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注重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很重要,但学习看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中学习答案的前面。”李博士的这些见解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给我们老师指出了教书育人的方法。其实,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发散性思维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不断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对学生“学怎样问”的问题不重视或缺指导和训练,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成不应付考试的呆板机器。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小学生更为强烈。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因此,课堂上老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一次,我在教学“步”的书写时,把“步”写成“涉”,这时,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居然破天荒的举起了手,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于是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但由于小学生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或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从”。对此,老师平时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脉搏,因势利导把握问题空间,使对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心欲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我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优差后搭配,以好带差,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问题提的好就可以得到精美礼品,充分调动了他们质疑的积极性,我运用成功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并给予表扬。为了能在小组中当个最佳质疑能手和最佳小老师,正确地解答别人的问题,他们就得读熟、读透课文。为了能提出疑问,他们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期待着解决问题,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施展空间,让学生风“疑”必“究”
有时学生问题很多来不及讲,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块小黑
板,让问题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使每个学生有一席发言之“地”,并鼓励他们将小黑板放到大黑板上找答案。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此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授其方法,让学生有“疑”善“问”
(1)对预习提示进行质疑。现行教材四行级以上的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对
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我让学生自学前明确要求,并在阅读时用铅笔在有疑难的地方提出问题,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如《白杨》一课的预习提示是这样写的:“白杨,又叫大叶杨,在我国广泛种植。它也能在没有人烟的沙漠中成长。读了课文,你不仅对白杨有所了解,而且会从中受到一些启迪。读课文中的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画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学生读了这课预习提示后,能很快在文中找出描写大戈壁的样子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句子。句子画出来了,并不表示已经懂了,我指导学生针对这两部分的内容提出疑问。经过思考,学生提出:“大戈壁给人什么样的印象?深黄一体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也没有——这个句式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文章为什么要写大戈壁的荒凉?”“爸爸在什么情况下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从爸爸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能从内容、从词语的理解、从写作目的等各方面提出疑问,不正说明读懂预习提示,最能发现问题的吧?
(2)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现时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小珊迪〉,我强调学生课文最后一句话“谁读了这个故事也不能不被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所感动,”一个学生读完之后便问:“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什么美好的品质让人家不能不被感动?”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花潮〉,学生提出:课文写海棠花的海洋,为什么不以〈花海〉?能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潮”为主线安排文章结构的,先花多如潮,再写看花的人如潮,最后写看花的人心如潮。课文重点写花多如潮,这部分内容也是以“潮”为主线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花动如潮,最后写花声如潮,一个潮字,把花说活了,写绝了。
(4)对矛盾处质疑。语文教材中常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另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的战友邱少云〉〉课中,学生提出问题:“我担心这个年青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个“担心”是不放心的意思,作者真的是对邱少云不放心吗?我启发学生很好的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此外,还可对文章的标点、表达方法等进行质疑,让学生质疑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见,“学趣于思,源起于疑”。质疑可以使老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提问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作为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学问”,教学生怎样问,在“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应该鼓励学生不要囿于现在答案,而要多方位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哪怕学生的问题稀奇古怪,不着边际,也不要一味的指责和批评。应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老师主观设计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