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对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从感知到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儿童语言发展儿童语言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从单词到句子、从简单到复杂的语言发展过程。

语言是儿童沟通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的基础。

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语言教育,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儿童情绪发展儿童情绪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情绪从单一到复杂、从外部引发到内部调节的发展过程。

情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

了解儿童情绪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情绪教育,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四、儿童社会发展儿童社会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从亲属关系到同伴关系、从单纯合作到合作竞争的社会发展过程。

社会发展是儿童与他人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儿童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社会教育,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儿童性别认同儿童性别认同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性别角色认同的建立过程。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特征的认知和评价,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性别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儿童性别认同的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性别教育,促进儿童性别平等意识的形成。

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

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

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
以下是 6 条相关内容:
1. 嘿,你知道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多重要吗?就像建房子得打牢基础一样哇!比如孩子啥时候开始有自我意识呢,这就是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的呀!想想看,如果连这个都不懂,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者呢!
2. 你晓得为啥要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吗?这可是关键得很呐!就好比开车得知道怎么挂挡一样咧!像他们对颜色、形状的认知过程,那都是必须牢记于心的呀,难道你不想搞清楚吗?
3. 哇塞,儿童的情绪情感那可不能小瞧哇!这不就跟天气变化似的嘛,一会儿晴一会儿阴的。

比如孩子为啥突然就哭了,这在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中可是重点哟!你还不赶紧背下来?
4. 嘿呀,教育方法就像做菜的调料一样,得用对咯!你看,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在学前教育学心理学中是一定要懂的咧!难道不是吗?比如怎么引导一个调皮的孩子,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
5. 哎呀呀,儿童的语言发展可有意思咧!就像一棵小树苗慢慢长大变繁茂。

比如他们怎么从只会说几个字到能完整表达一段话,这里头的学问,咱得好好记下来呀,你说对不对?
6. 你想想,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不是很奇妙呢?简直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呀!像他们怎么学会交朋友,怎么融入集体,这都是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不能错过的必背内容呐!可别不当回事哟!
我的观点结论: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的这些必背内容真的超级重要,不记住可不行呀!。

2024年广东省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点考点大纲复习资料【超全】

2024年广东省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点考点大纲复习资料【超全】

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学前心理学绪论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知识点1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的心理现象1、认识过程;2、情绪和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

1.2.3.知识点1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

0~180~6知识点2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第二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知识点1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至少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一)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知识点1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谢谢第三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知识点1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学习得法,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

怎样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2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3~6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1(2(3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4(5(6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2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2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3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谢谢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知识点1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几种解释:123知识点1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剖析:12知识点2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知识点3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10—1岁;0—66—12月。

2024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2024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2024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式,获取和理解外部信息的心理过程。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重要阶段,需要教师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儿童通过感知觉获取外部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教师需要了解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感知觉刺激,促进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2、注意力: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分配性和选择性逐渐发展。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品质。

3、记忆力: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发展,包括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和形象记忆等。

教师需要采用适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记忆知识和发展记忆能力。

4、思维:儿童思维能力逐渐发展,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

教师需要引导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二、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态度和体验,包括情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情感发展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情绪管理: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发展,包括情绪的表达、调节和自我控制等。

教师需要引导儿童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

2、同情心:儿童的同情心逐渐发展,表现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关心。

教师需要引导儿童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3、社交能力:儿童的社交能力逐渐发展,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合作,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

三、个性特征和人格培养个性特征和人格培养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 (2)第三章学习的概述 (3)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 (4)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 (5)第六章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 (7)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8)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 (10)第九章幼儿教学心理 (12)备注:除了识记这些内容外,一定要详细完整的看书,能够理解相关概念。

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研及的基本内容: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包含两层含义:(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既有基础性,又有实践指导性。

2、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经的四个时期:(1)20世纪20年代以前(初创期);(2)20世纪20-50年代(发展期);(3)20世纪60-70年代(成熟期);(4)20世纪80年代以后(完善期)。

3、教育心理学发展新趋势:关注教与学两方面问题,教育心理学兴起;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和个性化教学研究。

4、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创始人)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由此建立。

5、卢梭写的《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的宣言”。

6、裴斯泰洛齐创造以直观事物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即“直观教学法”。

7、欧文1816年在苏格兰设立“性格形成新学园”,在新学园中设立“幼儿学校”。

8、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提出活动教育思想,教育以游戏为基础,设计一套教玩具“恩物”。

9、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强调“感官教育”。

10、学前教育心理学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独立,其发展源于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教育心理学结构性分化;二是现代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精选资料】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精选资料】

一、绪论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2.心理发展的特点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关键期和危机期的定义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3岁、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4.对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二)发展性(三)教育性6.观察法及其运用是的注意事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1.观察前要做好准备,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的和记录要求2.观察室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要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观察对象3.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还应记录引起行为的诱因。

记录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也可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校场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0-1个月)1.新生儿无条件发射的种类刚出生的儿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一)无条件食物发射(二)无条件防御反射(三)无条件定向反射(四)抓握发射(五)巴宾斯基发射(六)惊跳反射(七)强直性颈反射(八)行走反射(九)游泳发射2.新生儿条件发射的特点速度慢、不稳定、不易分化3.对“育应从0岁开始”的理解(一)新生儿的心理活动能力①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开始对外界某些事物做出反应②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他们不仅能看、能听、能记忆,还能区别不同的感觉信息。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语言发展:婴儿开始学习发音和语言理解,逐渐发展语言能力。
社会性发展:婴儿开始对他人产生兴趣,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
学前期的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概述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03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的概念和作用
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词汇量: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的词汇量逐渐增加
语法结构:学前儿童逐渐掌握语法规则,能够组织完整的句子
语言表达能力: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频率等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育因素: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情感发展逐渐丰富和稳定,社会性情感逐渐增多。
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情感表达: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表达方式有限。
情感体验:学前儿童开始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如自豪、羞耻等。
社会性发展:新生儿开始对他人产生基本的社交行为,如微笑、注视等,为以后的社交能力打下基础。
认知发展:新生儿开始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来感知世界,逐渐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知。
婴儿期的发展
感知觉发展:婴儿通过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如听觉、视觉等。
动作发展:婴儿通过动作和活动来探索世界,如抓握、爬行等。
年龄:年龄越小,记忆能力越弱
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第一章1、研究原则:包含客观性、开展性、教育性。

第二章1、1、加涅:学习记忆模型A、加工系统〔操作〕B、执行操纵系统C、预期操纵系统〔动机〕2、开展与学习的关系:A、开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1)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开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开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根底。

〔拔苗助长是错误的〕2)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开展的已有水平。

B、学习对个体开展的促进作用3、学习打算期:又名学习的打算状态或学习的打算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开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合适性程度。

合适性包含3个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智力因素的开展、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开展。

学生原有的打算状态是教学的出发点、4、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简单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响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

Eg: 2岁——口头言语、4岁——形状直觉形成4-5 岁——学习书面言语。

5、开展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拟简单,此能力某方面最为迅速时期。

4岁前Eg:2—4岁——语音学习、5—5.5岁——掌握数概念6、开展性教学:维果斯基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开展前面是,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7、最近开展区:第三章〔根底〕1、学习理论诞生的标志:桑代克的“联结说〞。

2、打算率、练习律、效果律2、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实质性练习、非人为的联系、先行组织者、上位学习下为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3、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首次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S——0——R。

实验:位置学习、迂回实验、埋伏学习实验。

4、班杜拉〔简单被考到〕——社会性学习理论:外部加强、替代加强、自我加强、自我效能感5、人本主义理论——讲学习气氛。

〔即可〕马斯洛、罗杰斯6、建构:3种倾向:认识、社会文化、行为第四章1、幼儿学习:幼儿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包含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包含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梳理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的心理过程和规律。

它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动机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对学习和教育的影响,旨在提高教育效果和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感知、认知、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心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这些基本心理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学习的本质、规律和机制。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3.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

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有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他们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描述了儿童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象操作阶段再到具体操作阶段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

4.身心发展:教育心理学关注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即身体发育、情感和社交发展。

身体发展是指学习者的生理过程和体格发展,情感和社交发展是指学习者的情绪、情感和社交行为的发展。

5.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的内在推动力和目标取向,对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动机的因素和调节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6.学习和记忆策略:学习和记忆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记忆策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指导。

7.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

评估是指对学习者进行学业能力和发展水平的评估和测量。

教育心理学研究评估方法和工具的开发和应用。

8.个体差异和特殊教育需求: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和特殊教育需求,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提供适应性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学前心理学 各章节重点

学前心理学 各章节重点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

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

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 (2)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1.发展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3.学前教育学4.儿童解剖生理学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 心理(2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3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4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联系(5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6 学前儿童心理学方法二、考核要求(1 心理识记:心理的概念。

领会 :成人心理现象和儿童心理现象。

应用:分析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的心理活动; 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

(2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领会:学前儿童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3 学期儿童心理学的内容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的三个方面内容。

领会:①个体心理的发生。

②学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关系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期教育学、儿童解剖生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领会:进一步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特点。

(5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领会: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

(6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方法。

领会:掌握基本概念、知识的必要性,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应用:尝试使用某种工具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第二章学前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考核知识点(1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2 、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4、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概念(5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二、考核要求(1 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概念识记:(1年龄特征的概念。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领会:正确理解年龄特征概念的必要性。

(2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识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

领会: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区别和关系。

(3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识记:(1学期期心理发展的阶段。

(2学期期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名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专升本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专升本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

它属于心理科学,可以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虽然是循序渐进的,离不开量的积累、从出现小的质变,再积生大的质变。

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期婴儿晚期(6-12个月)学前期(广义) 先学前期(又称前幼儿期)(1-3岁)——早教机构学前(幼儿)初期(3-4岁)小班学前期(狭义)学前(幼儿)中期(4-5岁)中班(又称幼儿期)学前(幼儿)晚期(5-6、7岁)大班儿童期(广义)0-18岁学龄初期(又称儿童期)(6、7-11、12岁)小学学龄期学龄中期(又称少年期)(11、12-14、15岁)中学学龄晚期(又称青年初期)(14、15-18岁)高中图1-1 儿童期各阶段的划分发展虽有阶段性,但阶段与阶段之间有不是截然分开的。

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发展的延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重要是对同一个体而言的。

首先表现在心理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面貌变化的非等速性上。

6岁之前,整个身心发展非常迅速,称为第一加速期(0-1岁发展最快的时期)。

青春期是第二加速期。

*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规律地出现各自特有的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准确的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前教育心理学本系列介绍了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针对学前儿童教育心理采取的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开展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幼儿、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2、学习过程指幼儿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伴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学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幼儿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差异性。

3、脑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4、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主要有:感知的分化日益精细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5、观察室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6、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主要有:幼儿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幼儿观察的概括性逐渐增强观察的方法逐渐形成。

7、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无意注意力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注意范围较小。

8、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幼儿的记忆力以无意记忆为主,且无意识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识记;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3)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且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

9、幼儿想象力的特点是:幼儿想象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幼儿想象以无意想象为准;幼儿想象以再造现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0、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是:情绪、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在学前教育情境中如何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学科。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点的梳理。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成熟势力说强调儿童的发展是由生理成熟所决定的。

了解儿童生理成熟的阶段和特点,对于把握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潜意识和早期经验的影响。

而埃里克森则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3、行为主义理论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主张环境决定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强调强化的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则突出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4、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都有不同的特点。

5、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共同影响。

二、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1、感知觉的发展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的发展,以及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2、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和转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3、记忆的发展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优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4、思维的发展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5、想象的发展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逐渐发展;再造想象占主导,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1、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儿童出生时就有基本的情绪反应,如哭、笑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丰富和复杂。

2、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逐渐发展。

3、情绪情感的表达和调节儿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语言来表达情绪,并且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学前教育心理学,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领域啊!就好像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指引着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咱们先来说说幼儿的认知发展。

你想想,小娃娃们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那小脑袋瓜里的想法可神奇啦!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对啥都好奇。

从简单的感知觉,到慢慢能理解事物的特征和关系,这过程可不简单。

比如说,刚开始他们可能分不清红色和绿色,但随着成长,就能清楚地辨别啦。

这不就像咱们刚开始学走路,摇摇晃晃,后来才能稳稳当当嘛!再讲讲幼儿的情绪情感。

小家伙们的情绪那可是说来就来,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简直就是个小“变脸王”。

他们的情感表达很直接,高兴了就手舞足蹈,不高兴了就嘟着小嘴。

这就好比天气,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阴天。

咱们得学会理解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不然长大了可不好与人相处哟。

还有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那也是有大学问的。

他们要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助。

这就像搭积木,一个人搭可能不太稳,大家一起搭就能搭出漂亮的城堡。

要是不懂合作,那城堡可就容易倒啦!说到学习,幼儿的学习方式也很特别。

他们可不是像咱们大人那样正儿八经地坐在教室里学,而是通过游戏、模仿来学习。

你看他们玩过家家,模仿大人的样子,其实就是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技能呢。

这就像小猴子学爬树,自然而然就会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可太大了。

就好比是园丁,要给小幼苗们提供合适的环境,浇水、施肥、除虫,让他们茁壮成长。

要是方法不对,那幼苗可就长不好啦。

咱们得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不能把所有孩子都当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得多无趣啊!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安静内敛,咱们得根据他们的性格来引导。

总之,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多啦,咱们得用心去学,用心去教,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学前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儿童认知发展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方式和能力。

2. 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问题儿童认知发展中存在许多关键问题,如对象恒常性、符号意义、逆推思维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掌握。

二、儿童语言发展1.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儿童语言习得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掌握母语之间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听觉感受、语音辨别、词汇习得等多个方面。

2.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敏感期、快速习得、语法规则掌握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儿童的语言学习。

三、儿童社会情感发展1.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社会情感发展可分为信任与不信任期、自主与羞怯期、倡导和罪恶感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

2.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都是影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情感发展。

四、儿童游戏行为1. 儿童游戏行为的类型儿童游戏行为包括自由游戏和规则游戏两种类型。

自由游戏是指没有明确规则和目标的游戏,而规则游戏则要求玩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2. 儿童游戏行为的作用儿童游戏行为对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了解这些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游戏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五、儿童情绪管理1.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儿童情绪管理是指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

这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2. 儿童情绪管理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鼓励表达感受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心理(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联系(5)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6)学前儿童心理学方法二、考核要求(1)心理识记:心理的概念。

领会:成人心理现象和儿童心理现象。

应用:分析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的心理活动;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领会:学前儿童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3)学期儿童心理学的内容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的三个方面内容。

领会:①个体心理的发生。

②学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关系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期教育学、儿童解剖生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领会:进一步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特点。

(5)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领会: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

(6)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方法。

领会:掌握基本概念、知识的必要性,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应用:尝试使用某种工具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第二章学前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考核知识点(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2)、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4)、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概念(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二、考核要求(1)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概念识记:(1)年龄特征的概念。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领会:正确理解年龄特征概念的必要性。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识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

领会: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区别和关系。

(3)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识记:(1)学期期心理发展的阶段。

(2)学期期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名称。

2023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讲解

2023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讲解

2023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讲解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2023年河南专升本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必背知识点。

作为一门与教育紧密相关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专升本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内容,提高备考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2023河南专升本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必背知识点讲解。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内容和结构,并明确了文章的目的。

第二部分围绕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展开,包括教育心理学概念解析、学习理论及其应用以及认知发展理论等内容。

第三部分探讨了教育心理学在专升本考试中的重要性,主要涉及到考试范围分析、心理学知识对备考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答题效率等方面。

第四部分分享了2023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实践技巧,包括学习方法优化建议、复习策略与时间规划建议以及考场表现调节技巧探讨等。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及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2023河南专升本考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讲解。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深入剖析,帮助考生加深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分享实践技巧和备考建议,提高考生备战专升本考试的效果。

通过此篇文章的阅读与学习,考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2023年河南专升本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学相关题目,获取更好的成绩。

2. 心理学基础知识:2.1 教育心理学概念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教育背景下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探讨如何改善教育环境以促进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指导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2.2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揭示人类如何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2.心理发展的特点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关键期和危机期的定义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3岁、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4.对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二)发展性(三)教育性6.观察法及其运用是的注意事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1.观察前要做好准备,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的和记录要求2.观察室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要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观察对象3.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还应记录引起行为的诱因。

记录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也可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校场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0-1个月)1.新生儿无条件发射的种类刚出生的儿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一)无条件食物发射(二)无条件防御反射(三)无条件定向反射(四)抓握发射(五)巴宾斯基发射(六)惊跳反射(七)强直性颈反射(八)行走反射(九)游泳发射2.新生儿条件发射的特点速度慢、不稳定、不易分化3.对“育应从0岁开始”的理解(一)新生儿的心理活动能力①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开始对外界某些事物做出反应②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他们不仅能看、能听、能记忆,还能区别不同的感觉信息。

他们不仅能接受许多信息,还能主动发放信息,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反映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的状态(二)从0岁开始教育①对于新生儿,首要地是保证他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他生理上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应为他创设一个心理发展好的环境,给予适量和合宜的教育训练②新生儿在对环境反射活动中,反复使用各种动作,愈来愈熟练,而且愈来愈具有效果三、婴儿心理的发展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1.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婴儿的动作发展受身体的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的发展顺序及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所制约。

规律:①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②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③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大肌肉动作比小肌肉动作发展早。

④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2.眼手协调动作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婴儿的感觉器官和作为首的动作基础的触觉、动作觉的发展,主要是在视觉的参加下实现的。

眼手协调动作,即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

三阶段:①先学会看物体②必须快速而准确地将手伸出,为了抓住物体,他必须决定将手张开还是闭紧,特别是五指的相互配合③当婴儿拿到物体后,会用眼睛仔细地察看它的颜色和形状,用手不断地玩弄四个特点①眼手配合,能按照视线去抓取物体②既能无意地摇动物体,又能做出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动作③动作虽有目标,但还伴随一些不相干的动作④不会用两手分别抓取物体3.母子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在婴儿的发展中,母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①母亲是婴儿生活环境中的核心因素。

母亲不仅是他们一切生理需要的直接满足者,而且也是他们与客观物质世界的“中间人”②婴儿与环境的接触,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直接照顾他的成人而实现的。

母亲也是婴儿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四、先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1. 1-3岁儿童手的动作发展四个阶段:①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进行活动②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不再延续变换新方式③能够有意地重复有效动作,不再是等待有效动作的偶然出现④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2. 先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①言语真正形成②思维能力出现③自我意识萌芽自我意识是调节自身的原动力。

4.对先学前期儿童“闹独立”的认识和教育教育: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突出表现为“闹独立”1岁多的孩子已经产生了独立性的需要,2岁左右,孩子独立行动的愿望更加强烈,表现为固执,不听从成人的吩咐。

这一年龄既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是第一个“危机期”认识: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第一个转折期,教育是关键。

当孩子的意见和成人意见相矛盾时,不要和孩子硬顶,可以利用孩子的注意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先暂时解决问题,再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说理教育。

表情和实际行动往往比语言禁令更有效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1. 游戏的主要心理结构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一)想象①游戏材料—以物代物,一物多用②游戏角色—以人带人想象是游戏活动的首要因素(二)直接兴趣和愉快的情绪(三)动作和言语动作和言语是实现游戏构思的基本手段2. 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①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②游戏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③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都能起促进作用,在教育者的正确组织和指导下实现的3. 观察并分析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①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②爱模仿③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4. 观察并分析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①爱玩、会玩。

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②思维具体形象5. 观察并分析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①好学、好问②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③个性初具雏型六、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的意义①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②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③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2. 视觉发展的主要表现视觉刺激位置是距眼睛8英寸处(折合20.3厘米)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发面:视敏度和颜色视觉①视敏度。

视力主要依靠眼睛内晶状体的变换来调节②颜色视觉。

俗称辨色力3. 了解学前儿童识别颜色能力的主要方法①配对法②指认法③命名法配对法的正确率最高,指认法次之,命名法最低指认法测查的是儿童的“消极”颜色词汇(即能理解却不能正确说出的词),命名法测查的则是他们的“积极”颜色词汇(不仅能理解、而且能正确说出的词)4. 婴幼儿触觉发展的形式口腔探索、手的探索5. 手的探索活动形成和发展阶段①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阶段②视触协调阶段③手的有目的探索阶段年龄越小,触觉的作用就越大6. 儿童左右方位知觉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5-7岁):儿童开始能够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第二阶段(7-9岁):开始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7. “视崖”实验把婴儿放在后玻璃造的平台中央。

平台一侧,紧贴玻璃下面贴上一块图案的布,造成一个“浅滩”的印象。

平台的另一侧,把同样的不放在玻璃板下面几尺的地方,从上面看,似乎是一个深沟,让婴儿的母亲轮流站在两侧呼唤孩子8. 学前儿童形状知觉能力的发展趋势①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不仅能区分形状明显不同的物体,而且开始区分形状相似或仅有细微差别的事物②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并逐渐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③将所掌握的几何图形概念运用于知觉过程,使形状知觉概括化。

开始用所掌握的标准对它们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有三种情况:a.知觉认同b.归入标准c.塑造“模型”9. 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①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②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③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④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10.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①观察的目的性②观察持续的时间③观察的系统性④观察的概括性儿童观察图画能力的发展,大致经过四个阶段:①认识“个别对象”阶段②认识“空间联系”阶段③认识“因果关系”阶段④认识“对象整体”阶段。

11. 影响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①儿童的活动②知识经验③语词12. 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措施①儿童的感知觉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尽早为婴幼儿创造一个有适宜刺激的环境,有助于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所谓适宜刺激,是指给婴儿的刺激不能过多,从数量和质量上要符合年龄特点②知觉依赖于主体过去的经验,人的经验越丰富,知识越广博,从对象中观察到的东西便越多,知觉水平也就越高。

知识经验直接影响着知觉过程。

帮助孩子不断地积累经验,知觉过程逐渐简约化、概括化了③词的参与使儿童的感知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词使儿童理解所感知的事物。

词使儿童对事物的感知更加细致准确、迅速、完整。

成人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感知④生理的不断成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多,语言的掌握,使得学前儿童的感知水平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也开始发展起来七、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①注意使婴幼儿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更清晰、更丰富的信息②注意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2. 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原因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即异乎寻常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最重要原因。

刺激物的强度。

对象的运动。

②人本身的状态3. 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①婴儿的注意基本都是无意注意②先学前期。

先学前儿童仍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注意的稳定性也有所增长③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明显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多变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④中班幼儿注意的范围更加扩大,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游戏等)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而且集中的程度很高⑤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

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集中注意更长时间,注意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幼儿仍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4. 影响幼儿有意注意的因素①活动的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②对活动结果的兴趣③活动组织的合理性④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⑤良好的意志品质5. 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①婴儿末期或先学前初期,随着儿童活动能力及言语理解能力的发展,有意注意开始萌芽了②先学前期,有意注意发展得比较缓慢。

只有在成人提出非常具体的任务是,才能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对象,而且极易分心。

幼儿期,儿童的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控制的③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水平仍然很低,即使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一般也只能集中注意3-5分钟④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