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

合集下载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汇编及阅读答案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汇编及阅读答案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汇编及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过零丁洋(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运用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儒家经典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过零丁洋》练习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1. 履善宋瑞南宋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地名,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以死明志民族气节为国献身 4.比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和个人的命
运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5.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6,人物有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事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儒家经典史册赤诚的心兵器。

《过零丁洋》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过零丁洋》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4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诗的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2.有人说“照”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分)
答案:
21. 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

22.我同意“照”是全诗的关键;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一个“照”字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原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过零丁洋》是XXX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他在战乱中的遭遇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在修辞手法上,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尤其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国家的破败和人民的流离失所。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则采用了反问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爱,以及对个人奋斗意志的坚定信念。

过XXX是XXX的一首抒发忧患情怀的诗歌。

诗中描绘了一个破碎的世界,一个身世浮沉的个体,以及对死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态度。

其中,颔联和颈联都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在颔联中,XXX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国家的危难形势和个人的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忧患之情。

同时,对仗工整的表达方式也使这一联更加引人入胜。

在颈联中,XXX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惶恐滩”和“XXX”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死亡的恐惧。

这种拟人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感人至深的效果。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

其中,“取”和“照”都是炼字的手法,通过对字义的变换和组合,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有力。

其中,“取”表达了要留住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照”则表达了要用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照亮历史和人生的意义。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历史的责任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启示作用。

总之,XXX的《过零丁洋》是一首充满忧患情怀和哲理思考的诗歌,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和深刻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具有不同寻常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山河破碎,风飘着细碎的树絮,身世浮沉,雨打着孤零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XXX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选项D有误,尾联并非拟人,而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11.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短暂,死亡不可避免,但是留下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为后人照耀历史。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铜仁市2017年中考题)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铜仁市2017年中考题)

13.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答题。

( 6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遇起一经,兵戈零落周围星,河山破裂风飘絮,出身
浮沉雨打萍。

惊恐滩头说惊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经过
“”和“”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败的现状和个人崎岖的
命运。

( 2 分)
(2)诗歌尾联震惊人心,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请从思想
感情方面剖析其原由。

( 4 分)
答案:
13. ( 1)( 2 分)风飘絮雨打萍(每空 1 分,次序颠倒不给分)
(2)( 4 分)充足表达了诗人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
以死明志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崇高的民族时令。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扬子江》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扬子江》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扬子江》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扬子江①[宋]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②,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①扬子江,米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

文天祥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

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

1276年,文天祥历北海经长江口南下之时,作《扬子江》一诗述志。

②磁针石:指南针。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语:这两首诗中,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甲】诗中,诗人将国家的局势和自己的遭遇分别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小文:而【乙】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永远指向南方的“磁针石”,表现了自己决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展示了自己对南宋王朝的耿耿忠心。

小语:同样是抒志,【甲】诗的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自己,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风飘絮对祖国的一片忠心心向南宋,不回南方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热爱祖国、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一空,【甲】诗歌大意: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诗人以“风飘絮”来比喻山河破碎的惨状,生动地描绘出国家在元军侵略下支离破碎、飘摇不定的景象,凸显了国势的危亡;以“雨打萍”形容自己身世的坎坷,如同雨中浮萍般漂泊无依,形象地展现出个人命运的艰难与无奈。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鉴赏及中考训练试题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鉴赏及中考训练试题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鉴赏及中考训练试题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鉴赏及中考训练试题引导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爱国诗是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以及相关的中考训练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鉴赏: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

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

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

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

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

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

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

《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

”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

《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

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海南省2017年中考题)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海南省2017年中考题)

( 二)古诗词阅读( 5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遇起一经,兵戈零落周围星。

河山破裂风飘絮,出身浮沉雨打萍。

惊恐滩头说惊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的第二联用“”和“”六个字
形象生动地揭露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 2 分)
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
如何的思想感情?( 3 分) 8. 答:
答案:
( 二)古诗词阅读( 5 分)
7.(2分)风飘絮雨打萍【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8.(3 分)示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抗元事业
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当
玉碎、杀身成仁的坚定信心。

【评分标准:“经历” 1 分,“思想感情” 2 分,意思邻近即可,有短缺酌情扣分】。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爱莲说》《过零丁洋》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爱莲说》《过零丁洋》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爱莲说》《过零丁洋》含答案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壮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尚节亭记(节选)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①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注释】①澹乎;恬静、安然的样子。

56.【甲】诗作者是南宋文学家(人名),【乙】文作者是(朝代)哲学家周敦颐。

57.下列各句中“为”字的释义各不相同,请作解释:(1)岂徒为.玩好而已( )(2)故为.亭竹间( )(3)以为.读书游艺之所( )(4)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58.下列对【丙】文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的确是有远超过常人的地方。

B.这确实是一个不会犯大错的人。

C.是他有真诚的品质而没有犯错。

D.是他拥有的真诚大大超过别人。

59.【丙】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但其位置不能交换。

请结合其不同的句式分析原因。

60.刘基作此记,说明他和黄中立一样,同是“”之人。

【甲】诗、【乙】文的作者也都是这样的人:【甲】诗作者在生死关头,展现出的高风亮节;【乙】文作者面对“”的社会风气,仍能做到。

23《白雪歌》《过零丁洋》《山坡羊》中考题锦

23《白雪歌》《过零丁洋》《山坡羊》中考题锦

1.本曲的主旨:感慨历代王朝兴亡,揭示了封建政 治统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 人民在动乱中遭受深重苦难,民不聊生的同情。 2.赏析“聚”和“怒”。(写景的特色)
聚,会聚,化静为动,山峰仿佛从四面八方会聚而 来,表现了潼关重峦叠嶂险峻、壮观气势。 怒,发怒,波涛汹涌,拟人,黄河水似乎发怒一样 ,波涛汹涌,表现黄河的壮观、凶险的气势,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此曲中“山坡羊”是 曲牌名,“潼关怀古”是 曲题 。 6.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表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 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 强烈谴责。(1分)
4、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 (拟人、拟物)、排比、对偶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
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 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 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 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 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10.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即 咏雪 ,送别 。 11. 下列诗句,挑选句中的一个字仔细品味,说说 它的好处。 ①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即字”表现了作者的惊奇之情。 ②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③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 “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 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 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 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

过零丁洋文天祥中考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中考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中考题过零丁洋文天祥中考题引导语:《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过零丁洋文天祥中考题,希望有所帮助!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成都市中考试题)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

(1分)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湖北省黄冈中考题)3.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______的悲哀;借_____和______。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泰州巿中考题)5.“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____________。

(1分)6.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资阳)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过零丁洋》2017年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合集

《过零丁洋》2017年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合集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铜仁市2017年中考题)13.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答题。

(6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通过“”和“”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败的现状和个人坎坷的命运。

(2分)(2)诗歌尾联震撼人心,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请从思想情感方面分析其原因。

(4分)答案:13.(1)(2分)风飘絮雨打萍(每空1分,顺序颠倒不给分)(2)(4分)充分表达了诗人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死明志的大无畏精神,以及高尚的民族气节。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一)古诗词赏析(3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的决心。

(1分)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2分)答案:8.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9.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海南省2017年中考题)(二)古诗词阅读(5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诗的第二联用“”和“”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2分)答:8.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答案:(二)古诗词阅读(5分)7.(2分)风飘絮雨打萍【评分标准:每空1分】8.(3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修订稿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修订稿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2、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思相近即可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1分)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分),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分)(意思相近即可计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4、“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1分)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6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8、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⑴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⑵“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⑶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⑷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瓢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答先激愤后激昂即可)2、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答:比喻、虚实结合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近即可)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意思相近即可)。

过零丁洋---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可编辑修改版).

过零丁洋---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可编辑修改版).

《过零丁洋》赏析题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5)“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不定,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答: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先激愤后激昂即可)9.颈联有怎样的写作特色?答:“惶恐滩”和“零丁洋” 巧用两个地名表达双关的语义,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达作者特殊的心境。

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渲染出作者抗原失败后惶恐不安的心态、孤苦无依的感叹。

10.选择题。

(1)下面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D.“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应为“前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两句” 则笔锋一转……)(2)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4)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中考诗词必考:过零丁洋试题

中考诗词必考:过零丁洋试题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儒家经典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6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⑴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试具体分析。

(3分)⑴比喻(1分)。

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1分)。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立春日感怀》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立春日感怀》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立春日感怀》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立春日感怀①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②又逢春。

关河③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④。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剌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

②马上:指在征途或在军队里。

③关河:关山河川,这里指边塞上。

④簇五辛:簇,攒聚的意思。

五辛,指五种辛味的菜。

《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下面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B.乙诗尾联紧承“为思亲”而来,“簇五辛”呼应了首联中的“又逢春”。

C.甲乙两诗都是述志诗,甲诗尾联直接抒发胸中正气,乙诗颈联间接抒发报国丹心。

D.甲乙两诗都有发问和慨叹,甲诗感慨国破家亡和身世坎坷,乙诗感慨岁月蹉跎。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乙诗颈联“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意思是: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
一、2014年四川省广安市
12.诗词赏析,完成(1)-2)题。

(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
(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二、2017年湖北省鄂州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分)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分)
三、2017年湖北省孝感
(一)古诗词赏析(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的决心。

(1分)
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2分)
四、海南省2017
古诗词阅读(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8.
答:
五、2017年益阳
(一)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10~11题。

(9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6分)
六、2017年黑龙江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七、2018年黑龙江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八、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
(一)阅读《过零丁洋》,完成6-7题。

(4分)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

(2分)答: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九、(2012·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分)
十、(2012·云南省昆明市)诗歌赏析。

(第7题,共2分)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2分)
十一、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

(44分)
(一)过零丁洋(4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答案
一、(1)一是在他21岁时,科举入仕;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和忠心为国的民族气节。

二、答案:(一)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2分。

修辞1分,赏析1分)
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
三答案:
8.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
9.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四答案:
古诗词阅读(5分)
7.(2分)风飘絮雨打萍【评分标准:每空1分】
8.(3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五答案:
10.(3分)D(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


11.(6分)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2分)。

“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1分),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答案:
10.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七【答案】示例:
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八、参考答案:
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

颈: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评分标准:2分,写法、作用各1分。

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7.参考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合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评分标准:2分,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九【答案】
21.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意思对即可。

1分)
2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意思对即可。

修辞方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

共3分)
十【答案】
7.(2分)画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意近即可。

修辞方法、构成1分,内容感情1分。

只答“对偶”并分析给1分,另答对偶不加
十一答案:
10.B
11.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