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c6725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e.png)
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
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3。
泛化是学习者对目的语当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学习不全面把该规则当作该项目的统一的形式,面忽视了其它的规则或用法。
4.文化的迁移是指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等来实现目的语文化中的特定的文化行为和交际功能。
5.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6.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对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选定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考虑主客观条件)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7。
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等作出明确规定。
8.课程规范是对课程本体(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这两个部分的规范。
9。
水平测试是为了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有专门的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客观,能够有效的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
10.成绩测试(课程测试)它是非标准化的试题,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
11.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例如:填空,改错,多选12.HSK(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标准化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ce837eaaea998fcc220e6b.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国语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外国语:指外国的语言2(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民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3( 目的语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二、判断正误1. 母语就是第一语言。
错2. 对我校的英语系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对3. 中国移民在英国学习英语,英语是他们的外语。
错4. 对正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5. 汉族的孩子出生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入学后,他学习蒙语或者藏语,那么蒙语或者藏语是他的第二语言。
对三、问答题1( 对外汉语专业的理论基础(支撑理论)有哪些, 理论基础包括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紧密的7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这七个学科本身是独立学科,其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本学科的语言教学,但是他们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运用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四个主要方面对本学科产生影响,当然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对这些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者叫做支撑理论。
2(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
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以后研究及运用影响深远。
3( 对外汉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有何区别, 对外汉语语言学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的研究。
而汉语语言学因为已经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将对对外汉语语言学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因为对外汉语语言学需要从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这一新角度描写研究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归纳-汇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归纳-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72c5dd2856a561252d36f42.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cc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
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
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P34~35《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
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
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7d8f410066f5335b812116.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一、填空或选择题:(熟记)1993年,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由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是第一次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写入国家教育法规。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被世人或学术界认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本族语和非本族语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属于应用语言学听说法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
以社会语言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交际法,它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法影响最大。
认知法首创对学习者的研究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只有一本教科书,而应该是“教师用书,辅导读物,磁带,挂图,录像,电影,电视”等一体的“教学包”,这种教学法流派是交际法。
以交际法为编写理念的英语教材是《跟我学》视听法的主要优点有:调动了多种感官的功能,有利于培养语感;直接建立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按照学习目的划分的教学类型是非学历教育的预备教育和特殊目的教学;按照教学期限划分的教学类型是本科专业、长期班和短期班目的语水平主要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差别。
教材在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供大量的练习,这体现的是评估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原则。
以测量学习者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为目的测试是成绩测试Hsk属于水平测试从测试制作的要求的角度,可以将语言测试题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试题如果受试者的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而测试结果却很接近,说明该测试的区分度差异《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Hsk四级属于初级教学阶段的等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e31611da38376bae1fae64.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次接触并且掌握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的,学习并且努力去掌握的语言。
3.母语:本国,或者本民族语言。
一般情况下是指第一语言,但是却与第一语言不等同。
4.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5.目的语:人们通过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6.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7.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应用规则,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里等因素,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和技能体系。
8.语言形式:通常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形式。
9.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用语言完成的交际任务。
10.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11.教学原则:是指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要求。
12.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13.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结构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14.语义文化: 指语言的语意系统,主要是指词汇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
首先是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15.语用文化:16.习得 :指在自然环境下,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的获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
17.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又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的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种语言。
18.迁移: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过程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5f821c52d380eb62946d41.png)
一.名词解释1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系统。
言语——是这种抽象系统的表现形式。
2习得--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过程由不自觉到自觉学习--是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注重语言形式,过程由自觉到不自觉3迁移指学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4 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5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是一个人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二.选择题1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大体上分5个阶段:(1)喃语阶段:又叫语前阶段,6个月到1岁,牙牙学语,模仿大人的话,能听懂一些词和句子,能用特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意义。
(2)单词句阶段:1岁至1岁半,真正学话,一个词、单词话语。
(3)双词句阶段:1岁半,两个词语在一起。
(4)电报句阶段:2岁半左右,实词句阶段,只用实词,不用虚词。
逐渐开始使用代词、介词、连词、动词词尾、助动词等。
(5)成人句阶段:3岁半至5岁,初级阶段基本完成。
能意识到有一个规则体系,并能重复使用。
开始了解并掌握语言的社会功能。
2.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阶段感知阶段:教师演示或讲解,让学生感受并去理解理解阶段: 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巩固阶段:通过机械操练增强学生记忆运用阶段:以交际性操练为主,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运用3.一和不的语音变调(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046feeec3a87c24028c471.png)
习题01一、填空题1.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着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是________年暑期在____________学院。
5.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
7.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___________。
8.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是___________。
9.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培养审定工作和资格考试开始于______年。
10.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语言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
12.语言的组织方式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统一。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7616c9155270722192ef7ee.png)
来源:静业学习网
4.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亍教学不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
计算语言学呾现代教育技术。
5.四者乊间的关系
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
语言学
本体论:汉语本体研究 教什么
心理学
认识论:汉语习得不认知 如何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
教育学
方法论:教学理论不方法 怎样教
研究
计算语言学呾 现代教育技术
来源:静业学习网
(二)发展 1.1994 年 12 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 (1)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在理论呾实践上存在的分歧,关系到其学科地位呾研究对象, 也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与业建设、课程建设呾教师队伍建设,对课埻教学也有影响。 (2)在学术方向上达成共识,明确了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学科的内涵,维护了“对外 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惟一性、稳定性呾严肃性。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呾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有望在新世纨成为 世界第二大传媒语言。 3.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7 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了“语言教育问题 座谈会”。人们习惯称呼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的一个分支学科, 其核心部分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戒对外汉语教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呾学科属性 (一)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具有独立资格的标准 1.有无独特的研究对象; 2.有无独特的研究方法; 3.有无独特的科学体系。 (二)学科范畴 1.对外汉语教学属亍应用语言学范畴。 2.按照 1993 年 7 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与业目录 呾与业简介》的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对外汉语教学属亍同汉语言幵列的、二级类中国语 言文学类乊下的独立与业。 3.后来经调整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下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属
(NEW)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NEW)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e49d51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9.png)
(NEW)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和大纲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与课程设置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概述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
巧
第三节语言技能训练
第四节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第五章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概述
第二节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和功能
第三节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6c122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2.png)
对外汉语教学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20分)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构成的三要素是:A汉语B对外C教学D对外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要解决的主要目标问题是A教什么B怎样教C如何教D学多少3、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是: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现代教育技术E计算语言学F哲学4、下面有关课程设计正确的有:A课程设计包含了课程设置和总体设计B课程设计只考虑教学的内部因素C课程设计不包括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D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没有关系5、有关总体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总体设计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B总体设计就是为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方案。
C大纲制定包含在总体设计中D总体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6、大纲制定应该:A以实际教学为内容B反映教学的理念、形式和方法C确定教学内容D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7、关于教学大纲正确的说法是:A教学大纲可以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B意念-功能大纲属于组合式大纲C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D功能-意念大纲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大纲,与语法结构没有关系。
8、《汉语水平等级标准》高等水平包含了:A三级标准B四级标准C五级标准D六级标准9、《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有:A话题B语言范围C言语能力D词汇范围10、关于《语法大纲》说法正确的有:A《语法大纲》中的语法内容是理论语法B《语法大纲》中的语法内容既是理论语法又是教学语法C《语法大纲》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D《语法大纲》重视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11、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分级的4个界标是:A 1000词B 3000词C 4000词D5 000词 E 6000词 F 8000词12、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了:A理论基础B教学目标C操作程序D实现条件E评价13、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型有:A综合课B文化课C知识游戏课D翻译课14、对外汉语教学专项技能课具有:A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B活动化倾向C微化训练倾向D技能培养倾向15、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有:A哲学B教育学C语言学D文化学16、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是:A哲学B教育学C语言学D文化学17、对外汉语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A思维工具B学习工具C交际工具D教学手段18、对外汉语的总教学原则有:A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中心原则B以汉语知识讲授为核心的原则C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D培养交际能力为核心19、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现状包括:A结构与功能相结合B结构、功能和文化相结合C教与学相结合D科学综合20、汉字教学的总体做法可以归纳为:A先文后语B语文并进C重文弃语D集中识字21、语言四项技能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写是核心技能B听和说一样重要C听和读是输入型技能D说和写重点在于对新信息的处理和表达22、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有:A工具性B规范性C系统性实践性D国际性23、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有:A定量原则B目标原则C特色原则D认知原则E时代原则F语体原则24、有关学习与习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关系B习得是下意识的,而学习是有意识的C学习和习得之间不能转换D习得是非正常的学习,而学习不是25、有关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分析是错误的,而偏误分析是正确的B对比分析是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对比,而偏误分析是将学习者的偏误与目的语的对比C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延续D两种分析方法都对中介语理论研究具有贡献26、是否符合标准化测验的标准有:A客观性试题B标有各种信度、效度等测量学指标C建立弄了常模、在同一的环境和条件下施测D由专业人士开发指导27、以下关于二语习得理论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二语习得关注汉语本身的结构和规律B二语习得以母语规则和母语现象为研究对象C二语习得研究为了探索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D 二语习得与语言学没有关系28、关于“偏误”说法正确的是:A偏误就是我们所说的错误B偏误分析也是一种对比分析C偏误分析第一次将研究的中心放在学习者和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D偏误是中介语29、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是:A信度受到效度的制约B信度高的测验效度也高C如果缺乏信度有效性也不存在D高效度比高信度容易达到30、等值复本信度反映测验的:A 稳定性B等值性C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D同质性31、分立式测验:A把语言分解成不同语言要素或语言点的测验B一个项目可以测试多个知识点C评分客观准确D命题针对性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731b0449649b6649d747cf.png)
习题01一、填空题1•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________ 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4•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是_________________ 年暑期在________________ 学院。
5.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____ 。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_____ ,秘书处设在 _____________ ,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___ 。
7.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 _________________ ,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__ ,首任会长______________ 。
&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b5d070482fb4daa48d4b47.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NEW)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NEW)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a2ba3acfad6195f302ba68b.png)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和大纲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与课程设置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概述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
巧
第三节 语言技能训练
第四节 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概述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和功能
第三节 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8090ad284ac850ad024256.png)
1、几种常用的语法教学法(例子最好两个以上)1. 归纳法: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操练。
2. 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然后在规则指导下学会运用。
3. 引导性的发现法或综合法(1)即前面两种方法的结合。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并进行操练。
(2)先采用演绎法,简要揭示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大量练习,在初步掌握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做进一步归纳总结,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4.对比法:(1)汉外对比(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或相反语法点的对比(3)正误对比5.图示法:用简单的图画形象地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规则。
6.公式法:用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方式展现句式结构。
7.以旧带新法:用已经学过的语法点带出新的语法点。
2、对外汉语教学原则(重点把握交际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加上你的理解。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教学是否符合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由易到难,方便教、方便学。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编排顺序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题材内容要从日常生活用语开始并逐渐涉及社会生活交际的各个方面。
新词语和语法点分布要均匀,适当分散难点。
要教授规范、通用的汉语汉字交际性原则指要紧扣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技能,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够切实地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这方面的语言技能。
交际: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在交际中所必必需的,最急需掌握的。
工具:语言材料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料,尽量避免“教科书语言”。
训练:在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练习设计和编写要尽量做到生动有趣。
适合性(针对性)原则体现在适合学习环境,适合学习者,适合教学类型和目标。
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类型、课程类型和教学对象、学习环境。
要根据不同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教学重点,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特点、目的、起点不同、学习时限。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概要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b656996b83d049649a665830.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填空或选择题:(熟记1. 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四大环节。
2。
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四个方面。
3. 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4.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5. HSK的全称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定的,其初、中等共分八级6.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7. 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语言迁移、社会文化环境、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等。
8。
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9. 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10.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11。
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
12。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四大类。
HSK 是种水平测试.13.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14。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能力。
15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16.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17.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18。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9.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20。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59719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d.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重点考试题型: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三、简答(每个5分,共25分)四、论述(每个10分,共30分)五、应用分析(10分)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水平等级标准》、《词汇与汉字大纲》、音素、音节、语流音变、汉字文化圈、中介语、总体设计、合体字二、填空、简答、论述、分析的重点内容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2、对外汉语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理论基础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教学模式4、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大纲、测试等的分类5、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与现状6、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及其相互关系7、对外汉语教材的属性、功能8、交际能力的参数、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9、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与课程规范10、学习和习得的区别、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1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相关理论12、偏误产生的原因13、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特点与教学内容14、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方面常见的偏误15、鲁健骥关于汉语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系列研究1.第一语言(first 1anguage)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他的母语。
但第一语言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本族语。
2.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指一个人除了第一语言之外,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以及通用语。
此外,第二语言亦可与第一语言并列为个人母语(mother tongue)。
3.汉语水平考试(HSK)是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人员)汉语水平的系列考试。
它考查考生在院校学习或在政府部门、企业及其他机构工作等环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HSK是汉语拼音Hanyu Shuiping Kaoshi的缩写。
4.《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一、填空或选择题:(熟记)1993年,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由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是第一次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写入国家教育法规。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被世人或学术界认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本族语和非本族语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属于应用语言学听说法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
以社会语言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交际法,它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法影响最大。
认知法首创对学习者的研究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只有一本教科书,而应该是“教师用书,辅导读物,磁带,挂图,录像,电影,电视”等一体的“教学包”,这种教学法流派是交际法。
以交际法为编写理念的英语教材是《跟我学》视听法的主要优点有:调动了多种感官的功能,有利于培养语感;直接建立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按照学习目的划分的教学类型是非学历教育的预备教育和特殊目的教学;按照教学期限划分的教学类型是本科专业、长期班和短期班目的语水平主要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差别。
教材在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供大量的练习,这体现的是评估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原则。
以测量学习者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为目的测试是成绩测试Hsk属于水平测试从测试制作的要求的角度,可以将语言测试题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试题如果受试者的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而测试结果却很接近,说明该测试的区分度差异《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教学中出现的超纲词在中级阶段一般不多于30%为各个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基本的规范是等级大纲具有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20字的说话能力的属于初级阶段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复用式掌握《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甲、乙两级词语3051个,这属于对外汉语的中级阶段《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丙丁四级汉字总数是2905个,其中甲级词共有1033个,中级阶段的词汇教学基本上是丙级为依据。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被分解为1168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属于基本纲和专项纲。
完成初级阶段的全部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大致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初级阶段的总目标是hsk五级。
中级阶段的总目标是八级。
进入中国文、史、中医院科院校入系学习的合格标准是hsk6级。
进入中国高等院校的理工农西医体育艺术类专业学习的最低汉语水平式hsk3级。
旅游hsk是从使用目的语范围的角度研发的汉语水平考试。
Hsk初、中级考试不含的考试项目是汉语写作。
中级汉语应用文写作训练应着重要求学生作文的格式正确和词语、句子表达明确。
写作练习方法有听写,句型练习和关联词语练习;不属于写作练习方法的是选词填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就课文内容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回答,能用所学的词语和语法解释生词、造句、提问题、回答问题、归纳段意、复述课文;能写一般的应用文和一定的业务范围内的工作文件,格式基本准确,语句清楚,准确,这样的学生属于中级的学生速成班的教学内容是根据交际任务来确定的测试内容集中而又有针对性,适合采用单项卷面的测试是诊断测试要求熟悉比喻,夸张,拟人,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及其修辞效果的教学阶段是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描述某人的相貌,体态和穿着打扮”属于中级阶段速成班的个人情况的交际任务口语教学的准确性除了指语言内容的准确性,还指语言知识运用的准确性日美学生往往发不好送气音因为他们的母语中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这种现象的存在时由于语际迁移的原因不属于影响听力教学过程的是讲解生词输入假说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不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功能法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对外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描写-选择-对比-预测衡量学生交际范围的大小、言语技能和水平等级的高低,都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而言的中介语理论是由Slinker首先提出来的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单位是教学环节。
测试的成绩越接近受试者的真实水平,则测试的信度就越高可以攻读中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的合格标准是hsk9级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认知规律;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包括:成绩测试、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
总体设计是从宏观上对教学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和把握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母语的转用和民族语的消亡能说明民族语和母语不能完全划等号语法翻译法是自觉对比法和认知知法的本源,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直接法是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的本源以句型为中心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听说法,美国布朗大学瓦德尔教授在1958年认为听说法的五个教学过程是认识-模仿-重复-变换-选择。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音方面的最大难点是声调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音方面的优势有:元音出现频率高;音素少;音节结构简单有规律;声母韵母配合有规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语法方面的优势是:语法结构简明;句子、短语和词结构关系一致;形态变化少,易于掌握和运用;汉语句式丰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方面的难点有:同音单音词现象普遍;同义词多,不易把握;文化色彩词不易把握;成语、惯用语丰富;词语连写不易辨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字方面的优势有:汉字和音节相对应;汉字的表意性强;汉字形声字占优势;汉字的文化蕴含深;常用汉字数量有限。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四不”:不讲学生听不懂的话;不讲废话;不讲句子不完整的话;不轻易使用媒介语。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包括: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汉语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自学能力;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社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方面来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知识的学习目标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方面的指标。
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包括: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语言材料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程规范》属于综合大纲在高级阶段汉语教学中开设的选修课有:翻译训练、中国概况、中国古代史、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和修辞到目前为止,国家没有研发的专项汉语水平考试是汉语专业hsk教学对象的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性的作用新词语和语法点分布均匀,合理,适当分散难点,注意重点词汇和句型的重现率,这体现的是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中的科学性原则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尽量避免使用无实际意义和无使用价值是指语言材料的真实性选择注重吸收社会政治、科技常识、文化风俗、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这体现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中的知识性原则反映语言测试质量的要素有试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和反馈作用按照不同的测试目的将语言测试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不受教学进度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的测试是诊断测试从测试内容的特点的角度,可以将语言测试题分为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结业和毕业考试属于成绩测试要求全面测量测试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是水平测试从阅卷评分的角度看,hsk初、中等考试的题型都是客观性试题从命题过程和试题的可靠性程度要求的角度,可以将语言测试题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试题如果受试者的水平有很大差异,而测试结果却很接近,说明该测试的区分度差。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各个教学阶段词语范围的总量一般是在8000—9000之间教学中出现的超纲词在高级阶段一般不多于35%评价教学质量和测定学生汉语水平的基本表示是等级大纲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内容完整的记叙文,字数在500字以上,能用正确的格式写简单的书写、便条、请假条等日常应用文,这属于初级阶段的技能目标能和听懂不含生词和新语法点,长度为500字左右的材料,语速为每分钟180字左右,这属于对外汉语的中级阶段的技能目标很多欧美人学了很长时间的汉语,写信时仍不习惯把日期写在信后右下角签名的下面,这种现象的存在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有:听力环境;听力材料;听力过程“我两年前韩国来到上海学习”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属于遗漏类型的偏误“我问他他能不能陪我一起去”属于添加类型的偏误“我们散步在校园里”、“箭在靶子上射”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属于错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的特点是引进“功能法”的原则达到汉语初级翻译水平的合格标准是hsk8级衡量学生交际范围的大小,言语技能和水平等级的高低,都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而言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两个层面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初级阶段的交际范围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社会交际和学习场合高级水平速成班的交际任务有基本交际、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和媒体信息。
偏误理论认为,产生偏误的原因有:语际偏误;语内偏误;文化迁移;学习策略;教学失误“听后转述,听后写大体内容”练习方式属于概括能力的训练。
对比分析法的理论前提是: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点;各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都是可以描述的;各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迁移的根源。
二、名词解释:(可充分理解,抓关键点记忆整理)过度泛化:学习者对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的规则学习不全面,把该规则当做该语言项目的同一形式,而忽视了其他形式或用法。
综合课:第二语言教学的主干课型,它结合语言要素、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语用规则,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习者进行全面地、综合地语言技能训练。
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
目的语: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在语言教学中正在被教授和学习的第二语言。
习得:指在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第二语言教学:指对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人所进行的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在学校环境里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