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培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 认识厘米 例2 结合尺子引领学生认识厘米。 厘米
用厘米量 例3 用尺子实际测量建立厘米的长度表象。
认识 认识米 例4 结合尺子引领学生认识米。 米
米和厘米 例5 用尺子实际测量建立米的长度表象。 的关系
认识 认识、画 例6、让学生从“直的”、“可测量”的角
线段 线段
7 度来感知、认识线段。
解决 问题
编排特点:提供丰富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素 材,结构安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 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 谨性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 欲望,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
2011版课标: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 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 十大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 据分析观念、
高效 课堂
数与代数
四、表内乘法(一)(数的运算) 六、表内乘法(二)(数的运算)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数的运算) 一、长度单位(量与计量) 七、认识时间(量与计量)
三、角的初步认识
图形与几何 五、观察物体(一)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八、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材修订依据----《标准(2011)》
本单元教学建议(五单元))
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物体作观察物,观察物的不同面 要有明显特征,大小适中。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正对所观察的物 体,让视线与观察面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观察侧面时要 将身体移到观察物的侧面,不能歪头去看。
运用多种方式帮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形表象。如闭眼想一 想、动口说一说、动手画一画。
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2. 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
(1)数的运算。 使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第二单元)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 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 写法,能正确计算。(包括有小括号的)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 会数学的价值。
作为一名小数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日常教学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
数形结合思想
1、如何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
学。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两 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的对 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 尤其是直角坐标系与几何的结合,是数形结合的完美 体现。小学数学阶段主要是利用各种直观手段理解和
的应用题
关系。
连加连减和加 学会简便竖式写法,
例1- 减混合
能解决此类数学问题。
4
(包括有小括号的混
合运算)
例 5 连续两个问题 根据题意获取中间数
的应用题
据,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学建议(2单元))
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提出不同的数 学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注意沟通口算和笔算的联系,利用小棒 和计数器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相加或相 减的算理,理解“满十进一”,掌握计算 方法,能够熟练笔算。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和创新意识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表现。它在学生自主发
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 学核心素养包含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数 学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数学核心素养既反映课程内容的主线,聚焦课程目标要求, 也是学业质量标准的集中反映。包括:
例8 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长 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第一单元)
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 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 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 米和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 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教学目标:(第五单元)
1.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 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观察物体能够了 解它的形状、大小、结构,是认识物体的重 要途径。
2.在观察物体时,能不能抓住某一物体区别 于其他主要特征,往往受制于观察能力的高 低。然而,观察能力是在观察物体的实践中 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3.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 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学建议(七单元))
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相结合,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有关时间 的知识。利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 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特别是用三角板 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要指导学生让顶点和一条边重合 ,比较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边,据此作出判 断。
例题 例1
例2
内容
4名学生分别从前后左右面观 察同一个物体
从左侧面、正面、上面观察一 个长方体情境图
从一个位置看到的推测是什么 例3 立体图形
宜良县2018学年上学期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教法培训
宜良县清远小学 2018年9月25 日
善用教材,实现高效课堂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培训
宜良县清远小学 李娅
教材 教材
教学 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
理解教材
教材内容 编写意图 数学思想
能够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 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 感受我国语言文字(体现在乘法口诀中)的独特魅 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题
内容
例1、7的乘 法口诀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 用画图的方式分析问题,提高学 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中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1、以动手操作为基础。
2、以直观图示为桥梁。画图是理解与解决问题的重要策 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 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 ,也便于看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促进问题解决。
课题 内容
教学重难点
100 例 不进位加 理解相同数位
以 内 1、2
数的
对齐的算理、 掌握算法。
加法
和减 法二 例 3 进位加 理解满十进一
例1 不退位减 用类推的方法理解 从个位减起
例2、3 退位减 借助小棒,理解个 位不够减,从十位 退一。(个位是0)
求比另一个数 理解相关联的两个量,
例4 多 几 少 几 的 数 明确它们之间的加减
本单元教学建议(三单元))
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准确把握教学要求。角、直 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是第一次出现,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只要求学生通过折角、画角、做活动角等多种活 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什么是直角、锐角 、钝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会用三角 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就 可以了。
例4、9的乘 法口诀
利用前面的思路,在观察,分析龙舟赛 的基础上以袋鼠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 现。点与数一一对应。
教学目标:(第六单元)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 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的 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 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 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 感受我国语言文字(体现在乘法口诀中)的独特魅 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教学建议(四、六单元))
通过多种形式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数 感。
35+2= 37
万千百十个
35 +2
37
个位对齐相加。
(2)数学概念的理解。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 生形成概念。
课题
内容
乘法的初步 例1、 乘法的意义 知识
例2 乘法的意义
5的乘法口诀 例1 5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 例2~例 2、3、4的乘法口诀
例1 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例2 画角
认识直角
例3 认识直角
例4 画直角
认识锐角和钝 例5
角
解决问题
例6
认识锐角和钝角 用三角板拼钝角
教学目标:(第三单元)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 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 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能力 --- 抽象能力与关联 逻辑推理 --- 逻辑推理与交流 数学建模 --- 建模能力与反思 直观想象--- 几何直观与想象 运算能力 --- 运算能力与模式 数据分析 --- 数据分析与知识获取 更一般地,还包括学会学习、数学应用、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
知识: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律等是基础 能力:运算、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分析、几何直观、 解决问题、建模 思想方法:理性思维的升华,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处理好直接观察经验和间接观察经验的关系;处理好平 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题
内容
例1 认识“分”会从钟面上读出几时 几分与几时半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例2 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
例3 解决问题借助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第七单元)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借助钟面认识时 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走一小格是1 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 3、运用时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以语言表达为标志。让学生结合动作、直观图、用语 言表述题目的意思,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生活中 总数、份数、每份数;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常用的数 量关系。
通过动作、画图、语言表达等多种方式,最终达到 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逐 步落实“四能”目标。
课题
内容
统一 单位
例1 介绍长度单位产生过程,让学生体会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动作、表象、符号、口头语言、现 实情境)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设计丰富、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直观模型,然后逐渐脱离模 型进行抽象练习。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与表达,获得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加强教学过 程的探索性,运用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和编写规律熟记 乘法口诀。
通过学生操作七巧板,有了连加的要求 后,用列表呈现7的连加结果,进而将7 的乘法口诀填写完整。
例2、8的乘 法口诀
利用前面的思路,通过观察、分析军乐 队排队的情景,引出8的连加结果,在 数轴上呈现。
例3、解决 问题
相同加数提取自“量”,而不是实物的 个数,比较抽象,渗透单价、数量、总 价的数量关系。
法口诀
4
乘加、乘减 例5 乘加、乘减
6的乘法口诀 例6 6的乘法口诀
解决问题 例7 乘法和加法对比
教学目标:(第四单元)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 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的 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 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让 学生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通过看一看、比 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起来的厘 米和米的表象。
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突出直观体会线段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角度进行认 识。
课题
内容
认识角
主题图 生活中的角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 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 力。
本单元教学建议(一单元))
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先让学生通过身体 的一部分(拃、脚长)作单位,发现测量结果不一致, 从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结合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学生观察 、比画、比较、测量,建立长度表象,积累测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