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辨证
中医对于心悸的解释
心悸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
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
追溯《内经》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
《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的“心澹澹大动”和《灵枢·本神》篇讲的“心怵惕”,也是类似心悸的描述。
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与惊悸的病名,并对它的发病原因,作了扼要的叙述,认为主要原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还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了专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后世医家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对此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
《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必外有惊扰,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证。
《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
《济生方·怔仲论治》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
其后《丹溪心法》又提出了“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
如《惊悸怔忡门》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有思虑便动,属虚。
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医林改错·心慌》则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
病因病机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
《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快快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什么是心悸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到心脏跳动明显或不规则、速度加快,并且能够自觉到心跳的强度增加。
心悸可以是单纯的心跳感觉,也可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气短等出现。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是一种表现,常常与心血虚、心火炽盛等病理状态相关。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紊乱,气血失调等原因导致的症状。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主管血液循环,调节着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
中医将心脏与心包、小肠、三焦等脏腑器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中医认为,心悸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情绪不稳定:情绪过于激动、忧虑烦恼等都会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出现心悸症状。
2.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量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会使心脏受到刺激,引发心悸。
3. 气血不足:气血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导致心脏功能失调,出现心悸症状。
4.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体系之一,湿热内蕴会干扰心脏功能,引起心悸。
中医对心悸症状的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心悸症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心血虚是指心脏气血不足,无法满足其正常运行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表现为心跳无力、心悸无力感,常常伴有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方法:1.补充营养:通过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补充心脏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瘦肉、桂圆肉、红枣等。
2.调理情绪:情绪不稳定是心血虚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通过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缓解心血虚引起的心悸症状。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心火炽盛是指心脏内阳气过盛、阴血不足,导致心火上炎,心脏失去平衡状态。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症状表现为心慌、心跳急促,甚至出现胸闷、咽干口苦等不适感。
治疗方法:1.清热降火:通过中药调理,清热降火,平衡心脏的阴阳平衡。
2.调理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保持心脏的平衡状态。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1.治疗原则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
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者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2.证治分类(1)心虚胆祛证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心虚胆祛证,若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
(2)心血不足证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心血不足证,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3)阴虚火旺证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阴虚火旺证,若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若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单用天王补心丹;若阴虚兼有瘀热者,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郁金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中医关于“心悸”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心悸”的临证备要
一、心悸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由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以快速型多见。
辨证多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安、肝气郁结,治疗以益气养阴、重镇安神、疏肝解郁为法。
器质性心律失常,临床以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者以气虚血瘀为主,常用益气活血之法;风心病伴心律失常者,以“通”为主要治则,常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品;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者,在益气养阴、活血通阳基础上可酌加清热解毒之剂。
缓慢型心律失常病机主要为心气虚弱,推动气血运行无力;肾阳不足,不能助心阳搏动。
治疗应以补心气、温肾阳为法。
具体用药,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加益母草、苦参、莲子心、延胡索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加麻黄、细辛、桂枝等
二、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心悸日久,络虚不荣,当以补益与通络并用。
三、心律失常的急危重症及处理
临床上心律失常变化往往比较迅速。
一般地说室性早搏较房性早搏病情严重,室性早搏中多源性室早、频发室早、两个室早联发以及早搏的R波落在前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上,均被认为是危险征象,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扑动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立即处理以防室颤。
室颤是快速型心律
失常中最为严重的情况,必须争分夺秒给予除颤。
中医心悸解读
中医心悸解读
中医认为心悸是由心脏气血运行失调或气机不畅所致。
以下是中医对心悸的一些常见解释:
1. 心脏虚弱:心脏是中医认为主管血液循环的脏器,如果心脏功能不足或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心悸的症状。
2. 气机郁滞:中医认为情绪抑郁、气机郁结可以导致心悸。
如果情绪长期受挫或压抑,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心悸。
3. 脾胃失调: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如果脾胃功能失调,会影响气血生成和疏运,进而导致心悸。
4. 肝火上炎: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如果肝失调,容易上火。
肝火上炎会导致心脾气血不足,出现心悸的症状。
5. 血瘀阻滞:中医认为血瘀是导致心悸的原因之一。
血液流通不畅,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进而引起心悸。
因此,中医治疗心悸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心脏、疏通气机、调理脾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
具体治疗方法会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差异。
建议患者在面对心悸问题时,及时就医中医师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悸是指心脏跳动频率和强度明显增高或不规则的感觉,患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心脏的跳动,甚至可以带来不适或恐慌感。
心悸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
中医内科学将心悸分为虚实两种类型,虚心悸和实心悸。
虚心悸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阳气不旺而引起的心悸,多见于中老年人。
患者往往伴有乏力、气短、容易出汗等症状。
实心悸则是指由于痰火、湿气等引起的心悸,多见于年轻人。
患者在心悸的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烦躁易怒、口干口渴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心悸症状。
对于虚心悸,中医医生会通过调理心气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养心安神、益气补血等药物,例如黄耆、当归、白术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实心悸,中医内科会通过清热化湿来调理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绿豆、黄连、茵陈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喝水以排除体内的湿气。
此外,中医内科学还将心悸与情志因素联系在一起。
中医认为心悸与情绪的波动有着密切关系。
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的状态下,心悸会更加明显。
因此,患者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的波动,有利于缓解心悸的症状。
在中医内科学中,心悸也被看作一种调理心身健康的机会。
中医强调身心统一,认为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与情绪、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调理心悸可以调整身体的平衡,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内科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心悸。
中医内科学认为,心悸是人体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频率和强度。
此外,中医内科医生还会重视调理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改善心态缓解心悸。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中医内科学在治疗心悸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内科医生通过辨证施治,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心悸患者进行全面的辅助检查和治疗。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悸诊疗方案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悸诊疗方案
心悸(心绞痛)诊疗方案
一、中医诊断
1.心悸主要由心中实虚、肝郁血瘀、气血两亏、热结湿阻等病机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沉重感、胸闷、胸痛、心悸、心慌、出汗、心牵挛、头晕等。
2.根据中医辨证的要求,心悸可分为实、虚、湿、热等,以各类虚势
所致的心悸应把握治疗源头,临床拟定的证型主要有心中瘀血证、心肾不
足证、心血之虚证、心肝不和证、阴阳两亏证等。
3.针对心悸的中医治疗,首先应明确其证型,进而针对具体病机进行
治疗,即以养心安神为主,以补益调和为辅,依据不同病机配伍温补药物,清洁顽症,以提高心肺功能,调节血管紧张素等,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症状,缓解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中医药效方案
1.祛暑消湿
(1)复方百合汤:百合、黄芪、水蛭、决明子、黄柏各25克,大枣
8枚,水煎服,分服3次。
(2)淡竹叶羹:竹叶、百合、桑椹各20克,淡豆腐30克,大枣8枚,水煎服,分服3次。
2.止痛安神
(1)和中散宁心汤:桑寄生、半夏、肉桂、芍药各30克,青皮、柴胡、当归、陈皮各15克,连翘、香附各10克。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心悸是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的一种病证。
西医学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甲亢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以心悸为主者均可参照本篇辨治。
辨证治疗应区别虚实,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不能上奉于心,治宜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实者为痰火上扰心神,瘀血阻滞心络,当予清火、化痰、活血通瘀等法;虚实夹杂者,须根据主次缓急,相应兼顾。
按语:(1)治疗心悸,可根据心神不宁的共同特点,酌配安神镇心的药物,如酸枣仁、柏子仁、朱茯神、磁石、龙骨、龙齿、琥珀、牡蛎等。
(2)心主血脉,故心悸一证,每易导致心血运行不畅,治疗均可酌配养血和血之品,如丹参、鸡血藤、当归、川芎等。
(3)心悸因器质性病变引起,伴有水肿、喘、脱等证者,当与有关篇章互参。
(4)中药市场上治疗心悸的中成药品种很多,如生脉饮口服液、天王补心丸大蜜丸、人参归脾丸大蜜丸、柏子养心丸、振源胶囊、芪参益气滴丸、稳心颗粒、白云山复方丹参片、朱砂安神丸、盐酸小檗碱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等等,可以根据病情,辨证选用。
心悸的分型论治:(1)气血不足证病机:气血亏损,心神失养。
症状:心慌动悸、劳动后加重,气短,自汗,面,色晄白无华,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
例方:归脾汤。
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熟地、龙眼肉、远志、酸枣仁。
加减:心气虚怯加龙齿。
血气亏虚,心脉不畅加桂枝、阿胶,重用炙甘草。
(2)阴虚火旺证病机:心肾阴虚,虚火上炎。
症状:悸而虚烦不宁,思虑劳心加重。
面赤升火,口干,多梦易醒,耳鸣,头晕目眩。
舌质红,舌苔薄黄。
脉细弦数。
治法:滋阴降火。
例方:天王补心丹。
常用药物:麦冬、生地、玉竹、当归、黄连、栀子、炒酸枣仁、柏子仁、磁石、珍珠母。
加减:肾阴虚加龟板、熟地、黄柏、知母。
心火旺加朱灯心、莲子芯。
(3)痰火扰心证病机:痰火上扰,心神不安。
症状:心慌时发时止,受惊易作。
痰多稠粘,恶梦纷纭,口干,口苦苦,便秘,苔黄腻,弦滑。
治法:清化痰热。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
【辨证论治 】
心悸辨证论治简表(1)
证型
症状
舌脉
治法 方药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加生脉散为基本方;
心虚 6、《丹溪心法·惊悸怔心忡》悸:“不怔宁忡者,血虚善,惊怔忡易无时恐,,血少坐者多,有苔思虑薄便动白属,虚,脉时作细时止,镇痰惊因火定动。志
胆怯 惊室悸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不立安即处,理以不防寐室颤多。 梦而易惊 略数或细弦
合征及预激综合征等。
2、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有助于明确诊断。 测量血压、X线胸部摄片
:
有助于诊断有无心律失常。
3、动态心电图监测:判断缺血性心脏病与心梗后 4、心室晚电位检测: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
心悸
v 概述 v 病因病机 v 诊查要点 v 辨证论治 v 预防调护 v 结语 v 临证备要
【辨证论治 】
一、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主症 兼症 脉象
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 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 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 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 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诱发 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因素 饱食等
® 1、体虚劳倦 ® 2、七情所伤 ® 3、感受外邪 ® 4、药食不当
【病因病机】
二、病机
®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位在心,而与肝、 脾、肾、肺四脏密切
相关。
® 病性
® 病机关键
® 病势(疾病演变及走势)
心悸
v 概述 v 病因病机 v 诊查要点 v 辨证论治 v 预防调护 v 结语 v 临证备要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位在心,其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所致。
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
本病如如脏腑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包括和。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
因心为君主,“出焉”。
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不足,不能上制,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郁滞,血瘀,或,均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发生心悸。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
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
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
重证:如不振,则出现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水饮凌心,则出现尿少,肢冷,坐,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咯吐泡,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丧失,肢体。
病类病性分两类。
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
本病多为本虚标,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1.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阴心血因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伤脾损肾,或各种原因的出血未复,或先天不足、禀赋衰弱等原因,久而久之,心阴心血乏源或亏虚,导致心之气血两亏,不能奉养于心,致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
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2012-05-14 10:37[导读]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病机】1.病因(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
(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
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亦可发为惊悸。
(3)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
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4)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
或因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
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或补液过快、过多等。
2.病机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中医内科学》_第一节心悸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一节心悸_中医世家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并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
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
在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阳盛则结。
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心悸,这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悸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某种不平衡的表现。
它通常被描述为心跳过快、沉重,或者心脏不规则跳动的感觉,有时伴随着焦虑、恐惧和无力感。
中医将此症状归类为“心病”范畴,并在治疗中往往采用综合的方法。
据中医理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或人体阴阳失调所致。
中医将心悸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将心悸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心悸多见于气虚、阳虚、痰瘀等病理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心跳剧烈、快速,伴有胸闷、气短和躁动不安。
此时,中医会通过调理气血、理气降逆的方法来治疗。
另一方面,虚证心悸则通常由于心脏功能衰弱、气血不足、阴虚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心悸轻微,久久不愈,常伴有神疲乏力、失眠多梦和面色苍白。
对于虚证心悸,中医会采取补益心脏、养血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还将心悸细分为郁证、热证和湿证等类型。
郁证心悸常见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的人群,表现为心烦意乱、失眠多梦、胸闷胁痛等症状。
对于这种类型的心悸,中医会通过调气活血、疏肝解郁的方法来治疗。
与之相对,热证心悸则由于热邪蕴结、心火过旺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症状与烦躁、口渴、咽干等热症并存。
对于此类心悸,中医会采用清热解毒、清心降火的方法来治疗。
此外,湿证心悸是由于痰湿停滞、脾胃失调引起,表现为心悸伴有恶心、倦怠无力、胸闷腹胀等症状。
中医则会通过祛湿温中、理气健脾的方法来治疗此类心悸。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也与脏腑相应有一定关系。
据中医所言,心脏与小肠相连,小肠对心脏的通达有影响,因此,心悸也与小肠的功能有关。
同时,心脏与肝脏相互关联,肝气郁结会影响心脏的平衡,所以心悸也与肝气郁结相关。
综上所述,心悸在中医理论中有着丰富的解释,其病机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针灸、草药、按摩等疗法来调理身体,以恢复心脏的平衡状态。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持续出现心悸症状的人群,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心悸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共分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7个症候进行辨证论治。
心悸患者要饮食有节、保持精神乐观、生活节律化才能使疾病早去,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忡。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正式的提出了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病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心悸的形成,临床上常与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因素有关。
《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症,为临床多见,既可为仅发于心的病变,也可以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的多脏腑病变。
心悸相当于西医所述的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按照心悸辨证论治。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
心悸的病性有虚实两方面,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虚证居多,亦有虚实夹杂。
治疗心悸时,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由于痰饮、瘀血等邪实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
心悸,古代名医这样辩证,看看你是哪一类
心悸,古代名医这样辩证,看看你是哪一类
心悸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
老年之人精血亏耗,正气不足或久病体虚,则易致六淫、七情、饮食和劳逸等致病因素侵袭,而致心之阴阳失调,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而出现心动悸、脉结代等病。
其致病机制为“本虚标实”,发病特点多因虚而发,因虚致实。
一、气血虚损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或心悸,少寐多梦,善惊易恐,舌苔薄白或如常,脉动数或虚弦。
二、气阴两虚
1.气阴两虚,气虚血淤
因精神受刺激后心前区不适,偶有阵痛,心慌,气短,胸闷,汗多,口干,失眠,神疲乏力,舌暗红边有瘀点,苔白,脉弦细。
2.气阴两虚,心阳不足
心悸胸闷,盗汗,气急气短,头晕眼花,语言低沉,ロ干,大便干燥,舌红,少苔且干,脉细结代,每分钟早搏20次以上。
3.气阴两虚,气滞血淤
心悸,胸闷不舒,短气乏力,夜寐欠佳,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弱而代
4.气阴两虚
眩晕少寐,时或怔忡,口干汗出,五心烦热,面赤,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而代。
三、精气塞湿直中少阴
心悸时作,尤以早上起床前为甚,面容憔悴,四肢无力,身难转侧,说话难续,恶风怕冷,盛夏身着厚衣,伴耳鸣腰酸,两脚跟、脚心疼痛,夜难入眠,舌淡,苔薄,脉浮大微紧。
四、心阳不振,心血不足
经常感冒高热,心悸不宁,形体消瘦,弱不禁风,脉三五不调,舌苔中剥多裂纹。
我是张大夫,如果有什么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给我,我会及时的回复。
传播医学知识,更传播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更多,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辩证准确治心悸。
中医心悸名词解释
中医心悸名词解释一、心悸的定义和病因1. 心悸的定义心悸是指人在安静状态下感觉到心脏跳动明显加快、加强或不规则的一种自觉症状。
心悸可能伴随着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焦虑。
2. 心悸的病因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失去调控,或者其他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以下是常见的心悸病因:1.情绪激动:过度的忧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容易导致心悸。
2.饮食不当:暴饮暴食、烟酒过量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3.睡眠不足:长期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心悸的发生。
4.内脏功能障碍:肝脏、脾胃等内脏功能异常会干扰气血运行,导致心悸。
5.外感病邪:长期受到风寒、湿邪等外邪侵袭,会导致心悸等症状。
二、中医对心悸的分类和诊断1. 根据病机的分类中医将心悸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
实证心悸实证心悸是由于心火旺盛、积热内蕴、痰湿阻滞等实证导致的心悸。
典型症状包括心跳急促、脉搏强快、烦躁易怒等。
常见的实证心悸的病因包括七情过极、过食辛辣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心热、降逆平喘,如服用逍遥散、黄连解毒汤等。
虚证心悸虚证心悸是由于心脏气血不足、脏腑功能低下等虚证导致的心悸。
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偏弱、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
常见的虚证心悸的病因包括久病、过劳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补益心脏、调养脏腑,如服用六味地黄丸、当归四逆汤等。
2. 根据心悸的性质的分类中医将心悸分为上急下缓、左重右轻等不同性质。
上急下缓型心悸上急下缓型心悸是指心悸明显出现在心脏上部,而下腹部心悸相对较弱。
常见病因是气血失和、胃气上逆等。
治疗上需平肝调气,如服用柴胡疏肝汤。
左重右轻型心悸左重右轻型心悸是指心悸明显集中在左侧,而右侧心悸相对轻微。
常见病因是心脏功能不协调、气血循行不畅等。
治疗上需调和心气,如服用大补心气汤。
三、中医治疗心悸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治疗心悸主要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机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逍遥散、黄连解毒汤、六味地黄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悸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一种症状。
前人有惊悸与怔仲之分,认为悸是由外因所引起,怔仲则以内因为主,但二者常有密切联系,不过在症状上来看,惊悸病情较轻,怔仲较重而已。
【病因】
1. 心血不足:忧思劳心,和失血过多,以致血不养心,发为心悸。
2.阴虚火旺:肾阴亏耗,水不济火,心阳独亢,神不安宁,而成本症。
3.阳虚水逆:阳气不振,心力衰弱,或水饮停留,上凌于心,因而成悸。
4.突受外惊: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外惊,心神不宁,逐成惊悸不安之症。
【辨证施治】
1. 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头昏眼花,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多细弱,甚则汗出,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①
;症情较重的,方中可加龙齿、磁石之类。
倘脉见结代,治宜益气养血,辛润通脉,用炙甘草汤②加减。
2. 阴虚火旺:心悸少寐,或兼头目昏眩,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补心丹③。
3. 阳虚水逆:面白少气心悸,食减体倦,舌淡脉弱,属心阳衰弱,治宜温阳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④;如见头眩心悸。
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苔白,脉濡,为水饮上逆,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
⑤
加味。
4.突受外惊:证见惊悸烦乱,坐卧不安,饮食无味,常梦中惊醒,
脉象弦滑,治宜镇惊安神,用磁朱丸⑥
;挟痰热上扰者合温胆汤
⑦
同
用。
【附方】
①归脾汤:(《济生方》):人参,白术,伏神,枣仁,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龙眼肉,生姜,大枣。
②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大枣。
③补心丹(《摄生密剖》):生地,人参,元参,丹参,茯苓,桔梗,远志,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蜜丸,朱砂为衣。
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甘草,牡蛎,龙骨。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⑥磁朱丸(《千金》):磁石,朱砂
⑦温胆汤(《千金》):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