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知识调查问卷)

(跨文化交际知识调查问卷)
(跨文化交际知识调查问卷)

Questionnaire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知识调查问卷)

Dear student,

We know you are very busy with your study at present. But could you spare us a few minutes by answering this questionnaire? Your help will be of great value for us to do our research project.

Thank you!

1、当你问及西方女士的年龄时, 她会______。

A)不情愿地告诉你 B)非常气愤 C)感到不舒服

2、在餐桌上,西方人用语言表达让客人吃菜而不在行动上把菜放到客人的碗/盘中,其原因是_______。

A)给客人选择的空间 B)节俭 C)卫生健康

3、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我认为是________。

A)地域差异 B)文化差异 C)宗教差异

4、西方国家的孩子到 18 岁时就出去独立生活。我认为是________。

A)缺少家庭关爱 B)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C)追求自由化

5、“言语是银,沉默是金”是指________。

A)沉默永远比言语珍贵 B)沉默好于言语 C)无声有时胜有声

6、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竖起大拇指所表示的意思_____________。

A)不同 B)相同 C)不知道

7、在英美国家中,学生对老师/孩子对父母__________直呼其名。

A)可以 B)不可以 C)可以但不礼貌

8、你和老外去游玩,老外感到口渴,想去买饮料。他问你是否也想喝,你说不。老外会

___________。

A)买瓶饮料自己喝 B)买瓶饮料两人喝 C)买两瓶饮料每人一瓶

9、西方人生病住院,人们通常带什么东西去看望_______。

A)鲜花 B)营养品或钱 C)什么都可以

10、当西方人赞美你的衣服漂亮时,你应该说_________。

A)哪里哪里,样式很一般 B)谢谢 C)不,其实很便宜

11、西方人聚餐通常____________。

A)集体买单结帐 B)各付各的帐 C)签单赊帐

12、在西方国家,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被认为是___________。

A)礼貌的做法 B)不礼貌的做法 C)喜欢该礼品

13、------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Oh, very poor, very poor.

此对话表明____________。

A)说话者善于表扬 B)答话者谦虚 C)答话不得体

14、“I’m sorry to have wasted your time.” or “I’m sorry to have taken up so much of your time.”该句是__________。

A)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 B)得体的汉语表达方式 C)地道的英语

15、如果老外问你:“Are you hungry?” 这实际上是___________。

A)想邀请你吃饭 B)出于客套 C)向你打招呼

16. When your western host wants to hang your coat for you, what will be your

response?

A)No, thank you.

B)Yes, please, thank you.

C)Don’t bother yourself to hang my coat, let me do it.

17. If you are invited to an American friend’s house for a dinner party, you’ll come___________.

A)on time B)a little late C)very early

18. Head nodding and hand shak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ll mean__________.

A)the same B)differently C)in a similar way

19. When two Englishmen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talk usually starts with__________.

A)food B)health C)weather

20. In the west when someone is offered a cup of tea by the host, he should________. A)stand up and say “thank you”.

B)remain seated and say nothing.

C)remain seated and receive it with a smile and say “thank you”

21. How do people usually end conversations nonverbally(非语言地) in China?

A)They stop talking abruptly.突然地

B)They back up slowly

C)They look at their watches.

22. During the meal you are invited to have in the house of your friend from a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the best etiquette礼节would be_________.

A)Speaking highly of the taste of the dishes

B)Eating quietly

C)Serving others to eat while during the meal

23. If you want to visit an American friend, it is polite to say _________.

A)I am coming to see you tomorrow morning.

B)Can I come to see you tomorrow morning?

C)Stay at home tomotrrow morning, I am coming to see you.

24. After a gather-together you are invited to have in the house of a friend from the west, the proper time for you to leave is :

A)twenty minutes after you have informed the host and the hostess about your leaving

B)immediately after you inform the host and the hostess

C)any time when you plan to leave

25. If you are late for a social activity, what should you do ?

A)apologize to those who have already been there.

B)say nothing at all.

C)be seated directly and forget it.

中学生安全知识问卷(全部)

中学生安全知识问卷 年月日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1、如果汽油着火,首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等汽油烧完 B. 用水浇 C. 用沙土覆盖,隔绝空气 D.使用化学物品灭火 2、用湿手开关电器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容易触电:() A. 是 B. 不是 C.无所谓 D.不要大惊小怪 3、你知道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电压是多少:() A. 10V以上 B. 22V以上 C. 36V以上 D.48V以上 4、抢救触电者,首先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 切断电源,对触电者施行心肺复苏 B. 等着漏电保险起作用 C. 马上去寻找救护人员 D. 立即拉开触电者 5、下面哪些是防触电的要领:(多项选择)() A. 为防止雷击,雷雨天应迅速切断各类电器(如电脑、电视机、热水器)的电源 B. 预防触电的关键是要懂得电的性能,掌握常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C. 外出遇到雷雨时可以躲到大树下、土丘旁或开阔水面处 D. 外出遇到雷雨时要寻找可靠的避雷场所(如装有避雷装置的建筑物下或牢固的石岩洞内) 6、如果遇到抢劫事件,首先正确的处理是:() A. 设法逃离报警 B. 奋勇反抗 C. 顺其自然 D.自我保护

7、你认为避免受到校园内外暴力伤害有哪些好的方法:(可多项选择)() A. 不去或者少去娱乐性场所,不去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场所 B. 上学、放学路上,与同学结伴而行 C. 不与陌生人搭讪 D. 为防止受到伤害,带好防身器械 8、如果在游泳时腿抽筋了,首先正确处理是:() A. 马上在水中进行按摩 B. 不慌乱,想办法求救,采取仰游姿势,并向岸边靠拢 C. 站立水中 D. 大声呼救 9、看到有人溺水了,不正确的做法:() A. 大声求救 B. 打110求救 C.请求成年人救人 D. 装作没看见

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学生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问卷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您所在学校的安全教育的开展现状,为安全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的借鉴。本问卷仅为研究所用,不会对个人及学校做任何评价。请你如实填写,谢谢支持!(本问卷为不记名填写,请在你要选择的答案下面画“√”。) 1.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2.你处于中小学哪个阶段? A.一、二年级 B.三、四年级C.五、六年级 D.七年级 E.八年级 F.九年级 3.你在什么时候感到没有安全感?(多选题) A.上体育课的时候 B.在回家的路上 C.遭遇校园暴力的时候 D.放学很多人一起下楼梯的时候 E.其他 4.你了解安全教育吗? A.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5.你认为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和你的学习有冲突、干扰吗? A.有 B.有时有 C.没有 6.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宣传安全教育,能否激起你对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 A.能 B.部分能 C.不能 7.你是怎样知道安全教育的? A.学校的安全课程 B.翻阅安全教育手册 C.父母或家人的教育 D.其他 8.你父母经常对你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吗? A.经常 B.有时 C.偶尔 D.从不 9.父母通常会用什么方式对你进行安全教育?(多选题) A.讲故事 B.举例子 C.直接告诉 D.电视短片 10.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 A.有 B.偶尔有 C.没有 D.不清楚 11.你觉得安全教育对我们重要吗? A.重要 B.不清楚 C.不重要 12.你所在的学校是如何开展安全教育的?(多选题) A.安全教育课程B.宣传栏、板报C.安全知识竞赛 D.主题班会 E.应急演练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1.L.S.Ha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近20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 2.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3.Edwar Hall《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 4.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5.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 6.70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7.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8.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国情语言学方面。 9.传播种类:(1)人类传播①社会传播A交集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②非社会传播(2)非人类传播 10.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即who、say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rffects。 11.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线性模式,增加了“噪音”(干扰因素),把媒介分解。 12.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13.社会学家Jack Lyle与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14.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15.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于对印第安语的研究。 16.red caipet treatment用红毯接待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 flags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状况in the red赤字 17.politics—“中性”含贬义,为争权夺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的意思;政治—“中性”,实际用时有褒义。 18.intellectual—致力于研究的人,衍生出纸上谈兵的贬义;知识分子—受过大学教育的脑力劳动者。 19.peasant—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20.dragon—表示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战争的旗帜,形容人指飞扬跋扈令人讨厌;龙—用于好的意思。 21.phoenix—“再生”、“复活”;凤凰—天下太平,有圣德的人。 22.owl—智慧的鸟,比喻人聪明;猫头鹰—不详之鸟。 23.peacock—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得意的意思;孔雀—吉祥的象征,大吉大利。 24.dog—中性褒义的情况多;狗—一般用于贬义。 25.Cinderella(灰姑娘)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 26.Shylock(夏洛克)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 27.to meet one’s Waterloo遭到决定性失败 28.Catch-22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29.韩国人写文章—归纳法;美国人写文章—演绎法。 30.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桥式”,直接明白地传达给对方。 31.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垫脚石式”,采取迂回、隐含的手法。 32.非语言交际的特点:(1)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2)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3)有连续性的(4)一部分是本能,一部分是后天习得(5)信息右脑处理 33.阿拉伯人在讲话时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 34.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中国指杀头,英国指吃饱了。 35.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广东指感谢,北方表示不耐烦。 36.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伸出拇指(thunb a ride)表示希望搭车。 37.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let’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表示希望某事成功。 38.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

跨文化交际 -

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探析 摘要: 本文以2003年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基础,分析了新课标对文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并简述了高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这就对我们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将“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列在一起构成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五大体系,同时也把文化意识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分级和描述。由此说明了文化意识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知识(knowledge about culture)是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文化理解(understanding of culture)是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和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又可分为文化敏感度和自觉性,是对中外文化异同敏感度以及根据交际语境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根据所处文化环境和交际各方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各方文化身份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标中提到,“在英语学习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以此为基础,在英语课标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都提到了文化及文化教学要求。 1. 课程性质 高中课程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

学生安全常识调查问卷

学生安全常识调查问卷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小明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 )。 A.迅速通过人行横道 B.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 C.缓慢通过人行横道 D.绕开人行横道通过 2. 遇到交通事故,你要打的报警电话是( ) A.120 B.122 C.110 D.119 3. 有人突然患病或受伤时,应该打( )电话求助。 A.120 B.122 C.110 D.119 4.当打开房间闻到煤气气味时,要迅速( )。 A 开灯寻找漏气部位 B 点火查看 C 打开门窗通风 5.火场中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时匍匐前行 B.迅速躲避在火场的下风处 C.在火场中站立、直行,并大口呼吸 6.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 )上行走。 A.城市快速路 B.人行道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非机动车道 7.行人在横过道路时,应注意观察道路上通行的车辆。您认为在横过道路时,错误的行为是( )。 A.既不左看,也不右看 B.左看.右看.再左看 C.左右观察,确定安全 D.一站.二看.三通过

8.小明经常以暴力欺负同学,还威胁他们不许告诉任何人。如果他欺负你,你应该( ) A.鼓起勇气对小明说“不”、“停止”,并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B.请几个朋友,找机会狠狠揍小明一顿 C.要求父母为自己转学,避开小明 D.不告诉任何人,以免遭到报复 9.出门在外,陌生人热情地请你喝他带的饮料,下面做法最妥当的是( ) A.向他表示感谢,但不接受他的饮料 B.接过饮料,说声“谢谢”再喝 C.不理睬,保持沉默 10.如果你经常外出带着家门的钥匙,下面的哪种做法可能会有危险( ) A钥匙挂在脖子上。 B钥匙放在衣兜里。 C钥匙放在随身的包里。 11.为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 ) A.上下楼梯时应让老师走在前面,同学们跟在后面。 B. 恶作剧地捉弄、推挤其他同学。 C.集会后有序离场。 D.集会如遇停电、火灾或骚乱等意外时,以最快的速度向门口跑去。 12.对于游泳,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不让家长和老师知道,私自下河(塘)游泳、玩耍。 B.几个同学一起到河(塘)游泳 C.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游泳池游泳。 13.当你走到马路中间的时候,有辆车开了过来,你应该怎么做更安全( ) A赶紧往回跑。 B赶紧冲过马路。 C站在马路中间的横线上让车辆通过。 14.下列哪样东西可以带入学校( ) A.文具盒 B.管制刀具 C.危险物品 15.放学后应() A.及时回家,如果有事耽误了,要电话联系家长说明情况 B.玩玩在回家 C.和同学一起去打游戏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中低年级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学生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我们需要你的参与,你的认真对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请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的数字代码上打“√”感谢你的诚意参与! 1.你认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对我们中小学生来说重要吗? ①不重要②无所谓③重要④十分重要 2.你对安全教育的知识来源于哪里? ①家庭②学校③社会生活④电视报纸 3.马路上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信号是: ①红灯亮②绿灯亮③黄灯闪烁 4.如果上学快迟到了,在过马路时正好赶上红灯,你会怎么办? ①赶紧过马路②旁边有人过就跟着过③车辆少了,就小心地穿过马路④站在原地等待绿灯亮时再过马路 5.火警电话是: ①110 ②120 ③119 ④不知道 6. 炒菜时,油锅着火了,你怎么办? ①向锅里浇水②用锅盖盖灭③赶快去端油锅④找大人或报警

7.当家用电器在使用时突然着火了,你首先怎么办? ①切断电源②打电话报警③赶紧去找大人④不知道怎么办 8.楼内失火应: ①从疏散通道逃离②乘坐电梯逃离③在现场等待救援 9.每年夏天,有很多同学喜欢游泳,当你发现同伴溺水时,你怎么办? ①下水营救②赶紧离开现场③给溺水者抛救生圈或树枝、绳索等工具,并及时向大人求救 10.你有经常购买路边小吃的习惯吗? ①有②没有③偶尔会 11.饭前便后洗手吗? ①每次都洗②经常洗③偶尔洗④很少洗或根本不洗 12.小强是个好动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他经常喜欢在走廊上追逐嘻闹。你也会这样吗? ①没有②偶尔③经常 13.夏天打雷下雨天时,你通常会怎么办? ①留在室内,关闭门窗②习惯了,没有什么可怕的 ③躲到大树底下,避一阵再说 14.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引起打架时,你该怎么做?

新编跨文化交际期末复习资料

1.Iceberg:{Edward. 7. Hall.--标志着“跨文化交流”学科的开始} Culture can be viewed as an iceberg. Nine-tenths of an iceberg is out of sight (below the water line). Likewise, nine-tenths of culture is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The part of the cultural iceberg that above the water is easy to be noticed. The out-of-awareness part is sometimes called “deep culture”. This part of the cultural iceberg is hidden below the water and is thus below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People learn this part of culture through imitating models. / Above the water: what to eat, how to dress, how to keep healthy;Below the water: belief, values, worldview and lifeview, moral emotion, attitude personalty 2.Stereotype:定型主义 a stereotype is a fixed notion about persons in a certain category, with no distinctions made among individuals. In other words, it is an overgeneralized and oversimplified belief we use to categorize a group of people. 3.Ethnocentrism: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is the technical name for the view of things in which one’s own group is the center of everything, and all others are scaled and rated with reference to it. It refers to our tendency to identify with our in-group and to evaluate out-groups and their members according to its standard. 4.Culture:Culture can be defined as the coherent, learned, shared view of group of people about life’s concerns that ranks what is important, furnishes attitudes about what things are appropriate, and dictates behavior. 5.Cultural values: Values inform a member of a culture about what is good and bad, right and wrong, true and fal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d the like. Cultural values defines what is worth dying for, what is worth protecting, what frightens people, what are proper subjects for study and for ridicule, and what types of events lead individuals to group solidarity. 6.Worldview: A worldview is a culture’s orientation toward such things as God, nature, life, death, the universe,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issues that are concerned with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with “being”. 7.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manner in which a culture organizes itself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stitution within that culture. The families who raise you and the goverments with which you associate and hold allegiance to all help determine hoe you perceive the world and how you behave within that world. 8.Globalization: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orld economy, in which national borders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important a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xisting everywhere and nowhere, do business in a global market.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393099.html,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s any behavior that is perceived by others. So it can be verbal and nonverbal, informative or persuasive, frightening or amusing, clear or unclear, purposeful or accidental, communication is our link to the rest of the humanity. It pervades everything we do. 10.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process:交流过程的基本原理 (1).context: The interrelated conditions of communication make up what is known as context.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复习指南】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较为常见的日常交际礼仪,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中所占比例较少,但与案例分析部分紧密结合;建议考生复习此块内容时,注意相关理论概念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考生可重点看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或吴为善的《跨文化概论》,这两本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都有全面介绍。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他定势” 定势概念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上后,称为文化定势(又译文化定型或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实际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先验的看法。 (4)文化冲突 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最早由由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 (5)文化曲解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其他文化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会有不顾客观事实歪曲原意或作错误理解。文化曲解既是文化冲突的诱发因素,也是文化冲突的表现。 (6)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具有群体认同的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7)文化距离 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主要包括语言方面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等。 (8)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姓名 1、如果你发现屋里有很浓的煤气味,首先应做:() A.进屋打开所有窗户 B.进屋关闭煤气阀门 C.开灯检查屋里情况 D.关闭煤气打开窗户 2、如果你在炒菜时油锅起火,首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往锅里倒水 B.关闭煤气 C.马上盖上锅盖 D.端起锅子往外跑 3、如果你遇到大火灾时,首先应做:() A.打119报警 B.逃离现场 C.奋不顾身救火 D.逃离现场打119报警 4、当你在学校里遗失贵重物品时,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自认倒霉 B.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卫部门汇报 C.打110报警 D.自己张贴遗失告示 5、用湿手开关电器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容易触电:() A.是 B.不是 C.无所谓D。不要大惊小怪 6、抢救触电者,首先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切断电源,对触电者施行心肺复苏 B.等着漏电保险起作用 C.马上去寻找救护人员 D.立即拉开触电者 7、当好朋友叫你帮他殴打某人时,首先应如何正确处理:() A.马上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其他老师 B.根据和某人的关系好坏决定是否参与 C.不参与也不报告 D.劝说好友不要打架 8、如果与同学发生摩擦时,不正确的处理是:() A.宽容处理,互相体谅 B.请同学调解

C.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D.互不相让,大打出手 9、如果你单独在家,有人自称上门检查煤气或电路,不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开门 B.告诉他,大人不在不能开门 C.打电话告诉邻居,请求帮助 D.询问确认后请他改日再来 10、你认为避免受到校园内外暴力伤害有哪些好的方法:(可多项选择) () A.不去或者少去娱乐性场所,不去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场所 B.上学、放学路上,与同学结伴而行 C.不与陌生人搭讪 D.为防止受到伤害,带好防身器械 11、看到有人溺水了,不正确的做法:() A.大声求救 B.打110求救 C.请求成年人救人 D.装作没看见 12、看到未成年人在江河里游泳,应:() A.看看就走 B.劝阻 C.一起游泳 D.无所谓 13、如果外出遇到交通事故,你会拨打哪个电话号码:() A. 120 B.122 C.100 D. 911 14、过马路时,最重要的是:() A.快速冲过去 B.看见附近有车,抢在前面跑过去 C.看清路面情况,快速冲过去 D.看清红绿灯及路面情况,走横道线 15、你选购食品时,最关键的是:() A.价格 B.好吃 C.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及相关检验证明 D.产品包装 16、如果有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应:()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调研 报告

编号:FS-DY-20575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调研报告 小学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得到普遍重视。为了解小学生安全意识现状,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茶棚学区曹东庄小学对我校学生采取发放《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方式,就“小学生自护及平安意识”等问题在学校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我校调研的对象是我校区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共发出133张问卷,收回133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校学生在安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学生安全知识现状分析: 一、选择题 常识情况: 知道安全教育日的学生占55%;知道哪些兴趣是不良行为的占99.8%,了解管制刀具是哪几种的占99.7%,在认为喝

什么水最健康选项中,认为喝自来水最健康的占5.6%,纯净水最健康的占0.8%,白开水最健康的占93.6%。 交通安全方面: 知道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的占60.6%;看到交通事故后,知道记下肇事车辆号码的占98.8%;知道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的占99.3%;知道如何经过一个火车道的占99.6%。上下学方式中,家长或专人接送的占23.6%,不行的占55.3%,骑车的占21.1%。 应急处理方面: 能够正确处理烫伤的占85.2%。知道被狗咬伤注射狂犬疫苗的占98.3%, 食品安全方面: 知道合理膳食的占99.7%,能够正确辨别有毒蔬菜的占26.8%,发现食物中毒,知道如何处理的占60.8%,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七分熟的涮羊肉的占85.6%;购买周边推车卖油炸食品方面,经常购买的占0%,偶尔购买的占20.9%,坚决不买的占79.1; 消防安全方面: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宁五中张永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探索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具体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组成,思考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传统的听说法“with its end less and mind-numbing repetitive drills”和古老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即使是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用所学的英语同外国人进行有效地交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必然对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这种缺陷。 首先,何为跨文化交际呢?“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等诸语境因素,造成人们不同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这就可能使交际双方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地推论,从而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 广泛,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 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 文化交际。中国成功地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能用英语熟练有效地交际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2、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我们要打破以往“就语言教语言”的模式,把交际因素引 进到英语教学中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背后的,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掌握语言不只是掌握语法、音位和语义规则,还必须考虑到外国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之外的规则。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二 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

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真正做到“珍爱生命,从小做起”,请你认真配合完成以下调查问卷。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为3月的:() A.第一周的星期一 B.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2、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 A.110 B.122 C.120 3、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立即:() A.记下车牌号 B.告诉老师或家长C.不需要做任何事 4、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 A.8岁 B.12岁 C.14岁 5、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路道口时,应该:() A.直接从铁路上穿过去B.看看左右没火车就快速走过去 C.在准许通过的信号灯亮时通过 6、在家遇到烫伤,马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A.将烫起的水泡挑破 B.抹上豆浆或食用油 C.用自来水冲烫伤部位降温 7、以下对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供给,说法正确的是:() A.中小学生可随时吃零食 B.供给全面而合理的营养,保证三餐热量能合理供给 C.应尽量增加热能的摄入 D.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比值,注意补充含铁碘钙食品 8、下列蔬菜,那些会引起食物中毒?( ) A.生韭菜 B.已发芽的土豆 C.未煮熟的扁豆 9、发现食物中毒后,自己能采取的最有效的一项应急措施是什么? () A.催吐B.多喝开水 C.找解毒药 10、发生煤气泄漏时,下面哪些措施是不正确的?( ) A.马上关掉煤气开关,不动任何电器开关 B.打开排气扇通风 C.打开门窗,让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 11、被下列动物咬伤,哪些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 A.猫 B.狗 C.蛇 12.下课了,下面的哪些游戏方式不可取?( ) A.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跳绳、踢球 B.举行上楼梯比赛

跨文化交际概论

跨文化交际概论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文化、交际和语言 (一)文化的定义 1.文化 “文化”这个词古已有之,但它的含义与现代的理解不一样,指与“武力”相对的文德教化。如汉代刘向《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又如晋代束广微《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李善注:“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以外远也。”后来“文化”一词被日语借入,到近代又被日语用来作为英语culture的对译词。再后来“文化“作为日语借词又被现代汉语吸收,于是“文化”就同英语的culture有了直接的词源关系,并衍生出“文明”、“教育”等含义。文化属于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性具有的共性就使得人们能共享这些财富。然而正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固然相通,但“习相远”导致了文化的差异。因此,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就显得很重要,这意味着在达到有效交际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别人的文化。 在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一词通常指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全部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的产品。就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而言,它的意义是明确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专家们给的定义却五花八门。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曾搜罗并列举了西方近现代160多位学者对“文化”所下的不同定义,并从下定义的方法角度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在众多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和马林索夫斯基两人的定义比较受人推崇。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看作一种具有满足人类某种生存需要的功能的“社会制度”,是“一群利用物质工具而固定生活于某一环境中的人们所推行的一套有组织的风俗与活动的体系。”前者着眼于文化的整合性和精神性,后者着眼于文化的功能性和制度性。 着眼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另外两位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或许更准确,更直接。社会语言学家戈德朗夫指出,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组成。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前者突出了民族内部的规范,后者突出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概括地将,文化就是人们所觉、所思、所言、所为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一般认为,“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但是,精神或意识并不可能脱离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凭空产生或独立存在,而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在这一社会实践中,人类既创造了物质财富,改善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意识形态,思维能力和生活方式,使自身摆脱了“自然人”状态并获得了不断进步。在使人类生活超脱动物性并区别于动物生存的一切因素中,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始终纠结为一体,互为因果,密不可

小学生安全知识问卷

小学生安全知识问卷 学校 _____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 1、发生火灾时,最佳选择是:() A. 在家大声喊“救命” B. 楼上的人可乘电梯 C. 楼下着火,跳楼逃跑 D. 捂住口鼻,低姿逃出 2、如果你发现屋里有很浓的煤气味,首先应做:() A.进屋打开所有窗户 B.进屋关闭煤气阀门 C. 开灯检查屋里情况 D. 关闭煤气打开窗户 3、如果你在炒菜时油锅起火,首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往锅里倒水 B. 关闭煤气 C. 马上盖上锅盖 D. 端起锅子往外跑 4、如果你遇到大火灾时,首先应做:() A. 打119报警 B. 逃离现场 C. 奋不顾身救火 D. 逃离现场打119报警 5、如果你在家里看到电线起火了,首先应做:() A. 拿起贵重物品迅速离开 B. 用水灭火 C. 关闭总电源 D. 打119报警 6、如果汽油着火,首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等汽油烧完 B. 用水浇 C. 用沙土覆盖,隔绝空气 D.使用化学物品灭火 7、当你在学校里遗失贵重物品时,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 自认倒霉 B. 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卫部门汇报 C. 打110报警 D. 自己张贴遗失告示 8、用湿手开关电器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容易触电:() A.是 B.不是 C.无所谓D。不要大惊小怪 9、你知道家庭用电的电压是多少:() A. 110V B. 220 V C. 240V D.210V 10、你知道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电压是多少:() A. 10V以上 B. 22V以上 C. 36V以上 D.48V以上 11、抢救触电者,首先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切断电源,对触电者施行心肺复苏 B. 等着漏电保险起作用 C. 马上去寻找救护人员 D. 立即拉开触电者 12、打雷时可以放风筝吗:()

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单元知识点梳理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need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 technology;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Changes in immigration patterns major socio-cultural elements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are: cultural values; worldview(religion); social organization(family and state). behavior: gestures, po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eye contact and gaze, touch (Chinese people are reluctant to express their disproval openly for fear of making others lose face.) 4. Six stumbling block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Assumption of similarities (2)Language differences (3)Nonverbal misinterpretations (4)Preconception and stereotypes先入之见刻板印象 (5)Tendency to evaluate (6)High anxiety Unit 2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1.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Culture is learned; Culture is a set

小学生安全知识问卷

小学生安全知识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个问卷是为了掌握大家对安全知识了解多少而设计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每一道题,并将自己知道的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每个题目后面的括号里。不写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 A.迅速通过人行横道 B.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 C.缓慢通过人行横道 D.绕开人行横道通过 2. 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 A.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B.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C.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D.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3. 遇到交通事故,你要打的报警电话是() A.120 B.122 C.110 D.119 4. 有人突然患病或受伤时,应该打()电话求助 A.120 B.122 C.110 D.119 5.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禁止未满()周岁人员进入网吧 A.12 B.16 C.18 6.据统计,因火灾亡的人中有80%以上属于() A 被火直接烧死 B 烟气窒息致死 C 跳楼或惊吓致死 7.当打开房间闻到煤气气味时,要迅速()。 A 开灯寻找漏气部位 B 点火查看 C 打开门窗通风 8.火场中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时匍匐前行 B.迅速躲避在火场的下风处

C.在火场中站立、直行,并大口呼吸 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阶段。 A. 最不利 B. 最有利 C 较不利 10.当身上衣服着火时,立即采取的正确灭火方法是() A用手拍打火苗,尽快撕脱衣服。B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C赶快奔跑,借助风力吹灭身上火苗。 11.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上行走。 A.城市快速路 B.人行道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非机动车道 12.行人在横过道路时,应注意观察道路上通行的车辆。您认为在横过道路时,错误的行为是()。 A.既不左看,也不右看 B.左看.右看.再左看 C.左右观察,确定安全 D.一站.二看.三通过 13.行人在路口应当按照信号灯的指示通行,当遇到交通警察指挥手势与信号灯指示不一致时,要按照()通行。 A.标志.标线 B.交通警察的指挥 C.信号灯的指示 D.道路交通情况 14.您在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前,准备横过道路时,要等()的时候通过最安全。 A.黄灯闪烁 B.红灯亮 C.红灯闪烁 D.绿灯亮 15.我国的道路通行原则是() A.右侧通行原则 B.左侧通行原则 C.中间通行原则 16.小红在等候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该站在()依次排队。 A.机动车道上 B.站台或指定位置 C.非机动车道上 D.人行道上 17.小明经常以暴力欺负同学,还威胁他们不许告诉任何人。如果他欺负你,你应该() A.鼓起勇气对小明说“不”、“停止”,并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B.请几个朋友,找机会狠狠揍小明一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