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中的人格美
论苏轼的“超然”
论苏轼的“超然”论苏轼的“超然”摘要:在中国⽂化史上,苏轼是⼀个传奇式的⼈物。
苏轼的⼀⽣是很曲折的,⽽这艰难的⼈⽣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命的⽆常,在现实⽣活中实现超越,他有儒家的忠义,有道家的洒脱,有佛家的空灵,超然于物外,真正地发掘到⼈⽣的真谛,形成了他的超然的⼈⽣态度。
他的“⼀蓑烟⾬任平⽣”道出了他的⼈格超然之美和他独特的审美风格。
苏轼超然的⼈⽣态度是在参透世间表象之后仍保持着对⽣命热情的思想超越。
苏轼的超然,是⼀种对现实⽣活苦难的超越,是⼀种对现实困顿的升华。
关键词:苏轼;超然;审美;⼈⽣态度⽼⼦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①这句话是说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
意思也就是说⼈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获得。
超然是什么呢?超然就是⼀种洒脱,不拘于名利,将个⼈得失置于度外的宽⼴⼤⽓之感,是⼀种极⾼的思想境界。
苏轼便是这类。
苏轼⼀⽣仕途坎坷,屡受贬谪,⾯对这世间⼀切的挫折,他以全新的⼈⽣态度对待接踵⽽来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态对待⼀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他随遇⽽安,乐观旷达,他的这种执着于⼈⽣⽽⼜超然于物外的⽣命范式蕴涵这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影响着⼀代⼜⼀代的⼈去超越现实物质世界的纷扰,去探寻永恒的⽣命价值。
⼀、苏轼的“超然”表现(⼀)苏轼“超然”的审美⼈⽣苏轼的⼀⽣坎坷不平。
屡次遭受多次打击,后半⽣的连续被贬以⾄于⽣活极其困窘,但他却并未被苦难困境打倒,⼆是⾯对这些不幸,从容对待,随缘⾃适,随遇⽽安,不为世俗的苦乐所影响,不因得失⽽烦闷,表现出坚定沉着的、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态度。
苏轼被贬⾄黄州、、儋州时,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但他的创作艺术却进⼊了⼀个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这贬谪的不幸却使苏轼更深刻的理解了⼈⽣,他能乐天知命,在这种⼀般⼈很难忍受的贬谪⽣活中寻得了闲适之趣,做到了胸⽆芥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死⽽悲观,正如他在《前⾚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尽,⽤之不竭,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赤壁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赤壁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宋代文人苏轼所创作的《赤壁赋》,在后代一直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这篇作品创作于宋朝元丰五年,当时作者正被贬官至黄州,在政治上处在极度抑郁和苦闷的境地,但是作者却可以用自我排遣的心情来解脱,从而写出了旷达与惟美的佳作。
本文尝试运用从作品到作者的思路,分析《赤壁赋》所蕴含的三种美,以便让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一、作品的语言之美《赤壁赋》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优美的特点,文章中构建出的形象准确、生动,能够迅速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例如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苏轼仅仅作了一点渲染和勾勒,而不是进行详尽的铺排描写,便让画面鲜明的呈现出来,且显得极为空明疏朗,让读者的想像空间由此变大。
比如在描写“风”时,将其称之为“徐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秋气的爽朗;在写“江面”时,称之为“水波不兴”,让人感觉到秋江的平静;同样,在写“白露”时用“横江”二字,在写动作时,用“纵一苇”和“凌万顷”两句,都有着其他词句难以达到的韵味。
特别是“箫声”一段尤其精彩,苏轼采取一连串比喻的手法,很好地抓住了箫声所具有的特点,当看到怨、慕、泣、诉这些字时,读者皆可以感觉到箫声那幽咽与哀婉的腔调。
在教学初期的朗诵过程中,学生如果无法体味这些特点,教师则需要刻意加以强调。
再比如《赤壁赋》里面对偶句、四字短句应用较多,这也使本文读起来有着琅琅上口的音韵之美,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熟读、精读,相信学生定能从中体味到作品语言之美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的形式之美苏轼的这篇《赤壁赋》在结构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美在于,它中间采取了主客问答的方式。
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汉朝为止,散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单句特点,六朝以后,骈文开始大量出现,对辞藻、排偶、音律等非常讲究,但也由此带来了内容的华而不实之弊,唐代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殆至晚唐,古文运动也终于趋向衰落,使得文风重新回到讲求雕章琢句的境界中去。
到了北宋苏轼时代,则又提出师法韩愈、文道统一的观点,于是才有了所谓宋朝散文六大家,也才有了苏轼的这篇平易自然的《赤壁赋》,但在形式上,赤壁赋则依然有前朝遗风,保留了主客问答的华丽形式,作者虚拟出一个“客”来,用于和作者对话,表现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一面。
苏轼人格魅力
在饮食文化日益昌盛的当今谈及苏轼,也许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羹……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苏轼以其诗词所表现的独特人格魅力滋润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九百余年后的今天,苏轼这个名字仍然被人们牢牢记着,在于他无限的魅力:文品“诗赋传千古”,人品“峨眉共比高”。
那么,让我们一同走近苏轼。
在宋璀璨的词坛上,苏轼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一扫前朝词中弥漫的温婉柔情,大气纵横地开创了豪放一派,为词体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
人格美是苏词的灵魂,苏轼词所表现的人格美是通过苏轼人格在其词作中的艺术转化得到了体现。
高洁的情操东坡热爱大自然,小时候就亲自种松树(《戏作种松》),还一生喜爱竹子。
苏轼爱竹之情最为有名的诗句是:“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於潜僧绿筠竹》)。
东坡还借梅抒怀,如“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梅兰竹菊素有“四君子”之称,本身就代表了高洁、顽强的品质。
苏轼亲梅、近兰、爱竹、比菊提升了他的灵魂――宁折不弯、刚正不阿。
潇洒豪放苏轼能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潇洒境界。
和他的履历与人生信奉休息相关。
一方面,苏轼在政治上命运多舛几番风雨,坚强的意志力在痛苦中潇洒出炉;另一方面,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文学和仕途上的成就无形中有给了他百倍的自信。
使他能以豪迈的态度对待政治上受到的挫折,随缘自适的旷达享受人生的美好。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能经常拥有一副潇洒旷达的襟怀。
《洞仙歌》(“冰饥玉骨”)就真实的反映了苏轼独特的人格美。
词人以“冰饥玉骨”来形容她的美丽和脱俗,来暗示她的品格高洁和凛然不可侵犯。
那位冰饥玉骨的女子,其实就是词人所颂扬的坚守“独立不倚”“危言危行”名节的理想品格的象征。
“豪放独立”的人格还表现苏轼在政治斗争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而不随波逐流。
这种坚持自己的思想,宁可孤独自守,也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在《卜算子》中得到了形象的表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一.序论1.本文中心论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二.本论1.苏轼生平事迹。
2.苏轼人格魅力分析,根据其人生经历。
3.苏轼文学成就分析,从文,诗,词入手。
三.结论1.我心中的苏轼及我对苏轼的评价。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从思想上加以组合,形成了一个三教合一的文化体,其文学成就更是人类的一宝贵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个多才多艺,性格多面,刚直、真诚、忘我、爱民的文人。
他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人格,不仅在宋代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与号召力,对后世文化人格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人格魅力文学成就率真诗词巅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中国词学史上,有一位泰斗人物、风流人物是永远不会被大浪淘尽的,是不得不提的,不仅现在要提,将来永远也要提。
他就是中国词坛第一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不仅文学功底非凡,其画意也很高超,擅长画竹子,学习文同,也喜画枯木怪石。
他较早的倡导文人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他是"苏、黄、米、蔡" 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擅长行书、楷书,他的书法吸取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创造,不是简单机械的去学习古人。
他在拿笔上运用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方法,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黃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家事:祖父苏序,字仲先。
分析苏轼诗歌风格
分析苏轼诗歌风格分析苏轼诗歌风格 引⾔:苏轼的词风独树⼀帜且千姿万态。
豪放中⼜见清雄之⽓,以下就是⼩编为⼤家来分析苏轼诗歌独特的风格,欢迎⼤家阅读和借鉴!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学家。
他⼀⽣屡遭贬斥,坎珂多艰。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是⾛向了旷达清放。
⼈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
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也。
以吾⾔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乐观性情之表现也。
苏轼的性格核⼼,乃是他的率真乐观。
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的原因来看,则⽏宁说是⼀场性格悲剧。
苏轼的“真”,使他⼼中⽆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就如王⽔照先⽣所说:“保持⼀⼰直率的个性,追求⽆饰的⾃然⼈格,是苏轼⼈⽣观、⽂学观构成的核⼼。
”借此本⽂试详细论述苏轼的直率性格及其对⽂学的影响。
⼀、苏轼性格形成的⽂化基础 研究苏轼离不开他⽣活的⽂化氛围,因为每个⼈出⽣在特定的时代,就要受到这种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浸润。
在三教合⼀思潮的影响下,宋代⽂⼈的⽂化性格迥异于前代⽂⼈。
苏轼也不例外,他的处事⽅式发⽣了改变,在他的思想中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由不再是相互排斥的两级。
他有参政的热情,跟很多仕⼦⼀样,经科举考试⽽⼊仕,⼊仕后也怀着“奋励有当世志” 的宏⼤抱负和“为君铸作百炼⼑,要斩长鲸为万段”的雄⼼壮志。
然⽽他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宁静的⼼态,⽽这种宁静的⼼态不以环境的改变⽽改变。
苏轼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
往年更被⼀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芋饮⽔,与黎族⼈民⼀起过着艰苦的⽣活。
苏轼对苦难并⾮⿇⽊不仁,对加诸其⾝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是以⼀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对待⼀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著于⼈⽣⽽⼜超然物外的⽣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前言“东坡何罪,唯以名太高”,东坡的才干,锋芒毕露却又深沉高远。
历代关于苏轼的作品的分析,文学地位的排定,从未断绝。
只是“文乃人之精血”,只有了解苏轼,了解苏轼的品行才干,为人之道,了解他的人格魅力,能体会其作品的奥妙所在。
此文以综合前人关于东坡人生的评价,原因探讨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自制文章之所用。
一:国人对苏轼为人的评价苏轼为人,天下人皆津津乐道。
《宋史》评论说:“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
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
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
”[1]欧阳修评价说:“不意后生能达斯里也。
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
”同时期,张方平亦说:“苏轼敏尤可爱。
”[2]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
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3]南宋时期,宋高宗说:“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
”[4]而宋孝宗在评论苏轼一生所为时感慨:“负其豪气,志在行其所学。
”[5] 近代之人关于苏轼评价的,莫不以林语堂的评价为尊:“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有着鲜明的特点。
店铺精心为你整理了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篇1其一、说理中显趣味——一理趣取胜。
宋代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理,而苏轼却是一说理大家。
所谓理趣,大体上[objectObject]就是诗中所含之理富于生机与灵气,即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诗人眺望庐山,看到山岭连绵,峰峦环列,高低巍峨的景象,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视觉不同,看到的情况各不相同。
于是作者想到,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只看见庐山的一个局部,或被某中现象所迷惑。
这也就告诉我们:凡是主观片面,各执一端,都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见到真相,需要走出自身局限,从搞出全面洞察。
全诗融景物、感情、哲理于一体,是一首不朽的哲理诗。
苏轼诗的理不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让读者通过作品的形象去感受、联想后,然后悟出一些新颖而深邃的哲理。
又如他的《和子由渑池相会》:“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
前四句比喻生动奇妙,单行入律,一气呵成,后四句再以所闻所见所忆的情景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使前后两部分紧密相连、虚实相生。
全篇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深邃的人生哲理,古能动人深情又发人深思。
其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苏轼的诗既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其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他的《李氏园》揭露了官僚贵族兼并土地的罪行,他们为了建筑“美园圃”不惜“夺民田”,“破千家”。
宋韵文化视角下的苏轼诗词的宋韵之美
宋韵文化视角下的苏轼诗词的宋韵之美摘要:在宋韵文化的传播中,宋代诗词因其众多的优秀词作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文人,依旧散发着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其中,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作的杰出诗词作品及其人格魅力至今影响着人们。
本文即是从宋韵的视角来窥探苏轼诗词中的宋韵之美,可知:一、苏轼诗词的豪放风格折射出宋韵文化中慷慨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理想;二、苏轼诗词的情景交融呈现出宋韵文化中细腻的柔情和真切的性情;三;苏轼诗词的深刻哲思流露出宋韵文化中璀璨的真理和智慧。
关键词:宋韵文化;苏轼;宋韵之美韵,最早指声韵。
舍声言韵,从晋宋人开始,晋宋人言韵,又是从人物品藻开始的。
而至宋,宋韵文化的“韵”突出表现为“逸”。
“逸”本来是指一种生活所体现的形态和精神所展现的境界,这种“逸”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渗透到了艺术之中,使得“逸品”的一个特点是“得之自然”,这种“自然”是指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情感态度和精神理想境界[1]。
因此,在宋韵文化中的“逸品”,一方面集中表现出艺术家的超脱世俗的价值观,它要和真实的人生拉开距离,因此其中的诗词作品呈现出的审美意象往往是简单的;另一方面,其表现出艺术家对历史人生的深切感悟,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感和历史感,诗词作品展现出富有意蕴的审美意境,即所谓真情实意。
所以宋韵文化常常是矛盾统一的,远离生活,深入生活。
谈及宋韵,必然绕不开苏轼,苏轼的诗词风格与宋韵之美浑融一体。
观其一生,苏轼宦海沉浮,人生几经波折,自然山河成了他聊以自慰的挚友,在自身人生境遇条件下,苏轼成为一名“杂家”。
他将身心与美景交汇,作品与宋韵之美达到和谐统一,创作出了诗句如画,富有宋韵之美的诗句,苏轼也由此实现了由感官的初级审美到精神层面的超然递进[2]。
他会在寄情山水中寻求心灵的突破点,不管是面对人生的逆境,还是面对人生的顺境,所以苏轼的作品风格既有超脱潇洒的一面,又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可以说苏轼的诗词典型的承载和传递了宋韵之美。
苏轼的人生观
苏轼的人生观一、立场坚定、荣辱不惊苏轼从不趋炎附势,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气节。
无论穷达显厄,他都能勤政爱民,兴利除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厄运面前,从不屈服,坦然面对,恪守道义,讲究风节。
二、超越自我、寄情山水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把自己封闭起来,常常登山临水,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壮美,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跳出个人狭小的圈子,超脱地看待变化无常的人生。
三、随遇而安、超然自适逆境中的苏轼和农夫一样,春至而耘,秋至而收,完全融入当地生活。
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
四、热爱生活、旷放豁达苏轼虽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但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在身处逆境时,仍然热爱生活,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
【关键词】荣辱不惊、超然自适、热爱生活、旷放豁达。
到了杭州,苏轼在贯彻新法方面注意了因地制宜,避害就利,施行了不少善政,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调任密州大守。
密州很穷,难有作为。
苏轼捡了几十个弃婴养在家里,算是一点功德。
但在文学上却成果硕硕,真正的“苏词”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此时创作的名篇。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
上任才三个多月,赶上黄河决口,他日夜与军民挡水筑城,四十余日过家门而不入,终于保住了城池和民房财产。
洪水过后,他又向朝廷请求拨款,修筑了城南大坝,并建黄楼镇水。
此举中,苏轼的治世才能得以发挥,受到神宗下旨嘉奖。
他自己也十分自得,此时的文学集子便以“黄楼”命名。
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奉旨调任湖州,在谢恩奏章中,他说了几句批评时政有点过分的话,引起了熙宁党人的嫉恨,他们又从苏轼以往诗作中搜罗出一些谤怨朝廷的诗句,制造了著名的“乌台(御史台的别称)诗案”。
这个案子差点要了苏轼的命。
苏轼这次系狱,主要原因并不在诗上,而在于政治方面。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苏轼诗词作品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苏轼诗词作品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摘要:随着《狼牙山五壮士》《谁是最可爱的人》重新回归语文教材,选择好的语文课文培养青少年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益发重要。
而宋朝大学士苏轼的诗词有多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以其真挚、厚重、旷达、豪迈,情文并举,入骨随心,涵养国人的身心精神,对一代代青年学生的人格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苏轼诗词作品;人文精神一、真挚的手足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手足亲情是人生最可宝贵的情感。
但随着时代发展,经济社会节奏加快,很多亲情都淡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冲击巨大。
如何在经济社会中保留一份亲情真味?如何培养学生珍视手足亲情?苏轼入选中学教材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疑给了学生们一剂精神的甘霖。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正在山东密州做太守,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直到东方天亮。
这种千里阻隔难以团圆的思念,催生词人信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佳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作开篇起笔不凡:一轮圆月,往往寄托着人们团圆相聚的愿望,而皎洁的明月,更是让人联想到纯净自然的人格。
作为一个气质豪放、性格浪漫的文学大家,词人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思念犹如插上了翅膀,思亲之情跨越千里,天上人间自由翱翔,欲与兄弟苏辙相见言欢,一叙离情。
词作下阕照应诗题“兼怀子由”。
由中秋圆月联想到兄弟分离,感念人生的聚散无常。
月亮在移动,显示夜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楼阁,穿过雕花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的哥哥苏轼,饱含着怀念弟弟的深情。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啊?于是词人便禁不住埋怨明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你为什么总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
继而,诗人笔锋一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月也有阴晴圆缺。
她同样有被乌云遮住、有亏损残缺的时候,自古以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浅析苏轼性格中至情至性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君子小人论
苏轼的论说文里,几乎每篇都有“君子”字眼,一篇简短的论文中,甚至有多个“君子”词汇出现。
例如,他的《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总字数为846字,“君子”出现4次;《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仅仅697字,就出现“君子”一词7次;《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981字,“君子”一词出现了8次;《大臣论》有1442个字,出现“君子”的地方有13处。
学术界对苏轼的文学思想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其作品中的君子思想,进行文学、伦理、哲学和政治的关联综合研究,值得进一步加以挖掘和扩展。
“君子”一词的用法苏轼眼中的“君子”,继承儒家的传统见解,基本上是道德高尚的含义。
君子的称呼,是对道德高尚的赞誉。
例如,他的《顺济王庙新获石记》指出:“轼不敢私有,而留之庙中,与好古博雅君子共之,以昭示王之神圣英烈不可不敬者如此。
”但是,实际的运用也有多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君”是对人的尊称。
苏轼的《墨君堂记》里指出称呼中“公、君、尔、汝”,都有分别:“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
”“先君子”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苏轼的《灵壁张氏园亭记》说:“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后有君子”是对未来贤达的称呼。
苏轼的《陈公弼传》:“轼平生不为行状墓碑,而独为此文,后有君子得以考览焉。
”“隐君子”的说法,苏轼特指那些隐居的贤良之士,他们离群索居,行踪不定,是值得寻觅的资源。
他在《超然台记》指出:“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苏轼在《盖公堂记》里说:“胶西东并海,南放于九仙,北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
”“古之君子”“后之君子”和“后世君子”,苏轼指出“古之君子”是恪守儒家伦理的典范,“后之君子”“后世君子”则偏离了儒家正统的君子之道,实质上是小人、伪君子。
苏轼的《伊尹论》指出:“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从苏轼的诗词看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
从苏轼的诗词看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摘要】苏轼的文学艺术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
空灵秀逸,朴质清秀。
他的人生态度具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和关注百姓疾苦,更加崇尚道家思想并回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大大解脱,具有儒的思想过上农人的生活。
我们在语文课上要正确指导学生解读他的诗词,让学生真正了解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语文;诗词;创造;人生态度;艺术风格;儒佛道思想笔者在执教2012年5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的第4《给诗加“腰》一课时(书110页),我们发现苏小妹与苏轼两姊妹都很精通诗词,特别是苏轼在诗词方面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本课就介绍了他们在一起讨论诗句的境况,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两句中间各加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绝句。
”苏轼思索随即说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认为“摇”“映”二字能写出柳树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还不是最佳的字,他们讨论后最后确定改为“扶”和“失”更好,于是诗最终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这样能准确地描写了月、梅花融为一体的情景。
我们上课时要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又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诗中看出,他壮志难酬、愤懑自嘲自解的难言之情,元丰六年正是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五个年头,虽有耕种田地可以自勉,也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却壮志未酬,心忧国事,从他的“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念无与为乐者,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那种高尚人生态度,真正通过描写把人代入空明清蒸,亦真变幻,赏心悦目的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耳”,表达了作者被贬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的那种悲凉与痛苦,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文中表达了作者集儒、道、佛思想一生的人生态度。
笔者们再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中的第五首(《浣溪沙》—苏轼)(书206页)一文时,看出了苏轼自己被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当时苏轼已经48岁了,但忽见泉水两流,激发起作者的不悲自发,虽失意而仍然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但从他的首句“山下兰芽短侵溪”到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
从《定风波》(长羡人间琢玉郎)来看苏轼笔下的女性美
从《定风波》(长羡人间琢玉郎)来看苏轼笔下的女性美在苏轼的笔下,存在有大量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柔奴就是其中之一。
作品《定风波》(长羡人间琢玉郎)充分展示了柔奴这一形象的容貌美、才艺美、品行美,体现了苏轼作品中女性美的特点,表现了他进步的女性观。
关键词:柔奴容貌美才艺美品行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尽管审美会因人因时而异,但一些普遍的共同的美还是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冈为欣赏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不仅有共同美的存在,而且荧感也有共同性。
所谓“美有同嗜然”,人人会心,古今同品。
比如苏轼在《定风波》中刻画的人物柔奴就代表了古今、人人都认同的美。
不仅在宋人看来是美的,在今天看来也是美的。
柔奴这一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电使得作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魅力、审美价值。
美和丑总是相对而言的。
有的人外表很丑,但心灵很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外表丑陋内心美好的形象,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外表奇丑,而心地却十分善良这是化“丑”为美。
在文学形象中也不乏外表美而心灵丑者,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外表美丽,内心狠毒,我们只能把她作为文学形象来欣赏,而不应向她的人品来学习。
她还不能算作理想的美。
如果单纯说一个女子的容貌美,似乎不足为奇。
外表美是一种外在的美,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美,心灵的美,而柔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不仅有美丽的容颜还有美好的心灵,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统一。
下面我们就赏析一下柔奴体现的女性美之所在:一、容貌美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同然可以通过善的行为改变其形象,但不可甭认,一个人的外表美也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在相互不是很了解的前提下.第一印象占了很大的比重,影响到人的视觉,为什么青年人看起来比老年人要好,是因为年轻人的外貌年轻,肤色好,而老年人则饱经沧桑,面部多是皱纹,但老年人有丰富经验和远高于年轻人的智慧在苏轼笔下的歌妓舞女大多是美女,柔奴是其中之一。
苏轼《定风波》(氏羡人问琢玉郎)的原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苏轼词中的人格美
苏轼词中的人格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东坡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形成了他旷达洒脱的生命情怀,这种情怀反映在词作中就形成了清旷的艺术风格。
他笑对人生厄运的旷达洒脱态度感动着一代代读者,其富有清旷风格的词作也使读者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慰藉。
苏轼文思敏捷、多才多艺,在诗、词、赋、文、书、画等艺术方面均取得惊人成就:在诗歌创作方面,极富理趣之妙,与江西诗派“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一的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作为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赋体方面,《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尽人皆知、流传甚广;在散文方面,与其父、弟合成“三苏”,与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并居“唐宋八大家”之中;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又擅长绘画,尤工水墨,以墨竹开文人画先河。
就是这样的一位天才作家却屡遭横逆、命途多舛、饱尝人生艰辛。
“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在位期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受贬谪”。
然而,苏轼是伟大的。
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境中,苏轼没有一味徘徊沉溺于痛苦悲哀之中,而是力求超越,以一种寓意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旷达洒脱态度对待得失祸福。
最终排遣了郁闷,把自己从悲观失望中解脱出来,超脱了世俗得失的羁绊,洋溢出了最有底蕴的旷达洒脱。
这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讲,苏轼在天性中既有欲以天下为己任的“用世之志意”,也同时禀有不为外物得失荣辱所累的“旷达之襟怀”。
正因如此,苏轼获得了人生哲理与文学艺术的双丰收。
《东坡乐府》三百四十多首词作,相当一部分作品都直接或婉转的体现其旷达洒脱的人格。
基于上述简单概括,下面试结合苏轼富有代表性的词作加以详细阐述。
其一,直接抒写豪迈昂扬的斗志或淡泊明志、洁身自好的情趣熙宁三年,西夏大举入侵环、庆二州,熙宁四年,占抚宁诸城。
苏轼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人格魅力1、艺术上才华横溢的苏――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从苏词中看苏轼的人格魅力,领略到的是他艺术上的才华横溢。
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
诗词散文皆有杰出成就,亦善书法绘画。
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对当时和后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开有宋一代诗歌新风貌;词创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魅力首先来自他在文学上纵横驰骋的杰出表现。
他把人生的感悟、心灵的火花、深刻的见解都付诸笔端,思想敏锐、文笔优美,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气息,充溢着思想和审美的魅力。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发展了婉约词,风格多样;苏词开拓词的题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谈禅说理等各个方面。
苏词不协音律,内容丰富、境界阔大。
文学是支撑苏东坡生命的顶梁柱之一,他的智慧和魅力也更多地体现在这里。
2、政治上正直果敢的苏――体恤民情,政缋卓越从苏词中看苏轼的人格魅力,观赏到的是他那“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奔放洒脱,有为而作,正直果敢。
他的一生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在官场沉浮中,他执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虽然政治上一再遭受挫折,但他在历任地方官吏时,非常关心人民疾苦,体恤民情。
典型著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作者写的第一首豪放词。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
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具体 的作 品及 语 境 。
二、 意 境 概 念
旨。 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 就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如 柳宗元的《 溪居》 : “ 久为簪组 累, 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
邻, 偶 似 山林 客 。 晓耕 翻露 草 , 夜榜 响 溪石 。 来 往不 逢 人 , 长 歌 楚 天 碧 。” 表 面 写诗 人溪 居 的 闲适 、 惬意 , 但 只 要 联 想 到 诗 人被 贬 的 经历 . 就不难看出。 诗人 是 不 怨 而怨 。 借 诗歌 来 表达 自己有 才遭 贬 而 不被 重用 的 悲愤 之情 。 再者 . 鉴 赏诗 歌 时 , 可 以 通 过 想 象 再 造 形 象 进 入 到 作 品 的意 境 中 , 例如读杜甫《 茅 屋 为 秋风 所 破 歌 》 中“ 八 月秋 高 风怒 号 . 卷 我 屋 上三 重 茅 ” , “ 唇焦 口燥 呼 不得 , 归 来倚 杖 自叹 息 ” 几句 . 就 会 有 一 幅 在 飒 立 秋 风 中 残 破 茅
桥 上覆 盖 着 层 层 白霜 , 印下 了 早 行 人 的足 迹 。 再 如 鉴 赏
霏 。” 将 杨 柳 的依 依 之 态 和 依 依 惜 别 之 情 融 合 在 一 起 。 自居 易 的 《 琵琶行》 中的“ 醉不成欢惨将别 , 别 时 茫 茫 江 浸 月” 就是用“ 酒” 这 一意 象 来 书 写 离别 之 情 的 。 还 有表 达 思 乡类 的 意 象 : 月亮 、 鸿雁 、 捣衣等。李 白的“ 举 头 望
譬I l l , 大 语 文 论 坛 ・ 文 史 天 地
宗元的《 江雪 》 诗“ 千山 鸟 飞 绝 , 万径 人 踪 灭 。 孤 舟 蓑 笠 翁. 独钓寒江 雪” 中。 它 们 就 已 从 物 象 变 为 融 入 诗 人 情
感一 不 屈 服 于环 境 。 傲 然 倔强 , 充 满 主观 情 绪 意 味 的意
明 月。 低头思故乡” , 就是用“ 明 月” 寄 托 乡思 的 典 例 。又
杜 甫《 登高》 中的“ 无边 落 木 萧 萧 下 , 不尽长 江滚滚来 ” 两句. 可 以 在脑 海 中浮 现 出这 样 一 幅 画 面 : 诗 人 登 高 远 眺. 看 到 一 眼 望 不 到边 的落 叶纷 纷 而 下 . 滔 滔 江 水 滚 滚 而流 。诗 歌 境 界 阔 大 , 但画 面 特 点 萧 瑟 凄 冷 , 诗 人 触 景 生情 。 不 由得 悲 由 心 中 而生 , 发出“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 年 多病 独 登 台 ” 的 感慨 。 没 有想 象 和 联想 , 就 没有 诗歌 。要 准确 把 握 诗 歌 主
如: “ 菊花” 代 表 高洁 . “ 松梅竹~岁寒三友 ” 是 坚 强 不 屈 人格的象征 . “ 杜鹃” 意象表示悲凉凄苦情怀 , “ 春” 意 象 象征温暖 、 生命兴盛 , “ 秋” 意 象象 征 万 物 凋 零 、 年 华 流 逝、 失意人生等。 总之 。 中 国古 典 诗 歌 意 象 很 多 , 意蕴丰 富 , 一 个 意 象 的含 义 也 不 是 固 定 的 . 要准确理解意象含 义 . 还 要 结
薇》 中就 有 “ 昔我 往矣 , 杨柳 依依 ; 今 我来 思 , 雨 雪 罪
诗人温庭筠的《 商山早行》 中的“ 鸡声茅店 月, 人迹板桥
霜” 两句 . 就是 一副形象生动 的游子早行 图 . 荒 村 野 店
中。 旅 客 被鸡 鸣 声 唤 起 赶 路 , 天 空 还 挂 着 ~ 弯残 月 。 板
象了。 在 中 国 诗歌 悠久 的历 史 长 河 中 .正 是 由 于 有 许 多
物象被 文人骚客经常使 用 . 来寄托 情感 。 抒 发悲愤 , 因 此它们 已经形成了具有固定含 义的意象 。如表达送别
类的意象 : 杨柳、 长亭、 南浦 、 酒 等 。早 在 《 诗经 . , J 、 雅・ 采
在 眼 前 。通 过 这 种再 造 想 象 , 就可 以感 受 到诗 人 痛 苦 凄 凉 的 心境 . 就不难理解“ 安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大庇 天 下 寒 士 俱欢颜” 的美 好 愿望 是建 立 在诗 人 凄惨 的厄 运 上 的 。
总而言之 . 鉴 赏 古诗 词 就 要 抓 住 意 象 和 意 境 。 并 借
势, 抒 发 自 己热 爱 自然 , 积 极 进 取 的精 神 , 可 谓 情 与 景
高度统一。
助想 象和 联想还原画面 , 再 造形象 。 把 握主 旨 , 品味 情
屋前 . 一 位老 人倚 仗独 立 , 满 目焦 虑 和 无 奈 的 画面 浮 现
“ 意境” 的“ 意” 是 诗 人在 诗 中 抒发 的思 想 感情 . “ 境”
是 诗 人 所 描 绘 的 生 活 图景 . “ 意 境 ”就 是 诗 人 主 观 情 感
与客 观景 物相 交融而 创造 出来 的浑然 一体 的艺 术境
界 。换 言 之 , 意境是意象的高级形态 , 也 是 文 学 典 型 化 原 则 在 诗 歌 创 作 中具 体 运 用 的审 美 结 晶 .它 能 使 读 者 在 品味 中 经 过 想 象 和 联 想 获得 更 为 广 阔 的 艺 术 天 地 。
例 如 李 白的 《 望庐山瀑布》 “ 日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遥 看 瀑 布 挂前川 , 飞 流 直 下三 干 尺 ,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诗 人 通 过 大胆的想象 . 神思天外 . 写 出庐 山瀑 布壮 美 与 宏 大 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