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
一、综述
2007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建设,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使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年净削减化学需氧量0.35万吨,二氧化硫3.4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5.19个百分点和16.04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1%,总体环境质量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继续位居前列。
但是,全市仍面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渐显等问题,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城市内河和平原河网均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水库类饮用水源地总磷和总氮指标时有超标;近岸海域无机氮、无机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仍比较突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下降趋势趋缓;降水酸性化程度有所减轻,但酸雨率仍居高不下;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得到控制;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二、水环境
(一)基本状况
1、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部分重污染区域环境有所改善,但平原
河网水质仍普遍较差。2007年全市64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中:Ⅰ-Ⅱ类优水质断面数11个,占总数的17.2%,较2006年减少3.1个百分点;Ⅲ类良水质断面数12个,占总数的18.8%;Ⅳ类轻度污染水质断面数21个,占总数的32.8%;Ⅴ类中度污染水质断面数11个,占总数的17.2%;劣Ⅴ类重度污染水质断面数9个,占总数的14.1%,较2006年减少4.7个百分点。功能达标断面比例为43.8%,比2006年减少6.2个百分点。
表1 2006-2007年全市64个市控站位水质类别百分比统计
图1 全市各水系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比较
(1)甬江水系
甬江水系水质属轻度污染,水质优、良的断面比例占55.0%,无劣Ⅴ类重污染断面,功能达标的断面比例占65.0%,较2006年水质优、良率下降10个百分点,功能达标率降低15个百分点,但整体水质状况等级未变。姚江干流水质以Ⅲ类为主,水质优、良的断面比例占71.4%,功能区达标率
42.9%,较2006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下降28个百分点,整体水质状况有所下降。甬江水系目前主要受生活污染影响。
(2)平原河网
在34个监控断面中,水质优、良的断面比例占14.7%,功能达标的断面比例为26%。
市区内河为轻度污染,既无优、良水质断面,也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功能达标的断面比例占28.6%,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月湖水质保持Ⅳ类,符合景观用水要求。
鄞州河网污染相对比较重,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零,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
镇海河网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水质优良率和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均为零,功能达标率为100%。
北仑河网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零,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
慈溪河网以劣Ⅴ类水质为主,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占60%,水质优、良率为零,功能达标率20%。
宁海内河以Ⅰ-Ⅲ类水质为主,属轻度污染,水质优、良的断面比例和功能达标比例均为66.7%,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占16.7%。
象山内河以Ⅴ类水质为主,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水质优、良率33.3%,Ⅴ类中度污染断面占66.7%,功能达标率为零,总体水质状况趋好。
(3)湖库
我市大中型水库主要分布在人烟稀少的山溪源头,人为污染影响较少,
水质较好,多数为Ⅰ~Ⅱ类水,梅湖水库为Ⅲ类水,东钱湖为Ⅳ类水,主要污染项目为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按富营养化指标评价:全市大中型湖库基本保持中营养,其中梅湖水库为轻度富营养,水质趋于恶化;东钱湖处于中营养与富营养化的临界边缘区,水质较2006年有所下降。
2、饮用水源
饮用水源地例行监测28个指标,全年监测12次,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评价,全市1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9个100%达标,亭下水库、鄞西北渡、梅湖水库未100%达标,通过对全市29处乡镇以上主要饮用水源地进行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指标等158项指标全分析,均为未检出。
3、地下水
宁波地区具有大规模供水价值的地下水主要为河谷孔隙潜水和平原区深层孔隙承压水。河谷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鄞西山区和山前地带,平原区孔隙承压水分布于鄞西到滨海地带。
河谷孔隙潜水水质类别为Ⅱ类,适用于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各种用途。平原区孔隙承压水Ⅱ层淡水和市区Ⅱ层淡水水质类别为Ⅳ类,适当处理后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4、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7年全市污水排放总量为3.5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77亿吨,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88.56%。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7311.53吨,氨氮排放1273.14吨,石油类排放11.39吨。
(二)措施与行动
1、开展水环境污染整治。一是强化重点企业、行业和区域整治。继续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镇海化工区、余姚丈亭酸洗区和鄞州区铜盆浦三个市级重点监管区顺利摘帽,对106家污染企业责令限期治理。二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全市各级环保部门组织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排查了全市9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16家排污单位被限期关闭或搬迁,清理了250家嫩竹造纸作坊。三是强化重点流域污染整治。编制完成《甬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甬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和许可证管理实施方案》,印发了《宁波市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根据程序发放排污许可证609份。
2、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吨/日、北仑高河塘污水站0.3万吨/日、姚江两岸截污工程、慈溪市域污水治理工程、余姚市域污水处理工程等一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相应配套管网的相继建成,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13个,总处理能力74.8万吨,总配套污水管网983公里,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6.27%。
3、实施城市内河污染治理。规范保洁行为,提高保洁质量,全年河道保洁面积428.4万平方米,出动船只11680航次,保洁养护人员12万人次,清捞河道垃圾12000吨;加强内河水体水位调控,建设翻水设施,实施内河引水工程,缓解水质恶化现象,全年内河共计翻水1100万立方米;市区完成截污纳管河道22条、完成疏俊河道26条,江北盛家河、江东卧彩江等实施了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试点;中后河、北斗河等河道实施水体绿化生态治理工程,重建河道水体生态系统,提高内河水质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