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
统计学基础(第2版 附微课视频)——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统计学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所属分院:会计金融分院制定人:危磊合作人:周剑华制定时间: 2014-9-15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统计学原理及实务》是会计类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为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提供方法论。
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接轨,以便学生获得统计职业资格上岗证。
能力目标:通过统计调查和整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等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教学,学生能运用所学相关统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根据国家《统计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处理包括统计图表、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水平指标分析、速度指标分析、因素分析、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等业务。
最终使得学生所学的技能整合成类化经验,真正成为技能型人才。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统计学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处理统计基本业务的能力。
通过实训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统计工作的过程。
让学生首先学会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计算分析资料,最后撰写分析报告。
从而使学生对统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得到一个全真认识,使学生掌握统计分析方法,提高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调查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统计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诚实、严谨、细心的治学态度●逐步树立运用统计参与管理的观念和意识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五、课程进程表六、考核方案1、考核评价及方式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学生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结构分数制,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20%+期中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办法:以量化为准,具体衡量指标为平时作业的完成态度、次数和质量,上课听讲、发言以及给老师提教学意见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统计学基础(第2版 附微课视频)——课程标准
《统计学基础》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统计学基础》是高职高专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为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提供方法论。
(二)课程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标准、模块、学时本课程是以行业专家对财经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就业为导向,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的。
课程包括四个模块:认知统计、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的基本指标、统计资料分析方法。
课程设置是从认知统计入手,以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为主线,最后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根据上述过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的培养。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实训、学生实践、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展开教学。
在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时,应加强教学的实践和实习环节,对于相对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抽样误差、区间估计、相关系数、回归直线方程、假设检验等实用性内容应加强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统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统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目标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会计专业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其它专业课和从事统计工作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统计学基础》教案-2024鲜版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数据收集与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概率论基础知识回顾•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方法•指数编制与应用实例•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统计学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医学、工程等各个领域,统计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人们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做出科学决策。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定义及作用课程内容与结构安排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描述性统计、概率论基础、推断性统计、回归分析等内容。
结构安排课程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安排,先介绍基本概念和方法,再逐步引入高级统计方法和应用案例。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备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完成课程作业和实验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统计实践活动和学术竞赛,提高统计素养和实践能力。
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类型定性数据:描述事物性质的数据,如性别、职业等。
定量数据:描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
数据来源初级数据源:直接通过调查或实验获取的数据。
次级数据源:从已有研究、报告或数据库中获取的数据。
010*********数据来源及类型划分调查设计01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02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访谈、观察等。
0301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02调查实施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02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01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数据。
02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
数据整理与展示技巧数据整理对数据进行分组和汇总,计算各组频数和频率。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数据整理与展示技巧•绘制统计图表,如直方图、折线图等。
数据展示对图表进行合理布局和美化,提高可读性。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根据数据特征选择柱状图、饼图、散点图等。
《统计学基础(第2版)》(06511)第3章
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017/6/19
5
3.2.2 统计分组的种类
categories of statistical grouping
1.按分组的作用或目的不同,分为
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2.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及其排列形式,可分为
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分组体系
2017/6/19
13
1.品质分配数列
它由各组名称和次数构成,各组次数用绝对数表示, 即为频数;用相对数表示,即为频率。
我国2005年人口性别构成表 按性别分组 人数(万人) 比重(%) 男 女 合计 67375 63381 130756 51.50 48.50 100.00
(各组名称)
(次数或频数)
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 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辆) 0 居民户数 681Leabharlann 2 3或以上 合计24
6 2 100
单项式分组适用于离散变量并且变量值的 变动范围不大的情况
2017/6/19 10
(2)组距式分组
将现象的总体变动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 以每个区间作为变量值
2005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表
按年龄分组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年末数 26504 94197 10055 比重% 20.3 72.0 7.7
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017/6/19 2
3.1.2
统计整理的内容
对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 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审核 准确性,就是检查所填报的 资料是否准确可靠。主要从 两个方面进行:其一,逻辑 检查;其二,计算检查 及时性,主要检查资料是否符 合调查规定的时间,是否在规 定的调查期限报出
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第2版电子教案
取值充满某个区间的随机变量,如 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
03
02
离散型随机变量
取值可数的随机变量,如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等。
分布函数
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 的函数。
0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
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集中位置。
方差
描述随机变量取值与其均值的偏离程度,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
阐述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等与抽样分布相关 的定理,以及它们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参数估计
01
参数估计的概念
阐述参数估计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02
点估计
介绍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等点估计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条
件。
03
区间估计
阐述置信区间、置信水平等概念,介绍单个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区
间估计方法,以及两个总体均值差、比例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方法。
课程任务
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统计方法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 表、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的测度、概 率与概率分布、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 分析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方法,能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进行 数据处理和分析,具备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VS
实施
在实施统计调查时,需要按照调查方案的 要求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和 信息安全。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整理
统计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审核、分组、编 码和录入等步骤。其中,数据审核是确保数 据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数据进行逻辑检 查和计算检查。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统计学基础》教案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统计学基础》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未来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重要的统计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质:1.熟悉并系统的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2.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联系现实,能正确认识和解读我国的重要统计数据;3.将统计学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非专业素质方面得到提高:1.树立好做统计工作的信心;3.提高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的能力;2.提高运用理论,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统计概述一、教学要求1.了解统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及中国统计学科的发展;2.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统计学的特点、统计学的分科;3.掌握统计学的四种研究方法;4.掌握统计学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1.统计数据及类型;2.统计学研究的四种方法;3.统计学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1.对不同类型统计数据性质的理解;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四、课时安排本章安排课时。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课时)一、统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政治算术学派1.创始人2.主张(二)国势学派1.创始人2.观点(三)数理统计学派1.创始人2.贡献(四)社会统计学派1.代表人物2.观点二、中国统计学的发展简史第二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课时)一、统计数据及其类型(一)定类数据(二)定序数据(三)定距数据(四)定比数据二、统计学的特点三、统计学的分类(一)描述统计学(二)推断统计学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哲学的关系(二)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第三节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课时)一、大量观察法二、统计描述法三、统计推断法四、统计模型法第四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课时)一、总体、总体单位和样本(一)形成总体必须具备的四个特性二、标志和变量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的特点(二)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内容分2.按作用和表现形式分3.按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分(三)统计指标体系六、主要概念1.统计学2.统计数据3.总体、总体单位、样本4.标志、变量5.统计指标6.指标体系第二章数据搜集一、教学要求1.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2.理解桌面调查的特点;3.掌握原始数据搜集的方式、特点;4.掌握调查的三种方法;5.掌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问卷的结构;6.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程序;7.掌握调查问卷的提问方式、问题的排列顺序。
统计学基础第2版》06511第7章PPT课件
8
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
将动态数列不同时间上的发展水平加以 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 变化的一般水平,并对其做出概括的说明
可以消除社会经济现象在短期内波动的影 响,观察现象的发展趋势
可以对某一段时间内某一事物发展达到的 一般水平进行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之间的 比较
也叫时间数列水平 一般用 a i 表示
可以是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24.11.2020
7
根据其所处位置不同有
最初水平 a 0 ,最末水平 a n ,中间水平
a 1 a 2 … a n1
根据其作用不同
有报告期水平 a 1 ,基期水平 a 0
常用文字(发展、增长、降低…) “为” “到”表示
24.11.2020
450
400
480
500
aa1a2 ana454 004 085 00045.5(7万元
n
n
4
24.11.2020
13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ⅰ.根据连续时点数列计算 间隔相等
a
a n
间隔不等 已知每天数据,视
a af
为连续时点数列
f
【实例7.2】某公司业务一科9月上旬每日出勤人数分别为:
24.11.2020
9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从动态上说明某一 从静态上说明同一事
事物在不同时间上 物总体不同单位在同
发展的一般水平 一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平均数序 时
平均的是事物在 不同时间上的数 量差异
平均的是总体各单 一平
位某一数量标志在 同一时间上的数量
般均 数
最新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一、教案说明二、学时分配三、各章节内容任务一认识统计(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统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学习,要求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分类,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统计学的学科性质;(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数据的分类;(4)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法设计本任务是统计学开篇,应结合实例讲解,多提问,多与学生互动。
教学过程案例引入:通过案例《统计助力Tesco实现公司价值》,引发学生思考,统计有什么用?统计可应用在哪些领域?一、统计的内涵1、统计的含义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2、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3、统计数据的类型二、统计的基本职能三、统计研究的方法四、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五、常用统计应用软件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1.7 习题与实训任务解析教学后记任务二数据收集(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数据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二手数据的来源及二手数据的评价,掌握原始数据的收集方式与方法,能够根据调查任务编制统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2017年9月19日四年级上解决问题专项练习促销问题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2、每棵树苗24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3、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176元最多能买多少这样的树苗?4、一条裤子原价80元,五一期间商场举行优惠活动,买三送一,爸爸用原来买3条裤子的钱买裤子,每条裤子便宜多少钱?5、每瓶饮料3元钱,买5送1, 45名学生每人一瓶,要买多少平饮料?需要花多少钱?6、文化用品商店搞促销活动,钢笔14元一枝,买5赠2,一次买5枝,每枝便宜多少钱?7、我有1859、新华超市对某品牌的牛奶进行促销。
王阿姨带260元最多可以买几箱?还剩多少钱?10、四(1)班的同学为看望福利院的小朋友筹集了215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个布娃娃?还剩多少钱?11、李老师用了200。
统计学基础第2版-06511第1章
2019/10/4
30
标志和标志表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例如,性别是品质标志,男性或女性则是标 志的具体表现。籍贯也是品质标志,其标志 表现具体为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等;
数量标志表现是用数值来表示的。
例如,身高是数量标志,165cm、170cm、
175cm等是数量标志表现。学习成绩是数量标
主要主张:用数字、重量和尺度 来论述人口、土地、 资本等的真实情况
贡献评价:理论与方法影响统计学的形成与发展
2019/10/4
10
︽ 政 治 算 术 ︾ 第 一 版 扉 页 ︵ 一 六 九 O 年 ︶
2019/10/4
11
国势学派
代表人物:阿享瓦尔(德) (1719-1772)
代表作:《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论》
2019/10/4
7
1.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1.1.1 统计statistics的涵义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工作(statistical operation)是指具体从事统
计设计、资料搜集、整理、分析预测和提供各种统 计资料的实践活动的总称
统计资料(statistical data)是指在统计工作过程
目的——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划分现象类型, 揭示其特征和相互关系,可以反映现象总体 的内部结构及表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019/10/4
23
3.综合指标法 含义——运用多种综合指标、多种统计分 析手段,并根据现象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全面综合分析,以综合地反映客观现象的 规模、水平、比例关系、发展速度等。
和总体单位随统计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 2019/10/4指标和标志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37 。
《统计学基础(第2版)》(06511)第4章
时点指标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某一时点(瞬间) 上状况的总量指标。例如,期初或期末固定资产 额、原材料库存量以及人口总数等
6/19
此种指标说明时点现象在相应时点上所达到的总量水平大小
5
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 关系,各时期数值可以相加,资料收 集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
时点指标是说明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某 种标志值的总量。其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 接关系,各指标数值相加无意义,资料收 集通过一次性调查取得
2017/6/19 4
(2)按照总量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 程的总数量。例如,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量、一 定时期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商品流转额以及出生人 口数等
此种指标说明时期现象在相应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多少,这种 现象是在连续不断地发生的,每个时期的累计数就表明现象 在该时期整个活动过程的总成果
2017/6/19 14
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 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 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005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1% 青岛37.6% 北京35.2%
2017/6/19 15
2.比例相对指标
劳动量单位 出勤工日、定额工时、实际工日
2017/6/19 7
4.1.3
总量指标的计算
1.直接计量法
2.推算和估算法
(1)因素关系推算法 (2)比例关系推算法 (3)平衡关系推算法
2017/6/19
8
4.2
相对指标
4.2.1相对指标的意义、种类
1.相对指标的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relative number),它 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 明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所有的数量对比关系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统计学第二版课件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可能根据它的性质特点指出相应的研究方法,达到认识对象客体规律性的目的。
由统计学的发展史可知,统计学是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开始的,随着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统计学得以不断发展。
因此,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
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质和量的辩证统一过程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所谓数量方面是指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通过对这些数量方下面的研究,表明所研究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反映现象的本质。
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它们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自然现象以外的社会的*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领域的各种现象。
比如,国民财富与资产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产与消费财政与金融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下面的认识,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识。
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不研究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本身,但是社会经济和自然技术总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社会经济统计学也研究自然技术因素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研究社会生产发展对社会生活自然条件的影响。
例如,研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研究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自然条件的变化等等。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数据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例2〕20xx年,我国接待人境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
旅游业总收人556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国际旅游收人1688亿元人民币,增长14.6%,国内旅游收人3878亿元人民币,增长10.1%。
20xx年,我国旅游业虽然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但全年人境旅游者仍达到9166万人次。
这些统计数据具体地描述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说明我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进人全面加速发展期,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
一、教案说明
二、学时分配
三、各章节内容
任务一认识统计(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统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学习,要求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分类,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统计学的学科性质;(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数据的分类;(4)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法设计本任务是统计学开篇,应结合实例讲解,多提问,多与学生互动。
教学过程案例引入:通过案例《统计助力Tesco实现公司价值》,引发学生思考,统计有什么用?统计可应用在哪些领域?
一、统计的内涵
1、统计的含义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2、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的类型
二、统计的基本职能
三、统计研究的方法
四、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五、常用统计应用软件
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
课后练习 1.7 习题与实训
任务解析
教学后记
任务二数据收集(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数据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二手数据的来源及二手数据的评价,掌握原始数据的收集方式与方法,能够根据调查任务编制统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2017年9月19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