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概论复习资料 章海荣 方起东著

合集下载

主题教学法在《休闲学概论》课程中的实施初探

主题教学法在《休闲学概论》课程中的实施初探

主题教学法在《休闲学概论》课程中的实施初探作者:周运瑜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31期作者简介:周运瑜,男,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摘要:主题教学法是一种围绕某个或几个主题进行教学的方法,它要求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文中认为在《休闲学概论》课程中实施主题教学法存在较好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严格考勤制度、组长严格把关、教师严格要求、师生共评等对策。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休闲学概论;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45-022013年,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才开始开设《休闲学概论》这门课程。

自从学院开设这门课程后,笔者一直就是这门课的主要授课教师。

三年来,笔者使用过的教材有章海荣、方起东著的《休闲学概论》,马勇、周青编著的《休闲学概论》,2014年上半年笔者有幸去北京参加了中国旅游科学年会,更为幸运的是在会上聆听了浙江工商大学郭鲁芳作的“休闲:回归生命的初心”主旨发言,并较为简单地介绍了其著作《休闲学》。

回校后,笔者为了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休闲学概论》的相关教材情况,此后在新的一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中就预订了郭鲁芳著的《休闲学》作为教材。

通过三年多的教学、多种版本《休闲学概论》相关教材的使用,笔者对这门课程也有所体会。

不可否认在此前的教学中,笔者采取的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配上PPT这个常见的教学工具,但这种传统授课形式也不是一无是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也必须采取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形式。

但以《休闲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如果自始至终都是“满堂灌”的形式,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上课辛苦,学生也不爱听,教学效果就不咋样。

经过向学生调研,了解学生对上课有什么看法或更好的建议,加上笔者的思考,向同行的请教。

笔者在此后的《休闲学概论》教学中主要采取主题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休闲学概论 第3章 休闲环境

休闲学概论 第3章 休闲环境

3.3
休闲与文化
3.3.1 文化
1)文化的概念:“文化”的英文为culture,源自拉丁语
cultura,原指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在中国,“文化”
一词最早是指文治与教化。目前,世界各国的学者对文化都有
不同的定义。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 类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的总称;文化又是一 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总之,文化包含了一个国 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礼
休闲的价值在于文化
3.3
休闲与文化
3.3.3 休闲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作用
1)休闲资源的合理 利用与文化发展的 相互作用
1 2 3 4
2)人类文明进 步史就是一部休 闲发展史
3)健康休闲生活引 导文化的发展方向
3.4
休闲与教育
3.4.1 历史上的休闲和教育
1)西方教育中的休闲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理想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总结古希腊
3.3
休闲与文化
3.3.1 文化
3)文化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经济和政治这三个方面。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政治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先进的、高尚的文化可以 提高政治的协调度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落后的、低俗的文化则 会阻碍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休闲是思想 文化活动的最高境界 休闲 需要教育
01
02
休闲是教育的 最高理想
03
3.4
休闲与教育
3.4.3 教育与休闲的和谐发展
2)休闲是现代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02 04 03
1)休闲是解决当前 教育问题的良方

《休闲学》课程大纲

《休闲学》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_、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休闲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人在休闲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的新兴交义学科。

该课程的LI的在于通过对休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内容结构的系统讲解,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休闲产业的主要领域与范圉、休闲产业的基础、主要构成、休闲产业管理、休闲教育、休闲产业发展趋势等,能够正确认识和初步分析休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相关现象,了解休闲消费的深远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拓新的就业领域。

Leisure Studies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universal law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people in the leisure activities systematically. 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letting students to master the main field, foundation, main components,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eisure industry and accept the leisure education by learning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y and content of the Leisure Studies systematically. By learning the course,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correctly and analyze preliminarily the phenomenon of leisure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the far-reaching prospects of leisure consumption, cultivate their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new areas for employment・2•设计思路: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

级休闲学概论复习

级休闲学概论复习

休闲学概论第一章休闲、娱乐、游戏、“畅”第一节何为休闲一、词义二、不同角度对休闲的定义(一)时间角度1、休闲是去掉生理必需时间(existence time)和维持生计所必需的时间之后,自己可以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支配时间。

2、休闲是扣除用于工作、履行与工作相关的职责以及从事其他形式的必要活动后个人所拥有那部分时间。

3、个人在自裁状态下(self-deterministic condition) 可以随意利用的时间即为休闲。

4 、休闲是满足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之后的剩余时间。

5 、休闲是人们从劳动或者其他义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自由的放松、转换心情,取得社会成就并促进个人发展的可利用的时间。

四种不同形态的自由时间:富有者持久而自愿的闲暇;失业者临时而无奈的空闲;雇员们定期而自愿的休假或伤残者的长期休养以及老年人被迫或自愿的退休。

(二)活动角度1、R.皮尔斯:休闲是自愿性而非强迫性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持生计,而在于获得真正的娱乐。

2、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迪尔的三要素理论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而自发性的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包括放松、娱乐、个人发展。

3、A行为和B行为理论医学家Friedmand和Rosenman提出前者的特征是:极具竞争性和攻击性,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常怀不安定的感觉。

后者的特征是:温和、不具攻击性和竞争性,少有急迫感和不安定感。

后者通常能充分享受休闲时间。

4、马克思自由时间活动理论自由时间活动有:一是娱乐和休息等普通活动,二是发展智力。

休闲既包括积极、主动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某些消极、被动的消遣活动。

但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

5、凡勃伦的非生产性消费活动理论《有闲阶级论》:休闲是“对时间的一种非生产消费”,而人们愿意进行此种非生产性的消费,是由于认为生产性工作无价值以及对生产的怠惰有支付的能力,故只有有钱人才可以消费休闲。

《休闲学概论》课程标准讲课教案

《休闲学概论》课程标准讲课教案

《休闲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休闲学概论》所属系部:社会服务系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休闲旅游方向)课程类型:必修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休闲学》是休闲旅游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为主线,涉及了休闲的基本概述、休闲伦理与心理、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等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休闲及与其相关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们对于休闲的现状研究,掌握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以及休闲旅游的实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休闲旅游在突破传统观光型旅游,实现旅游业收入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休闲学》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课程。

1.2设计思路目前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休闲旅游对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本课程根据旅游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并根据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本课程总学分2;总学时34。

2、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休闲的方式与内容、休闲的民族特色、休闲的作用和功能、休闲的历史走向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2.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休闲与社会、休闲政策与教育、社会阶层与休闲、工作制与休闲、休闲的需求与供给等内容,本课程重点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是休闲旅游、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等。

2.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插入联系现实的阅读材料,并在练习、思考和作业等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素质目标:具有一定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并为学生在今后合理安排时间,积极生活、认真工作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4、课程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建议使用教材: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参考书: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刘翠:《休闲文化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4.2教学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必修课程。

《休闲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休闲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休闲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选择题1)ABCD;2)AD;3)ABCD;4)C1.2 判断题1)T;2)F;3)T1.3 简答题1)①归纳不同时期、地域人群对休闲审美现象的认识,并用文化学、哲学、美学的理论加以比较和分析;②发现人们选择不同休闲方式时审美趣味的差别,并探究其心理成因;③对休闲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格美、人体美、艺术美形态进行分析,归纳出其特有的审美范畴;④由以上结论来探索休闲活动与自由的关系,思考什么样的休闲活动能带给人更多的自由体验和更多的美感,以指导现今社会的休闲实践。

2)①休闲观念落后,制约了健康休闲的发展;②休闲品种单一,使居民的休闲生活单调化;③休闲供给不足,制约了休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④休闲服务质量低,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⑤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休闲市场的开拓。

案例分析分析提示:①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②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③提高旅游休闲主体的文化修养。

1.1选择题1)ABCD;2)BCD;3)ACD;4)ABC1.2 判断题1)T;2)F;3)F1.3 简答题1)休闲满意度分为特殊层级和动机层面。

所谓特殊层级是用以说明休闲相关的行为、生活经验或需求,如果休闲活动愈特定,则只能测得单一活动的休闲满意度,因此若体闲活动不是指特定单一活动,而是所有的休闲活动,则可测得整体的体闲满意度。

所谓动机层面,是指休闲满意度是否由于个体的内在动机所形成,亦即满意度是由于人类的需求获得满足与否所造成。

若满意度是由个体动机所造成,则仅能说明是个体对生活品质评估所形成的满意度。

2)网络时代的休闲行为体现出一下特征:休闲载体的“网络化”、休闲空间的“零距离”、休闲消费的“实时化”、休闲内容的“虚拟化”、休闲信息获取的“快捷化”。

案例分析分析提示:第一,休闲的群体上:休闲从原始的人们平等享有,到阶级社会时期为特权阶层独享,到现代回归为人们的基本权利,可谓休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阶层或群体有着紧密关系的。

(完整word版)休闲学概论资料

(完整word版)休闲学概论资料

(完整word版)休闲学概论资料第一节:休闲发展史一.西方休闲发展史1、原始社会的休闲在原始社会中,不存在有意识的休闲和选择性的休闲,在这个时期,休闲没有形成独立的社会形态,劳动和休闲是相互伴随的,两者间的界限很模糊。

2、工业革命前的古代休闲: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休闲:背景:典型的奴隶社会古希腊:休闲观念:注重精神层面的诉求休闲活动:政治、哲学、教养活动、学问、美术、趣味活动、宗教文化仪式、竞技大会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古罗马:休闲观念:重视休闲的感官体验与享受,趋向于物质化休闲活动:观看斗剑、赛马、角斗;洗澡、赌博总结:古希腊、罗马时代休闲与劳动对立,休闲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权。

(2)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休闲:欧洲中世纪——休闲的黑暗时代背景:以封建土地关系为基础和天主教控制力较强的时代休闲观念:重视辛勤的劳动和冥想,祈求拯救的冥想是休闲的最高境界。

休闲活动:宗教仪式、周日活动、以及在教会广场及村落公用广场举行的仪式参与阶层:统治阶级(封建领主与骑士集团);城市市民阶层文艺复兴时期——玩乐的黄金时代背景:中产阶级勃发兴起的时代休闲观念:人文主义思潮;文化消费繁盛;平民休闲的自由休闲活动:以智力和艺术追求为中心的沙龙活动;乡村漫步游憩;游学游历参与阶层:统治阶级(封建领主、贵族)城市中产阶级、平民3.工业革命后的近代休闲工业革命对休闲活动的影响:工作的性质、场所和人们的居住地改变——人丧失了完整性社会结构改变,尖锐的劳资矛盾——工人的休闲成为社会性问题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影响催生了新的休闲方式——理性消遣运动小结:工业革命不仅丰富了休闲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休闲摆脱了阶级的困扰,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选择。

理性消遣运动:是工业革命时期,由中产阶级倡导推动的一场休闲方式的变革运动。

其内容多与教育、乡村休闲、户外运动、观赏研究自然、阅读等有关,强调用知识、自我提高和健康等更持久的高雅休闲替代那些仅有瞬间快乐的娱乐方式,其实质是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延伸到工人阶级,对工人阶级进行教育和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何为休闲

何为休闲

何为休闲摘要:在现今这样的大千世界,旅游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对于休闲的正确认识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了。

有人认为休闲是不必要去研究的,认为把时间放在这个问题上面就是浪费时间。

于是乎他们忽略了休闲的意义,从而感受不到一个完整的人生,因此,我今天的目的就是浅谈一番何为休闲及休闲旅游和休闲生活。

关键词:休闲、闲暇、休闲旅游我认为休闲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类文化。

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无羁绊的心态,一种宁静、忘却时光流逝的状态。

西方人称休闲为享乐,而中国的意思是玩,就是利用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阐述我的观点:一、休闲与闲暇的关系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时,把时间分为“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就是广义上的闲暇时间。

不过,人们在广义的闲暇时间里不一定就真正的“消闲”和“自由”,所以,马克思又把自由时间进一步分为“生活必须的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生活必须的时间”包括与职业生活有关的时间、家务劳动的时间、满足个人生理需要的时间、照顾家属和教育子女的时间等。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按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其他多种需要的自由时间。

只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真正的闲暇时间。

因此。

闲暇不仅是一个客观的时间概念,同时也包括了一个心理概念,它是人们完全凭个人意愿所度过的时间。

在闲暇中,人们更多地依照心理时间(不是钟表时间)而生活,接受人的主观意愿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

因此,闲暇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除了工作、睡眠、吃饭等生活必须时间以外个人可灵活处置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看,闲暇提供休闲发生的机会。

因此可以断定,闲暇是一个比休闲更为广泛的概念。

它是休闲的必要条件。

闲暇时间与休闲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人们通常习惯于将二者等同。

人人都可能够拥有空闲时间,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拥有或体验休闲。

因为休闲不仅是一种时间较为充裕的状态,而且是一种理想的消遣和生存体验方式。

拥有闲暇时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人类梦着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随心所欲,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于各种社会境遇中随遇而安;独立于自然以及他人的束缚;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的生存。

休闲学概论第一讲

休闲学概论第一讲

第一节 休闲溯源
1、游憩/娱乐与休闲
游憩(recreation)为拉丁语。愿意为恢复,更新的意思, 其含义是“创造新的,恢复和再生产”,也就是说,游憩的关键 在于创造。在很多情况下,recreation也被翻译为娱乐。

游憩更注重的是一种快乐体验,是有组织、有益于个人及
社会的休闲活动。游憩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基于城市、乡村、
第三节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休闲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休闲学作为新兴学科,是一门系统的研究
人在休闲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的交叉学科,其研究 对象是休闲活动及影响休闲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休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激发个人 休闲动机和优化闲暇配置,汲取古人和他人的休闲智慧,平衡 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发展休闲产业与改善休闲环境,实施休闲 良政与休闲教育,打造休闲城市,以优化个人休闲体验,促进 休闲消费与家庭和睦,进而提升人们的快乐指数。 休闲学的特点:综合性、一般性、历史性、实践性。
第一节 休闲溯源
四、休闲的人文意义 休闲是人的基本权利,拥有休闲的人,生活丰盛、饱满充满
美好而生动的体验。休闲是基于人的性情的生活方式,快乐就是 基本的标准。休闲是与快乐、幸福紧密相连的。如今欧洲国家都 开始对国民进行“幸福教育”,并将幸福概念作为国家研究计划的 核心元素。
然而,我国在经济告诉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居 民幸福感却没有明显上升,反而呈现出“不幸福增长”的格局。因 此,增加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完善休闲设施,加强休闲教育培 养居民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休闲技巧,使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更有尊严,应成为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休闲理论研究:历史与进展

第五章 休闲服务业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第五章 休闲服务业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户外与运动休闲业
5.2.1 户外休闲业
3)我国户外休闲业的发展现状
5. 2
户外与运动休闲业
5.2.1 户外休闲业
4)户外休闲业的新兴产品
(1)军体运
A
动俱乐部
(2)水上运动乐 园
C
(3)模拟运动俱乐 B 部——一种模拟户外
运动的新形式
5. 2
户外与运动休闲业
5.2.2 运动休闲业
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和运动休闲时代的到来,运动休闲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
(1)健身健美类运动 休闲活动
(4)养生保健类运动 休闲活动
(2)康乐游戏类运动 休闲活动
(5)探险拓展类运动 休闲活动
(3)竞争对抗类运动 休闲活动
(6)观赏怡情类运动 休闲活动
5. 2
户外与运动休闲业
5.2.2 运动休闲业
4)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
➢ 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01
现代生产方式对
人们身体素质
的特殊需求使运动休闲
02
渗透于现代生活
现代生活方式中
方式中
的健康隐患呼唤
03
运动休闲
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 促使运动休闲融入 现代生活方式
5. 2
户外与运动休闲业
5.2.2 运动休闲业
3)运动休闲活动的分类
➢ 我国学者郑向敏(2008)从运动强度和娱乐性两个维度考虑,将运动休闲活
俱乐部,每年都会组织数万人参加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正在我国形成一股浪
潮。
5. 2
户外与运动休闲业
5.2.1 户外休闲业
1)户外休闲业的内涵
➢ 户外休闲业起源于西方的户外游憩业。美国的户外游憩业(outdoor recreation industry)

《休闲学概论》课程标准

《休闲学概论》课程标准

《休闲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休闲学概论》所属系部:社会服务系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休闲旅游方向)课程类型:必修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休闲学》就是休闲旅游专业学生得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休闲与旅游得关系为主线,涉及了休闲得基本概述、休闲伦理与心理、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等领域。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休闲及与其相关得定义,中西方学者们对于休闲得现状研究,掌握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以及休闲旅游得实质,更为重要得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充分认识:休闲旅游在突破传统观光型旅游,实现旅游业收入增长中所起到得重要作用。

《休闲学》就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得课程。

1.2设计思路目前传统得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得需求,而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得重要内容,休闲旅游对社会就业与经济发展所做出得贡献越来越大,本课程根据旅游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并根据所需得知识与能力目标,选择教材与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本课程总学分2;总学时34。

2、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得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休闲得方式与内容、休闲得民族特色、休闲得作用与功能、休闲得历史走向等,通过对本课程得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2、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休闲与社会、休闲政策与教育、社会阶层与休闲、工作制与休闲、休闲得需求与供给等内容,本课程重点让学生掌握得知识目标就是休闲旅游、休闲旅游资源得开发与利用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等。

2、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插入联系现实得阅读材料,并在练习、思考与作业等环节中提高学生得分析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2、3素质目标:具有一定得判断与分析能力,并为学生在今后合理安排时间,积极生活、认真工作上提供一定得参考价值。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4、1 教材编写建议使用教材: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参考书: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刘翠:《休闲文化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4、2教学建议本课程就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得专业必修课程。

休闲学概论复习资料 章海荣 方起东著

休闲学概论复习资料 章海荣 方起东著

概念:1.休闲学:是指以人们的休闲时间和休闲现象为研究对象,对闲暇时间,休闲,个人休闲时间,体验,休闲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目的在与揭示休闲行为的一般规律以提高休闲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2.闲暇:是人们可以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完全根据自己的偏好或意愿去分配使用的人生时间。

3.闲暇时间是指人们除劳动之外用于消费生产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4.休闲的定义:①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休闲是人们在劳动和其他义务活动之余所拥有的自由时间。

②从活动的角度看,休闲是在自由时间内的活动或体验。

③从存在状态看,休闲是一种从容、平静、忘却时光流速的状态。

④从心态上看,休闲是心灵感知上的自由,是驾驭自我的内在力量。

⑤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内自由选择的、从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具有内在目的性的一种相对自由的活动。

5.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心感受或亲身经历。

6. 休闲体验是指可以获得某种身心反应的休闲活动,是难忘的和值得回忆的某种经历。

7. 畅爽是指人们在休闲或工作是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是个体一种内在的乐趣状态。

8. 畅是一种忘记时间和压力存在的“忘我”或“忘它”的特殊感受。

9. 休闲的价值就是休闲事实对主体目的、需要的适合或满足。

从休闲价值的形成和发展看,可以把它分为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

根据过程价值的表现形式,休闲的过程价值形态可以分为显性形态和隐形形态。

10. 需求: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平衡状态。

当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有关条件不足时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需要就是为了消除这一状态产生的内部驱动力。

11.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不破坏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以体验异质生态环境(狭义指自然生态环境,广义指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双重环境)为主要目的,与环境最适宜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

①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环境”②生态旅游的特点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休闲概念休闲是指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之外,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和精力进行愉悦的活动。

在当今社会,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消耗时间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休闲的种类1.文化休闲:包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会等文化活动。

2.体育休闲:包括打篮球、打羽毛球、跑步等体育活动。

3.娱乐休闲:包括观看电影、玩游戏、逛街购物等娱乐活动。

4.自然休闲:包括登山、露营、钓鱼等户外活动。

三、休闲的重要性1.促进健康:休闲活动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改善身心健康。

2.促进人际关系:休闲活动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扩大社交圈子。

3.增强生活质量:休闲活动能够让人获得愉悦和满足感,提升生活质量。

四、休闲与文化交流休闲活动不仅是个人的消遣和娱乐,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各种休闲活动,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从而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理解。

五、休闲与社会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休闲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休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各种休闲设施和服务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也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和收入。

六、休闲学的研究内容休闲学是一门关于休闲的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休闲的概念、休闲行为、休闲心理学、休闲活动管理和休闲产业等方面。

七、中国休闲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休闲文化,包括中式园林、茶道、棋艺等传统文化活动,也有西方的文化休闲活动如参加音乐会、观看话剧等。

八、休闲与健康休闲活动对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休闲活动的放松,有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理健康、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九、休闲与社会关系休闲活动对社会关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休闲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增强社会互信、促进社会交流。

十、休闲与个人素质休闲活动对个人素质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我认知、丰富人生经历、提升个人创造能力。

十一、休闲与社会经济休闲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产业也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第一章 休闲概论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  休闲概论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1.1 休闲概念 1.1.1 休闲的定义
2)中国语境下休闲的定义
➢ 虽然国内对“休闲”的定义尚无定论,但从学者们对“休闲”的理解 上可知,休闲是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和、放松、自由自在,从而达 到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的一种措施。自由是人类 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身心状态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休 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导地位。从本质上讲, 休闲是一个通过自我认识而获得自由并发现生命意义的过程,最终休 闲可以帮助个体自由地、完美地表现出一个真实的、真正的自我。休 闲强调的是内在的无忧无虑,强调的是一种平静,在追求完美人性的 道路上使人“成为人”,即只有领悟到自由,人们才能达到休闲的境 界。因为休闲的内核是自由,休闲的本质是自由。
4
1.2.4 按照目的的不同,休闲可分为功利性休闲和非功利性休闲
5
1.2.5 按照休闲是否商业化,休闲可以分为商品性休闲和自足性 休闲
1.3 休闲特征
解脱感
享受性
生产性
1.3.1
1.3.2
1.3.3
1.3.4
1.3.5
自主性
趣味性
1.4 休闲特征
1.4.1 休闲政治学 1.4.2 休闲社会学
1.4.3 休闲经济学
CHAPTER
01
第1章 休闲概述
1.1 休闲概念 1.1.1 休闲的定义
1)西方学者对休闲的定义 ➢ 20世纪初,西方学者不断对休闲进行定义与诠释,从词源学上
来阐释英文“leisure”一词,发现其源自拉丁文“licere”, 原为“许可”(license)和“自由”(liberty)的语源。从 休闲的词源学上理解,休闲是一种理念上的自由状态和精神上 的启蒙。对休闲的种种定义进行归类,大部分定义都会出现在 四种基本语境中,它们分别是时间(time)、活动 (activity)、存在状态(state of existence)和心态 (state of mind)。

休闲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休闲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休闲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休闲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们休息与娱乐方式的学科B. 研究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学科C. 研究人们学习与进步的学科D. 研究人们社交与交往的学科正确答案:A2. 以下哪个不属于休闲活动的特征?A. 随意性B. 愉悦性C. 高强度D. 自主性正确答案:C3. 休闲活动对个体的益处包括:A. 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幸福感B. 加强社交关系和减少压力C. 增加个人技能和丰富情感体验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4. 休闲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为了休息和放松而进行的旅行B. 为了学习和体验而进行的旅行C. 为了社交和交流而进行的旅行D. 为了工作和生活而进行的旅行正确答案:A5. 休闲适应性指的是:A. 适应不同休闲活动的能力B. 适应不同社交场合的能力C. 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能力D. 适应不同生活压力的能力正确答案:A6. 以下哪个不属于休闲意向的因素?A. 个人因素B. 环境因素C. 社会因素D. 政治因素正确答案:D7. 休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A. 性别差异与休闲偏好B. 年龄差异与休闲需求C. 个体差异与休闲态度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8. 休闲与旅游心理的关系是:A. 休闲是旅游的一种形式B.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C. 休闲与旅游没有直接联系D. 旅游可以替代休闲活动正确答案:B9. 休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B. 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C. 文献综述和访谈调查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10. 休闲教育的目标是:A. 提高个体的休闲技能和水平B. 培养个体的合作和交流能力C. 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休闲与工作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休闲与工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休闲活动可以为工作提供动力和精神支持,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面对工作压力和挑战。

(完整word版)11级休闲学概论复习

(完整word版)11级休闲学概论复习

休闲学概论第一章休闲、娱乐、游戏、“畅”第一节何为休闲一、词义二、不同角度对休闲的定义(一)时间角度1、休闲是去掉生理必需时间(existence time)和维持生计所必需的时间之后,自己可以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支配时间。

2、休闲是扣除用于工作、履行与工作相关的职责以及从事其他形式的必要活动后个人所拥有那部分时间。

3、个人在自裁状态下(self-deterministic condition) 可以随意利用的时间即为休闲。

4 、休闲是满足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之后的剩余时间。

5 、休闲是人们从劳动或者其他义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自由的放松、转换心情,取得社会成就并促进个人发展的可利用的时间。

四种不同形态的自由时间:富有者持久而自愿的闲暇;失业者临时而无奈的空闲;雇员们定期而自愿的休假或伤残者的长期休养以及老年人被迫或自愿的退休。

(二)活动角度1、R.皮尔斯:休闲是自愿性而非强迫性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持生计,而在于获得真正的娱乐。

2、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迪尔的三要素理论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而自发性的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包括放松、娱乐、个人发展。

3、A行为和B行为理论医学家Friedmand和Rosenman提出前者的特征是:极具竞争性和攻击性,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常怀不安定的感觉。

后者的特征是:温和、不具攻击性和竞争性,少有急迫感和不安定感。

后者通常能充分享受休闲时间。

4、马克思自由时间活动理论自由时间活动有:一是娱乐和休息等普通活动,二是发展智力。

休闲既包括积极、主动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某些消极、被动的消遣活动。

但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

5、凡勃伦的非生产性消费活动理论《有闲阶级论》:休闲是“对时间的一种非生产消费”,而人们愿意进行此种非生产性的消费,是由于认为生产性工作无价值以及对生产的怠惰有支付的能力,故只有有钱人才可以消费休闲。

第三章 休闲环境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 休闲环境 《休闲学概论》PPT课件

3. 2
休闲与经济
休闲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人们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与剩余财富这一阶段
所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休闲经济的兴起,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
果,而且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休闲经济是人类社
会经济的一种高级形态。就本质而言,休闲经济是人类全面发展需求所引
发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定上层建筑,经济和政治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文化
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先进的、高尚的文化可以提高政治的协调度
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落后的、低俗的文化则会阻碍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3. 3
休闲与文化
3.3.2 休闲与文化的关系
休闲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其本身也属于文化范畴。休闲文化传承了人类的主流文化,
人文素养不同,因此他们选择的休闲方式、休闲活动中的行为、休闲所追求的效果、
对休闲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和态度都会有明显的区别。
3. 1
休闲与政治
3.1.3 厘清个人休闲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研究休闲中的权利与义务问题,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促进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全体公民人文素养的提升,使人们通过休闲活动
2
3
休闲虚拟化的影响因素
(1)科技的持续进步 (2)人的需要的发展
休闲虚拟化的特征
(1)休闲方式的数字化 (2)休闲时空的弹性化 (3)休闲模式的多元化 (4)休闲内容的多样化 (5)休闲范围的扩大化
网络虚拟社会的休闲化
(1)网络消费的大众化 (2)网络行为的娱乐化 (3)网络服务的个性化 (4)网络交往的随性化 (5)网络时空的碎片化
展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的总称;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

中国休闲文化中的“闲”字考辨

中国休闲文化中的“闲”字考辨

中国休闲文化中的“闲”字考辨张昕【摘要】目前,不少休闲学研究论著在解释中国休闲文化中的“闲”字及相关词语时,普遍存在着望文生义或误读现象.通过对几个与“闲”相关词语(如“闲居”“闲闲”“娴”)的释义进行考证辨析,可以弄清不同语境下“闲”的应有之义.同时,从“闲”字的古今文字演变的角度,分析导致当代人产生误读的原因,指出中国“休闲”文化中的“闲”对应于古“閒”字,有助于学界正确理解中国文化中“闲”的意义,深化中国休闲学理论研究.【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年(卷),期】2016(032)006【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休闲;闲;閒;娴【作者】张昕【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21笔者在研读休闲学论著时,发现不少人在解释中国休闲文化中的“闲”字及相关词语时,普遍存在着望文生义现象,甚至错误理解。

现举几例,加以辨析,希望能对正确理解中国文化中的“闲”文化有所帮助,加深对中国特色休闲文化的认识。

韩国学者孙海植的《休闲学》序言中引用了“四书五经”中《大学》里的话“小人闲居为不善”[1]1,旨在为休闲引经据典。

实际上,这里的“闲居”并非“休闲的生活”的意思,而是“独处”的意思。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道:“闲居,独处也”。

联系“闲居”的上下文,是讲“诚意”的,希望人们要“慎独”,在无他人见到或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做到正心诚意、为善去恶,不能表面一套而背后又是一套。

原文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7可见,“小人闲居为不善”这句话里的“闲居”本无“休闲”之义,引用它来论说“休闲”可谓望文生义,是不对的。

另外,《庄子·在宥》中黄帝“闲居三月”的“闲居”也是“独处”之义,而旅游学者刘德谦却解释为闲暇之“闲”,也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1.休闲学:是指以人们的休闲时间和休闲现象为研究对象,对闲暇时间,休闲,个人休闲时间,体验,休闲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目的在与揭示休闲行为的一般规律以提高休闲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2.闲暇:是人们可以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完全根据自己的偏好或意愿去分配使用的人生时间。

3.闲暇时间是指人们除劳动之外用于消费生产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4.休闲的定义:①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休闲是人们在劳动和其他义务活动之余所拥有的自由时间。

②从活动的角度看,休闲是在自由时间内的活动或体验。

③从存在状态看,休闲是一种从容、平静、忘却时光流速的状态。

④从心态上看,休闲是心灵感知上的自由,是驾驭自我的内在力量。

⑤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内自由选择的、从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具有内在目的性的一种相对自由的活动。

5.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心感受或亲身经历。

6. 休闲体验是指可以获得某种身心反应的休闲活动,是难忘的和值得回忆的某种经历。

7. 畅爽是指人们在休闲或工作是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是个体一种内在的乐趣状态。

8. 畅是一种忘记时间和压力存在的“忘我”或“忘它”的特殊感受。

9. 休闲的价值就是休闲事实对主体目的、需要的适合或满足。

从休闲价值的形成和发展看,可以把它分为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

根据过程价值的表现形式,休闲的过程价值形态可以分为显性形态和隐形形态。

10. 需求: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平衡状态。

当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有关条件不足时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需要就是为了消除这一状态产生的内部驱动力。

11.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不破坏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以体验异质生态环境(狭义指自然生态环境,广义指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双重环境)为主要目的,与环境最适宜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

①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环境”②生态旅游的特点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

保护性——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参与性③生态旅游的根本宗旨是负责任地保护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保护环境,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使当地居民受益,实施可持续旅游。

④生态旅游的理论指导是: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⑤生态旅游的目的是“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

12.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富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乡村民俗及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而开展的专项旅游。

有学者将观光农业按其结构分为观光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生态农业六种类型。

13.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问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香港称义工,台湾称志工)14.旅游是人们离开其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前往一个目的地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15.休闲消费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里消耗休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过程。

特征:自目的性;游戏与娱乐;并非必不可少;可替代性;时效性;社会性。

16. 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和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娱乐、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17. 休闲产品:满足人们包括愉悦身心、体验人生价值、享受生活乐趣等需求的,具有彰显人文文化功能含量的第二自然物。

18、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要点:1、休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休闲行为。

2、我们把有关休闲的种种定义归归类,就会发现它们出现在四种基本语境之中,分别是时间,活动,存在方式和心态。

3、休闲三部曲:放松,娱乐,个性发展。

4、休闲的四种特性:解脱感,自由性,趣味性,建设性。

5、休闲的心理动机必然是与物质生活财富的满足程度有关。

6、一般认为,现代休闲学的诞生是以1899年凡勃伦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为标志。

7、注重教养与美德的休闲观,亚里士多德的休闲观,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观成为“古典标准”休闲论的起源阶段。

8、林语堂是第一位从哲学角度看待和讨论休闲的文人。

9、休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劳动。

志愿者志愿服务是休闲,有些看书是休闲(发自内心)。

10、游憩是最主要的休闲活动。

11、社会学家把个人时间分为个人必需时间、工作时间和闲暇三部分。

12、西方休闲学之父“亚里士多德”称闲暇为手边的时间。

13、1866年,美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提出“三八制”的口号,要求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闲暇,并为此同资本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14、1914年,美国“劳动保护法”限制了劳动者的工时。

15、1918年国际工人联合会正式通过了“三八制”工作制,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率先实行8小时工作日制。

16、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人权宣言》,其中最基本的人权是自由权和平等权。

17、《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四条规定:人人有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

18、《世界人权宣言》直接影响了世界休闲运动的发展,并催生出《休闲宪章》的诞生。

19、一般而言,可以把闲暇分为日闲暇和其他闲暇两部分,日闲暇如星期日,周末,节假日等,其他闲暇如奖励假期,非专业赋闲等。

20、闲暇时间主要有以下5种活动类型:延伸性工作,人力资本积累,精神活动,修养娱乐,消极行为。

21、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2、体验的特点:亲历性,情感性,诱发性,个人性,缄默性。

23、城市旅游是休闲的重要内容。

24、异地性和暂时性是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特征。

25、休闲消费的社会价值论:表达个性,反应品味;通过符号确立差异。

26、休闲产业形成与发展需要整个社会支持系统,其中主要有政府管理系统,政策系统,产业系统和教育与科研系统的支持。

简答题:1、为什么会出现近代休闲的价值?超长的劳动时间和过度的劳动强度引发了争取缩短劳动时间的工人运动,并最终导致标准工作日制度的形成,工人的休闲问题成为了社会性问题。

工人的休闲是从被压迫的状态中恢复精力的一段时间。

近代休闲的价值更多地在于保证生产劳动持续地进行,劳动成为近代社会的日常文化,劳动文化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各种与生产相关行为的相应社会价值。

2、林语堂的休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生的意义②中国生活艺术的优越性③中华民族是最“近人情”的名族④性灵⑤现代化要加强人文关怀3、中西休闲趣味上的差异?①休闲的历史不同;西方休闲活动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曲线,中国休闲活动是数千年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过。

②休闲活动的动静状态不同;西方休闲活动偏向动态,中国休闲活动偏向静态。

③休闲活动的形式不同;西方休闲重在集体活动,中国休闲活动重在个人活动。

④休闲活动的功用不同;西方休闲活动重在向外张扬人的个性,其功用重在缓张筋骨,追求感官刺激;中国休闲活动重在向内发掘心灵世界,其功用重在调适性情,追求心灵慰藉。

4、研究休闲学的意义?①对人的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成为人”的过程;②对社会的意义——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③对经济的意义——推动休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5、休闲动机的类型?人们的休闲动机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即社会、心理和文化。

具体分析,可有以下多种类型:逃离无聊的环境,评价自我,放松,声望,回归,增进血缘关系,便于社会交往,新奇性,教育。

6、休闲体验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生命最大效益的意义;作为过程的休闲价值分析。

7、休闲让生活更美好?以志愿者形式的休闲活动;以慈善事业推进休闲活动;助人为乐中的休闲消费;在图书馆和博物馆中休闲消费;在闲情逸致中休闲消费;简单生活中的休闲消费;坐禅沉思寻找自我的休闲度假。

8、从功能对休闲善恶的评判?①休闲消费与身份。

性别、年龄、阶层、职业,我们选择一项活动都能使别人了解自己,有些活动和参与者的个人风格会展现出一个更为独特的自我,②自我改进与完善,休闲-有助于个人的进步与完善;③身心的快乐与畅爽;④社会化与环境化;⑤精神的创造性,创造性的参与是利用休闲时间的最好办法。

9、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休闲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古希腊盛行借助公共设施的公共休闲。

与古希腊的学习和创造等休闲活动相比,古罗马更盛行消费型休闲。

他们制定休闲计划,开发公共休闲设施:古罗马澡堂、室外剧场、运动竞技场、公园、游园等。

作为社交活动场所的大众浴池更是久负盛名。

10、亚里士多德的休闲观①休闲与沉思不可分割,休闲的人是沉思者、思想家②休闲是科学和产生哲学的基本条件之一③休闲与幸福紧密相连,只有休闲的人才是幸福快乐的④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10、关于政府在发展休闲服务中的作用?①公共休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②提供休闲服务,但与公共运行与管理保持一定距离③赋权者与协调者④民间休闲服务的赞助者⑤休闲与休闲服务的立法和规范工作11、体验的本质?①体验是情感的②体验是自由与个性的表现形式③体验是知识与人的本质关系④体验是一种高级需要12、休闲活动的分类①按休闲活动的功能分为身心恢复型与身心发展型②按价值学与伦理学分:积极休闲:有利于身心恢复和身心发展消极休闲:不利于身心恢复和身心发展③按休闲活动场地分为室内休闲与户外活动④按休闲活动的状态分为静态休闲与动态休闲⑤按人口学特征的休闲分为儿童类,青少年类,成人类,老年人类及女性休闲活动等类型⑥社会交往:身心健康信息的传递与加工情绪互动社会交往的意义与作用心理保健作用(孤独与孤独感,自卑感,害羞心理是交往的心理障碍)人际协调与自我调节(交往的调节功能表现在这两方面)对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⑦志愿者:履行社会职责对志愿者个人: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提供学习的机会社会志愿服务的意义对服务对象:接受个人化服务;有助于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13、大众消费形态变迁的原因分析①工业革命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为大众消费的方式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②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不但是人类自身消费的需要,也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内在要求。

③新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④大众消费文化是人类经济的发展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过程。

⑤大众消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而休闲消费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14、消费主义的危害?①潜在的经济危机②资源危机③生态危机④价值观危机⑤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破坏⑥消费主义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5、抵制消费主义的手段?①经济手段。

主要是运用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对豪华奢侈消费征收高额消费税,但目前也有学者认为对我国而言,过高的消费税会造成税收流失,而对抵制消费主义没有普遍的、实质的意义②法律手段。

制定完备的法律保护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保护公有财产是为了防止公款消费,保护私有财产是为了让财产拥有者对财产的使用有长远打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