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中的作用

终反映 出来 的结果就 是老年人 晚年 的生 活质量和家 属对护理
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
参 考 文献
[ 1 ] 任辉 , 李景波 , 宫海 燕. 医 院人性 化护理服务 的思考 与实践m. 重庆
医学 , 2 0 0 6 , 3 5 ( 1 ) : 3 6 .
[ 2 ] 马丽 .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1 0 , 2 6
( 2 ) : 7 0 .
人 在晚年生活 中 , 不仅 眼睛看得到优美 的环境 , 耳朵 听得到轻 声细语 , 还能 内心感受到愉快喜悦 。护理人员发 自内心的真诚 关怀可 以使 老年人充分感 受到在他们 孤独 的晚年能够老有 所 养、 老有所乐 , 从而改变护理人员在老年人心 目中的形象 , 使他
血糖 的控制情 况及心理状 态。 结果
观察组 患者 负性情绪缓 解
及血糖 控制 情 况均好 于 对照 组 , 2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0 . 0 1 ) 。结 论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给 予 专 科 护 士 的 专 业 护 理 干
预。 可以有 效控制其血糖及 负面情绪 , 值得 临床推广和应用。 【 关键 词 】糖尿病 护理 干预 血糖控 制 负性情绪
在老年人身上碾 过的痕迹 , 有部分 老年 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 自 理及行走能力不可避免地 发生退化 。 护理 人员要在精神上去鼓 励 老年人 , 使之用平 和的心态去接受衰老 的事实 , 让他们知道 ,
护理人 员永远和他们在一起面对和共同克服 困难 。 通过基础生 活护理 、 环境、 尊重 、 家庭归 属感 、 精神生活 的 人性化需 求的实施 , 我们充分 意识到 , 单纯 的基 础生活 护理 已 不 能满足现代社会老年 人的需求 , 要适应 时代 的发 展 , 让老年

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至2 0 1 2 年1 2 月我 院收治 的 1 2 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观察组 6 2 例采用系统护理 干预 , 对照组 6 2 例采用 常规护理 , 负性情绪采用 焦虑 自评量表 ( S A S ) 和抑郁 自评量表 ( S D S ) 进 行评估 , 生活质量采用生 存质量评定量表 ( WHO QO L — l o o ) 进行评估 , 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 的焦虑 、 抑郁情绪 和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干预 6 个月后观察组 S A S 、 S DS 评分分别 为( 4 1 . 2 5  ̄ 5 . 1 3 ) 分、 ( 4 2 . 2 4  ̄ 5 . 3 7 )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的( 4 8 . 7 6  ̄ 7 . 6 2 ) 分、 ( 4 9 . 8 1  ̄ 7 . 9 5 ) 分( P < 0 . 0 5 ) 。 护 理干 预 6 个月后 观察组 生理 、 精神 支柱 、 社会 关系 、 环境 和独立 性评分 分别为( 1 4 . 5 2  ̄ 1 . 8 5 ) 分、 ( 1 4 . 0 7  ̄ 1 . 5 9 ) 分、 ( 1 5 . 2 5  ̄ 1 . 9 2 ) 分、 ( 1 5 . 0 4  ̄1 . 9 7 ) 分和( 1 4 . 0 6  ̄1 . 6 3 ) 分, 明显 高于对照组 的( 1 2 . 4 1  ̄1 . 5 6 ) 分、 ( 1 1 . 7 8  ̄ 1 . 3 4 ) 分、 ( 1 2 . 7 6  ̄ 1 . 6 8 ) 分、 ( 1 2 . 8 6  ̄ 1 . 7 1 ) 分 和( 1 1 . 2 3  ̄ 1 . 2 9 ) 分,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P < 0 . 0 5 ) 。结论 系统 护理干预 能够 明显改 善 患者的负性 情绪 , 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波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波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波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孙 静(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态改变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住院治疗10d 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均较对照组控制好(P 均<0.05)。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SAS、SDS 评分下降幅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均<0.05)。

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对血糖的稳定控制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血糖;SAS 焦虑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等各种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综合征,本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目前没有特效药,一旦确诊,需要终生治疗。

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我院对80例DM 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患者血糖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03月-2012年03月间,我院收治80例住院的DM 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HO 关于DM 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意识不清、肢体障碍、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患者。

Ⅰ型DM 患者18例,Ⅱ型DM 患者22例。

40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8-69岁,平均空腹血糖(10.43±2.56)mmol/L,餐后2h 血糖(13.88±3.48)mmol/L。

40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5-68岁,平均空腹血糖(10.23±2.46)mmol/L,餐后2h 血糖(13.58±3.25)mmol/L。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及生活质量评估表评分,并作科学评估。

结果: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焦虑及抑郁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两组均根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按照患者病情选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每周2次,疗程3个月。

2、给予心理指导,以认知行为治疗和理性情绪疗法为理论基础,安排相同病情的患者相互了解疾病状况,采取谈心、小组讨论,利用“正性的体验感染”、“负性认知的克服”等心理学原理,采用渐进性放松训练、静坐冥想等方法处理患者躯体及情绪的不适,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3、行为干预: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方式,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4、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鼓励患者在出现困难时主动与家人交流,家庭成员彼此劝慰,处理好同事的关系,以便很好的得到团体成员的理解。

4、观察指标1、心理指标测定: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本量表含有20个项目,按1-4级进行评分,>50分即为抑郁;zung 焦虑量表(sas),本量表含有20个项目,按1-4级进行评分,>50分即为焦虑,均在治疗前后评定1次。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每个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表,并当场收回。

2、生活质量量表采用sf-36量表,观察健康状态8个维度:躯体功能(pf)、躯体所致功能限制(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ch)、生活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所致功能限制(re)、心理健康(mh),其中前4个维度反映生理功能(pcs),后4个维度反映心理功能(mcsn)。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1 2 方 法 .
D R是糖尿病最 为常见和严 重的微血 管并发症 之一 , 其
实质是进 展性 微血 管病 变伴血栓形成 , 该病已成为四大 主要
两 组患者均接受 D R的常规
1 2 1 心理护理方法和 内容 ..
致盲病 因之一 , 其发病机制 与生物 、 心理 和社 会 因素密切相
关 。D R病程进展缓慢 , 早期 主要 为视 网膜 小动脉 缺血和血 管 的渗透性改变 , 一旦 出现 出血 、 棉絮样 白斑 及硬性渗 出等 表现 时, 代表新生血管及视 网膜纤维组 织增生 ; 累及 到黄 当
() 2 认知治疗 : 分两个 阶段 进行 : 治疗 早 、 可 ① 中期 : 过宣 通
泄情绪后 , 冷静下来患者 已认识 到 自己是一 个病人 , 在这 个 基础上 , 对患者进行 D R基 本知识 和治 疗方法 的认 知教 育 ,
使患者认识 到随着 医学治疗技术 的发 展 , 制 D 控 R病情 和改
本组调查共发放 10套 调查 问卷 , 7 回收答 案完 整、 料 资
齐全有效 问卷 10套 , 效问卷 回收率 10 。两组治疗前 7 有 0% 生活 质 量各 维 度 得 分 、 L Q L总 体 分相 差 不 明 显 ( > CV O P 00 ) 治疗后 两组患者各 维度得分 及 C V O .5 ; L Q L总体 分均 明 显 高于治疗前 , 且干预组治疗 后视力 、 移动 和光感 和调节能 力等维度得分及 C V O L Q L总体 分明显优 于对照组 同期结果
善生活质 量是 可能 的 , 并告 知对其 治疗 具体方 案 , 使之树 立
活质量而设计 的专 门量表 , 其各条 目涵盖这一群体生活质 量
西南 国防 医药 2 1 00年 3月第 2 0卷第 3期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贡芳浮 (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 南宁 5 3 0 2 0 0 )
摘要 : 目的 :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患者 的心理干预护理 , 探讨其对 患者心理状 态的改善作用。 方法: 将本 院收 治 6 0例肺 结核 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 象, 随机 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 分别行常规护理及 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 心理 干预 , 评价 两组 患者心理 状 态, 以探讨其对 患者心理的意义。 结果: 护理后 , 两组 患者 出现抑郁、 焦虑 、 恐惧等不 良心理 的几率 以及严重程度 等情 况对 比结 果呈显著差异( P < 0 . 0 5 ) 。 结论 : 对肺 结核合并糖尿病 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 , 可有效减 少患者发 生不 良心理状 态的几率 , 有助 于患 者的心理健康 。 对护 理 质 量 的提 升 有 重要 意 义 。 关键词 : 肺 结核 糖 尿 病 患者 心 理 状 态 心理 护 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1 0 — 0 1 8 5 — 0 1 糖 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常 因漫长 的治疗及疾病 的痛 苦出 现各种不 良心理状态 ,包括抑郁 、暴 躁甚至 出现 自我毁灭倾 向 。心理 护 理 干 预可 对 该类 患 者 的 治疗 发 挥极 大 的积极 作 用 “ 1 。 本 次 试 验 对 于 我 院 治 疗 的肺 结 核 合 并 糖 尿 病 患 者 行 心 理 护 理 干预 , 以探 讨 该 措 施 的 意 义 , 如下所示 。 1 研 究 对 象 及 方 法 1 . 1临床 资料 : 本次研究 以我院 2 0 1 1年 3月~ 2 0 1 3年 3月收治 的6 0例肺 结核合并糖尿病 患者为对象 。所有患 者 中包括 3 6 例 男性和 2 4例 女性 , 年龄 3 4 ~ 7 2岁 , 平均 年龄 ( 4 2 . 7  ̄ 5 . 2 ) 岁, 患者人院后进行详细诊断 ,为肺结核 阳性 ,并伴 随糖 尿病症 状, 确诊为肺结核伴随糖尿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干 预组 , 每组 3 0人 , 两组 患者就各方面情况包括性别 、 年龄 及患 病 时间等对 比结果不具有明显差异( 尸 > 0 . 0 5 ) 。 1 . 2方法 及标准 : 对 照组患者 予 以常规护 理模式 , 即用药及 饮 食 等方面 内容 ;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对 照组 基础上进行 心理护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期的血糖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期的血糖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期的血糖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负性情绪的效果。

方法将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2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负性情绪的变化。

结果综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孕期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血糖水平稳定,保持孕妇积极乐观心态及少负性情绪对病情影响疗效显著,是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段。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负性情绪;血糖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妇女在怀孕前为患有糖尿病,在怀孕时才发现血糖过高的一种妊娠期特发的并发症,它是由于妊娠中后期胎盘逐渐发育形成,产生某些激素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人体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当一些孕妇不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时就会发生gdm。

研究表明,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密切,而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1]中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又对血糖水平、病情转归有着消极的影响。

本研究中,笔者对gdm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使gdm患者保持好心态、维持血糖水平取得较好的结果,现报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2011年1月-12月住院的gdm患者110例,初孕妇7例,经产妇38例,年龄在21岁-41岁(28.35±3.21)孕周26周-38周(33.23周±3.16)身高150-171cm(156.32±2.16),按就诊的顺序依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产次,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患者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糖尿病患者专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对gdm患者及家属定期以孕妇学校讲座录像,健康手册等手段向孕妇宣讲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gdm患者对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重视病情及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
者 餐 后 2小 时 血 糖 > l 1 . 1 m m o l / L ,患 者 均 显 示 尿 糖 ( + 一 十 + + ) ;
是 控 制 糖 尿 病 的 重 要 措 施 ,应 向 患 者 说 明所 使 用 药 物 的 作 用 、副作 用 和 正确 服用 方 法 ,密切 观察 药 物 不 良反 应 ,定 期 监测 血糖 、尿 糖 浓度 , 以便 医 师及 时调 整 药 物 剂量 。对 注 射 胰 岛 素 的患 者 ,应 注意 计 量 准 确 ,经常 更 换 注 射 部位 ,观 察 局 部 皮肤 反 应 ,如 肿胀 、疼 痛 时 应 采取 相 应 措 施 。注 射 胰 岛 素 后 。应 督 促 患 者 及 时进 食 ,以 免 发生 低 血 糖 危 象 。一 旦 发
生 活 是心 理 护 理 的 主要 内容 之 一 。 ( 3 ) 用药 护 理 :药 物 治 疗
选择 2 0 1 1 年 3月一 2 o l 2年 l O月 在我 院内 分泌 科 住 院治 疗 的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1 8 0例 。随 机 分 为实 验 组 和 对 照组 。实 验组 9 0例 ,男 5 8例 ,女 3 2例 ,年 龄 4 5 ~ 8 0岁 ,平 均 年 龄
卑 、悲 观 和 焦 虑 等 负性 情 绪 ,而影 响 治 疗 效 果 ,生 活 质 量 明 显 下 降 , 因 此 ,加 强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护 理 干 预 显 得 格 外 重 要 。 而许 多 研 究 已 经发 现 护 理 干 预在 癌 症 、脑卒 中 以及 产 妇 等生活 质量改善 方面 是有效 的[ 2 1 。 我 科 通 过 多 年 的 临 床 积 累 ,对糖 尿病 患 者 在 一般 护 理 的 基础 上 ,采 用 中 西 医结 合 的

糖尿病患者的三类负性情绪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的三类负性情绪及护理干预
变, 使患 者 心 情 烦 躁 , 不 能 眠 , 利 于 病 情 的 控 制 。 种 焦 急 而 夜 不 一 又 忧 虑 的 不 良情 绪 。 老 年 糖 尿 病 患 者 产 生 焦 虑 的 原 因有 : 期 中 长
尿病 患 者 容 易产 生不 良心 理 , 主 要 表现 为 抑 郁 悲观 、 张 恐惧 、 其 紧 焦虑 烦 躁 等 , 别 是 抑 郁 悲观 最 常 见 。 特 1 1 抑 郁 悲观 : . 负性 情 绪之 一 大 量 调 查 表 明糖 尿 病 患 者 与 普 通 人 群 相 比 其 抑 郁 症 的患 病 率 明 显 增 高 , o 等 报 道 , 最 近 诊 断 为 糖 尿病 的 患 者 中 发 Brwn 在 现 有 3 %左 右 患 过 抑 郁 症 , 在 非 糖 尿 病 的 人 群 中 抑 郁 的 发 生 O 而
糖 尿病酮症酸 中毒( DKA 、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
发 症 住 院 病 人 , 担 心 疾 病 的 严 重 性 和 慢 长 性 。 者 在对 糖 尿病 更 患 有 了一 定 的认 识 后 , 往往 处 于 糖 尿 病 急性 和 慢 性 并发 症 的 恐 惧之 中 , 如 注 射 胰 岛 素 或 口服 降 糖 药 后 , 食 量 偏 低 而 引 发 的低 血 例 进 糖 , 年 患 者 往 往 由于 记 忆 力 减退 , 从 性差 , 能按 医 嘱 口服 或 老 医 不
由于长 期受 到 糖 尿 病 及其 并 发 症 的 折 磨 、 乏糖 尿病 的 相 关 缺
知识 、 食 受 限 、 济 问 题 、 乏 家 人 的关 心 等 等 , 得 大 多 数 糖 饮 经 缺 使
由于 缺 乏 对 疾 病 的 正确 认 识 , 以及 患 糖 尿 病 后 生 活方 式 的 改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老年糖尿病患者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问题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减少焦虑情绪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由于生活方式改变、疾病进展等原因导致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减少焦虑情绪。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 缓解抑郁情绪
1. 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守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知识,有效地遵守治疗方案,控制好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预后。

2. 减轻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和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心理学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心理健康和疾病预后。

协同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协同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疗 的糖 尿病 患者 4 例 为对 照 组 , 2例 , 1例 ; 龄 2 4 , 2 男 4 女 8 年 8 7 岁 平
均 年 龄 ( 1  ̄ .) ; 程 2 2 年 ; 中 1 糖 尿 病 2例 ,型糖 尿 5. 2 岁 病 1 8 ~6 其 型 5 2
病 1例 ; 视 网膜病 变 1例 , 围 神经 病 变 1例 , 尿 病 足 1例 , 7 伴 6 周 2 糖 O 糖
疗的糖 尿病 患者4例 为观察组 , 3 在常规护理基 础上采用协 同护理模式 , 鼓励 患者 、 家属参与健康 护理 ; 09 月1 2 0 年 1 f 1 自2 0 年2 日一 09 2q 日来本科 住 院治疗 的糖 尿病 患者4 例为 对照 组 , 照组 实施常规 护理 , 予其他 干预 , 用 焦虑 自评 量表 (A ) 抑郁 自评量表 2 对 不 采 S S和 (D ) 组 患者 负性情绪进行评定 , S S 对2 并进 行对 比; 应用 简明健 康调 查量表( F 3 ) S 一 6 比较2 患者的生 活质 量。 果 组 结
糖 尿病 肾病 4 ; 自20 年 2 1 2 0 年 1月 1 例 09 月 日一 09 2 日来 本 科 住 院 治
敏 感 性 , 除胰 岛素 抵 抗 , 利 于 控 制 血糖 。 导 患 、 极拳 等 。 如 太 1 . 观 察组 患 者 在 常 规 护 理 基 础 上 采用 协 同 护理 模 式 , 励 患 .2 2 鼓
当代 护 士2 1 年5 下旬 刊 ( 01 月 专科 版)
・ 1・ 5
协 同护 理模 式对糖尿 病患者 负性情绪和 生活 质量 的影响
向 秀 芳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协 同护 理 模 式对 糖 尿 病 患 者 负性 情 绪 和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 方法 选 择 本 科 自2 1年 1 1 2 1 年 1 B 1 00 月 日~ 0 0 0 日住 院 治

叙事护理模式对2_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与情绪的干预作用

叙事护理模式对2_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与情绪的干预作用

叙事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与情绪的干预作用陆军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内分泌科,江苏仪征211900[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与负性情绪的作用。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叙事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予叙事护理干预能控制血糖,减轻不良情绪,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叙事护理;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情绪;血糖[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0(b)-0117-04 Intervention Effect of Narrative Care Model on Quality of Life and Emo⁃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U Jun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Yizheng Hospital,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Group, Yizheng, Jiangsu Province, 2119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narrative care model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15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rom March 2022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7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negative emotion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Narrative care intervention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an control blood glucose, reduce advers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Narrative car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Quality of life; Emotion; Blood glucose2型糖尿病临床常见慢性内分泌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案,需要长期用药以及生活调护控制血糖,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1]。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患者血透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透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血透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血透期间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并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负性情绪;应用价值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其发生会诱发其他病症,威胁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健康,临床对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采用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

由于肾脏功能不足,透析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现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引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病症,负性情绪这些病症会对患者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严重影响透析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故临床多采用心理护理,通过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来舒解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1]。

本文旨在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对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糖尿病患者负性情感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糖尿病患者负性情感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维普资讯
20 O 7年 第 4卷 第 Leabharlann l・7 ・ 5

心理护理 ・
糖 尿 病 患 者 负性 情 感 的护 理 干预 效 果 评 价
刘桂 芬
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 高糖 尿病 发生 率 日益增 高 , 已 其 成 为影 响人 类健 康 的严重 问题 , 世 界 上 四大慢 性 病之一 。 是 而负性 情感 ( 焦虑 、 抑郁 ) 是糖尿病后常见 的心理 障碍 , 负性情 感 的出现使患者承受着较大 的精神 、 心理压力 , 响其 身心健 影 康 和血糖控制水平 , 加重躯 体疾病 治疗 的复 杂性 。20 0 4年 8
法, 以达到改善焦虑 、 抑郁 、 控制 血糖 的效 果。 ( ) 乐干 预。 1音
注 : 预 后 与干 预前 比较 P< . 1 干 OO 。
3 讨

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合适 的时间 , 选择患者 喜欢听 的音 乐 , 如轻
音乐 、 流行歌 曲、 民乐 、 民歌 、 曲等 , 择一个 安静 的地点 以 戏 选 避免干扰 , 卧室、 如 田野 、 河边 等。音乐护理 2 n 次 , 0mi / 2次/ d7d为 1 , 个疗程 。干预 3周后 测试 患者 心理状 态的 改善状 况 。( ) 2 健康行 为干 预。本组 16例患者 均 以个 体化 和小组 2
维普资讯
2 2 护理干预前后 DM 患者 S S S S评分( 2 . D 、A 表 )
表 2 糖 尿 病 患 者 护 理 干 预 前 后 S 、A DS S S评分 ( ± 。 ) 7 S分 r
完成量表检查 ; 5 既往无精 神疾 病史 ; 6 无精 神病 阳性 家 () ()
族史 。
12 方 法 .

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叙事护理的理论基础叙事护理是一种以叙事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帮助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叙事护理强调患者的主体性和个体化,认为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故事,而这些故事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叙事护理的关键步骤包括收集患者的故事、解释和理解患者的故事、以及共同创造新的故事。

通过这些步骤,叙事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生命故事,理解自己的生命经历,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困难。

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常常会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困扰,包括焦虑、抑郁、恐惧以及自我否定等负性情绪。

这些负性情绪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加重疾病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叙事护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1. 引导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可以引导患者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特别是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经历。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还可以促进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

2. 解释和理解患者的故事。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讲述的故事,并试图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故事,护士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应对负性情绪,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建议。

3. 共同创造新的故事。

在理解了患者的生命故事后,护士可以与患者一起探讨未来的可能性,共同创造新的故事。

这种共同创造的过程可以激发患者的希望和积极性,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护理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护理建议,以帮助护士更好地应用叙事护理模式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1. 建立信任关系。

护士应该通过关心、倾听和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患者才会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并接受相关的帮助。

3. 提供情感支持。

护士应该倾听患者的负性情绪,理解并认可患者的情感体验。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
定 的减轻 ,但研究组 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 1。
时组织娱乐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 ,既较好 地对患者负性情绪进
表 1 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 比较【;±s,分 )
行 了 fi,理疏导 ,又增加 了与患者的沟通。对出院后的相关注意 事项也 向患者详细地进行告知 。通过认知重建 ,患者产生成功
【摘要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患者 的心理 问题及护理 干 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 活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越来越被关注 。
预 效 果 。方 法 对 我院 134例住 院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心理 问题 我们对 我院 134例住院 2型糖尿病 患者 的心理 问题采 取积极
采取 积极 的 护 理 干预 。结 果 患 者 经护 理 干 预 后 不 同程 度 地 消 的护理干预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发于体表 ,给患者的形象带来不 同程度的影响 ,患者的 自卑 、失 (P(0.05)。因此 ,我们认 为与情绪 有关的护理干预 是减轻患者
落等 消极情绪也较严重 ,给生活 、工作都造成较大影响 。患者 的 焦虑 、抑郁 的有效方式 。
思想包袱较重 ,精神 常处 于紧张状 态 ,而长期 的紧张状态又会
常因怀疑 、内疚 、愤怒 、焦虑 、悲 观等情绪使病 情加 重 ,加速 了并 程度等 ;②病情及心理情况 ,包括病程 、遵 医行为 、治疗方 式 ,对
发症 的发生 。糖尿病 的心 理问题 已经影 响到疾病 的转归 ,进而 糖尿 病的认识 了解情 况 ,存 在的心理 问题 ,使用胰 岛素治疗 的
3 1对论
别为 (54.83-'e9.52)分 、(56.29±9.15)分 ,而行 常规护 理 的一 组
银屑病是一种典型的身心性疾病 ,其病程较长 ,根治的可 则为(53.66±9A1)分、(55.97±9.34)分 ,2组差别不明显(P>0.05);

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

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Aug 30(15)糖尿病指因生物学作用障碍及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造成的代谢性疾病[1],疾病特征为高血糖,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且因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饮食方式变化、生活水平提升,发病率逐年攀升。

此疾病患者需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但治疗期间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也对病情控制有辅助性提升作用。

近年来,不少学者倡导将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

现纳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研究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8(68.5±1.1)岁;病程2~10(3.5±0.4)年。

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0~79(68.7±1.2)岁;病程2.3~10(3.6±0.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1)意识清楚;(2)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2]中2型糖尿病诊治标准;(3)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同意。

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刘彦丽(南阳油田总医院,河南南阳473132)摘要:目的分析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干预。

观察比较两足护理效果,如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等。

结果护理前,两组SDS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SDS 、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全面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

全面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

全面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护理中选用全面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法:研究选取对象68例均为我院急诊科2022年1月~2023年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4例,分别予以常规急诊护理、全面急诊护理。

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值恢复正常用时、酮症酸中毒症状纠正用时、尿酮体转阴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

入院时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均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干预一周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均降低,但明显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护理中,全面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可促进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水平的恢复,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面急诊护理干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负性情绪;护理效果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发期间极易引发各类其他病症出现,其中酮症酸中毒就是较为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有一定致死率[1]。

目前,临床中对该类患者的治疗以快速补充大量液体、预防心力衰竭、感染为主,加之该类患者的病情都较为严重,因此也就需要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搭配相应护理干预措施[2]。

近几年,随着现代医学理念的不断改变,我院急诊科护理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全面急诊护理措施被推广使用,效果显著,本文就对其在该类患者护理中的使用效果展开对比分析,并做如下报告,希望可为临床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对象68例均为我院急诊科2022年1月~2023年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4例。

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中,未见组间差异,P>0.05,见表1。

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组内患者均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确诊人员,且临床诊治资料齐全,后续随访配合,对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参与。

家庭随访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家庭随访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家庭随访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随访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家庭随访干预,观察其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随访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根据患者意愿和条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

2. 干预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家庭随访干预,每周进行一次家庭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活状态,同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帮助。

对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模式,即定期到医院进行诊疗和治疗,不进行家庭随访干预。

3. 测量指标通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测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通过采用生活质量问卷(SF-36)来测量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探讨家庭随访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1. 焦虑和抑郁水平经过家庭随访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家庭随访干预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着显著的影响。

2.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家庭随访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4-29T13:08:37.1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0期作者:常丽娜
[导读]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有着积极影响,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可使患者多种负性情绪得以明显改善。

(金昌市金川区金川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金昌 737100)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分析。

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HAMA、HAMD评分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

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干预糖尿病患者对其负性情绪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56-01
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损伤,随之机体呈高血糖状态,属于代谢性疾病类型之一,极易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该症患者需长时间用药维持血糖水平,病情根治难度极大,故多数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低,其负性情绪会随病程延长而加重。

故本次研究旨在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我辖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40~67岁,均值为(58.91±5.34)岁。

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43~65岁,均值为(58.75±5.23)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数据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依据其病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对其作疾病知识教育、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出院后作电话、入户随访等,定期组织相关主题的宣传活动,及时回复患者咨询的问题等方面工作内容。

观察组依据其病情及身心、社会等方面需求予以优质护理:(1)心理护理。

对患者及其家属作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安抚其不安的心理状态,逐一解答其各种疑问,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作适宜的思想工作,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及稳定的心理状态对其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使其明白长期用药治疗的必要性。

告知家属负性情绪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及其严重性,获得其信任,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用药情况作密切监督[1];(2)疾病健康知识宣教。

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知识宣传活动,为其详细讲解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症状、治疗机理等。

告知其常用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教会其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发放宣传手册,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进一步认识,纠正其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使其能够正面病情与治疗;(3)放松疗法。

多鼓励患者作适宜的户外运动,引导并指导患者多听轻音乐、练习太极拳等,以此方式陶冶自己的心情。

教会其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以最舒适的姿势作深呼吸、全身分段肌肉训练等,使患者全身心得以充分放松[2]。

1.3 效果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得:观察组患者SAS、SDS、HAMA、HAMD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亦是逐年提高。

医学界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高度重视,多种治疗药物与方式被研制出且广泛应用,临床治疗效果亦不断提升,但此症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以避免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对其病情进展严格控制或延缓。

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比如烦躁或者焦虑、抑郁等,病情持续发展便导致患者合并抑郁症,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

临床上常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大都是依据患者病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基础护理服务,并不注重患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满足,故所获临床护理效果偏低[4]。

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其中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是以患者病情及其身心、社会等方面需求展开,在加强各项基础护理的同时,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其心理状态得以改善,并以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及放松疗法使患者对其病情治疗与控制有着更深层的认识,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身病情,减轻其各种负性情绪,使其心理状态稳定,得以全身心的放松。

结果显示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其心理状态得以明显改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有着积极影响,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可使患者多种负性情绪得以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闫华真,王晶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5):62-65.
[2]沈爱武.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95-96.
[3]钟晓华,朱照琴.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及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22):167-169.
[4]李雪玲.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06):935-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