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汇总
端午节的故事15篇
![端午节的故事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dee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1.png)
端午节的故事15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吸引了许多人的兴趣。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并传承着许多不同的故事。
今天,我们将介绍15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日。
故事一:屈原投江屈原是中国盛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是安徽省阳羡县人,曾担任楚国的重臣。
但是由于他反对秦国的侵略,引发了骄傲的楚王的不满,于是屈原被贬到了沅江边。
在沅江边,他感到非常孤独和痛苦,于是便决定投江身亡。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人物,后人就将他去世的日子设置为端午节。
故事二:赵飞燕放鹰相传春秋时期,赵国的公主赵飞燕爱好猎鸟,生性豪放,不喜欢受约束。
端午节这天,赵飞燕拿着自己的最爱-大鹰来到了山林之中,不料鹰忽然飞走了。
赵飞燕很生气,就用小刀把自己的手掌挥了一刀,扔给了鹰。
鹰居然弃食,直接飞到了赵飞燕的肩上。
人们为了纪念赵飞燕这个美丽而勇敢的公主,就在端午节举行放飞鹰的活动。
故事三:五毒之恶古书记载,五毒是指蝎、蛇、蜈蚣、蛛、蟾蜍这几种“毒害严重”的动物。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挂上菖蒲叶、艾叶和穿戴五色线,以避免五毒的侵害。
相传,在江湖上长期游荡的曹操沿途路过一座炼药山,不知为错,掘开了一个大洞,十分显眼,使得一群蛇蜂出动,咬伤了不少人。
曹操知错后,在端午节各地散发样本,治疗伤口。
这样的样本叫“闻草”,此时期荆楚一带的百姓,家家户户都会传递这个东西。
故事四:粽子起源相传,粽子的起源和屈原有关。
屈原之前任职于楚国官方,后来由于楚国被入侵而辞去职务。
一天,屈原来到了一条江边,看到了一位老人在哭泣。
老人告诉他,江里的精灵每年在端午节的时候要抓走几个儿童作为祭品。
屈原非常愤怒,于是决定用一种食品来替代儿童。
他要求每个家庭在端午节来到江边,扔下一些米、肉和其他美食,抵制精灵。
为了保护食物不被江里的鱼儿吃掉,他想出了包裹食物的方法,就是现在的粽子。
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fa31df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9.png)
端午节的故事关于端午节的故事(通用20篇)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故事篇1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身。
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龙虾蟹吃,人们纷纷往江里扔饭团、倒雄黄酒。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纪念屈原说在所有民间传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谭绍兵学者对这一说法进行了一系列论证。
黄榴丹也认为虽说法众多,但纪念屈原说仍占主流地位。
端午节的故事篇2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
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屈原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间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7d9a0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7.png)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间故事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有许多民间故事与传说,以下将会介绍其中的几个。
一、屈原投江据传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因为忠心于君王而被宫廷干部陷害,最终在五月初五这天跳入了汨罗江自尽。
当地百姓得知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以阻止鱼虾吃掉他的尸体,还有些人在江边涂上了雄黄酒以避邪瘟。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立夏之时,便开始举行端午节。
二、粽子起源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祭龙神和祖先的活动。
相传在古代,人们因为怕恶神作祟而纪念老祖先,搭建竿子、吊挂彩旗、燃放炮竹、互赠礼品,以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兴旺发达。
为了让祖先的灵魂有好的安息,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将粘成三角形的糯米团子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沿江河祭祀龙神,放入江河中。
同时,还会吃新鲜的新姜、艾草等,用以驱邪镇瘟。
三、屈原之魂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始于人们拜祭屈原之魂。
因为厌倦官场生活的屈原从政失败后沉入江中,江水为隐居山林的人护送遗体,人们为表达哀思,便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舟车给屈原献上祭品。
这些祭品包括糯米粽子、鸟蛋、新鲜蔬菜等,用来供奉祭祖祈祷平安,希望屈原之魂得以安息。
以上三种说法都成为了端午节的经典传说,而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也在这些传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例如,赛龙舟、吃粽子、风筝、贴雄黄、龙舞等,都成为了中国的端午节独特风景线。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文化精华的一部分,渐渐地将人们对于传统的感情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繁华城市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元素。
各种庆祝活动不断推陈出新,不但令祭祖、守岁、拜年等传统文化形态常新,还拓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活化,以更好地代表中国国家和民族的特色和良好传统,同时促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端午节故事优秀10篇
![端午节故事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43b34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2.png)
端午节故事优秀10篇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屈原中国的端午节是屈原出现之前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
因为在长江一带至今有“端午水”一说,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会有大暴雨导致的洪水。
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等东西冲走,举行的一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
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的犁田、插秧季节,经常要在水里泡着,喝黄酒能有效去除风湿,相传黄酒是神仙赐予的酒,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这段时间喝黄酒的习惯。
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也就是在屈原投江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庆祝方式。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屈原中国的端午节是屈原出现之前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
因为在长江一带至今有“端午水”一说,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会有大暴雨导致的洪水。
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等东西冲走,举行的一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
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的犁田、插秧季节,经常要在水里泡着,喝黄酒能有效去除风湿,相传黄酒是神仙赐予的酒,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这段时间喝黄酒的习惯。
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也就是在屈原投江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庆祝方式。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8aa2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1.png)
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有很多传说故事,大家来了解一下吧!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目录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端午节各地的文化习俗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屈原投江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
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a74a0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7.png)
端午节的故事关于端午节的故事(通用22篇)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描述事件的过程。
强调情节的生动和连贯性,比较适用于口头讲述。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的故事篇1端午节快到了,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吧!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被古人成为端阳节、重五节。
他是一个被后人纪念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屈原,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楚国百姓听说后,纷纷涌到江边打捞屈原的遗体,用叶子裹上稻米投到江里,希望江里的鱼虾不要吃屈原的遗体。
在这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叶,以此来纪念楚国诗人屈原。
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儿歌,让我带着大家去试听其中的一首吧: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怎么样?好听吧?今天大家知道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一定很开心吧?让我们一起去生活中慢慢发现吧?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永远健康!端午节的故事篇2以临近端午节前夕,孩子们都听到要过节都高兴的发出了欢快的笑声,幼小的孩子们都等着大人们包粽子,讲故事。
而我们也将人世尘俗抛掷脑后,投入到节日的欢乐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节,我很想念屈原前辈。
屈原是谁你们可能不知道,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楚王时期有一个人叫屈原,那时的他怀着才高八斗的智慧,他向楚王自荐,可是却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绝和抹杀,最后,楚王却因不耐烦将他逐到边疆,后来,屈原觉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钟爱国家可没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罗江。
那个地方的人觉得他很伟大,我们为了纪念他,他们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鱼吃粽子别吃屈原的尸体,后来称这一天为端午节。
这一天便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你们听了故事一定很是感动吧!其实我也是很感动的一塌糊涂呢!可是听了这个故事,我虽然敬佩他,但我觉得,他就不应该就这么结束自己,是个人就会有不足之点,他肯定也会有不足之点,他应该继续学习和改正他的不足之点,从而改变的更好,而不应该因为一点挫折就当懦夫。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4c33e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c.png)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精选10篇)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篇1端午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
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
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
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
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
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
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
端午节故事
![端午节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5594fd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6.png)
端午节故事端午节故事13篇端午节故事篇1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全家在吃粽子,看得这么好吃的粽子,我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说:“这是一个传说,你上网找找。
”吃过饭,我就上网去查,原来是这样: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援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蓝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公元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的祖国被秦国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把查到的传说说给了爸爸听,爸爸夸奖我是个爱的好孩子。
端午节故事篇2“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在我们四川把端午节叫端阳。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现在端午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
老师告诉我们端午节还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仅如此日本人,韩国人也要隆重过节呢。
端午节吃什么呢?当然要吃粽子啰。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我知道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被排挤而流放,于是他投汨罗江表示自己的爱国忠心与清白。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老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世每逢端午人们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老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糯米捏成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端午节民间小故事
![端午节民间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8e0af4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6.png)
端午节民间小故事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许多民间小故事与之相关。
1. 屈原投江: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为忠于国家,被贪官污吏陷害,最终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舟赛和吃粽子,以示怀念。
2. 龙湖鼓噪:相传端午节这天,龙湖里有个凶恶的蛟龙,会出来吞噬村庄的孩子。
为了驱逐这只蛟龙,村民们便集体敲锣打鼓、放鞭炮,惊动了蛟龙,最终成功将其赶跑。
3. 悬菜求安:据说古代有一个叫做温柔的官员,他因无法平息民心而被贬到一个偏远地方。
为了保佑当地百姓平安,他就在端午节这天悬挂菖蒲、艾草等祈福物品,结果奇迹般地发现,这些物品竟然可以驱走疫病和邪气,于是这种风俗就得到了广泛传播。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人们对于端午节的重视和纪念,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端午节的故事15篇简短
![端午节的故事15篇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46f2b94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7.png)
端午节的故事15篇简短端午节,又称重阳节、龙舟节,在中国民间习俗中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屈原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故事一:屈原投江屈原是楚国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后来,由于他的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贵阶层相悖,遭受了排挤和迫害。
在被流放后,他含恨投江自尽。
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虾啃噬,百姓们纷纷划船在江里放五色丝线、五色鲜花,并纵火放烟熏赶走了鱼虾。
从此传承至今,这就是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来历。
故事二:吴刚伐桂吴刚是仙人,他整日住在月宫,但嫦娥偷了天上的仙丹便含恨离开人间。
吴刚感到异常不适,就向二郎神陈述了心中的苦楚。
二郎神便让吴刚到凤凰山去寻找桂花,据说桂花可以让人消除压力和烦恼。
吴刚去了,但还是没有获得桂花。
他继续努力不懈,用砍伐树木的方式让自己不断上升,最终去到了月宫和嫦娥相见。
为了感激吴刚的努力,嫦娥就送给他桂花,并让他回去为人间的百姓谱写幸福。
后来,吴刚就常在端午节前后为人们献上幸福和祝福。
故事三:伍子胥得桂伍子胥是义务的大将,他追随吴王夫差,屡次征战,帮助吴国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一次在一个特别的端午节,吴王夫差让他冷静思考:“你效力吴国多年,为国家建功立业,但每年这个时候,你总是想起你已经故去的妻子和女儿。
这样的思维会严重影响你的军事指挥,你应该尽快化解你的心理障碍。
”伍子胥经过思考,就用砍伐树木,赛龙舟的方式解开了他的心理障碍。
并且,他还得到了一个特别的桂冠,并最终帮助吴国夺取了连续战胜越国的胜利。
故事四:吃粽子据传说,南楚时代的时候,屈原生前声名远扬,许多人都因尊重他而为他留下印象深刻的日子。
在第五个月十五日,人们就会用糯米包裹成三角形的形状,中间放进红枣、红豆、肉丝、花生等,再用艾叶包裹起来,形状就像一个小方块。
这口味鲜美的食品,就是现在的粽子。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精选15篇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62f5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3.png)
端午节的故事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精选15篇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精选15篇1端午节到了,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大英雄屈原的传统节日,一到端午节那天,人们就包粽子,赛龙舟,还要喝雄黄酒。
那天,我家也包起了粽子,粽子外头包的叶子是绿灯,里面是很多米,包成一个三角形,粽子放在电饭煲里蒸熟了就香喷喷的,让人一闻就很恨不得一口气吃完全部粽子,粽子品种也多得很,有豆沙粽、肉粽、蜜枣粽、玉米粽、鸡肉粽等等的粽子,粽子十分好吃,让人吃了一口就点头叫好,不吃就口水直流三千尺,保你吃了还想吃,粽子的外面都要系根线,这样包上的粽子才能包得十分牢固。
端午节,我们那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贴宝剑,那宝剑可不是真的宝剑,是用芦苇做的,绿而长的芦苇先剪下一段长一段短的芦苇,弄成一个十字交叉,在长达一段剪成尖头,就做成了,然后再把宝剑贴到门上,窗口或可以开关的东西,听大人说:“贴宝剑可以避邪,驱魂驱鬼的。
”那我当然是不信的,因为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鬼魂和神仙的了,那只是人们自己幻想想出来的了,所以贴宝剑那只是端午节的习俗罢了。
端午节,它是一个值得人们纪念的日子哦!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精选15篇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随意顾抒情想象,两者皆可抛。
不清楚从何时刚开始,大家就刚开始着对随意的期待。
老庄迷梦于无拘无束的蝴蝶花,要账亦恋恋不舍于采菊东篱的悠闲自在淡泊。
凡心所向,唯有随意。
青春发育期的大家让身边的人头痛。
总惦记着超越年纪的鸿沟无拘束的过自身理想一样的生活。
就算这世界有多惨忍。
大家年青,拿着青春年少做主力资金去寻觅奋不顾身的最终一丝光和热,就算伤痕累累,断壁残垣,乃至烟灭灰飞也抵御不上大家追求完美光和热、渴望自由的殷切与躁动的心。
抬起头见到同一片夜空,乃至同一颗星空。
相互距离的或许是天涯海角与天崖的间距。
在那一天见到的星辰是否会更好看?山那边究竟是什么?我期待的是今后每一个傍晚的我可以悠闲自在的栖于生活阳台,看太阳光倾洒最终一抹辉煌,看天上第一颗星空刚开始闪动。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480ed7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e.png)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1. 你知道吗,从前有个叫屈原的大诗人。
屈原啊,那可是一心为国的忠义之士呀!他看到国家日渐衰败,心急如焚,多次向楚王进谏,可楚王就是不听呢!最后楚国沦陷,屈原悲愤交加,投江自尽了。
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吗?就像那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2. 听说过伍子胥吗?他可是个厉害人物呢!伍子胥忠心耿耿地辅佐吴王,可却遭人陷害。
在端午节这一天,他被吴王赐死。
这多让人痛心啊!这不就像被冤枉的好人,有苦说不出呀!3. 还有东汉的孝女曹娥,她的父亲溺死江中。
曹娥沿江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这是多么深厚的父女情呀!简直就像山一样高海一样深!4. 从前有个地方闹瘟疫,百姓们苦不堪言。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仙人,告诉大家用菖蒲和艾草可以驱邪避灾。
从那以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挂菖蒲和艾草。
这是不是很神奇呢?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5. 有个关于黄巢的故事呢。
黄巢起义军攻打城池,百姓们很害怕。
黄巢让大家在门上挂菖蒲和艾草做记号,就不会伤害他们。
百姓们照做了,果然躲过一劫。
这菖蒲和艾草就像是保护神呀!6. 传说白娘子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把许仙吓得不轻。
哎呀呀,这可真是个惊险的故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7. 有个穷书生,在端午节这一天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锦囊,从此命运发生了改变。
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奇妙安排吗?就像中彩票一样惊喜!8. 据说在古代,有个妖怪专门在端午节出来捣乱。
但是勇敢的人们团结起来,最终战胜了妖怪。
这多了不起呀!就像大家齐心协力打败大怪兽!9. 有个小孩在端午节迷路了,幸好遇到了一个善良的老人,老人帮助他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是多么温暖人心呀!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10. 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那是为了纪念屈原呀!人们怕江里的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投粽子下去。
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呀!就像我们对亲人的爱一样!。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2bb65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2.png)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端午节与龙舟赛、粽子、艾草等诸多元素密不可分,它的起源与发展也与诸多传说有关。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十个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一、屈原投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因忧国忧民、不被重用而流落江湖。
在得知楚国被外敌入侵后,他深感悲愤,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龙舟赛和吃粽子等活动。
第二、龙舟赛龙舟赛起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
据说屈原去世后,当地百姓驾船到江中打捞屈原,他们不仅在水中撒饭喂鱼,还摆放了雄黄酒等物以驱走江中的鱼虫。
后来,这种摆脱鱼虫的活动演变成了龙舟赛。
第三、习俗传承端午节作为现存的传统节日之一,已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每个传统节日中,重要的一环都是祭祀祖先。
今天仍有许多地方会在端午节迎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吉祥平安。
第四、饮雄黄酒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喝一种叫做雄黄酒的酒,主要是为了驱走蚊虫,预防疾病。
雄黄酒是由雄黄粉、白酒和其他调料制成的。
不过在近些年,由于雄黄有毒性,因此一些地方已经不再使用。
第五、赛龙舟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元素便是赛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有民间传说,是因为古代人们在楚国民族英雄屈原投江后去江中救援而演变而成的。
对于龙舟,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寓意,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价值。
第六、食粽子端午节的最大特点便是食粽子,据说是为了消灾除疫。
它在中国各地的制法和口味都不完全相同,因地制宜而有所不同。
例如,四川的粽子口味较辣,而南方地区的粽子则较甜。
第七、艾草端午节时,在每个家庭中都要挂上艾草。
艾草除了有驱除蚊虫的功效外,还有消炎杀菌的作用。
对于女性来说,更具有保健作用。
第八、五仁、豆沙等口味端午节的粽子有着各种口味,例如五仁口味、豆沙口味、咸肉口味等等。
不同口味的粽子在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做法。
第九、端午习惯在过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有许多的习惯与传统,这些习惯和传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如夫妻嫌隙口中互相用艾草饰物涂抹,挂在门上用于驱赶蚊蝇、其他小昆虫、或在坟前点上香烛缘黄背心,供粽更是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243153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a.png)
端午节的故事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精选29篇)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故事篇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习俗。
但今天端午节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守旧派反对,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汩罗江。
江上渔夫和岸上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有哪些
![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b2c8e1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b.png)
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有哪些
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有很多,下面我为你介绍几个:
1.屈原投江:相传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臣,为了救楚国而上书进谏,被贪污小人中伤,被贬为楚郡司马。
后来,楚国被国外侵略,屈原感到十分痛心,终于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跳入汨罗江中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他,举行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
2.黄老师救母:另一则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是关于黄老师救母。
相传黄老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医学家,他很孝顺,救治了很多病人,但是一次他的母亲病重,他却无法救治,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仙草。
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仙草,他成功救治了母亲,并且在端午节这一天将仙草分享给了别人。
3.吴起赛龙舟:相传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的秦国。
秦国的一位大将吴起,在某次破敌之战后,喜提了一个汉江辖区。
为了鼓舞士气,他在军中组织了一场龙舟赛。
赛后,他将粽子分给所有士兵和百姓,以庆祝胜利。
后来,这个习俗就流传至今。
这些故事都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端午节的重要文化符号,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不仅会吃粽子、赛龙舟,也会重温这些故事,缅怀古人的英勇事迹。
端午节的故事优秀9篇
![端午节的故事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c5e43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c.png)
端午节的故事优秀9篇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篇一(1)吃粽子是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2)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3)喝雄黄酒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意义篇二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简短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66e5d8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e.png)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简短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这个节日源远流长,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故事,下面就给大家介绍10个有趣的端午节传说。
1、屈原投汨罗。
传说屈原为了不忍心见到祖国痛苦的景象,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端午节这天丢粽子进江中,以此来表达对屈原英烈的怀念和敬意。
2、百无禁忌。
相传在古代,有一种瘟疫流行,很多人感染了这种病,并且都苦于无法治愈。
但是在端午节这一天,那些得病的人们竟然神奇地痊愈了。
这让人们开始相信,端午节这天没有任何禁忌,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任何事情。
3、屈原梦粽子。
另一种关于屈原的传说是,在他被放逐的日子里,他曾经有过一个梦,梦见天空中有五彩缤纷、香气四溢的食物,他清醒过来后解读出是粽子的暗示。
于是人们也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以示纪念。
4、百般歧路。
在古时候,端午节这一天是恶鬼出没的时候。
传说这些恶鬼会引诱人们走歧路,导致他们无法回到家中。
因此,人们会在门前挂上艾叶、菖蒲等草药,来保佑家人平安顺利。
5、吴起鼓瑟。
相传春秋时期的楚国吴起是一位著名的将军和文化家,他善于演奏瑟琴。
一年端午节这个日子,他意识到很多人居住在河畔,于是便漂船乘风前往,演奏了优美的音乐,以庆祝这个节日。
6、放龙船。
此传说说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江湖上有一条巨龙经常出没,人们怕他伤害,便想出一种方法来骗他。
他们做了一条很大的龙船,上面装满了酒。
龙看到之后便不停地往里面灌酒,终于醉倒。
这个奇妙的计策就通过了,这个节日的常规活动——赛龙舟,就这样诞生了。
7、包粽子。
传说在端午节这一天,有一位名叫儿童节的少年,到河里游泳,却意外被淹死。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少年,就把他的象征化作了粽子的形状,以此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8、魏征唱歌。
唐朝时,大臣魏征善于唱歌,一年端午节这一天,他在天文台上唱起了悠扬的歌声。
关于端午节的10个小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1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6257c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1.png)
1、屈原投江说起期午节传说故事,一定少了屈原投江的故事,毕竟自古就有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屈原是春秋时期炳怀王的大臣,因力主联齐抗泰而if1.馋去职流放,在泰军攻俄楚国京都后,屈原于五月五日端午节,抱石投汨织江身死,以死明志.传说屈原投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支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鸟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太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蚊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樽!树叶包饭、外地彩丝,于是使发展成为了粽子。
2、・蛾救父投江关于端午节的故少传说有很多,其中最感人的莫过于孝女普饿救父投江的故4〃传说普娥是东汉上虞人,其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由嫩昼夜沿江号哭寻找父亲.后投江而亡,从江中抱出了父亲的尸体,就此传为神话.因为西峨投江的时间是五月初五,正好是端午节,于是有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孝女普娥的说法.3、白娘子现原彩端午节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的故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至今依然被人i11津津乐道.传说在端午节那天,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遇迫白娘子羯雄黄酒。
白娘子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为了救活许仙,白娘子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最后许仙被救活.知道白娘子真心爱自己,夫妻史加恩爱了.4、勾践操陵水军勾践操练水军的故事,也是关于端午节比较经典的传说故事,据说龙舟竞渡活动就是为/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怖并打败吴国的历史.传说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r3年忍醉负重的生活,珀料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1越国,ι三ι国后,勾践卧薪堂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举消灭吴国,后人为影显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端午节的五个故事屈原五粽子龙舟艾草
![端午节的五个故事屈原五粽子龙舟艾草](https://img.taocdn.com/s3/m/b25dcd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e.png)
端午节的五个故事屈原五粽子龙舟艾草端午节的五个故事: 屈原、五粽子、龙舟、艾草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富有故事和传说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与之相关,下面我将介绍端午节的五个故事:屈原、五粽子、龙舟、艾草。
故事一:屈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离骚诗人,他是端午节的重要人物之一。
相传在春秋时期,他是楚国的一位大臣,为了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他不辞辛劳,倾心为楚国效力。
然而,由于政敌的诬陷,屈原被贬谪到了汨罗江上。
屈原被贬在汨罗江后,一连写下了许多深情痛苦的离骚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眷恋。
最后,屈原因为对国家的忠诚而投江自尽,以示自己对国家的痛苦和坚定的信念。
故事二:五粽子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吃粽子是传统的习俗之一。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与此有关。
相传在古代,每到五月初五的时候,恶龙会出来伤害人。
为了保护人们,人们想出办法,将糯米饭包裹在箬叶里,做成长方体的形状,以此作为消除灾难的装备。
后来,这种用箬叶包裹糯米饭的食物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人们通过吃粽子来纪念这个故事,并祈求平安和顺遂。
故事三:龙舟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特色之一。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为了纪念屈原,他用一只船划过汨罗江上,用食物和鱼饵喂鱼,以防鲛人来吃屈原的身体。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者,人们便开始划龙舟,并加入了竞赛的元素,展示自己的勇气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现在,龙舟竞赛已经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事四:艾草艾草是端午节的传统植物,与屈原的故事有关。
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怀念他,纷纷划船出去寻找他的尸体。
而后,一位老妇人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压碎的艾叶投入江中,以避开恶水,保护屈原的尸体。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并祈祷平安,便开始将艾草系在门上或者挂在悬挂时堂内,在端午节这一天内朝天焚烧艾草,驱散邪恶,祈求家人健康和平安。
故事五:买买买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也有一种独特的购物习惯。
常见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通用10篇)
![常见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61ea2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常见的端午节的故事常见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通用10篇)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常见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通用10篇),欢迎阅读。
常见的端午节的故事篇1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常见的端午节的故事篇2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
而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投降,在吴国过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
卧薪尝胆,重用范蠡、文种,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汇总
传说 1.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深感痛惜的人们纷纷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
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传说 2.道教中的祭“地腊”风俗。
《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传说 3.勾践操练水军。
《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
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传说 4.纪念孝女曹娥。
《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
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17日,觅父尸不得,投江自杀。
传说 5.纪念介子推。
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
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
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传说 6.纪念伍子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
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古代因为屈原投江而民众竞相划船,为了救屈原。
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在全省各线市的主
要河川,每年都举办划龙船比赛,国内的无线电视台都会转播比赛盛况,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
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於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各地的龙船赛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宜兰县二龙村的龙舟比赛,不因为他们的龙舟比其它地方长或漂亮而闻名,而是因为一项相传有两百年历史,而且只有两队--上二龙村的淇武兰和下二龙村的洲仔尾,他们各自拥有一条都绘有太极图案的龙舟,只是淇武兰以绿色为底,洲仔尾却以红色为底。
比赛规则是两村的居民都是选手,反覆在二龙溪比赛达数十次,选手累了马上换同村的人上场,最后以胜的次数多的队伍为赢。
吃粽子
是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喝雄黄酒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