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新闻稿
县工商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总结(最新)
![县工商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总结(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9d1a464b90d6c85ed3ac613.png)
?**县工商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工商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要求,**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光彩事业促进会会同县委农办制定我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
成立了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负责行动的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经验交流、宣传推广,并于202*年7月8日举行了启动仪式,各乡(镇)和各异地商会也明确了专人负责,进行了宣传发动。
我县重点选择9个乡(镇),覆盖10个自然村,7个企业,4个异地商会进行帮扶。
通过“企业+”精准扶贫模式,为推进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上求作为做奉献,当好精准扶贫的实践者。
一是企业+产业发展扶贫。
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主体,以现有发展的产业为基础,通过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紫薯酒业与贫困户签订产销合同,由公司统一收购,仅下渠乡贫困户就种植了200多亩,每户可增收6000元以上。
**县一点石食品有限公司发动开善乡农民种魔芋、锥栗,不仅解决产品供货,带动贫困人口致富。
202*年送去了300斤魔芋种子(每斤18元)折人民币5400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下渠乡福林兔业厂调动贫困户发展肉兔养殖的积极性,贫困户担心发展养殖业风险大,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
这些问题困扰了大家很久,采取“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市场”的服务模式,破解贫困户发展肉兔产业的难题,目前生产出来的肉兔供不应求。
二是企业+股份合作扶贫。
许多地方扶持贫困户,只是把扶贫资金直接发到贫困户手上,但往往贫困户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我县工商联会员企业:**县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金湖航运发展有限公司,将水际村渔业协会、家庭旅馆协会和游船协会“三大协会”运作模式,逐步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组织延伸;引导全县2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订单产销、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扶贫新闻稿范文
![扶贫新闻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7ce4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f.png)
扶贫新闻稿范文扶贫新闻稿。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大批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扶贫工作的最新进展。
一、精准扶贫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国自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0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不到4%。
二、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扶贫车间、引进优质农产品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例如,在云南省的某贫困县,政府引进了茶叶加工厂,带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让当地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三、教育扶贫助力贫困家庭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供了更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超过10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了政府的资助,有力地帮助他们改变了命运。
四、健康扶贫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健康扶贫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工作。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免费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让更多的贫困家庭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五、生态扶贫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生态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新亮点。
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态福祉。
总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全面脱贫,让更多的贫困地区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b1f7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2.png)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以整合农民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体经营、批发采购等方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使农民获得更高的农产品销售收入。
通过合作社的统一销售渠道,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保障。
二、提高农产品品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合作社对农产品的种植、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不仅使农产品符合市场需求,还保护了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提高农产品品质,合作社为农民的产品创造了更高的价值和利润。
三、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和资源整合,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合作社依托集体经济,整合了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形成了规模化经营的模式。
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出,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向了现代化、专业化的农业经济。
四、提升农民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使其能够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动态,提高农民的专业能力和产业经营水平。
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五、促进农业与城市的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城乡经济联系的桥梁,促进了农业与城市的对接。
合作社通过建立农产品直供平台、发展农业观光等方式,加强了农产品与城市市场的联系,实现了农产品流通、销售与城市消费的对接。
这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保障农民权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组织,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材料
![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f7baf751e79b89680226ea.png)
xxx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材料xxx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行业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快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截止xxx年xxx 月,全镇登记注册合作社xxx个,分布xxx 村。
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种植业xxx个(有蔬菜、果园、干果经济林等),从事养殖业xxx个(养猪、养牛、土鸡等),从事服务业xxx个。
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总资产达到了xxx万元,入社农户xxx余户。
在脱贫攻坚战中,各村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共有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带动有了稳定收入来源。
目前全镇已成功创建区级示范社xxx个,市级示范社xxx个,省级示范社xxx个。
xxx农民专业合作社是xxx党委、政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xxx精准扶贫方案,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在贫困村xxx村建办的一处示范典型。
该合作社总规划面积xxx亩,其中经济林xxx亩,生态造林xxx 亩。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村两委推动,党员干部带头。
为了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xxx村始终把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本村头等大事来抓,一是通过对村社干部下任务、压担子的办法,先后流转土地xxx亩,引进外地创业致富带头人建办了xxx合作社、xxx合作社;二是通过村集体建办,村党支部书记领办的办法,由村党支部书记xxx同志联合xxx村内xxx名党员干部成立了xxx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农企对接,市场化运作。
该合作社成立后,梳理本村资源和地理发展产业的优势,最终利用北部山区发展干果经济林的有利条件以及干果市场前景,以开发本村xxx山xxx亩干果经济林为建设重点,通过折股量化引进主体的形式,积极进入市场,洽谈合办主体,最终与xxx公司达成初步协定。
三是“三变”入股,促农增收。
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农户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水、电、路以及办公用房入股的方式,取得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
发展农村合作社助力家乡农民增收
![发展农村合作社助力家乡农民增收](https://img.taocdn.com/s3/m/c17a66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d.png)
发展农村合作社助力家乡农民增收农村合作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已经在我国农村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整合资源、提供服务、推动合作,农村合作社可以帮助家乡农民实现增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发展农村合作社助力家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农村合作社的介绍和概述农村合作社是由农村农民自愿组织成立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民增收。
农村合作社可以涉及农业生产、农村金融、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农民提供综合支持和服务。
二、发展农村合作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对于家乡农民的经济增收具有显著的实际效果。
首先,农村合作社可以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农民可以集中采购农资、共享农机具,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农村合作社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改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此外,农村合作社还能够协调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帮助农民寻找更加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
三、农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多样化的促进作用发展农村合作社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机会,促进农民收入多样化。
农村合作社可以通过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务,帮助农民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和利润。
同时,农村合作社还可以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等农业休闲旅游业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为农民创造旅游服务和就业机会。
此外,农村合作社还可以发展新兴产业,如农业科技、农村电商等,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四、政府政策支持下的农村合作社发展为了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对农村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等融资服务。
其次,政府鼓励各地培育和推广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和培训农村合作社的相关人员。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引导和监管,确保其发展的规范和有序。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9fa8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f.png)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当前经济转型与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展现出其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业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和信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农民生产效益。
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农民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并通过集中购买、生产和销售等方式实现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
同时,合作社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采购渠道等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
2. 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建立品牌,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并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农民可以选择成为农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地规避风险并获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协助农民进行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农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4. 推进农业精准扶贫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农村贫困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合作社的支持和帮助,贫困户可以获得技术培训、生产资料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支持,提高生产和收入水平。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多的福利和公益性服务。
综上所述,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民组织自己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自强不息、用现代手段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发扬合作精神,实现资源优化、效益提升的结果,为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7ef6b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c.png)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合作社是一种组织形式,是在多个农户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社会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一定数量的农民自愿组建的,依法注册的,经济协作、利益均等、民主自治的经济组织。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逐渐兴起,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集中采购、统一销售等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合作社可以共享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增强乡村经济的竞争力。
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了生产要素,有利于形成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合作社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三、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可能。
通过合作社合理规划生产、统一市场销售,让农民分享到生产经营的红利,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合作社还可以帮助农民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促进资源共享与互助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互帮互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中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合作社可以整合资源,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合作社可以组织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促进农民自治、自力更生。
五、把握市场机遇,提升产业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农产品产销环节,加强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宣传推广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消费者信任,使农产品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和推广。
扶贫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与农产品销售
![扶贫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与农产品销售](https://img.taocdn.com/s3/m/fe616b6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2.png)
扶贫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与农产品销售近年来,随着中国扶贫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合作社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民合作社通过协作组织、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扶贫工作中农民合作社与农产品销售的关系,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效益。
一、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扶贫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在农产品销售中起到了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桥梁作用。
农民合作社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农产品,如农村集市、城市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
同时,农民合作社还积极开拓合作社直营店、农产品专卖店等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销售的稳定性和收益。
农民合作社还注重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通过设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等手段,合作社将农产品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合作社也利用农民合作社自身的影响力,与城市超市、酒店、餐饮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供应渠道的稳定性,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二、农民合作社与扶贫工作的紧密结合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先,农民合作社整合了农产品产销环节,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利润占据,使农民能够直接从销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减轻贫困的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农民合作社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向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的种植、收割、加工、包装等环节,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经济状况。
此外,农民合作社还积极引进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种植收益。
通过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技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农民合作社与农产品销售的问题与对策尽管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销售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些合作社发展不平衡,规模不大,难以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农产品滞销或者无法得到合理的价格。
扶贫新闻稿范文
![扶贫新闻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eb8a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4.png)
扶贫新闻稿范文扶贫新闻稿。
近日,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一些具体数据和案例,展示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新成就。
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降至了约5800万人,较上年减少了1100万人。
这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其次,我国在扶贫领域的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包括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项措施,为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比如,在产业扶贫方面,政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农民合作社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在教育扶贫方面,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补助,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同时,各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比如,在一些贫困地区,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通过捐助资金、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当地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扶贫格局。
此外,一些贫困地区也通过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等方式,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
比如,在一些贫困地区,政府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当地的旅游资源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同时,一些贫困地区也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总的来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一些贫困人口的收入还不稳定等。
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为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2024年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篇)
![2024年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01f27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2.png)
2024年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时间回到2024年,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024年农业领域涌现出的一些先进事迹,探讨他们是如何助力农民实现增收的。
首先,湖南省永州市农民合作社的先进经验给我们很多启示。
该合作社成立于____年,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
合作社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经营管理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创业能力。
同时,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升级和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这些努力,湖南省永州市农民合作社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
其次,山东省烟台市农民合作社的先进经验也给我们以启示。
该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通过发展农田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链延伸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机会。
在农田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合作社将农田废弃物变废为宝,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有机肥料,使农民可以将农田废弃物变成宝贵的资源,实现了废物变废为宝。
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合作社将农产品进行加工,推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合作社引导农民从种植到销售形成闭环,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提高了农产品的利润。
通过这些措施,山东省烟台市农民合作社的农民真正实现了增收。
再次,安徽省六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先进经验也给我们以很大启示。
该合作社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旅游开发、特色农产品推广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机会。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合作社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一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
在农村旅游开发方面,合作社利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农村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为农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农信社扶贫简报
![农信社扶贫简报](https://img.taocdn.com/s3/m/4181088bf242336c1fb95ea4.png)
农信社扶贫简报1.农商银行如何开展精准扶贫自扶贫开发攻坚战打响以来,作为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宣汉农商银行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坚持精准扶贫总体思路,深入开展“惠农兴村”、“扶微助小”、“融城旺社”三大工程,创新扶贫模式、助推产业发展,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笔者就县域农商银行(农信社)如何持续做好该项工作,确保“扶真贫”、“真扶贫”,助推金融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宣汉农商银行支持精准扶贫的实践宣汉农商银行立足于自身优势,着力于农业产业扶贫,创新信贷模式,加强银政合作,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大胆实践,努力作为,成效显著。
(一)深化银政合作,优化信贷扶贫宣汉农商银行勇担责任,主动作为,与地方政府签订《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分险协议》,为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由地方财政安排担保基金及风险补偿金。
一是县政府首次注入贷款担保基金及风险补偿金3000万元并专户存入,后期将按扶贫贷款发放进度适时补充,用于解决贷款风险问题。
二是对贫困户贷款实行财政贴息。
县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对贫困户贷款按不超过5%的利率给予贴息。
三是按1:10比例放大对扶贫小额信贷进行风险补偿,在撬动信贷资源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二)创新信贷模式,助力开发扶贫一是创新信贷产品。
结合现代农业特点,利用林权抵押、股权质押、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等方式,创新信贷模式支持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协调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增收脱贫。
二是创新信贷模式。
紧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参与种养殖业优化转型,以支持龙头企业为抓手,重点支持“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三是简化办贷流程。
结合农户“小额、分散、急需”的资金需求特点,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小额农贷审批、发放流程,提高办贷效率。
供销社典型案例范文
![供销社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2bf482a45177232f60a2e9.png)
一、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有哪些成功案例在偏远山区,山多地少,信息闭塞,种植技术水平低、销售渠道缺乏等条件限制着农业的发展,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利用现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深度应用给山区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思路。
在2017年河池东兰县和都安县扶贫项目中,慧云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种植新型葡萄,让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通过出租家中闲置的土地拿到租金,在家门口就业种植葡萄,不仅不用远离家乡,还可以有富余!预计到2018年葡萄成熟的时候,还会有一笔不错的分红收入。
慧云信息利用自主开发的标准化生产服务平台,在广西河池东兰县和都安县将葡萄种植最佳实践通过数学模型构建为标准化生产体系,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当地种植基地复制分析一流农技专家的经验技术,进行智能化农技指导,在专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扩大专家服务的面积和效率,让从未进行过葡萄种植的农户也能种出高品质葡萄;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产销高效对接,整合了线下与线上销售渠道网络,与百果园、鑫荣懋等知名生鲜连锁品牌合作,根据葡萄的果品等级对葡萄进行收购,解决农户葡萄销路狭窄问题,避免产品滞销,有效保障农民的收益。
二、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有何成功的案例小蘑菇变身大产业。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
3月9日,记者冒着雨雪来到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清油河镇团坪社区采访,走进村民余德志家,房前屋后堆放的香菇菌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正在忙碌的余德志欣喜地说,通过搞劳务和发展香菇产业不仅为他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也改变了他的生活状态。
他住进了新楼房,还买了小轿车,纯收入3万多元。
今年香菇收购价虽受市场因素影响降了一些,但是他有信心把香菇产业做得更好。
”近年来,商南县把发展香菇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短平快产业来抓,财政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促进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全县从事食用菌产业农户1。
精准扶贫新闻稿件
![精准扶贫新闻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fb17626bec0975f565e2b4.png)
精准扶贫新闻稿件1.贫困助学金义务日新闻稿2014年8月20日,扶贫龙头企业安徽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再次开展向金寨贫困学生扶贫助学活动。
公司相关人员、全国各地客户等600多人参会,公司副总赵欣女士介绍了公司10年发展史,介绍了公司从金寨县园艺厂租用一个破厂房起家,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拥有110名职工、年产值达6500万元的扶贫龙头企业。
董事长余春富先生代表公司向金寨县沙河乡沙河中心小学、青山镇姜河小学、燕子河镇树林小学等三所小学184名贫困生发放助学金每名学生600元,合计捐款11.04万元,三所小学校长分别带领贫困生到会接受捐赠。
很多客户均表示有扶贫捐款的意向,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受到资助。
金寨县扶贫办主任刘泽祥同志代表全县扶贫战线上的干部和贫困学生向余总和公司全体员工表示感谢。
康美来公司的扶贫助学活动至今已持续了6年,合计资助贫困生近千名,捐款60多万元。
他们的扶贫义举为我县扶贫龙头企业的扶贫活动带了一个好头。
康美来公司这种企业发展不忘扶贫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首2.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改善民生,夯实基础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
——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贫困家庭劳动力及就业情况、贫困家庭年收入情况、贫困家庭债务情况、贫困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
——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准确划定贫困家庭,制定具体精准的扶贫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
确定精准扶贫户后,应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
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举措,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一个帮扶措施,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合作作文之农业合作社新闻报道
![合作作文之农业合作社新闻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218084ce376baf1ffd4fad46.png)
合作作文之农业合作社新闻报道农业合作社新闻报道【篇一: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思考】如何推动我区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人认为,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现阶段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当前我区农业发展的需要和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向农业产业化、社会城镇化转变升级的新的历史阶段,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法进行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尤其是市场竞争。
二是由于农户缺乏信息、实用技术、农资供应、农产品运销等有效服务,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品销售等环节上显得相当滞后,生产经营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三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断出现“卖难”问题,或卖不出好价钱,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机制灵活,服务直接,与农民利益连接紧密,能有效遏制流通环节之间对农民的盘剥,成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经营方式和基本组织形式。
农民有了合作社,能够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能够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按订单或合同生产,能够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能够变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
二、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和特点2021年7月,我区在永兴成立了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目前,全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1家。
合作社生产经营覆盖了菠萝蜜、养猪、荔枝、香蕉、黄皮、山羊、蜂蜜、佛手瓜、造林、种植、瓜菜、林业、花卉、渔业、养殖等10多个主导特色产业和产品。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围绕当地已形成农业主导或特色产业的瓜果、蔬菜、水产品以及畜禽养殖等组织起来的。
同舟共济奔小康——小记山西省孝义市福运养殖专业合作社
![同舟共济奔小康——小记山西省孝义市福运养殖专业合作社](https://img.taocdn.com/s3/m/f35438ce08a1284ac8504388.png)
政义市福运养殖专业合作社
口张东祥
在党 的富民政策指导下 , 在各级 领导的大力 支持 下 , 为了发展经济 , 脱贫致 富 小康 , 孝义 市福 运养殖专业合作社 于2 0 年 1 月 8日成立 。养殖专业合作社 的 08 1 理 事会由代志刚 、 赵世 栋 、 王安平 、 陈瑞娥 等5 人组成 , 吕福桃任理事 长。该社位 于
繁二元母猪 30 0 余头 , 育肥猪存栏 10 余 头 , 30 固定资产 达 60 万元 。福 运养殖专 0余 业合作社与山西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 , 拥有雄厚 的技术力量 , 并主持 、 承担 、 参与
完成 了多项科研推广项 目, 全面促进 了企业科 技创新 。在各 级领 导的关心 支持下 , 合作社全体同仁同舟共济 , 秉着 “ 以人为本 、 技创 新 、 科 诚信共赢” 的经营理念 , 孝义 市福运养殖专业合作社定会迎来更加美好 的明天 。j , 昌 ( 编辑 牛博奇 )
孝义市东张庄村东楼 东示范 园区, 主要经营从事种猪及育肥猪 的繁殖和销售 。 孝 义市福运养殖专业合 作社 , 前身为孝义市 楼东种猪场 , 由市计 委立项 、 是 市
政 府重点扶持 的农 牧业 产业化龙头企 业 , 已发展成为集种猪 繁育 、 现 饲料 加工 、 育 成肥猪 为一体的集团式企业 。 福 运养殖 专业 合作 社总 占地 面积两 万余平 方米 , 中建筑 面积 80 其 00余平 方 米。设 有空配舍 、 妊娠舍 、 产仔舍 、 育舍 、 保 育肥舍 等。现存栏 核心猪群 7 余头 , 0 能
应用文新闻报道范文
![应用文新闻报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abfa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1.png)
应用文新闻报道范文
《精准扶贫政策下的乡村振兴》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份新闻报道,对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展望。
根据报道,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发展产业、改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乡村振兴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报道还指出,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未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村地区实现全面振兴。
此次新闻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许多专家学者表示,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同时,也有不少农民表示,感到乡村振兴带来了生活的改善和希望。
通过这篇报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乡村振兴正在蓬勃发展。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农村地区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乡精准扶贫工作简报4篇
![乡精准扶贫工作简报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8c5e4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0.png)
乡精准扶贫工作简报4篇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乡精准扶贫工作简报,仅供参考。
乡精准扶贫工作简报篇一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在****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县委“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县委****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赵家沟村位于百和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
全村有179户、932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39户,贫困面覆盖率22%,已全部建档立卡。
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
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何闫家村位于百和乡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是属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
全村有152户、745人,筛选出贫困户**户,已全部建档立卡。
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人均占有2亩。
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经济以养殖、劳务输出为主,二、所做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
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扶贫种植蔬菜新闻稿
![扶贫种植蔬菜新闻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b6749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f.png)
扶贫种植蔬菜新闻稿进入3月份,宣威市杨柳镇留田村委会的扶贫蔬菜大棚中辣椒、茄子、西红柿长势喜人,大棚外的连花白一片翠绿,探出一个个小脑袋。
留田村是南方电网云南供电局的挂钩联系点,三年多来,扶贫队员们帮当地群众摸准了脱贫路子,在山坡上建起“双椒”(花椒、辣椒)基地,在村头平的田地采取流转土地的办法,供电局投资建起蔬菜种植大棚,使一个过去的买菜村变成了卖菜村,3名年轻的扶贫队员也从村民刚开始的“不看好”变成“土专家”、“带头人”。
李修权、陈海云、周群森是供电局派驻留田的扶贫村干部,刚到留田时,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6岁。
李修权是驻村第一书记,从小在东北平原长大的他,面对大山是一种好奇也是一种挑战。
初到留田村,村民们便私下议论:一个个年纪轻轻,农活都不会干,还来扶贫,别把我们扶得更贫就不错了。
听到村民们的议论声,3个年轻人一边是委屈,一边暗下决心,一定要咬紧牙关做出样子,决不给单位丢脸、决不在扶贫队伍里当逃兵、掉链子。
“刚来的时候,看到交通不便、山高坡陡,人们居住条件、生存环境较差,确实感到束手无策,那时我们急过,也感到很无奈,扶贫工作从何下手也不知道。
”第一书记李修权回忆起往事,一切历历在目。
留田村与贵州省仅一河之隔,扶贫队员们刚到时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村民们吃的菜基本是买对面贵州的村民拉过来、挑过来的,而同样的一条河边,贵州那边长满了蔬菜,而留田这边大部分的地却荒着。
这一发现,彻底打开了3个年轻扶贫队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思路。
“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守着这么好的地和水还去买菜吃,要带着他们去干,让他们自己吃上菜,还要把多余的菜卖成钱。
”这是扶贫队员们形成的统一共识,也是奋斗目标。
在农村,老百姓很多观念的形成是一下子难于更改的,流转土地、种植大棚、盘活经济,扶贫队员们的思路、宣传虽然很好,但多数人考虑到的是眼前的利益。
“建大棚,哪来的钱?”“种那么多菜,卖给谁?”“田地流转了,没地种庄稼,我们吃什么?”这些都是群众考虑和挂在嘴边的实际问题,也是摆在扶贫人员面前的难题。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的功能作用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的功能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0dbbc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7.png)
特别是缺少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缺少发展资金。由于缺乏资金,致使个别合作社生产急需的设 备 无 资 金 购 置,资 金 的 短 缺,使 合 作
社难以形成规模,仅靠每年的自有资金积累,难以满足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需求。
的顺利进行。
(
024)
管理、收割、脱粒、去皮等用工达到 1 万多人次,日收入 100 元。
三是选定扶贫项目帮助脱贫。望奎县先锋镇启民药材种植合作社吸纳 120 个贫困户入社,
2020 年计划
2
种植药材 80hm2 ,实现收益 7.
5 万元/hm ,预计当年可使 40 户贫困户脱贫。
2 贫困地区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运行不够规范。个别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思想意识与合作社的发 展 要 求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距,导 致 农
2
入社土地面积 667hm2 ,当年实现效益 2.
25 万 元/hm ,比 普 通 农 户 增 收 20% 。 次 年 又 吸 收 20 个 贫 困 户 入
社,当年实现脱贫。合作社采取“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基地”的经营模式,取得 显 著 的 经 济 效 益,带 动 贫 困
户脱贫。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可获得一部分收益,并通过在合作社打工获得稳定收入。
(贵州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贵阳 550004)
摘要: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如 何 发 挥 战 略 的 指 导 作 用,推 动 农 村 地 区 旅 游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从而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是该战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文章主要从 乡 村 旅 游 发 展 模 式 与 乡 村 振 兴 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寿洋万亩田洋花海项目助力扶贫,精准帮助57户贫困村民脱贫
2017年八月中旬,海南叁圆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叁圆文旅)与琼海市嘉积镇人民政府签订琼海龙寿洋项目开发协议,海南叁圆文旅团队有着扎根旅游业二十余年的厚重积淀,结合开发过海南南山寺、呀诺达等著名景点的丰富经验,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开发理念,利用琼海的先天优势及良好的社会基底,全情投入打造全国首个以生态光影为主题的5A级级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
2017年10月。
海南叁圆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建设花海项目,转让经营嘉积镇龙寿村委会、礼都村委会下辖的九个村民小组农民约274.05亩基本农田,与当地各农户组成的具有精准扶贫性质的嘉裕隆花卉种植专业农民合作社签订土地转让经营协议,成立企业扶贫小组,通过“企业+专业农民合作社+农民”的方式,精准扶贫57户贫困村民。
开发建设花海项目协议签订之后,三日内向村民支付含租地定金、土地劳务费、承包租金等共计约100万元,优先解决贫困村民就业问题,并提供就地就业岗位,村民们还可以参与项目土地盈利分红。
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精准扶贫。
龙寿洋万亩田洋项目总占地面积13218亩,总体规划以水道文化为核心,对标荷兰羊角村,立意“东方的龙寿洋、西方的威尼斯”,将水城文化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大旅游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在经营理念上升级“农民+合作社+企业”的联结机制,“农旅文”深度融合,农促旅、旅强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通过“保四不、创四有”让农民不失地、不失居、不失业、不失收;天天有收入、月月有工资、季季有收成、年年有分红。
通过专业合作社落地,以及景区覆盖带动,实现农+旅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大健康”第四产业。
通过产业公司,每卖出一个农作物,公司拿出一部分利润打造村集体公共基金,解决农民的金融需求,致力于带动每一户家庭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