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0年国内地理类、旅游类学术期刊所载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 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1引言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

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

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

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

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篇一: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旅游业,旨在为游客提供乡村风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体验。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本文旨在对中外乡村旅游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1. 国内乡村旅游文献国内乡村旅游文献主要从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例如,《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该报告还分析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 国外乡村旅游文献国外乡村旅游文献主要从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例如,《世界乡村旅游指南2016》中指出,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

该指南还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的景点、特色旅游活动和旅游住宿等方面的内容。

二、中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分析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政策、资金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如“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振兴计划”等。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乡村旅游市场逐渐扩大。

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

篇二:乡村旅游是指以旅游业为主营业务,吸引游客到乡村地区进行休闲、观光、度假等活动的旅游业形式。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对中外乡村旅游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系统地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中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人口流动,乡村地区逐渐成为人们寻求休闲和放松的地方。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方法 (5)2.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6)2.1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7)2.2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8)2.3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现状分析 (10)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11)3.1 相关政策的演变历程 (12)3.2 政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14)3.3 政策环境中的问题与挑战 (16)4. 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 (16)4.1 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18)4.2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 (19)4.3 乡村旅游经济效应的案例分析 (21)5. 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效应 (22)5.1 乡村旅游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23)5.2 乡村旅游与地方文化特色发展 (24)5.3 乡村旅游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 (26)6. 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 (27)6.1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 (28)6.2 乡村旅游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29)6.3 乡村旅游的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 (31)7. 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与管理 (32)7.1 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34)7.2 乡村旅游管理的经验与策略 (35)7.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36)8.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7)8.1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9)8.2 问题的原因分析 (41)8.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2)1. 内容描述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其发展背景、现状、特征、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系统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政策导向下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并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发展背景与演变:回顾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分析其受政策、市场和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指出其发展阶段和特点。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分析唐瑕苓1郑菊1张翎燕1杨颖2彭华1(1.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100;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100)[摘要]通过研读10年来国内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分析乡村旅游研究发展状况,着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旅游者的感知和动机、当地居民的体验与需求、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国内学者采用了实证分析或定量分析等规范的研究方法,关注了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主题,并建议从政府干预、经济效益评估、居民应对策略、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重构本土理论,提炼研究主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俗旅游;旅游者[中图分类号]F323;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4-42-4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新型旅游模式,其主要特征如下:旅游的时间不再局限于假期;乡村的自然景观、建筑设施与人文等资源都能增强旅游者的感受;拓展了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新兴旅游方式;旅游发展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学者在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实践中存在如利益分配导致乡村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足制约乡村发展、粗放式发展增加环境负荷等问题[1]。

因此,为准确把握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状况,本文对2010—2020年中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炼研究主题并总结研究特征,提出研究展望。

1研究内容综述1.1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1.1.1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李庆磊等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途径[2]。

是丽娜研究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认为两者相互促进、内在统一[3]。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十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旅游业的热门发展方向。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国内外的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旅游发展的概念与定义;2.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和推广;4.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5.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概念与定义方面,研究者广泛讨论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和范畴。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农业生产为基础,结合农村社区资源和农民的劳动力等优势,提供给游客休闲娱乐、农事体验和文化交流等服务的旅游方式。

其次,乡村旅游被看作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此外,乡村旅游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和推广也是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通过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乡村旅游产品的特点和分类,并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产品的建议。

此外,通过运用营销策略,研究者还深入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的方法。

然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问题也备受关注。

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文化冲击等问题。

因此,研究者提出了加强乡村旅游规划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社区参与等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方面,研究者通过调研和案例分析,总结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多元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此外,通过品牌建设和旅游形象推广,研究者还提出了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十年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与定义、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产品开发与推广、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市场营销与品牌塑造等方面。

未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可以从更多维度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战略,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乡村生态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农村为载体,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实现融合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乡村生态旅游,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是研究乡村旅游的重点之一、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精品小镇模式、民宿模式、休闲农业模式等。

其中,精品小镇模式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它结合了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通过打造独特的小镇形象,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文献中指出,精品小镇模式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加。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文献中多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

经济效益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收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

文献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效益研究主要包括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乡村环境改善、社区建设等。

环境效益研究主要关注乡村生态旅游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措施,如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等的深度融合、提高村民参与度等。

文献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游客需求与乡村资源保护的关系,同时要注重培育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旅游经营理念。

综上所述,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综合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评价,从而对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关键词:乡村旅游;研究焦点;概况一、国内研究综述XX、XX(2002)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一文中,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认为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指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1。

”而农户正是营造乡村性的最基本群体。

XX(2004)指出,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农村和农户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但相关研究却十分欠缺,尤其是旅游业为农村和农户创造了多少收入这一基本性问题,也不能从当前的旅游统计和研究中得到答案2。

尽管目前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大多是围绕着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等课题展开,很少将目光注焦在农户身上。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市场化的发展,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已经在贫困的偏远地区脱贫减困、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户从乡村旅游中获得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并不对等,而且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农户收益少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农户在乡村旅游中作用不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是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农户本身的技能不完备,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自发地展开一些旅游项目,缺乏科学决策,尹振华(2006)著有“对乡村旅游地农民进行产业教育很有必要”一文指出,对旅游地农民进行跨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李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文化能力教育,就是要农民“知己知彼”,了解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区别所(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

乡村振兴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旅游文献综述乡村振兴旅游是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改善农村经济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的一种发展模式。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振兴旅游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下面将对乡村振兴旅游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旅游研究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研究者主要从农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农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农村旅游的价值等方面开展研究。

例如,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传统农业旅游模式、环境生态旅游模式、文化旅游模式和特色旅游模式等。

这些不同的模式可以根据地方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农村旅游发展还受到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现状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一些具有独特资源和条件的地区,如苏州古村落、丽水乡村旅游区等。

这些地区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乡村振兴旅游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乡村振兴旅游在一些地区存在开发过度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此外,一些地区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针对乡村振兴旅游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一是加强政府导向,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是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有效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农民收入。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乡村旅游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正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

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献综述

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献综述

关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文献综述[前言]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的自然环境或人文风情的吸引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游憩活动。

简单地说,乡村旅游就是到乡村去观赏乡村的风光,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可以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尚不成熟,现有乡村旅游产品己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新需求,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并着重对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创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探讨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及问题,以现代旅游营销理论为指导,对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营销;策略[主题]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

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

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乡村旅游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

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渐兴盛起来。

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置身激烈竞争旋涡中的人的精神不堪重负,人们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崩溃。

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城市、远离污染、远离竞争、回归自然、寻找休闲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生活的急切需求,愈来愈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2000字范文模板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2000字范文模板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成为了许多人所厌倦的生活状态。

相比之下,乡村则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以及独特的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探讨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指游客前往乡村地区进行旅游观光、体验当地生活和参与乡村活动的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和纯朴的民俗风情。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1. 自然景观:乡村地区的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如农田、梯田、河流、森林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独特景观。

2. 人文风情:乡村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域的乡村有着不同的传统民俗、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3. 乡村生活体验:游客可以在乡村地区体验种地、捕鱼、游山玩水等农村生活,享受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轻松氛围。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乡村旅游逐渐受到重视。

许多地方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各种特色产品和活动,吸引游客。

然而,乡村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滞后、服务水平不高、宣传推广不力等。

四、乡村旅游的前景展望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乡村旅游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热爱乡村生活的人,我对乡村旅游充满期待。

我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保护乡村环境、传承乡村文化都具有积极意义。

乡村旅游也是一种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寻求,可以让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和自然,对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

总结回顾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对乡村旅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乡村旅游具有自然景观优美、人文风情丰富等特点,发展现状尚有不足,但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

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综述与

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综述与

04
CATALOGUE
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国外模式
通常是以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形式进行 ,注重乡村自然与文化的挖掘,以及与旅游的结合。
更多元化,例如农场度假、葡萄酒庄园旅游、乡村文 化遗产旅游等,重视乡村体验与度假氛围的营造。
典型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浙江莫干山模式
日本箱根模式
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打造高端 民宿集群,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以温泉资源为核心,结合乡村风情和特色小 吃,形成综合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挖掘乡村特色
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深入挖掘乡村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 ,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提升乡村旅 游产品的品质和游客满意度。
加强政策与规划研究
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策与规划问题,开展更多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3
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乡村旅游对乡村社会文化、居民生活质量、城乡
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更全面地评估乡村旅游的价值和意义。
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 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产品设计 和服务提供,满足游客不断升级 的消费需求,提高乡村旅游的整 体品质。
社会文化因素
乡土文化
乡村地区的民俗、传统手工艺、古建筑等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对游客具有独特的魅 力。
社会氛围
乡村地区的淳朴民风、亲和的人际关系等社会氛围,能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馨,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 力。
经济政策因素
政府政策扶持
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如资金扶 持、税收优惠等,能够推动乡村旅游的 发展。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方式。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领域的相关文献,包括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政策措施等方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其中,经济影响是最为突出的研究方向,包括乡村旅游的收益分配、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

社会影响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社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环境影响方面,学者们主要研究乡村旅游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实证分析方面,学者们主要从游客行为、乡村旅游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其中,游客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游客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乡村旅游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以及如何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政策措施方面,学者们主要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其中,政策方面主要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和扶持政策。

策略方面主要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战略,以及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来看,乡村旅游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研究。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乡村旅游领域的研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和
实践支持。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ural Eco-tourism摘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旅游形式,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研究的新热点。

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理论综述; 研究展望近几十年,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不足,不足以指导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发展建设。

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1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1.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在国外,乡村旅游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田野趣[1]。

在19世纪40年代的发达国家,由于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且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和外移,导致乡村地区人口下降,服务业萧条,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政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农村问题,寻找农村发展之路。

繁华的都市和与日俱增的压力使得偏僻和风景秀丽的农村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公众向往的旅游地,构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早期形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欧美各国开始倡导绿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生态性日益突出,乡村生态旅游也就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国内外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国内外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国内外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通过旅行和居住在农村地区,认识当地的文化、风光、历史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各国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的文献。

国内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国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耀文等(2017)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认为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发展潜力巨大。

陈新华等(2018)在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应该注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观点。

王世昌等(2019)则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乡村旅游的消费行为和旅游体验。

国外方面,乡村旅游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霍金斯(2000)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萨伊德(2002)则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认为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利益。

罗德里格斯等(2015)探讨了乡村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旅游方式,它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未来,我们应该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环境和文化遗产,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浅谈国内乡村旅游一、国外的研究现状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

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

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

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

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

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

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乡村旅游需求不断增大,所以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蓬勃兴起。

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开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发模式、国外、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备是现代社会人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今的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如何,对它的开发又有何建议?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示。

一、国内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以农家乐、田园风光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乡村休闲旅游,是“十一五”期间不少地方旅游项目开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表达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

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现代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做了许多调查和研究,他们多以地区个案为调查切入点,以具体景区为例,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例如对秦东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就对秦东地区资源经行了分析,进而指出其旅游结构单一、开发程度落后、总体水平薄弱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 符 合世 界旅 游 的 发 展潮 流 , 是 全 球 旅 游 发 展 的 一
种业态、 一 种 形 式u ] 。我 国 严格 意 义上 的 乡村 旅 游 始于 2 0世纪 8 0年 代 后 期 ] 。2 0世 纪 9 O年 代 以
来,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认 识 到 发 展 乡 村 旅 游 是 促 进 农 民
家旅 游局 以“ 乡村 游 ” 作 为 当年 的旅 游主题 , 提 出“ 新


文 献 分 析
国 内刊 发 乡村 旅 游研 究 成 果 的 刊物 广 泛 , 涉及
地理 类 、 旅 游类 、 农业 类 、 经济类 、 管理类 、 生 态类 、 综
合类 等 , 但地 理 类、 旅 游 类 是 主 流 期 刊 。本 文 以 C NK I 数据 库 中收 录的研究 文 献 为对 象 , 以“ 乡 村旅
旅 游 研 究 方 法 的多 样 化 。
关键词 : 乡村旅游 ; 地理类期 刊; 旅游类期 刊 ; 文 献 综 述 中图 分 类 号 : F 5 9 0 ; F 5 9 2 . 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5 3 7 9 ( 2 0 1 3 ) 0 9—0 0 0 1 —0 7
象, 以“ 乡村 旅 游” 为题 名 检 索 了 2 0 0 l 一2 O 1 1 年间国内地理类 、 旅 游 类 学 术 期 刊 所 载 的 乡 村旅 游 文 献 , 获得有效 文献 5 O余 篇 , 研 究
内容 主 要 涉 及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乡 村旅 游 的 基 础 理 论 ;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 乡村旅游经 营管理模式 ; 乡村旅游市 场; 乡村旅游 的空 间
布局 ; 乡村 旅 游 对 目 的地 的影 响 ; 乡 村旅 游 发展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等 。今 后 我 国 乡 村 旅 游 研 究 应 着 力 于 以 下 领 域 : 基 于 旅 游 者 角 度 的 乡村 旅 游 评 价 框 架 和体 系 的 构建 ; 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利益相关 者的研究 ; 对 乡村旅游发展 中各要素 的分析和研 究; 乡 村
脱 贫致 富 的一 条有 效 途 径 , 积 极 推 动 乡 村旅 游 的发 展 。进 入 2 1 世 纪后 , 随着 国家 统 筹 城 乡发 展 、 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等 战略 措 施 的相 继 实 施 , 各 级 政 府 将 乡村 旅游 作 为推 进社 会 主义新 农 村建 设 的重要 举 措, 有关 部 门也 相继 出 台 了 多项 促 进 乡 村 旅 游 发 展 的政策 。如 1 9 9 8年 、 1 9 9 9年 国家旅 游 局 推 出“ 华 夏 城 乡游 ” 、 “ 生态 旅 游 年” , 以“ 现代城乡 , 多彩 生 活 ” 、 “ 返 璞归 真 , 怡 然 自得 ” 为 宣 传 口号 , 7 3 ; 2 0 0 6年 , 国
呈 现 出 良好 的态 势 , 成 为旅 游经 济新 的增 长点 , 也成 为学术 研究 的热 点 。对 2 0 0 1 —2 0 l 1 年 国 内 乡村 旅 游 研究 的文 献进 行 归 纳梳 理 , 不 仅 有 利 于 我 国 乡村
旅 游学 术研究 的深入 开 展 , 而 且 也 有 利 于 指 导 我 国 乡 村 旅 游 的健 康 发 展 。
第 1 1卷 第 9期 2 O 1 3年 9月
西南农业大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we s t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i t i o n)
Vo 1 .1 l, No. 9
S e p . 2 0 1 3
最近 1 O年 国 内地 理 类 、 旅 游 类 学 术 期 刊 所 载 乡 村 旅 游 文献 综 述
张 云, 杨晓霞
( 西 南 大学 地理 科 学 学院 , 重庆 4 0 0 7 1 5 )

要: 进入2 1 世 纪后 , 乡村 旅 游 在 我 国 的 发 展 迅 猛 , 学 术 界 对 其 展 开 了 广 泛 的研 究 。以 C NKI 数 据 库 中 收 录 的 研 究 文 献 为 对
游” 为 题名 检 索 了 2 0 0 1 —2 0 1 1年 间 地 理 类 、 旅 游 类 学 术期 刊上 的 乡村旅 游 文 献 , 涉 及 的 学 术 期 刊 主 要 有《 地理 学 报 》 《 地 理研 究 》 《 人文地理》 《 经济地理 》 《 地 理科 学进 展 》 《 云南 地理 环境研 究 》 《 干 旱 区地 理 》
农村 、 新旅 游、 新 体 验、 新 风 尚” 的 口号 ,
; 2 0 0 7
年, 农 业部 和 国家 旅 游 局 共 同提 出 了推 进 乡 村旅 游
的“ 百 千万 工 程” — —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建 成 具 有 乡 村 旅
游 示 范意 义 的 1 0 0个 县 , 1 0 0 0个 乡 镇 和 1 0 0 0 0个
《 旅 游学 刊 》 《 旅游 科 学 》 《 桂林 旅 游 高 等 专科 学 校 学 报》 《 北京 第二 外 国语学 院学 报 》 《 西南农 业 大学学 报
村 ; 2 0 1 0年 , 农 业 部 与 国家 旅 游 局 签 署 合 作 框 架 协议 , 每年 联合 组 织 开展 以 “ 全 国欢 乐 乡 村 游 ” 为 主 题 的休 闲农 业 与 乡村 旅 游 活 动 _ 7 ] 。据 测 算 , 目前 全
乡村 旅 游 在 世 界 上 已 有 上 百 年 的 历 史 , 目前 已
国乡村 旅游 景 区 ( 点) 年接 待 游 客 超 过 3亿 人 次 , 旅

游 收入 超过 4 0 0亿 元 人 民币 ] , 我 国乡 村旅 游 发 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