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图片及介绍
中华大蟾蜍简介
中华大蟾蜍简介中华大蟾蜍穴居在泥土中,或栖于石下及草间;栖居草丛、石下或土洞中,黄昏爬出捕食。
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卵在管状胶质的卵带内交错排成四行。
卵带缠绕在水草上,每只产卵2000-8000粒。
成蟾在水底泥土或烂草中冬眠。
其蝌蚪喜成群朝同一方向游动。
冬季多在水底泥中。
白昼潜伏,晚上或雨天外出活动。
以捕获蜗牛、蛞蝓、蚂蚁、甲虫与蛾类等动物为食。
形态描述中华大蟾蜍形如蛙,体粗壮,体长10cm以上,雄性较小,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
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
舌分叉,可随时翻出嘴外,自如地把食物卷入口中。
舌面含有大量粘液。
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
眼大而突出,对活动着的物体较敏感对静止的物体迟钝。
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1个。
躯体粗而宽。
在繁殖季节,雄蟾蜍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斑纹;雌蟾背面斑纹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
四肢粗壮,前肢短、后肢长,趾端无蹼,步行缓慢。
雄蟾前肢内侧3指(趾)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
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
眼大而凸出,后方有圆形的鼓膜。
头顶部两侧各有大而长的耳后腺。
躯体短而宽。
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的黑色纵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
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为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掌突2,外侧者大。
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缘膜,蹼尚发达,内跖突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
雄性前肢内侧3指有黑婚垫,无声囊。
体长79-120毫米。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年省区。
国外分布在俄罗斯、朝鲜。
分布广泛,而且在不同海拔的各种生境中数量很多。
不仅是农作物、牧草和森林害虫的天敌,而且是动物药——蟾酥的药源。
但要合理开发利用,不能乱捕滥捉。
生活习性中华大蟾蜍属水陆两栖动物,喜湿、喜暗、喜暖。
蟾蜍的作用与功效
蟾蜍的作用与功效蟾蜍的作用与功效引言:蟾蜍,又名金蟾、西洋蟾,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属于无尾目蟾蜍科。
它们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和药材商业中。
在中医理论中,蟾蜍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能够治疗许多疾病和有益于人体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蟾蜍的作用与功效,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珍贵的药材。
一、蟾蜍的营养成分蟾蜍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如下:1. 蛋白质:蟾蜍中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蛋白质对于维持身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修复受损细胞、增强免疫力等。
2. 脂肪:蟾蜍中的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丰富的欧米茄-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碳水化合物:蟾蜍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支持日常活动和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4. 矿物质:蟾蜍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健康、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5. 维生素:蟾蜍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维生素在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抗氧化、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等作用。
二、蟾蜍的药用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蟾蜍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常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
下面将详细介绍蟾蜍的主要药用功效:1. 清热解毒:蟾蜍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炎症,减轻发热、赤眼、嗓子痛等症状。
它含有多种抗病毒、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有效缓解感染性疾病。
2. 消肿止痛:蟾蜍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减轻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它含有一些具有镇痛作用的成分,能够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传递来减轻疼痛。
3. 宁心安神:蟾蜍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治疗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金蟾蜍介绍
金蟾蜍介绍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蜍。
金蟾蜍1966年由爬虫学者杰伊·萨维奇发现并正式命名,1989年以后,金蟾蜍再没有被发现。
至2006年,金蟾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状况为绝灭,由于全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数量不断下减,金蟾蜍绝灭的实例也被许多相关学者研究,一般认为,造成金蟾蜍绝灭的主要原因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
中文学名:金蟾蜍别称:环眼蟾蜍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两栖纲亚纲:滑体亚纲目:无尾目科:蟾蜍科属:蟾蜍属金蟾蜍发现史金蟾蜍,于1966年,由杰伊·萨维奇首次发现,17年后,1987年4月至7月间,成年金蟾蜍存有记录为1500只。
隔年的1988年,仅有10只或11只,其中一只是被克朗普发现的。
1989年5月15日,克朗普再次观察到同一只金蟾蜍,但此后迄今没有观察到金蟾蜍的最后记录。
金蟾蜍的发现,被作为哥斯达黎加生物多样性的有力论据。
20世纪70年代,危地马拉中西部城镇奇奇卡斯特南戈附近的山脉中,也曾有金蟾蜍存在的报道,但正式调查中并没有发现。
此外在哥斯达黎加发现金蟾蜍的相同区域,有另一种蟾蜍,霍德里奇蟾蜍也被误认为为金蟾蜍。
金蟾蜍绝灭因为与金蟾蜍亲缘相近的蟾蜍属种寿命可达12年,分析有可能隐匿在地下仍然存活有蟾蜍。
1994年,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在当地重新找到金蟾蜍,但结果没有任何发现。
2004年,金蟾蜍的发现者萨维奇做出了一个关于金蟾蜍的评估报告,此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该物种定义为绝灭。
其判定依据为,“最后一次观察发现在1989年,而且大范围的寻找也已经进行,但未有任何结果。
”金蟾蜍灭绝原因关于金蟾蜍绝灭的原因,一些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澳大利亚生物学家提姆·富兰纳瑞认为,金蟾蜍为哥斯达黎加第一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物种;美国北俄亥俄州爬虫学者联合会爬虫学专家詹妮弗·内维尔指出,金蟾蜍的绝灭主要是由于厄尔尼诺引起的气候变化,此外过紫外线的增加、菌类物质、寄生虫以及低pH值环境也是可能存在的原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给出的解释为,可能是由于金蟾蜍的栖息地过于狭小,全球气候变暖,壶菌疾病感染和空气污染等多种原因的结果。
蟾蜍怎么养殖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蜍药用价值
蟾蜍怎么养殖蟾蜍的药用价值蟾蜍药用价值蟾蜍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
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那么你对蟾蜍的饲养方法了解多少呢?蟾蜍的饲养方法技术蟾蜍种源可从野外捕获,也可以捞取卵块或蜊蚪进行饲养。
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为蟾蜍的产卵季节。
在气温升至6~8℃时,蟾蜍即开始雌雄抱对,人工养殖时雌雄比例比3:1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温度在16℃时便可产卵。
每次产卵量大约在5000枚左右。
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带内,卵带可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
人工孵化时水温应控制在10~30℃之间,以℃为宜。
并随时注意调节水温。
苦遇寒流或暴雨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
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
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个方向游动。
养殖要点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极有药用价值的经济动物。
蟾蜍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叫“蟾酥”,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它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
药市上蟾蜍价格曾达每千克2000元以上且呈继续上升趋势,环境污染使野生蟾蜍越来越少,蟾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国内外厂家对蟾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人工繁养蟾蜍、采集蟾蜍是致富的好途径。
现将人工饲养蟾蜍的方法介绍如下。
(1)养殖场的建立蟾蜍为水陆两栖动物,因此养殖场宜建在靠近池塘、水沟且有杂草、水源的地方,养殖场四周设围墙,以防蟾蜍逃跑和畜禽进人。
(2)种蟾及卵块的收集可先捕野生体大、健壮、无病、无伤的蟾赊做种蟾蜍,每平方米放养种蟾赊1~2对。
雌雄比例为3:1;也可到池塘、河流收集蟾蜍卵块,把卵块放于水温为10~30℃的池水中,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蟠鲜。
(3)蟾蜍的饲养管理刚孵化出的小蝌蚪2天内靠卵膜内残留营养的物质生活,3天后开始摄食,人工饲养可投放米糠、麦鼓、厨房下脚料、蚯蚓、蝇蛆等,每天投饵1~2次,水温保持在16~28℃,水质要清新,水深以0.2~0.4米为宜。
养殖步骤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
中华蟾蜍形态特征
中华蟾蜍形态特征嘿,你有没有见过中华蟾蜍呀?那可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小生物呢。
今天我就来给你好好讲讲中华蟾蜍的形态特征。
我第一次见到中华蟾蜍是在乡下的小池塘边。
那家伙,趴在那儿就像一个小小的土疙瘩,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它呢。
中华蟾蜍的身体比较粗壮,就像一个矮胖的小罐子。
它的皮肤那叫一个粗糙,摸起来就像是砂纸一样,一点也不光滑。
你要是把它拿在手里,哎呀,那种感觉可独特了,绝对不是像摸小鱼那样滑溜溜的。
中华蟾蜍的头部又宽又大,和它那粗壮的身体很配。
它的眼睛可有意思了,就像两颗小黑豆似的,滴溜溜地转。
这双眼睛可机灵了,一有风吹草动,就像个小侦探一样警惕起来。
你想啊,在野外那种复杂的环境里,它要是不机灵点,那不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了吗?它的嘴巴宽宽的,感觉就像是能吞下很大的东西。
我就好奇啊,这么个小蟾蜍,它那嘴巴到底能塞下多大的食物呢?再看看它的四肢,短短的,但是很有力。
这四肢就像是四个小柱子,稳稳地支撑着它那胖胖的身体。
当它跳起来的时候,那动作可滑稽了。
不像青蛙跳得那么高那么远,中华蟾蜍跳起来就像是一个小肉球在蹦跶。
我朋友还打趣说呢:“这蟾蜍跳起来就像个小笨球,不过倒是挺可爱的。
”我就反驳他:“你可别小看它,这短粗的四肢可有大用处呢。
”你说是不是?这四肢虽然短,但是在它爬行或者捕捉小虫子的时候,那力量可不容小觑。
中华蟾蜍身上最有特点的,还得是它的皮肤。
它的皮肤颜色和斑纹可丰富了。
有的是那种暗褐色的,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就像被谁不小心撒了一把沙子在身上,然后沙子就黏在上面了。
还有的是偏绿色一点的,这种颜色的蟾蜍趴在草丛里,就像是一块小小的青苔,伪装得可好了。
我就在想啊,大自然可真是个神奇的画家,把中华蟾蜍画得这么独特。
这皮肤不仅颜色和斑纹特别,还能分泌毒液呢。
这就像是它的一个秘密武器,当遇到危险的时候,那些想吃它的家伙可得小心了,不然被毒液沾上,那可就不好受了。
中华蟾蜍的肚皮和背部可不一样哦。
肚皮比较光滑,颜色也比较浅,大多是那种灰白色或者淡黄色的。
蟾蜍的种类有哪些?蟾蜍种类图片大全
蟾蜍的种类有哪些?蟾蜍种类图片大全蟾蜍别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癞疙宝等,为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动物,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其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那么,蟾蜍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蟾蜍的种类有哪些?蟾蜍种类图片大全一、中华大蟾蜍中华大蟾蜍别称大蟾蜍、癞肚子、癞蛤蟆等,穴居在泥土中,或栖于石下及草间,黄昏爬出捕食。
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卵在管状胶质的卵带内交错排成四行。
卵带缠绕在水草上,每只产卵2000~8000粒。
成蟾在水底泥土或烂草中冬眠,其蝌蚪喜成群朝同一方向游动,冬季多在水底泥中,以捕获蜗牛、蛞蝓、蚂蚁、甲虫与蛾类等动物为食。
二、花背蟾蜍花背蟾蜍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
白昼多匿居于草石下或土洞内,黄昏时出外寻食,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和山东等地。
三、黑眶蟾蜍黑眶蟾蜍是很可爱的癞蛤蟆,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突起,好像带黑眶眼镜,所以称之为黑眶蟾蜍。
身体肥胖,大小约6~7公分,体色变异颇大,有黄棕色、黑褐色及灰黑色,有些具有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
广泛分布于平地及低海拔地区,为最乐于和人类相处的两栖类,常出现在住宅附近、稻田、空地等地方。
成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好,在遮蔽性比较好的水池,例如荷花池,不到百平方公尺的水池,可能聚有上百只黑眶蟾蜍。
四、红眼蟾蜍红眼蟾蜍是一个新的蟾蜍种类,在2010年9月发现于哥伦比亚地形陡峭的雾林地区,一度让科学家困惑不已。
具体属于哪个蟾蜍种类仍然是个谜,原因就在于其眼睛的颜色好似红宝石。
种源可从野外捕获,也可以捞取卵块或蜊蚪进行饲养。
五、美国蟾蜍美国蟾蜍体长51~110毫米,通常在森林乃至居家前庭均可发现其踪迹,尤其喜好潮湿的环境,3~7月会在池塘或河川的淤泥产下细绳状的卵块,卵数为6000颗。
蟾蜍品种介绍
蟾蜍品种介绍
蟾蜍介绍
蟾蜍属无尾目,蟾蜍科,是一类无尾巴的两栖动物。
我们平常所说的蟾蜍一般主要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
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玻利尼西亚和两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区。
不过,澳大利亚和一些南太平洋岛屿后来也引进了一些种类的蟾蜍。
美洲中部和南部主要出产斑是蟾蜍,它们的特点是头成正方形,后腿比较大,身体的色彩鲜艳,黑色上面衬有黄色、红色或者绿色。
产于乌干达的一种毒蟾蜍在受到骚扰的时候,会伸展出它的头和有着明亮的桔黄色彩的四肢,用这种办法警告骚扰者:不要自找麻烦,否则就是自找绝路。
美洲蟾蜍和欧洲蟾蜍身体粗壮结实,四肢较短,所以移动起来只能跳来跳去。
它们的体长大约在2-25厘米左右。
背上又厚又干的皮肤常有疣,呈现出斑驳的褐色。
毒腺一般藏在背上和疣里。
但大部分储藏在眼睛后面突起来的肋腺里。
美国科罗拉多河蟾蜍和巨蟾蜍的毒涂对像狗那么大的动物也能产生作用,有时候中毒者会暂时瘫痪甚至死亡。
中医很久以前就有用蟾蜍毒治病的药方。
蜍主要是夜行性动物,它们通过常在比较狭窄的地方活动,食一切能够捉到的昆虫和小动物。
冬天和干旱的季节,它们多数呆在地下。
蟾蜍在水中繁殖,有时为了对找合适的繁殖地,会迁徙1,2公里甚至更过错。
雌蟾蜍一次可产下
600-30000个卵,视种的不同而定。
卵在几天之内就能孵出蝌蚪,1-3个月以后变成成体。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课件PPT
了解蟾蜍的内部结构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蟾蜍的内部 器官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动物解剖学 的理解。
实验背景
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 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都比较特殊, 是动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之一。
蟾蜍的解剖对于学生了解动物内 部结构和器官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加深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
本实验旨在通过蟾蜍的解剖,让 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剖技巧和动物 学知识,为后续的动物学课程打
下基础。
实验材料
01
蟾蜍尸体
02
03
04
解剖刀、镊子、解剖盘等解剖 工具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实验讲义、解剖图谱等参考资 料
02
蟾蜍解剖基础知识
蟾蜍简介
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种。 蟾蜍体表通常比较粗糙,有各种颜色的斑纹,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蟾蜍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它们通常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沼泽、水塘等。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解剖,学生们观察到了蟾蜍 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和排泄系统等主要器官,对蟾 蜍的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思考题与讨论
蟾蜍的生理特点
请讨论蟾蜍在两栖动物中的地位及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如皮肤呼吸、 卵生等。
实验技巧改进
在本次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操作可以进一步优化或改进?如何提高 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
动物伦理考虑
在动物学实验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学探究与动物福利?请结合本 次实验谈谈你的看法。
应用与拓展
试举一例说明本次实验结果在实际生活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思考 如何将本次实验的经验应用到其他动物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
THANKS
感谢观看
脊髓
连接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 负责传输神经信号。
蟾蜍的知识点总结图解
蟾蜍的知识点总结图解蟾蜍(英文名为Toad)是一类两栖动物,属于蛙形目蟾蜍科。
它们分布广泛,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包括森林、沙漠、草地、湖泊以及城市的公园和花园中。
蟾蜍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已经存在了2亿多年。
在古代,人们认为蟾蜍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因此蟾蜍在各种文化和宗教中都有着特殊的地位。
外形特征蟾蜍的体型较为粗壮,皮肤多为粗糙,并且覆盖有一层粘液,这种粘液可以保持皮肤的湿润,并且有防止细菌感染的作用。
蟾蜍通常有短而宽的头部,短而肥厚的身体,以及短而强壮的四肢。
其肢体适应挖洞生活,前肢特化为强大的掘土器官。
食性蟾蜍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蠕虫、甲壳类等小动物为食。
它们的捕食方式是用舌头一下子抓住猎物,然后迅速将其吞下。
蟾蜍有一个非常大的食量,通常一次可以吃掉许多的小动物。
生殖蟾蜍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其产卵的季节多在春季。
雄性蟾蜍在产卵期会发出“呱呱”的鸣叫声,吸引雌性蟾蜍前来。
蟾蜍的产卵地点通常是在水边或者水中的植物上,卵子孵化后是典型的蝌蚪。
蝌蚪在水中生活,通过鳃呼吸,慢慢长大,并最终变成成年的蟾蜍。
适应环境蟾蜍是一种非常适应各种环境的动物,它们可以生活在极端寒冷的地区,也可以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地带。
蟾蜍是夜行性动物,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洞穴或者植物下面休息。
特殊能力蟾蜍有着一些与生俱来的自保能力。
首先,蟾蜍的皮肤上有一种毒液,这种毒液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可以用来抵御天敌。
其次,蟾蜍还可以通过膨胀身体来吓唬敌人,它们会摆出一种膨胀的姿势,让自己看起来更大更吓人。
再者,蟾蜍在面对危险时会排出一种叫做“蟾酊”的白色分泌物,这种分泌物有一定的毒性,并且有一种难闻的味道,可以驱赶天敌。
与人类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蟾蜍是一种重要的吉祥物。
人们认为蟾蜍有着辟邪的功效,并且可以带来好运。
然而,现在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蟾蜍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威胁,一些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蟾蜍的数量逐渐减少。
因此,保护蟾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蟾蜍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蟾蜍的功能主治和作用蟾蜍简介蟾蜍,是一种属于无尾目、蟾蜍科的两栖动物。
蟾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它们通常栖息在湖泊、池塘、溪流和湿地等湿润的环境中。
蟾蜍的功能主治蟾蜍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对其常见的功能进行介绍:1.祛湿排毒:蟾蜍具有排除湿气和毒素的作用。
在传统中医中,蟾蜍被用于治疗湿痹和湿气困滞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新陈代谢来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
2.消肿止痛:蟾蜍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一些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疼痛感受。
因此,蟾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疾病。
3.清热解毒:蟾蜍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如皮肤毒素清除因子、免疫活性肽等。
这些物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减少感染和炎症等患病风险。
4.提升免疫力:蟾蜍含有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和免疫活性成分,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等。
这些物质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免疫系统紊乱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5.促进伤口愈合:蟾蜍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和组织修复激素,这些物质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作用。
因此,蟾蜍被应用于治疗烧伤、创伤和手术后伤口等。
蟾蜍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功能主治外,蟾蜍还对人体的其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1.抗菌作用:蟾蜍含有多种抗菌活性物质,如抗菌肽和抗菌酶。
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2.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蟾蜍中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如多肽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潜力。
3.保护心血管:蟾蜍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和抗血栓等作用。
这些作用可以促进心血管的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结蟾蜍作为一种有益的生物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和作用。
蟾蜍
环境特点
1.生活在泥土中或栖居在石下或草间,夜出觅食。
2.栖息于潮湿草丛,夜间或雨后常见。捕食多种有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蟾蜍PPT
李江东
简介
蟾蜍,也叫蛤蟆
蟾蜍是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 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品种
花背蟾蜍
黑眶蟾蜍
中国树蟾
红眼蟾蜍
生活习性:
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 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 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 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 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 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人工 饲养繁殖比其他蛙类容易。 雄性蟾蜍接生员身上,背着许多刚刚产出的蟾蜍卵。 它的责任就是保护这些蟾蜍卵不被其他捕食者吃掉。
黑框蟾蜍简介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是很可爱的癞蛤蟆,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突起,好像带黑眶眼镜,所以称 之为黑眶蟾蜍。它很时髦,脚趾末端呈黑色,像是擦了黑色指甲油。身体肥胖,大 小约6~7公分。体色变异颇大,有黄棕色、黑褐色及灰黑色,有些具有不规则的棕 红色花斑。皮肤粗糙,除头顶外全身布满粗糙大小不等的疣粒,疣上都有黑棕色的 角质刺。鼓膜大而显著,在眼后有一对特别大的突起腺体,这是耳后线,也就是它 们有名的毒腺。 它们广泛分布于平地及低海拔地区,是最乐于和人类相处的两栖类,常出现在住宅 附近、稻田、空地等地方。繁殖期是2月到9月,在春夏夜晚很容易在平地长有水生 植物的水池内,听到它们一长串快速的“咯咯咯咯咯咯…”叫声,一口气可以连续鸣 叫一分钟以上;尤其当雄蟾蜍碰到雌蟾蜍的时候,叫声会变得更加急促。但是当雄 蟾蜍被其它雄蟾蜍抱错的时候,叫声则变成短促而尖锐的“嘎、嘎”,好像在警告 对方:“我也是公的,不要碰我”。 成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好,在遮蔽性比较好的水池,例如荷花池,不到百平方公尺 的水池,可能聚有上百只黑眶蟾蜍。由于每晚出现的雌蟾数目不多,雄性之间的竞 争很激烈,也会出现五六只雄蟾同时抱一只雌蟾的现象。雌蟾每次产卵数千颗,成 双地排列于长形胶质卵串中,一长串可长达8公尺以上。蝌蚪亦有毒,身体菱形棕 黑色,尾鳍色浅散有细纹。
世界上五种最奇异古怪的蟾蜍 非洲胎生蟾蜍已在野外灭绝
海蟾蜍在蟾蜍科大约500个成员之中,甘蔗蟾蜍(Rhinella marina,又称海蟾蜍)通常被认为是体型最大的。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最大的一只甘蔗蟾蜍被当作宠物生活在瑞典。
这只名为“Prinsen”的甘蔗蟾蜍长度为38厘米,重量达到2.65千克。
甘蔗蟾蜍不仅体型巨大,而且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等地的一个大问题。
1935年,人们出于控制害虫目的将甘蔗蟾蜍引入,但这种两栖动物在生活史每个阶段都具有毒性——即使是蝌蚪形态,在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因而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
负子蟾负子蟾负子蟾(学名:Pipa pipa)又名苏里南爪蟾,能长到20厘米长,体形扁平,看起来就像一片枯叶。
它们既没有牙齿也没有舌头,眼睛小小的,通过喉咙的骨头能发出一种古怪的叫声。
负子蟾生活在南美洲,目前还没有遭遇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在负子蟾的所有特征中,最古怪的莫过于它们的繁殖方式。
雌性负子蟾产下卵之后,通过与之交配的雄性的运动,将受精卵压入雌性的背部皮肤中。
这些受精卵就在雌性的背部皮肤中发育,直到长成蝌蚪形状,再从皮肤上蹦出来。
非洲胎生蟾蜍非洲胎生蟾蜍非洲胎生蟾蜍于1996年在野外被发现,如今已经在野外灭绝。
该蟾蜍原产于坦桑尼亚南部奇汉西瀑布周围的一小片区域。
1999年,奇汉西水坝的建成摧毁了这片唯一的栖息地,使其数量急剧下降。
2004年,人们在野外最后一次见到它们。
如今一项人工繁殖计划正在进行中。
金蟾蜍金蟾蜍从1989年开始,人们就没有再见到金蟾蜍(学名:Bufo periglenes),2004年,这种蟾蜍被宣布灭绝。
并不确定是全球变暖效应,还是壶菌感染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壶菌是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消失的一大原因,其感染有可能使抵抗力下降,在气候变化中更脆弱。
金蟾蜍原先生活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的一小块栖息地中,在理想的气候条件下其数量常出现激增。
不幸的是,这是一把双刃剑。
关于金蟾蜍有趣的一点是,只有雄性金蟾蜍的皮肤是鲜艳的金黄色,雌性则呈现比较灰暗的褐色。
汉代蟾蜍的特点和用途
汉代蟾蜍的特点和用途汉代蟾蜍,又称为“汉蛙”,是一种生活在中国汉代时期的两栖动物。
汉代蟾蜍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用途,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特点:1. 形态特征:汉代蟾蜍的体形较小,一般为蛙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类。
它们的身体大多呈扁平状,四肢较短,适应水生和陆生两种生活方式。
不同种类的蟾蜍具有不同的外观特点,但总体上来说,它们的皮肤多呈现灰色或绿色,并且通常具有斑点或条纹。
2. 生活习性:汉代蟾蜍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它们一般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水为生活基地,同时也能在陆地上活动。
蟾蜍以昆虫、蠕虫等为食,能够通过皮肤进行呼吸,因此在水中的时候没有呼吸器官。
3. 繁殖方式:汉代蟾蜍的繁殖方式比较特殊。
它们的繁殖往往需要湿润的环境,一般选择水塘、河流等静水区域进行繁殖。
在繁殖季节,雄性蟾蜍通过发出鸣叫声吸引雌性蟾蜍,并进行交配。
交配完成后,雌性蟾蜍会产卵,然后将卵黏附在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上,这是它们的一种保护措施。
4. 毒性物质:汉代蟾蜍身体上的皮肤会分泌出一种具有毒性的黏液。
这种黏液对于敌害动物具有很强的威慑作用,因此蟾蜍的皮肤往往具有明显的颜色和花纹,起到警示的作用。
但是,这种黏液的毒性对于人类来说往往是有害的,如果接触到皮肤或者误食,会引起不适甚至中毒。
二、用途:1. 中药材:汉代蟾蜍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蟾蜍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并可治疗疮疖、痈肿以及蛇虫咬伤等症状。
蟾蜍的身体中富含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适当的制药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可以制成中药材,用于临床治疗。
2. 观赏价值:汉代蟾蜍因其独特的外观和生活习性,被一部分人收养为宠物,并且在园林、观赏鱼缸等场所展示。
蟾蜍的形态多样,体色丰富,行为活泼,很受观赏者的喜爱。
它们在水中游动、觅食的瞬间,都能给人带来乐趣和放松。
3. 生态平衡:汉代蟾蜍在自然界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生态平衡作用。
蟾蜍作为中小型两栖动物,是一种重要的食物链组成部分,在食物链中扮演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的角色,有助于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实验八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19页PPT
2、蟾蜍的外形观察(图片演示)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 皮肤粗糙、疣粒 头部:眼、耳后腺、鼓膜、外鼻孔,鼻瓣
眼,具上下眼睑,只有下眼睑能活动,瞬膜
五趾型附肢、趾(指)数、趾间具噗、婚垫 泄殖孔
3、解剖(录像演示)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4、观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泄殖系统 心脏
心房 心室 动脉圆锥 静脉窦
心脏及其周围血管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五趾型附肢
陆上运动,但运动装置不完善,只能跳跃运动
肺
具肺,结构简单,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血液的双循环
较原始,不完全的双循环
实验内容
1.处死方法:双毁髓法处死蟾蜍
头 骨 上 的 枕 骨 大 孔
双毁髓法处死蟾蜍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Hale Waihona Puke 双毁髓法处死蟾蜍(录像演示)
掏 毁 脊 髓 时 后 肢 强 直 状
1)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咽腔 食道 胃 十二指肠 回肠 大肠
消化腺 肝脏 胰脏 胆囊 脾
口咽腔
舌 内鼻孔 耳咽管孔 喉门 食道口
2)呼吸系统
喉门 喉气管 肺
3)泄殖系统
肾 输尿管 膀胱 泄殖腔 雄性:精巢,输精管,脂肪体 雌性:卵巢,输卵管,子宫,脂肪体
心脏及其周围血管
实验八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
蟾蜍简介
别名癞蛤蟆、癞刺 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 25个属300种左右 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 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 水生向陆生过渡
蟾蜍的养殖-蟾蜍图片
蟾蜍的养殖-蟾蜍图片
蔗蟾蜍又名美洲巨蟾蜍、甘蔗蟾蜍、海蟾蜍或蔗蟾,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世界第三大蛙,野生状态下,雌蟾蜍的重量常常超过一千克,蔗蟾蜍几乎不怕任何食肉动物,因为它们皮肤里的液腺能产生剧毒。
蔗蟾蜍通常在黄昏时进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青蛙、蜥蜴和小的啮齿动物。
蔗蟾蜍的食性
蔗蟾蜍除了靠视觉来侦测猎物外,也可以使用嗅觉,双重扑捉能力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秘籍。
蔗蟾蜍最大的特征就是一张大嘴,以及吃什么都像鸣人吃拉面的好胃口,它们主要靠吃细小的啮齿目、爬行类、其他两栖类、鸟类及多种无脊椎动物而生存,偶尔也会吃植物、狗粮及垃圾。
它们习惯将猎物直接吞下,然后在胃里将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蔗蟾蜍的天敌
在蔗蟾蜍的原产地,有多种动物都会掠食它们,包括南美宽吻鳄、大头蛇、鳗鱼、多种鳉鱼、大口汤鲤、一些鲶鱼及朱鹭。
在其他地方也有啸栗鸢、东方水鼠、黑鼠及圆鼻巨蜥。
也有指茶色蟆口鸱及巴布亚蟆口鸱会吃蔗蟾蜍。
蔗蟾蜍的防卫
蔗蟾蜍眼睛后有很大的腮腺,背部也有其他的分泌腺。
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分泌一种奶白色的液体,称为蟾毒素。
蟾毒素对于多种动物都
1。
孵化最快的蟾蜍?卵孵化成蝌蚪仅需一天,但巴拿马金蛙依然濒危!
孵化最快的蟾蜍?卵孵化成蝌蚪仅需一天,但巴拿马金蛙依然
濒危!
在蟾蜍种类中,蟾蜍一般都是有雄性蟾蜍背着蟾蜍卵,保护蟾蜍卵不被其它猎食者吞食,而很多种类蟾蜍卵的孵化期一般为6-7天,一个星期后才孵化成蝌蚪,在孵化期间,要辛苦雄性蟾蜍,但在巴拿马有一种蟾蜍,卵孵化成蝌蚪仅需1天,即24小时,也许是孵化最快的蟾蜍!
孵化最快的蟾蜍,它的卵和蝌蚪的成长都很快,这种蟾蜍叫泽氏斑蟾,又叫做巴拿马金蛙,是巴拿马热带雨林地区特有的物种,又因为其体色呈鲜艳的金黄色或橘色,所以又叫金蛙,实际上蟾蜍是蛙类的一种,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
在自然界中,颜色越鲜艳的动物,毒性就越猛烈。
这么好看的金蛙,金黄色的外形加一些黑色斑点,就是它明显的警戒色,告诉其它猎食者,它是一种毒性猛烈的蟾蜍,毒素足够剧烈,足以致人死亡,绝不要轻易吞食它,不然就是两败俱伤!
巴拿马金蛙有毒,产的蟾蜍卵又多,卵和蝌蚪的成长都很快,这一切都说明这种蟾蜍应该能很好地适应这片区域,但现实是:巴拿马金蛙的数量非常少,是一种濒危蟾蜍,濒危程度为极危,为了保护这种蟾蜍,将其列入第一级濒临绝种保育类,不能进口也不能饲养!
泽氏斑蟾的数量之所以那么少,是因为遭遇到壶菌病危机,壶菌病是一种两栖类的传染病,是由一种称为蛙壶菌的非菌丝游离孢子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甚至会导致两栖类完全灭绝,正是壶菌病传染病导致泽氏斑蟾大幅减少,特别是全球变暖加速了壶菌病的扩散及令两栖类的数量下降!
同时失去栖息地及环境污染也让巴拿马金蛙的生存更为艰难,这些都是导致巴拿马金蛙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为了保护这巴拿马的特有种,已列入华盛顿公约第一级濒临绝种保育类,禁止进口及饲养巴拿马金蛙!
关注六维自然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蟾蜍图片及介绍
蟾蜍,也叫癞蛤蟆。
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
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
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外貌
①中华大蟾蜍体粗壮,长约10厘米以上,雄者较小。
全体皮肤极粗糙,除头顶较平滑外,其余部分,均满布大小不同的圆形瘰疣。
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着。
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
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
眼大而凸出,后方有圆形的鼓膜。
头顶部两侧各有大而长的耳后腺。
躯体短而宽。
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的黑色纵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
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为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掌突2,外侧者大。
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绿膜,蹼尚发达,内跖突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
雄性前肢内侧3指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穴居在泥土中,或柄于石下及草间;冬季多在水底泥中。
白昼潜伏,晚上或雨天外出活动,以捕获蜗牛、蛞蝓、蚂蚁、甲虫与蛾类等动物为食。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②黑眶蟾蜍体长约7~10厘米。
背部有黄棕色而略具棕红色的斑纹,腹面色浅,在胸腹部具有不规则而较显著的灰色斑纹。
雄性第1、2指基部内侧有黑色婚垫。
分布浙江、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蟾蜍的价值
目前蟾蜍价值**的就是其身上的药材——蟾衣和蟾酥,蟾衣就是蟾蜍蜕下来的皮,跟蛇蜕皮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蟾蜍在野外蜕皮都是边蜕边吃的,所以平时很难见到。
但是通过多年的研究,吉林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掌握了非常成熟的蟾衣采集技术方法,采集到完整的蟾衣已经不是难题。
而蟾衣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主要是针对肿瘤,癌症这一类的慢性病,效果非常明显,具有抑制癌细胞扩散和生长的功效。
蟾酥则是蟾蜍耳后腺(蟾蜍眼睛上边的疙瘩)分泌出来的毒液,用专用工具采集以后经过滤,晾晒而成。
蟾酥具有强心,止痛,麻醉等等功效,国内很多中成药(如六神丸等)中都有蟾酥的成分,是市场紧缺的中药原材料。
目前蟾衣的回收价格在一万多元到两万多元一公斤不等,蟾酥的价格也在每公斤一万元以上。
而随着人们对蟾蜍类药材的逐渐了解,市场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
价格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蟾蜍的养殖方法
想养殖蟾蜍主要靠捕捉野生蟾蜍或者收购活体蟾蜍。
回收75克以上的成年蟾蜍,直接就可以采集药材,当年就能见到效益。
1、选择场地。
选择养殖场地要有水池有陆地,没有污染,没有噪音,一般房前屋后,池塘,菜园,稻田,水库,荒地,荒沟等地进行家庭养殖或规模养殖,平均一亩地放养2000-3000只蟾蜍。
2、饲喂。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活饵饲料,蝇蛆,蚯蚓,黄粉虫和各种昆虫,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
蟾蜍也有专用的颗粒饲料,可以自己配方制作,
3、加工。
养殖蟾蜍主要是蟾蜍身上采集下来的蟾衣蟾酥,药用价值很高,而且回收每一年都在上涨,蟾衣是蟾蜍自然脱落的表衣膜,俗称蟾蜕,蟾壳,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分泌的浆液,一般常见的有白色浆液,微黄色浆液这就是蟾酥,需要利用专用工具采集后制成干品即可。
但是要想养好蟾蜍,必须要掌握好养殖技术,否则一年就能养好的,你得需要二年三年,所以要想养殖蟾蜍,前期需要去学习养殖技术,学好了,什么都懂了再去养殖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