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优秀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身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同学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1、指名背背俺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二、学习1、理解课题的意思: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俺们听听?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4、学习这首诗:⑴出示整首诗。

⑴指名读一读。

⑴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⑴交流: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评议,他讲得怎样?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1、背诵古诗。

2、用自身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壮美山河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课时一、复习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学习《绝句》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1、学习一、二两句: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考虑:诗人看到了什么?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小学古诗说课稿范文,以供参考。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优秀3篇)篇一:语文唐诗教案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反复诵读古诗,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1.录音机、范读带。

(正字正音,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投影仪、胶片。

(显示内容:生字注音、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精美插图、相关诗词等。

)3.课件。

3课时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

先看第一首《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

性简傲,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

还讲究平仄。

篇二:语文唐诗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的精神特质,和唐诗的时代价值,领略唐诗的风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优秀教案(最新12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优秀教案(最新12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优秀教案(最新12篇)《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

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

指导书写“庭”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1、指名读诗。

(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

感悟“和”(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

(师生评价)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小学古诗教案(最新5篇)

小学古诗教案(最新5篇)

小学古诗教案(最新5篇)《古诗》教案篇一一、导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从第三单元课文中节选的几句话,回顾单元主题“至爱亲情”,引入本节课主题:友情和对新生命的至爱深情。

二、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常识,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怀,领悟诗歌的意境。

3.感受对友人和新生命的至爱深情。

三、学法指导: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划分两首诗的节奏)四、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朗诵:①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诵;②听朗读录音2.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溺水而死。

名作《滕王阁序》。

3.简介创作背景:结合课本注释①4.翻译诗句,整体感知,解决问题请说说:①作者在诗歌中都写了哪些内容呢?②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之间怎样的感情?明确:首联:点明送别地点,赴任之处(借代、对仗)颔联:别中之别,送别尤其可悲颈联:主旨。

不必伤别(议论)尾联:再次劝慰(幽默口吻)5.比较理解:①.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②.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明确:王诗更气象阔大,志趣高远。

6.独特风格意境旷达,哀而不伤,孕豪迈于悲凉,在别离的伤感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五、学习《己亥杂诗》1.朗诵:①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诵;②听朗读录音2.作者及背景诗人龚自珍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处在封建社会快要崩溃的时代,洞悉清朝朝廷的腐朽昏庸,也警惕外国列强的侵略野心,因而渴望改革。

于是他写了许多诗文,提了很多办法,然而人微言轻,不被重视,48岁那年,被迫辞官离开京城,飘然南归。

小学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精选10篇】古诗《咏柳》教案1知识目标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五字。

会读“咏、妆、绦”三个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初知诗意。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观察和学习诗歌、练习用两三句话描写春天。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大意。

教学方法课前观察,图文结合,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幻灯片第一课时一、观察“咏柳”的插图或幻灯片1.图上画的是什么?(长满绿叶的柳树。

)2.从图上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3.教师介绍《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把春景描写得那么美好,是凭借自然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

美好的新春,充满了勃勃生机,激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树的样子说—说。

(激情引趣)5.板书课躇。

“咏柳”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二、读诗歌1.出示生宁卡片,指名读。

2.借助拼音自读诗歌,要求读通顺。

3.检查读的情况:指名读、小组齐读、互相推荐读。

4.教师范读。

三、初步了解诗文1.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诗说的意思是什么?2.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的词语。

3.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绿的意思。

“妆”,打扮的意思。

“垂”,东西的一头挂下来。

四、边读诗文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五、识记字形、写字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形近字:“载”和“裁”,进行区别;“剪”和“碧”可通过熟字组合加以识记。

“碧”,先写上半部的两个部件,要紧凑,下边的石字居中。

“垂”可以通过教笔顺识记。

“垂”字写法:。

“丝”字要注意字形结构,两个“ ”并排写,千万不要加点,下面一长横把两个“ ”托住。

第二课时一、熟读课文二、了解诗句1.理解第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通过看图,看柳树的整体和它的枝条。

了解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范文五篇大全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范文五篇大全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范文五篇大全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范文五篇大全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小学阶段是学生对古诗词文化接触的初步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魅力,学好古诗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范文,帮助小学老师更好地教授古诗。

教案范文一:《小学生读《登鹳雀楼》感悟万千》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登鹳雀楼》;2.掌握小学生适合的《登鹳雀楼》规律;3.学会领悟《登鹳雀楼》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重点1.异常华美的语言;2.深层次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教学;2.较高层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阅读、谈论、解析。

五、教学过程1.短时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登鹳雀楼》全文。

2.学习字词学生选学《登鹳雀楼》的难字,逐字学习,层层深入理解《登鹳雀楼》。

3.认真查阅指导学生逐行认真查阅《登鹳雀楼》,理解全文的精髓与文化底蕴。

4.问题探究(1)词语的解析。

指导学生识别汉字、词性、释义,理顺《登鹳雀楼》的词语。

(2)神韵的领悟。

阐述《登鹳雀楼》的神韵,指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3)符号的理解。

探寻《登鹳雀楼》中的符号,解读其中的象征意义。

(4)内涵的分析。

分析《登鹳雀楼》中的意境和内涵,探究学生的思想和感情。

5.延伸阅读引导学生探究其他古诗、古文的议题思考,扩展学生对古作文化的接受程度。

6.个人小结让学生独立思考其读《登鹳雀楼》的感悟,给予提出不足之处的建议。

教案范文二:《唐婉:锄禾》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女诗人唐婉及其作品;2.通过《锄禾》感受农耕文化;3.领悟《锄禾》的文化内涵;4.通过《锄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学习背景知识了解唐代农耕文化,让学生了解《锄禾》的背景,升华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感悟。

2.朗读古诗通过教师先读整首诗,然后员工读一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逐句齐读,领会每句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1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方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歌景交融( 7 分钟)(一)好语积累:师:出示词语(1) 学生齐读师:这组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回答师:出示其他几组生:齐读后回答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就读了这一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生:汇报师:总结并鼓励。

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一样一边读一边往了脑海里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力才会提高的快。

(二)激趣导入:师:播放歌曲:《渔歌子》师:你从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生:汇报看到的内容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大家念出几句吗?生:试着背出师导入:刚才这支歌,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首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正音感知品味( 10分钟 )1、解题师:板书课题 (渔歌子【唐】张志和)生齐读课题师:这《渔歌子》不仅是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所以这里的“子”不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大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渔歌子》是写什么的?生:回答师:打开课件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2、初读(正音、品味)一读正音,读得字正腔圆生:学生看书试读师:指名读词学生纷纷读词。

(师在声音、字音上加以指导)师:(出示:多音字:塞指导)二读品味,要读得韵味十足师:古时候啊,诗词是用来唱的,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要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

小学古诗教案(通用15篇)

小学古诗教案(通用15篇)

小学古诗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古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古诗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渔歌子激情导趣,理解课题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全文5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全文5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

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

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小学古诗词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小学六年级语文《蜀相》优质教材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蜀相》优质教材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蜀相》优质教材教案(优秀10篇)语文公开课蜀相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一提起诗,我们就会想到李白,想到杜甫,李白代表诗歌浪漫主义的高峰,杜甫代表着现实主义的高峰。

大家想想我们曾经学习过杜甫哪些诗篇?记得哪些诗句?(师生共同回顾)今天让我们走进杜甫,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蜀相》。

二、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的广阔社会生活,其诗作被誉为“诗史”三、诵读感知,觅得诗心1、学生自读诗歌。

2、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

4、集体再次齐读。

5、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悲凉、伤感。

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6、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

同学们推荐一位。

7、诗言志。

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学生归纳:“寻”字。

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寻”能表达这种感情。

“泪”字。

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小学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10篇)

小学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10篇)

小学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10篇)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还是专家引领的重要阵地。

评课既要反对只讲好话,相互奉承,也要反对只说缺点,相互诋毁。

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授课人共同进步。

评课前要充分准备,理清思路,抓住要点。

切忌面面俱到、轻重不分、条理不清。

重点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设定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还应在感情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设计明确的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评价这节课效果的重要指标。

教学资源的整合,即我们通常说的教材处理。

但教学资源整合较之教材处理具有更丰富的内容。

对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

评课时要从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取舍、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教学资源的合理取舍、学生现有经验的有效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评价一节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程序展开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点,既要看教学过程的预设,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应变、生成与发展。

1、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二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五看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和发挥。

《古诗》语文教案(最新5篇)

《古诗》语文教案(最新5篇)

《古诗》语文教案(最新5篇)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篇一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二、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课时划分: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1)“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2)“粒”左窄右宽。

(3)“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

(五)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三)讲读诗句。

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

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课前谈话: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一、揭题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底气不足呀。

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师范读,生鼓掌。

)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

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生自由作画。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

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有何依据?三、想象,领悟诗意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

这是——?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

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古诗的学习,帮助学生:1.了解和欣赏古代的文化艺术,培养审美能力;2.感受古诗的意境,提升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掌握古诗的基本表达形式和韵律特点;4.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授《登鹳雀楼》一课。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如果上一节课是古文教学,可采取以下导入方式:展示一幅古代风景画,并询问学生对于画中景色的看法和表达。

2.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PowerPoint展示《登鹳雀楼》的全文,并逐句解读诗句的意思。

同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并与诗句进行对应。

3.诗歌欣赏(15分钟)播放一段优美的古琴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登鹳雀楼》的意境,并请他们闭目默读诗歌。

4.诗歌学习(20分钟)①发放《登鹳雀楼》的诗歌讲解手册,让学生自主阅读配有注释的诗歌文本,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

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并鼓励学生模仿古诗的韵律和语调进行朗读。

5.情感体验(10分钟)请学生以《登鹳雀楼》为题,绘制一幅自己心目中的景色画面,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课堂中的讲解内容。

学生完成后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古代建筑的想法。

6.巩固练习(20分钟)①请学生依据课前提供的提纲,以《登鹳雀楼》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在心中构建的楼阁、堤岸等古代景观。

②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寻找并背诵一首古代诗歌,写一篇读后感并陈述自己的感悟。

7.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在班级内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课堂中融入了听音欣赏、注释阅读、合作分享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感知古诗的韵味和深意。

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更多的古诗作品。

小学新课标古诗教案

小学新课标古诗教案

小学新课标古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古诗的朗读技巧,包括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

2. 古诗的意境理解,包括诗人的情感和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1. 古诗中抽象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2. 古诗中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古诗文选读材料。

2. 多媒体课件,包括古诗的背景介绍、图片、音频等。

3. 学生学习单,包括朗读练习、理解题和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古诗中的名句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简单介绍古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二、新课呈现1. 朗读古诗:教师首先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 学生跟读: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语调和节奏。

3. 理解内容:教师解释古诗的字词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诗的含义。

4. 讨论意境:引导学生讨论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三、深入探究1. 分析诗人: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 拓展讨论:鼓励学生思考古诗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以及古诗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四、实践应用1. 朗读练习:学生独立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 理解题: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理解题,检验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 拓展练习: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古诗,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五、课堂小结1. 总结古诗的朗读技巧和理解方法。

2. 强调古诗在传承文化和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1. 完成古诗的背诵。

2. 收集与本课古诗相关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七、板书设计- 古诗题目- 诗人姓名- 古诗大意- 朗读要点- 意境分析【教学反思】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否被充分激发?2. 学生在朗读和理解古诗方面是否有明显的进步?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和理解方法,还能够深入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情感美,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课前谈话: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一、揭题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底气不足呀。

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师范读,生鼓掌。

)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

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生自由作画。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

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有何依据?三、想象,领悟诗意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

这是——?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

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其实我画的水是一条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长江)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成为吴江。

我画的其实就是诗里的哪几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

你也想读读吗?我们比赛读,你们不先练练吗?指名几位生读,评读,评出优胜者。

3、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又是怎样的山呢?(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师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太阳。

4、看看老师又画了什么?怎样的小船?怎么行驶的?从孤帆你还能联想到什么?(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刚才我画的是哪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师做手势范读,生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1、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可以做做动作背。

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是把诗歌唱出来。

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

课件出示:谱上曲的诗句。

师唱,生跟唱,师生齐做动作唱。

3、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对李白你了解多少?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五、结语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教学目标:1、吟诵《别董大》,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别董大》是唐朝诗人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法董庭兰。

他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古琴手,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高诗送别他,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二、释题:《别董大》:和董大告别。

三、范读诗歌(听录音带)四、读诗歌,提出疑问。

读诗歌,借助注释想象诗意,提出疑问。

五、试讲诗歌描写的景色1.同座对讲。

2.指名试讲。

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

(这暗示了董大失意的境遇。

)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

(写雪中景致,也隐喻和董大即将分手远行)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六、指导朗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语速较慢,要有凄凉之情,空旷之感。

后两句要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

七、读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总结诗的前两句写北国风光,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是一首发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诗歌形式特征、语言运用等方面质疑研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拉开心理距离,引发探索动力。

引入语:“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而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之际,自然万物等待渴望的是什么?当然是春雨。

出示研读材料一,彩色“春雨图”,通过投影展示画面:青山、小河、黄柳、绿草、野径、行人、斜风、细雨和飞燕。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研究,抓特征对景物作口头描述,谈感想论体会,教师作适当点评,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学生树立探究目标。

在“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概括诗意”的基础上,由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你是否喜欢它,喜欢它哪些方面等。

学生领悟到以下内容:这首诗语言锤炼精工;拟人、对比修辞手法的表现力强;创造的意境美;借景抒情,情景相生。

然后学生归纳并树立起探索研究的重点:a、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b、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对照比较朗读。

研读材料二:望楼湖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引导学生拿这首诗与《春夜喜雨》作比较阅读,主要研究在形式特征方面的异同。

在学生自读领悟的基础上,交流研究结果,从而归纳出了律诗的特征:八句,有五言、七言律诗,教师可作引导、点拨和补充。

四、拓展深化,进行思维创新。

教师创设情境:好雨当春发生之际,诗人是那样喜悦、兴奋、赞叹,那么,杜甫在春雨到来以前,站在破败的茅屋前观望,那会有怎样的景象?诗人会有怎样的向往和感情?假如你就是诗人杜甫,请以“无雨的春天”为表现内容构思一段话,然后开展口头作文比赛。

学生的口头作文,思路相当开阔,有的说无雨的春天,风尘滚滚,禾苗枯死,杜甫心忧如焚,长声叹息;有的说,无雨的春天人们无以为食,人们刮树皮,吃草根,不少的人背井离乡,沿街乞讨,杜甫看到“路有饿殍”老泪纵横;有的说,无雨的春天,疫病流行那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可怕景象。

五、再创探索情境,实现能力迁移。

研读唐朝李约诗《观祈雨》的语言运用、意境创造、情感观点,并与本篇课文《春夜喜雨》进行比较。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山行》。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因为也是唐朝诗人写的上诗,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人称“诗圣”,写的诗被称为“诗史”。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

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那些景物?板书:花蝶莺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景物)真———啊,你看————————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

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2、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五、作业:1、把诗歌改成小散文。

2、读《绝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诗文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母亲感到骄傲、自豪、幸福,从古到今,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我们今天学习《游子吟》。

2、“吟”是什么意思?前面我们学过什么吟?二、朗读、背诵、默写古诗1、老师范读古诗2、学生齐读3、学生自由地读,读到会背。

4、齐背古诗师在黑板上默写,学生装在自已本上默写。

同座位交换修改。

三、再读古诗,体会诗意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看图说说是什么意思?慈爱的母亲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些,更耐穿些,她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归不来。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晕”谁说小草的心情,能报答春天的阳光呢?儿子的爱心怎么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4、对照图,同座位的学生交流一下诗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读古诗,体会诗的表达的感情。

1、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前四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