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六年级古诗文--专题01 宿建德江(解析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宿建德江》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宿建德江》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 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其次还要通过品读悟情,媒体 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境,如闻 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本课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 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首 先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 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 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同学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词,对学习诗词有一定的方法,已 经初步学会了正确朗读,把握了朗读节奏;知道利用注释和查字典的方 法在弄懂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懂得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 意等。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因此光是理解诗表达的文字意思不难, 记住古诗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表达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
4、小组自由学习字词注释 ①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 ②小组内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建德江:在浙江省境内,也就是钱塘江的上游。 泊:把船停靠岸边。 渚:露出水面的小岛 野旷:原野广大空旷。 客:旅客,这里是指诗人自己。
板块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朗读古诗,从诗中,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 月与人亲) (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 (孤独、沧桑、凄凉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 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 ,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思乡古诗《宿建德江》原文及赏析

思乡古诗《宿建德江》原文及赏析

思乡古诗《宿建德江》原文及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乡古诗《宿建德江》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代:孟浩然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1宿建德江 (1)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4 过故人庄 (3)5 七律.长征 (4)6 菩萨蛮.大柏地 (6)7 春日 (7)8 回乡偶书 (7)9 浪淘沙(其一) (8)10 江南春 (9)11 书湖阴先生壁 (9)12伯牙鼓琴 (10)13书戴嵩画牛 (11)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主题归纳】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人描写了停产宿建德江江边时看到的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六年级上册古诗语文

六年级上册古诗语文

六年级上册古诗语文《宿建德江》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衍生注释:“宿”是住宿、过夜的意思。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烟渚”指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客”指诗人自己,因为他在他乡漂泊,所以称“客”。

二、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移舟泊烟渚”,“移舟”点明了地点的转移,“泊”字表示停船宿夜。

“日暮客愁新”,日落黄昏,本就是容易引发愁思的时候,而诗人远离家乡,这种愁绪就更加浓烈了。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特别妙。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离人很近。

诗人通过描写这种空旷孤寂的景象,更加烘托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好像只有那江中的月亮才是自己的伴侣。

三、作者介绍: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他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和漫游。

他的诗多写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山水景色的优美,诗风清淡自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旅行,到了一个很偏远的湖边。

傍晚的时候,看着那片宽阔的湖面和周围空旷的原野,我突然就想起了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当时我就跟朋友说:“你看这地方,就跟孟浩然诗里写的似的,这么空旷,我都感觉有点孤单了呢。

”朋友回答说:“哎呀,你可别这么伤感,这景色多美啊。

”我就说:“是啊,景色是美,可是这时候就特别能体会孟浩然那种在他乡的孤独感了。

”这诗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当时内心那种微妙的情绪。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一、衍生注释:“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翻墨”形容云层很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

“跳珠”指雨点像跳动的珠子。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夏日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前两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地写出了乌云的浓厚和快速聚集,而雨滴像跳动的珠子,生动地表现出雨的急骤。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是《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宿建德江》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正是日暮时分,新的旅愁油然而生。

放眼望去,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一些;江水清明澄澈,倒映的月亮仿佛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

注释: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烟雾弥漫的沙洲。

渚:水中高地。

4.日暮:天色将晚。

5.客愁:旅途中困苦乏味的愁绪。

6.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7.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还低。

8.清:指江水清澈。

9.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打翻的墨汁,还未来得及把山给遮住,白亮的雨点像珠子般纷纷乱跳,跳进船里。

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湖上本如“磨盘”的雨云一下子被吹散了,可就在此时望湖楼下波涛翻滚的水面又变得水平如镜。

注释:1.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的六月二十七日。

2.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又叫“看经楼”。

3.醉书:饮酒醉时书写的作品。

4.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5.未遮山:还没有把山遮住。

遮:遮盖,遮挡。

6.白雨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般在船中跳动。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白色。

7.卷地风来:指狂风卷地而来。

忽吹散:指狂风一下子把云雨吹散了。

忽:突然。

吹散:吹散云雨。

8.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含答案)(课内期中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含答案)(课内期中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阅读《宿建德江》,完成后面的题目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都诗句,并说说这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

(70字左右)3.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5.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二.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后面题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3诗歌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4.“黑云翻魔”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5.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6.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分)7.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2分) 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9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答:10.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答:三.阅读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西江月:词牌名B.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C.说:通“悦”,高兴D.见:通“现”,出现2.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主题思想、生字解析附课后练习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主题思想、生字解析附课后练习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主题思想、生字解析附课后练习答案x宿建德江(唐·孟浩然)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是一首通过刻画秋江暮色来抒发内心愁思的诗。

诗人围绕一个“愁”字,通过写夜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客居他乡、仕途失意的羁旅之思和孤寂情怀。

第一句写羁旅夜泊,为下文写景抒情做准备;第二句写日暮添愁,其中的“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两句写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

愁思似乎因亲近的明月而得到慰藉。

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建德江的月夜美景,情景交融,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意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诗人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风雨大作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翻滚、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云散天晴的明朗,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表达了对望湖楼奇美风光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第二句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跳”“乱”写出了雨势大、急的特点。

第三句写风,“忽”字用得十分巧妙,写出天色变化之快,突显了风的巨大威力。

第四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静,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湖面上水天一色。

仿佛一切都l不曾发生似的,以静衬动,让人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词人将在乡村夏夜行路时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部编版《宿建德江》优秀教案

部编版《宿建德江》优秀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宿建德江》知识导学练习教案图文详解人教部编版《宿建德江》知识导学+练习+教案+图文详解字词注释宿建德江:意思是在建德江露宿。

建德江,江名在现在的浙江省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市的一段。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译文解析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傍晚时分,旅途中的我的心中又涌起思乡的新愁。

岸上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江水清澈,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要来与人相亲相近一般。

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内容:古诗《宿建德江》。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古诗,培养幼儿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有节奏地诵读古诗。

2.初步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远离故土,作为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活动重点:能够大声、有节奏的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体会诗人远离故土,作为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活动准备:古诗原文的视频;古诗的韵律操视频。

活动过程:一、复习之前所学古诗。

师: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朗诵学过的古诗吧。

二、学习古诗《宿建德江》。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当你们的爸爸妈妈出差,离家几天的时候,你们会想念爸爸妈妈吗?当你们长大了,有一天需要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的时候,你们就会像想念爸爸妈妈一样想念亲人和家乡,这就是思乡之情。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古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宿建德江》,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欣赏、理解古诗。

1.教师播放古诗《宿建德江》的视频,请幼儿欣赏并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2.教师逐句播放古诗韵律操视频,并结合日常生活讲解古诗含义,引导幼儿理解诗意。

提问:(1)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作者是谁?(2)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场景?(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三)、学习有节奏地诵读古诗。

1.教师有节奏地诵读古诗《宿建德江》,请幼儿看书指字跟诵。

2.教师有节奏地逐句诵读古诗,幼儿跟读。

3.男女幼儿有节奏地逐句指字跟读,教师巡视指导,提高幼儿的诵读能力。

4.请个别幼儿按节奏诵读古诗(鼓励幼儿大胆诵读)5.播放古诗韵律操视频,引导幼儿边按节奏诵读古诗边做韵律操。

(可按不同形式分组,反复诵读)三、教师小结。

师:诗人把船停泊在烟雾笼罩的小岛上,茫茫暮色给游子新增了几分乡愁。

后两句诗人的心绪逐渐平静和开阔,宇宙是如此广袤,此时此刻,天上的一轮孤月与诗人是如此亲近,寂寞的愁绪似乎得到了慰藉。

(精品)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 《古诗三首-宿建德江》(23张ppt)

(精品)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 《古诗三首-宿建德江》(23张ppt)
称孟襄阳。唐代山水田园派诗的 代表人物。
5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bó zhǔ
移 舟 泊 烟 渚,
chóu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
江 清 月 近 人。
6
自由诵读这首诗 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 想一想: 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
7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 舟 泊 烟 渚,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 江 清 月 近 人。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1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宿:住宿;留宿 宿 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2
3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 的一段江水。
4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 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世
8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9
移舟泊烟渚
10
日暮客愁新
11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12
移 舟 泊 烟 渚, 日 暮 客 愁 新。
13
小组学习,交流展示:
品味后两行诗
1、找一找: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2、写一写: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感受?
14
15
16
17
18
野 旷 天 低 树,江 清 月 近 人。

20
2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2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日暮
烟渚 野旷
23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详解及练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详解及练习

六年级上课文知识点详解古诗词三首知识精讲2.课文主旨《宿建德江》中,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夏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写出了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三)手不释卷1.宿建德江宿建德江①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④,江清月近人⑤。

(1)词句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②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③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④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⑤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2)诗句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②,白雨跳珠乱入船③。

卷地风来忽吹散④,望湖楼下水如天⑤。

(1)词句注释①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④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⑤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2)诗句译文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

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

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①·夜行黄沙道中②明月别枝惊鹊③,清风半夜鸣蝉④。

宿建德江(拼音版翻译与赏析)

宿建德江(拼音版翻译与赏析)

宿建德江(拼音版翻译与赏析)宿建德江(拼音版翻译与赏析)sù jiàn dé jiāng宿建德江mèng hào rán孟浩然yí zhōu bó yān zhǔ移舟泊烟渚,rì mù kè chóu xīn日暮客愁新。

yě kuàng tiān dī shù野旷天低树,jiāng qīng yuè jìn rén江清月近人。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分,新的忧虑又回到客人的脑海里。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碧水明月,让人亲近。

注释:1.建德河:指流经建德(今浙江)西部的一段新安江。

2、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3.野:袁野。

匡:又宽敞又宽阔。

低矮的树:天空低矮,似乎与树木相连。

4.客:指作者本人。

担心:担心想家。

5.月亮接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似乎在接近人。

赏析一:《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写景名篇。

读这首诗不难,难的是代入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心情。

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方法,可以提高自己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我们先来看这首五绝的平仄格律。

“移舟泊烟渚”,“平平仄平仄”。

这个是属于我们原先讲过的平仄四种基本格式的第三种:“平起不押韵”(有疑问的关注我去看以前关于格律诗平仄的回答)。

常格是“平平平仄仄”,那里使用了变格,将三四字的平仄互换了一下,适合表达恬淡,从容的心境。

可是平仄关系还是按照常格处理,根据格律诗“对”的原则,得出第二句平仄关系:“仄仄仄平平”。

再根据“粘”的原则,第三句和第二句发音相似,可是不押韵,所以推出第三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再根据“对”的原则,得出第四句:“平平仄仄平”。

【】部编版六级上册语文《宿建德江 》

【】部编版六级上册语文《宿建德江 》

宿 建 德 江
孟 浩 然
作者介绍:
生活在开元承平年代,一 生经历简单,40岁在老家隐居, 后来赴长安考进士落第,到吴 越一带漫游,几年后回到家乡, 曾在张九龄幕中任从事。
诗绝大多数为五言短篇, 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才不遇的苦 闷,思想内容不甚丰富,多是 诗人的自我表现,其诗风以清 旷冲淡为基调,又不乏壮逸之 气,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 生活气息浓厚,意境清旷,富 有超妙自得之趣。
❖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清幽淡雅。
❖ 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 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7/232021/7/23F riday, July 23,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7/232021/7/232021/7/237/23/2021 5:10:37 PM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2021/7/232021/7/232021/7/23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7月 2021/7/232021/7/232021/7/237/23/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7/232021/7/23Jul y 23, 2021
1、概念: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

及安逸恬淡的山村生活的诗作。

2、主要意象:自然风光、农村景物、

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3、山水田园诗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1) 对自由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
园 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

(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

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

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

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板书设计: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会写“德”“暮”“渚”等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课时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课时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含反思

第三课第一课时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 借助注释、字典,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 诵读诗词,培养语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经历,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

2. 阅读:带领学生阅读诗词,初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讲解:详细讲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

4. 深入分析:通过分析诗词的修辞手法、意境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5. 诵读:通过多次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6. 小结: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借助注释、字典等工具,让学生自主探究诗词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2. 通过讲解、分析、诵读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诗词。

3. 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每句诗词的意思,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2. 作业:让学生课后多次诵读诗词,培养语感。

3. 评价方式:通过提问、观察学生的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注释、字典等工具书,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诗词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2. 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 板书,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诗词。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诗词的意思,体会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培养了语感,加深了对中国古诗词的了解和欣赏。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宿建德江》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宿建德江》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宿建德江》教案及反思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宿建德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德”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读懂诗句,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所蕴藏的情感,感受“诗眼”在古诗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根据课文插图想象诗人看到、想到的景色,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词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呢?(出示课件:音频,古曲)一段优美的音乐配合着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诗古朴的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古诗词三首”(板书题目),现在学习第一首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古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

2.解题: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谁留宿在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板书:孟浩然)这首古诗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

设计意图:由背诵积累的古诗词导入,既复习旧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把这首诗多读几遍,要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把生字读准,把诗句读通。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出示课件,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注意节奏。

3.大家齐读《宿建德江》。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根据注释或字典理解诗义。

2.出示课件:字词解释。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移舟:划动小船。

泊:划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3.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情感。

《宿建德江》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宿建德江》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y í舟zh ōu 泊b ó烟y ān 渚zh ǔ,日r ì暮m ù客k è愁ch óu 新x īn。

野y ě旷ku àn ɡ天ti ān 低d ī树sh ù,江ji ān ɡ清q īn ɡ月yu è近j ìn 人r én。

诗词注释: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诗词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诗词赏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j ī旅l ǚ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ɡu ǎn ɡ袤m ào 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宿建德江》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宿建德江》课件(共15张PPT)

整体感知
了解完写作背景后,再读《宿建 德江》,诗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 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

整体感知
借助注释,说一说诗歌大意?
诗句解读
停船靠岸。 黄昏时分。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指诗人自己。
诗意:把船停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边,茫茫 暮色。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诗句解读
日暮客愁新
省)的一段。
诗题: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
走进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 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 唐著名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合称“王孟”。主要作品有《春 晓》《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等。
写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 (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 越,借以排解仕途失意的悲愤。 《宿建德江》即作于作者漫游吴越 时。
诗句解读
一边读一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置身这样的情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空旷
江水清清显得和人很近。
孤寂忧愁、思念故乡的心情
诗句解读
假如你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起 了从前,想起了故乡,想到了亲人和朋友, 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
诗句解读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 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 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 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
诗句解读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 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 然而生。
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广阔, 远方的天空好像与树相连,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好像 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 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 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宿建德江
一、趣文导读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南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

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得到的收获也就多了!”
二、美诗精读
【作品卡片】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原诗】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古今对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三、强化训练(共26分)
1.填空(5分)
(1)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派诗人。

(2)移舟泊烟渚,。

野旷天低树,。

【答案】(1)孟山孟襄阳山水田园
(2)日暮客愁新江清月近人。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3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

【解析】细读这首诗,作者表达的是羁旅愁思,用一个“愁”字来统摄全诗。

3.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3分)
【答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工整的对偶句写景:野旷、天低、江清、月近。

一写远眺,一写近观,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

【解析】诗中对仗工整诗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低树”是写远景,“江清月近人”是写近景。

虽然景色优美,风景宜人,但目的是衬托羁旅之愁。

4. 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3分)
【答案】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解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写了远处和近处的景物,写出了原野空旷无边和水中的月影,写出了自然之美。

5. 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乡愁的思路和手法。

(3分)
【答案】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

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

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解析】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

后两句借写原野的空旷和水中月影,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6. 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答案】原野辽阔无垠,天地相连,天比树低,水月映照,仿佛月在身边。

描景状物非常真切动人。

【解析】三、四句写了原野的辽阔以及水月映照的情景。

7.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案】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解析】这首诗抓住一个“愁”字来写,所以“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8. 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3分)
【答案】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

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

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

【解析】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写出了作者“愁”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