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及答案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绝密)学校姓名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科学涉及的科学知识体系概括为三个领域:生命科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人体共有_________、循环、运动、泌尿、_________、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_,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
5.天气预报中常提到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都是天气。
6.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_______相当于胶卷。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5大问题是人口、粮食、、、。
8.晴天的上午,在盆栽植物的一分枝叶片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可能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牛郎星是属于天琴座。
………()3.蘑菇能够自己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4.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着。
………………………… ( ) 5.裸子植物既不是单子叶植物,也不是双子叶植物……………………………… ( ) 6.GPR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
……………………………………………… ( ) 7.昆虫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 ( ) 8.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日全食。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无机物?A. 纤维素B. 糖类C. 氧气D. 蛋白质答案:C. 氧气2. 下列哪种是常见的细胞器?A. 淀粉颗粒B. 叶绿体C. 细胞壁D. 细胞核答案:B. 叶绿体3. 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循环是最为重要的?A. 氮B. 铁C. 钙D. 钾答案:A. 氮4.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冰块融化为水B. 橡皮球弹起C. 钢丝断裂D. 铁钉生锈答案:D. 铁钉生锈5. 下列哪种能量形式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能B. 太阳能C. 核能D. 天然气能答案:B. 太阳能二、填空题1. 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氧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 地球的大气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4.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5. 金属加热后容易变形的温度区间称为______。
答案:延展性三、简答题1. 请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例子。
答案: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以水为例,当水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呈现固态,称为冰;当水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呈现液态;当水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呈现气态,称为水蒸气。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如何进行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来进行的。
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光,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
每个生物体通过食物链获取的能量都会逐渐减少,形成食物链的能量逐层递减。
3. 请简要说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

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8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启蒙为宗旨的课程。
2.小学科学既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又是科学研究的方式。
3.XXX科学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探究、体验和交流。
4.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本地、区域和全球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和环境三大资源。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中。
每题1分,共14分。
)1.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待自然”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不包括(B)。
A.意识到人与自然界要和谐相处。
B.不迷C.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D.珍爱生命2.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要安排在探究活动的(A)。
A.初始阶段B.结束之前C.实验进行时D.汇报与交流阶段3.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C)。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4.照相机的镜头是(B)。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5.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C)。
A.蜡烛受热融化B.木材作家具C.铁块变铁水D.馒头发霉6.明明家有一个挂钟(在满弦的情况下),但他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挂钟和准确时间相比变慢了,怎么使挂钟走的更准些?(B)A.将钟摆调长些B.将钟摆调短些C.在钟摆的摆锤上加一个重物D.不能确定7.露、霜、云、雾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三、XXX。
(每题8分,共24分。
)1.月食形成的原因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造成的。
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形成月食。
示意图如下:2.XXX说竹排是运动的,XXX说XXX是运动的。
XXX 说对了,因为XXX在江中漂流,是在运动的;而XXX虽然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实际上也在运动,只是运动的速度极慢,人类难以察觉。
3.风是由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造成的。
当地面受到阳光照射时,会升温,形成热气团,热气团会向上升,使得地面上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全国江苏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

试题汇总第一部分:课程标准(12分)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
(留五个空,任意填。
)11、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12、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一)、填空。
(16分,每空0.5分)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教书育人___。
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教育方针)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体系)、(结构)、(内容),(素质教育),构建符合_(教育方针)_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一、填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水的汽化现象。
3.一颗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4.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5.糖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判断题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4.热在真空中不能传递。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根据其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单项选择题: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反射现象。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5.以下现象,那一种不属于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DA、燕子的迁徙B、蛇的冬眠C、雪兔的换毛D、鱼的繁殖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一、填空:1.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是幼稚的、天真烂漫的、好动的、(好奇心强)。
2.布鲁纳认为研究包括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3.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自然实验法。
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1.从规则到例子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上位研究。
A、上位研究B、下位研究C、并列结合研究D、发现研究2.遗传素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自然(物质)前提作用。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笔试部分)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笔试部分 100分钟)学校: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不能取出来读数。
2.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和匹配而成,可以达到既又改变的目的。
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决定于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动滑轮被两根绳子承担,即每根绳承担物体和动滑轮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3.胶头滴管滴瓶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先再吸液;悬空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头;胶头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交叉污染。
4.普通试管可以加热。
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
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底部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
这时应将试管倾斜约度,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
5.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被测物体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在测量前,应先。
6.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调:先用镊子调节至标尺的零刻线,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③测:把物体放在天平的盘里,向盘里加减法码,直至天平平衡;④读:读数时,除加砝码的总质量外,千万别忘了还要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数。
二、选择题(20分)1.食物中的养分是在()中被吸收的。
A、胃B、小肠C、大肠2.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3.改变右图中电磁铁的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
A、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B、改变电池连接方法C、改变电池数量4.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给水加热B、用风吹C、使空气湿润5.当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精选.pdf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doc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人们一般把▲的研究工作和实证方法的确定视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3、在地球与宇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点燃小学生的▲。
4、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
5、布鲁纳在学习理论方面提出了▲,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和广泛性。
7、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和应用观察法。
8、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9、▲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大地是一个封闭的曲面。
10、一般的科学小论文,由绪论、本论和▲三部分构成。
11、不论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是由学生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够刺激学生心里产生疑问,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
12、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和组织技能有:精心备课的技能;▲的技能;▲的技能和开拓教学资源的技能。
13、冬天,要使手变得暖和,可以用嘴对手哈气,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可以让两手摩擦使手变得暖和,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4、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
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这露出的“一角”占冰山大小的▲。
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16、人体由细胞构成,组成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1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
18、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便构成了▲。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哪种能力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2、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授受和(▲)两种。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第一部分:课程标准(共 30 分)一、填空题:(共 17 分,每空 1 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3、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学习目标;(科学问题)应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 )出来。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5、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
二、单项选择题:(共 7 分,每小题 1 分)1、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 C ) A、凭感觉判断 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 B、随意涂改 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强调应用于()2、“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 D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表达与交流 D、大胆想象3、“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 ) A、不迷信权威 B、尊重证据 C、想知道、爱提问 D、珍爱生命4、“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C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C、尊重证据 B、珍爱生命 D、选择探究的问题5、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 ) A、起始阶段 C、结束之前 B、观察、实验阶段 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6、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D ) A、搜集资料 B、观察、实验 C、表达与交流 D、思考行动计划7、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 D ) 1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学校:姓名:成绩:第一部分:课程标准(12 分)一、填空:( 6 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课程。
2、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三个领域是()、()、和()。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并能应用于(),逐渐养成科学的()。
4、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尝试应用于(),逐步学会科学地()、()。
二、简答题:( 6 分)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23 分)一、填空:(8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水的()现象。
3、一颗完整的植物包括()、()、()、()、()和()六大器官。
4、()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5、糖溶于水属于()变化,铁生锈属于()变化。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它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8、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
二、判断题(5分)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4、热在真空中不能传递。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根据其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单项选择题:(10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 、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 C、氧气、白糖D、白糖、沙4、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 、反射现象B 、折射现象C 、辐射现象D 、直射现象 5、以下现象,那一种不属于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 A 、燕子的迁徙 B 、蛇的冬眠 C 、雪兔的换毛 D 、鱼的繁殖3、能力是一种( ) A 、心理特征 B 、行动方式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的需要5、 根据陈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9 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 A 、自我中心阶段 B 、权威阶段 C 、可逆性阶段 D 、公正阶段6、 最早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家是( ) A 、布鲁纳 B 、加德纳 C 、皮亚杰 D 、马斯洛附: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 (共 12 分) 一、 填空:(共 6 分,每空 0.5 分) 1、 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 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3、 科学知识、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4、 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过程、看问题、想问题 二、 简答题:(共 6 分,每条 1 分)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 一、 填空:( 6 分)1、 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是( ( )、( )、2、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3、 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4、 教学环境包括( )和(二、单项选择题:( 6 分) 1、 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 A 、上位学习 B 、 C 、并列结合学习D 、2、 遗传素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 A 、不起作用C 、起主导作用12分) 、( )、( ) )。
)和( )三个过程。
)。
)两个方面。
种( ) 下位学习发现学习 ) B 、起决定作用 D 、起自然(物质)前提作用 C 、行动动力 D 、心理过程 C 尊重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共23 分)一、填空:(共8 分,每空0.5分)1、振动2、汽化3、根、茎、叶、花、果实、种子4、脑5、物力、化学6、直线传播7、温度、温度计、热胀冷缩8、风二、判断:(共5 分,每题 1 分)1、22、V3、V4、X5、X三、单项选择题:(共 1 0分,每题2分)1 、A 2、D 3、C 4、A 5、D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共12分)一、填空:(共 6 分,每空0.5 分)1 、.幼稚的、天真烂漫的、好动的、好奇的、喜欢模仿的、喜欢成功的2、获得、转换、评价3、自然实验法4、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二、单项选择题:(共 6 分,每题 1 分)1 、A 2、D 3、A 4、D 5、C 6、B第一部分:课程标准(共30 分)一、填空题:(共17 分,每空 1 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课程。
2、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
3、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就是没有目标;()应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出来。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与(),又是科学教育的()。
5、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强调()日常生活,并()。
二、单项选择题:(共7 分,每小题 1 分)1、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A、凭感觉判断B、随意涂改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2、“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表达与交流D、大胆想象3、“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4、“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珍爱生命C、尊重证据D、选择探究的问题5、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A、起始阶段B、观察、实验阶段C、结束之前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6、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7、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三、论述题:(共 6 分)为什么说“低估儿童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及实验设计(共70 分)一、填空题:(共24 分,每空 1 分)1.热在固体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热在液体与气体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太阳光的热主要是以()方式传递到地球上来的2.()、()、()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3.()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分为()、()、()。
4.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5、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
6、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很多,其中主要有()、()、()、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7.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
8.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实际上就是()生长发育的过程。
9.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另一类是()的变化。
二、选择题:(8 分)1.利用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光屏上只能成缩小的像B、在光屏上只能成放大的像C、在光屏上既能成缩小的像,又能成放大的像,还能成等大的像2、摆的快慢与()有关。
A、摆的角度B、摆的重量C、摆绳的长度3、()是费力杠杆。
A、钳子B、钓鱼竿4、“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是生物界的()现象。
A、遗传B、变异C、发育5.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6、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7、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8、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判断题:( 6 分)1.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
()2.成年人的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3、司南产生于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量方向的工具。
()4、平面镜可以成像,还可以反光。
()5、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是利用了黑色物体吸热本领强的特点。
()6、真空包装可以防止食物发霉。
()四、解释题:(仿照例子简单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8 分)例:篮球能弹跳。
解释: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
1、撑开伞奔跑速度很慢解释:2、夏天人们喜欢穿白颜色的衣服 解释:3、铁路上钢轨接口处都留有空隙六、实验设计:(共 20 分)(一)自拟一个专题说明“对比实验”。
(共 14 分) 1、实验题目: ( 2 分)2、实验中保持相同的条件:( 3 分)3、实验中保持唯一不同的条件:( 3 分)4、比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2 分)5、如何成功做好“对比实验”?谈谈你的想法。
( 4 分) (二)把一个杯子里的空气装进另一个杯子里, 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写出你想 到的办法。
(至少两种)(共 6 分)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共 50 分) 请以《水变咸了》 为题写一份教学设计, 内容包括: 教学准备、重点及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狮子座 春季星空 飞马座 夏季星空 大犬座 秋季星空 天琴座冬季星空4 分)解释:4、洗好的衣服放在阳光下干得快。
解释: 五、将星座与所处的星空连起来。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试题学校:姓名:成绩:一、填空:1、科学就是。
2、科学探究的步骤:、、、。
3、人体中共有块骨头。
人体肌肉共有多块。
4、骨骼具有、、的作用。
5、用磁铁的S极和 ______ 极靠近,它们互相_ _,用磁铁的_ —极和_ _ 极靠近,它们互相___ __。
请你用箭头画出磁铁的运动方向。
6、将下列物品填入相应的表格内:铜丝、毛线、盐水、橡皮筋、铁丝、人体、陶瓷管、塑料尺、胶带、铝丝A 导体B 绝缘体7、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
太阳高度角,影子;太阳高度角,影子。
8、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刀、筷子等,它们属于;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构成,它们属于,也可称为机器。
9、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10、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