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取译经情况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1]

合集下载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21年第1期法显(约317—420),俗姓龚,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东晋时代著名高僧,杰出的历史学家、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西行求法,陆去海回,并带回大量梵本文献的第一位中国僧人。

舍身求法辟荒途法显有兄三人,都在童年夭亡了,父母唯恐“祸以次及”,他刚满三岁,就被送到佛寺做了沙弥。

法显从小对佛教就很虔诚,青年受了大戒,行为更是严谨,史称“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青少年时期的法显生活在南北分裂、兵荒马乱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当时的统治阶层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大力提倡佛教;加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艰难困苦的生活幻想得到“神佛保佑”,也希望找到救星,于是,讲求行善罚恶、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佛教,在山西境内便迅速传播并兴盛起来。

当时寺院占有土地日多,大批僧尼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上层僧侣穷奢极欲,引起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忧患,他们想通过传译印度戒律,建立、健全僧伽制度,以矫正时弊。

法显正是出于长期在佛教界的感同身受,出于对佛教现状的不满,慨然出国,寻求戒律。

对此,他在《佛国记》里写道:“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东晋隆安三年(399),已六十余岁高龄的法显与慧景等五人自长安(今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求法,开始了长达十五年艰苦卓绝、几经风险的漫长求法历程。

他们西涉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古印度),再由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航行印度洋,从耶婆提国(今一说印尼苏门答腊,一说爪哇岛)北上,飘流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最后抵达建康(今江苏南京)。

在外的十五年里,法显途经三十多个古国和地区,包括了我国的西北与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此行规模为中外交通史上前所未见。

愈老愈“疯狂”——中国第一位到印度取经的高龄僧人

愈老愈“疯狂”——中国第一位到印度取经的高龄僧人

世界文化 文化交流愈老愈“疯狂”——中国第一位到印度取经的高龄僧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他在史上留下了多项“第一”和“之最”:第一位到达印度的中国僧人;第一位连续走完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年过花甲还到外国取经的高僧;第一位对取经经过之地都留下记载的高僧;还是西行取经走得最远、到的地方最多的高僧。

法显(334—420)是中国历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已是65岁高龄的法显自长安出发,西渡流沙,越葱岭至天竺,游三十余国,历尽艰险,收集了大批梵文佛典,前后历时13年。

先是由陆上丝绸之路抵达印度,后由海上丝绸之路乘船回国,在山东青岛崂山登陆,于义熙九年(413年)抵首都建康(今南京)。

法显本姓龚,他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在其3岁时便把他度为沙弥(即送他到佛寺当了小和尚)。

到了东晋隆安三年,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62个春秋,60多年的阅历,使他深切地感到,佛经的翻译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

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年近古稀的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寻求戒律。

这年春天,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起,从长安起身,向西进发,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旅行。

次年,他们到了张掖,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五人,组成了十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十一人。

晋元兴三年( 404年),他们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祇园精舍。

传说释迦牟尼生前在这里居住和说法时间最长,这里的僧人对法显不远万里来此求法深表钦佩。

《佛国记》载:“彼文 高山众僧叹曰:奇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

自相谓言:我等诸师,和上相承,未见汉道人来到此地也。

”这一年,法显还参访了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维罗卫城。

东晋高僧法显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探析

东晋高僧法显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探析
做沙弥 , 2 0 岁 的时候受 比丘戒 。 经 常感叹 当时 的佛 学 以称 得上是 伟大 的时代 ,佛 教 的传 播促 进 了翻译事
律藏 比较 残缺 。遂 立志 要到 天竺等 地寻求 。于公 元 业的 发展 ,而翻译事 业 的发 展极 大地促 进 了中外文 3 9 9 年 和道 整 、 慧景、 慧应、 慧 嵬等人 到天 竺求法 。游 化交 流。 在 中国和印度 的文化 交流 中 。 主要是 以佛教 遍 了天 主的东南西 北全 国 , 获 得 了梵 文本 的佛经 《 杂 作 为 载体而不 断活跃起 来 的 。法显 正是 东晋时代 顺
f 关键词1 佛 学 ; 东晋 高僧 法显 ; 中印 ; 文化 交流 ; 功 能作用
【 中图分类号】 【 G 0 9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1 2 0 1 3 ) 0 3 — 1 l 7 — 3



导 言
中国和 印度 的文化 交流尤 其是 宗教文 化交 流可 以说 是源 远 流长 ,具 有悠久 的历史 和丰 富生动 的交 流事
中 国佛 教 进 行 了不 断 的革 新 并取 得 十分 卓 越 的 贡 教 的背景下 , 因为佛 教并非 本土 宗教 , 是从 国外传播 献, 是古代 中国第 一位 到海外 求法取 经 的大师 。 是 一 过来 的 , 所 以对 于佛 教典籍 的 翻译 就显 得尤其 重要 。 位杰 出的佛 学家 、 翻译 家和旅 行家 。法显 3 岁就 出家 汉唐期 间 。是 中国古 代 的翻译事 业最 为繁荣甚 至可
东晋高僧法显在 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探析
高海燕
( 宁夏 师范学 院党委宣传 部 , 宁 夏 固原 7 5 6 0 0 0 )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学述略-以《佛国记》、《洛阳伽蓝记》、《魏书·释老志》为主线的论文-历史论文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学述略-以《佛国记》、《洛阳伽蓝记》、《魏书·释老志》为主线的论文-历史论文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学述略--以《佛国记》、《洛阳伽蓝记》、《魏书·释老志》为主线的论文历史论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史学迎来了它的多途发展阶段[1],其中一个极为突出的表现是,在传统史学之外,佛教史学开始形成并有了初步的发展,这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新事物,从此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受当时中国社会南北分途发展的直接影响,初期佛教史学甫一产生就在四至六世纪的北中国和南中国表现出了不同的演进趋势,北中国形成了具有理性色彩的佛教史学,南中国则开创了佛教史观指导下的僧人修史传统[2],它们在以后的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不同的历史命运。

[3]僧人修史在近代以前始终保持了独立发展,蔚为大国,形成了传统佛教史学的主体,各种大藏经中的史传部就是明证。

汉文方面,自两晋南北朝迄清代,不仅体裁多样,有传记体、纂集体、目录体、志乘体、经传体、灯录体、典志体、类书体、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笔记体等,而且体例也日趋严谨与合理。

[4]藏文方面,则有编年史、史册、教法史、王统记、世系史、人物传、地理志、寺庙志、年表、喇嘛全集、名录等。

由于藏族传统社会发展政教合一的历史特点,藏族史学的主体实际上就是藏传佛教史学。

[5]而前者所显示出来的理性色彩在其后的中国史学史上则一直没有得到张扬,传统史学不重视甚至可以说无视这一新领域的新取向[6],传统佛教史学则由于其所特有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史观,也不能对之有真正的继承和发展。

直到二十世纪初叶,这种朴素的理性主义倾向才获得了新生,并汇入近代史学的大潮中去。

纵观二十世纪以来的佛教史学研究,不能不让人想到早在四至六世纪北中国的佛教史学当中就已经显露的这种理性倾向,这不止是中国佛教史学的重要价值所在,也是中国史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有必要对之重新审视,作充分的深入的历史考察。

[7]这将有助于理解并建设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佛教史学史和中国史学史。

此处,将依照时间的先后分别讨论以《佛国记》、《洛阳伽蓝记》、《魏书·释老志》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勾勒四至六世纪北中国佛教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并对其中所蕴涵的朴素理性主义取向的历史命运作初步的分析。

冯巧英:法显西行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

冯巧英:法显西行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

冯巧英:法显西行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2012年09月10日 15:01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作者:冯巧英冯巧英(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印媛)编者按:公元399年,一位花甲老者,从西安出发,穿越渤海,一路西行,去寻求佛陀正法。

公元412年,这位耄耋老者,渡海归来。

一个伟大的文化交流从此拉开序幕,两种文化在此交融。

2012年9月8日,纪念法显西行取经海归1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隆重开幕,海内外300名高僧大德学者专家,齐聚法显大师登陆地青岛,共同探讨法显精神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太原大学教授冯巧英发表了题为《法显西行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的论文,主要阐述了法显大师之行是佛教传入由“送进来”向“拿进来”转变的“转折点”,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摘要如下。

法显大师,万里投荒,荜路蓝缕。

“海陆并遵,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而反者,恐以法显为第一人。

”(汤用彤语)季羡林先生认为,法显大师之行是佛教传入由“送进来”向“拿进来”转变的“转折点”,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

近代以来,前贤和今人对法显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行了日见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数年前我曾撰写《赍归<泥洹>“佛性”始弘》一文,探讨法显大师所译六卷本《大般泥洹经》“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中所涵含“阐提成佛”的内容。

《经》中佛用种种示现说明“为度人故”要“随顺世间”。

《经》译出的“世间”,即:时间,是佛灭度后已900余年;地点,是华夏汉地,与印度人种大不相同;事实是,既有汉地众人(包括学问僧)对般若空法迷惘,又有《大般泥洹经》亟待“弘通”的需要,因此道生才“剖析经理,洞入幽微”提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论断,将“佛性”说推向极致。

《大般泥洹经》译出时,正是许多有关佛性说的经文先后译出之时,如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八年(约392)译出《妙法莲花经》传达了十界成佛的思想。

谈法显和尚取西经

谈法显和尚取西经

談法顯和尚取西經鄧偉明老師唐朝名僧玄奘到「西天」取經的故事,由於神話小說《西遊記》廣泛傳播,已經膾炙人口很久了。

其實,自佛教於兩漢時傳入中國,第一位到「西天」取經的僧人,是東晉時期的江陵辛寺高僧法顯。

《續高僧傳‧玄奘傳》亦說:「前後往天竺者,首自法顯。

」天竺,是印度的古稱,為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故國。

兩漢及魏晉時期,中國的佛經多由西域僧人轉譯過來。

當時中國的佛教中心長安,還沒有專門從事佛經翻譯的大道場。

為了探求佛教經義的真髓,江陵辛寺的高僧法顯,便由荊州北上,到了長安城。

東晉時期,荊州是長江中游的軍事重鎮和重要的經濟基地,最多時曾統轄31郡,號稱「割天下之半」,因此它的州治江陵,除了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外,也是宗教勝地。

這裏有不少曾在歷史上揚名的佛教寺院,例如辛寺、竹林寺、琵琶寺、長沙寺等。

高僧法顯,俗姓龔,平陽(今山西臨汾縣)人,20 歲時便受戒出家為僧,決心獻身佛學。

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 年),他感慨於國內佛學律藏殘缺,就和慧景、道整等四名僧人結伴同行,從長安出發,前往印度取經。

□歷盡艱辛,百折不撓他們沿著絲綢之路西行,於河西走廊的張掖,又遇上智嚴、寶雲等五個僧人,遂結為同伴,一起向西域進發。

於西域國家鄯善、于闐等地停留一段時日後,他們便翻越蔥嶺。

蔥嶺是中國古代對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昆侖山的稱呼。

該處終年積雪,如果遇上風暴、雪崩,以至冰山塌陷,路途便非常艱險。

法顯一行人中,那時已有智嚴等三人不願再前行而轉道高昌去了,法顯卻不畏險阻,率領餘下七人走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翻越了蔥嶺,抵達了當時的「北天竺」。

過了陀歷國,山道越走越險,懸崖絕壁,壁立千仞。

據說那裏就是西漢武帝時的博望侯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最後一站。

法顯等人攀著藤蔓,一步一挪,翻山越嶺,渡過了新頭河,終於到了北天竺的佛教重地那竭國。

據說那竭國曾是佛祖釋迦牟尼傳教活動的地方,有數座供奉著佛齒、佛頂骨的舍利塔,有釋迦牟尼生前割肉飼鴿處,還有一處名為「佛影」的宗教勝地。

法显和觉贤合译 -回复

法显和觉贤合译 -回复

法显和觉贤合译-回复[法显和觉贤合译] 主题:佛教翻译史介绍佛教翻译史是关于佛教经典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翻译和传译者的历史。

其中,法显和觉贤是佛教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两位翻译家。

他们为佛教经典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以法显和觉贤合译为主题,探讨他们的翻译成就以及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的影响。

1. 法显法显(359年-42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佛教翻译家。

他主要活跃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鲜卑国后燕。

法显精通梵语和中文,他加入佛教后,决心将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以便中国人民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法。

2. 觉贤觉贤(384年-414年)是法显的弟子,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与法显一样,觉贤也精通梵语和中文,对佛教有着极深的理解。

3. 法显和觉贤合译法显和觉贤共同进行了大量的佛经翻译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所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观经》的翻译。

这部经典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经典之一,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 翻译成就法显和觉贤的翻译成就极为卓越。

他们不仅对佛经进行准确的翻译,还结合中国文化和语言特点,使佛教经典更加贴近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他们的翻译工作不仅为佛教在中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也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和语言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5.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法显和觉贤的翻译工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将佛教经典翻译成了中国人民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将佛法带给了更多的人。

这使得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影响法显和觉贤的翻译和传教工作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他们的翻译成就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基础,为后来的佛教学者和传教士提供了指引和启发。

他们的翻译方法和经验对后来佛教翻译史上的其他翻译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法显和觉贤合译是中国佛教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

他们的翻译工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玄奘(602年-664年),又名陈玄奘,俗姓陈,唐朝江苏宜兴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传教士、翻译家、学者和旅行家。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不仅在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奘对佛教文化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他的翻译工作上。

他在前往印度取经的17年间,一共翻译了大约657部佛经,涉及诸多佛教经典,如《大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

这些翻译的佛经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后来的佛教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玄奘对佛经的翻译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古代文化与世界佛教文化相互交融。

玄奘的旅行经历和著作对于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他的旅行经历和所见所闻,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内容。

这部著作不仅成为了中国古代地理学、民族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也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玄奘还在佛教思想和教义的传播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将印度的佛教思想带回中国,推广了佛教的教义和教规,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他还倡导了“法相宗”,提出了“三论宗”和“三教合一”的思想,对佛教的发展和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玄奘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佛教界,他的学术成就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倡导的“译经学”研究方法,对后来的翻译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学术传统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范本和指导。

同时,他的思想和理念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的来说,玄奘以其卓越的翻译成就、旅行经历和学术贡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贡献不仅在佛教界被广泛认可和尊崇,也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正是因为玄奘的不懈努力,佛教得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智慧和价值。

法显对佛教中国文化的贡献

法显对佛教中国文化的贡献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任敦德世界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佛教的发展与繁荣则在中国。

中国佛教是整个佛教发展史上内容丰富、历史绵长、范围广大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佛教也早已成为佛教世界性发展传播的又一个资源凝聚地,又一层阶梯,成为推动佛教向更高、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法显的时代正是佛教中国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因为法显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舍命求真的伟大壮举,成就了中国佛教史上的神奇篇章。

一.法显伟大的一生法显(339-423年)东晋高僧,俗姓龚,山西临汾人。

3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50岁离开故乡居住长安,60岁决定西行求法,62岁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3月)与慧景、道整、慧应、等结队由长安出行。

63岁(公元400年)与另一西行团队智严、慧简、慧嵬、僧绍、宝云、僧景、慧达相遇并一起西行。

穿越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无飞鸟,下午走兽,举目茫茫,方向难辨,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

”64岁(公元401年)由于团队意见不统一,再加上路途异常艰难,又无行资,智严、慧简、慧嵬由乌夷国返回。

法显一行越过葱岭到达北印度第一个小国(佗历国),朝拜了天竺最著名的弥勒菩萨塑像。

65岁(公元402年)到达那竭国(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朝拜了佛顶骨舍利、佛齿塔、佛影窟、佛锡文精舍等圣迹。

66岁(公元403年)慧达、宝云、僧景由弗楼沙国返回,僧绍一人去了罽宾。

在翻越小雪山的过程中,慧景病逝于小雪山,慧应病逝于弗楼沙国。

到此十一人的团队只剩下了法显与道整两人。

翻越小雪山后他们到达了西天竺罗夷国,后经跋那国、眦荼国、摩头罗国进入中天竺,即佛教史籍中的“中国”。

在此,法显不仅瞻礼了佛教圣迹,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他所立志寻求的佛教经律文章。

67-70岁(公元404-407年)在巴佛邑学习梵文梵书,抄写经律,得到《摩诃僧祗律》一部,《杂婆多律》一部,《杂阿眦昙心》一部,《诞经》一部《方等般泥洹》一部《僧祗比丘戒》一部。

71-72岁(公元408-409年)到达摩梨帝国,在此居住两年,抄经,画佛像,道整永久留在了这里。

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 法显简介

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 法显简介
经,并学会画佛像。
弘始十一年(409),法显离开印度又毅然泛舟蹈海到达令人
神往的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他在当时师子国的首都阿努拉达
普拉潜心钻研,埋首苦修,一住又是2年。法显和师子国人民真
诚相处,在他们的帮助下,得到了另一部珍贵的戒律《弥沙塞
律》,以及《杂藏经》、《长阿含经》等梵文经卷。
东晋义熙七年(411)秋,法显带着古印度各国人民的友好情
谊,携佛经乘商船回国。他取道今印尼苏答腊岛,于次年返回
牢山(今山东青岛),抵达日思夜想的祖国。
法显西行取经,陆去海还,前后历时凡14年,游历30余国,
增进了中印、中斯文化交流,推动佛教文化的发展。流传中国的
4部戒律主要经典,其中有3部就是由他带回的。
并且参观名胜,搜采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十分欣喜。法显经过辛勤地劳动,抄录了一部最完备的戒律要典
《摩诃僧祇众律》,并抄录了另一部戒律要典《萨婆多众律》,
获得了其他一些佛经。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不顾年事已高,
又漫游印度各地,还到达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毘尼园(今属尼泊
尔)朝圣。后来他又到印度多摩梨帝国,居留2年,继续搜集佛
出卓越的贡献。他的无畏精神,鼓励了许多热爱文化的人们走向
世界,唐代玄奘的西行取经,就是受到法显影响的一个例子。法
显的活动,还感动着外国友人,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附近卡鲁
塔拉地区的“法显石”,成为人们一直对他表示纪念的明证。
的茫茫流沙河(今属新疆)。此处有热风、狂沙,而缺水、无人,
他们以死人的枯骨为标记,寻求西行之路,17天后才到达鄯善国
夷(今今新疆鄯善)。接着他们又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引言法显是中国东晋时代的僧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

中国历史上的佛教求法僧,最杰出、最有成就的,公推法显、玄奘和义净,其中法显的年代最早。

《法显传》是法显唯一的著作,写成于他归国后不久。

法显的事迹今天能为人所知,绝大部分亦依赖于此书。

但此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记述了法显个人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最早以实地的经历,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记载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部分也包括东南亚的历史、地理、宗教的一部杰作。

与它同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有类似法显的经历,或者写有类似的书,《法显传》因此有它的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独有而不可取代。

今年是法显赴印求法归国的1590周年。

为了纪念法显,同时推动对法显与《法显传》的研究,本文拟就一百多年来《法显传》研究史做简要的回顾和考察,在某些问题上,也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一、19世纪以前法显从印度及斯里兰卡归国,义熙八年(412)在青州长广郡牢山即今天青岛的崂山登陆,第二年到达当时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

在建康,法显写成记载自己求法经历的《法显传》,写成的时间大约是在义熙十二年(416)。

《法显传》写成后,似乎一时流传颇广。

这在稍后编成的佛经经录的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

[1] 流传的范围,虽然主要是在佛教徒中,但不仅限于佛教徒。

就佛教方面而言,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高潮时期,《法显传》是法显印度旅程的亲身记载,既为中国人增加了有关印度和印度佛教的知识,也正好可以作为其他打算西行的求法僧的参考。

如果讲到对《法显传》的研究,佛教徒之外的学者则似乎做得还多一些。

最早的一位,现在知道的,应该是北魏的郦道元。

郦道元撰写《水经注》,广采群书作为资料,其中有不少是佛教徒的著作。

佛教徒的著作中,就有《法显传》。

《河水注》中,引用到《法显传》有二十多处,大多与北印度有关。

《水经注》一书,使用材料之丰富,考订推理之精到,语言叙述之优美,一千年来,一直让人赞叹不已。

佛国记作者

佛国记作者
• 《佛国记》对于研究佛教历史和传播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佛国记》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
《佛国记》的文学价值
《佛国记》的艺术成就
• 《佛国记》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生动、形象的描绘
• 《佛国记》在描绘和叙述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和叙述上
• 《佛国记》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 《佛国记》的文字简练,叙事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
《佛国记》在现代的传播与传承
• 现代学者对《佛国记》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
• 《佛国记》在现代广泛传播,成为佛教经典之一

• 《佛国记》对于研究佛教历史和传播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 《佛国记》的研究对于了解当时的佛教状况和地理风俗
具有重要价值
05
佛国记与其他佛教文献的比较
《佛国记》与《大唐西域记》的比较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佛国记作者研究
DOCS
01
佛国记的作者及其背景
《佛国记》的作者——法显
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 他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翻译家之一
• 他亲身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地,了解当地的佛教状况
• 他的著作《佛国记》是中国最早的佛教游记,记录了当时的佛教传播情况
《佛国记》的传播
• 《佛国记》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成为佛教经典之一
• 《佛国记》对后世的佛教著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03
佛国记的内容与价值
《佛国记》的主要内容概述
《佛国记》的记录内容
《佛国记》的结构
• 法显记录了他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求法经历,以及
• 《佛国记》分为十二卷,详细记录了法显的求法经历

法显简介——东晋高僧(山西临汾人)

法显简介——东晋高僧(山西临汾人)

法显简介冯春海法显(334—420年),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东晋高僧,中国到天竺取经求法的第一人,我国第一位游学生、留学生,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一带一路”拓荒者。

法显,俗姓龚,他有三个哥哥,不幸都在童年夭折。

父母担心他的命运,在他三岁时,便送他到寺院度为沙弥(小和尚)。

十岁时,父亲去世。

其叔父考虑到他的母亲寡居难以生活,要他还俗。

他此时对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诚,对叔父说:“我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而出家的,而是要远离尘俗。

”他的叔父也没有勉强他。

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他回去办理完丧事仍回寺院。

有一次,他与同学数十人在田间割稻。

一些饥民来抢夺他们的稻谷。

诸沙弥吓得争相逃奔,只有法显一人站着未动。

他对那些抢稻谷的人说:“你们如果需要稻谷,就随意拿吧!只是你们现在这样贫穷,正因为过去不布施所致。

如果还抢夺别人稻谷,恐怕来世会更穷。

贫道真为你们担忧啊!”说完,他从容还寺,而那些抢稻谷的人竟被他说服,弃稻谷而去。

这件事使寺中僧众数百人莫不叹服。

法显二十岁时,受了具足戒。

从此,他对佛教信仰更加坚贞,行为更加严谨,时有“志行明敏,仪轨整肃”之称誉。

东晋隆安三年( 399年),六十五岁的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

六十多年的阅历,使他深切地感到,汉地的佛经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

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法显毅然决赴天竺(古代),寻求戒律。

这年春天,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道,从出发西行,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取经之旅。

次年,他们到了(今甘肃),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人,组成了十个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慧达,共十一个人。

西渡“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

沙漠里天上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四顾茫茫,无法辨识方向,只有寻找死人枯骨来做路标。

沙漠里常有热风恶鬼,遇上了必死无疑。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勇往直前,走了十七个昼夜,一千五百余里,终于渡过了“沙河”。

东晋法显传

东晋法显传

东晋法显传晋宋时期佛教发展情况佛教传入中国,到了东晋法显时代,已经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流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以支谶、支谦为代表的大乘空宗般若学;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

小乘和大乘都传进来了。

从时间先后来看,传法最盛的时代大体上有三个:支谦、竺法护时,所译多般若方等;道安时,所译多有部经论;鸠摩罗什时,大乘之学极为昌明。

佛法已深入中国文化了。

一个外来的宗教,传入一个文化传统迥异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撞,佛教不能例外。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试探、伪装、适应,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最后达到了融合的阶段。

到了东晋,应该说这个阶段已经达到了。

从政治形势来看,此时中华大地已经分为南北两区。

西晋亡于建兴四年(316),次年晋元帝即位,是东晋的开始。

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后赵、前秦、后秦、北凉,崇佛更为突出。

在南方,则是所谓“衣冠南渡”,北方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为了躲避异族压迫,纷纷南逃。

这些人,包括一些国王在内,也都崇信佛教,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总之,南北两方都对佛教垂青。

佛教可以说是在中国已经牢牢地立定了脚跟。

从佛教内部来看,也有几点值得特别提出的。

首先是僧寺日益增多。

根据唐法琳《辩正论》的记载,东晋一百零四年,共建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

这个数字是否可靠,不得而知。

(参阅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574—580 页)其次,僧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僧尼数目与日俱增。

再次,名僧辈出,出了一些很有影响的高僧。

最后,从印度和西域来的和尚也多了起来。

还有一点必须在这里提一下:许多高僧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并不限于北方或者南方,而是跨越地区,跨越政治分界。

佛教虽然已经有了坚牢的基础,但是究其实际却是送进来的成份多,而取进来的成份少。

中国僧人或者居士前此往西域求法者,颇亦有人。

但是他们多半只到了西域而止。

在法显前真正亲临天竺者,实如凤毛麟角。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晋末宋初,就掀起了一个西行求法的运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刘祥清(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衡阳市.. 421001 )摘.. 要.. 佛教向中国引入、传播和发展过程中, 翻译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佛教的影响已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主要概述、分析佛经汉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中国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佛经.. 翻译.. 历史地位.. 社会作用Abstrac t.. T ransla tion played a very im portant pa rt in the process o f the introduction, d issem ination and dev elopment o f Buddh ism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a rtic le, the h isto rical im po rtance o f Ch inese transla tion o f Buddh istScr iptures is summ ar ized and its far-reach 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 ent o f the Ch inese language, cu lture andliterature is a lso ana ly zed.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 悉达多舍王位出家修行悟道后于公元前6至5世纪创立。

公元前3世纪, 由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大力弘扬, 佛光法乳遍流世界, 佛教遂成为世界性宗教。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 中国佛经翻译随即开始。

中国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字翻译的滥觞。

史学界、佛学界公认中国佛经翻译始自公元67年(汉明帝永十年), 即始自天竺僧摄摩腾译..四十二章经..。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述评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述评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纪华传法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求法高僧,为从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使其流通汉地,不惜身命,以花甲之年从长安出发,前后15年,历经近30国,携带大量经律返回中土。

在他之前,三国末魏国的朱±行曾西行求法,然只到达西域,并且自己未归,而派弟子将寻得的梵本《放光般若经》送回汉地。

所以法显是西行求法的“创辟荒途”者,是有记载的最早到达印度本土并且携带佛经回归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法显所著《佛国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中国佛教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山西临汾是法显的故乡,2007年10月和2009年10月,由临汾市佛协主办、临汾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协办的两次法显学术座谈会,相继在临汾举行。

新近出版的《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4月版),就是选编了这两次学术研讨会的36篇论文和校勘文献,详细论述法显不惜身命赴印求法的艰苦卓绝事迹及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始终不忘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怀,并对法显《佛国记》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进行研究。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共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色。

第一,法显的生平与求法历程。

杨曾文教授在20年前执笔的《中国佛教史》(任继愈先生主编)相关内容基础上,重新架构撰写了《东晋佛经翻译家法显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一文,分“从长安至葱岭”、“游历西北天竺”、“游访中天竺和东天竺”、“南渡师子国,继续求法”、“越海东归,崂山登陆”五个阶段比较全面而详细地记录了法显历经劫难、一心求法的过程,是迄今为止研究法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关于法显与庐山慧远及佛陀跋陀罗等人的交往,有学者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纠正了以往学术界研究的一些疏漏。

此外,本书的三篇文章论述或考证了法显故里在今山西临汾。

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法显故里”颇多争论,主要有临汾和襄垣两种说法。

丝路上跋涉13载取回真经的高僧

丝路上跋涉13载取回真经的高僧

丝路上跋涉13载取回真经的高僧——法显作者: 0129 2016215826 曾俊杰在17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法显的僧人,他不远万里经丝绸之路,赴天竺求取佛经典籍,历时十三年,将很多珍贵的佛教经典带回汉地,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土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时,西晋灭亡,北方游牧民族纷纷称帝,占据中原,中国北方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佛教因其宣扬因果轮回,来世幸福,给当时生活困苦的百姓以精神上的解脱,于是,佛教在中国民间迅速传播。

当时,佛教十分兴盛,信徒已遍布大江南北,然而却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清规戒律来规范其行为。

自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法显最终决定,西行经丝绸之路前往佛法的发源地印度,求取佛法戒律的真谛。

也许是虔诚信仰的支撑,让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决定勇敢的踏出这一步,向着瑰丽而神秘的远方前行。

公元399年,法显离开长安,开始了漫长的西行之路,随行的还有十位志同道合的增人。

一年后,法显一行人西出玉门关,进入了广阔的西域地区。

很快,法显一行人遇到了西行路上的第一个难关——白龙堆沙漠,在他后来的游记《佛国记》中,法显记述了自己穿越沙漠时的情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

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

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经过十七个昼夜,一行人终于穿过沙漠,到达西域小国——鄯善(又名楼兰)。

法显在游记中,描述鄯善的风土人情:“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毡褐为异。

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

”法显还发现,这里的人奉行印度的法律与生活习俗,国中僧人以梵文为专用语言。

这些发现,坚定了法显继续西行取经的意志和决心。

当法显准备携带抄好的经文回国之时,同行僧侣道整不愿归国,于是法显只得独身一人踏上归程,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

至411年,长达12年的取经之旅,让法显找到了佛教世界里最为完整的戒律经典。

法显和觉贤合译 -回复

法显和觉贤合译 -回复

法显和觉贤合译-回复关于法显和觉贤的合译问题,需要从他们的背景、贡献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以下将一步一步回答该问题。

首先,简要介绍法显和觉贤的背景。

法显(Fa Xian),字佛陀法显,生于公元337年,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高僧。

觉贤(Xuanzang),字玄奘,生于公元602年,是大唐时期的一位著名佛教学者。

他们各自都追求佛法真理,并致力于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

其次,详细介绍法显和觉贤在佛教翻译方面的贡献。

法显曾经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西域取经之旅,历时十年多,行程达到了一万多里。

在这次旅途中,他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还记录了当时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他返回中国后,将所得到的经典进行翻译,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佛教文献。

觉贤则以其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翻译能力而闻名。

他曾经出使印度,亲自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唐西域记》。

觉贤翻译佛经的严谨和准确度,使得后世的学者对此赞誉有加。

觉贤的佛经翻译工作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分析法显和觉贤的翻译方法。

法显主要采用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将梵文或中文佛经的原意用汉字表达出来。

他注重保持原意的准确性,但在适应汉语习惯和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失真。

觉贤在翻译上则更注重意译,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佛经中的思想和教义翻译成汉语。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解释佛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最后,总结法显和觉贤合译的意义和影响。

法显和觉贤都为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们通过将佛经翻译成汉语,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佛法的真谛,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信仰。

他们的翻译工作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法显和觉贤的合译在佛教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他们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他们的翻译方法各有特点,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法显和觉贤合译 -回复

法显和觉贤合译 -回复

法显和觉贤合译-回复法显和觉贤是佛教史上两位重要的翻译家,他们为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针对他们的合译作品展开探讨,进一步了解他们在佛教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显和觉贤的背景和成就。

法显(公元法国525年-598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翻译家,他致力于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工作,并亲自前往印度寻找文献。

法显对于翻译技巧和语言学知识的应用非常重视,他将梵文佛经与汉文相结合,使佛教思想更易于中国人理解与接受。

同时,法显还在中国建立了一个著名的翻译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人才。

而觉贤(公元592年-664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尼伯尔人,也是中国佛教翻译史上的重要人物。

觉贤曾游历于中亚地区和印度,学习梵文,并向印度的佛学大师请益。

他还带回了大量的佛教文献,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觉贤的翻译作品涵盖了佛经、论典、律藏等多个领域,为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他们的合译作品中,法显和觉贤兼顾了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他们对原始文献进行严格研究,力求将佛教经典中的思想精髓最大限度地传达给中国的读者。

同时,他们注重将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使得翻译后的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

这种注重融合的方式既保留了佛教经典的原貌,也使得佛教思想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法显和觉贤的合译作品不仅在翻译技巧上有突破,也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合译作品以清晰、生动和准确的语言风格,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这使得佛教的理念和道德价值更加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们的合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译文的注释和补充的重视。

他们不仅翻译佛经,还对其中的名词、典故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解释,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佛教经典的内涵。

这种为读者提供详尽的背景信息的做法,不仅增强了读者对译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提高了佛教思想的传播效果。

此外,法显和觉贤的合译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显对汉地戒律的贡献及其对现世的社会影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董永刚 030006)[内容摘要]法显西行求法是汉地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求法、译经成果丰硕,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显赫,对中国佛教文化和古代史地文化的宝贵具有卓越贡献。

《法显传》载:“自大教同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

然后知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将,无功业而不成。

成夫功业者,岂不由忘夫所重,重夫所忘者哉!”汉地僧人西行求法始于曹魏朱土行。

他西行后终生留在西域。

至东晋,和法显一同西行求法的,先后有十余人,然仅法显一人力排险阻,求得经论,只身回国。

其忘身求法的意志和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法显大师对律学在中国的传播有着独特的贡献,对中国佛教僧团的制度建设更是功不可没。

他在天竺十余年间,得《摩诃僧祇众律》、《萨婆多众律》各一部,于师子国写得《弥沙塞律》一部。

法显带回的律典就包含了这四部律中的三部,对中土佛教律法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键词]:法显戒律汉地贡献影响一佛教东传、演进与汉地社会文化背景关于佛教的东传,史学界一般认为始于西汉末,即新莽和东汉前期。

根据文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恭迎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到洛阳,并开始翻译随同带回的部分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就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也因此而生。

因此,中国佛教史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

此后,安息人安世高、月氏人支娄迦谶又分别于公元147年和公元167年到汉朝传教译经,佛教从此开始在汉地兴起。

佛教虽说自汉末业已传入中国,但受汉地儒、道两教影响,最初的发展相对缓慢,直至三国以后才有相应的发展。

在当时,除了蜀汉地区的佛教不是很兴盛外,像曹魏和孙吴地区的佛教因受统治者的推崇,相对都得到一定发展。

到西晋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佛教信仰已经逐渐相当普遍,洛阳、长安两地佛寺林立,僧尼众多。

从现存文献记载看,西晋时洛阳有白马寺、东牛寺、菩萨寺、石塔寺、满水寺、大市寺、竹林寺等十余所。

到东晋,朝廷中奉佛相当流行。

晋元、明二帝对沙门礼敬有加,而且广建佛寺。

据载,晋元帝“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建业千僧”;明帝也“造皇兴、道场二寺,集义学、名称百僧”,佛教的兴盛,使得名僧不断南下,逐渐形成以庐山和建康两地为中心的佛教圣地,慧远和佛陀跋陀罗就是当时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

相比较南方,此时北方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所建立的十六国。

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大多崇信和提倡佛教,无论后赵、前秦还是后秦、北凉,佛教事业都很兴盛,其代表人物为释道安和鸠摩罗什。

可以说,这一时期,北方佛教的发展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北朝佛教源于后赵西域僧侣佛图澄(公元232-348年)。

佛图澄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

当时后赵石勒杀气甚重,为拯救苍生,佛图澄通过说教逐渐将其感化,减少杀戮,从此中原民众逐渐奉佛。

石虎即位后,迁都邺城,对佛图澄尊崇有加,佛教在当地逐渐有了民众基础。

继后赵之后,北地佛教最盛的地区就是前秦。

前秦苻坚笃好佛学,释道安得到推崇。

道安原在邺师事佛图澄,后受请到武邑开讲,为避兵乱,他和弟子慧远等五百余人到襄阳讲《放光般若》。

后秦时期,受统治者姚兴的影响,佛教在经典翻译经和讲习规模方面都超过前代,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当推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所译经籍现存五十三部,其中重要的大乘经论有《大品般若》、《小品般若》、《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等,对后来佛教义学发生产生巨大影响。

像敦煌石窟等大量石窟造像就是这一时期佛教盛行的缩影。

尽管后期太武、周武二度灭法,佛教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佛教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非武力所能灭绝。

佛教之所以自汉末东传并能扎根内地除自身教规、教义本身所具有的合理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内地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战争频仍,民不聊生。

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双重打击下的百姓逐渐对现实社会失去信心。

由于无法找到自我的心理平衡和心灵的慰藉,宗教就成了一个聊以寄托希望的平台,于是,各种宗教蔚然兴起,当然佛教能够发展起来当在情理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发展之初必然会受到旧事物影响和排斥。

而佛教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得以发展,主要得益于其自身教义与汉地固有的儒家思想并无大冲突,故佛学得以为传统的儒子及人民所接受。

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并无根本上的冲突,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以小乘为主。

小乘主推自修,而自我修养正好迎合了现实生活中困苦人民的心态。

而且佛教众生皆可以成佛与儒家的人人皆可成尧舜的思想非常接近。

加之,在当时的环境中,士人所推崇的儒家思想根本无法得以实现,所以较为消极的佛教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为世人所选择。

再者,一种思想能够盛行,并能形成一种主流倾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的政策舆论导向,也就是统治者的认可与推崇。

佛教在传入之初就很好地争取到了社会上层人物的信仰和支持,像汉桓帝、魏文帝及后来南北朝时期的大多数君主宠佛、信佛。

“北朝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

南朝豪贵亦常舍其邸宅,以起佛寺,至于以金钱货贽田地捐给佛寺者,为数尤多,故佛寺财产年年增加。

”尤其在南北朝时期,政府不但允许寺庙财产的存在,而且规定附属于寺庙的土地及人户免国家赋役,而投归佛寺,所以当时佛寺财力雄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一定份额,地位相当煊赫。

所以,佛教就君主与上层士子的力得以广泛流传。

总之,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是主观条件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法显与西行求法僧人“游学之风”盛行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南北各个佛教中心围绕着新译的印度佛典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学派,譬如毗昙师、涅槃师、楞伽师、地论师与摄论师等。

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的僧团制度与思想义理渐次形成的关键阶段,为隋唐佛教的创宗立说奠定文献与思想的基础。

东晋末年的高僧法显,以其西行求法并翻译经典,为南北朝佛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法显,俗姓龚,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1)人,东晋时期的著名高僧、旅行家、翻译家,是中国僧人到天竺(今印度)求学的先驱者。

根据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的记载,法显西行带回的佛教经典“右十一部,定出六部,凡六十三卷。

”其载,“晋安帝时沙门释法显,以隆安三年游西域,于中天竺师子国得胡本。

归京都住道场寺,就天竺禅师佛驮跋陀共译出。

”2其对佛经搜求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对律藏、毗昙学、泥洹经及阿含经等几个方面,对律藏的传译贡献尤为突出。

我们知道,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则是西域僧人的东传,二则是我国僧人的西行求法。

在法显之前,虽然已有朱士行前往西域求法,但他并未到达天竺,而且其后未返汉地。

可以说,凡汉人西行求法有去有回,并带回大量的梵本文献的第一位汉僧就是法显。

因此说,他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意义深远。

虽然法显的西行求法不像玄奘那么有名,但其后玄奘、义净等数十位僧侣先后西行,都很大程度上受法显《佛国记》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现,才大大地拓展了汉土僧人的视野,以致引发了西行求法的热潮。

如前所述,法显西行带回的经律,从种类及卷数来看,偏重于律部梵本的求取,除了四分律及新的有部律之外,现存于汉文中的诸部广律,几乎都是法显带回来的。

正由于此,所以说法显对于戒律在中国的弘传是关键性的一位大师。

论及汉地律学首先应对戒律的肇始及其发展历史作一简要梳理。

相传,在释迦创立佛教并设立僧迦团体后,为了对其徒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制定了一系列戒律,并在佛教的第一次集结时由优波离诵出。

其后,由于佛教各派对戒律要义解读不一,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部派。

根据相关佛史资料记载,中国汉地对戒律的翻译始于三国曹魏嘉平年间(249—253年)。

据《梁高僧传》载:“昙摩迦罗,此云法时,本中天竺人,以魏嘉平中至洛阳。

于时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

亦有众僧未禀归戒,正以剪落殊俗耳。

设复斋忏,事法祠祀。

迦罗既至,大行佛法。

时诸僧共请迦罗译出戒律。

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

乃译出《僧祗戒心》,止备朝夕。

更请梵僧,立羯磨法。

中夏戒律,始自乎此。

1注:一说为山西襄垣人,襄垣现存龚姓族谱就有相关法显的记载。

2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3”可见,昙摩迦罗初到洛阳时,汉地僧众只是剪落须发,从表面上看与世俗之人有别,但并未受戒,所行法事类同民间祠祀,实际上戒律还没有在当地实行。

出于此,他译出《僧祗戒心》戒本一卷,以此作为僧众持戒的依据,后来又请梵僧建立羯磨法,这可以说是戒律在汉地僧团内部真正实行的起始。

到正元年间(254—255年),中亚安息国沙门昙谛来到洛阳,于白马寺译出法藏部羯磨,其后,汉地僧众的受戒皆以此为法而行。

这在《佛祖统纪》卷三十中有明确记载4。

对于律藏的翻译,从东晋以后又有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合译的《十诵律》、佛陀耶舍、竺佛念和道含合译的《四分律》、佛陀跋陀罗和法显合译的《摩诃僧祇律》相继问世。

那么,为什么说法显对于戒律在中国的弘传是关键性的一位大师呢?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法显西行求法之目的所在。

汤用彤先生把当时西行求法的目的概括为四种情况,那就是:“或意在搜求佛典(如支法领),或旨在从天竺高僧亲炙受学(如于法兰、智严),或欲睹圣迹,作亡身之誓(如宝云、智猛),或远诣异国寻求名师来华(如支法领)。

”5促使法显西行的主要动机,据《法显传》的自述,他与同伴是想“至天竺寻求戒律”。

戒律典籍在法显西行之前的传译是非常不完备的。

在法显那时代,依据资料分析,汉地已经有大量大小乘经典的翻译和流传,但律藏典籍显然不多。

我们知道,当时的佛教僧团不仅戒律制度不完整,尤其是关于戒律中的“犍度”部分翻译则更少,如此便不知道有关于僧团举行授戒、说戒、安居、忏悔等集会仪式,以及如何制止僧团发生的纠纷、僧尼在衣食住及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理仪等各种规定。

因此僧团出现仪规不整等社会现象不时地遭到社会批评。

《高僧传》卷九《耆域传》记载,印度僧人耆域于晋惠帝(290—306年)末年到洛阳后,看到僧众因为受都市繁华的影响,很多衣著华丽,实为奢靡,于是就批评说:“讥诸众僧,谓衣服华丽,不应素法。

”6如果说以上说法只是一个浅层次的原因,那么,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僧团的生存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这当然与佛教自东传以来的发展状况有关。

我们知道,佛教东传以来一直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关怀,无论政治、经济尤其是在赋税方面,佛教寺院往往享有特殊礼遇,从而使得僧众数量激增,僧俗混杂的情况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招致上层统治者的不安,如何整顿和约束僧众显然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