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文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要)【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发布日期】2000.06.01【实施日期】2000.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要)(2000年6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已经2000年5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2000年6月1日目录水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工业固体废物辐射环境耕地/土地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1999年,中国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继续采取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加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达标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滇池和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阶段任务,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全国环境污染恶化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据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全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农村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
水环境状况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松花江水质尚可,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主要水系长江流域干流水质良好。
31个水质监测断面主要污染指标均达到Ⅱ至Ⅲ类水质。
主要一级支流汉江达Ⅰ至Ⅱ类水质;嘉陵江达Ⅱ至Ⅲ类水质,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4条河流达Ⅱ至Ⅳ类水质。
三峡库区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5个断面为Ⅱ类水质,2个断面为Ⅲ类水质。
中国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_陶建格

第37卷第11期2012年11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37No.11Nov.2012收稿日期:2012-08-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云模型的环境经济系统动力学仿真与预警管理研究(项目编号:71173248);河南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FJJ050)作者简介:陶建格(1973-),女,河南郑州人,中原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管理。
文章编号:1674-6139(2012)11-0001-05中国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陶建格(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要: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业环境整治已被列为近期环保治理重点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村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不容乐观。
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已经日益严重。
研究中国固体废弃物污染形式,分析污染形成原因、污染源形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的研究将有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现状;治理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Current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in ChinaTao Jiang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solid waste has attracted attentions of the world.Solid waste pollution which affects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 cannot be ignored with its increasingly serious threats.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as been key issue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rban solid wast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hazardous.Furthermore ,the rural solid wastes is also becoming more hazardou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s.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reases with the more dangerous harm of solid waste.The researches on formation ,reasons and sources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are of significance.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lid waste ;situation ;management中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惊人,已经成为破坏环境,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
【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2014-06-05状况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2012年2,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2461个县域中,“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346个、1155个、846个、112个和2个。
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67.2%。
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中部和青藏高原,“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因遥感解译工作量大,且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
中国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湿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
在人工生态系统方面,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
在物种多样性方面,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其中苔藓植物2572种、蕨类2273种、裸子植物244种、被子植物29703种。
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
中国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哺乳类562种、鸟类1269种、爬行类403种、两栖类346种、鱼类4936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20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
已查明真菌种类10000多种。
在遗传资源多样性方面,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中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状况公报2012

69.38
59.82
11
浙江
82.74
77.15
74.34
71.26
12
安徽
88.46
71.58
73.56
70.23
13
福建
84.44
76.91
68.15
61.27
14
江西
80.83
76.86
64.80
62.26
15
山东
91.11
89.08
84.36
83.45
16
河南
87.60
85.80
74.81
2.城镇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
2006-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从56%提升到82%;县城污水处理率从14%提升到60%;2010年全国城镇污水日处理量超过1亿立方米,年处理污水总量达350亿立方米。
图92006-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情况
图102006-2010年县城污水处理情况
图112010年各省(区、市)城市、县污水处理率
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
状况公报
2006-20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二年
一、概述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是重要的市政设施,具有防灾减灾、卫生防疫、污染防治与城镇减排、资源化利用等四大基本功能。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实施了“节能减排”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城市污水处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扭转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局面。截至2010年,全国城市、县(以下简称城镇)建成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已达到1.25亿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7亿立方米/日,将成为世界上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
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你认为环境问题有哪些?哪些是当前最重要的?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对于特定区域的环境问题来说,一般采用的监测方案是什么?具体的测试分析方法有哪些?处理/处置方法有哪些?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摘要:本文将概述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着重介绍笔者认为的当下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情况及其监测、处理方法。
关键词: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监测1.环境问题广义上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演变、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分为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1.1原生环境问题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这种环境问题由自然界本身所引起,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所参与,一般不能为人所预见和预防,现在所研究的环境问题多为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
1.2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环境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现象。
生态破坏则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的。
1.2.1环境污染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可将环境污染分为以下几种。
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并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的现象。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综述2012年,是中国发展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28个省(区、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6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二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2.62%、2.77%。
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显现。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稳步推进;环境保护部共批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40个,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79个,约占总投资的一半;对不符合要求的24个项目采取退回报告书、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涉及总投资1 000多亿元;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扩大公众参与,配合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体制改革加快,两批97家试点单位中有22家完成改制,有47家基本完成。
四是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批复《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开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安排专项资金54亿元治理重金属污染,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全国治理历史遗留铬渣230万吨,是前6年年均处置量的3倍,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铬渣基本处置完毕;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55余万人(次),检查企业100余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8 779件,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1 770件;对生产、已停产或停产整顿的铅蓄电池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完成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检查企业4.3万家,发现重大环境安全隐患2 296个,整改2 245个,挂牌督办企业105家。
上海市2012年水环境保护情况统计数据

6 8 1 . 7
脱硫设施 数( 套) 脱硝设施数( 套) 除尘设施 数( 套) 其他废气治理设施 数( 套)
数据 来源: 上 海 市 环境 保 护 局
3 3 0 3 7 2 6 9 8 1 7 3 0
我 国从 2 0 1 1年 1 0月份 以来 , 正 式 启动 了 7个 地 方 的碳 排放 权 交 易试 点 , 目前 已经 取 得 很 大进
2 8 元, 最高达到 1 3 0 元。这个价格比欧洲市场还高 ,
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 但 这个 量还很小 , 不具备代表 性 ,
需继续观察 , 及时总结经验 , 分析出现的各种状况。
1 1 月2 6日 , 上海市碳排放权交 易正式 启动 。上 海主要覆 盖大型企 业 , 制度相对偏 严。这种偏严 的做 法, 给市场提供 一个较 好的环境 。如果分配额度特 别
上一些机构 , 及这个领域的行家感到震惊和佩服。 综合看 , 7 个试点省市的配额分配方法各有特色 ,
各 自根据 自身实 际 , 确定 了配额 分配方法 以及覆 盖的
对象。 深圳建立了一种博弈的方式, 主要是基于单位增 加值的碳强度的分配方式。 根据企业增加值的变化 , 确 定不同的企业碳排放权。这种方式给核查带来一些困
难, 但这种方法较 适合深 圳 , 因深圳有很 多小制造 业 ,
多, 就不会有市场, 但配额太少, 市场也活跃不起来, 为
此, 上海做7, / E 多工作 , 制定 了比较合理平衡的配额。 碳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放权 交 易市场 十分 复 杂 ,除创 新观念 , 很
多具体细节要一一敲定 。在正式进行碳交易之前 , 上海和深圳前期出台了很多规则。 包括分配、 核查 、
2012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年)2013-11-04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民生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成效显现,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得到切实强化。
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05%、2.62%、4.52%、2.77%。
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风险不断凸显,污染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0.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23.7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38.5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14.0 %;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912.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6%;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53.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0.8 %。
氨氮排放总量253.6 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6.4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10.4%;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144.6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57.0%;农业源氨氮排放量80.6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31.8%;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9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0.8%。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7.0%。
2012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17.6万吨。
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5.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7%;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二氧化硫排放量0.3 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与 2011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 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 量实现零增长。
主要污染物削减情况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23.7 万吨,比上年下降3.05%;氨氮排放总量253.6 万吨,比上年下降2.6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2117.6万吨,比上年下降4.52%;氮氧化物排放 总量2337.8万吨,比上年下降2.77%。四项污染 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
主要措施
2012年,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节 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环境保护 “十二五”规划》和《节能减排“十二五” 规划》,严格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监
管,以“六厂(场)一车”为重点强力推进 减排措施落实,继续加大减排资金的投入力 度,完善减排长效机制。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减排:新增城镇(含建制镇、工业园区)污 水日处理能力1294万吨、城镇污水再生水日 利用能力301万吨;315个造纸、印染企业新 建化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和回用工程;分别 淘汰造纸、印染落后产能735万吨、30亿米; 完善863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污 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化学需氧量和氨 氮去除效率分别提高9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 点。二氧化硫减排:新投运脱硫机组装机容 量4725万千瓦,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7.18 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为92%;289 台、1.27亿千瓦现役机组拆除烟气旁路,综合 脱硫效率从85%提高到90%以上;新增钢铁烧 结机烟气脱硫设施97台、烧结面积1.8万平方 米。氮氧化物减排:250台、9670万千瓦火电 机组建设脱硝设施,脱硝机组总装机容量达 到2.26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从2011 年的16.9%提高到27.6%;148条熟料产能52.3 万吨/日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安装脱硝设 施;淘汰黄标车132万辆;截至2012年底,全 国脱硝机组平均脱硝效率48%,同比提高18个 百分点;14个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酸雨分布区域无明显变化;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 和道路交通噪声基本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012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基本目标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 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报告指出,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 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 摄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我们要深入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 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 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新华社记者 摄
2012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专栏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2 公报数据来源及评价说明....................................................3 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及安全保障..........................................21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28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周年主题边会 及2012年年会活动............................................................28 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转型.....................................................30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33 环境宣传教育....................................................................33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及2020年远景目标............................................................36 环保规划投资情况.............................................................37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评估和考核工作................................................................43 环境卫星工作....................................................................46
2012 年,是中国发展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 民生,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胜利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 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
好湖泊进行保护。六是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不断强化。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 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对363处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开展人类活动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工作;全国15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 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生态县建设,53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 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七是国家重点 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以来, 转移支付范围不断扩大,转移支付资金量不断增加。2012年,转移支付范围包括466个县(市、 区),转移支付资金达到371亿元。八是核与辐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务院批复《核安全与放射 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全国15台运行核电机组处于安全状态,29台在 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9座民用研究堆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开展全国辐射安全综合检 查,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近6万家。九是政策法制科技监测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环境保护法修订工 作有序推进;制定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7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 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496个监测点位已按新标准开展细颗粒物、臭氧等项目监测 并发布数据;积极推进环境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进程,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卫星;发布《环境 保护综合名录(2012年版)》,在15个省(区、市)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起草《全国 环境功能区划纲要》,开展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取 得新进展;发布环境保护标准68项;成功举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国合会20周年主题边会、中国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十是环境保护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执法 业务用房项目顺利推进,565个项目开工率为97%,完工率为65%;国家支持24个省(区、市)的 163个县(区)开展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170个基层监察执法机构配备移动执法系统和挥发性 气体检测设备;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培训各类人才4万 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