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8年开封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8年开封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精神,现发布2008年开封市环境状况公报。
开封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李凤刚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六日综述2008年,开封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以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强化监管,标本兼治,有效控制并削减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完成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但是,全市环境污染并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水环境状况河流 2008年,开封市6个地表水出境责任目标断面水质COD平均达标率为91.8%,其中惠济河睢县板桥断面为76.9%、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为100%、涡河通许邸阁断面为94.2%、小蒋河睢县长岗断面为89.7%、铁底河太康轩庄桥断面为94.9%、小温河郭河村桥断面为94.9%;氨氮平均达标率为82.0%,其中惠济河睢县板桥断面为76.9%、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为90.4%、涡河通许邸阁断面为88.5%、小蒋河睢县长岗断面为76.9%、铁底河太康轩庄桥断面为79.5%、小温河郭河村桥断面为79.5%,均达到了省下水环境质量目标(≥70%)的要求。
2008年,全市监控河流综合水质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河流污染状况由重到轻依次为:黄汴河、涡河、东护城河、马家河、惠济河、药厂河、东郊沟。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等。
与上年相比, 黄汴河、东郊沟污染程度显著减轻;东护城河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涡河、惠济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药厂河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马家河污染程度明显加重。
湖泊龙亭湖和包公湖遭到不同程度污染,但污染程度低于城市河流。
与上年相比,龙亭湖污染程度基本不变,包公湖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
2008年环境质量年报

2008年河南省环境质量年报2011-03-03 2008年河南省环境质量年报一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轻污染。
省辖海河流域污染程度位于首位,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次之,长江流域较轻。
与2007年相比,全省地表水总体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加权综合污染指数下降0.09,为0.43。
长江流域水质级别由轻污染变为良,淮河、黄河流域水质级别仍为轻污染、水质有所改善,海河流域的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监控的7979.4公里河段长度中,Ⅰ~Ⅲ类水质河段长4528.2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6.7%,比2007年提高3.3个百分点,增加269.0 公里;Ⅳ类水质河段长801.1公里,占10.0%,比2007年降低1.0个百分点,减少79.6公里;Ⅴ类水质河段长294.6公里,占3.7%,比 2007年增加0.4个百分点,增加28.7公里;劣Ⅴ类水质河段长2355.5公里,占29.5%,比2007年减少2.8个百分点,减少218.1公里。
淮河流域水质级别为轻污染。
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监控的4513.1公里河段长度中,Ⅰ~Ⅲ 类水质河段长2514.8公里,占监控河段长度的55.7%,比2007年增加269.0公里;Ⅳ类水质河段长441.4公里,占9.8%,比2007年减少111.2公里;Ⅴ类水质河段长62.0公里,占1.4%,比2007年减少99.0公里;劣Ⅴ类水质河段长1494.9公里,占33.1%,比 2007年减少58.8公里。
与2007年相比,淮河流域水质有所改善。
淮河干流、浉河、竹竿河、潢河、白露河、史灌河、汝河、臻头河、沙河、北汝河、澧河水质级别继续保持优或良,洪河、泉河仍为轻污染,颍河、沱河仍为中污染,清潩河、贾鲁河、双洎河、黑河、涡河、惠济河、包河仍为重污染;黑茨河由中污染变为良;大沙河由轻污染变为重污染。
重污染的河流中,贾鲁河、黑河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惠济河有所减轻;包河污染程度明显加重,双洎河有所加重;清潩河、涡河污染程度基本无变化。
中国2008年环境状况统计(环境治理主要指标)(全市)(一)

工业烟尘排放量(吨) 6180595 19983 58465 396423 39344 122136 9679 55185 53668 15007 20756 29169 8804 8408 34267 567868 40611 83262 16076 53113 50794 25039 57059 44467 66275 73804 57368 293231 16411 64867 18600 35340 15686 82631 20042 19536 20118 450936 62868 18768 40233 35833 34562 22318 48173 59761 26902 25456 6094 25503 32712 11753
工业烟尘去除量(吨) 287047616 1999029 3079450 21582600 2781513 7665743 1048794 2700961 2076773 920089 2762954 644236 410813 367584 203140 22286099 5291878 392072 1113777 3499513 1954813 3910208 1444882 1789383 1554940 721329 613304 18521041 3203024 3255208 2310300 2549928 2104896 3812889 1081024 137829 65943 15191458 924340 2359289 2253174 1492528 226526 349437 1275997 1012041 1416340 111886 138659 2175702 408764 1046775
81150 5897 40275 4990
18709 10662 617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分析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分析2008年全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149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9712万千瓦,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4.42%和5.95%,比2005年分别下降6.61%和8.95%。
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为5.7毫克/升,第一次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比上一年下降12.3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20.8个百分点。
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48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上一年下降7.7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519个报告了空气质量数据的城市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1个、二级标准的城市378个、三级标准的城市113个、劣于三级的7个。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达标比例为71.6%,县级城市达标比例为85.6%。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在声环境质量方面,全国71.7%的城市区域声环境处于好或较好水平,65.3%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黄海、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渤海水质一般,东海水质差。
去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进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38个,保护区总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9120万公顷。
公报指出,尽管我国在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环保基础能力提升和环境经济政策完善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严峻。
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上年持平。
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一类至三类、四类至五类和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
珠江、长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及水库中,呈富营养状态的占46.2%。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九年六月四日目 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淡水环境 (4)海洋环境 (22)大气环境 (30)声环境 (35)固体废物 (38)辐射环境 (41)自然生态 (45)土地与农村环境 (50)森 林 (54)草 原 (57)气候与自然灾害 (59)专栏环境保护部成立 (66)三大基础性战略工程进展顺利 (67)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环境应急 (6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 (69)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环境应急 (70)“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成功发射 (71)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72)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深化 (73)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4)强化环境准入,坚持科学审批 (75)化学品管理 (76)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77)地方病防治 (78)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79)环境宣传教育 (80)2008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摄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新华社记者 摄2008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环境保护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抗击自然灾害和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应急工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环境保护工作既有效应对了经济高增长、财政高收入、企业高效益的发展局面,也经受了增长速度下行、财政收入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人们欣喜地看到我国在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环境保护工作正迈出坚实的步伐。
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我国在污染减排上不仅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而且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4.42%和5.95%,比2005年分别下降6.61%和8.95%。
专家表示,这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双下降”的成果表明,我国实施的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三大措施正在稳步发挥效益:在工程减排上,全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149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9712万千瓦;在结构减排上,淘汰和停产整顿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1100多家,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淘汰了一批钢铁、有色、水泥、焦炭、化工、印染等落后产能;在监管减排上,各地减排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省级环保部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陆续建成。
环评制度在推动减排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部门对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把关。
2008年,环境保护部共否决或暂缓审批了156个“两高一资”项目,批复的579个项目通过落实减排措施,每年能够削减二氧化硫46.86万吨、化学需氧量3.84万吨。
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变被动减排为主动减排,采取多种责任追究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山东、河北等地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县市主管领导给予了行政记过或撤职处理,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对减排工作进展不力的县区实行了区域限批,广东、北京等地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海、宁夏、陕西等地通过“以奖代补”激励企业减排……“多管齐下”为环保“护航”由于近年来连续发生水污染事件,对我国水环境的治理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09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09号](https://img.taocdn.com/s3/m/d16f41f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d.png)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在认真总结分析“十五”期间环境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部研究并制定了“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自2006年开始执行,现已执行两年。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2008年继续执行“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现印发你们,请抓紧布置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工作。
与“十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相比,“十一五”环境统计制度在调查范围、指标体系、调查频次,以及环境统计数据上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一、调整了环境统计调查范围,完善了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环境管理的要求,“十一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十五”环境统计体系的基础上,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调整了调查范围,删除了一些过时失效的指标,并新增了一些适应现实环境管理需求的统计指标,同时对部分指标解释进行了完善。
(一)为加强对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的监管,将火电行业(含企业自备电厂)从工业行业中单列出来进行调查,增加了火电分机组的装机容量、煤耗量、排污量等指标;增加了医院污染物排放的统计调查;删除了城市垃圾处理场运行情况调查。
(二)环境统计专业年报增加了环保产业、环境宣教等专业报表,删除了绿色工程规划第二期、年度计划完成情况、污染治理投资情况、生态示范区建设主要情况、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等专业报表。
二、调增了环境统计调查频次为满足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的需要,“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增加了对国控重点源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季报(自2008年第二季度起增加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地市季报直报),增加了环境信访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等方面的季报。
2008年全国大气环境状况

2008年全国大气环境状况2010-01-28状况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
空气质量2008年度,全国有519城市报告了空气质量数据,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1个(占4.0%),二级标准的城市378个(占72.8%),三级标准的城市113个(占21.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7个(占1.4%)。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达标比例为71.6%,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6%。
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2%,二级标准的占69.4%,三级标准的占26.9%,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5%。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级城市比例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81.5%,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6%。
山东、陕西、新疆、内蒙古、湖北、江苏、甘肃、湖南等8省区参加统计的地级城市中PM10未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超过20%。
二氧化硫浓度分级城市比例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85.2%,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6%。
贵州、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四川、湖南等7省区参加统计的地级城市中二氧化硫未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超过20%。
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87.7%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
重点城市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提高,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7.5%,三级的占41.6%,劣于三级的占0.9%。
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上升了13.3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比例无变化。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2008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总体平均的二氧化氮浓度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有所降低。
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酸 雨酸雨频率 监测的477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52个,占52.8%;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64个,占34.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55个,占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主要污染物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减排
基本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 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减少 10%的约束性指标。到 2010 年,“十一五”污染减排的两项约束 性指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 2005 年下降 10%,即全 国化学需氧量由 2005 年的 1414.2 万吨减少到 1272.8 万吨,二氧化 硫排放量由 2549.4 万吨减少到 2294.4 万吨。
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变被动减排为主动减排,采取多 种责任追究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山东、河 北等地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市县主管领导给予了行政记过或撤职处 理,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对减排工作进展不力的县区实施了区域限 批。广东和北京等省市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海、 宁夏、陕西等地通过以奖代补激励企业减排。
主要污染物削减情况
2008 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1320.7 万吨,比上年下降 4.42%; 二氧化硫排放量 2321.2 万吨,比上年下降 5.95%。与 2005 年相比,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 6.61%和 8.95%,不仅继续保 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而且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 度。
2
1100 多家,关闭小火电机组 1669 万千瓦,淘汰了一批钢铁、有色、 水泥、焦炭、化工、印染、酒精等落后产能。通过淘汰关停落后产能, 全国新增化学需氧量减排量 34 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 81 万吨。三是 监管减排。2008 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环 境保护能力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各地减排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进 一步加强,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陆续建成,企业达 标排放水平稳步提升。全国燃煤脱硫机组脱硫综合效率由 2007 年的 73.2%提高到 78.7%,提高了 5.5 个百分点。
2008 年污染减排工作目标主要有:实现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1200 万吨/日,形成化学需氧量减排能力 60 万吨/年;现有的燃煤电 厂投运脱硫设施 3000 万千瓦,完成 10 台规模 1000 平方米钢铁烧结 机烟气脱硫工程,形成二氧化硫减排能力 150 万吨/年;加大小火电、 炼钢、水泥、炼铁、造纸、酒精、酿造、柠檬酸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 淘汰力度,实现减排二氧化硫 60 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 40 万吨。
2008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 2008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 二○○九年六月四日
2
目录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 淡水环境.....................................................................................................4 海洋环境...................................................................................................22 大气环境...................................................................................................30 声环境.......................................................................................................35 固体废物...................................................................................................38 辐射环境...................................................................................................41 自然生态...................................................................................................45 土地与农村环境 ......................................................................................50 森 林.......................................................................................................54 草 原.......................................................................................................57 气候与自然灾害 ......................................................................................59
3
2008 年 10 月 9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 全体会议上提出,到 2020 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 能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摄
2008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
淡水环境
水环境质量状况
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
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水质为优,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
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 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 系水质总体与上年持平。200 条河流 409 个断面中,Ⅰ~Ⅲ 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 断面比例分别为 55.0%、24.2%
5
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组织开展了太湖、 巢湖、三峡库区生态安全评价,全面启动了生态安全监测工作,为深 化湖泊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六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国务 院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以奖促治、以 奖代补”等主要政策措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了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 金。七是环境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 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后督察力度,加强在 建核电厂和拟建核电厂项目监管与审评,进一步加强放射源管理,确 保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八是环境法制、政策、科技、宣教和国际合 作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首次发布了《社 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环境经济政策继续完善。环境与灾害监 测小卫星成功发射。宣传教育工作丰富多彩,国际环境合作更加务实。 九是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2008 年中央环境保护投资达到 340 亿元,比上年增长百亿元。十是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进展顺利。 污染源普查进入总结发布阶段;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已基本完成;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启动。
比例%
Ⅰ~Ⅲ类
Ⅳ~Ⅴ类
劣Ⅴ类
100%
80%
60%
40%
20%
0% 珠江 长江 松花江 黄河 淮河 辽河 海河
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部 署,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 十项重要措施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 强化了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为推进环 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调整 改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管理工作,完善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认 真兑现七项承诺,对符合环境保护准入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 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项目严格把关。三是污 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下 降 4.42%和 5.95%,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6.61%和 8.95%,首次实现了 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 坚实基础。四是圆满完成特大自然灾害环境应急处置和北京奥运环境 质量保障任务。五是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淮河、海河等七项
1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由上年的 62%提高到 66%;脱硫机组装机容 量达到 3.63 亿千瓦,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 例由上年的 48%提高到 60%。
主要措施
2008 年,国务院召开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8 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发布了 2007 年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结 果及 2008 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 报,对问题突出的部分地区和企业分别做出暂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责令限期整改或经济处罚决定。
2008 年,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三大措施稳步发挥效 益,两项指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一是工程减排。全国新增城市污水 处理能力 1149 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容量 9712 万千瓦。此外, 还新建成一批废水深度治理工程、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等。通过 工程治理措施,全国新增化学需氧量减排量 121 万吨,二氧化硫减排 量 135 万吨。二是结构减排。淘汰和停产整顿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