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心律失常的体会

合集下载

李相中教授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李相中教授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李相中教授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平静状态下出现的心律异常,心率常常高于100次/分钟。

这种病症常常会导致患者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西医常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具有副作用和局限性。

李相中教授多年来在中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中医治疗方法,成功地治疗了许多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以下是他对于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键是辨证施治。

李教授强调,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个体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辨证施治。

他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辨证施治。

二、疏肝理气李教授指出,快速性心律失常常常与情绪波动有关,过度的愤怒、焦虑和情绪紧张都会影响心脏的运动。

因此,他常常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来缓解情绪紧张,减轻心脏负荷。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青皮等。

三、养心安神李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还应该兼顾心血虚弱和心神不宁的情况。

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安神的中药,比如黄连、龙骨、牡蛎等。

这些中药可以安抚心神,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四、活血化瘀在一些病例中,快速性心律失常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

李教授会考虑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改善血液循环,如当归、赤芍、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律失常症状。

五、饮食调理李教授在治疗中还注重饮食调理。

他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来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

比如,对于阳虚体质的患者,他鼓励多吃一些温热食物,如姜、红枣、山药等;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他建议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绿豆、百合、莲子等。

六、生活调理李教授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非常重要。

他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和压力过大。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综上所述,李相中教授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施治、疏肝理气、养心安神、活血化瘀、饮食调理和生活调理等方法,成功地治疗了许多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讨论心律失常的临床分型及选方。

方法选取2006年至2009年院内出院经临床证实有效之病例共340例作归纳总结。

结论经过对所有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后分为四型。

【关键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辩证分型[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096-02由于心脏冲动形成异常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叫心律失常,这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但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工作能力,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本篇主要论述由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中医辩证施治及分型用药。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至2009年期间住院疗效较为突出的病例,总计340例,所有病例均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1.1 具备中医的辩证分析且依据充分,并经三级医师查房认可。

1.1.2 有明确的现代医学检查依据,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证实具备心律失常及符合器质性心脏病最基本的条件;1.1.3 所有病例所服基本方与诊断证型相稳合,并需经副主任及以上资历医师查房后得到确认。

1.1.4 所有病例均需在服用相应证型基本方药10日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方药10日内未做根本性调整。

1.2 方法以中医辨证观念为诊治依据,根据辨证施治精神,结合临床资料,将所有收集病例的证型及方药作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共归纳为4个基本证型。

1.3 分型1.3.1 气阴两虚型:症状:心悸、气短乏力、口干、舌淡红少津、脉细结代或数而无力,治则:益气养阴复脉方药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加减: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芪1.5g当归12g:龙眼肉30g丹参15g炙甘草6 g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黄芪、当归补气养血,龙眼肉益心脾、补气血、润五脏,炙甘草安中复脉,诸药相合,补阴血以养心体,益心气而复心用,其脉可生可复,其病机乃心主血脉,体阴而用阳,心病日久,气阴皆虚,或盛邪日久,内舍于心,耗气伤阴,而发本证。

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战胜心律失常的

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战胜心律失常的

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战胜心律失常的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战胜心律失常的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作为一个曾经患有心律失常的人,我曾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治疗过程。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改变后,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战胜心律失常过程中的经验心得。

1. 寻求专业的医疗指导首先,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时,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医疗指导。

心脏问题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在我的治疗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心脏专家,他对我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给予了我正确的治疗建议。

2. 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非药物治疗等。

我在治疗中坚持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这些都对我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积极参与心理疏导心律失常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对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积极参与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素质。

我在治疗过程中主动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疏导,我逐渐建立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地应对心律失常带来的困扰。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心律失常的治疗非常重要。

我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心脏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我开始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增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放松自己。

这些改变让我感到更加健康和舒适。

5. 改变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我还需要主动改变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

比如,我避免接触过多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环境,减少吸烟和饮酒的次数,尽可能避免一些药物的滥用,进一步减少对心脏的伤害。

6.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非常重要。

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医疗团队的陪伴和鼓励帮助我走出了困境。

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

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

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刘梅,杜武勋快速型心律失常系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心动过速、旱搏、房颤等。

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而取得了很大进展。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1 辨证论治首辨虑实快速型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病位在心,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或气滞、血淤、痰饮、火邪扰乱心神所致,证属本虚标实。

虚证与实证可同时并见,亦可相互转化。

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为气阴两虑证和痰热壅结证。

气阴两虑证表现为: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舌淡或嫩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

治以益气滋阴,养心安神法,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 .黄精、麦门冬、五味子、炙甘草、生地、琥珀粉、龙齿等。

痰热壅结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失眠,口苦心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结代。

治以涤痰清热,镇心安神法,常用药物有:黄连、苦参、石菖蒲、半夏、瓜萎、莲子心、生地、磁石、生龙骨 .生牡蛎等。

以上两证型若血淤甚者,加丹参、赤芍药、三七粉。

总之,中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养心、敛心、镇心之品,对改善心悸、失眠、头晕、烦躁等症状和消减早搏,减慢心律,促进房颤之转复等有很好的疗效。

2 辨证与辨病结合从证型上分析,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证型与其原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如因冠心病引起者多属心脉淤阻证;因肺心病引起者多为痰扰心脉证;因急性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者多属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证;因心功能不全引起或伴发者,多属心阳不足或阳虚水泛证;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者,常为心神不宁或肝气郁结证。

从治疗上分析,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应放在首位,不可本末倒置,抛弃原发病,单纯治疗心律失常。

如冠心病可选用三七、丹参、当归等具有活血通脉作用的中药;肺心病可选用桑白皮、地龙、石菖蒲等具有清肺涤痰作用的中药;风心病可选用防己、羌活、独活等具有祛风除湿作用的中药:病毒性心肌炎可选用黄连、苦参、虎杖、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心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人参、黄芪 ,五味子、葶苈子、木防己等具有益气养阴,利水作用的中药。

经方乌梅丸加减治疗心脏疾病验案体会

经方乌梅丸加减治疗心脏疾病验案体会

经方乌梅丸加减治疗心脏疾病验案体会摘要:乌梅丸方证发病多在厥阴病变欲解时,病机关键在于阴气渐消,阴尽阳生,若阳气虚衰而致阳气难复,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患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

笔者在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系疾病效果不明显时,采用该方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李晓乌梅丸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的名方,其病机关键在于阴气渐消,阴尽阳生,若阳气虚衰而致阳气难复,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患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四肢厥冷,躁动不宁。

笔者在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心系疾病效果不明显时,采用该方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现以乌梅丸加减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五例,以供同道探讨。

病案1 乌梅丸加减治疗高血压病案曹某,女,54岁,高血压病史10年,患者诉阵发性头痛、眩晕反复发作,平素自服拜新同(硝苯地平)30mg qd或可力洛(贝尼地平)4mg qd,血压控制一般。

近三个月血压持续在170-180/110-120mmHg左右,降压药物控制效果不显,症状较前加重,阵发性头痛,巅顶及后枕部为主,头晕耳鸣、耳部疼痛,目赤,心下胀满,乏力,四肢厥冷,恶寒,少气懒言,口干,饥不欲食,失眠,夜晚心中烦躁,不得入睡,近来夜间凌晨1时至3时常胸闷而醒,测血压:180/120mmHg,伴心烦,牙关发紧。

舌淡红有瘀斑,脉沉紧。

遂于2013年1月26日来我处就诊。

首诊考虑为阳气被郁,血行不利所致,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用当归四逆汤合交泰丸加减:当归12g,白芍20g,桂枝15g,细辛3g,通草9g,炙甘草10g,天冬15g,黄连12g,肉桂6g。

二诊诸症未得明显缓解,仔细分析病情,患者巅顶疼痛为厥阴经巡行部位,四肢逆冷,并且每日下半夜1时至3时发病,为厥阴经病变欲解时,故考虑为厥阴经病变,上寒下热,遂采用乌梅丸加减:乌梅20g,细辛3g,肉桂9g,黄连12g,黄柏9g, 党参30g,炮附子9g,花椒9g,山萸肉12g,白芍30g。

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干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炙甘草汤: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是杏林临风在临床上较常用的一个方剂,经常用于治疗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

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症。

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方歌: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炙甘草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阿胶、麦冬、生地滋阴养血;人参、桂枝、生姜益气通脉、扶正气,激发人体的原动力,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经方治疗心律不齐

经方治疗心律不齐

经方治疗心律不齐
(1) 炙甘草汤(《伤寒论》)药物组成:炙甘草12g、生姜10g、人参6g、生地6g、桂枝10g、阿胶6g、麦冬10、麻仁20g、大率10枚。

功效主治: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凡心律失常辨证为气虚血少,心动悸、脉结代者,均可服用。

(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药物组成:桂枝l0g,炙甘草15g,生龙骨15~30g,生牡赃15~30g。

功效主治:温通心阳、化痰定悸,凡心阳不振,神气外越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选用,特别是对窦性心动过缓者疗效最佳。

若气短甚者,可加入黄芪、党参;若心动悸甚者,可将龙骨、牡蛎用至45g。

(3)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药物组成:净麻黄3g,炮附子(先煎)3~9g,细辛2~3g。

功效主治:助阳解表、温经散寒。

尤适宜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律失常,表现为脉迟无力,面色苍白,心悸畏寒等。

全方可有增快心率、改善症状的作用,其中细辛使用时尤要谨慎,可从小剂量lg开始,逐渐增量。

(4) 人参汤(《金匮要略》)药物组成:红参10g,淡干姜6~1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

功效主治:扶阳抑阴强心,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脉迟证。

尺脉不至者可加黄芪;四肢逆冷者可酌加桂枝、细辛;时发时止者,可加薏苡仁、炮附子等。

(5) 葶苈大要泻肺汤(《金匮要略》)药物组成:葶菌子15~30g,大枣5枚。

功能主治:泻肺行水、下气平喘、补气定悸。

用于肺心病之心律失常者尤为适宜。

临证可加入党参、黄芪、炮附子以补气固本,赤芍、丹参、郁金以活血化瘀。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心律失常9例的体会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心律失常9例的体会


例 的体 会
四 川 中 江
目 的
. :
县 中 医 医 院6

6 6
_



00

有效
探讨 中 医 药 治疗 % 其 中显效 6 例 占 【 关 键 词】 心 悸 炙甘 草 汤
摘 要】

88

律 失 常 的 体会









例无效


方 法 L采 用 史 药 水 煎 剂 口 服 观 察 疗 效 并 做 心 电 图 观 察 其 变 化 结论 中 医 辨 证 施 治 治 疗 心 悸 证 疗 效 确 切 %
52
中 国 农 村 卫 生 2 0
1 6




月 第 22 期 总 第 1 0 0 期 C h


na
s r


a h e a





N o v em
b e r 2 0



No

2 2

To




No

OO
中 医 辨 证 论治 治疗 心 律 失 常
付开 国


, ,
. - _

结果
例 病例









中 图 分 类 号 】 R 2 4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李飞泽运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李飞泽运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常 临床 经验
心律失常是指 心脏冲动的频率 、节律 、起源部 位 、传 导速 或激动 次序 的异 常 ,为循 环 系统 多发病 。现代 医学 对 于某些 复杂 的心律失 常 ,在治疗 上有一定 难度 。中医 学 将 其归 属 于 “心 动 悸 ”“心下 悸 ”及 “惊悸 ”等 心 系病 证 。李 飞泽主任 中医师系全 国老 中医药专 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 老师 ,悬壶 30余载 ,擅 长运用经方 治疗心 系 病 证 ,且 师古而 不泥古 ,结合脏腑 、气血辨 证 ,有其 自身 特色。笔者有幸侍诊于旁 ,受 益匪浅 ,现将 其用经方治疗 心律失常临床经验总结 如下 ,以飨读 者 。 1 从 肝 论 治 1.1 甘麦 大枣 汤和 里缓 急 ,柔肝安躁 :甘麦大枣汤 出 自 《金 匮要略》,肝苦 急 ,急食甘 味 以缓之 ,炙甘草 、大枣 味 甘缓肝 急 ,淮 小麦养 心阴 ,全 方具有缓 解患者 紧张情绪 作用 。李师认 为 ,甘麦 大枣汤 适用 于心脏 神经 官能症 所致 的心律失 常 。此类 病患往 往无器 质性病变 ,常感 身 体乏力 ,心 中悸 动不安 ,唉声叹气 ,郁郁寡欢 ,舌质 暗红 , 舌苔薄 白 ,脉 弦细。若 患者伴有胸 中满 闷不适 ,气短 不足 以吸 ,李 师常在甘 麦大枣汤基础上加橘枳姜 汤或茯苓 杏 f■甘 草汤 。前 者祛痰 除满 ,后 者利水安 神 ,若 痰水 皆有 , 则可二方共用 。 1.2 柴胡加龙 骨牡蛎汤和解 少阳,条 达气机 :柴胡 加龙 骨牡 蛎汤具 有和解少 阳,安 神定惊 的功效 ,李师用 以治 疗 临床 表现 为胸胁 苦满 ,口苦 、咽干 、目眩 、耳 呜 ,夜 寐 差 ,或者夜半 子时 易惊 醒 ,烘 热等 ,肝气郁结 ,邪居 少 阳 之证 的患者 。李师认 为气机郁 滞 ,三焦不利 ,经络不 通 , 故 患者 出现胸满 ,一身尽重 ,病甚 者 ,出现 不能活动 ,气 机不 畅 ,魂魄不安 ,出现烦惊谵语 。方 中铅丹 、龙骨 、牡蛎 起 到重镇 按魂之用 。唯铅 丹现 已不 用 ,李 师多 以磁 石替 代 ,磁石 重镇作用与之相仿 ,并且有聪 耳明 目之用 ,气机 不 利的患 者往往有 耳鸣 ,视物模糊 等不适症 状 ,可 谓一 举 三得

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相关检查
心电图:是最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它可 区分快速性心律失常或缓慢性心律失常;识别 早搏的性质,如房早、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 际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可判 断Ⅰ°、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 颤动、心室扑动、颤动、病窦等。必要时可做 动态心电图;食道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对 评价窦房结功能、诊断病窦有重要意义。 临床可配合血压、胸片、心脏超声心动检查等, 更有助于病因诊断。
(4)心之阴阳两虚作悸 心之阴阳两虚证,每继发于各种心脏病。心悸其脉未 必结代,惟心之阴阳两虚证脉必见结代。由于阴血不 足,血脉无以充盈,阳气虚弱,无力鼓动血脉,则脉 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心动悸。心动悸是言心悸之 严重。治宜滋阴养血,通阳复脉。方选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伤寒论 177》灸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 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冬半斤,麻仁半斤,大 枣30枚,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 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 复脉汤。

心肌炎之心律失常。治疗不可忽视“病毒”因素, 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之剂, 如黄连、苦参、地丁草、板兰根等。初期当以宣 散解毒、养阴清热,早期可选竹叶石膏汤加味; (可加葛根、连翘、生地、地丁、蒲公英、金银 花等);中后期呈现虚损之象时,予以扶正祛邪, 选当归芍药散合生脉散、桂枝甘草汤治疗。 瓣膜病伴心律失常。应以通为主要治则,可选用 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为通心脉要药,赤芍、桃 仁、丹皮活血通络。
1、病因病机

心律失常属中医的心悸、怔忡,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肝郁气滞、痰湿内滞、心血瘀 阻所致。总之,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五脏关系 密切。总因痰浊气滞、心脏痹阻、传导失常或心气不足、 气血亏虚、搏动无力、脉气不相续接所致。心失滋养,搏 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失所养;或肾阴不足, 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 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 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滞;或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心肾阳虚,水湿泛乱, 水气凌心等均可引发心悸。

2021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范文

2021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范文

2021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范文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室性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中医无心律失常病证,但临床通常将之归纳为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真心痛一类病证范畴。

目前临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但这些药物不良作用多,不宜长期服用。

近年来人工心脏起搏器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为有创治疗,并发症不容忽视,且费用昂贵,难以推广。

现代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易于推广。

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46 例,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的 46 例患者均为笔者自 2010年-2014 年门诊患者,其中男性 27 例,女性 19 例;年龄 20 ~75 岁,平均( 47. 21 ± 16. 35)岁;窦性心动过缓23 例、病窦综合征 5 例、窦房传导阻滞 6 例、房室传导阻滞 12 例;原发病:心肌炎 3 例,扩张性心肌病 2 例,冠心病 21 例,心脏病术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8 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2 例,排除高血压病、肾脏疾病及心力衰竭。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心脏内科学》和《临床心电图学》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1,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和 1993 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①心肾阳虚型:心悸倦怠,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五更泄泻,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②气虚血瘀型:少气懒言,心痛时作,心悸气喘,失眠多梦,唇甲青紫,食少腹胀,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③气阴两虚型: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易惊,舌淡红,脉沉迟细弱。

心律失常治疗经验和体会

心律失常治疗经验和体会

心律失常治疗经验和体会发表时间:2016-04-26T15:54:20.24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1期作者:张景福[导读]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审因度脉,辩证施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张景福(河南省焦煤公司中央医院河南省焦 454000)摘要: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审因度脉,辩证施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心律失常;临床施治;经验介绍[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于心血管疾病,一些传染病,其它各系统疾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祖国医学常从脉学上诊断,如迟脉(相当于窦性心动过缓)、数脉(相当于窦性心动过速)、促脉(相当于心动过速伴有早搏或漏搏)、结脉(相当于窦性心动过缓伴有早搏或暂停传导阻滞等)、代脉(相当于窦性心动过缓伴有早搏形成二三联律)、绝脉(心律绝对不整如心房纤颤,心室纤颤,室性蠕动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近年来,笔者就此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举例如下:临床资料1.窦性心动过缓李某,男,62岁,本院职工,近一年来,腰膝酸软,时感体倦乏力,头昏胸闷,心悸怔忡,曾经多次诊治无效,遂于2014年5月14日求治,查阅既往所服中西药物,多数使用治疗气滞血瘀和扩血管药物,刻下见症如前: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迟,心率每分钟52次,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证属:真阳疲惫,心火衰弱,治疗予金匮肾气丸加减。

药用:熟地15克,山药30克,山茱萸12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肉桂9克,附子18克(另包先煎),鹿角霜9克,炙龟板12克,连服15剂。

诸症著减,心率58次/分,守方又服30剂,上症消失,心率68次/分,脉和缓,心电图恢复正常,97年随访,坚持日常工作。

2.窦性心动过速徐某,女38岁,两年前曾患前置胎盘大出血,经某医院治疗,腹痛消除,月经正常,但心悸怔忡,健忘不眠仍存,服他巴唑,心得安,安定等无效,故于2012年3月12日诊治,身材修长,面庞消瘦,贫血外貌,听诊心律整,心率116次/分,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脉象虚数,舌淡苔薄白,证属:心血亏损,神志失养,治予归脾汤加减,药用: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神15克,枣仁20克,夜交滕15克,木香6克,甘草6克,当归12克,远志9克,牡蛎30克,5剂后诸症均减,守方加减连服月余,已无任何不适感觉,心电图恢复正常。

一张治心率失常的方子,补心气、调心血,化解心慌气短、胸闷憋气

一张治心率失常的方子,补心气、调心血,化解心慌气短、胸闷憋气

一张治心率失常的方子,补心气、调心血,化解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昨天,有读者和我说,想让我讲讲关于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经验。

今天我就在自己的所学所见中,挑选一些前人的经验心得,分享给读者。

我力争用最通俗的文字,给大家讲清楚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患者,姓王,男性,当时是60岁。

怎么回事呢?早在两年前,就被诊断为心律失常、多源性早搏。

最近这一个月,患者的症状有所加重,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易惊醒、头晕乏力。

另外,晚上睡不好觉,吃饭也没有食欲。

怎么办?找中医治疗。

刻诊,见舌质暗红,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

看脉象,发现脉细而结代,寸部和尺部脉都比较弱。

经过检测,早搏,每分钟十次之多。

这时候,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这张方子如下:红人参,黄芪,麦冬,丹参,枸杞子,石菖蒲,苦参,木香,生龙骨,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心慌气短、胸闷憋气的现象大大改善,身体有力气了。

尤其是脉象,比从前有力了不少。

接下来,原方不便,再投5剂,患者诸证悉平。

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规整。

这是我从前在学习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技巧时,听老师谈过的一张案例。

上文中这个患者,西医诊断为早搏、心律不齐,中医看就是惊悸怔忡。

对这个病,中医有很多分型。

不同的分型,有不同的治疗思路。

上面这个患者,主要的问题在于心气不足。

你看,这个人,脉象寸部和尺部都比较细弱。

心主血脉。

这是心气不足,脉道不充的表现。

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所以患者易惊、失眠、健忘。

舌头旁边有齿痕,这也是典型的气虚失养的表现。

气为血之帅。

气虚,则不能帅心血而行。

心中气血滞涩,患者就会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率不整。

这个时候怎么办?肯定是要补益心气,然后调养心血。

我们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红人参,黄芪,麦冬,丹参,枸杞子,石菖蒲,苦参,木香,生龙骨,水煎服。

这里头,人参和黄芪可以大补心气。

麦冬、丹参、枸杞,可以调养心血。

木香行脾胃之气,使得全方补而不滞。

苦参,善于调节心率。

石菖蒲,开心窍。

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

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

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厥证”“虚劳”等范畴,是临床常见病,治疗不当则难以控制。

笔者从事心血管内科25年,近年来对83例心律失常病人进行辨证论治,系统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83例病人中,男40例,女43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2岁。

心律失常发生于冠心病者30例、心肌炎22例,病窦综合症6例、肺心病5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0例;其中室性早搏41例,房性早搏26例,窦性心律不齐11例,房颤5例。

2 辨证原则从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看,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为主,如气血不足、气阴两虚、心阳不振、肾阳虚衰,故当以固本为要;兼有标实,如气滞血瘀、痰热内生、肝阳上扰、则宜治标为急。

临床上以补养气血、调和阴阳,兼化痰清热,祛痰导滞为大法。

具体应用时还要分清缓急,必要时结合西医急救。

3 辨证分析3.1气滞血瘀型:23例气血瘀滞,心失血养,神不守舍,传导异常。

症见胸闷憋气、心悸怔忡、舌质红降或暗红,舌苔白,脉弦结。

治宜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方药:丹参15g,元胡10g,红花10g,鸡血藤15g,党参15g,寸冬10g,五味子10g,云苓12g,甘草6g。

3.2心阳不足型:19例心阳虚、气不足,血脉不能正常衔接,搏动失常。

症见胸闷气短,心悸怔忡,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迟结代。

治宜温阳养气,活血养心。

方药:桂枝6g,人参6g,丹参6g,熟地10g,寸冬15g,云苓12g,五味子10g,灸甘草6g。

3.3气血两虚型:16例气血两虚,阴阳失调,不能相互濡养维系。

症见心慌气短,心悸肢冷,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结代。

治宜补血养气。

方药:人参10g,寸冬15g,五味子10g,当归12g,白芍15g,川苓10g,丹参15g,云苓12g,陈皮12g,炒枣仁15g,元肉10g,甘草6g。

3.4情志所伤:七情所致11例,情绪紧张,神失安宁,血不养心。

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116例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116例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116例临床体会摘要:目前西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的确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

本文旨在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随机抽取近5年来对116例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满意疗效,所有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服药期间均无药物明显毒副反应。

从临床疗效来看,只要辨证准确,中医中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确有独特之处:临床疗效好,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值得广大中医同仁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律失常;辨证治疗;临床疗效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

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它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目前西医治疗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钠通道阻滞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钙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在控制心律失常方面的确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

本人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10余年,近5年来对116例心律失常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6例病人中男52例,女64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26岁,心律失常发生于冠心病者65例,心肌炎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肺心病8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38例。

心律失常中医治疗体会

心律失常中医治疗体会

百家论医心律失常中医治疗体会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十分复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外疾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精神因素等均可致心律失常。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可猝死。

西医新的抗心律失常药不断问世,而中医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付作用。

根据临床症状特征,属于中医的“心悸”范畴。

其发病原因多见于风热或湿热毒邪外侵,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年老久病等均可使心气阴血耗伤,无力帅血运行,致血脉瘀阻,心失所养而致心中悸动。

追溯《内经》无“心悸”病名,但有类似记载。

《素问举痛论》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为专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归纳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12种方法,分述如下。

1 解表复脉法 适用于风热化毒型。

证见:心中悸动,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吐黄痰,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结代。

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初期。

方剂选用: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物:金银花、鱼腥草、芦根、板蓝根各30g,蒲公英20g,连翘、牛蒡子、浙贝、玄参、丹参各15g,冬花、紫菀各12g,前胡、杏仁、桔梗、黄芩、苦参各10g,甘草5g。

2 清热涤痰法 适用于痰火扰心型。

证见:心悸胸闷,烦躁口苦,或兼恶心呕吐,咳嗽吐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结代或促。

本法多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各种早搏。

方剂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物: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实、菖蒲、黄连、竹茹各10g,炒枣仁、夜交藤各30g,茯苓15g,甘草6g。

3 疏肝理气法 适用于肝气郁结型。

证见:心悸胸闷,胸痛,胁肋胀痛,急躁易怒,每遇情志刺激则加重,舌淡红、苔白、脉弦、结、代。

本法多用于心脏神经官能征,冠心病所致早搏。

方剂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翁维良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翁维良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翁维良治疗心律失常经验心律失常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表现复杂多样,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各种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等。

本病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眩晕、昏厥、虚劳、水肿等范畴。

翁维良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50 余载,经验丰富,尤对心律失常的诊治具有独到之处。

笔者跟师随诊,将导师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总结如下,中医人转载此文,以飨读者。

1 养阴益气复脉心律失常病位在心,与肾密切相关,心肾阴虚是常见的原因之一,真气内虚,气血不足,无力鼓动血脉而出现脉结代、心动悸。

气阴两伤需用纯甘壮水之剂填补真阴。

《伤寒论》的炙甘草汤即为治疗阴阳气血不足而致心动悸、脉结代证、重在补气阴的代表方剂。

翁老强调对于气阴不足者以益气滋阴,通过滋补心肾之阴,恢复心主血脉的正常生理功能。

益气药常用太子参、党参、黄芪; 养阴药常用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百合。

翁老认为心肾气阴不足影响心主血脉之功,出现血脉瘀阻,所以活血化瘀药物亦为必用之品,翁老常用丹参、赤芍、红花、当归、桃仁、鸡血藤等。

验案: 李某,女, 40 岁,初诊时间: 2008 年9 月18 日。

患者2 a 前体检时发现频发室早,未予治疗。

2 a 来情绪紧张后心悸、胸闷,口咽干燥,夜眠不安,舌红嫩、苔薄白,脉结代。

既往慢性咽炎、口腔溃疡史5 a。

Holter 显示24 h 心率873552 次,室早10603 次。

中医诊断: 心悸,心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证。

西医诊断: 心律失常,频发室早。

治以益气养阴为主。

处方: 生黄芪15 g,北沙参12 g,太子参12 g,百合15 g,玉竹12 g,苦参12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丹参12 g,赤芍15 g,白术12 g,女贞子12 g,土茯苓15 g,薏苡仁15 g,酸枣仁15 g,夜交藤15 g,珍珠母( 先煎) 30 g。

二诊: 2009 年1 月15 日。

上方间断服用,现心悸好转,仍时有胸闷,舌红,脉结代。

炙甘草汤治疗63例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炙甘草汤治疗63例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炙甘草汤治疗63例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标签:炙甘草汤;心律失常;临床体会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的异常所导致,为各种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

为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毒副作用,笔者采用炙甘草汤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3例,其中男21例,女42例;年龄12~ 76岁,平均58.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6.5年。

对照组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11~75岁,平均56.5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5.9年。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13例患者均经心电图证实为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胸闷、头昏、乏力、脉结代等症。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炙甘草汤为基本方:炙甘草20 g,生地50 g,桂枝20 g,人参10 g,阿胶10 g(烊化),生姜10 g,大枣10枚。

随证加减:气虚加黄芪40 g,气滞血淤加川芎15 g、丹参15 g,心悸、失眠加枣仁15 g、龙骨20 g,夜尿增多加泽泻10 g。

1剂/d,水煎200 ml,少量频服,療程3~6个月。

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片,2片/次(300 mg),3次/d,以3个月为1个疗程。

2 结果2.1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大致正常。

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尚有偶发,无明显心悸、气短、胸闷、头昏、乏力、脉结代等症。

无效:自觉症状、心电图均无显著改善。

2.2 治疗结果服药1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0%。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中,普罗帕酮对心动过缓患者有明显的副作用。

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

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口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龚一萍教授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优势我们的心脏是最厉害的。

你看国庆阅兵仪式上,军人走得“唰——唰——”齐,这是他们一天8小时练出来的。

而我们的心脏呢,天生就跟受过特种训练的军人一样,一秒钟都不会走错拍子。

心跳,是我们人体内最有规律、最整齐的生理节拍。

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时快时慢,人就会感到心慌,心荡,有时会头昏,这种情况,我们就称它为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范围很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这些都是心律失常的病症。

心律失常很常见,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人类杀手:长期心动过快会引起心脏扩大,引起心肌病、心衰等;心动过缓容易造成大脑缺血,记忆力、反应变得迟缓,如果不揪出“跳得慢”背后的黑手,可能导致心脏突然停跳;房颤这种不规则的跳动容易形成血栓,大大增加了脑卒中的危险;即使是被很多人认为“不需要处理”的早搏,也有可能引起神经衰弱等,因为绝大多数早搏患者是有症状的,很多病人整晚心慌、失眠,辰光一长,不神经衰弱才怪。

这两年,我临床上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上。

几年下来,我感觉在心律失常这一块,中药干预效果很大,中医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前景的。

中医治疗的优势在哪里呢?一个:毒副作用小,中药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相对来说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

二个:疗效明确。

中医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疗效明确,容易巩固。

三个:整体调治。

中医从整体上调整病人的身体机能,从而消除各种心律失常及其症状。

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医治疗此类早搏有优势,但由于中医在治病的同时还有一个体质调理的过程,所谓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因此治疗需要一个过程,病人也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在哪里有一个病人,我印象非常深。

他是一个不方便行走的病人。

他来我这里看病,是人家背进来的。

他一进门,就把一张心脏彩超单拿出来给我看。

原来,他刚刚从省内某医院出院。

我大学毕业后曾经在浙一医院进修过半年的心电图,看过各种各样的心电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辨治心律失常的体会
作者:毛峥嵘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刊名:
四川中医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8,26(2)
被引用次数:1次
1.江超.彭炜丽.于泳芬.Jiang Chao.Peng Weili.Yu Yengfen龙胆泻肝汤新用举隅[期刊论文]-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2)
2.杨海东.陈艳梅.刘淑芬.甄攀木防己多糖的组成及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期刊论文]-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
3.321 木防己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5)
4.220木防己汤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经验[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4)
5.王会平防己应用举隅[期刊论文]-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18(1)
6.蒋丽霞加减木防己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临床观察[会议论文]-2002
7.李颖.韩春生.刘振.晁恩祥经方在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
8.张聪广肺心病右心衰瘀血论和支饮论之辨[期刊论文]-四川中医2007,25(3)
9.潘海燕木防己汤加减临床应用一得[期刊论文]-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
10.汪惠斯.张绪生.张满芝加减木防己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期刊论文]-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1)
1.胡瑞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0(1)
2.费园心律失常经方辨治概况[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czy20080208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