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讲义
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这样的现象:小朋友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汽车,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另一个同伴。
这些都是什么行为呢?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还包括:谦让、帮助他人等。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3岁以前,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助人等行为。
经常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或送给他人玩。
第二阶段是3-6/7岁,此时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孩子的合作行为发展迅速,这也是幼儿发生频率最高的亲社会行为。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具体表现为: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什么都要一人一半,分享时还容易受物品数量的影响,如果多则更可能分享;另外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的反应也不同,比如如果对方是他亲近且喜欢的,更可能分享;分享时,相对于玩具,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幼儿亲社会行为在这一时期也出现明显个别差异,有差异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
其中家庭是主要影响因素。
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温和型父母则更可能培养利他幼儿,温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同伴的相互作用。
在幼儿同伴的安慰、帮助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社会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体。
每种文化对于亲社会行为的鼓励是不同的。
东方文化强调群体和谐,这也使得亚洲人们更加重视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宏观上说,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物。
大众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有影响,其中电视是一个重要途径,像幼儿喜欢看动画,也会学习里面的人物互帮互助。
学龄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动机
学龄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动机学龄前儿童是指3-6岁之间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动机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亲社会行为动机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亲社会行为动机是指个体出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或者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和动力。
在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动机主要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动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显著。
如果父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表现亲社会行为,比如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活动等,孩子很容易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形成自己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动机。
而如果父母缺乏亲社会行为,孩子可能会缺乏这方面的动机。
学校教育对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动机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学校是孩子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老师是孩子的权威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等方式,引导学龄前儿童树立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动机,比如通过课堂上讲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组织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等。
学校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积极的教育手段,比如表扬、奖励等来强化学龄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动机。
社会环境对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动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社会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环境,不同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都会对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动机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些互助合作的社会环境中,孩子更容易接受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从而形成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动机;而在一些竞争压力大、利己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孩子可能更容易形成消极的亲社会行为动机。
社会环境对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动机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学龄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动机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指儿童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习和逐渐掌握各种社会交往技能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发展对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1-2岁的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对他人的兴趣,并尝试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互动。
他们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例如学会与人眼神接触、微笑和挥手。
在这个阶段,家庭和保育人员的陪伴和指导对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2-3岁的儿童开始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行为,如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分享玩具和合作游戏等。
他们逐渐学会了与他人分享注意力和情感,学会了等待和轮流等待。
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帮助他们发展出尊重和合作的态度。
3-4岁的儿童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社交技能。
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他们开始发展友谊关系,与其他儿童建立起亲密的联系。
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学会解决冲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到了4-5岁的阶段,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进一步巩固。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并能够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和时间,表现出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帮助他们发展出积极的人际关系。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提供一个积极、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
教育者可以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认可,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其次,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帮助儿童模仿和学习社交技能。
教育者可以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另外,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技能也是重要的一环。
教育者可以教授儿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以便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1. 介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社交行为的培养对于建立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至关重要。
在366岁儿童的亲社会岁阶段,孩子正处于社交化阶段,此时是家长和教育者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时期。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3行为。
2.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目的是帮助别人、分享、照顾和支持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积极的、善良的行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玩具、食品等•合作: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合理分配任务,相互帮助•照顾:善待他人、照顾他人,就像照顾自己一样•支持: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安慰他人、帮助他人面对挑战3~6岁的孩子正在发展出更加成熟的亲社会行为,并有能力处理一些社交难题,如解决冲突、交友、沟通等。
3. 如何培养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3.1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共情是指感知他人的心情和需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共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很多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基于共情而产生的。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共情能力:•主动倾听和反馈孩子的情感需求•带着孩子去观察和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情感3.2 教育孩子分享的重要性3~6岁的孩子通过分享来表达和交流情感,分享可以增加孩子的社交技能和促进孩子的集体合作。
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会分享。
以下是鼓励孩子分享的方法:•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和食物•教育孩子交换物品而不是争夺•赞美孩子对他人分享的积极行为3.3 鼓励孩子懂得合作合作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体现,家长可以通过增加游戏的合作元素、组织孩子的小团队活动、教育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以下是鼓励孩子懂得合作的方法:•教育孩子公平地分配任务•鼓励孩子相互协作,把任务分成别人可以完成的小部分•赞美孩子的合作和协调能力3.4 认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孩子的个性和发展程度的差异,因为不同的孩子成长的速度和方式都不一样。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1. 初期阶段(1-2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习与他人互动。
他们会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并尝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2. 中期阶段(2-3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表现出更强烈的情感和意愿。
他们会尝试控制自己的环境,并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3. 后期阶段(3-4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和友善行为。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1. 模仿行为在早期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模仿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
他们会模仿成年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并尝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2. 自我意识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表现出更强烈的情感和意愿。
3. 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他们会尝试控制自己的环境,并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
4. 同情心和友善行为在后期阶段,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和友善行为。
他们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学习如何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5. 冲突解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
他们会尝试通过谈判、让步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
6. 社交技能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例如:与人交流、分享、合作、处理矛盾等。
这些技能对于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三、总结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并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和友善行为。
这些技能对于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在教育幼儿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3-6岁是儿童发展中重要的阶段,他们开始进入幼儿园,学会与他人互动,并开始独立地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社交能力得到大幅发展,他们会更多地与同龄人和成年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以下是3-6岁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南。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与同龄人更多地进行互动。
他们开始建立友谊,并能够在游戏中与其他孩子合作。
幼儿园是一个重要的社交环境,儿童可以在这里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2.发展合作和交流技巧:在这个阶段,儿童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他们开始主动参与对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他们开始理解良好的沟通对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使用日常用语和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3.培养自我节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独立地解决问题。
他们开始学会等待和分享,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
儿童也开始理解并尊重其他人的感受,并学会解决小冲突。
4.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幼儿阶段的儿童需要培养适应团队活动的能力。
他们逐渐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合作,互相帮助和尊重他人。
他们开始理解并接受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并学会在集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5.培养自我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对自己建立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儿童也开始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
6.培养积极的亲社会行为:3-6岁的儿童逐渐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并愿意帮助他们。
他们表现出关怀他人和分享的行为,并开始有意识地行使他们的道德责任。
幼儿园可以为儿童提供机会去体验和发展这些亲社会行为。
7.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个人独立性:3-6岁的儿童开始培养他们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地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他们逐渐学会自我评估和接受他人的批评。
幼儿园和家庭环境中的鼓励和支持对儿童个人独立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3-6岁的儿童发展阶段,家庭和幼儿园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提供适当的社交环境来促进儿童的社交发展。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与他人互动时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包括情感表达、合作、分享、争取注意和解决冲突等。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如下:1. 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开心、生气、害怕等。
他们能够用词语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行为来理解他人的情感。
2. 合作能力逐步形成:学前儿童逐渐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他们开始能够遵循规则、分工合作和分享资源,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权益。
3. 分享意识逐渐形成:学前儿童开始懂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和经验。
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并主动帮助他人。
4. 争取注意和关注的行为增多:学前儿童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许,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如大声说话、做出夸张的动作等。
他们开始懂得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5. 解决冲突的能力逐渐提升:学前儿童在与他人互动中经常会遇到冲突,他们开始学会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解决冲突。
他们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学会妥协、合作解决问题。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社会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家长应该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尊重和倾听儿童的意见,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2. 建立良好的社交模型: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身边的大人和同伴,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他们良好社交行为的榜样,展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
3. 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学前儿童需要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和学习,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
可以通过参加幼儿园和社区组织的活动,让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儿童互动。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内容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内容【导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同芳龄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
3到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社会领域内容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社交能力、情绪管理、道德观念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3到6岁儿童的社会领域发展指南。
一、社交能力的培养1. 与他人合作在3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融入集体生活,需要学会与同伴共同合作。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适当安排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享玩具和时间,从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 礼貌与礼仪礼貌和礼仪是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3到6岁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榜样行为来教导孩子如何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从而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3. 客观认识自我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学会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和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形成积极、自信的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交生活。
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1. 情绪表达与认知3到6岁是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
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
2. 情绪调节与冲突解决鼓励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学会用积极、合理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情绪化和冲动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也要教导他们如何与同伴进行友好沟通,学会解决冲突,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
三、理性和道德观念的培养1. 个人责任感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参与家务、照顾小动物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个人责任感。
让他们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和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
2. 共情和关爱孩子们在3到6岁这个阶段,逐渐懂得了解他人的感受,能够产生共情和关爱之情。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共享故事、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表达他们的情感,培养出善良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友爱、合作和关心他人的行为。
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社会互动,建立社会关系,发展亲社会行为。
本文旨在探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一、幼儿园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创设积极友好的合作氛围。
幼儿园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创设积极友好的合作氛围能够激发幼儿表达关心和友爱的欲望,有助于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2.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
幼儿园应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鼓励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实践。
例如,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友爱情感和社交技能。
二、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1.分享行为。
分享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幼儿园里,幼儿常常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食物,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友爱。
2.合作行为。
合作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幼儿园里的活动常常需要幼儿共同合作完成,如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
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意见。
3.安慰行为。
当其他幼儿情绪低落或受伤时,一些幼儿会表现出关心和安慰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给予拥抱、安抚的话语,以减轻他人的痛苦。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1.初级阶段3-4岁的幼儿开始逐渐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能够表达出简单的关心和关注,但在实际行动中仍较为自私。
2.中级阶段4-5岁的幼儿开始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
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并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
在合作中,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
3.高级阶段5-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亲社会行为能力。
他们可以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情绪状态,逐渐培养出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促进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方法1.家庭培养家庭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环境。
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亲密接触、给予爱与关怀,以及培养他们分享、合作的习惯,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提供良好的基础。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开始进入集体生活,与其他同龄孩子一起学习和玩耍。
这是他们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和互动时,表现出的关心、关爱、合作和分享等行为。
幼儿园是一个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环境,因此,研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对于幼儿园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 玩耍和合作在幼儿园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玩具,这给了他们学习合作和分享的机会。
幼儿们通常会遵循社会规范进行游戏,并在合作中学习等待和分享的能力。
2. 社交技巧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社交技巧的重要场所。
通过与其他孩子互动,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谈、分享物品和尊重别人的个人空间。
这些社交技巧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1. 初期自我中心3-4岁幼儿常常表现出自我中心的行为,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理解。
2. 同伴关系的建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与同伴建立密切的关系。
他们表现出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来与其他孩子互动,这对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 分享和帮助意识的形成5-6岁幼儿逐渐形成了分享和帮助意识。
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并乐于助人。
这一阶段对于促进幼儿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培养幼儿园亲社会行为的策略1. 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幼儿可以模仿和学习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2. 社会情感教育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关爱和分享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与老人们交流互动,提高幼儿的关爱意识。
3. 以身作则教师是幼儿园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角色。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3岁以前)
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3~6、7岁)
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 出现明显个别差异
eg: 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 送玩具给他人动
eg: 合作行为发展迅速;
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 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01
02
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 在的因素。
移情能力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亲 社会行为? 2.观察生活中的幼儿的分享行 为,是否符合所述特点?
分享行为受分享物品特点、数 量、对象的影响
“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
n 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 n 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的时候,更倾向于将多余的那份
分给需要的幼儿; n 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反应也不同; n 与玩具相比,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
05
出现明显的个性 差异
影响因素
社会生活环境
✓ 社会文化 ✓ 电视媒介
儿童日常生活环境
✓ 家庭 ✓ 同伴
观点采择、移情
(根本因素)
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
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 处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观点采择Βιβλιοθήκη 力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 认知条件。
移情
移情:
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 即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 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 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概念
亲社会行为
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 为及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等。
熟读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能够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所以,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协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但要考量该社会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且要辨析其背后的动机;另一种则认为,只要该社会行为对于他人有积极影响,就能够将其认定为亲社会行为,而不必考虑其背后的动机。
随着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观点,即从结果而非动机来界定亲社会行为。
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很难判断的,而且人的动机往往很复杂,如果以动机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实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判定就很难实行了。
第二,动机与行为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不单单是动机决定行为,行为的后果也能影响动机的形成。
第三,既然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那么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
所以,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一般以行为结果为依据。
《指南》对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作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协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如诚信与保护环境)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合的行为。
其中同情、安慰、协助、分享和合作行为在“人际交往”子领域的“愿意与人交往”“关心尊重他人”等目标中有所体现;而社会公德行为在“社会适合”子领域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目标中有详细的叙述。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学前儿童是社会化的起点,他们所经历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和教育。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向互动阶段(1岁-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未能真正理解“分享”或“合作”的意义,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对成人的回应和单向请求。
例如,1岁的孩子会表现出对成人的依赖和亲近,2岁的孩子会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哭闹或请求获取到想要的东西。
教育建议: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响应孩子的请求和表现来建立信任和依赖关系。
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人互动,例如和其他孩子玩耍,与其他成人互动。
第二阶段:双向互动阶段(2岁-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理解与其他人的互动是双向的,他们可以理解分享和合作的意义。
因此,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多的合作和互惠行为,例如分享食物或玩具。
教育建议: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合作游戏,例如拼图或建造积木。
同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分享和合作。
第三阶段:合作行为阶段(3岁-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为更加复杂和成熟。
他们不仅能够理解和表现出分享和合作,还能够理解和表现出同理心和关心别人的情感。
教育建议: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更加复杂的玩具和游戏,例如角色扮演和团队游戏,以鼓励孩子更多地参与合作。
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
总之,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关注和教育。
通过合适的教育和环境,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地走过这个发展阶段,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社交技能的人。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表现出的帮助、分享、合作等与他人互动的积极行为。
从3岁到6岁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并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交情境,积极尝试与他人互动。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的类型1. 帮助行为:儿童会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他人,例如帮助拾起掉落的物品、协助完成任务等。
2. 分享行为:儿童会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和经验,例如分享玩具、食物等。
3. 合作行为:儿童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例如一起完成拼图、在游戏中分工合作等。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 3岁: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产生亲社会行为。
他们能够表现出基本的分享行为,例如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
此外,他们也能够表现出一些简单的帮助行为,如拾起掉落的物品等。
2. 4岁:4岁的儿童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更加敏感,能够意识到并表达他人的需求。
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加主动的帮助和分享行为,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分担任务。
3. 5岁: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更加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并能够更好地掌握合作的关键因素,例如沟通、协商、分工等。
因此,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会更加稳定和成熟。
4. 6岁:在这个年龄段,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开始更加注重合作的结果而非个人利益。
他们也能够更好地处理冲突,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更加成熟的行为。
三、影响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社交环境。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影响重大。
父母能够提供支持和鼓励,建立和谐家庭氛围,培养儿童积极的社交方式,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也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能够在同伴中体验到合作、分享、理解他人等亲社会行为,能够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
3. 学校教育:学校也是儿童社交认知发展的重要场所。
探析不同年龄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
3、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和培养幼 儿的亲社会行为:
3、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和培养幼儿的 亲社会行为:
a.宣传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亲社识。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同 伴关系可以为幼儿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同的文化背 景和教育方式会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引导与培 养策略
1、家庭教育:家长可以通过以 下方式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 行为:
1、家庭教育: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a.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展示积极 的社会行为。
b.引导幼儿他人: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幼儿他人的需要,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1、家庭教育: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c.鼓励幼儿参与家庭活动:家长可以邀请幼儿参与家庭活动,如一起做家务、 一起购物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2、学校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以 下方式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 行为:
2、学校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一、3-4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 的行为更多是基于自己的情感和兴趣,对于陌生人的帮助需求反应不够敏感。此 外,由于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亲社会行为的稳定性 和持久性有待提高。
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内容
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内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内容简述》嘿,咱今天就来讲讲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这档子事。
我有一次在小区里看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一个小家伙,也就四五岁的样子,正在那儿玩儿他的小皮球。
这时候,跑过来一个小妹妹,看着皮球眼睛都直了。
只见那个小男孩,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把皮球递给小妹妹,还说:“呐,妹妹,一起玩儿。
”哇,当时我就特别感慨,这小小的举动,不就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嘛。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挺有意思的。
就像那个小男孩主动分享皮球,这就是一种分享行为呀。
他们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会慢慢地学会关心别人。
比如看到小伙伴哭了,会去拍拍人家的肩膀,安慰安慰。
有时候几个小朋友一起搭积木,会互相帮忙找合适的积木块。
这合作的意识也慢慢培养起来了。
再说说互相帮助,孩子们在一块儿玩儿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其他人就会赶紧跑过去扶起来,还关切地问有没有事。
这温暖的画面真的让人觉得特别美好。
而且儿童还会表现出同情和关心呢。
幼儿园里有个小朋友生病没来,好多孩子就会问老师那个小伙伴怎么了,还会说希望他快点好起来。
这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就像是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
随着他们慢慢长大,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他们成为善良、有爱心的人。
回过头来再想想那个分享皮球的小男孩,这看似小小的举动,其实蕴含着大大的意义呀。
它就像一个小火花,点燃了更多亲社会行为的火焰,让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学习、成长、进步,把亲社会行为一直延续下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
这就是我眼中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你们觉得呢?。
《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与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与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与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报告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其培养策略。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该年龄段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探究。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年龄段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规律,其亲社会行为表现与社会经验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针对初步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幼儿园教育策略,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一、研究背景幼儿期是个体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此阶段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中,亲社会行为往往被忽略,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产生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和培养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3-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探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亲社会行为发展规律、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等。
三、研究结果1.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3-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心、帮助、分享、理解和合作。
这些表现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2.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规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亲社会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在研究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与培养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半的研究。
在这个阶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调查和采集数据的工作,并且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数据分析。
在这篇中期报告中,我们将总结我们已经完成的工作并介绍我们接下来的计划。
一、文献调查我们首先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调查,以了解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现有研究。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书籍和报告,这些文献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张明红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都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置于重要的位置,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幼儿观念和行为的不一致,许多幼儿在认知层面都知道分享、合作、帮助等是“好的行为”,但遇到具体问题时能主动发起这些行为的幼儿并不太多;而且部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如教师在场与不在场时,幼儿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
可见,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要求,本文从不同的角度为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一、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基本原则《指南》的社会领域部分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
这两个子领域的部分目标及相应的对3—6岁儿童典型表现的描述中有许多涉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同时,《指南》还列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可概括为四点:第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及时的暗示与提醒,对幼儿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给予正强化,对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并提供良好的榜样。
第二,为幼儿创设同伴间共同活动的机会,以引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第三,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和故事、图画书等,向幼儿介绍一些亲社会行为,并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
第四,组织专门性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培养。
解读《指南》中的相关表述,可以归纳出关于亲社会行为培养的一些基本原则。
1.儿童主体原则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认知、决策和实施等要素。
首先,儿童必须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其次,儿童要学习根据不同的情境来判定要不要实施亲社会行为;最后,在实施过程中,儿童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可见,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实际上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
虽然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已经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但是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教师还是往往会从自身立场出发来教导,指出儿童行为的对与错,例如,说撒谎行为都是不好的,帮助行为都是值得奖赏的。
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从3~6岁开始出现,并且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187名幼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学实验,探讨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假设恰当的、适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在查阅资料、访谈专家和调查幼儿教师及家长后,利用数理统计(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维度指标,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维度,其中情感方面包括同情、安慰;利他方面包括帮助、捐助;协作方面包括合作、分享;责任方面包括守信、轮流。
调查显示,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其具体情况为,中班幼儿仅在同情行为和安慰行为方面有明显发展;大班和学前班幼儿的帮助行为、捐助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守信行为和轮流均有一定发展。
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教师、家长观察、幼儿谈话、体质测定及个案等方法,为研究提供辅助性依据。
研究中的中班是指3~4岁幼儿、大班是指4~5岁幼儿、学前班是指5~6岁幼儿。
研究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的发展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对促进中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如中班明显。
2.对促进中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
3.对促进大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于促进学前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
4.对促进大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很明显;对促进学前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没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作者:张明红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传时间:2015-04-28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因此,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但要考量该社会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且要辨析其背后的动机;另一种则认为,只要该社会行为对于他人有积极影响,就可以将其认定为亲社会行为,而不必考虑其背后的动机。
随着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观点,即从结果而非动机来界定亲社会行为。
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很难判断的,而且人的动机往往很复杂,如果以动机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实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判定就很难进行了。
第二,动机与行为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不单单是动机决定行为,行为的后果也能影响动机的形成。
第三,既然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那么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
因此,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一般以行为结果为依据。
《指南》对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作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如诚信与保护环境)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为。
其中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和合作行为在“人际交往”子领域的“愿意与人交往”“关心尊重他人”等目标中有所体现;而社会公德行为在“社会适应”子领域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目标中有详细的叙述。
二、亲社会行为的价值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并适应社会,从而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对儿童个体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其融人周围环境。
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行为是友善和联盟的信号,能引发交往对象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在交往过程中形成更为密切的人际关系。
儿童表现出的合作、分享、帮助等亲社会行为,会帮助他们在社交活动中获得成功。
儿童因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而获得他人的感谢和赞美,可以使他们在能力感与价值感上获得满足,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3~6岁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做出积极的行为,因此3~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
身边的人每次出现亲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
当儿童自己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他们通常会更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这种行为是如何实施的,以此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样板。
儿童年幼时在亲社会行为方面受到的良好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那些具备亲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儿童成年后也会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亲社会行为的出现还有助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氛围。
一般来说,注重实践亲社会行为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友好,而且群体行动的效率更高。
同时,儿童若在群体活动中能关注他人的感受,群体成员之间经常出现互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这对群体归属感的产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这样的群体中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的儿童,无论到了怎样的新环境中,都能成为其群体关系的“润滑剂”。
三、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特征1.同情、安慰与帮助同情、安慰与帮助行为都属于人际交往中单向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对于他人的苦难忧愁,从最初情绪上感同身受,到通过言语等方式抚慰,再到以实际行动给予帮助,其中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同情是儿童产生亲社会行为必不可少的基础。
同情又称移情,指的是对他人的处境和遭遇感同身受,愿意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愿意在行动上给予慰藉、关心和帮助。
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和进行群体合作的基础。
3~6岁的儿童普遍具有同情心,并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同情的对象日益扩展,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一般认为,同情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是4~6岁。
在3~6岁期间,儿童同情行为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4岁,儿童由于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而产生同情。
此时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情感、需要以及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于自己,这使得他们会对涉及他人真实情感的表现作出反应。
第二阶段,4~6岁,儿童由于理解他人的生活状况而产生同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他们不仅能借助当前的情境,还能借助更广泛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他人的感受。
如,当儿童看到电视宣传片中干旱缺水地区的人们连喝水都成问题,洗澡、洗衣更是一种奢侈时,他们自然会萌发同情心,从而意识到要节约用水。
安慰行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后通过言语或行动使他人摆脱消极情绪状态的亲社会行为。
能觉察他人的情绪状态以及能以一定的技巧使他人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是安慰行为产生的两个要素。
3~6岁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对他人消极情绪的知觉由表面现象向内在原因过渡。
3~4岁儿童往往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言语或肢体动作等外部特征来觉察他人的消极情绪等;4~5岁儿童则在此基础上开始试图了解造成他人消极情绪的原因;而5~6岁儿童不但会询问原因,还会进行分析,例如,知道生病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康复的。
所以在安慰时会教对方忍耐。
第二,安慰的技巧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
一般而言,3~4岁儿童表达安慰的方式往往是陪伴、轻抚对方等;4~5岁儿童已会用简单的语言来安慰了;5~6岁儿童还能表现出多样化的安慰方式,如讲故事、送礼物等。
儿童在具备一定的社会技能后,才能产生帮助行为。
帮助行为是指无私地关怀他人并给他人提供援助的行为。
助人者通常不会直接获益,有时甚至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帮助行为的产生是儿童期望参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3~6岁儿童帮助行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这时儿童出现帮助行为大致有两种动机:一是出于对权威命令的顺从,如帮助妈妈收拾玩具是因为这是妈妈要求他做的;二是为了他人给予的即时回报,如小班幼儿已会自发地帮助别人,但需要别人马上表示感谢或给予回报。
第二阶段,4~5岁,这时儿童出现帮助行为多是出于对社会规范的遵从。
儿童开始了解到某些行为是被社会或权威所期待的,若与规范的行为相一致,将会得到赞许和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批评或惩罚。
第三阶段,5~6岁,儿童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利他行为,这时的帮助行为是儿童自发、自愿的,对他人有益且并不期望有回报。
如,看到地上有垃圾会主动捡起放入垃圾箱,看到别人的物品洒落在地会帮助捡起来,会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等等。
总之,同情、安慰和帮助这三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
对此,《指南》以这样的描述呈现了这三种行为的发展脉胳:3~4岁: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4~5岁: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5~6岁: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分享与合作分享与合作行为都涉及多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人际交往多向性的特征。
它们是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分享行为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所拥有的物品与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获益的行为。
分享行为的发展呈现出与其他亲社会行为不一样的曲线,即2岁儿童的分享行为出现频率要高于3岁,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般而言,3~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儿童分享行为出现频率较2~3岁有所下降。
3岁后,儿童对于物品所有权的概念开始建立,高度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得他们非常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小班幼儿虽然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在行为层面上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第二阶段,4~5岁,儿童产生“均分”意识,即他们的分享建立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比如分享后要求对方一定要有所回报。
这一阶段的分享行为还具有对象性的特征,儿童往往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分享。
第三阶段,5~6岁,儿童表现出“慷慨”的分享行为。
这时,他们出现分享行为的动机或是希望分享能带来快乐,或是出于对社会规范的遵守。
虽然动机不同,但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
《指南》描述了不同年龄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典型表现:3~4岁:不争抢、不独霸玩具;4~5岁: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5~6岁: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使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行为。
3~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儿童多为平行或独自活动。
3~4岁儿童仍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还没有产生合作的意识,因此同伴间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小班幼儿的游戏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平行或独自活动。
第二阶段,4~5岁,儿童开始有共同活动。
这时儿童开始出现合作行为,合作的目的性和稳定性也逐渐增强,但很少有自发的合作行为;在教师组织或分配的小组共同活动或区角探索活动中,他们能为了同一目标共同完成任务。
第三阶段,5~6岁,儿童开始有自发的合作。
大班幼儿由于同伴交往意识的不断增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行为,表现为较多自发的合作,合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
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问题,幼儿还会自己讨论解决。
《指南》对不同年龄儿童合作行为的典型表现作了如下描述:3~4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4~5岁: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5~6岁: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社会公德行为如果说前述几种行为都是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亲社会行为,那么还有一些亲社会行为是基于一些大家共同认可的社会责任规范的、对于公众有益的行为,这些行为可统称为社会公德行为。
儿童具有怎样的社会公德行为可以说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但社会公德行为的产生也受到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指南》中主要涉及两种3~6岁儿童的社会公德行为:诚信和保护环境的行为。
3~6岁儿童对诚信的认知具有维度上的差异性,即在“信守承诺”“实事求是”“待人忠诚”“言行一致”这四个维度上,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均衡,往往会出现行为与观念脱节的现象。
具体来说,3~6岁儿童不诚信的典型表现就是“说谎”。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儿童“说谎”无关道德,他们说谎的原因,有时是怕被周围人责备或惩罚,有时是为了得到奖励,有时是把想象与现实混淆了。
与此相对应,儿童的谎言有很多内涵:可能是夸大了的事实,也可能是暗藏着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还可能仅仅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