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酸奶 优质教案
《自制酸奶》教案
《自制酸奶》教案教案标题:自制酸奶教案目标:1.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2.掌握制作酸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对酸奶的制作兴趣,并增加对酸奶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PPT和投影仪。
2.酸奶原料:牛奶、酸奶菌。
3.制作酸奶的容器:玻璃瓶、密封盒等。
4.适量的酸奶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平时喜欢吃的酸奶品牌,并询问他们对酸奶有哪些了解。
2.利用PPT展示一些酸奶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PPT向学生简要介绍酸奶的制作原理:牛奶中的乳糖经过酸奶菌的作用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变酸。
2.解释酸奶菌的作用:酸奶菌是一种细菌,它能够利用牛奶中的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并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变为乳酸菌的营养源。
3.介绍酸奶的益处:酸奶富含乳酸菌和蛋白质,能够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
Step 3:实践操作(40分钟)1.将适量的牛奶倒入容器中,加热至80°C左右,保持10分钟,使牛奶杀菌。
2.冷却至温度为37°C左右,加入适量的酸奶菌,搅拌均匀。
3.将酸奶容器密封,并放置于温暖的地方,保持温度不低于37°C,发酵12-24小时。
4.品尝酸奶的口感和味道,并与市售酸奶进行对比。
Step 4:交流与总结(10分钟)1.鼓励学生展示自制酸奶的成果,分享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2.总结酸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提问学生对酸奶的认识有哪些改变,并展开讨论。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酸奶的其他制作方法、酸奶的营养价值、酸奶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等。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演示其他制作方法或分享有趣的酸奶知识。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在家里亲自制作一次酸奶,并记录制作过程和体会。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酸奶制作的小结。
初中生物制作酸奶教案
初中生物制作酸奶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
2. 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制作出酸奶
教学准备:
1. 实验所需材料:牛奶、酸奶菌种、温度计、容器、保温杯等
2. 实验器材:玻璃容器、温度计、勺子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通过介绍酸奶的健康价值,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酸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二、实验操作:
1. 准备工作:将牛奶煮沸后冷却至合适的温度,加入酸奶菌种,并在容器中搅匀。
2. 实验操作:将混合好的牛奶置于保温杯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其发酵情况。
三、实验结果:
1. 观察酸奶的表面是否产生凝块和气泡。
2. 闻一闻酸奶的气味,判断其是否成功发酵。
四、实验总结:
1.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回答酸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 引导学生总结制作酸奶的步骤和原理,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
五、课堂检测:
1. 提出问题:酸奶中含有哪些益生菌?这些益生菌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2.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对正确答案进行肯定。
六、课后作业:
1. 思考:你觉得如何提高酸奶的口感和营养?
2. 完成实验报告:写出制作酸奶的具体步骤和你的体会。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生物的兴趣和认识。
六年级科学做酸奶教案
六年级科学做酸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如何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酸奶的制作原理。
2. 酸奶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1. 酸奶的制作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1. 酸奶发酵剂。
2. 鲜牛奶。
3. 消毒过的容器和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章:酸奶的制作原理1.1 引入:讲解酸奶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酸奶产生兴趣。
1.2 讲解: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包括乳酸菌的作用和发酵过程。
1.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酸奶的制作材料2.1 引入:介绍酸奶制作所需材料。
2.2 讲解:讲解鲜牛奶和酸奶发酵剂的作用。
2.3 互动:学生讨论酸奶材料的选择和重要性。
第三章:酸奶的制作过程3.1 引入:讲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3.2 讲解:讲解如何将鲜牛奶加热至适宜温度,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灌入容器。
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四章:酸奶的发酵和储存4.1 引入:讲解酸奶的发酵和储存条件。
4.2 讲解:讲解酸奶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下发酵,放入冰箱冷藏储存。
4.3 互动:学生讨论酸奶的发酵和储存方法。
第五章:酸奶的品尝和分享5.1 引入:讲解酸奶的品尝和分享的意义。
5.2 讲解:讲解如何品尝酸奶,以及与同学分享制作的经验和成果。
5.3 互动:学生品尝酸奶,分享制作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
2. 学生是否能准确回答酸奶制作的相关问题。
3. 学生是否能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经验。
第六章:酸奶的变质与保鲜6.1 引入:讲解酸奶的变质原因和保鲜方法。
6.2 讲解:讲解酸奶在制作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质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保鲜酸奶。
6.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判断酸奶是否变质,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第七章:酸奶的食用方法7.1 引入:介绍酸奶的不同食用方法。
7.2 讲解:讲解酸奶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搭配水果、谷物等食用,提供更丰富的营养。
幼儿园小班动手做酸奶教案
幼儿园小班动手做酸奶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小班动手做酸奶教学目标:1.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2.通过亲手动手制作酸奶,感受身体活动的乐趣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1.学生们能够协同完成酸奶的制作2.学生能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1.动手制作的掌握和实践2.动手操作的安全问题和卫生问题3.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准备:1.牛奶2.酸奶菌3.绵布4.瓶子5.勺子6.温度计7.小篮子教学过程:一、热身这一环节可以先让孩子们通过看图片,了解酸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可以先讲解酸奶的好处,并且告诉孩子们从哪些角度去喝酸奶。
二、制作酸奶步骤一:净化瓶子首先,我们要净化我们的瓶子,以保证我们制作出来的酸奶的卫生。
幼儿园小班教师可以事先为每个孩子准备好一个瓶子。
然后让孩子们将瓶子清洗干净,并放在绵布上待用。
步骤二:加入牛奶当瓶子净化完毕后,我们就可以准备加入牛奶了。
为了方便孩子们掌握测量的过程,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勺子并让他们用勺子测量牛奶。
要注意的是,让孩子们一次性喝不完的牛奶最好是不要倒入瓶子里,否则可能会对制作酸奶的效果造成影响。
当孩子们都准备好牛奶后,教师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
温度过低会导致酸奶菌死亡,温度过高也会破坏酸奶菌,影响酸奶的口感。
一般来说,37℃的温度是最适合酸奶菌生长的。
步骤三:加入酸奶菌当牛奶的温度已经适宜时,我们就可以加入酸奶菌了。
酸奶菌可以在很多超市里购买到,而且比较便宜,教师在购买前可以自行咨询超市里的工作人员,以确保所购买的酸奶菌的质量。
当孩子们加入酸奶菌后,教师可以耐心地为每个瓶子盖上一个口罩或者用保鲜膜包住瓶口,并且将其放入小篮子里。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参与制作酸奶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为孩子们展示酸奶菌的外观,并且告诉孩子们酸奶菌是怎么生长的。
步骤四:密闭状态下发酵我们将瓶子放到小篮子里后,就要将篮子盖上盖子,让瓶子保持密闭状态,以确保酸奶菌可以充分生长。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做酸奶》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做酸奶》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能够掌握酸奶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3.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酸奶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2.难点: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了解酸奶的微生物生长及其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1. 课前准备(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 学生探究(20分钟)1.分成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酸奶的外观、气味和口感,学生自己列出酸奶的特点,并提出如何制作酸奶的问题。
2.学生用材料清单和制作步骤制作酸奶,并对酸奶进行观察和记述。
3.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回答所提问题。
3.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酸奶的原理,了解酸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关系,以及酸奶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4. 探究互动(15分钟)1.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并对大家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5. 知识梳理(10分钟)1.学生自主进行笔记记录,梳理酸奶的制作过程、原理、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2.教师进行回顾和概括。
四、教学评价1.教学完成度:学生能根据教师和实验材料,独立完成酸奶制作实验,并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了解酸奶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2.教学质量:教师从知识讲解到问题引导,从学生探究到知识梳理,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
3.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了制作实验,记录了笔记,并且能够回答所提问题。
4.学生掌握程度:学生能够独立制作酸奶,并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了解酸奶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经过此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酸奶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独立制作酸奶,也掌握了相关知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参与度需要更高,课堂气氛需要更活跃。
下一次我会加强互动环节,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提高课堂氛围。
幼儿园中班酸奶制作教案 幼儿园酸奶制作
幼儿园中班酸奶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2.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4. 增强幼儿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酸奶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2. 酸奶制作准备工作;3. 酸奶制作步骤;4. 老师和幼儿共同体验酸奶制作过程;5. 酸奶品尝和讨论。
三、教学准备1. 厨房用具:锅、盆、勺、个别小碗;2. 食材:新鲜牛奶、酸奶菌(酸奶小苗);3. 图片或实物:酸奶制作的相关图片或实物;4. 课件或教具:酸奶制作的PPT课件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5. 教师准备工作:提前查阅有关酸奶制作的知识,准备详细的制作步骤和讲解内容;6. 安全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安全检查,确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
四、教学步骤1. 介绍酸奶制作的基本原理和过程(10分钟)1.1. 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酸奶的原理和制作过程;1.2. 讲解酸奶是通过发酵牛奶制成的,发酵的过程中,好的细菌会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和乳蛋白,产生酸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1.3. 引导幼儿思考酸奶对身体的好处,并引导他们对酸奶制作过程产生兴趣。
2. 酸奶制作准备工作(5分钟)2.1. 教师向幼儿介绍酸奶制作所需的准备工作和食材;2.2. 教师带领幼儿做好了解实验室安全和个人卫生的准备。
3. 酸奶制作步骤(30分钟)3.1. 教师向幼儿演示酸奶的制作过程,简要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3.2. 幼儿分组进行酸奶制作实验,老师在旁边引导和督促;3.3. 教师适时加入必要的讲解内容,让幼儿充分了解酸奶制作的过程和原理。
4. 老师和幼儿共同体验酸奶制作过程(20分钟)4.1. 老师和幼儿一起参与酸奶的制作过程,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4.2. 老师引导幼儿在实践中仔细观察和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4.3. 老师耐心指导幼儿,帮助他们排除困难,确保制作过程顺利进行。
5. 酸奶品尝和讨论(10分钟)5.1. 完成酸奶制作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品尝制作的酸奶,共享制作的心得体会;5.2. 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酸奶的味道、口感等进行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5.3. 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对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品质进行总结。
优质课制作一杯酸奶教案
优质课制作一杯酸奶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a.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b. 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c. 学会利用酸奶制作不同口味的酸奶。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视;b.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c.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a. 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b. 酸奶的制作方法;c. 酸奶的口味调配。
2. 教学难点。
a. 酸奶的发酵过程;b. 酸奶的口味调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酸奶的图片和包装,让学生猜测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识。
a. 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包括发酵的作用和发酵菌的种类;b. 示范酸奶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c. 引导学生探讨酸奶的口味调配方法,包括添加水果、坚果、蜂蜜等。
3. 学习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不同的食材来制作酸奶,并记录下制作过程和口味调配的比例。
4. 实践操作。
学生按照所学的方法和步骤,动手制作酸奶,并进行口味调配,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酸奶,并结合口味调配的比例,进行口味的评价和总结,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6. 课堂展示。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酸奶进行展示,展示酸奶的外观和口味,让其他同学品尝并给予评价,从中学习到不同口味的酸奶制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了酸奶的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口味调配的环节,让学生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来制作不同口味的酸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年级科学做酸奶教案
六年级科学做酸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乳酸菌的作用和酸奶的营养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乳酸菌的作用和酸奶的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1. 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实验操作。
2. 乳酸菌的作用和酸奶的营养价值。
教学准备:1. 酸奶制作材料:牛奶、乳酸菌、糖、容器等。
2. 实验操作工具:烧杯、试管、搅拌棒等。
3. 酸奶制作原理和营养价值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喝过酸奶吗?酸奶有什么特点?二、酸奶的制作原理(5分钟)1. 介绍酸奶的制作原理,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的过程。
2. 讲解乳酸菌的作用和酸奶的营养价值。
三、酸奶的制作过程(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酸奶材料。
2.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制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a. 加热牛奶至沸腾,冷却至适宜温度。
b. 加入糖溶解。
c. 加入乳酸菌搅拌均匀。
d. 分装到容器中,密封发酵。
四、观察酸奶发酵(10分钟)2. 教师引导学生记录酸奶发酵的时间和变化。
五、分享酸奶制作心得(5分钟)1.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酸奶制作过程和心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尝试自己制作酸奶,并向家人分享酸奶的营养价值。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乳酸菌的探究活动,深入了解乳酸菌的作用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酸奶的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营养价值,增强了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酸奶的品尝与评价(5分钟)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味道、口感等方面对酸奶进行评价。
七、酸奶的保存与食用方法(5分钟)1. 学生了解酸奶的保存方法,如冷藏保存、避免光照等。
2. 学生学习酸奶的食用方法,如直接食用、搭配水果等。
动手自制酸奶教案中班
动手自制酸奶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动手自制酸奶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2.掌握自制酸奶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材料:牛奶(500毫升)、酸奶菌种(1勺)、温度计、保温瓶、容器、勺子、毛巾、清洁的餐具。
2.工具:板书、幻灯片、照片、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展示一些酸奶产品的照片,引发学生对酸奶的基本认识。
2.板书标题“自制酸奶”,并询问学生他们对自制酸奶有什么了解。
3.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家中是否有制作酸奶的经验,并了解其中的制作原理。
Step 2:探究酸奶的制作过程(15分钟)1.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和所需材料。
2.教师简要介绍酸奶的制作过程和与传统牛奶的区别,强调“酸奶菌种”的作用。
3.提醒学生观察、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Step 3:动手制作酸奶(20分钟)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教师向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的材料,并示范制作酸奶的步骤。
3.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注重安全和卫生。
Step 4:观察和总结(10分钟)1.学生观察酸奶的变化,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酸奶,并比较不同小组之间的成果。
3.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制作酸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与学生分享常见酸奶的口味和用途,拓展学生对酸奶的认知。
Step 5:课堂延伸(5分钟)1.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食材制作酸奶,如水果酸奶或巧克力酸奶。
2.邀请学生与家人分享自制酸奶的经验和成果。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1.向学生再次强调制作酸奶的过程和原理。
2.落实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察心得。
3.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建议:1.邀请一个家长或厨师专业人士来讲解制作酸奶的技巧和其他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
科学课上教做酸奶教案
科学课上教做酸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难点:理解发酵过程和掌握酸奶的制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牛奶、酸奶菌、温度计、容器、搅拌器等。
2. 实验条件:教室或实验室,需要有加热设备。
3. 教学内容: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你们知道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2. 讲解:简要介绍酸奶的制作原理,即利用酸奶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变成酸奶。
3. 操作演示:老师向学生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包括加热牛奶、添加酸奶菌、保持温度等步骤。
4. 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按照老师的演示进行酸奶的制作。
5.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酸奶的发酵过程,记录温度变化和酸奶的状态。
6. 总结讨论:学生就酸奶的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技巧,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也增强了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尝试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制作酸奶,并记录制作过程和结果,下节课进行分享。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酸奶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实验中。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意识不足,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发酵和微生物的知识,拓展他们的科学视野。
做酸奶教学设计方案
做酸奶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营养价值。
2、学生能够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成功制作出酸奶。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酸奶制作的原理和关键步骤。
(2)掌握酸奶制作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要点。
2、教学难点(1)如何控制酸奶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以达到理想的口感和品质。
(2)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所需材料和工具、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2、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酸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酸奶制作,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纯牛奶、酸奶菌粉、白糖、电子秤、不锈钢锅、勺子、酸奶机、一次性杯子、保鲜膜等。
2、教学资源准备制作酸奶的教学视频、PPT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那你们知道酸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做酸奶。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酸奶的制作原理:牛奶中的乳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乳酸,使牛奶的 pH 值下降,蛋白质凝固,从而形成酸奶。
(2)讲解制作酸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它们的作用。
(3)重点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如清洗工具、消毒容器等。
3、教师演示(10 分钟)(1)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现场演示:用量杯量取 500 毫升纯牛奶倒入不锈钢锅中。
加入 50 克白糖,用勺子搅拌均匀,直到白糖完全溶解。
将牛奶加热至 40℃左右,关火。
往牛奶中加入 1 克酸奶菌粉,搅拌均匀。
将搅拌好的牛奶倒入一次性杯子中,用保鲜膜密封。
将杯子放入酸奶机中,设置发酵时间为 8 小时。
(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边操作边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制作过程。
初中酸奶的制作的教案
初中酸奶的制作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会如何制作酸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酸奶的制作原理。
2. 酸奶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1. 酸奶的制作过程的细节操作。
教学准备:1. 酸奶机或保温杯。
2. 鲜牛奶。
3. 乳酸菌。
4. 糖。
5. 温度计。
6. 实验操作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喝过酸奶吗?酸奶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酸奶是一种发酵乳制品,口感酸甜,富含乳酸菌,对身体健康有益。
二、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10分钟)1. 介绍酸奶的制作原理:鲜牛奶中加入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变酸,形成酸奶。
三、讲解酸奶的制作过程(10分钟)1. 准备材料:鲜牛奶、乳酸菌、糖。
2. 操作步骤:a. 将鲜牛奶加热至85℃,保持几分钟。
b. 将乳酸菌和糖加入热牛奶中,搅拌均匀。
c. 将搅拌好的牛奶倒入酸奶机或保温杯中,保持恒温发酵。
d. 发酵时间为4-6小时,期间保持恒温。
e. 发酵完成后,酸奶机或保温杯中的酸奶即可食用。
四、学生分组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酸奶机或保温杯、鲜牛奶、乳酸菌和糖。
2. 学生按照讲解的步骤,自行操作制作酸奶。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观察与总结(5分钟)1. 学生观察发酵过程中的酸奶变化。
2. 学生总结酸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六、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思考:除了鲜牛奶,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酸奶?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除了鲜牛奶,还可以用羊奶、豆奶等制作酸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对酸奶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时,部分学生对于发酵过程中的细节操作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酸奶制备》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酸奶制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酸奶的制备原理和步骤;
2. 掌握制备酸奶的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酸奶的定义和功效;
2. 制备酸奶的材料和工具;
3. 制作酸奶的步骤;
4. 酸奶的保存和食用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问答方式引入酸奶的定义和功效,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好处和为什么要制作酸奶。
2. 理论讲解
介绍制备酸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讲解酸奶的制备原理和步骤。
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酸奶制备实验,指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操作步
骤进行实验,并注意安全和卫生。
4. 实验总结
让学生观察、品尝酸奶,并让他们交流自己的制备过程和体验。
5. 归纳概括
归纳酸奶制备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让学生思考酸奶的保
存期限和食用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评价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评价他们是否理解酸奶的制备原理
和步骤;
3. 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评价他们是否对酸奶的保存和食用注
意事项有所了解。
五、教学资源
1. 酸奶制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2. 讲解酸奶制备原理和步骤的PPT资料;
3. 学生实验报告表。
六、教学延伸
1. 给学生布置制备其他发酵食品的实验任务,如酸菜、豆腐等;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形式的酸奶制备方法。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酸奶制备》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对
您有帮助!。
幼儿园小小科学家自制酸奶教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
幼儿园小小科学家自制酸奶教案一、简介1.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让幼儿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1.2 教学内容本次实验将通过简单的步骤教导幼儿如何制作酸奶,包括原料准备、培养发酵和呈现成果。
1.3 教学准备酸奶制作所需原料:牛奶、酸奶菌(提前好)二、实验步骤2.1 准备工作将牛奶煮开后冷却至40摄氏度左右(让幼儿简单了解温度概念)2.2 加入酸奶菌将少许酸奶菌加入温热的牛奶中搅拌均匀(提示幼儿注意卫生,并解释酸奶菌的作用)2.3 发酵培养将混合好的牛奶倒入干净的容器中,盖上盖子,放置在温暖的地方静置12-24小时,直至酸奶呈现出凝固的状态(让幼儿体会发酵的过程)2.4 呈现成果将制作好的酸奶取出,让幼儿品尝并观察形态、味道和气味(引导幼儿描述酸奶的特点)三、教学方法3.1 操作指导老师示范并讲解制作酸奶的步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3.2 互动交流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四、实验总结4.1 效果评估教师和幼儿一起品尝酸奶,了解制作过程并总结实验的结果。
4.2 启发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探讨酸奶的好处以及发酵的原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清洁卫生制作酸奶前,务必保持手部和容器的清洁。
5.2 热源安全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热源,避免幼儿接触热物品。
5.3 实验品尝提醒幼儿实验后可以品尝酸奶,但不要过量食用。
六、延伸活动6.1 制作酸奶饮品将制作好的酸奶和新鲜水果搅拌成果昔,让幼儿体验不同口味的酸奶饮品。
6.2 观察实验结果让幼儿观察发酵后的酸奶,观察其变化和特点。
七、教学效果7.1 提升动手能力通过制作酸奶,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7.2 增强观察力实验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8.1 教学体验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对实验内容、步骤的反思和改进。
8.2 学生反馈幼儿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反馈,以及对实验体验的意见建议。
实验课自制酸奶教案中班
实验课自制酸奶教案中班
标题:实验课自制酸奶教案(中班)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 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量取、混合和观察。
3.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教材准备:
1. 酸奶制作所需的材料:牛奶、酸奶菌种。
2. 实验工具:量杯、搅拌棒、容器等。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装有酸奶的小盒子,请学生观察。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酸奶的认识和喜好。
探究(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解释酸奶的制作过程:将牛奶加热至适当温度,混合酸奶菌种,静置发酵。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牛奶和一小勺酸奶菌种。
3. 学生观察牛奶的状态,然后加热至适当温度(教师提前准备好热水)。
4. 学生将酸奶菌种放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5. 学生将加酸奶菌种的牛奶倒入容器中,并封好。
实践(10分钟):
1. 学生将容器放置在适当温度的环境中,等待一段时间(可提醒学生注意时间)。
2. 学生可以在等待的过程中进行其他活动,如读绘本、讨论酸奶的好处等。
总结(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发酵后的酸奶状态和味道。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酸奶的体验和感受。
3. 教师总结酸奶制作的原理和过程,并强调发酵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自行尝试加入水果或其他食材,制作不同口味的酸奶。
2. 学生可以绘制制作酸奶的步骤图,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参与程度,以及总结和分享时的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做酸奶》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做酸奶》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第一课,主题为“做酸奶”。
本节课通过设计让学生了解构成酸奶的微生物以及酸奶的制作过程,并对比酸奶与牛奶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受益匪浅。
一、情境营造:学生的生活中有没有喜欢喝酸奶的人?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有喜欢酸奶的人,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情境营造:1. 征求学生的意见,问学生是否喜欢喝酸奶,喝酸奶的好处是什么?2. 老师自己带一瓶酸奶,询问学生是否有同样的经历。
3. 引导学生谈论喝过的酸奶品牌以及口感。
这样的情境营造可以使学生产生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酸奶的知识。
二、知识探究:了解酸奶的微生物以及制作过程1. 微生物的作用运用PPT,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酸奶的微生物,生动真实的展现让学生体会微生物工作的强大能力,并明确微生物的作用。
2. 酸奶与牛奶的不同在运用PPT展示酸奶与牛奶的差异图片,学生可以上手比较酸奶中乳糖的分解和微生物生长的差异,之后通过对比牛奶和酸奶的不同展现酸奶的生产制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酸奶与牛奶的不同之处。
三、相关练习: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习效果1. 动手实验:制作酸奶教师准备的标准制作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将生产制作过程应用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过程的掌握了解制作酸奶的方法。
2. 精准提问:快速检验学生学习结果- 什么是酸奶的微生物?- 酸奶和牛奶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加热可以杀死一切微生物吗?通过这样的精准提问,可以判断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进而在后续授课的过程中调整教学策略。
四、延伸拓展:将学习延伸应用到生活之中1.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家中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酸奶,以巩固学校课堂的知识。
2. 探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吃酸奶可以增加益生菌的数量,以及对于拉肚子、感冒等疾病的防治作用。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酸奶的制作方法以及益生菌的作用形成基础认识,同时对于健康饮食也更有拥有更深的理解。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做酸奶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做酸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2.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3.发现酸奶对人体的好处。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掌握酸奶制作的方法和原理,教学难点为科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跟踪调控制作过程。
3.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1.确定实验工具和材料,如牛奶、酸奶菌、温度计、塑料杯等;2.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如酸奶制作的步骤图。
4.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酸奶的简介及酸奶的制备原理;2.酸奶的制作方法;3.酸奶的调制及营养价值。
5. 教学过程1.开场语教师简单介绍酸奶及酸奶的营养价值。
2.导入教师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发言探讨酸奶与牛奶的区别,诱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介绍酸奶制作原理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教师详细讲解酸奶原理,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发酵过程。
4.展示制作过程教师进行现场制作酸奶演示,引导学生观看整个制作过程。
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酸奶制作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操作过程,确保操作规范。
6.探究酸奶的营养价值教师帮助学生根据制作的酸奶产品探究酸奶营养成分,并引导学生发现酸奶对身体的好处。
7.小结教师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 教学评价本节科学课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制作的酸奶质量;2.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酸奶制作的方法与原理;3.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酸奶对身体的价值。
二、教学反思优点1.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酸奶的原理与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与原理。
3.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究酸奶的营养成分及价值,让学生了解到酸奶的多种营养成分,并且加深了学生对酸奶的认识。
不足1.酸奶制作过程的时间比较长,容易让学生产生无聊和疲惫。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反应问题不够耐心,对学生的问题没有耐心回答。
幼儿园制作酸奶教案
幼儿园制作酸奶教案幼儿园制作酸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酸奶的好处和制作过程2.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3.培养幼儿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二、教学内容1. 酸奶的好处2. 制作酸奶的材料和工具3. 制作酸奶的方法4. 观察变化和品尝酸奶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们回忆在超市里买酸奶时,看到过哪些酸奶品牌和口味,酸奶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见解。
2. 介绍酸奶的好处教师向幼儿们讲解酸奶含有多种有益菌群,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好处。
3. 介绍制作酸奶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制作酸奶的工具材料清单,并讲解每种材料的作用:材料:牛奶、酸奶菌,蜂蜜(可选)工具:奶锅、温度计、酸奶机(可选)、容器(切勿使用铁制品)4. 制作酸奶的方法(1)加热牛奶。
将牛奶倒入奶锅中,慢慢加热至摄氏75度左右,持续加热10分钟。
(2)降温。
将加热过的牛奶放置在常温下,等待牛奶降温至摄氏45度左右;可用温度计检测。
(3)加入酸奶菌。
将1勺酸奶菌倒入降温的牛奶中,轻轻搅拌。
(4)保温。
将牛奶倒入容器中,用保鲜膜包住容器,放入温度为摄氏37度的环境下;可用酸奶机。
(5)发酵。
将装有牛奶的容器放置在温度为37度的地方,经过6-12小时的发酵,酸奶就可以完成。
(6)加入蜂蜜(可选)调味。
待酸奶做好后,根据口感可将蜂蜜加入酸奶中拌匀,即可品尝。
5. 观察变化和品尝酸奶教师将制作好的酸奶倒入小碗中,让幼儿们观察其中的变化,例如变成了黄色液体和白色块状物质,再让幼儿们品尝酸奶,感受自己制作的成果。
四、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牛奶加热的温度,过高或不足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酸奶质量。
2.注意消毒工作,材料和工具要保持清洁,以免造成细菌交叉感染。
3.教师需在课前准备好材料和工具,进行充分的演示和细致的讲解。
4.注意幼儿的安全,酸奶制作过程中需要成人的指导和监督。
五、教学反思本次酸奶制作课程在幼儿园里进行,没有选择过于复杂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易于理解和实践。
幼儿园中班酸奶制作教案:美味益智成长
幼儿园中班酸奶制作教案:美味益智成长1. 引言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美味益智的饮食教育不可或缺。
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品,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针对幼儿园中班的酸奶制作教案,探讨酸奶制作的益处、制作过程以及教育意义,以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饮食的美味益智成长。
2. 酸奶的益处酸奶是一种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益生菌的食品,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其中,钙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有助于骨骼的形成和牙齿的健康。
而益生菌则能够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幼儿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通过制作酸奶,幼儿不仅可以享受美味的口感,还能够获取丰富的营养,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3. 酸奶制作教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和学习酸奶的制作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份简单易行的酸奶制作教案。
准备好新鲜的牛奶、酸奶菌种和一些调味料。
通过简单的加热、冷却和发酵过程,幼儿可以亲手参与到酸奶的制作中来。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牛奶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渐变成酸奶的过程,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食物的转化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教育意义通过参与酸奶制作,幼儿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饮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还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到一些简单的数学和科学知识,比如温度、时间和物质的变化。
酸奶制作也能拉近幼儿与食材的距离,增强他们对健康食品的积极认知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园中班的酸奶制作教案在美味益智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5. 个人观点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深知美味益智的饮食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酸奶作为一种既美味又有益健康的食品,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味蕾享受,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和促进健康成长。
我对幼儿园中班酸奶制作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持支持态度,并认为这样的饮食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健康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做酸奶》优秀教案
重
点
鲜奶发酵成酸奶。
难
点
病菌的传播途径。
课前
准备
教师: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粉笔灰等
学生:做好的酸奶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3.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交流他是怎么做成的,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全班汇报并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第二个层次是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在这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和形象的认识这一过程。
第三个层次是例举有用或有害的细菌。提到细菌,第一个反应便是它是个坏东西,会让我们拉肚子、感冒等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实际上危害人类的细菌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能和我们和平共处甚至为人类造福。对于这一部分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来完成。
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三个层次:首先,组织学生联系自己做酸奶的经历,对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作出假设。做酸奶的活动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它会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制作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器具必须保持干净。酸奶制作好了以后不要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一做酸奶目的是让他们体验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从而更形象、清晰的理解这一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酸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
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
3.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
2.通过搜集资料,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3.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
4.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粉笔灰、黄豆、试验记录纸、纸杯。
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收集的各种细菌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
1.师:你们吃过酸奶吗?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谁能说?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醒学生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
3.教会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的方法。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
(可用开水烫一烫)
③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④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4、强调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
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存放太久。
二、布置作业
1.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2.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
1.师:上节课,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5.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6.教师小结: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2)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
(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病毒个头很小,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细菌那么大。
病毒单独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
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就能够生长繁殖,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麻疹病毒等。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6.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四、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学生猜测。
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
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
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5.学生交流。
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
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