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外用止痛良药——蟾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外用止痛良药——蟾酥

【摘要】蟾酥有开窍止痛解毒的功效,近年研究发现蟾酥还具有一定的抗癌止痛效果。蟾酥有较强的局麻作用,因此,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由于蟾酥有毒,现代医家多外用治疗各种疼痛,尤其是在蟾酥外用治疗肿瘤疼痛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药;外用止痛;蟾酥

蟾酥为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性辛温,具有开窍醒神、止痛、解毒的功效。临床多入丸散剂,用于治疗神昏、恶疮、咽喉肿痛。近年来研究证实,本品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用于治疗肝癌、肠癌、白血病、皮肤癌等,内服外用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肝癌、肠癌、皮肤癌属于中医学“恶疮”“症瘕积聚”“瘰疬”的范畴。《本草汇言》中记载:“蟾酥,疗疳积,消鼓胀,解疔毒之药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如积毒、积块、积脓,内疗痈肿之证,有攻毒之功也”。蟾酥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就有用蟾酥丸治疗疔疮痈疽,乳痈及一切无名肿毒;用毕拨蟾酥为主研末擦牙根处治疗牙疼记载。蟾酥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蟾酥80%酒精提取物有表面麻醉作用,在兔角膜及人舌试验,作用比的卡因慢而持久,有局部刺激性。蟾酥中以蟾蜍灵局麻作用最强,其麻醉效果相当于可卡因的90倍。蟾酥还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对横纹肌、子宫、输卵管有兴奋作用,能提高机体痛阈,起到止痛效果。[1]蟾酥有毒,内服量极小,每次不能超过0.03g。中毒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和四肢麻木、头昏、流涎、嗜睡、心律不齐,甚至导致严重的传导阻滞出现阿一斯综合征。

目前在临床上有多种含蟾酥的中成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中成药有:心宝、麝香保心丸、血栓心脉宁、熊胆救心丸、蝉麝救心丸等;治疗咽喉肿痛、牙痛、疮疡、癌肿的常用中成药有:六神丸、喉症丸、牛黄消炎片、消炎解毒片、蟾酥丸、毕蟾素注射液等;多种癌症止疼外用药有蟾乌巴布膏、瘤痛安、复方蟾酥膏等,都含有蟾酥或以蟾酥作为主要药物。

蟾酥外用比较安全,文献中都没有明确的剂量要求,一般以“适量”为度。金铁林等用生草乌、生川乌、蟾酥等制成酊剂用作拔牙时表面麻醉,在应用的200例拔牙手术中无痛率达到94.5%.[2]有人用蟾冰膏治疗癌性疼痛,有效率达到83%以上[3]。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黄金昶教授用癌痛膏治疗各种癌性疼痛,总有效率为88.1%,较肌注强痛定强,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较强痛定快、长。作者曾以蟾酥为主药外敷治疗肝癌疼痛,除个别出现局部瘙痒外,无其他的副作用,而且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4]

癌痛的镇痛治疗WHO推荐应用“三阶梯疗法”,以解热镇痛药和吗啡类口服药为主,该类药物有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癌症患者身体虚弱,长期服用患者不能

耐受,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中药外用则无胃肠道反应,弥补口服之不足。中医药外用治疗恶性疼痛疗效确切,起效快,止痛时间长,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无药物依赖等优势,尤其蟾酥制剂在临床治疗癌性疼痛上应用广泛。

癌症疼痛主要是由于肿瘤浸润,压迫或是癌旁炎症累及血管,神经骨骼及邻近脏器,多表现为胀或刺痛,甚则如烧灼或触电样,不通则痛为癌痛的病理关键,而毒淤互结,则贯穿于疾病始终,故温经活络,解毒活血是中药治疗癌痛的治疗原则。临床使用蟾酥时多配伍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药物。大部分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正气极度匮乏,不耐攻伐,而且抗癌止痛药物都有比较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使用抗癌药物后患者更加虚弱,甚至有的不能耐受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而选择中药外用抗癌止痛。

癌性疼痛大多贴近体表,将蟾酥制剂中药外敷痛区,可使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能使部分肿瘤患者达到减轻痛苦,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具有驱邪而不伤正的特点。外用药多有毒性,宗“以毒攻毒”的宗旨,外用贴附有“峻药缓攻”之效。同时多加芳香厚味之药或透皮促进剂,可消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以增强药物的吸收和渗透作用。但是,外用药对疼痛表浅者效果较佳,对深部疼痛则显得力量不足,可能药物离疼痛部位距离较远或药物吸收有关。内外兼治,有望提高疗效。现代医学认为,癌症产生疼痛的原因有3,一是直接与肿瘤有关的疼痛,骨转移、神经压迫或浸润,空腔脏器受浸是直接由肿瘤累及造成疼痛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包括哪些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疼痛综合症,如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或与这些治疗引起的疼痛。三是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无关的疼痛。

中药外用确能缓解癌性疼痛,但与西药镇痛药相比,中药止痛起效时间相对较长,缩短起效时间是今后中药治疗癌痛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改进中医药传统剂型,吸收现代要学的先进成果,如头皮吸收、控释贴膜技术,使中药的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中药镇痛机理的探讨还处于中医理论的层次,缺乏现代药理学的有力支持。由于疼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尚不完善,因此中药镇痛的实验性研究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雷载权.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邓力.蟾冰膏外敷治疗癌痛290例临床观察.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2)

[3]朱双进.蟾乌散外敷治疗肝癌疼痛4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0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