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心理学在刑事司 法中的应用有哪些案例

心理学在刑事司 法中的应用有哪些案例

心理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有哪些案例在刑事司法领域,心理学的应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犯罪者心理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证人、受害者的心理评估,能够为案件的侦破、审判和罪犯的改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心理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案例。

一、犯罪心理画像犯罪心理画像是一种通过分析犯罪现场、犯罪行为和受害者特征等信息,来推断犯罪者可能的心理特征、生活经历和行为模式的技术。

在著名的“BTK 杀手”案件中,警方通过对凶手作案手法、选择的受害者类型以及留下的信件等线索进行分析,描绘出了凶手可能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况。

这为最终锁定嫌疑人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BTK 杀手在 1974 年至 1991 年间,多次作案并向警方挑衅。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他的作案方式,发现他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和表现欲,且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定的社交障碍。

这些心理画像的特征帮助警方缩小了排查范围,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二、证人心理评估在刑事诉讼中,证人的证言对于案件的审理至关重要。

然而,证人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证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心理学可以通过对证人的记忆、感知和情绪等方面进行评估,来判断证人证言的可信度。

例如,在一起抢劫案件中,一名证人声称看到了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

但通过心理测试发现,证人在案发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其记忆可能受到了情绪的干扰。

心理学家通过进一步的询问和引导,帮助证人更准确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从而为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言。

三、罪犯心理评估与改造对于已经被定罪的罪犯,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犯罪动机对于改造和预防再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些监狱中,会采用心理评估工具来评估罪犯的人格特征、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比如,对于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罪犯,心理学家会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心理治疗和教育,一些罪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降低再次犯罪的风险。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虽然犯罪本身是令人震惊和深感恐惧的,但犯罪心理学却在刑事司法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了解犯罪者的心理背景,还能够为司法系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处理犯罪案件。

首先,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破案。

通过对犯罪者心理的深入分析,心理学家可以帮助警方找到犯罪嫌疑人。

他们会研究犯罪者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动机,从中找到线索,帮助警方确定嫌疑人。

例如,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犯罪者留下的痕迹和行为方式,推测出他们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动机,从而帮助警方制定相关的侦破策略。

其次,犯罪心理学还有助于判断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罪责。

在审判过程中,犯罪心理学家可以对被告人进行心理评估。

他们会研究犯罪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发展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意见给法官和陪审团。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可帮助法官和陪审团更准确地判断被告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或是否需要心理治疗。

同时,犯罪心理学也有助于犯罪预防,通过对犯罪者类型和犯罪动机的研究,可以帮助制定社会预防犯罪计划和干预措施,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对刑罚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

它可以帮助确定刑罚的适当性和公正性。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罪责认知过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犯罪的情节和危害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刑罚的严重程度和方式。

此外,犯罪心理学还可以为监狱管理和矫正计划提供指导。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可以更好地制定监狱管理规则和矫正计划,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计划,帮助犯罪者重新适应社会。

然而,犯罪心理学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过度强调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可能会导致过分宽容或对犯罪者提供过度保护,忽视了犯罪者的行为造成的社会伤害。

此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存在主观偏见和科学错误,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谨慎使用。

同时,犯罪心理学所提供的信息只是司法决策中的一个参考因素,不应作为唯一决定因素。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分析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分析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分析引言: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对于犯罪行为的解析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刑事侦查过程中,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警方和侦探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为犯罪追捕和案件解决提供重要线索。

本文将对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了案件分析、犯罪者画像、审讯策略和预防措施等方面。

一、案件分析在刑事侦查过程中,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案件分析,警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罪犯的动机、行为模式和心理过程。

案件分析是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案发现场的勘察和受害人和证人的询问,犯罪心理学家可以分析凶手的犯罪特征,如是否有作案规律、是否有特定的选择目标等,从而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并展开进一步的调查。

二、犯罪者画像犯罪者画像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对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可以绘制出嫌疑人的行为特征、性格特点以及潜在动机。

这有助于警方确定潜在嫌疑人,并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

犯罪者画像可以通过对受害人的叙述、案发现场的线索以及嫌疑人的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建立。

警方可以依据这些画像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和排查,提高破案的准确率。

三、审讯策略在刑事侦查中,犯罪心理学家的参与对审讯策略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警方可以更好地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可以制定出更有效的审讯策略。

对于激进狂躁的嫌疑人,可以采用隐性威胁策略来迫使其坦白交代;对于优柔寡断的嫌疑人,可以使用合理化技巧来引导他们承认犯罪行为。

审讯策略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对嫌疑人的命令性搜证力度,进一步印证案件的真相。

四、预防措施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不仅局限于侦破案件,还可以帮助制定更为有效的犯罪预防措施。

通过对犯罪者心理状态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制定和改进公共安全政策,加强对潜在犯罪群体的监控和管理。

此外,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犯罪者的心理分析,帮助公众警觉潜在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犯罪心理学在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学在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中的运用陈金荣摘要: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

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

它是犯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

因而犯罪心理痕迹在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对案件的侦查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字:犯罪心理痕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犯罪心理痕迹运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的治安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并且在我国当前刑事侦查工作中,案件发现难、排查难、缉捕难、审讯难等对传统侦查手段提出巨大挑战,除运用DNA、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侦缉抓捕和审讯深挖以及其他刑事侦查活动中,犯罪心理痕迹的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心理痕迹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生理固化物,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犯罪现场形成的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

这种痕迹一方面反映了犯罪分子作案行为轨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

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

犯罪心理画像在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画像在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张 凯, 马 红 平
( 甘肃政 法学院 公安分院, 甘肃 兰 州 7 3 0 0 7 0 )
【 摘
要】 犯 罪心理 画像 的发展 历 史并不 久远 , 但 自1 9 7 2 年联 邦调 查局行 为科 学部( B e h a v i o r a l S c i e n c e U n i t , B S U)
1 9 3 6年 , 纽约市警察局首席巡视员约翰 ・ 康奈 尔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 学法律学 院警察科学研究所
所 长哈利 ・ 索德 曼完整地提 出了各种类型犯罪人的 画像方法。
根据 已掌握的情 况对 未知名 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
的行为、 动机、 心理过程 以及 人员心理特 点等分析进 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 罪嫌疑人 的人物形象及心理特


伤 害或灾害的女人。
1 8 8 6年 , 外科大夫兼司法专家的 T h o ma s B o n d 运 用司法 心理 学知识分析 了一起系列杀人案件 中被 害人的伤 口, 认为是 由同一个外表温文尔雅、 中等年
纪、 衣着得 体, 且 不具备太 多屠宰和外科知识 的犯罪 人 实施 的。后来被拘捕 的犯罪人与 T h o ma s B o n d的 描述十分相近 。
作背景、 特殊 的犯罪记录 、 精神病史 、 个性的发展、 服
役情况、 身体特 征、 习惯 、 组织水平 、 犯罪前行为 、 犯
罪后行为 以及 存在共 犯的可 能性 。它还能够尝试着 对犯罪人从住所到犯罪现场的邻近度进行整体估计 。 本文将 主要论述犯罪 心理 画像技术在杀人案件侦查 中的具体应用。
2 O世纪 6 O 年代 , 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里 安德洛 警局的哈沃德 ・ 特登警官开始 改进犯罪心理 画像 的 方法, 于 1 9 7 0年启动 了犯 罪心理画像计划 , 把犯罪

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刘烨摘要: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Profiling)技术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已在国外刑事侦查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对此技术的研究目前还刚刚处在起步阶段。

本文从犯罪心理画像的涵义、理论依据及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一些浅显的思考,目的让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画像刑事案件应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Criminal Profiling)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门技术,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逐渐成为美、英等发达国家刑事侦查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刑事侦察和司法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信许多看过电影《沉默的羔羊》的人,对于片中女主角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将隐藏的变态杀手从茫茫人海中找出的情节并不陌生。

这就是在西方被广泛采用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美、英等西方国家使用这种分析方法已比较普遍,在美国犯罪心理画像的结论已于1989年开始在系列杀人案件审理过程中用为证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1979年在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先后设立了行为科学组和调查支援科,专门从事犯罪心理画像。

我国对此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许多有经验的刑侦人员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其实是自觉或不自觉运用了犯罪心理画像的技术。

一、犯罪心理画像的涵义“犯罪心理画像在国外有多种称谓,如犯罪画像或心理画像(Criminal or psychology profiling)、犯罪人画像(Offender profiling)、犯罪人格评估(Crimin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以及犯罪现场画像(Crime scene profiling)等。

”[1]我国关注、研究犯罪心理画像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英文名称及对英文名称所指代的意义的理解,将这项心理技术翻译为犯罪心理画像。

他们认为犯罪展现了犯罪人的行为,通过研究犯罪行为可以推测犯罪人的性状。

浅论犯罪心理画像在我国刑侦实践中的应用

浅论犯罪心理画像在我国刑侦实践中的应用

On the Application of Criminal Profiling in China's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ractice
作者: 许志[1];邵磊[2]
作者机构: [1]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西安710000;[2]陕西永寿县公安局,陕西咸阳
713400
出版物刊名: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页码: 116-11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犯罪心理画像;侦查;技术;应用
摘要:犯罪心理画像主要是运用精神分析、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对与犯罪有关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提供犯罪行为人最为可能的人格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信息,从而协助侦查机关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近些年来,犯罪心理画像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侦查学界的关注和兴趣。

然而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犯罪心理画像的适用条件、研究方法、以及厘清刑事科学技术
与其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侦查实践之中。

犯罪心理画像可适用于任何刑事案件,关键在于通过剖析、研究个案中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积累行为资料,为侦查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指导。

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征, 都会在他 的心理 内容 中留下 烙 印 , 形成 稳 定 的人格 特 征 。人格 体 现着 一 个人 的 整体 精 神 面 貌 , : 趣 、 如 兴 爱好 、 气质 、 性格 等 , 年后 一旦 形成 将终 身 难 以改变 。 成 公 安刑侦人员根 据人 的心理发展 的逻辑轨 迹 可对 犯罪 人进 行心理 画像 的 推断 , 行 为 习惯 中 找 出犯 罪嫌 疑 从
人 的性格特征 , 性格 特征推 断作 案人 的 生活 经历 、 再从 兴趣 爱好 、 业技 能等 。犯 罪 行 为是 具 有 独 立人 格 的 职 个体 实施 的一种独 特活 动 , 尽管 该行 为具 有偶 然 性 、 掩 饰性或 情境性 , 一定 程度 上 会体 现 犯 罪 嫌 疑人 一 些 但
r d c n e t a in a e .Atp e e t h s c o o yi g e h oo yi u o n r o t r ,o l ii g f l u d r e u e iv si t ra g o r s n ,t ep y h lg ma et c n lg o rc u ty i n t n s ma u e ny gvn ul n e —
On t e Ap lc t n o s c oo yI a eT c n lg o Crm i a n e t a i n h p ia i fP y h l g m g e h oo y t i n lI v si t o g o
ZHENG - o g Liy n
第 27卷 第 3期 20 10 年 5 月
安徽 工业 大学 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 h i ie s y o e h oo y( o il ce c s o r a o An u Un v r i fT c n lg S ca S i e ) t n

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我国公安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我国公安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我国公安实践中的应用作者:杨清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近几年来,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侦查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亦引起我国犯罪心理学界和侦查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由于犯罪心理画像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开发和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其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的本土化应用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在正确认识犯罪心理画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才能提供新的侦查思路和方法,为打击、防控犯罪提供帮助。

本文将就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内涵和在刑事侦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这一技术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的本土化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犯罪心理画像公安实践有关犯罪心理画像的定义,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表述。

道格拉斯等人认为“是建立在所实施的犯罪分析基础之上的个人主要人格和行为特征的辨识。

”考普森提出,“犯罪心理画像是一种根据对犯罪现场、被害人和其他可用证据的细节评估试图推测描绘未知的犯罪人的侦查方法”。

我国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认为,“犯罪心理画像就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的形式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心理特征群的描述。

”笔者以为,犯罪心理画像是主要是运用精神分析、行为心理学理论和原理对与犯罪有关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提供犯罪行为人最为可能的人格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信息,从而协助侦查机关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一)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目标犯罪心理画像的目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及社会性特征(如种族、年龄、职业、宗教、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和心理特征(兴趣、智商、性格、气质、心理健康等),确定侦查范围,及早破获案件。

第二,从犯罪现场提取犯罪人的“行为证据”(如犯罪惯技、犯罪标记等),为串并案件和犯罪现场重建提供心理学依据。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审讯中的应用(全文)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审讯中的应用(全文)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审讯中的应用(全文) 彭琨(198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

1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原理,针对犯罪嫌疑人异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通过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的特点,从而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状况和家庭成员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

近几年,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渐渐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刑事侦查手段。

1.1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产生。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兴起是侦查领域里的一次重大的变革。

也许,自从有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天起,心理学就一直被类侦查人员或侦查人员应用于他们所遇到的各种与刑事侦查有关的工作中。

但无论如何,由于这类侦查手段未广泛应用,这还不被认为是一种专门的刑事侦查技术的手段。

但是,有人试图将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知识应用于司法方面得益于犯罪心理学、行为科学、犯罪学等这类学科的慢慢兴起,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也由此产生。

1.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定义。

通俗的来讲,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人在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物质痕迹进行心理分析,是全面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并涉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寻找犯罪嫌疑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破案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有人将其定义为“建立在其所实施的犯罪分析基础之上的个人主要行为和人格特征”。

这一定义不仅从犯罪心理画像的结果入手定义了犯罪心理画像,强调了犯罪心理画像的任务在于辨认犯罪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而且还指出了犯罪分析――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基础。

1.3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中国的出现。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联邦调查局专门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部门正式成立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取得了不少重大的成果。

在美国,澳大利亚的州立联邦机构和执法机构大都设立了这样的心理画像的部门。

北美洲加拿大,欧洲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执法部门也设有专门的画像部门,有专门从事心理画像工作的工作人员。

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犯罪心理画像在矫治罪犯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了解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用于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预测罪犯的再犯风险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用于评估矫治效果,及时调整矫治方案
犯罪心理画像在评估风险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的 定义和原理
犯罪心理画像在 评估风险中的应 用方法
实时更新:随着犯罪手段和 犯罪心理的不断变化,犯罪 心理画像需要实时更新,以
适应新的犯罪形势。
提高画像准确性:通过改进算 法和增加数据样本,提高犯罪 心理画像的准确性。
保护隐私与数据安全:在犯 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和应用中, 需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数 据安全,防止滥用和误用。
提高犯罪心理画像的准确性方法
加强数据分析 和机器学习技 术的应用
0 1
提高心理画像 专家的专业素 养和经验
0 2
加强跨学科合 作,整合心理 学、犯罪学、 计算机科学等 领域的知识
0 3
建立更加完善 的犯罪心理画 像数据库和案 例库,提高画 像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 4
感谢观看
犯罪心理画像在 实际案件中的应
用案例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犯罪心理画像在预防犯罪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警方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预测犯罪分子的下一步行动,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警方制定更有效的侦查策略和抓捕计划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增强公众的安全感和防范意识,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犯罪心理画像的应用研究
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理论 犯罪心理画像的挑战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

2005年2月14日凌晨零时45分左右,江苏省东台市后港化学试剂厂厂长蒋顺荣夫妇在厂内宿舍被三名蒙面的犯罪嫌疑人持刀抢劫,三人将蒋妻林素芹砍死,又用胶带纸将蒋顺荣捆绑,抢劫现金5000余元、手机、金银首饰等物品后,驾驶着蒋妻的摩托车逃离现场。
由于犯罪嫌疑人精心预谋策划,消除了有用的痕迹和线索,依靠常规侦查手段,一时难以查明嫌疑人。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侦查人员拓宽侦查思维,尝试运用心理痕迹、心理画像这一崭新的侦查手段,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一:犯罪嫌疑人的动机是为非法获取钱财。理由:①作案人进入现场控制住受害人后,直接向受害人索要钱财。②受害人的伤情位置在左肩腋后四刀,其中一刀深达心脏,而非在其头部、胸部、颈部等人体致命部位。③受害人蒋顺荣在打开保险柜取钱后,作案人没有对其加害。据此,侦查人员分析作案人带工具主要是以制服受害人,加大受害人的恐惧心理,使其不敢反抗为目的。因此,受害人的死亡不是其目的,充其量只是一种放任行为。
分析二:作案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住在本地或者在本地有落脚点。理由:作案人作案后开走受害人的摩托车,而在逃离现场200米的不远处,因摩托车故障,将其丢弃在路边;而事后民警排查时未发现案发镇及周边镇在凌晨1时以后有送客的车辆。该镇位置偏僻,流动车辆、夜间送客的车辆极少,要逃到较远的地点必须有自备车辆。因此侦查人员分析:作案者的居住地或落脚点离现场较近,因而将摩托车丢弃不用也能迅速到达安全地点。
犯罪个性心理特征是犯罪分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犯罪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与其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关系密切,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成为一种行为定势。当其实施犯罪时,其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会通过物质的、客观的东西表现出来,留下心理痕迹。因此,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加以联想分析,进而推知出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刻画出犯罪心理特征,对提高侦查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作用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心理学可以帮助犯罪侦查单位更好地了解犯罪动机、预测嫌疑人的行为,从而提高犯罪侦查的效果。

本文将从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刑侦中的心理学应用1.犯罪诱因分析心理学可以通过分析犯罪案件的背后心理动机,帮助警方确定犯罪诱因。

警方可以借助心理学的方法,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况、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从而找出犯罪行为的根源所在。

比如,一些暴力犯罪会有暴力倾向的心理特征,通过对这类心理特征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侦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安全建议。

2.嫌疑人行为分析心理学在刑侦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嫌疑人的行为进行分析。

犯罪嫌疑人通常会在作案前留下一些行为蛛丝马迹,通过对这些蛛丝马迹的分析,可以推测出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意图和作案手法等。

比如,在一起杀人案中,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血迹分析和受害者的伤情状况等,可以推测出杀人凶手可能有攻击性的心理特征,进而缩小嫌疑人的范围,加快侦破案件的进度。

二、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学应用1.犯罪心理学评估犯罪心理学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司法部门了解罪犯的心理特征、犯罪动机以及可能的再犯风险。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法官做出更准确的判决,并为监狱管理部门提供更具个性化的矫治计划。

同时,这也有助于预防再犯,为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提供保障。

2.犯罪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犯罪心理学通过对犯罪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究犯罪的心理机制和背后的原因。

这种研究可以为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完善刑法和刑侦手段。

同时,通过对罪犯心理的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学还能为心理治疗和再犯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起来,心理学在刑侦和犯罪心理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研究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心理学可以帮助警方和司法部门更好地预测犯罪行为、分析犯罪动机,并制定相应的调查和矫治策略。

试析犯罪心理痕迹在侦破案件中的运用

试析犯罪心理痕迹在侦破案件中的运用

试析犯罪心理痕迹在侦破案件中的运用[摘要]根据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行为,必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现场上,自觉或不自觉地遗留下其活动的痕迹。

依痕迹存在形式不同,可将现场犯罪痕迹分为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

侦查人员在勘查犯罪现场时,通常对手印、足迹等传统上的物质痕迹比较重视,但对心理痕迹即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心理特点重视不够。

任何一个犯罪现场的形成,都与犯罪行为人的内心活动分不开的,这就要求勘查人员能够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将心理痕迹和物质痕迹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印证、相互支持,掌握更多的犯罪信息,为分析案情、刻画嫌疑人、确定侦查方向提供依据。

[关键词]犯罪心理痕迹;系列杀人案件犯罪现场存在着有形的物质痕迹和无形的心理痕迹。

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属于行为留痕的一种特殊的、抽象的反应形态,这些无形的心理特点通过犯罪行为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有形的物质痕迹之中,客观地反映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意识和心理活动。

在犯罪现场勘查的实践中依据犯罪心理学的有关原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推断出现场特定物质痕迹所反映出来的特定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动机目的、作案时的心理活动、典型的个人性格、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特定特征,从而为寻找犯罪嫌疑人提供线索。

一、犯罪心理痕迹所谓犯罪心理痕迹,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作案过程中实施相关犯罪行为时,通过遗留在现场上有形物质痕迹或通过相关人员的记忆、描述而表现出来的犯罪嫌疑人特定、一致、典型的心理特点及其独特的思维现象。

①它具有客观性、可知性、间接性、相对稳定性、人身特定性等特点。

现场心理痕迹以物质痕迹为载体,与物质痕迹所蕴含的内容具有一致性。

现场心理痕迹通过物质痕迹得以体现,所以,以现场心理痕迹分析为基础,反过来分析物质痕迹,从而可以使物质痕迹的利用更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刑事案件的迅速侦破。

二、利用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系列杀人案件的重点内容②(一)分析犯罪分子的个性特征犯罪人为了实现犯罪目的以及受犯罪行为习惯的支配,实施同一类型的犯罪往往使用相同的作案手法。

心理学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分析犯罪心理并辅助侦破案件

心理学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分析犯罪心理并辅助侦破案件

心理学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分析犯罪心理并辅助侦破案件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表现。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在刑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犯罪心理,可以为侦破案件提供有力的辅助。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如何分析犯罪心理并辅助侦破案件。

一、犯罪心理学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为刑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刑侦人员通过研究犯罪心理,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案件的线索和证据,有助于侦破案件。

下面将从犯罪心理解析、犯罪动机和行为特征、心理鉴定以及干警自身心理素质等方面介绍心理学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

首先,犯罪心理解析。

犯罪心理解析是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推测其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

通过行为实证和心理分析,刑侦人员可以准确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帮助他们判断犯罪方式、犯罪动机以及逃亡心理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侦查取证工作。

其次,犯罪动机和行为特征分析。

犯罪心理学通过研究不同的犯罪动机和行为特征,可以帮助刑侦人员建立犯罪者的心理模型,从而预测犯罪者的下一步行动。

例如,对于连环杀人案件,犯罪心理学可以通过分析凶手的行为特征和作案手法,推测其心理状态和犯罪动机,进而指导刑侦人员进行定位追踪,提高破案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三,心理鉴定。

心理鉴定是指通过心理学方法和工具对嫌疑人进行心理评估和判断。

刑侦人员可以通过心理鉴定了解嫌疑人的心理状况、性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从而对其涉案行为进行解读和定性。

心理鉴定结果可以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有助于刑侦人员制定正确的侦查方案和采取精准的侦查措施。

最后,干警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

刑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学在刑侦工作中还可以帮助刑侦人员加强自身心理调适,提高情绪稳定性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二、心理学如何分析犯罪心理并辅助侦破案件心理学在分析犯罪心理并辅助侦破案件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学方法和技巧。

心理画像在刑事侦查中的价值及其应用

心理画像在刑事侦查中的价值及其应用

查方 向和范 围。针对这类案件 , 目前在西方国家的案件侦
查过程 中, 产 生 了一 种 根 据 犯 罪 人 的 行 为 和 心 理 特 征 进 行
案件分析和预测的侦查手段 , 即刑事心理画像 ( 以下简称心 理画像) 。 当前 , 心理画像在我 国作为一种侦查手段还刚起 步, 深入探讨其相关 问题, 对于完善我 国侦查措施和手段的 意义不言而喻。


心理 画像 概 述
突 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 , 心理画像可 以缩小侦查范围, 提供侦查方向。 在 投毒、 暴力犯罪等恶性案件 中, 由于作案方式 的隐蔽性和矛 盾 关 系 的 内隐 陛, 现 场 往往 会 出现 证据 少 、 调 查 走访 无 结 果
目前, 人们对心理画像 的学理性定义莫衷一是, 但 归纳 起 来看 , 主要是指在刑事侦查过程中, 根据案件现场痕迹及
在起来看主要是指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根据案件现场痕迹及投毒暴力犯罪等恶性案件中由于作案方式的隐蔽性和矛其他能反映犯罪人心理痕迹的各种信息运用基础心理学盾关系的内隐性现场往往会出现证据少调查走访无结果犯罪心理学统计学逻辑学方法刻画描述出犯罪人的形的情况从而导致侦查人员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2 0 1 3年 4月
长, 这类 案件 就会 变 成 疑 案 、 悬 案 。此 时 , 我 们 可 以根 据 犯 罪 现 场 所 呈现 的物 质 痕 迹 及 心 理 痕 迹 , 运 用 犯 罪 心 理 画 像
心理、犯罪心理痕迹常常混 为一谈 , 甚 至被解释 为同一概
念 。笔 者 认 为 , 三者相互关联, 但侧重点各不相 同。 犯 罪 心
张袖洇 , 吕金鹏 , 高 峰 , 雷 丹, 陈 涛
( 重庆市 公安局 物证 鉴定中心, 重庆 4 0 0 0 0 0 )

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作者:于大钧洪号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4年第08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问题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罪犯的心理问题也逐渐的呈现出复杂化以及多样化,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些犯罪分子在作案的手段上不断的更新,对于一些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采取传统的侦查手段和方法在短时间内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对案件的侦查方向以及范围方面也不能得到准确的确定。

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应用心理画像的技术能够对于案件的侦查方向以及范围的缩小都有着很好的帮助,心理画像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

文章主要就是对于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心理画像技术;刑事侦查;应用一、引言当前我国的刑事案件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并且在特点上更加凸显出了暴力化和智能化。

在技术化以及科学化发展的今天,对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应该对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加以应用,如此便能够有效地促进刑事侦查的良好效果的呈现,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犯罪心理画像并不是根据主观的臆测杜撰而来的,而是在总结了人类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对理论的创新得来的,它对刑事侦查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心理画像技术的基本概述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当今已经在刑事侦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利用犯罪活动以及现场和被害人等方面的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过程进行勾画,同时对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特征以及犯罪行为和犯罪人格等进行详细的心理分析。

这就和利用指纹来进行调查访问一般,都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心理画像技术的称谓有多种,例如犯罪画像、犯罪人画像、犯罪现场画像等,根据这些相关的不同称谓可以发现,对其的理解以及所重视的焦点也有着各自的差异,最为常用的还是“犯罪心理画像”这一称谓[1]。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学应用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学应用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学应用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罪犯心理、犯罪动机、犯罪行为及预防犯罪的学科。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心理学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犯罪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对案件侦破、证据分析和刑罚执行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犯罪心理学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犯罪动机的分析与研究上。

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剖析,警方可以获得关于案件背后的真相的重要线索。

例如,某起谋杀案中,发现凶手在作案后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无罪感,犯罪心理学家可以研究他是否具有无视生命的特点,从而帮助警方更好地理解他的犯罪动机。

此外,犯罪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对犯罪者的行为特征、言行举止等进行分析,推断其可能的身份。

通过对案件相关人员的心理分析,警方能够逐渐确定嫌疑人范围,提高破案的效率。

二、犯罪心理学在证据分析中的应用证据分析是刑事案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犯罪心理学在证据分析中的应用可以对案件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犯罪者在作案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对现场遗留的物证进行解读。

例如,通过对凶手留下的手法、手迹、口供等进行犯罪心理学分析,有助于推测出其可能的心理状态、动机以及犯罪手法等关键信息,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犯罪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对嫌疑人言辞和行为的分析,揭示其内心世界和动机,从而辅助警方进行证人的审问和供词的辨析。

此外,当涉及到心理上的变态行为和奇怪的心理异常现象时,犯罪心理学的应用尤为重要。

通过犯罪心理学的剖析,可以帮助法医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死者的伤情,甚至可以对嫌疑人的行为心理进行深入分析,为破案提供更为准确的证据分析。

三、犯罪心理学在刑罚执行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在刑罚执行阶段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心理学专家可以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结构的研究,制定出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刑罚改造措施。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使刑罚具有更好的社会效果。

例如,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计划,以帮助罪犯尽快恢复正常心理状态,从而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和改造。

司法警察学中的刑事侦查与犯罪心理学

司法警察学中的刑事侦查与犯罪心理学

司法警察学中的刑事侦查与犯罪心理学在司法警察学领域中,刑事侦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刑事侦查工作,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刑事侦查与犯罪心理学在司法警察学中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犯罪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一、刑事侦查的重要性刑事侦查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调查、搜集、分析和鉴定刑事案件的证据,从而为破案提供合法、有效的依据。

刑事侦查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办理效果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因此,具备一定的刑事侦查能力对于一名司法警察来说是必备的。

刑事侦查涉及各个环节,包括案件信息的搜集、线索的核实、嫌疑人的证据调查、证人的审讯等。

在这个过程中,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犯罪心理学的概念与意义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及其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和动因的学科。

通过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点、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从而有助于揭示案件背后的真相。

犯罪心理学主要包括犯罪心理学概论、犯罪心理学理论、犯罪心理学方法和犯罪心理学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犯罪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司法警察更好地开展刑事侦查工作。

三、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1. 社会学派理论社会学派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环境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刑事侦查中,应关注犯罪者的社会背景、亲友关系、社会网络等信息,进一步了解案件的背景和原因。

2. 心理学派理论心理学派理论关注犯罪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和犯罪动机。

了解犯罪者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以及犯罪动机,有助于构建犯罪者心理画像,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3. 预测学派理论预测学派理论认为通过犯罪行为的特点和表现,可以对犯罪者进行预测。

在刑事侦查中,可以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嫌疑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和犯罪潜力。

四、刑事侦查中的犯罪心理学应用案例1. 诱供型犯罪心理学应用诱供型犯罪心理学是利用各种心理学技巧和手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诱使嫌疑人主动交代犯罪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刘烨摘要: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Profiling)技术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已在国外刑事侦查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对此技术的研究目前还刚刚处在起步阶段。

本文从犯罪心理画像的涵义、理论依据及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一些浅显的思考,目的让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画像刑事案件应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Criminal Profiling)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门技术,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逐渐成为美、英等发达国家刑事侦查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刑事侦察和司法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信许多看过电影《沉默的羔羊》的人,对于片中女主角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将隐藏的变态杀手从茫茫人海中找出的情节并不陌生。

这就是在西方被广泛采用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美、英等西方国家使用这种分析方法已比较普遍,在美国犯罪心理画像的结论已于1989年开始在系列杀人案件审理过程中用为证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1979年在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先后设立了行为科学组和调查支援科,专门从事犯罪心理画像。

我国对此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许多有经验的刑侦人员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其实是自觉或不自觉运用了犯罪心理画像的技术。

一、犯罪心理画像的涵义“犯罪心理画像在国外有多种称谓,如犯罪画像或心理画像(Criminal or psychology profiling)、犯罪人画像(Offender profiling)、犯罪人格评估(Crimin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以及犯罪现场画像(Crime scene profiling)等。

”[1]我国关注、研究犯罪心理画像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英文名称及对英文名称所指代的意义的理解,将这项心理技术翻译为犯罪心理画像。

他们认为犯罪展现了犯罪人的行为,通过研究犯罪行为可以推测犯罪人的性状。

而这一推理过程是建立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凸现心理分析在这一推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称为犯罪心理画像。

那么,什么是犯罪心理画像呢?“犯罪心理画像主要是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犯罪人在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物质痕迹,即使是被假装、被破坏、用现代刑侦手段毫无认定价值的,甚至是似乎毫不起眼的细节进行心理分析,去寻找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分析犯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学历等方面的特征,进而描绘犯罪人的家庭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以及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诸方面特征的一种刑侦技术手段。

”[2]犯罪心理画像,是对犯罪现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现认识上由实到虚的转化,使对犯罪现场的认识达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采用心理分析法破案其实也不是近年来的新发现,历代机敏的破案人员早就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心理分析方法破案。

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他的一系列以侦探福尔摩斯为主角的侦探小说中,塑造了一位善于进行犯罪心理分析的,破案如神的大侦探形象。

在我国古代或近代所流传下来的大量涉及清官断案的笔记和小说中也可以找到涉及心理分析方法断案的的内容。

但是,作为一门正式意义的刑事司法技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研究历史可以追塑到19世纪晚期,发生在1886年Jack the Ripper案件,负责玛丽·凯丽(肢解者杀害的最后一个受害者)尸解工作的外科医生托马斯·邦德,成功地预测了犯罪人的特征,成为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研究的起点。

二战期间,美国战略研究机构邀请精神病学家对希特勒进行心理画像,精神病学家预言希特勒失败后有可能自杀,这个预言成为现实。

使犯罪心理画像名声大噪,引起公众惊异。

“警察部门重视的最主要事件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纽约。

当时,纽约警察局困于一直未能抓获多年来一直在纽约城的一些公共场所乱放自制炸弹的凶犯,对此案一筹莫展的纽约市警察局抱着一线希望去拜访心理分析专家詹姆士·A·布鲁克林博士。

布鲁克林博士根据案件发生的情况及凶犯写给报社的匿名信,对凶犯进行了心理分析,分析出凶犯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的程度、居住的地区、家庭环境、婚姻状况、性格特点、工作经历、身患的疾病、体型、外表等,甚至被抓到时所穿的衣服的式样都做了详细的推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惊奇和疑惑。

但出乎意料的是,纽约警察局根据布鲁克林博士的指点,很快就抓到凶犯,而且这个凶犯各方面的情况与布鲁克林博士的描述丝毫不差,惟妙惟肖,吻合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3]在此案中,博学多才的布鲁克林博士对作案人的心理画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使犯罪心理画像越来越受到各国警方和司法部门的重视,并在侦查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依据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不是犯罪心理学家的主观臆断,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了三大变量系统,即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它们之间既有因果关系又彼此交互作用。

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下,个体内的不良心理品德发生变化,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出现犯罪行为的因果链构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体系,构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或对象。

心理画像技术正是依据了犯罪心理学的这一基本理论,而且将其进行了新的拓展,在三大变量互动的理论上,对逆向运动,逆向联系有了发展。

从思维过程上,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犯罪心理特征,从犯罪心理特征分析犯罪人生活环境,进而达到从犯罪行为认定犯罪人的研究思路。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犯罪现场→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犯罪环境→犯罪人。

心理画像技术依据的是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一致性、互动性原理,从犯罪人的行为特征分析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描绘犯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技能以及生活习惯、行为特征等的。

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犯罪分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犯罪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与其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关系密切,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成为一种行为定势。

当其实施犯罪时,其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会通过物质的、客观的东西表现出来,留下心理痕迹。

因此,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加以联想分析,进而推知出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刻画出犯罪心理特征。

心理画像技术的这一思维过程是符合犯罪的心理学原理,并且符合犯罪人的犯罪过程的,是科学、客观的。

三、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单纯依赖心理分析是不能破案的,但作为侦查的辅助手段的犯罪心理画像在在揭示犯罪分子智力水平、职业特征、某些技能及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方面,帮助警方确定侦查的方向,缩小嫌疑人群等方面常有极为成功的表现。

(一)确定侦查的方向,缩小侦查的范围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尽力收集证据,尽快锁定犯罪嫌疑人,将犯罪人绳之以法,这是每个侦查人员梦寐以求的愿望。

但是这一愿望经常变成奢望,其原因在于有些犯罪人具有一定的反侦查的意识和反侦查的能力,作案后会将有关的物证清理干净,致使侦查人员难以收集到有价值的物证。

有时即使可以收集到相关的物证,根据这些物证查证犯罪人也是大海捞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侦查人员开始注重透过现场遗留物进行心理分析,以确定侦查的方向,缩小排查的范围,提高侦查效率。

“如某杀人抢劫案,现场位于一家小饭店,现场勘查时只见店堂正中的方桌上放着一瓶酒、一杯茶、两碗剩饭、四碟剩菜,四碟剩菜分别是菜梗肉片、家常豆腐、炒鱼、炒青蛙,可以确定是作案人夜间就餐所留。

除了在茶杯、饭碗上提取到手印外,其它似乎没有发现可以指明侦查方向的线索。

在案情分析会上一位侦查员分析此案系外地人所为,理由是:当地人喜欢辣,尤其是炒青蛙,家常豆腐必定要放辣,但现场四碟菜中没有一碟有辣椒,而小饭馆的厨房分明备着辣椒,这样的吃法有违当地人的口味。

可见案犯不是本地人,系外地人。

这位侦查员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赞许,基本确定了作案人员系外地人员,使侦查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破案后证实,案犯确系外地人,没有吃辣的习惯。

在此案中,那四碟没有辣味的菜既是物质痕迹,同时又是心理痕迹,根据这四碟菜经过侦查人员的心理分析,得出犯罪人不喜吃辣这一生活习惯特征的心理画像,并肯定了此案系外来人员所为的侦查线索。

”[4](二)分析犯罪人的个性特征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犯罪分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犯罪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与其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关系密切,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成为一种行为定势。

当其实施犯罪时,其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会通过物质的、客观的东西表现出来,留下心理痕迹。

因此,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加以联想分析,进而推知出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刻画出犯罪心理特征,勾画出犯罪人。

1.分析犯罪人气质特征气质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的特征,表明了个体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类型不同,人的活动方式不同。

研究表明,气质常常影响到犯罪类型,使犯罪类型打上气质特征的印记。

研究表明:胆汁质的犯罪人易产生暴力犯罪如抢劫、伤害、杀人等;多血质的犯罪人易选择盗窃、诈骗等;粘液质的犯罪人多选择贪污、走私等犯罪方式。

不同气质的人在具体犯罪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

如胆汁质犯罪人犯罪的时比较冲动,预谋性较差,但行动迅速;粘液质犯罪人不易激动,情绪稳定,犯罪时计划周密,预谋性强。

[5]2.分析犯罪人的性格特征犯罪人的性格表明了犯罪人的做事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方式。

反映在犯罪行为中,不同的犯罪人因性格不同,一般会有不同的表现,体现在犯罪现场遗留物中。

有的人生性多疑,在犯罪中往往犹豫不决、行为不果断,现场痕迹拖泥带水。

而有的人非常小心谨慎,犯罪现场处理的精细、干净,但是有的犯罪分子现场却处理得马虎、粗心,且破绽百出。

通过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特点,我们可以对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如在豫陕特大系列杀人抢劫案中,主犯彭秒计及其犯罪团伙在每次作案后,上至老人,下至婴儿,一概杀死。

这一方面反映出他们的凶残的本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其实施犯罪时较为小心谨慎,不留活口,害怕被追捕的性格。

当审讯时问他们为什么连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不放过,他竟然回答说假如不杀死婴儿,如果他们啼哭起来便会招来邻居,就会不利于他们逃脱。

”[6] 3.分析犯罪人能力及技能特征能力是保证某种活动顺利完成的的个性心理特征。

不同类型的犯罪,需要不同的犯罪能力,同一种犯罪不同犯罪人能力的差异也会使犯罪现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能力是通过长期的实践练习而逐步提高的,对犯罪人作案能力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其心理水平、犯罪经历等。

如撬盗保险柜现场,可根据现场工具痕迹遗留的部位、大小、方向、破坏程度及效果来分析犯罪人的作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