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预防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海南 浙江 黑龙 江苏 广东 河北 安徽 湖南 上海 重庆 山西 湖北 山东 福建 天津 四川 内蒙 广西 云南 宁夏 江西 河南 北京 辽宁 吉林 甘肃 陕西 新疆 青海 西藏 贵州 全国 %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5-2007年14天双份合格标本采集情况
脊髓灰质炎 的预防控制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所 2008年7月
内容提要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 维持无脊灰工作面临的困难 我省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1
1985年泛美区(PAHO)首先提出到1990年在美洲 区消灭脊灰的目标
1999年青海省循化县发现1例从印度输入的野病毒病例;
2002年四川攀枝花市发现脊灰疫苗重组株(VRPV)流行; 2004年贵州省贞丰县发生脊灰疫苗衍生株(cVDPV)循环; 2005年安徽省发生免疫缺陷脊灰疫苗衍生株(iVDPV)病例; 2006年广西发生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病例;
2007年山东、山西、广西分别发生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7
阿富汗31、17
巴基斯坦40、32
印度676、864 尼泊尔5、5
缅甸0、15 孟加拉18、0
周边国家2006、2007年的脊灰流行情况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8
境外野病毒输入
1995 1996 1996 1999 1型 3型 1型 1型
病例直接入境
我国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的分布
发病率(/10万)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5
我国不同地区低OPV接种率的分布
抽样 县数 东部 85 <85% 县数 0 所占 比例 0 <90% 县数 2 所占 比例 2.4%
中部
西部 全国
106
82 273
5
23 28
4.7%
28.0% 10.3%
10
37 49
9.4%
45.1% 17.9%
注:来源于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资料。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分离率 2004 2005 2006 2007 10.34 10.3 10.6 11.4 9.5 15.15
10.15
9.34
9.14
9.6
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NPEV分离率比较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3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9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cVDPVs
是指由相关的疫苗衍生株病毒引起2例或2例以上VDPV病例
的事件称为疫苗衍生病毒循环(cVDPVs);
发生cVDPVs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国务院《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处理。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20
我国已发现的VDPV病例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5
目前人们仍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在印度北部
OPV免疫效果是如此之差。每剂疫苗的血清抗
体阳转率只有10%,这意味着要连续接种15次
以上才能使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所需标准。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6
中国
与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 汗、缅甸等国接壤; 1995-1996年云南发现4例由缅甸输入的脊灰野病 毒病例; 1999年,青海省发现由印度输入病例。
2000~2001年,多米尼加和海底发生I型VDPV病例的地区,OPV 接种率仅为20%~30% 我国首次发现VDPV循环的村,59名被调查儿童中,只有1名儿童 有全程接种史,38名儿童从未服过脊灰疫苗 1997~1999年在发现的有明确服苗记录VDPV病例中,0剂次占 37.3%,未全程免疫者占33.3%。
来自百度文库
1988年在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WHO提出
的“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决议
美洲区、西太区、欧洲区已相继实现无脊灰目标
目前非洲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的一些国家
仍有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2
本土流行国家与脊灰报告病例数
25 20 流 行 国 15 家 数 10
719 1918 1961 1997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1
分离率
10 8 6 4 2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6.33 6.98 7.6 7.24 8.35
7.4 6.3 5.6 4.6 4.3
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脊灰病毒分离率比较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2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21
2000-2007年全球cVDPV事件一览表
国家 尼日利来 缅甸 尼日尔 柬埔寨 印尼 马达加斯加 中国 菲律宾 型别 2000 VDPV2 VDPV1 VDPV2 VDPV3 VDPV1 VDPV2 VDPV1 VDPV1 3 1 4 2 1 46 3 2001 2002 2003 cVDPV 2004 2005 2006 2007 08 1 21 1 2 1 64 4 8
触者、健康人群或环境标本。 cVDPV-从2例以上AFP病例中分离到的序列相关的VDPV。 引起循环的VDPVs; 通常发现于OPV免疫覆盖率比较低的地区; 现有资料表明,其经常与C组肠道病毒发生重组。
iVDPV-免疫缺陷者长期向外环境中排出,来源于同一免疫缺陷病人,
由于疫苗株病毒在其体内长期复制和排毒而产生的VDPV。 分离于患有免疫缺损的慢性排毒者; II型iVDPV数量居多; 与OPV免疫覆盖率无关。
开展六省加强脊灰监测项目
1.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 阻止野病毒输入; 2.加强监测,在第一时 间发现输入病毒。
1.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消除免疫空白; 2.加强监测,尽早发 现高变异株及VDPV。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4
我国脊灰突发事件发生情况
1994年报告最后一例本土野病毒病例; 1995~96年云南省发现4例缅甸输入的野病毒病例;
P3
3D
VPg
CLOVER -LEAF
IRES
A AAn
在VP1段(900-906个碱基)的核苷酸与疫苗株差异1-15%; 能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致病性较强; 在生物学性状上很难与脊灰野病毒区分; VDPV可在低OPV覆盖率地区长时间循环,引起脊灰暴发。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7
VDPV的性质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6
4.VDPV的威胁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 Virus, VDPV)
5' NTR
Structural Region P1
VP$ VP2 VP3 VP1 2A 2B
Non-structural Region P2
2C 3A VPg 3C
3' NTR
0.5 1 2 3
1.5
2.5
3.5
0
海南 贵州 广西 河北 湖南 甘肃 黑龙江 山西 陕西 宁夏 四川 山东 江苏 青海 云南 辽宁 浙江 吉林 河南 湖北 江西 上海 内蒙古 安徽 广东 福建 天津 北京 新疆 重庆 西藏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9
2.AFP监测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0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4
消灭脊灰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
1)在印度北部地区,因人口稠密,脊髓灰质炎口服活
疫苗(OPV)未能有效地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在当地
人群中的循环;
2)在尼日利亚北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远地区,因 政治冲突和军事动乱OPV接种工作无法开展。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在已经宣布消灭脊灰的十多个国 家,脊髓灰质炎卷土重来。
2500
1255 784 483
病 例 1500 数 1307
1000 500 0
印度(866) 尼日利亚(285) 民主刚果(41) 巴基斯坦(32) 乍得(21) 阿富汗(17)
2000
5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本土流行国家数 报告脊灰例数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3
2008年仍有脊灰流行的国家
非洲 尼日利亚、安哥拉、刚果、乍得、尼日尔
东地中海地区 东南亚地区
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 印度、尼泊尔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1
免疫
常规接种:以乡镇为单位脊灰苗免疫率达到90%以上 强化免疫:自1993年起
“扫荡”免疫:
①1995年、1996年在云南; ②1999年底在我国西北、西南部分地区;
人类消灭天花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但是全球消灭脊灰的
战役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与最初目标期限2000年相比, 八年已经过去了,热情随时间递减。 高比例的亚临床病例 高隐性感染率,难以甄别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VAPP、VDPV、脊灰病毒与其它病毒重组 全球人口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62亿人口,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各国的政治独立性增加,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 汗政治冲突和军事动乱等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3
1.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
全球
2000年以来海地、菲律宾等国发生了具有神经毒力的 脊灰疫苗衍生株的流行;
1995年以来,印尼无本土病例,2003年停止强化,
2005年发现首例病例,分离到I型脊灰野病毒,为境 外输入; 也门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于2005年发现首例由境外 输入病例,并分离到I型脊灰野病毒,共报告478例; 2005年,也门、印尼、埃塞俄比亚、苏丹、安哥拉、 马里、索马里、喀麦隆、厄立特里亚、尼泊尔等10个 国家均先后发现由境外输入病例。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5
脊灰实验室封存
卫生系统内脊灰封存清册登记(第一阶段)
2006年5月启动 共上报50439家生物医学实验室
存脊灰野病毒1312株
潜在感染性材料13621份 卫生系统外脊灰封存试点(第二阶段) 2007年3月起在黑龙江、广西试点,涉及教育、 农业、质检、药监等13个部门
③2000年上半年针对青海发现的输入野病毒病例.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2
监测
建立AFP监测系统 开展六省加强脊灰监测项目,监控野病毒输入: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新疆、西藏
应急
及时发现并开展VDPV的调查处理 针对野病毒输入
脊灰病毒实验室封存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3
其它省卫生系统外脊灰封存(第三阶段)
2007年10月启动,2008年6月最后完成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
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 AFP监测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 OPV接种率在部分地区较低 VDPV的威胁 VAPP的影响及OPV的免疫策略 脊灰病毒封存工作难度很大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2


致病性较强,有较高的致麻痹性
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常在免疫接种率低地区引起流行 一般在公认的关键位点发生突变 (G480A) 在抗原测试中表现出“非疫苗株相似性” 可以在 39.5℃下繁殖

疫苗衍生病毒在生物学性状上很难与脊灰野病毒区分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8
已知VDPV的来源
VDPV-单个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可来源于免疫力正常的AFP病例、接
海地
VDPV1
12
9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22
高OPV接种率地区出现VDPV
2007年国家脊灰室在某省送检的AFP阳性分离物中检出3株Ⅰ型VDPV:
2株来自AFP病例A,另一株来AFP病例B 病例A,3月龄,OPV免疫1剂次
病例B,4岁半,OPV免疫11剂次
两患儿所在地OPV常规免疫和AFP病例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较好,OPV全 程接种率99%
2001年 2002年
四川1例( Ⅲ型),9个碱基变异 四川1例( Ⅲ型),10个碱基变异 安徽1例(Ⅰ型),9个碱基变异 贵州2例(cVDPVs,Ⅰ型),9、11个碱基变异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安徽1例(Ⅱ、Ⅲ型),10-32个碱基变异
广西1例(Ⅰ型),13个碱基变异 山东2例(Ⅰ型),9、13个碱基变异 广西1例(Ⅰ型),9个碱基变异 山西1例(Ⅰ型),9个碱基变异
3.OPV接种率低对维持无脊灰造成重大威胁
在免疫空白区,一旦病毒侵入,易引起流行
2003年,尼日利亚等地发生联合抵制使用疫苗事件
后造成了脊灰流行,波及到周边已实现无脊灰的国
家,重新建立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链,导致脊灰疫 情持续发生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4
VDPV多发生在脊灰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