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一章概论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心理学
![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8088a637e21af45b307a85e.png)
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
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
于是他
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
“
言语报告
”
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
淆了。
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
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
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
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
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言语报告法
1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一、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
(
psychology
)
: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理解:
1,
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在头脑内部
,
对于这种头脑
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
复杂性
,
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
,
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于
1879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
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
那么方
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
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
于是他
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
“
言语报告
”
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
淆了。
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
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
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
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
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言语报告法
1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一、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
(
psychology
)
: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理解:
1,
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在头脑内部
,
对于这种头脑
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
复杂性
,
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
,
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于
1879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
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
那么方
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fc255bcfbcd126fff6050b92.png)
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精选ppt
1
前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 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 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
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
精选ppt
29
四、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 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 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 化对人格的塑造。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 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 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 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 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 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精选ppt
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
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
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
助。
精选ppt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精选ppt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精选ppt
1
前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 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 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
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
精选ppt
29
四、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 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 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 化对人格的塑造。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 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 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 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 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 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精选ppt
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
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
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
助。
精选ppt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精选ppt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概论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bb8df276a20029bd642d5f.png)
三、活跃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从20世纪30年代以社会精神分析学派人格 理论的产生和人格测量的兴起为标志,直到20 世纪50年代被称为人格研究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如下: 1.发展速度快 2.研究范围广 3.理论纷争激烈 四、平稳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受系统科学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 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开始进入平稳阶段,学派间 的纷争趋于缓和。 这一时期的特点表现为: 1.人格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2.强调自我研究 3.当前人格研究的几大趋势: A. 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B.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C. 人格认知理论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 (一)人性论与人格心理学 (二)人格心理学思想 1、儒家人格心理学思想 2、道家人格心理学思想 3、佛家人格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一、孕育期(公元前5世纪——19世纪中期) 1.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 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 性恶论:奥古斯丁、霍布斯 白板说:亚里士多德 2.关于人格结构 柏拉图:理性、意志、欲望三因素合成说 亚里士多德:营养的灵魂、 感觉的灵魂、 理性 的灵魂
教学课题: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起源、 历史,研究方法;理解人格的概念、对象,掌握 人格理论模式及其要点。 教学材料: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2007第二版, 张海钟主编《人性人格人生—现当代心理学视野 的理论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教学难点:人格心理学起源、历史 教学重点:人格理论模式 教学形式和方法:采用班级上课制下的师生互动、 讲解讲演、相互问答、自学讨论等形式方法。 教学时间和安排:共计安排5学时,每学时一节。 第一节讲解讲演人格心理学对象任务;第二节讲 解讲演中国人格心理学;相互问答西方人格心理 学历史;第三节讲解讲演人格心理学理论;第四 节五节师生互动人格心理学方法并简单介绍老师 看法。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c2e5792af90242a995e524.png)
• 目的:正在研究脑波外形和振幅与情绪认知的 相关关系,这是许多想理解大脑的思维及情绪电 化基础的步骤之一。如果妇女的名字闪过,引起 脑电波的激烈变化,则表明她对这个名字有一些 惊讶。
2020/6/30
•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 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 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 镜头。
• 5、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
30%
• ······
• 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2020/6/30
3、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 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 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罗斯 福的当选,误差不到1%
基本原理 矛盾论 中和论
西方:古希腊的传统,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主 同一律
基本原理 矛盾律 排中律
2020/6/30
孔子的观察人的道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2020/6/30
二、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
个体心理
2020/6/30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 (3)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 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4)戴维 . 迈尔斯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6/30
(二)应用心理学
(6)管理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8)法律心理学 (9)医学心理学 (10)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工程心理学 (12)体育运动心理学 (13)航空航天心理学 (14)政治心理学 (15)经济心理学
2020/6/30
•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 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 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 镜头。
• 5、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
30%
• ······
• 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2020/6/30
3、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 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 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罗斯 福的当选,误差不到1%
基本原理 矛盾论 中和论
西方:古希腊的传统,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主 同一律
基本原理 矛盾律 排中律
2020/6/30
孔子的观察人的道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2020/6/30
二、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
个体心理
2020/6/30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 (3)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 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4)戴维 . 迈尔斯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6/30
(二)应用心理学
(6)管理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8)法律心理学 (9)医学心理学 (10)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工程心理学 (12)体育运动心理学 (13)航空航天心理学 (14)政治心理学 (15)经济心理学
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心理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7774907fd5360cbb1adbbd.png)
精选编辑ppt
10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6、广告心理学(advertising psychology) 7、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 8、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9、法律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
精选编辑ppt
11
三、心理的历史与现状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精选编辑ppt
12
1879年,威廉·冯特 (W.Wundt)在德国的莱 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 实验室,标志着心里科 学的诞生和独立。
精选编辑ppt
13
精选编辑ppt发展和完成的过程, 它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简称“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 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伴随的情绪和情感通称为情 感过程,简称为“情”。
面对困难,人们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去克服困难, 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简称为“意”。
精选编辑ppt
16
三、心理的历史与现状
(二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 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精选编辑ppt
17
三、心理的历史与现状
(三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代表人物: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
精选编辑ppt
9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二)应用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2、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 3、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 4、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 5、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
《心理咨询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心理咨询概论》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05c1eff121dd36a32d8274.png)
2020/6/1
.
BACK
10
5)错。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 ❖ 差别:1)“政”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心”的理论 基础是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和原理;2)“政”肯定社会 和集体的利益,而“心”肯定个人价值,帮助来访者 在责任中善用个人的权利和自由;3)“政”偏向外控 力培养,方法上多具抑制性和约束性,而“心”侧重 内控力培养,方式上多具启发性、着重于自觉;4)内 容各有侧重,例如某人患强迫症,只能“心”;不信 党,必需“政”。当然,例如屡次违纪或犯罪,可能 两方面都需要。 ❖ 联系:1)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健全发展、为社会 所接纳、能发挥自己潜能的有用之才;2)某种程度上 可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有人把心比喻为打地基, 把政比喻为上层建筑。前者是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和020社/6/1 会适应能力,后者使学. 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11
心理咨询网站: 1 心理学世纪沙龙 2 中国心理治疗师 3 心理学进取之路 4 中国心理咨询网
5 APA
2020/6/1
.
4
第一章 概论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二、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
三、我国心理咨询的开展现状
2020/6/1
.
5
请您判断并说明理由:
1) 去心理咨询的践
南京师大心理学院 季秀珍
2020/6/1
.
1
问题:
1 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2 为什么想学习心理咨询? 3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前景如何? 4 职业特点 ?
2020/6/1
.
2
参考书: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 曾文星《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4年。
普通心理学新概论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新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620d0fad51f01dc281f1de.png)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2021
7
三、需要和动机
❖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 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 当人意识到需要时,便成为动机。 ❖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
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2021
8
2021
21
2021
22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人本主义:罗杰斯和马斯洛——重视人自身 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 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 的认知活动。
❖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 脑的机制。
2021
23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2021
24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 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的心理条件。
❖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 特征。
❖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上的特征。Fra bibliotek2021
9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2021
10
❖ 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021
37
条件反射的形成
无条件刺激物→无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
↓ 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
2021
38
条件反射
❖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形 成的条件反射。
❖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形成 的条件反射。
2021
39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条件反射的抑制 ❖ 扩散和集中 ❖ 相互诱导 ❖ 动力定型
2021
7
三、需要和动机
❖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 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 当人意识到需要时,便成为动机。 ❖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
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2021
8
2021
21
2021
22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人本主义:罗杰斯和马斯洛——重视人自身 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 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 的认知活动。
❖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 脑的机制。
2021
23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2021
24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 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的心理条件。
❖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 特征。
❖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上的特征。Fra bibliotek2021
9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2021
10
❖ 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021
37
条件反射的形成
无条件刺激物→无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
↓ 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
2021
38
条件反射
❖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形 成的条件反射。
❖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形成 的条件反射。
2021
39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条件反射的抑制 ❖ 扩散和集中 ❖ 相互诱导 ❖ 动力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心理学?
民俗心理学:
算命? 相面? 占星术? 琢磨人? 分析梦?
2021/3/10
心理学
15
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 反应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 主体活动因素 非智力因素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阶段性 连续性 程序性(内在顺序) 个体差异性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心理发展的动力
新的需要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活跃的因素 原有的心理水平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平稳的因 素 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动力
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其反射弧是暂时神经联系。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 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与抑制
过程的相互诱导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学科指南:心理与心理学 第二章 学科体系: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览 第二篇 教学心理 第三章 获得知识:感性认知过程与教学 第四章 运用知识:理性认识过程与教学 第五章 善于激励: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第一章 学科指南:心理与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能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遗传素质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学校教育是引起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心理发展的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
影响人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 人的发展的。他们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孤立、片面地来分析每 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021/3/10
心理学
25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
反射弧的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反射的种类
(1)无条件反射 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经
过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其反射弧是固定的神经联系。 (2)条件反射 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素质 生理成熟
格赛尔(美)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T出生48周开始每日练习10分钟,连续6周; C出生53周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实践活动是外部世界与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 人的心理正确与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心理学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人的心理反映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心理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2021/3/10
心理学
16
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的区别
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的区别
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哲学和生理学) 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 科学心理学讲究科学方法
2021/3/10
心理学
17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p8)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胎儿期、出生后) 家庭环境(社会基本细胞,是儿童出生后第一环境) 社会环境(制约作用)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物种发展 个体发展 生理解剖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反射 反射弧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什么是反射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 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产生的 基本方式。
民俗心理学:
算命? 相面? 占星术? 琢磨人? 分析梦?
2021/3/10
心理学
15
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 反应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 主体活动因素 非智力因素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阶段性 连续性 程序性(内在顺序) 个体差异性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心理发展的动力
新的需要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活跃的因素 原有的心理水平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平稳的因 素 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动力
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其反射弧是暂时神经联系。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 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与抑制
过程的相互诱导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学科指南:心理与心理学 第二章 学科体系: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览 第二篇 教学心理 第三章 获得知识:感性认知过程与教学 第四章 运用知识:理性认识过程与教学 第五章 善于激励: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第一章 学科指南:心理与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能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遗传素质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学校教育是引起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心理发展的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
影响人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 人的发展的。他们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孤立、片面地来分析每 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021/3/10
心理学
25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
反射弧的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反射的种类
(1)无条件反射 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经
过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其反射弧是固定的神经联系。 (2)条件反射 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素质 生理成熟
格赛尔(美)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T出生48周开始每日练习10分钟,连续6周; C出生53周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实践活动是外部世界与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 人的心理正确与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心理学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人的心理反映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心理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2021/3/10
心理学
16
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的区别
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的区别
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哲学和生理学) 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 科学心理学讲究科学方法
2021/3/10
心理学
17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p8)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胎儿期、出生后) 家庭环境(社会基本细胞,是儿童出生后第一环境) 社会环境(制约作用)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物种发展 个体发展 生理解剖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反射 反射弧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什么是反射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 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产生的 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