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南紫阳民歌
文革”期间,紫阳民歌曾被扣上“黄色歌曲”的帽子,一度遭封禁。
后来,当地挖掘紫阳民歌时,发现老民歌手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会唱,形成了断代。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7000年前紫阳就有人类活动,这里人类文明的历史最早就是以古代传说和歌谣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据说,<诗经>中的“周南”、“名南”等25首歌谣就流传于紫阳在内的汉江上游。
在某种意义上,民歌成为传承“历史”的载体,但其产生最直接的动因或许是老百姓寻找快乐的需要。
紫阳地处汉水上游,秦岭和大巴山之间。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偏僻,闭塞,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生活,种地累了,男女就相互唱着骂俏;妇女在家里做活,一个人孤独寂寞,便唱个民歌解闷;放牛的单身汉,常扯起山歌宣泄心中的压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议事歌、花鼓子、儿歌等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紫阳民歌,并成为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曲种。
劳动号子,是民歌音调的根源基础。
其种类很多,如《汉江船工号子》、《放排号子》、《打夯号子》、《抬石号子》、《装卸号子》、《搬运号子》、《抢锤号子》、《打油号子》、《抬丧号子》等。
其中以《汉江船工号子》、《放排号子》、《抬丧号子》最有特色。
《汉江船工号子》由“上水号子”、“下水号子”和“其它水上号子”组成。
其调式基本是综合六声宫商调式,也有少数徵羽调式,音调起伏跌宕,音程大跳较高,节奏变化大,是船工水上生活的写照。
后因交通条件和交通公具的改变,木船渐少,汉江号子亦渐趋衰落,而抬石、打夯等劳动号子还在流行。
山歌,在民歌中占大多数。
山歌是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表露,歌词有很多是劳动中即兴而作的,如《采茶歌》、《锣鼓草》、《栽秧歌》、《磨儿调》等。
唱山歌的旺季也常是春、夏采茶、薅草和秋收之时。
若是打对台唱盘歌,一场歌可持续很长时间。
山歌又分“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锣鼓草”4种。
山歌号子无词或词少,而衬调较多,所以有“词短号子长”之说。
山歌号子用假嗓演唱,旋律起伏大,长音多,但音域不宽。
山歌调子是对有词并有固定曲调的山歌的习惯称呼,往往一歌多名,或一调多词。
唱法有假嗓、真嗓两种。
假嗓唱法俗称“拉调子”,类似山歌号子,真嗓即用平腔演唱。
山歌调子语言生动,曲调手法巧妙,有较强艺术表现力。
通山歌则指普通流行的一种通用格式的歌,其歌词格式一是规整的“五句子”,前4句多用比兴,第5句点明主题;一是“联八句”,在“五句子”的第五或第三句之后到结尾之间,括入若干句“赶句”,其曲调格式较为固定,一般以第1、2句为音乐主题,第3句为第2句的变化重复,第4、5句又是1、2句的变化重复。
低山地区流行调式音列是6123(羽),高山地区流行调式音列是5612(徵)。
小调词曲比较固定,多用平腔。
风格特点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表达的情绪文秀气,带有诉说性。
其调式以五声徵调式为最多。
角调式未发现。
花鼓子、八岔是紫阳流行较广的民间口头艺术形式,二者联系密切,习惯上将二者并列。
花鼓子属即兴而作,有些好的口头作品经长期传唱而得以保留。
花鼓词结构一般是每段7字4句,少部分5句的最后一句为5字。
有时在第2句后插入数板词,而使篇幅打破限制。
花鼓子伴奏锣鼓各地都是三板式:唱完1、2句打头板,唱完第3句打二板,结束句打落板,旋律为徵调式,但有上河调,下河调之分:汉江上游各地为上河调,下游为下河调。
高山区曲调粗犷、高亢而旋律性差;低山区曲调细腻,装饰音多,旋律性强。
风俗歌,有孝歌、哭丧、哭嫁、撒喜、办交待等类型。
流行广的是孝歌,哭丧、哭嫁。
过去还产生过专事唱孝歌的艺人和受聘哭嫁、哭丧的人,因而,它已同实感相分离而形成一种艺术形式。
其基本调式亦为五声徵调式。
宗教歌曲,这是民间从事某种宗教迷信活动时唱的主要有“道歌”、“坛歌”、“端公调”、“烧拜香”等。
历史溯源
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
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造成陕南(包括今汉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芜,经济衰落。
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灾逃生;或因躲避过重的赋税;或因人多地窄,无地可种;或因被朝廷夺去土地;自发流入拥有大量无主荒地的陕南山区。
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经商先客居后入籍,或为官任满定居,或从军退伍落户,而移民陕南。
同时,朝廷采取有组织的移民垦荒屯田的政策,强制人稠地窄地区和南方富庶地区的大批农民迁入陕南垦荒,即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陕西"事件。
人口的大迁徙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陕南的民俗风情、民间文艺、方言土语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浓重印记。
陕南各县客民源流不尽相同,因之所受文化影响也不尽相同。
紫阳在明清两代移入的客民"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赣、豫、闽、粤人次之。
" 考察今天的紫阳民歌,在与四川山水相连,四川移民比较集中的南部高山区,高亢明亮、拖腔悠长、尾音下滑,具有浓郁四川民歌特色的紫阳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随处可闻;而擅唱小调的民间歌手却多集中在汉江流域的汉城、焕古滩、城关镇、洞河镇一线。
这里交通便利,农业灌溉条件较好,商业繁荣,正是两湖、江西、安徽、福建、广东移民的聚居地。
特别是在汉江沿岸的各个集镇,聚居着大批来此经商的两湖及江南商贾的后裔,这里所传唱的小调歌词,相当一部分都反映了市民生活情调。
这里的小调音乐,具有音调平和、旋律优美、柔丽婉转的南方音乐特点,与用假嗓演唱的高亢明亮、音域宽广的山歌号子、山歌调子形成鲜明对比。
以紫阳民歌为典型代表的陕南民歌这种"北地南"、"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应当说与历史上的移民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陕南秦巴山区紫阳县的青年人谈情说爱时,要唱缠绵热情的"情歌"、"盘歌";为老年人办丧事,要唱凄凉、悲哀的"孝歌"、"送葬歌";在地里干活时,要唱高亢、激越的"号子"、"锣鼓草";采茶时,要有悠扬、宛转的"花山姑娘"、"牧羊恋歌";婚嫁时,要唱"哭嫁歌"、"迎亲歌";行路时有"报路歌",上山时有"樵歌"等等。
"日间会"多在山坡上,双方各站一个小山包,面对面地"对唱"。
或在小河、小溪两边隔水对歌。
"对歌"多属"盘歌",有盘问历史、古人、地理、神话的,也有盘问鸟、兽、花、草的。
有盘问当今时事的,也有歌唱幸福生活的。
"夜晚歌会"常在冬春时节举行。
在古庙或宽敞的"公房"里。
对歌双方各燃一堆木炭火,男女老少围火而坐,你唱问,我唱答;你唱个英雄,我唱个好汉;你唱名山,我对大川;你唱<刘海戏金蟾> ,我唱<洞宾戏牡丹> 。
唱对如流,此起彼落,赛歌喉,赛智慧,气氛热烈,经常是通宵达旦,歌声不停。
紫阳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总数已达5028首,编印成册的有828首,体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
紫阳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
由于积蕴深厚、传唱广泛,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
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
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
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