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超声鉴别诊断
三维超声在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三维超声在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王铁芳【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多普勒超声诊断和鉴别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增生的价值.方法收集156例经二维超声拟诊为宫腔占位或内膜增厚并行宫腔镜手术或诊断性刮宫治疗的患者;术前24h内行二维和三维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子宫内膜血管分布.测定内膜体积、内膜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等参数.以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三维多普勒超声和宫腔镜诊断和鉴别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的效能.结果本组子宫内膜息肉75例、子宫内膜增生67例、其他1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平均内膜体积低于子宫内膜增生者,VI、FI和VFI高于子宫内膜增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VI和VFI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优于其他两种指标,Cut-off值分别为1.565和1.04,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和99.4%、98.7%和99.7%.结论三维多普勒能量超声能够准确、快速、无创诊断和鉴别绝经期前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8(038)005【总页数】3页(P563-565)【关键词】三维超声;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前;子宫内膜增生;诊断【作者】王铁芳【作者单位】诸暨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浙江诸暨31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我国发生率约为24%~25%[1]。
绝经前妇女中,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增生由于具有极为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采用二维多普勒难以有效区分[2-3],而两种疾病的临床处理完全不同。
本研究探讨三维多普勒超声中内膜体积以及血流定量参数对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以寻找更为有效、准确的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鉴别手段,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4]。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见症状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等。
而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就两种超声联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是常用的一种超声检查方法,通过对盆腔进行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诊断信息。
通过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
对于正常的子宫内膜,其厚度在月经期和排卵期之间会有一定的变化,而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其内膜常常增厚、形成息肉样突起,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种变化。
二、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三维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声技术,其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三维超声可以获取子宫内膜的三维图像,使得医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内膜的形态和结构,为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三维超声可以清晰地展示子宫内膜的立体结构。
相比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可以将子宫内膜的形态和结构以更加真实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观察到息肉的大小、形状、位置等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
三维超声可以进行三维重建,可以通过各种角度来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
对于一些形态复杂的子宫内膜息肉,通过三维超声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使得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息肉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三维超声在观察子宫内膜的血流情况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三维超声可以进行血流三维重建,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息肉周围的血流情况,对于一些微小的息肉或者血流情况不明显的息肉,可以通过三维超声更加准确地观察到血流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是非常高的。
通过两种超声联合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使得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息肉
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息肉背景介绍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指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息肉状突起。
它可以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给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便。
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
病理特点子宫内膜息肉常见于子宫腔内的宫腔侧壁或宫腔中央,它通常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局部增生所致。
根据组织学的特点,可以将子宫内膜息肉分为以下几类:1.腺肌症型:组织学上呈现出腺体和肌性增生,并且有较明显的血管扩张;2.腺体增生型: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腺体的结构增生,腺体覆盖面积增加;3.纤维肌症型: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增生,腺体数量较少。
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1.月经不调: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2.月经疼痛:月经期或非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疼痛可伴随腰酸、腿软等症状;3.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可能阻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
1.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超声波的成像来观察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形态和大小;2.宫腔镜检查:通过宫腔镜的引导下,直接观察子宫内膜息肉,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不明显或轻度的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尝试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口服避孕药或黄体酮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减轻症状并缩小息肉的大小。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1.子宫内膜刮宫:通过宫腔镜引导下,将子宫内膜息肉刮除;2.子宫肌瘤剜除术:对于子宫内膜息肉较大或伴有其他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剜除整个子宫。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病理特点包括腺肌症型、腺体增生型和纤维肌症型。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
针对不同病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妇科超声检查
呈扁椭圆形,边缘稍凹凸,中央回声略高,周边回声低。 卵巢内卵泡边界清晰、壁薄、圆形无回声区。优势卵泡直
径1.8~2.3cm时,为成熟卵泡,渐突出于卵巢表面。 黄体:排卵后血体约持续72小时,随后形成黄体。超声
表现因排卵后血体内出血量和时间的不等,而变化较大, 可为囊性、混合性或实性结构,囊壁较厚、不规则。
两者病史、病理特征不同,但主要临床症状、 体征、HCG变化和处理原则方面基本一致。
超声有共同的表现,难以区分。
超声表现
子宫内病变:宫内回声杂乱,多种回声并存。子宫肌层 增厚,回声减低,肌壁布满蜂窝状液性区,间有不规则 片状液性区,病灶边界不清楚,子宫呈“千疮百孔”状, 浆膜下可见管道状无回声区环绕子宫,称“子宫裂 隙” 。
弥漫型,子宫呈球形增大,肌层回声普遍增高,呈粗颗粒 状,分布不均匀,有时后方栅栏状衰减,使子宫肌层回声 普遍降低。内膜线居中。
前壁或后壁型:子宫呈不对称性增大,前/后壁肌层普遍 增厚,回声不均,呈栅栏状衰减。内膜线移位。
局灶型:子宫腺肌瘤属于此类。子宫形态欠规整,局部隆 起。病灶呈高回声,不均质,可有声衰减或呈栅栏状衰减 回声。边界不清晰。
纵隔子宫
因双侧米勒管融合后,中隔吸收受阻,形成不同程度的 纵隔,纵隔由宫底到宫颈内口或外口为完全纵隔子宫; 纵隔止于宫颈以上任何部位为不全纵隔子宫。
超声表现:子宫外形正常,但宫底横径较宽,宫底水平 横切而显示宫内中部中隔,回声较肌层稍低,其两侧各 有组内膜回声。部分纵隔一直延续到宫颈管,为双宫颈 管完全纵隔畸形。
CDFI: 子宫壁血流信号较丰富; 大部分蜂窝状液性区内多无血流信号; 黄素囊肿囊壁间隔可见条状血流信号,最大流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在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医生通常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宫腔镜检查以及手术治疗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
一、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1. 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常用方法之一。
医生通过触诊可以确定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并初步判断其大小和位置。
妇科检查虽然简单,但无法准确地确定息肉的具体形态和特征。
2. 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声波的反射来观察子宫和附件的情况。
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清晰地显示息肉在宫腔内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
3. 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将腔镜插入子宫内膜腔,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和确认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数量、大小、形态等详细信息,并可进行取息肉标本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治疗方式1. 宫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中,医生通过腔镜在子宫内膜腔内进行操作,将息肉切除或者烧灼,以达到去除息肉的目的。
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的子宫内膜息肉。
2. 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严重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手术方法。
该手术方式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过大、不适宜进行保守治疗的病例。
通过切除子宫,彻底解决了子宫内膜息肉的问题,但对于想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而言,可能不是首选方式。
3.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使用激光技术将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蒸融烧灼。
相比传统手术,激光治疗创伤小、凝固效果好、术后恢复快。
激光治疗适用于中度和部分严重子宫内膜息肉病例。
4. 激光术后辅助治疗激光治疗后,为了防止息肉再生,可能需要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常见的辅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中药熏洗等。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调节雌激素水平,减少息肉复发的可能性;中药熏洗则可以通过温热和药物的作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恢复。
经宫颈超声宫内镜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态特征分析及鉴别诊断价值
经宫颈超声宫内镜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态特征分析及鉴别诊断价值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上皮增生并形成息肉样突起。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而言,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和评估病变形态特征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经宫颈超声宫内镜(Hysteroscopy)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具备高分辨率和可视化直观的特点,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态特征分析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经宫颈超声宫内镜技术是通过宫颈将一根细长的光纤和摄像头引入子宫腔,通过观察和记录子宫内膜及子宫腔壁表面的病变情况。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特征分析主要包括息肉颜色、大小、形状、表面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
首先,息肉的颜色对于其形态特征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经宫颈超声宫内镜观察,正常子宫内膜呈淡红色,而子宫内膜息肉则常常呈鲜红色或褐色,有时也可能伴有出血。
颜色的改变可能预示该病变为恶性肿瘤或其他病理改变,因此在鉴别诊断过程中,请医生特别关注息肉的颜色变化。
其次,息肉的大小和形状也是判断其是否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依据。
在经宫颈超声宫内镜观察中,息肉通常呈乳头状突起,大小不等,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乳头状突起的形状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可能为多乳头或分叶状。
息肉突起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分析病变的性质和是否恶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外,息肉表面特征也是经宫颈超声宫内镜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内容。
息肉表面通常光滑、湿润、有血管分布、有时伴有脓性分泌物。
如果观察到息肉表面不规则、糜烂、溃烂、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等异常表现,这可能提示病变有恶变倾向。
最后,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是对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
在经宫颈超声宫内镜检查中,通过观察息肉与子宫内膜、子宫腺肌层之间是否有明显分离,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判断息肉是否有侵袭性生长的关键。
如果息肉与子宫内膜、子宫腺肌层有明显的分离且无浸润扩散趋势,往往表明该息肉属于良性生长。
相反,如果息肉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有侵袭性生长的迹象,可能提示病变为恶性。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子宫内膜癌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子宫内膜癌超声鉴别诊断(全文)一.定义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
二.病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病因不是很清楚,可能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关,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因为不典型增生即是癌前病变。
三.症状及体征1.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以后首先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量一般不多,另外还可出现疼痛等症状。
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其次为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
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3.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
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扪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四.病变特点发生在子宫体的内膜层,以腺癌为主,故又称子宫体腺癌。
此病80%以上发生在50岁以上绝经前后妇女,40岁以前少见。
其病理变化,肉眼观分为三型。
1.弥漫型癌组织遍及子宫内膜大部分或整个内膜,使子宫内膜显著增厚,并可伴有不规则的乳头状突起,并可侵及肌层。
2.局限型病变仅累及子宫内膜一部分,常见于子宫底部的内膜,可伴有肌层的浸润,子宫体有轻度肿大。
3.息肉型癌肿向宫腔突出呈息肉状,癌组织侵及范围较小五.超声表现1.在内膜癌早期,病灶比较小,表现为内膜可有不规则的增厚,回声欠均匀,但由于没有肌层的浸润,此时内膜癌与肌层分界还比较清晰。
病变早期子宫大小及内部回声无明显改变。
2.随着癌组织在宫腔内不断增大,并向肌层内侵蚀,子宫体积增大,肌层回声变得不均匀,病灶局部回声较正常肌层减低,二者交界处回声更低,且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显示该处为扩张的血管,呈低阻力型。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ppt课件
• ⑤晚期子宫内膜癌与多发性子宫肌瘤:肌瘤结节周边可见假包膜,子宫内膜回声正 常,内膜基底部与肌层分界清晰;晚期子宫内膜癌内膜增厚明显,回声杂乱不均, 基底部与肌层分界不清,肌层回声杂乱,病灶无边无界呈弥漫性生长,于病灶内可 见丰富血流信号,检测到低阻型血流频谱,子宫变形。
2
• 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 ①子宫内膜增生属良性病变,首先需要排除子宫内膜癌。当内膜不规则不 均匀增厚,彩超检测到内膜内丰富血流与低阻型频谱,RI<0.4的对诊断内 膜癌有帮助。
• ②内膜息肉:系内膜局部受激素刺激而形成,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 生内膜息肉,是非赘生性占位。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局限性增厚隆起(乳头 状突起),呈中等回声,基层较窄,一般很小,多在10mm以下,最大可 达50mm。可伴有宫腔积血。
• ③当发现内膜增厚,应注意辨别宫腔线的走行,绝经后子宫内膜超过8mm 的应提示诊断性刮宫,如发现较小高回声团块的建议宫腔声学超声造影, 可区别内膜增生、息肉、粘膜下肌瘤、内膜癌等。
• ④因乳腺癌治疗长期使用他莫昔芬(雌性激素拮抗剂)者,常出现内膜过 度增生,内膜明显增厚,回声不均,类似子宫内膜癌声像改变,需要结合 病史、彩超、诊断性刮宫病检等鉴别。
• 超声表现: • ①单发息肉:宫腔内见一不均质低回声或增强回声团块,豆形似水滴状,
当内膜增厚时可发现不对称,息肉与正常内膜分界清晰,当息肉有囊性 变时可出现暗区。 • ②多发息肉:内膜增厚,回声不均,仔细辨认可见内膜内不规则团呈簇 状高回声斑,与正常内膜界限模糊。 • ③子宫内膜基底层与肌层分界清晰,无变形。 • ④当合并宫腔积液时,息肉显示会更清晰。 • ⑤CDFI:少数病例可于蒂部见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 鉴别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宫内早早孕、子宫内 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超声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超声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1-06-13T17:07:20.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杨锦淑[导读]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症状较相似,主要表现为不规律阴道流血。
杨锦淑(云南鹤庆县人民医院功能科 671500)【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265-02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症状较相似,主要表现为不规律阴道流血、月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阴道流血等,其超声检查均有子宫内膜病变,二者临床较容易混淆。
超声特别是阴道超声图像清晰对本病有良好敏感性及可信度[1]。
早期正确的超声鉴别诊断,对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各30例),超声检查后接受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
1.2仪器及方法:应用飞利浦—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3.5-5.0MHz,阴道探头5.0-7.5MHz。
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先经腹检查,必要时排空膀胱行阴道超声检查,进一步观察子宫内膜。
2 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息肉30例,符合26例,符合率为87%,其中3例为内膜增生过长、1例为粘膜下肌瘤误诊为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符合25例,符合率83%,其中3例多发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腔粘连误诊为增生过长。
3 讨论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他不是真正的肿瘤,以40-50岁妇女多见;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是由于大量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内膜过度增生的病理改变,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1]。
它们声像图表现: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宫腔内不均质团状强回声,多为水滴状,或不规则形状,轮廓较模糊,内膜较厚时息肉与正常内膜界限显示欠清晰,内膜晕回声尚清晰。
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三维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探讨
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三维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探讨发布时间:2021-09-01T13:50:41.20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3期作者:耿亚敏[导读] 目的:探索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性耿亚敏庆阳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目的:探索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性,分析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影响特征。
方法:对2020年时间内受诊的60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人员,对这些患者实施二维超声诊断与三维超声诊断,把病理诊断结果纳入金标准,研究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超声变化特征。
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灵敏度数值为61.2%、特异度数值为54.5%、准确度数值为60.0%,三维超声诊断灵敏度数值为89.9%、特异度数值为72.7%、准确度数值为86.7%,互相对比,三维超声诊断的灵感度与准确度数值均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然而特异度的数值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利用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方式,清晰的研究患者子宫腔内病变和内膜两者的关系,给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依据支撑,诊断效果好于阴道二维超声诊断,所以要大力推广和宣传三维超声诊断模式。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价值;二维超声诊断对于妇科疾病而言,子宫内膜息肉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即患者子宫腔内存有诸多光滑肿物,病变由于机体雌激素长时间对内膜基底层产生刺激【1】,引出血管增生的情况和腺体隆起的情况。
早期阶段病变一般情况下症状不够显著,如果没有对患者时效性治疗可能造成阴道流血的不规律,严重状态下促使患者不孕,所以有效的治疗可提高预后质量。
现阶段阴道超声诊断体现出一定优势,即操作便捷与不出现创面,特别是二维超声,可此种诊断方式无法保障清晰程度。
影像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随之产生阴道三维超声,围绕宫腔冠状面清晰化的呈现机体宫腔内组织结构,所以为了分析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的最佳方案,挑选60例患者加以医学观察,获取的信息如下。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内的强回声团,位于内膜功能层,形态规则,呈圆形、椭圆形、乳头状、水滴状或条索状,伴或不伴宫腔积液;CDFI:可见血流信号。
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也可表现不典型:呈低回声、杂乱回声;当息肉中间囊性变时,其内可见液性小暗区。
在内膜较厚时,可见内膜形态不对称或回声欠均。
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较经腹超声明显提高,虽然有较大的误诊漏诊率,但目前还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要方法。
1)宫腔内边界清晰的高回声团块;
2)团块源自子宫内膜,后者内或可见小囊肿,并具有内膜-肌层界面(EMI);
3)高回声团块在 CDFI 或 PDI 上可见「茎样」的供养血管血流。
子宫内膜息肉评级
若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无任何不均匀或不规则区,则评为 0 级;
若存在部分而非全部的息肉特征,或内膜被肌瘤或粘连挤压扭曲而无法准确诊断息肉时,则评为 I 级;
若具有全部的息肉超声特征,可明确诊断者,则评为 II 级。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1. 引言1.1 背景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律、经间期出血等症状。
经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宫腔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但这些方法在操作性和侵入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检查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提供了更加便捷、准确的手段。
这些超声技术能够在不损伤患者的情况下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大小和位置,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诊断病变。
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中的应用及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诊断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具体来说,通过比较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和优势,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分析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和临床实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新思路,促进医学影像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
2. 正文2.1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生,形成结节状或息肉状肿块。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息肉病变。
在超声图像中,息肉呈现为子宫内部局限性回声增高的区域,形态规则且与周围正常子宫内膜呈分隔状。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诊断大全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诊断大全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以40-50岁妇女多见。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宫内膜增生过盛构成,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很常见的类型的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光滑、肉样硬度,蒂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
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
因此,在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可能是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样息肉和恶性息肉(癌或肉瘤)。
较小的息肉一般无临床症状。
有的露出宫颈外的息肉在房事后流血就诊被发现。
对蒂较长者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用激光手术切除,对同时发现的较小的息肉一并处理。
子宫息肉是腔内镜下激光手术的最佳适应症。
子宫内膜息肉为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所致,息肉大小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借助细长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
近几年兴起的阴道超声是诊断内膜息肉的无创、简捷有效的检查方法。
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时,一般于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发现病变后临床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治疗,并取样送病理检查。
病因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
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引起子宫息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2)宫腔异物如宫内节育器,异物存留。
(3)特异性感染如结核、阿米巴和血吸虫病等。
(4)胎盘残留并发感染。
子宫息肉引起不孕的机制如下:(1)息肉充塞宫腔,妨碍精子和孕卵存留和着床。
(2)息肉合并感染,改变宫腔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和孕卵的成活。
(3)息肉妨碍胎盘植入和胚胎发育。
(4)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炎,可引起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例患者的阴道超声表现。
结果:单发息肉7例多发息肉1例。
表现为宫腔局部隆起的高回声或诊断回声5例(875)表现为内膜增厚不均5例(15)。
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的最佳时机是在子宫内膜的增殖晚期掌握好检查的最佳时机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还是具有非常高的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声像图特点子宫内膜息肉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之一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及恶变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既往子宫内膜息肉常通过宫腔镜或诊刮作出诊断如今正确采用经阴道超声必要时行超声宫腔造影能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本文总结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所有的病例均经宫腔镜下活检病理确诊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例年龄5~58岁均为已婚。
就诊时有不孕、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8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
仪器与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5~9MHz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探头套上装有耦合剂的避孕套缓慢放入阴道。
注意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膜厚度、内膜是否均匀宫腔线回声及宫腔内异常结构。
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周边和内部的彩色血流情况。
结果例患者中单发息肉7例多发息肉1例。
超声图像表现为宫腔局部隆起的高回声或中等回声5例(875);超声图像表现为内膜增厚不均5例(15)。
病例中内膜息肉大小约5mm×6mm~5mm×18mm。
子宫内膜的声像图表现:宫腔内条状中强回声影像回声略强于内膜形态规整或欠规整与内膜有界限周围有积液时蒂部显示清晰多发息肉表现为宫腔波厚而回声不均。
彩色多普勒见息肉内血流不丰富较大息肉蒂部可探及量点状血流信号偶可显示出动脉频谱为低速血流。
讨论病因及临床症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的作用有关认为子宫内膜局部受激素及损伤刺激引起局部过度增生息肉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目的阴道彩超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观察子宫腔形态、有无积液,宫腔占位性病变大小、形状、位置及血供特点。
结果子宫及附件从过去,不充盈膀胱肌肉,减去肠气干扰,高频探头,高分辨率的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和子宫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的阴道超声诊断简单,成本低,成像部件精度高,本文诊断符合率为86.2 %,反映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应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上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可靠,更方便的临床资料。
其中一个原因,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息肉,这是从柱状上皮单层覆盖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局限性形成增生,早期诊断是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癌症率高,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非常重要[1]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检查,方便,无创,客观,已逐渐成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首选方法。
笔者总结近年来经阴道CDFI诊断子宫内膜息肉41例,报告如下。
标签:阴道彩超;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1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59例,年龄50岁~65岁,平均年龄56.5岁,平均停经1年以上。
术前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1例,后经刮宫诊断、手术病理证实。
1.2方法仪器和方法:应用PHLIPS HD11 XE和PHLIPS iu2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9MHz,嘱患者排空膀胱后仰卧于检查床上,取膀胱截石位,探头涂耦合剂,套上避孕套消毒,患者慢慢插入阴道,子宫颈外口的探头在穹窿部,进行纵向,横向和斜向观察从子宫和多面性双侧附件区观察到的位置子宫的大小,形态,肌肉和子宫内膜回声,无异常肿块双侧附件区,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仔细观察病灶部位、数目、大小、形态以及与内膜的关系,然后应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CDFI)观察病灶内部血流分布情况,频谱(PW)特点,并测量其血流和阻力指数(RI)。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
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出血,痛经和不孕等症状,对于这种病症,常规的检查方式有经腹超声和阴道超声等,然而这些检查方式往往难以准确鉴别子宫内膜息肉,容易误诊或漏诊。
而近年来,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成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探讨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
我们将介绍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以及常规的超声检查方式有哪些局限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的原理和优势,最后将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分析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
一、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常规的超声检查方式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出血、不规则月经周期、痛经、不孕等症状。
常规的超声检查方式主要包括经腹超声和阴道超声,这两种检查方式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经腹超声因为受到腹壁脂肪及子宫前壁的阻挡,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显示不够清晰;而阴道超声虽然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和大小,但是仍然难以直接观察病变组织的立体形态和血管分布情况,容易造成误诊。
二、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的原理和优势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是一种新型的超声检查方式,它综合了经腹超声和阴道超声的优势,并且通过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和位置。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进行经腹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和附件情况;然后再切换到阴道探头进行超声检查,通过近距离探头观察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立体形态和血流情况;最后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将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实现病变组织的图像分层显示,清晰地展示血管的分布情况,为医生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一项关于经腹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和血流情况,对于区分子宫内膜息肉和其他子宫内膜疾病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超声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症状较相似,主要表现为不规律阴道流血、月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阴道流血等,其超声检查均有子宫内膜病变,二者临床较容易混淆。
超声特别是阴道超声图像清晰对本病有良好敏感性及可信度1]。
早期正确的超声鉴别诊断,对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各30例),超声检查后接受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
1.2仪器及方法:应用飞利浦—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3.5-5.0MHz,阴道探头5.0-7.5MHz。
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先经腹检查,必要时排空膀胱行阴道超声检查,进一步观察子宫内膜。
2结果
本组病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息肉30例,符合26例,符合率为87%,其中3例为内膜增生过长、1例为粘膜下肌瘤误诊为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符合25例,符合率83%,其中3例多发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腔粘连误诊为增生过长。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他不是真正的肿瘤,以40-50岁妇女多见;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是由于大量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内膜过度增生的病
理改变,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1]。
它们声像图表现: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宫腔内不均质团状强回声,多为水滴状,或不规则形状,轮廓较模糊,内膜较厚时息肉与正常内膜界限显示欠清晰,内膜晕回声尚清晰。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可为均匀回声、不均质斑块状回声或多小囊状回声,与肌层分界清,可见内膜晕。
二者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时更难区分,要注意其不同组织学基础及病理过程造成的二维声像特点交叉重叠性,阴道超声接近子宫,能清晰显示宫腔内膜及有无较小的肿块及内部及周边回声,有无包膜及蒂,是否与肌层相连,能敏感捕捉血流信号。
还要选择适当的检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子宫内膜增生早期检查,此时内膜较薄呈低回声,易与强回声的息肉辨别,有助于对较小息肉的检出,而且此时内膜脱落完全,也有利于避免将内膜增生误诊为息肉。
另要注意与其他内膜病变的鉴别:粘膜下肌瘤来源于肌层,仔细过程有蒂与肌层相连,故肌瘤的基底部内膜中断;彩色多普勒能较好显示血流信号,而内膜息肉及增生均无蒂部血流信号。
宫腔粘连的声像图表现是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宫腔线显示不清。
内膜癌鉴别点是内膜回声不均匀、杂乱,基底线模糊,彩色多普勒显示异常低阻波,RI0.42]。
上述病变均可依靠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确诊。
综上所述,阴道超声可简单、快捷、无创的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增生过长提供有力的证据,且能反复进行追踪观察,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结合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就可对内膜病变
作出较全面的诊断。
参考文献
1]谢红宁主编.妇产科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5-229.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7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