阐述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时期沉积-构造空间展布的规律。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主力生油期的地层发育概况及其演化特征,以一级、二级、三级的12条等时界面,划分了侏罗系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这一时期,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活动性在在侏罗系遭燕山运动的影响较强烈,发生区域性挤压及准平原化,改变了侏罗系的沉积中心。
关键词:住噶尔盆地;沉积特征;侏罗世;构造演化;层序地层1.区域地质概况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新疆境内三大盆地之一。
它的四周为褶皱山系所环绕,西北为西准噶尔山,东北为阿尔泰山,南面为天山山脉,呈现一个三角形封闭式的内陆盆地,面积13×104km2,东西长700km,南北宽370km,沉积岩最大厚度14000m,平均海拔约为500m,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大型的油、气、煤共生盆地,特别是依罗纪煤系,它集油、气、煤于一体,在我国各个时代的含煤地层中也是十分少见的[1]。
图1.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2.侏罗系沉积体系特征2.1 侏罗系沉积地层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振荡演化阶段的产物,下侏罗统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中侏罗统分为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上侏罗统分为齐古组和喀拉扎组。
依据岩性、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组合特征以及煤层的发育情况,可将侏罗系划分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和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基本不含煤地层[3]。
在盆地内,不同的区域沉积的特征有所差异。
(据卢辉楠)八道湾组总体上是由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的具有明显旋回性的沉积,底部为灰白色底砾岩,与下伏上三叠统黄山街组不整合接触,厚14~541m。
一般厚300~800m,自下而上由粗到细再到粗,依其旋回特征分为3段[4]。
三工河组是盆地侏罗纪最大湖侵期沉积,以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夹黄绿色中、细砂岩,一般厚100~700m,与八道湾组整合接触,依岩性可分为3(J1s3,J1s2,J1s1);J1s2又可划分出被泥岩分隔的两套砂岩组合(J1s12,J1s22),其中J1s22横向不稳定,盆地边缘区多被削蚀,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消失。
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李德江;杨俊生;朱筱敏
【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0)003
【摘要】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对它的构造、沉积、成藏等地质研究较早,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该盆地的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却不成熟,且多集中于区块研究,层位也主要是侏罗系地层.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露头、地震、钻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首次建立起全盆地范围的层序地层格架,将准噶尔盆地自下而上共分为4个一级层序,9个二级层序和29个三级层序.并对各级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地层的分布).
【总页数】8页(P60-66,71)
【作者】李德江;杨俊生;朱筱敏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9.2;TE121.3+4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赵晓东
2.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王濮;刘志峰;李慧莉;刘玉娥;刘文芳
3.准噶尔盆地南缘阜康地区水西沟群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吴鹏;肖传桃;陈晓辉;刘丰;穆鹏飞;董波
4.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杨怀宇;陈世悦;杨俊生;夏雨;张鹏飞;李聪
5.古老地层学研究的新领域层序地层学的发展与展望——访层序地层学研究专家朱筱敏教授 [J], 王大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阶段表
不整合
晚海西 I
TP1 不整合 前 陆 中海西运动 型海 相盆 地
不整合
克拉美丽山组 D2k
不整合
不整合
不整合
TE1 TK4
演化 阶段
构造运动
类前陆
型陆相 盆地
喜山运动 II
喜山运动 I 燕山运动 III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下统
吐谷鲁群
齐古组 头屯河组 西山窑组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白碱滩组 上克拉玛依组 下克拉玛依组 百口泉组
上乌尔禾组 下乌尔禾组 夏子街组 风城组 佳木河组
界系 新 第四系 生 界 上第三系 R 下第三系
白垩系
中 生 侏罗系 界 Mz
三叠系
二叠系 古 生 界 Pz 石炭系
泥盆系
表 1-1 准噶尔盆地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阶段表
统 上统
西北缘
东北缘
群、组
代号
地震 波组
组
代号
QQTQ1N NhomakorabeaN
E
TN1
E
TE1
艾里克湖组 K2a
东沟组
K2d
TK2 连木沁组
K1l
接触 地 震 关系 波组
太勒古拉组
包谷图组 希贝库拉斯组
K1tg
J3q J2t J2x J1s J1b
T3b T2k2 T2k1 T1b
P3w P2w P2x P1f P1j
C2t
C1b C1x
胜金口组 K1s
呼图壁河组 K1h
清水河组 K1q
TK1 齐古组
J3q
头屯河组 J2t
TJ4 西山窑组
J2x
TJ3 三工河组 J1s
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地震层序划分与层序地层学解释
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地震层序划分与层序地层学解释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大型前陆盆地,其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地处于该盆地的中部。
石树沟群地区是一个复杂的地质构造,地震层序划分的分析对于研究该区域的地质演化和储层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据研究结果显示,石树沟群地区的地震层序可分为四个层序:上海西组、下海东组、中侏罗统、下侏罗统。
其中上海西组主要以含油气层为主,下海东组则是以烃源岩为主。
中下侏罗统则为典型的岩性判断层段。
各层序之间层位基本稳定,反应了该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历史。
上海西组主要分布在石树沟群地区的上部,其地层为长兴岩、泥页岩、灰岩及泥岩等。
该地层发育了两种类型的岩石,分别为发育于典型的深水相环境下的灰岩和孔隙度较高的泥岩。
由于上海西组主要分布在盆地高处,其沉积过程相对稳定,因此含油气层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下海东组地震层序分布在石树沟群地区的中下部,其地层为煤系地层和烃源岩。
该层主要包括以下岩石类型:黑色泥岩、页岩、煤岩、碳酸盐岩、细粒砂岩以及凝灰岩。
下海东组主要分布在盆地底部,其沉积过程相对不稳定,导致了沉积物的振实作用,从而使岩石之间的孔隙度降低。
该层主要是烃源岩,因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丰富的油气资源。
中侏罗统和下侏罗统层位之间的界线较为明显,主要由蓝灰色石英砂岩和灰色泥岩组成。
这一层段主要发育于高地,因此具有过多的剥蚀和侵蚀作用。
中下侏罗统的研究是研究石树沟群地区油气运移和储量分布的关键。
在中下侏罗统之间进行有效的油气运移,需从下夹层到上夹层进行的上升运移。
这种上升运移往往在油气运移途径上遇到较大的阻力,并且由于底部地质条件的影响,容易形成油气聚集。
综合分析,石树沟群地震层序层位稳定且各层序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反应了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和地质背景。
该地区上海西组主要是以含油气层为主,下海东组则是以烃源岩为主。
中下侏罗统层段是石树沟群地区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层段,其研究对于该区域石油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格架 ,并进 行 了层序 干 架 内的沉 积相 研究 ,这 对该 区侏 罗系 下一步 油 气勘探 尤 其是 寻找 隐 蔽油气 藏 ,具 } }
有重 要 的现实意 义 。
l 层序界面的特征 及识别
层 序界 面对应 于不 整合 面 或与 之对应 的整合 面 。下面 应用 地震反 射终 止关 系 、区域 性岩 性界 面 、古 生物 丰度 币 分异 度 的突变 、测 井 曲线数 值 和形态 突 变等来 识别层 序界 面 。 i l
准 噶 尔 盆 地 滴 南 凸起 侏 罗 系层 序 地 层 学 研 究
王 濮 ,刘 志 峰 ( 石油大学 ( 中国 北京)资 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12 9 2 ) 04
李 慧 莉 ( 原油田分 中 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河南 濮阳 470) 501 刘 玉 娥 ,刘文 芳 (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 124) 29 0
[ 稿 日期 ] 2 0 收 0 8—0 一o 2 1
[ 基金项目]国家 9 3 项目 ( 0 6 1 2 2 0 ) 7 2oc 3030。 [ 作者简介]王濮 ( 7 ) 1 7一 ,男 ,20 9 0 0年大学毕业 ,博士 生,现 主要从 事沉积学 、层序地 层学 、隐 蔽圈 闭预测 与评价 等方面的科研
控制 因 素 有构 造运 动 、 基 准 面 的 变 化和 古 气候 的 变化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关键 词 ] 准 噶 尔 盆 地 ;滴 南 凸起 ;侏 罗 系 ;层 序地 层
[ 中图分类 号]TE 2 . 11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i0 —9 5 (0 8 3— 00— 7 0 0 7 2 2 0 )0 0 5 0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准噶尔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区之一,依托着丰富的地质资源而发展成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重要中心。
为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准噶尔盆地的地层划分和构造分析工作尤为重要。
Gansu Provincial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Survey鉴定了准噶尔盆地共94家侏罗系地层、12个层系,主要包括燕山系、塔里木系、二叠系、侏罗系、中侏罗系和三叠系。
一、燕山系燕山系是准噶尔盆地最为古老的地层之一,年代最早可追溯到二叠纪,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和东部,主要由叠合糜棱岩、泥岩、碎屑页岩等构成。
其层序分布略有不同,但其构造室起源特征基本相同,通过对沉积体系的研究发现,燕山系主要为沉积平原及洼地湖相沉积。
二、塔里木系塔里木系是准噶尔盆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层系统,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西部,年代大约为中奥陶世,其层序由叠合砂岩、泥岩两类构成,且构造性基本相同,可进一步分为上、下两个次层序,上次层序主要以自然砂岩、泥互层为主,下次层序则以叠合砂岩、泥岩为主,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个次层序。
根据沉积体系研究发现,塔里木系主要为浅水洋和沉积平原沉积。
三、二叠系二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最重要的地层之一,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东北部,其层序由碳酸盐岩、泥岩、碎屑页岩等构成,年代为二叠纪。
其构造性基本相同,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个次层序,上次层序以洋岩和碳酸盐岩为主,中次层序以灰色泥岩为主,下次层序以碎屑页岩为主,其主要沉积环境为陆源海洋沉积。
四、侏罗系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晚期发育的地层,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东北部,年代大约为侏罗纪,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碎屑页岩等构成,其构造性基本相同,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个次层序,上次层序以石灰岩为主,中次层序以砂岩为主,下次层序以碎屑页岩为主,其沉积环境为沉积平原沉积和台地湖泊沉积。
五、中侏罗系中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晚期发育的地层之一,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南部和东北部,主要由叠合砂岩、页岩等构成,其构造性基本相同,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个次层序,其中上次层序以叠合砂岩、灰粉砂岩为主,中次层序以叠合粗砂岩为主,下次层序以页岩为主,其主要沉积环境为构造性浅海沉积和沉积平原沉积。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安庆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准噶尔盆地作为新疆主要的舍煤盆地,分布着准南、准东等大型煤田.笔者通过近十年的煤田地质工作,结合丰富的地质资料,以本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进行了初步评述,为了解该区域层序地层划分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371-372)
【作者】安庆
【作者单位】新疆煤田地质局161勘探队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探讨 [J], 张满郎;张琴;朱筱敏
2.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J], 王宜林;王英民;齐雪峰;管守锐;赵秀岐;李儒峰
3.西藏羌塘盆地北部拗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意义 [J], 张润合;斯春松;陈明;马立桥;王鹏万;谭富文
4.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J], 邱春光;邓宏文;吴铁壮;王胜建
5.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划分 [J], 苏真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祁利祺;鲍志东;吴博然;李维锋;元立川【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08(029)002【摘要】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级别的划分,受西北缘主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主断裂下盘侏罗系地层较厚,而在断裂带上盘较薄,部分地区缺失.根据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划分出2个构造层序(JTS1,JTS2)、7个层序(I-VII)和10个体系域.煤的发育在层序划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运动、物源供应、湖平面升降、气候条件,其中构造运动和湖平面升降是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总页数】7页(P261-267)【作者】祁利祺;鲍志东;吴博然;李维锋;元立川【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长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湖北,荆州,43410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走滑构造在地震剖面上的展布特征和研究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浅6井区断裂特征解析为例 [J], 袁霁;陈伟;李胜;李宁2.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覆带侏罗系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及Re-Os同位素定年 [J], 黄少华;秦明宽;David SELBY;刘银山;许强;何中波;刘章月;刘俊杰3.准噶尔盆地哈山东部地区侏罗系骨架砂体展布特征及连通性研究 [J], 王旭辉;吴孔友;王泽胜;郄润芝4.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相带展布特征 [J], 柳梅青;何鲤5.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特征 [J], 王辉; 武鑫; 李婷; 曾玉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支东明;王坤;董雪梅;陈忠强;沈勇伟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天然气》
【年(卷),期】2003(015)004
【摘要】主要利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在建立基本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地震层序、体系域、地震相、沉积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研究区内侏罗系有利的储集体发育体系域、有利相带及平面展布.最终,针对出油目标层,应用几种有效的反演方法完成岩性圈闭的识别,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总页数】5页(P13-17)
【作者】支东明;王坤;董雪梅;陈忠强;沈勇伟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地质所,克拉玛依,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4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赵晓东
2.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物源分析 [J], 谭剑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J], 刘军钊;张尚锋;关键;赵卫军
4.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物源及古水流分析 [J], 胡宗全;朱筱敏;彭勇民
5.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潜力分析 [J], 黄江荣;靳军;刘河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0747(2002)01-0048-04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鲍志东1,管守锐1,李儒峰1,王英民1,刘 凌1,赵秀岐2,齐雪峰3(1.石油大学(北京);2.中国石油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摘要: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发育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含煤或不含煤层序,可以划分出2个超层序、7个层序和15个体系域。
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
各层序在不同的地区发育程度不同,具有不均衡性、不完整性及横向变化的分区性。
对比分析显示,准噶尔盆地三级层序持续的时间周期约为7~13M a,Ⅰ层序、Ⅳ层序、Ⅵ层序的的底界面分别与全球层序的UA B1、LZA1、LZA3的底界面一致。
图2表1参5(鲍志东摘)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层序发育特征中图分类号:T E111.3 文献标识码:A1侏罗系发育基本情况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石炭纪末—二叠纪早期的造山作用使其由开放的海相盆地转化为山—盆体制下的封闭性内陆盆地,自石炭纪末到第四纪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
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振荡演化阶段的产物,下侏罗统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中侏罗统分为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上侏罗统分为齐古组和喀拉扎组。
依据岩性、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组合特征以及煤层的发育情况,可将侏罗系划分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和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基本不含煤地层。
八道湾组与三叠系区域性不整合接触,总体上是由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的具有明显旋回性的沉积,一般厚300~800m,自下而上由粗到细再到粗,依其旋回特征分为3段。
三工河组是盆地侏罗纪最大湖侵期沉积,以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夹黄绿色中、细砂岩,一般厚100~700m,与八道湾组整合接触,依岩性可分为3段(J1s3,J1s2,J1s1);J1s2又可划分出被泥岩分隔的两套砂岩组合(J1s12,J1s22),其中J1s22横向不稳定,盆地边缘区多被削蚀,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消失。
西山窑组为灰白、浅灰、灰绿色砾、砂岩夹炭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在大部分地区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仅在盆缘为不整合接触。
头屯河组底部岩性较粗,以黄绿色砂砾岩夹杂色细、粉砂岩及泥质条带为特征;中下部主要为灰绿色砂岩、泥岩、泥灰岩夹炭质泥岩,偶见煤线;上部为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互层夹杂色泥质条带。
齐古组主要为棕红色、红褐色泥岩、粉砂岩夹紫灰色、灰色泥质砂岩以及薄层凝灰质砂岩。
喀拉扎组为灰黄色、灰绿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紫红色硬砂岩和粉砂岩,发育大型交错层理。
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横向变化大,三组间为过渡关系,与下伏地层呈区域性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与上覆白垩系呈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大部分地区无论井下还是露头都很难区分。
由于燕山中期运动的影响,盆地东西沉降速率差异大,造成侏罗系厚度西部小而东部(尤其东南部)大的格局。
在盆地南缘,东部出露侏罗系全部地层(最厚可逾4000m),西部仅出露水西沟群的部分地层;盆地内部侏罗系厚度一般为1500m左右,主要缺失中、上侏罗统的部分地层。
2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工作笔者在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时,综合使用了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
首先,系统观察了盆缘8条主要的侏罗系露头剖面,初步确定了层序和体系域界面的识别标志,提出侏罗系层序和体系域划分的初步方案,将层序格架划分至准层序级,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
在此基础上,收集了盆地内200余口钻井的资料,结合重矿物、古生物、地化等资料,将侏罗系层序格架划分至体系域级,并侧重于研究层序纵向变化、单井划相及沉积相变化规律,深入解释层序和体系域界面。
通过对190余口井的层序分析、50余口井的沉积相分析、28口井的岩心观察,建立了152口井的层序划分数据库和20条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对比剖面,根据与地震剖面解释成果的相互标定,建立了单井层序地层划分原则和层序地层格架。
利用地震48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2002年2月 PET ROL EU M EX PLO RA T IO N AN D DEVELO PM EN T V ol.29 N o.1 资料主要将层序格架划分至层序级,侧重于研究层序和沉积相的横向变化规律。
由于不同地震剖面侏罗系反射波的振幅、相位、波形变化较大,且存在一定时差,易造成解释的多解性和穿时现象,因此在区域地震大剖面拼接的前期工作中,主要采用子波整形方法并结合匹配滤波方法拼接大剖面。
通过对17条归一化区域大剖面(长约5000km)、30余条老的拼接地震大剖面(长约7000km)和700余条其它地震剖面(长约20000 km)的层序地层学解释、追踪,构成了层序地层学解释闭合环,进而外推、内插,结合VSP资料,建立了全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3层序地层格架划分的基本原则3.1层序界面的识别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一般根据界面上下的地震反射终止样式。
强烈的削截和上超往往与区域不整合面对应,属二级层序界面标志,而对于三级层序,这些现象主要见于盆地边缘。
盆内大部分地区层序界面主要表现为平行不整合,因而河谷下切反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对侏罗系Ⅲ层序界面的识别就主要依据河谷下切反射特征,但比较难于识别。
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层序界面的可能标志包括:①古土壤(根土岩及古风化壳)是沉积间断的标志,可作为识别层序界面的主要标志。
②层序界面的形成是基准面下降所致,表现为沉积相带向盆地内部迁移,发生沉积相突变。
③沉积基准面的急剧下降会导致沉积作用的减弱,易发育侵蚀和河道下切,发育大量河道滞留砾岩或水进砾岩;缓坡地带的层序界面有可能与首次湖泛面重合,界面之上发育水进型滞留砾岩。
④冲积扇、重力流沉积等大量发育可能是基准面下降所引发,因而这些事件沉积可能是层序界面的重要岩相标志。
⑤由于沉积环境等突变,可能导致层序界面上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突变,古生物和古生态特征也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这类综合标志有时也是层序界面的重要标志。
3.2首次湖泛面的识别在测井剖面上确定首次湖泛面,主要根据其界面上下准层序组叠置样式的差异。
在陆相坳陷湖盆中,低位域多以河流沉积为特征,具有典型的河流“二元结构”,常表现出多个二元结构的加积式序列,或滨湖及三角洲沉积的进积式叠置序列,沉积相也多以冲积扇、河流等沉积为主(见图1a);而湖侵体系域以较深水的湖相沉积为特征,常表现出向上泥岩厚度加大的退积式准层序叠置样式。
此外,首次湖泛面上下的沉积岩的粒度、颜色、古生物组合等均发生变化,如盆4井Ⅰ层序中的首次湖泛面之下为多个河流的“二元结构”的加积组合,之上则为退积序列(见图1b)。
(a)玛2井Ⅰ层序低位体系域特征;(b)盆4井Ⅰ层序首次湖泛面上下特征图1 低位体系域的特征及首次湖泛面的识别 地震剖面的低位域根据首次湖泛面的表现———长超覆点来识别,其下为低位域,其上为水进域。
但存在两种不同的低位域概念,即局限于盆地坡折带之下的小低位域和全盆地大部分地区都分布的大低位域。
例如SN7剖面盆1井西的Ⅰ层序底部有2~3个相位,向南渐变为1~2个相位或尖灭,向北到三个泉凸起尖灭。
若认同小低位域的概念,低位域范围即为Ⅰ层序底部第一或第二尖灭点圈定的范围,主要局限于盆1井西及昌吉凹陷等;而如果认同大低位域的概念,根据其外的长超覆点确定低位域范围,则范围要大得多。
本文采用大低位域的概念,识别的依据之一是长超覆点,依据之二是钻井资料,即通过合成记录和VSP资料,把钻井资料的研究成果标定到地震剖面上加以证实、追踪和闭合,然后通过地震、钻井资料多次相互校正来最终确定低位域的分布。
3.3最大湖泛面的识别最大湖泛期形成的密集段是一个层序中最易识别的标志层,因此最大湖泛面往往比首次湖泛面更容易确认。
密集段的岩性多为暗色泥岩,古生物门类较多、丰度较高。
密集段位于测井曲线总体变化趋势的拐点处,测井响应特征为高自然伽马、低自然电位、尖峰状高电阻、低密度、声波时差高值,这一响应特征具有区域可对比性,为最大湖泛面的重要标志。
识别露头最大湖泛面的关键在于识别密集段。
由于陆相环境及其沉积机制的复杂性,陆相盆地和海相环境的密集段区别较大,沉积物相对较粗、成分复杂、厚度也偏大等。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露头剖面密集段的特征包括:①相对深水环境的低速率沉积物及相对发49 2002年2月 鲍志东等: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育的古生物种属共生组合;②稳定的区域性分布及可对比性;③位于湖平面升降旋回的拐点部位。
最大湖泛面在地震剖面上常表现为一个收敛下超面,朝陆方向可以与层序界面重合。
4煤层与层序界面及体系域关系分析传统的成煤模式认为,煤层主要形成于低位域的沼泽或草沼地区。
随着层序地层学的兴起和发展,普遍强调受海平面或基准面变化影响而发生的大面积幕式聚煤作用。
海(湖)平面或侵蚀基准面下降,可以形成大片平坦的湖滨或滨海平原,并引起河流下切,使陆源碎屑物大部分被带到新的岸线以下;海(湖)平面或侵蚀基准面上升,可以导致地下水位区域性抬升,发育湖滨沼泽,在水退平原的古土壤层上出现大面积的沼泽化成煤,加之泥炭层可以很快被高位体系沉积物所埋藏而保存下来成煤,因此海(湖)进体系域中发育侧向连续性较好的厚煤层。
高位体系域以滨岸进积作用为主,虽然高位滨海(湖)平原仍然广泛发育泥炭沼泽,但常受河流改道、洪水泛滥的影响,使煤层连续性和煤质变差;晚期高位体系域中发育大型进积型三角洲水上平原,是良好的成煤环境,可能发育连续而煤质较好的煤层。
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在湖退或低位域期广泛发育河流相河漫沼泽、湿地扇的扇间凹地等,形成了分布面积较大的煤层,主要有3套煤层组合,分别位于八道湾组下段、八道湾组上段下部和西山窑组底部,本文侏罗系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案中的J 1S 1、J 1S 2、J 2S 4界面分别位于这3套煤层组合附近。
煤层组合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由2~3个强相位组成的双轨反射波组,连续性较强,层序界面可按波组的下波峰连续追踪(见图2)。
但在钻井剖面上,煤层组合实际是由砂岩、泥岩与煤层组成的厚达数十米的含煤砂泥岩组合,可出现一层或多层煤层。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有些地区横向上不连续,不同井点垂向上层位也不固定。
煤层分布具有穿时现象,高位和低位体系域或水进体系域都可能图2 准噶尔盆地J1S 1、J 1S 2、J 2S 4界面附近煤层发育特征有煤层,在不同井点,J 1S 2、J 2S 4界面可出现在煤层的上下或煤层组合的中间。
5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分布根据对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7个层序、15个体系域(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