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首治疗心悸名方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V01.25
圣!塑生垒旦
』2坚旦迥垡gb垫臣b凹!!尘!!望!业!f旦型也2坠型£丛翌!塑丛!鱼受塑
垒:2Q鲤
106首治疗心悸名方分析
郭磊 (甘肃省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心悸,在中医临床中是一个病名,其中医病机认为是气虚、血虚为主,从而导致心失所养而致悸,以 虚为主。而在虚的基础上可见,痰浊、痰火、水饮内停、血瘀等各种实邪内阻,随各证型而出现各种症状。在治 疗上首当重视3点:一补气,二养血,三安神,再据痰、火、饮、瘀之不同随证而治;在现代医学中是一个常见症 状,是一种心脏搏动增强,心搏出量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神经官能症而引起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各种心脏 疾病。选取古人治疗心悸的常见名方,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古人治悸的用药规律、治法体现,对临床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悸;方剂;FORPRO数据库;EXCEL软件;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256.2l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813(2009)03-0317一02
鱼:至堂
某一治法在治疗心悸病用药体现。计算方法:同类药 物出现频次=药物1 x频数+药物2 X频数+o
o*e0
出现的7方中,《伤寒论》方占其4方,1方是伤寒学 派成无已龙齿丹。临床常用名方如:苓桂术甘汤、小 建中汤。化痰之法,多用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备急千金要方》《世医得效方》都有记载,其组成 虽有不同,但皆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法。另明代 医家方隅,治疗心悸多宗二陈汤,仓,lO-t术二陈汤等方, 总体来说,痰浊内阻,导致心悸之证型,并不少见,化 痰之法,亦是常用之法。又有张景岳,其治心悸之法, 用七福饮、左归饮,重视补’肾之阴阳,可资借鉴。炙甘 草汤是治悸名方,其阴阳、气血同调、益气复脉、滋阴 补血坤】,其治法较为全面,故临床应用较广,被宗为 治悸主方。 3小结 心悸,即是现代西医学认为的一种症状,同时也 是中医内科中的一种疾病。发病时常见心律失常,亦 可见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悸之中医病机,通 过以上方剂数据统计,可以认为是气虚、血虚为主,从 而导致心失所养而致悸,以虚为主。而在虚的基础上 可见痰浊、痰火、水饮内停、血瘀等各种实邪内阻,随 各证型而出现各种症状。在治疗上,首当重视3点: --*b气,二养血,三安神,再据痰、火、饮、瘀之不同随 证而治。 参考文献:
用药频数 通过统计,治疗心悸方共收集106味中药。
按中药单药出现频数,出现频率最高者分别为:人参 60次,茯苓48次,远志46次,甘草44次,茯神44次. 当归42次,酸枣仁35次,麦冬29次,朱砂29次,生 地黄24次,石菖蒲22次。柏子仁20次,白术、五味
tion)是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心脏搏动增强,心搏出 量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神经官能症而引起的一种自 觉症状。最常见于各种心脏疾病,也可见于贫血,甲 亢等非心脏疾病。还可因生理性因素而引起。近年 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发现,各地心悸患 者DCG心率失常检出率在67.9%一91.53%,心悸与 心率失常发生呈正相关。男性心悸与心率失常检出
与用药频率的契合度(M)。计算公式为M=(中药1
×频数+中药2 x频数+……)/方中中药数。计算 前十名高契合度方剂为:《外台秘要》定志丸(44);
结果关系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94—
2095.
《痘疹传心录》神归汤(44);《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小
定志丸(42);《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40);《永类钤 方》秘传酸枣仁汤(38);《景岳全书》七福饮(37); 《重订严氏济生方》远志丸(36);《百一选方》朱雀丸 (36);《杂病源流犀烛》枣仁汤(35);《兰室秘藏》朱 砂安神丸(35);《直指小儿方略》团参汤(35)。 2.2.2以上契合度较高的方剂,从药物组成来看,多 以补气养血安神为主,虽来源不同,但治疗思路较为 一致。从方剂源流来看,心悸治疗亦有一定的流派。 伤寒学派擅用温阳化水法,且多用桂枝、生姜,有桂枝
2.1 2.1.1
中医心悸在中医内科学范畴中是一个病,是
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 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 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说文解字》释“悸”心 动也。《内经》尚无心悸病名,以与悸类同之惊、惕、 惊骇等名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心中澹澹 大动”,《灵枢.本神篇》讲“心怵惕”。至仲景《伤寒 杂病论》首称心悸。“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 为悸”指出因惊而脉动,因虚而悸。“伤寒脉结代,心 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提出了治悸名方炙甘草汤。至 宋《济生方》又提出了怔忡的病名,认为惊悸为“心虚 胆怯所致也”,“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后世医 家,多有论述,总体认为本病为由虚致实,虚实夹杂之 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虚,其标为血瘀、痰浊, 水饮、毒邪为犯…。 1.2现代医学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心悸(palpita-
2.1.3现代中医认识到心悸病位在心,是由于心神
失养,心神动摇所致,而引起心神失养的原因,不外乎
气血阴阳亏损,血脉瘀阻,痰浊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
致。从病机而言,虚则有气、血、阴、阳,实则有瘀、痰, 火,水饮。从用药上可见,治疗心悸,安神药(重镇与 养心)与补养气血之药占据了治疗的主要部分,可见 补气养血与安神之法是治疗心悸的主要大法。养阴 药与养阴清热药合并得分71分,清热药合并养阴清 热药得分71分,清热药多用黄连、黄芩、石膏、知母之 属,养阴清热多用生地黄、玄参。而补阴之麦冬等本 有清心除烦之功。同时理气药得34分,活血药占16 分。说明现代流行的活血化瘀方法在古人治疗心悸 病中并不常用。温阳药得26分,化痰药得55分,利 水渗湿药得57分。可见温阳、利水、化痰等法在心悸 治疗中亦占一定比例。总体来看,心悸治疗,首重补 气养血安神,次根据火、痰、饮、瘀之不同,随证而治。 除祛瘀法所占比例较小外,其他数据与现代中医学的 认识较为一致。另古人重镇安神之法,常用毒性药 物,如水银、铅霜等,现不足取。 2.2方剂契合度 2.2.1根据心悸用药频数,进一步计算所选各方剂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llO.
计算后,发现出现频次得分最高的同类药是补气药 (黄芪,甘草,饴糖,人参,白术,西洋参)140分,其次 为重镇安神药(龙齿、茯神、紫石英、琥珀、朱砂、铁 粉、金器、龙骨、水银、铅霜、白石英、马牙)118分,养 心安神药(远志、酸枣仁、柏子仁)101分,养血药(芍 药、当归、熟地黄、阿胶、猪心血、龙眼肉、大枣)91分。
一442一 万方数据
[2]林毓群,蔡杰,张勇,等.248例心悸患者24h动态心 电图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4):279
—280.
[3]黄峻,黄燕,鞠文东.心悸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 失常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05,16(9):11—12. [4]曾 明,姚廷周.心悸辨证分型与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
子、半夏17次,熟地黄、龙齿16次,黄芪15次,生姜,
芍药14次。
2.1.2其次,再按《中药学》"1现代中药归类方法,
将同一类功效药物归于一类。因同一类药物,体现了 相同或相近的某一治法,所以同一类药物的频数,是
万方数据
一441—
第25卷第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V01.25
2Q塑生垒旦
』业巴型垡£塾垫臣虹!竖望i!!垡i生垡:!:型i!i!翌型£丛望!塑丛!垒互翌!
[5]彭怀仁.中华名医方剂Leabharlann 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
90.
[6]魏执真.心律失常中医诊治[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00. [7]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0.
[8]王爱明.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思路[J].吉林中 医药,2007,27(7):9一lO. (收稿日期:2009一Ol—lO)
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属 中医“心动悸”“怔忡”范畴,笔者通过选取古人治疗 心悸的常见名方,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古人治悸的用 药规律、治法体现,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l病因病机
1.1
率高于女性,考虑女性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生较男性多 见心】。心率变异率检查表明: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 能异常,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功能受抑, SDNN缩小[3】。曾明等【4 3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发现, 53例心悸患者,有10例心脏电生理检查正常,而心 脏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者与心悸的中医辨证有一定 可循的关系。 2用药规律 为了研究心悸病的中医辨证规律,笔者选取古人 中医治疗心悸病方106个”。6 J。选取标准(1)选方 时间范围,以民国以前,最晚至清代的有文字记载的 治悸名方;(2)所选方剂,皆明确治疗功效有心悸一 项,部分方剂标明治疗惊悸,但以治疗tJ,JL惊风者,则 不予入选;(3)共选方106首,取自医家或医书53 处,所选方剂以金元明清所占比例较大。以上方剂输 入FORPRO 6.0数据库,同时利用EXCEL数据软件 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古人治疗心悸病用药规律如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V01.25
圣!塑生垒旦
』2坚旦迥垡gb垫臣b凹!!尘!!望!业!f旦型也2坠型£丛翌!塑丛!鱼受塑
垒:2Q鲤
106首治疗心悸名方分析
郭磊 (甘肃省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心悸,在中医临床中是一个病名,其中医病机认为是气虚、血虚为主,从而导致心失所养而致悸,以 虚为主。而在虚的基础上可见,痰浊、痰火、水饮内停、血瘀等各种实邪内阻,随各证型而出现各种症状。在治 疗上首当重视3点:一补气,二养血,三安神,再据痰、火、饮、瘀之不同随证而治;在现代医学中是一个常见症 状,是一种心脏搏动增强,心搏出量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神经官能症而引起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各种心脏 疾病。选取古人治疗心悸的常见名方,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古人治悸的用药规律、治法体现,对临床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悸;方剂;FORPRO数据库;EXCEL软件;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256.2l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813(2009)03-0317一02
鱼:至堂
某一治法在治疗心悸病用药体现。计算方法:同类药 物出现频次=药物1 x频数+药物2 X频数+o
o*e0
出现的7方中,《伤寒论》方占其4方,1方是伤寒学 派成无已龙齿丹。临床常用名方如:苓桂术甘汤、小 建中汤。化痰之法,多用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备急千金要方》《世医得效方》都有记载,其组成 虽有不同,但皆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法。另明代 医家方隅,治疗心悸多宗二陈汤,仓,lO-t术二陈汤等方, 总体来说,痰浊内阻,导致心悸之证型,并不少见,化 痰之法,亦是常用之法。又有张景岳,其治心悸之法, 用七福饮、左归饮,重视补’肾之阴阳,可资借鉴。炙甘 草汤是治悸名方,其阴阳、气血同调、益气复脉、滋阴 补血坤】,其治法较为全面,故临床应用较广,被宗为 治悸主方。 3小结 心悸,即是现代西医学认为的一种症状,同时也 是中医内科中的一种疾病。发病时常见心律失常,亦 可见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悸之中医病机,通 过以上方剂数据统计,可以认为是气虚、血虚为主,从 而导致心失所养而致悸,以虚为主。而在虚的基础上 可见痰浊、痰火、水饮内停、血瘀等各种实邪内阻,随 各证型而出现各种症状。在治疗上,首当重视3点: --*b气,二养血,三安神,再据痰、火、饮、瘀之不同随 证而治。 参考文献:
用药频数 通过统计,治疗心悸方共收集106味中药。
按中药单药出现频数,出现频率最高者分别为:人参 60次,茯苓48次,远志46次,甘草44次,茯神44次. 当归42次,酸枣仁35次,麦冬29次,朱砂29次,生 地黄24次,石菖蒲22次。柏子仁20次,白术、五味
tion)是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心脏搏动增强,心搏出 量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神经官能症而引起的一种自 觉症状。最常见于各种心脏疾病,也可见于贫血,甲 亢等非心脏疾病。还可因生理性因素而引起。近年 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发现,各地心悸患 者DCG心率失常检出率在67.9%一91.53%,心悸与 心率失常发生呈正相关。男性心悸与心率失常检出
与用药频率的契合度(M)。计算公式为M=(中药1
×频数+中药2 x频数+……)/方中中药数。计算 前十名高契合度方剂为:《外台秘要》定志丸(44);
结果关系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94—
2095.
《痘疹传心录》神归汤(44);《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小
定志丸(42);《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40);《永类钤 方》秘传酸枣仁汤(38);《景岳全书》七福饮(37); 《重订严氏济生方》远志丸(36);《百一选方》朱雀丸 (36);《杂病源流犀烛》枣仁汤(35);《兰室秘藏》朱 砂安神丸(35);《直指小儿方略》团参汤(35)。 2.2.2以上契合度较高的方剂,从药物组成来看,多 以补气养血安神为主,虽来源不同,但治疗思路较为 一致。从方剂源流来看,心悸治疗亦有一定的流派。 伤寒学派擅用温阳化水法,且多用桂枝、生姜,有桂枝
2.1 2.1.1
中医心悸在中医内科学范畴中是一个病,是
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 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 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说文解字》释“悸”心 动也。《内经》尚无心悸病名,以与悸类同之惊、惕、 惊骇等名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心中澹澹 大动”,《灵枢.本神篇》讲“心怵惕”。至仲景《伤寒 杂病论》首称心悸。“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 为悸”指出因惊而脉动,因虚而悸。“伤寒脉结代,心 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提出了治悸名方炙甘草汤。至 宋《济生方》又提出了怔忡的病名,认为惊悸为“心虚 胆怯所致也”,“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后世医 家,多有论述,总体认为本病为由虚致实,虚实夹杂之 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虚,其标为血瘀、痰浊, 水饮、毒邪为犯…。 1.2现代医学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心悸(palpita-
2.1.3现代中医认识到心悸病位在心,是由于心神
失养,心神动摇所致,而引起心神失养的原因,不外乎
气血阴阳亏损,血脉瘀阻,痰浊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
致。从病机而言,虚则有气、血、阴、阳,实则有瘀、痰, 火,水饮。从用药上可见,治疗心悸,安神药(重镇与 养心)与补养气血之药占据了治疗的主要部分,可见 补气养血与安神之法是治疗心悸的主要大法。养阴 药与养阴清热药合并得分71分,清热药合并养阴清 热药得分71分,清热药多用黄连、黄芩、石膏、知母之 属,养阴清热多用生地黄、玄参。而补阴之麦冬等本 有清心除烦之功。同时理气药得34分,活血药占16 分。说明现代流行的活血化瘀方法在古人治疗心悸 病中并不常用。温阳药得26分,化痰药得55分,利 水渗湿药得57分。可见温阳、利水、化痰等法在心悸 治疗中亦占一定比例。总体来看,心悸治疗,首重补 气养血安神,次根据火、痰、饮、瘀之不同,随证而治。 除祛瘀法所占比例较小外,其他数据与现代中医学的 认识较为一致。另古人重镇安神之法,常用毒性药 物,如水银、铅霜等,现不足取。 2.2方剂契合度 2.2.1根据心悸用药频数,进一步计算所选各方剂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llO.
计算后,发现出现频次得分最高的同类药是补气药 (黄芪,甘草,饴糖,人参,白术,西洋参)140分,其次 为重镇安神药(龙齿、茯神、紫石英、琥珀、朱砂、铁 粉、金器、龙骨、水银、铅霜、白石英、马牙)118分,养 心安神药(远志、酸枣仁、柏子仁)101分,养血药(芍 药、当归、熟地黄、阿胶、猪心血、龙眼肉、大枣)91分。
一442一 万方数据
[2]林毓群,蔡杰,张勇,等.248例心悸患者24h动态心 电图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4):279
—280.
[3]黄峻,黄燕,鞠文东.心悸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 失常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05,16(9):11—12. [4]曾 明,姚廷周.心悸辨证分型与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
子、半夏17次,熟地黄、龙齿16次,黄芪15次,生姜,
芍药14次。
2.1.2其次,再按《中药学》"1现代中药归类方法,
将同一类功效药物归于一类。因同一类药物,体现了 相同或相近的某一治法,所以同一类药物的频数,是
万方数据
一441—
第25卷第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V01.25
2Q塑生垒旦
』业巴型垡£塾垫臣虹!竖望i!!垡i生垡:!:型i!i!翌型£丛望!塑丛!垒互翌!
[5]彭怀仁.中华名医方剂Leabharlann 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
90.
[6]魏执真.心律失常中医诊治[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00. [7]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0.
[8]王爱明.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思路[J].吉林中 医药,2007,27(7):9一lO. (收稿日期:2009一Ol—lO)
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属 中医“心动悸”“怔忡”范畴,笔者通过选取古人治疗 心悸的常见名方,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古人治悸的用 药规律、治法体现,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l病因病机
1.1
率高于女性,考虑女性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生较男性多 见心】。心率变异率检查表明: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 能异常,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功能受抑, SDNN缩小[3】。曾明等【4 3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发现, 53例心悸患者,有10例心脏电生理检查正常,而心 脏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者与心悸的中医辨证有一定 可循的关系。 2用药规律 为了研究心悸病的中医辨证规律,笔者选取古人 中医治疗心悸病方106个”。6 J。选取标准(1)选方 时间范围,以民国以前,最晚至清代的有文字记载的 治悸名方;(2)所选方剂,皆明确治疗功效有心悸一 项,部分方剂标明治疗惊悸,但以治疗tJ,JL惊风者,则 不予入选;(3)共选方106首,取自医家或医书53 处,所选方剂以金元明清所占比例较大。以上方剂输 入FORPRO 6.0数据库,同时利用EXCEL数据软件 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古人治疗心悸病用药规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