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消渴有什么症状,中医如何辩证治疗

消渴有什么症状,中医如何辩证治疗
且在其研究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刘春梅不仅证实了中医
治疗的效果,还验证了中医治疗的安全性。 上述研究对中医
治疗消渴均得出了肯定结果,可见该治疗方法值得应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中医治疗消渴相关知识,中医治疗
疗效好,安全性高,消渴为慢性疾病,长期西药治疗存在低血
糖风险,中医治疗联合西药治疗优势明显。
实际中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会选择西医治疗,例如双胍类降糖
药物、第 4 类胰岛素、第 3 类 α-葡糖苷酶抑制剂等。 许多病
人以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是偏方,其实不然,多数研究认为在
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辅助调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
果,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 同时运用中医辩
证思维治疗有对症效果,那么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呢?
健脾益气为原则,予以参苓白术散,方剂组成人参,白术、砂
仁、茯苓、白扁豆、桔梗、莲子肉、山药、薏苡仁、甘草,根据症
状加减治疗。 人参补脾益气,白术健脾益气,同时具有调节
胃肠作用,砂仁温脾止泻,茯苓镇静安神、利尿消肿,白扁豆
健脾益胃,莲子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降血压,山药补脾胃
效果显著,薏苡仁健脾去湿,甘草调和药性。 中成药可选择
单靶点作用的缺陷,降血糖的同时还兼顾了并发症,夏中尚
团队研究了 755 份处方,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效处方有
196 份,且对神经系统并发症有效处方 253 份,其中黄芪、山
药、地黄等药材使用频率最高,补虚、清热、补气、补阴类药物
在消渴治疗中效果受到肯定。 刘春梅则针对消渴患者予以
滋阴、补气、疏肝等中医治疗手段,治疗有效率高达 87.75% ,
参考文献:
[1] 严静. 糖尿病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 [ J] . 健康前沿,

从中医古籍浅析消渴病的辨证论治

从中医古籍浅析消渴病的辨证论治

收稿日期㊀2020-06-05基金项目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YZ-1837)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ꎮ第一作者简介㊀张艳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及免疫性疾病ꎮ∗通信作者㊀华川ꎬ女ꎬ主任医师ꎬ医学博士ꎬ博士后ꎬ副教授ꎬ研究生导师ꎬ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及免疫性疾病ꎮ从中医古籍浅析消渴病的辨证论治张㊀艳1ꎬ华㊀川1ꎬ2∗ꎬ赵㊀勇2ꎬ田晓玲1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武汉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湖北武汉430074)ʌ摘要ɔ经典古籍对消渴病认识深刻ꎬ«内经»记载了脾瘅㊁肺消㊁肾热病㊁消瘅㊁漏风㊁消中㊁风消㊁鬲消㊁食消等名称与消渴病相关的名称ꎬ对其临床表现和病因也有较多认识ꎮ«内经»与«金匮要略»所论述消渴病的病机基本相同ꎬ为燥热偏盛㊁阴津亏耗ꎬ后世医家多以«内经»㊁«金匮要略»为基础ꎬ根据临床应用的发展ꎬ逐渐确定消渴病的证候框架ꎬ总结其病因涉及过食肥甘厚腻㊁素体肥胖㊁五脏柔脆㊁七情过激㊁感受外邪等ꎬ主要从脏腑辨证㊁三焦辨证对消渴病进行辩证治疗ꎬ并提出如白虎加人参汤㊁肾气丸㊁人参石膏汤㊁顺气散㊁八味丸等方药ꎬ这些方药在如今临床治疗消渴病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ꎮ认真研究经典古籍方可全面认识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与论治ꎬ也对当今对消渴病的预防与治疗起指导作用ꎮʌ关键词ɔ消渴ꎻ病因病机ꎻ辩证论治ꎻ«内经»ꎻ«金匮要略»ꎻ«外台秘要»ʌ中图分类号ɔR255.4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6-7578(2020)04-0058-03㊀㊀糖尿病属中医学 消渴 范畴ꎬ 消 取 尽 的意思ꎬ古代多指形体瘦削㊁形容枯槁之类疾病ꎮ渴 音涸ꎬ有 竭 的意思ꎮ«素问»中黄帝问岐伯关于 有病口甘者ꎬ病名为何ꎬ何以得之 ꎬ岐伯回答的五气之溢ꎬ名曰脾瘅ꎬ是最早的关于消渴病名的记载ꎮ临床典型表现为烦渴㊁多饮㊁多食㊁多尿㊁消瘦等ꎮ经过历代医家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ꎬ逐渐形成对该病病因病机㊁诊断治疗㊁预后防护较为全面的认识ꎮ本文基于中医经典古籍ꎬ试浅析消渴病的辨证论治ꎮ1㊀病名溯源中国古代对消渴病有丰富的文献记载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消渴病症状而此时尚未有消渴病名ꎮ«黄帝内经»记载了脾瘅㊁肺消㊁肾热病㊁消瘅㊁漏风㊁消中㊁风消㊁鬲消㊁食消等名称[1]ꎬ开始对消渴病有较多认识ꎬ如 凡治消瘅 气满发逆ꎬ肥贵人ꎬ则高粱之疾也ꎮ 心移热于肺ꎬ传为膈消 ꎮ«伤寒论»厥阴病篇㊁五苓散条文中出现消渴一词ꎬ后世论消渴的著作中多有引述此条文ꎬ然而文中提及的消渴代表的是口渴症状ꎬ如太阳蓄水篇之 消渴 与厥阴病篇之 消渴 ꎬ二者同有口渴之症状ꎬ前者多见小便不利ꎬ而后者则常伴见下利㊁气上撞心㊁饥而不欲饮食症状ꎬ故组方选药时需注意鉴别区分ꎮ«金匮要略»中列专篇讨论消渴病病机证治ꎬ将 消渴 作为一类疾病命名[2]ꎬ消渴病名确立ꎮ2㊀临床表现古人对该病的了解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ꎬ«素问 奇病论»记载: 此肥美之所发也ꎬ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ꎬ甘者令人中满ꎬ故其气上溢ꎬ转为消渴 ꎬ论述消渴主要症状为口渴及口甜ꎬ与饮食相关ꎬ得病之人多饮甘美ꎬ与体型关系密切且肥人多发ꎮ«金匮要略»中有消渴病脉象的表述: 寸口脉浮而迟ꎬ浮即为虚ꎬ迟即为劳ꎬ虚则卫气不足ꎬ劳则荣气竭ꎮ 趺阳脉浮而数ꎬ浮即为气ꎬ数即为消谷而大坚ꎬ气盛则溲数ꎬ溲数即坚ꎬ坚数相搏ꎬ即为消渴ꎮ «外台秘要»记载[3]: 渴而饮水多ꎬ小便数ꎬ有脂ꎬ似麸片甜者ꎬ皆是消渴也 ꎬ并把消渴病的临床症状归为三类:口渴多饮ꎬ小便数而甜ꎻ消中者ꎬ以口不渴多食ꎬ小便少且腻浊为特点ꎻ肾消者ꎬ以口渴但不能多饮ꎬ脚瘦细ꎬ小便数ꎬ虚冷ꎬ阴痿弱ꎬ腿肿等为特点ꎮ关于消渴的兼症症状ꎬ«伤寒论»记载有风痹状ꎬ即血行瘀滞不能濡养肢体肌肉第37卷第4期(第58页)2020年㊀㊀㊀㊀㊀㊀㊀湖北民族大学学报 医学版JournalofHubeiMinzuUniversity MedicalEdi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7No.4P.582020筋脉ꎬ症见肢体麻木疼痛ꎮ刘河间在«消渴总论»论述糖尿病可发展为眼部症状称雀目或内障ꎮ祖国医学的消渴病与糖尿病十分相似ꎬ在症状方面ꎬ糖尿病以口渴多饮㊁多食㊁多尿以及体质量下降㊁乏力消瘦等为典型临床表现ꎬ与古籍中消渴病的记载基本相符ꎮ3㊀病因病机3.1㊀与饮食㊁体质相关㊀«内经»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论述散在于各篇章中ꎬ«素问»记载 肥者令人内热ꎬ甘者令人中满ꎮ 指出多食肥甘可致阴虚燥热ꎬ发生消渴ꎮ«圣济总录»也把消瘅归因于膏粱之疾和肥美之过ꎬ积为脾瘅[4]ꎮ«丹溪心法»记载: 酒面无节ꎬ酷嗜炙嚼 ꎬ会导致炎火内生ꎬ燥热烧灼脏腑津液ꎬ出现渴饮水浆ꎬ不能自禁症状ꎮ由此可见ꎬ消渴病之发生ꎬ与饮食不节㊁饮酒过度㊁嗜食肥甘㊁肥胖体质联系紧密ꎮ3.2㊀与各脏腑的关系㊀消渴总病机以阴虚为本ꎬ以燥热为标ꎬ与各脏腑关系联系密切ꎮ«内经»中记载消渴病与各脏腑的联系ꎬ各代医家不断继承前人学说ꎬ从不同角度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补充ꎬ 心移寒于肺ꎬ肺消ꎬ肺消者饮一溲二ꎬ死不治ꎮ «医学纲目 消瘅门»记载[5]: 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ꎬ而精微者亦随溲下ꎬ故饮一溲二ꎮ 肺主行水ꎬ肺气之宣发肃降可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ꎬ固心移寒于肺㊁肺气亏虚甚或燥热邪气伤肺ꎬ皆会造成肺脏的虚损ꎬ使津液代谢障碍发为消渴ꎻ 脾坚则藏安难伤ꎬ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 ꎬ指出脾虚之人易患消渴ꎻ消渴病病程漫长ꎬ病情发展ꎬ阴虚诸证逐渐转化为阳虚㊁气虚之证ꎬ临床多见肾气虚㊁肾阳虚ꎮ«小品方 治渴利诸方»记载[6]: 消渴者ꎬ原其发动ꎬ此则肾虚所致ꎮ 说明消渴发病与肾虚有关ꎬ肾主水液ꎬ肾阴为阴液之本ꎬ当阴津损耗过度ꎬ肾气无法固摄水谷精微物质就发生消渴ꎮ«儒门事亲 三消»记载: 消渴一证ꎬ不节喜怒ꎬ病已而复作ꎮ 刘完素也指出 五志过极ꎬ皆从火化热ꎬ热盛伤阴ꎬ致令消渴 说明消渴病与肝联系紧密ꎬ可因情志失调诱发ꎬ并且加重病情ꎮ3.3㊀与痰热㊁瘀血的关系㊀«灵枢 五变篇»记载[7]: 怒则气上逆ꎬ胸中蓄积 ꎬ血脉不行ꎬ转而为热ꎬ热则消肌肤ꎬ故为消瘅 ꎬ提示血瘀与消渴的联系紧密ꎬ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脉络瘀阻ꎬ血瘀化热灼伤津液ꎬ出现消瘅症状ꎮ前代医家总结时已经意识到ꎬ热毒内蕴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病机ꎬ«太平圣惠方»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为 元气衰虚ꎬ热毒积聚于心肺 热毒在内ꎬ不得宣通ꎬ关腠闭塞ꎬ则令心肺烦热ꎬ咽喉干燥ꎮ故令渴不止ꎬ而饮水过度也ꎮ 首次明确提到了 热毒 ꎮ相关研究发现[8]ꎬ 痰瘀 不仅是消渴病肾病病程中重要的病理因素ꎬ也是关键的病机要点ꎬ痰瘀相互作用ꎬ互为因果致使病情反复ꎬ变证丛生ꎮ4㊀辨证论治4.1㊀从脏腑论治㊀张仲景设立专篇讨论消渴病病机证治ꎬ并创建白虎加人参汤和肾气丸两大消渴主方ꎬ为后世提供了有效的治法和方药ꎮ«金匮要略»条文记载: 渴欲饮水ꎬ口干舌燥者ꎬ白虎加人参汤主之ꎮ 即仲景认为ꎬ因热伤津耗胃气ꎬ胃气虚不能化津上承于肺ꎬ散布四脏ꎬ就会出现口干舌燥而渴的症状ꎬ选用白虎加人参汤[9]ꎬ可以清热益气㊁生津止渴ꎮ 男子消渴ꎬ小便反多ꎬ以饮一斗ꎬ小便一斗ꎬ肾气丸主之ꎮ 肾气丸[10]组方重用补肾滋阴的干地黄为君ꎬ臣药为薯蓣㊁山茱萸补精血益肝脾ꎬ加桂枝㊁附子温下焦阳气ꎬ恢复肾的气化功能ꎬ作药茯苓㊁泽泻淡渗利水ꎬ下行排出体内停运之水ꎬ以阴中求阳的方法ꎬ温补肾阳ꎮ«外台秘要»治疗消渴诸症的用方有84首ꎬ中药130多种ꎮ有研究表明[11]«外台秘要»所载方剂提示消渴病病机为本虚标实ꎬ本虚责之气虚㊁阴虚ꎬ标实责之湿热㊁火热ꎬ用药以甘寒㊁苦寒多见ꎬ同时结合甘温㊁甘淡等品ꎬ主要从肺㊁心㊁脾胃㊁肾等脏腑论治ꎮ4.2㊀从三消论治㊀«难经»将三焦的定义为元气之别使ꎬ功能是主通行三气ꎬ经历于五脏六腑ꎮ«丹溪治法 心要»中对三焦也有记载:上消者在肺ꎬ 多饮水而少食ꎬ大小便如常ꎬ或云小便清利ꎬ其燥在上焦也ꎬ治宜流湿润燥 ꎻ中消者在胃ꎬ 渴多饮水ꎬ而小便赤黄ꎬ宜下至不饮而愈 ꎻ下消者在肾ꎬ 小便浊淋如膏之状ꎬ宜养血而整肃ꎬ分其清浊而自愈ꎮ 朱丹溪[12]将消渴从三消进行论述ꎬ分别指出三消不同的病变脏腑ꎬ对后世医家充分认识消渴病影响深远ꎮ«儒门事亲»刊载了刘完素对三消的论述[13]ꎬ给出人参石膏汤㊁顺气散㊁八味丸分治上中下三消ꎮ刘完素的三消理论成为后世分治为上㊁中㊁下消之宗本ꎮ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也对三消做出归类ꎬ渴而多饮为上消ꎻ消谷善饥为中消ꎻ渴而变数有膏为下消ꎮ临床上ꎬ张振忠[14]重视从三焦分期ꎬ采用温阳化瘀法治疗糖尿病ꎬ以温心阳㊁益肺气治疗上焦ꎻ温脾阳㊁益中气治疗中焦ꎻ温肾阳㊁益元气治疗下焦ꎬ并将活血化瘀贯穿三焦辨治过程ꎬ对治疗㊁预防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等具有深远的意义ꎮ刘爱华[15]从 气道㊁水道㊁血道 分析ꎬ上中下三部药同用ꎬ使药入三焦ꎬ辨治消渴病获效明显ꎮ5㊀饮食预防«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过食肥甘会导致消渴症状ꎬ为后世医家预防消渴病及饮食疗法的产生奠定理论基础[16]ꎮ«外台秘要»一书中就罗列 将息禁忌论一首 叙鱼肉等一十五件 叙菜二十二件 和 叙米豆等九件 等4篇条文ꎬ专门论消渴病患者的生活㊁饮食的调护方法ꎬ还强调养性之道ꎬ建议不宜饱食便卧ꎬ不宜终日久坐ꎬ莫久劳疲极等ꎮ 獐肉温不可炙吃ꎬ令人消渴 ꎬ即獐肉有类似于养生保健中发物的作用ꎬ不宜多食ꎮ刘完素«三消论»对情志化火与消渴关系论述启示我们ꎬ若未患消渴病时ꎬ保持情志舒畅和清淡饮食ꎬ有益于和五脏ꎬ若是消渴病的患者ꎬ则需 戒愤怒㊁和脏腑 ꎬ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ꎮ6㊀总结从历代文献可以看出ꎬ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深入ꎬ此外ꎬ古籍中还记载着其他防治消渴病的方法及对消渴病兼证的辨证论治ꎬ如针灸疗法㊁食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ꎮ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ꎮ发掘这些知识能为现代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借鉴ꎬ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防治糖尿病的优势ꎮ从消渴病辨证论治的发展也可以看出ꎬ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一个学科具有重要作用ꎮ故此ꎬ临床应用应不拘泥于经典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ꎬ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创新ꎮ[参考文献][1]㊀柳心.基于古籍文献的消渴病病机理论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ꎬ2018.[2]㊀张悦ꎬ李娟ꎬ张毅ꎬ等.«金匮要略»论治消渴病学术渊源及证治探析[J].国医论坛ꎬ2020ꎬ35(3):5-7. [3]㊀张婵娟.«外台秘要»论消渴[J].河南中医ꎬ2018ꎬ38(4):521-523.[4]㊀傅丹青ꎬ陈澄ꎬ夏涛涛ꎬ等.«圣济总录»之糖尿病肾病证治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8ꎬ42(12):985-988.[5]㊀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ꎬ2006.[6]㊀于飞ꎬ章红英.«备急千金要方 消渴第一»中的消渴分类与选方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7ꎬ19(2):48-53.[7]㊀王东军ꎬ李永美ꎬ王磊ꎬ等.从虚瘀浊毒论治消渴痹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6ꎬ40(11):836-838. [8]㊀陈雅燕ꎬ黄柳莺.浅述消渴病肾病从 痰瘀 论治的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ꎬ2018ꎬ11(19):178-179. [9]㊀张珊珊.«伤寒论» 阳明清法三证 浅谈[J].西部中医药ꎬ2019ꎬ32(5):32-34.[10]㊀杨宇琦ꎬ秦伟ꎬ陈方敏ꎬ等.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少阴证[J].吉林中医药ꎬ2016ꎬ36(4):363-365. [11]㊀邵鑫ꎬ冉颖卓ꎬ芮芸ꎬ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外台秘要»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J].江苏中医药ꎬ2019ꎬ51(11):65-69.[12]㊀张世超ꎬ石岩ꎬ杨宇峰.金元四大家论消渴之治疗理论框架[J].中医药导报ꎬ2015ꎬ21(21):3-5.[13]㊀王改仙ꎬ高颜华ꎬ周铭.刘完素«三消论»浅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ꎬ2009ꎬ7(8):6.[14]㊀吴健ꎬ张振忠ꎬ张军军ꎬ等.张振忠论三焦分期温阳化瘀法治糖尿病肾病[J].四川中医ꎬ2019ꎬ37(4):13-15.[15]㊀李鹏举ꎬ刘爱华.刘爱华从三焦辨治消渴病的经验撷要[J].国医论坛ꎬ2019ꎬ34(2):50-51.[16]㊀许趁意ꎬ吕雪莲ꎬ邬丹ꎬ等. 石药芳草 治疗 消渴病 的忌宜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ꎬ2018ꎬ24(6):820-822.责任编辑:牟冬生。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国家的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南征教授凭借着其卓越的医学专长和治疗经验,在治疗消渴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下面,我们将以一位病患的亲身经历为例,来介绍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验案。

2018年初春,一位54岁的糖尿病患者小杜(化名)来到南征教授的门诊部求诊。

小杜的肾功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尿蛋白含量呈现明显增高,使得她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迅猛。

小杜还出现了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乏力、贫血等一系列消渴肾病的典型症状。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小杜最近一次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已跌至小于30ml/min/1.73m2,需要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针对小杜的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南征教授首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他认为小杜的糖尿病肾病已经到了不可纠正的地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治疗空间。

南征教授采用了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养阴益肾为主要治疗思路的综合调理方案,针对小杜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南征教授针对小杜的消渴肾病病情,采用了糖尿病特效药物进行治疗。

这些特效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南征教授还对小杜的高血压和贫血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以减轻其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他还针对小杜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和尿蛋白含量增高的病情,对她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了指导和调整,并进行了中药治疗和草药熏蒸。

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杜的病情稳步得到了好转。

她的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贫血症状得到了缓解,肾功能也有所好转。

小杜的体重也逐渐回到了正常水平,精神状态和食欲得到了明显改善。

她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小杜的成功治疗,不仅使得她本人重获健康,更让南征教授的治疗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治疗手段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肯定和赞赏,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消渴(中医)

消渴(中医)

病机转化(消渴变证或称并发证):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 心痛、中风、四肢麻木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 水肿 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 — 疮疡、痈疽 正气亏虚,感染痨虫 — 肺痨 肝肾阴亏,耳目失养— 视朦、耳聋
虚风内动—眩晕
阴液极亏,
虚阳上浮或阴竭阳亡 — 神昏或昏 迷、死亡。
禀赋不足
瘀血阻滞
3.治法 4.方药 血府逐瘀汤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熟地——活 血化瘀,祛瘀生新 枳壳、柴胡、桔梗、甘草——疏肝行气宽胸 牛膝——入血分,引血下行
瘀血阻滞
临床辨识: 淤血阻滞之证在消渴中很少单独出现,常并 见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证型之 中,需结合前述各方,视证型轻重而化5.临床应用 (1)可参考应用消渴方(上消),玉女煎(中消)
消渴方:天花粉、黄连 、生地黄、藕汁 玉女煎: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川牛膝 (2)燥热内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可加黄连、大黄 (3)津伤耗竭,烦渴不止,小便频数,可加生地黄、二冬
津伤躁热
临床辨识: 临床统计证实,该型主要见于糖尿病早期, 病程<5年,年龄常<50岁,合并症最少,血 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增高,血糖增高显著。
1.辨证依据 (1)主症:多饮多尿,尿液混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畏 寒,四肢欠温,面容黧黑,耳轮干枯; (2)兼症:乏力自汗,或五更泄泻,或水肿尿少,或阳萎 或月经不调; (3)舌象:舌淡苔白而干 (4)脉象:脉沉细无力
四、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
2.辩证分析: 命门火衰,固摄失权——多尿,混如脂膏, 甚则饮一溲一; 阳虚内寒——畏寒,四肢欠温,面容黧黑; 肾阳虚衰 卫气失固——自汗 脾失温煦——五更泄泻 水失温化——水肿尿少; 真阴衰竭,外窍失养——耳轮干枯。

消渴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消渴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中医对消渴 肾病病因的认识大概可总结 为以下三方 面 :一 渴肾病 的发生发展 。李 亚秋 指 出 ,消渴 肾病 的根 本病机 为脾
是先 天禀赋 不 足 。《灵 枢 五 变 》云 :“五 脏 皆 柔 弱 者 ,善 病 消 肾亏虚 ,久则 阳衰浊毒瘀 阻 ,属 虚实夹 杂 ,以脾 肾亏虚为 本 ,瘀
加重津液输布 障碍 ,由此恶性循环形成虚 实夹杂的复杂病变 。
医药杂志 ,1996,(12):534—535.
总之 ,现代 医家 多从脾 肾亏虚 立论 ,并且认 为血瘀 、湿热 、 5.赵会 贤 ,苏荣 华 ,高新 业.糖 尿病 肾病 的病 因病 机及 证 治浅
痰浊 、毒 邪是 消渴肾病发病 的重要病理 因素 。
热 ,热则 肾燥 ,肾燥则渴 。”房事过度 ,肾精 亏耗 ,肾气虚 衰 ,而 生 识 到 DN发于消渴病 日久燥 热 伤津 耗气 ,伤 及脾 肾,终 致 阴 阳
消渴肾病 ;《临证指南 医案 ·三消 》言 :“心 境愁 郁 ,内火 自燃 , 两虚 。肾虚是 DN的病机根本 ,而血瘀是 DN的病 机特点 ,且贯
春等” 根据古代 医家 的记 载和现 临床 医疗 现状 提 出关 于 消渴 与水共为病理产物 。
肾病病 因的失治误治 和脏腑虚损说 。
2.4 毒损 。肾络 叶天 士在《临证指 南 医案 》指 出 :“百 日
2 病 机 研 究
久恙 ,血络 必伤 ,……经年宿病 ,病必在络 ,……初 为气结 在经 , 久则血伤入络 。”说 明久治不愈 之病 易伤络 ,叶天 士把 病程长 短
痰 、瘀 、水湿 、浊毒等病理产物 。现就近年来 中医对消渴 肾病 的 法 ,无分 上中下 ,先治 肾为急 。”清 陈士铎《石室秘 录》日 ,而肾虚 以致渴无不 同也 ,故治 消渴之法 ,以治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解决方法详情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解决方法详情

菏泽市中医医院2010年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方案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

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蛋白尿,继之出现临床蛋白尿,最后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肾病是糖尿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中医学中虽无糖尿病肾病的名称,但按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消渴”、“虚劳”、“腰痛”、“水肿”等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消渴病肾病(TCD编码:BNV068)(二)西医病名:糖尿病肾病(ICD-10编码:E14.2)二、诊断(一)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病证部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标准: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特征性临床症状。

2、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

但若中年以后发病,且嗜食醇甘厚味,以及病久可并发水肿,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3、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故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二)西医诊断目前对糖尿病肾病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又没有除肾活检以外特异诊断方法,而肾活检也不可能普遍进行。

因此,临床诊断,在确诊为糖尿病的前提下,排除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20ug∕min < 白蛋白尿的排泄(UAER)< 200ug∕min ,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肾功能障碍,即可考虑糖尿病肾病之诊断。

丹麦Mogensen 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五期分类,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早期预测提供了依据。

但Ⅰ、Ⅱ期目前一般的诊断方法难以发现,因此,我们依据临床实际出发,把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临床期、肾衰期。

早期:尿微蛋白排出率(UAER)增加,三月内连续尿检有三次UAER>20 ug∕min ,但﹤200 ug∕min(30—300 mg∕24h)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的UAER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消渴病肾病晚期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肾病晚期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晚期患者。

一、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TCD 编码为:BNV068)。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ICD-10 编码:E11.221+N08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2.疾病分期消渴病肾病分期参考丹麦学者M ogensen 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

早期: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期;中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肾功能正常者;晚期:临床糖尿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者。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

疗方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临床常见证候:气阴虚血瘀湿浊证阳气虚血瘀湿浊证气血阴阳俱虚血瘀湿浊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肾病(TCD 编码为:BNV068)和糖尿病肾病(ICD-10 编码为:E11.221+N083)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晚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4)糖化血红蛋白(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或随机尿白蛋白/肌酐(6)24 小时尿蛋白定量(7)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8)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9)腹部超声(10)心电图(11)眼底检查(12)感染性疾病筛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凝血功能、血沉、C 反应蛋白、免疫功能检测、ECT、超声心动检查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病)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病)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病)的方法有哪些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办法,对其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是一个终身问题。

中国传统医学在糖尿病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传统医学第一次对糖尿病(消渴病)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消渴病之名称,首见于隋·甄立言《古今录验方》,症状描述如: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多尿,尿甜,日渐消瘦。

在治疗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教育管理,心理治疗,饮食控制,体育治疗,药物治疗,食疗,针灸,导引,气功等。

而且许多办法都是在岁月的打磨和发展下,在当今的世界里得到了普遍应用。

一.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1.首先要控制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不一定每天都运动,但是肯定天天得吃饭。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饮食的合理搭配是非常关键的。

中医学认为,消渴主要是嗜好酒精、重口味等导致脾脏运化失当、消谷耗津、纵欲伤阴、阳虚气干等。

《黄帝内经》曰:“胖则生,则以素而肥,胖则使人内燥,甘则使人中饱,所以,其气上盛,即“消渴”。

孙思邈是全球首位采取节食疗法的人,由于其分泌与食物的摄取密切相关,所以针对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什么疾病,有没有合并症,吃什么药物,都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进行治疗。

但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采取的方法和要求也不同:(1)患者应按时、定量、分批次的服用少量膳食;(2)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节具有三种主要营养成分的配方;(3)提高膳食纤维含量,减少血糖的摄取;(4)合理膳食,均衡膳食,避免偏食;(5)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减少或避免食用水果。

1.必须配合运动《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干步,然后食。

”《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

说明进行适量的锻炼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一点与现代医学的认知是一样的。

因此,糖尿病病人应合理地选用合适的锻炼方法和锻炼的力度。

消渴病肾病分期辨证护理

消渴病肾病分期辨证护理
及 时 报 告 医 生 处 理 ; 定 期复 查 尿 蛋 白及 尿 微 量 白蛋 白 。
肾病 的护理即在糖尿病护理 的基础 上增加些针对 肾病 的 内容 。 我科为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消渴病 重点学科 、肾病重
点 专 科 ,在 学 术 带 头 人 吕仁 和 教授 的 “ 型 癞 瘕 ”理 论 微 指导下 ,结合 中医症候 学诊 断标准 及西医诊断标准制定
的护 理 非 常 重要 。现 代 护 理 中 对 于 此 病 的 护 理 多 侧 重 于 糖 尿 病 的护 理 , 措 施 无 外 乎 饮 食 护 理 、运 动 指 导 、心 理 护理 、血糖监测、皮肤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 3 , J 。涉及
免劳 累。可选择散步 、太极拳 、八段锦等运动 。③ 饮食 护理 :以优质低 蛋白饮食 为原 则,减少植物 蛋 白摄 入 , 保证优质 蛋 白如 牛奶 、鸡 蛋摄 入,忌食豆类 食品 。适 当 增 加碳水化合物摄入 , 以保证 热量供 给 。水肿、高血压 患者 ,应强调低盐饮食 。④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地 开展 消渴病 肾病相关知识宣教 ,指 导患者提 高依 从性 ,改善 生活方式 ,严格遵 医嘱用药 。教会 患者胰 岛素注射 技术 及 自我监测血糖 的方法及监测频 率。⑤病情 观察:严格 遵 医嘱注射胰 岛素及 口服给 药,观察 用药后反应,避免 低 血糖等情况发生 ;遵 医嘱监测血糖及血压 ,如有异 常
消 渴 病 肾病 根 据 诊疗 方 案 临床 上 可 分 为 早 、 中 、晚
1 分期辨证护理 - 2 1 . 气阴虚血瘀证 ( .1 2 表现为气虚证 、阴虚证 、血瘀 证 同见 ) 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四肢 困倦 ,气 短声低 , 平素 易感 , 口燥 咽干,五心烦热 ,心烦失眠 ;或午后低 热,尿 频色 黄;或有浮肿 ;或视物模糊 ;或有胸痛 ;或 有肢 体麻木疼痛 ;或有半身不遂 ,肌肤 甲错 , 白汗 、盗 汗,尿频量多 ,口渴欲饮 ,大便偏干 ,舌质暗 红或舌 暗 红体瘦 ,舌苔薄黄或少苔 ,脉沉细或数 。该型 患者应注 意 以下事项 :①注意休息 ,适 当运动 ,避 免过劳 。② 注 意适 时增减衣被 ,汗 出后及 时擦干 、更 换衣服 ,预防感

浅谈中医消渴肾病

浅谈中医消渴肾病
中 医 中 药
中 健 文 0年月 B第期WlIl De Mi ril 外 康 摘291第誊 2 o a is ec Pic 0 r lt gt da eda de h l o
不断 学习新知 识,包括剂型 改革 、疗效评价 、 药理作 用以及可 能 2 4加强 药品知识 的宣传工作 应通过报栏 、 窗以及药房 . 橱 出现 的不 良反 应, 尤其要掌握 中西药 合理配伍和 不合理配伍 的知 窗口等形式宣传药 品知识和乱服 药给 患者带来的痛苦 , 尤其 是同 识 , 正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正确用药 , 真 监督药物使用情 况 时服不合理配伍的 中西 药造 成的各种 危害 , 使病人懂 得有病不能 的作用。因此 , 作为西药人 员应掌握 一定的中药理论 ,同样 中药 乱求医 、 吃药 , 乱 只能通过医师的正确诊 断和正确治疗 。 才能使 人 员也应熟悉必要 的西药知识 , 提高业务素质。 了药剂人 员加 病情早 日好转 ,否则轻者延误病情 , 者危及生命。临床医师开 除 重 强学 习外 ,有关领导亦应大力支持 ,创造各种条件 , 如提供药荆 方时和药房调剂人员配方时应 尽量避免 中西药联合应 用的不 良后 人 员进修 、 参加短训班 、 学术交流会以及进高等和中等学院 系统 果 ,使中西药配伍后更加合理 、安全 及有效。 学 习等机会 , 只有这样才能使 药剂 工作 更好的服务于i 床 t s 参 考 文 献 2 3 积 极 开展 临 床 药 学 工作 根 据 工 作情 况 , 当地 扩 大 工 . 适 作 范 围 , 可 能 的情 况 下 ,及时 下 科 室 指导 临 床 合 理 用 药 , 视 在 重 … 黄文仲 . 中草药与化学药物的桕互作用 . 药物不 良反应杂 中西 药 的 配 伍 , 临 床 提 供 各种 中 西 药配 伍 应 用 的 药 学 情 报 , 为 中 志,】 8 ,8( ) 98 6. 西医I 临床医师要经常 与中西 药剂人员保持联 系, 了解 各种 药物尤 【】 2 窦秋莲 . 中西药联合应用药物不 良反应 . 中医药学报。02 2o , 其 是 新 产 品的 疗 效 、 理 作 用 以 及 毒 副 作 用 等 。 定 期 召 开 药 学 3() 药 应 04 . 学 术 讲 座 和 医 、药 、护 人 员 的 3 培 训 工 作 ,加 强 临 床 用 药 的 合 级 【】邓定贵 . 谈口服铁剂的配制 . 3 略 中国医院药 学杂志,9 8 19 ,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及效果评价作者:陈文娟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8期【摘要】目的研究对消渴病肾病患者施行中医辩证护理路径干预的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诊疗的的消渴病肾病病人中,选取总共50例进行观察和研究。

其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施行中医辩证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比较经过差异化护理后,分析组间患者症状评分的差异,并统计两组QOL评分的差异。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症状评分水平表现明显优于另一组,此外生活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医护理;消渴性肾病;辩证施护;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Abstract】objJiangsu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TCM dialectical nursing path intervention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Method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5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were selected for observation and study.Among them,the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 TCM dialectical nursing were set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ymptom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also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The dialectical nursing path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ed sympto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It can be used as the optimal auxili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key wor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Diabetic nephropathy;Dialectical Nursing;Clinical efficacy糖尿病在中醫学上也称为消渴病,而糖尿病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见于各个年龄段,主要见于中老年肥胖人群,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1],因胰岛素的水平绝对或相对缺乏,血糖水平升高,引发一系列的血管并发症,进一步损害肾脏,引起肾功能的减退。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消渴症)的研究治疗概况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消渴症)的研究治疗概况
n e p h r o p a hy t f r o m t h e v i e w f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a mo d e r n d i s e a s e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d i a b e t e s n e p h r o p a t h y a r i s e s f r o m t h e d e l a y f o wa st i n g—t h i st r . An d he t p a t h o g e n y o f d i be a t e s n e p h r o p a hy t i s p r i ma r y d e i f c i e n c y a n d s e c o n d a r y e x c e s s w i t h t h e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f o wa t e r d a mp n e s s ,p h l e g m a n d r e t a i n e d l f u i d a n d e x t r a v a s a t e d b l o o d c a u s e d b y he t d e i f c i e n c y f o v i t a l e n e r g y 。d e i f c i e n c y f o b l o o d.d e i f c i e n c y o f Yi n a n d Ya n g .Al s o 。t h i s
P a D e r s u ms u p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t r e a t me n t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o n d i be a t e s n e p h r o p a t h y . .

国家级名老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经验探析

国家级名老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经验探析

国家级名老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经验探析【摘要】南征教授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在治疗消渴肾病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本文旨在探析他的治疗方法及其优势,分析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并总结南征教授的经验教训。

通过对他治疗消渴肾病的疗效进行评估,可以为中医治疗这一疾病提供启示。

未来研究方向也将在文章中提及,以期为中医学习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南征教授的治疗在实践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南征教授、消渴肾病、中医治疗、经验探析、疗效、患者改善、优势、教训、启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重要性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消渴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临床上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容易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逐步发展为尿毒症。

南征教授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技术,在治疗消渴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深受患者和医学界的好评。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他所总结出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推动中医药在肾病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疗效显著,更在于其对中医在肾病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通过对南征教授的治疗经验进行深入探析,可以进一步挖掘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消渴肾病方面的潜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2 文章内容介绍南征教授是我国国家级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他在治疗消渴肾病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方法,深受患者和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本文将深入探讨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和方法,分析其治疗过程和疗效,总结其治疗优势和经验教训。

通过对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对中医治疗消渴肾病的启示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瘀痰凝”之侯。 (4)瘀血属性之病机转换,当辩机体脏腑气血阴
阳之变化。 (5)无处不在,阻塞经络脏腑,变证丛生。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把握要点:湿、毒、瘀
湿热
气阴
消渴病肾病
水湿
湿热不去,蛋白不消。 瘀血不去,元气不复。 水湿不除,脾气不健。
燥热
瘀血
优势病种方案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临床难点分析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
2015年09月24日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9.7%, 糖尿病患者9240万,糖尿病前 期患者1.42亿。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11.6%
•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团 队日前共同完成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估测 患病率为11.6%,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为39.7%。这是我国 首次应用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 ≥6.5%),在全国范围内完 成的2型糖尿病调查。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刊物《美国医 学会杂志》。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 的数据显示,美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3%。
• 消渴病肾病之“湿”多自内生,无处不到。
• 消渴病肾病湿热之属性、转变,初病多见于湿热并重,或 热重于湿,无处不到。中晚期多见于湿重于热,或以湿为 主,以三焦分布为主,多凝聚成痰,多与毒瘀互结。
消渴病肾病中医病机传变标实“瘀血”特点
(1)多有消渴病持续而来。 (2)贯穿消渴病肾病始终。 (3)易与毒结、痰结,形成“毒瘀互结”、“毒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临床难点分析
• 40-50%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的患者出现心脏血管事件(心衰、不 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需要特别重视分析无症状性心 肌缺血、心肌梗塞、TIA、脑干部位和小脑部位血管梗塞等恶性事件 的诊断。
• 控制不佳的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大约10年出现肾衰竭。随着糖尿病 肾病不同期,临床出现正常微量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大 量蛋白尿期、慢性肾衰竭期的死亡率分别为、心脏事件发生率持续 增高,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损伤严重,各种并发症 发生率高,防治困难,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需要深入认识分析。
• 气阴双虚若阴虚偏重,则热重于湿、瘀毒内结之侯均重。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传变标实“湿热”特点
• 《丹溪心法中湿篇》:“湿之为病,有自外入者,有自内 生者,必审其方土之病源,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 必从外入,多自下起,以重腿脚气者多,治当汗散,久者 宜疏通渗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潼酪,或饮酒后 寒气拂郁,湿不能越,做腹皮胀疼,甚则水臌胀满,或通 身浮肿,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内而出者也,辨其元气多 少,而通利其二便,则其根在内也。”。
微量蛋白尿 临床蛋白尿
肾衰竭
尿浊 水肿 关格
气阴双虚 脾肾阳虚 阴阳俱虚
演变规律
消渴病肾病病机转换
• 多由消渴病病久及肾转变而来。 • 消渴病病机多为阴虚燥热为关键病机,消渴病肾
病早期多见阴虚燥热,阴虚及气、燥热伤气之侯, 则见气阴两虚之候。
• 气阴双虚若气虚偏重,则湿重于热,瘀毒内结则瘀重明 显、毒结之侯偏轻,逐步向阳虚转换,阳损及阴终至阴 阳俱虚。
• 目前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和CKD分期没有糖尿病肾病早期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不稳定期诊断,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需要 深入认识,尿微量蛋白排泄不稳定期即可以考虑糖尿病肾 病诊断,大约每年有2-5%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 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增加是肾脏足细胞损 伤的标志,肾小管损伤指标早期提示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 伤的标志,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早期。
消渴病肾病中医病名
• 肾消 也曰内消 • 消肾 • 消瘅 • 下消 • 消渴性肾病 • 消渴病肾病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病种方案统一为“消渴病肾病”。
消渴病肾病中医学病机认识
水停
湿阻
血瘀
消渴病肾病
痰凝
肾元虚损为本, 湿、热、瘀、毒蕴结为标。
虚损
浊毒
本虚标实
消渴病肾病病程演变规律
糖尿病肾病
消渴病肾病
积极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7%组与7.9%组相比, 大约减少25--30%的正常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病人进入微量 白蛋白尿期。
积极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可以减少尿中白蛋白的 排泄。
深入认识低血糖对肾脏的影响
急性低血糖减少约 22%的肾血流
肾小球滤过率 降低19%
肾功能不全
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常见1,2
• 调查选取全国98658名成人,并由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实验室统一检 测糖化血红蛋白。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12.1% ,女性为11.%;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为10.3%。研究还显 示,中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
ADVANCE : 蛋白尿、 eGFR 与心血管危险
大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
Hazard ratio3) Hazard ratio3)
3.2**
4
*
3 2
2.0**
* 1.7* 1.8**
1.2*
1.0
GFR <60
1 1.2
1.5*
1.0
GFR 60-89
(Rec)
0
GFR ≥90
Macro Micro Normo
5.9* *
6
5
3.4*
4
3.6* *
* 1.9*
3
2.9
2
12.Βιβλιοθήκη **1.22.0*
1.0*
GFR <60 GFR 60-89
0 Macro Micro Normo GFR ≥90
Baseline UACR
Baseline eGFR
Baseline UACR
Baseline eGFR
a) Adjusted for age sex. duration of diabetes SBP currently treated hypertension. HR of macrovascular disease HcAtc. LCL-cholesterol HCL-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BMI, ECG abrogates current smoking and current drinking.
Ninceriya T et al., J AM Soc Nechrol 2009 (on-line)
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终点死亡率
死亡率 心脏事件
正常微量白蛋白尿期: 0.7% 11%
微量白蛋白尿期:
2% 26%
大量蛋白尿期:
3.5% 44%
慢性肾衰竭(ESRD)期: 12.1% 71%
UKPDS研究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