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月推算
月干支快速推算技巧

月干支快速推算技巧介绍月干支是中国农历系统中用来表示月份的一种方式。
了解月干支的快速推算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利用农历信息。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推算技巧。
技巧一:年份转化在农历系统中,每个年份都对应一个特定的干支组合,这被称为年干支。
要快速推算某一年份的干支,可以利用以下公式:干支 = (年份 - 年份初始值)% 60这里,年份初始值是一个基准年份的年干支值。
根据不同的传统,年份初始值有所不同,可以参考相关资料来确定不同年代的初始值。
技巧二:月份计算在农历系统中,一个月的干支值也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推算:干支 = (年份干支 + 月数 - 1)% 60这里,年份干支是通过技巧一得到的年干支值,月数是指对应的农历月份。
需要注意的是,农历系统中的月份通常有闰月,对于闰月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技巧三:年份转化规律年份的干支值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观察推算出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律:- 年份%10的余数为0或1,对应的年干支为丙子;- 年份%10的余数为2或3,对应的年干支为戊寅;- 年份%10的余数为4或5,对应的年干支为庚辰;- 年份%10的余数为6或7,对应的年干支为壬午;- 年份%10的余数为8或9,对应的年干支为甲申。
通过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可以快速推算年份的干支值。
结论通过掌握这些快速推算技巧,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计算月干支。
这对于研究农历、农历文化以及进行一些有关农历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档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中的推算技巧仅供参考,具体推算结果可能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请在使用时谨慎核实相关信息。
天干地支的推算方法

推算日干支口诀推算日干支传统的计算方法,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
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时运。
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
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
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
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
”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
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
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
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
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
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二、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
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
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
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干支掌上定位法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以用笔算、心算,也可单以手掌推算。
要能达到单用手掌推算年、月、日、时干支,首先要熟悉干支在手掌上的定位。
地支属阴,阴主静,又因十二地支与十二月和十二时辰都有固定的搭配,所以十二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别定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尖和横纹上,并将其熟记。
天干属阳,阳主动,所以天干在手掌上无固定位置,而是根据干支的配合把它们放在手掌地支图上运转。
用左拇指尖在上述地支定位上顺次点数,便可求得所需的干支。
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可以顺时针方向运转,也可以逆时针方向运转,均据实际需要而定,如:已知1983年的干支是癸亥,要求该年以后各年的年干支。
方法是:把癸定于“亥”位上,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固定不变,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便可知道1984年的干支是甲子、1985年是乙丑、1986年是丙寅……。
(二)六十甲子掌上推算法以天干和地支相配合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词叫做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组合方法就是以十干与十二支相配,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阳干与阳支配,阴干与阴支配,按着干支各自次序顺序相加,天干有十,须相加六次得六十,地支有十二,须相加五次得六十,相加的结果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名词,组合成六十甲子表(见表6)。
干支是用作纪述年、月、日、时的符号,所以干支各自的次序也就等于代数123456789101112的次序。
代数的单数为奇属阳,代数的双数为偶属阴,干支分属阴阳同样照此类推,即天干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干支组合六十甲子是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基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名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临床上要预测疾病,离不开干支甲子;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阳日阳时开阳经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经阴穴的规律,故须知干支所属阴阳及六十甲子才能推算。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年干支的推算方法推算年干支的简单方法是:天干: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0,取余数地支: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2,取余数例如2009年:(2009-3)/10余数为:6,天干为:己(2009-3)/12余数为:2,地支为:丑故2009年的干支为:己丑年二、月干支的推算地支: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每年1月都是【寅】,2月是【卯】,依次类推天干: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1(甲) 2(乙) 3(丙) 4(丁) 5(戊)6(己) 7(庚) 8(辛) 9(壬) 10(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 5(戊) 7(庚) 9(壬) 1(甲)这个简单的数式意思是说:1(甲)与 6(己)年的 1 月天干为 3(丙),其正月干支是丙寅;2(乙)与 7(庚)年的 1 月天干为 5(戊),其正月干支是戊寅;3(丙)与 8(辛)年的 1 月天干为 7(庚),其正月干支是庚寅;4(丁)与 9(壬)年的 1 月天干为 9(壬),其正月干支是壬寅;5(戊)与 10(癸)年的 1 月天干为 1(甲),其正月干支是甲寅;例如:2009年是己丑年,正月干支是:丙寅,其他各月依次类推,例如:六月的干支就是辛未三、日干支推算方法1.元旦干支2009 丙午2010 辛亥2011 丙辰2012 辛酉2013 丁卯2014 壬申2015 丁丑2016 壬午2017 戊子2018 癸巳2019 戊戌2.各月干支加减数歌诀:一、五(月)双减一,二、六(月)加零六,三(月)减二、加十,四(月)减一、加五,七(月)零、九(月)加二,八(月)上加一、七,十(月)上加二、八,冬(月)三、腊(月)三、九,闰年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干:(元旦天干数)+(日期)+(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0=商...余数求日干:(元旦地支数)+(日期)+(各月地支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2=商...余数例如2009年的元旦干支为:丙午2009年6月27日(农历6月初五)的天干为:辛地支为:丑四、时干支的推算方法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是不变的,每天都是从夜半子时开始子时:23-1丑时:1-3寅时:3-5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依次类推天干的计算,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1(甲) 2(乙) 3(丙) 4(丁) 5(戊)6(己) 7(庚) 8(辛) 9(壬) 10(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甲) 3(丙) 5(戊) 7(庚) 9(壬)1(甲)与 6(己)日子时的天干为 1(甲),其日子时的干支是甲子;2(乙)与 7(庚)日子时的天干为 3(丙),其日子时的干支是丙子;3(丙)与 8(辛)日子时的天干为 5(戊),其日子时的干支是戊子;4(丁)与 9(壬)日子时的天干为 7(庚),其日子时的干支是庚子;5(戊)与 10(癸)日子时的天干为 9(壬),其日子时的干支是壬子;例如2009年6月27日(农历6月初五)18时的干支如下:己丑年辛未月辛丑日丁酉时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一、年代干支:年干:公元年个位数-3 = 年干,负数则加10(取余数)年支:(1900--1999年年支= 年尾二位数+1)÷12(取余数);(2000--2099年年支= 年尾二位数+5) ÷12(取余数);二、月份干支:月干:年干x 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月支:月数+2;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三、日元干支(注意此法须用公历而非农历):(1)先求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公式如下:1900----19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如:求2008年10月18日的日干支:当年元旦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2008年的元旦干支基数。
(2)再求当日日干支,公式如下:(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当日距离元旦总天数)÷60→(取余数)如:10 月18 日距离当年元旦的总天数为31+29+31+30+31+30+31+31+30+18=292天,代入公式为:(36+292)÷60得余数28当日干支为:28除去10的余数8为辛为日干,28除去12的余数4为卯为日支(即当日干支为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
基恩士中国_图像识别算法大全_视觉系统资料免费下载广告 KEYENCE视觉系统,图像识别算法大全,高速大容量智能型,精密识别文字查看详情 >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四、时辰干支:时干:日干×2+时支数-2 =时干数;时支:时支是固定的。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一种时间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共十干十二支,分别表示了不同的年、月、日、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循环周期为60年。
根据甲子纪年表,可以得到甲子年为第一年,乙丑年为第二年,以此类推。
计算方法如下:-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地支为第12位。
-年份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天干为第10位。
例如,2024年对应的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天干,丑为第2位地支。
2.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以天干和地支纪法来计算月份,每年的月份循环周期为12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以立春为分界点,立春前为腊月,立春后为正月。
-计算年份的天干位置,例如2024年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丑为第2位。
-计算立春的干支纪年,例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即辛丑年的干支纪年为庚寅年。
-计算干支纪月,以立春为始,依次按照干支顺序排列,例如辛丑年的立春前一月为庚子月。
3.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编号和计算每一天。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序号除以十,得到的余数为干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干日为第10位。
-地支序号除以十二,得到的余数为支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支日为第12位。
例如,2024年1月1日对应的是庚子日,庚为第7位天干,子为第1位地支。
4.干支纪时:干支纪时是在一天24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计算每个时辰的干支。
-从早子时开始,依次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对应到每个时辰。
-例如,早子时对应甲子时,早丑时对应乙丑时,以此类推,晚子时再次对应甲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是以农历为基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变化和修正。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农历工具或网站来获取具体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月干支的计算公式

月干支的计算公式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不同朝代年岁开始的月建地支不同。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这个是夏历。
而商历是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
周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不同的月干支计算方式是差不多的。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1、月干序=(所求年尾数+2)*2+月(份取尾数)。
2、月支序=月份+2(大于12的时候同样减去12)。
例如:2015年5月份的干支,月干序=(5+2)*2+5=19取尾数9,则干序是壬。
月支序=5+2=7则是午,则2015年5月份的干支是壬午。
●月干支口诀:
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起,
丁壬壬寅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扩展资料:天干地支排算月份:=
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
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
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
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
怎样快速推算出阳历(阴历)日的干支?

怎样快速推算出阳历(阴历)日的干支?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
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
干支纪月及计算方法

干支纪月及计算方法中国传统历中的干支纪时系统(干支历)以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出一年的12个月份,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单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节”,双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气”或“中”,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由12“节”加12“气”组成)。
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进行标注月份。
从甲子到癸亥,循环更替,以至无穷。
干支纪月是指在农历中用干支记录月序。
部分书籍只用地支纪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
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子月”(农历十一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农历十二月),以此类推。
故古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
干支纪月以农历每月初一日作为分界点。
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由此知干支发明之初就是:干用于纪日,支用于纪月。
大约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有十二支纪月,叫做月建(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
但据现有材料,似乎到汉代才在历简上置月建。
这应该是受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影响导致。
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
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月朔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
中国传统历中的数序纪时系统以中气雨水所在之月为正月,历书中规定遇无中气的朔望月考虑置闰月,对应月建时使用上月干支作为标记。
以干支相配为月建的名,见于后唐同光四年(九二六年)具注历,其年“正月小建庚寅”。
月建既是太阳历的月分,不计闰月((数序纪时系统的)闰月分属前后两月的月建)。
古代以十二地支纪月,只是不同朝代以每年开始的月份不同。
干支纪年月日法及与公元时间的推算

干支纪年月日法及与公元时间的推算干支纪年法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
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口诀】

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口诀】释义用干支记录月序的方法。
综观历史文献,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8字用。
起源古代最初只有地支纪月法,规定每一年各月固定用102地支纪月,即把冬至所在的月(即夏历101月)为“子月”,下1个月即为“丑月”,依此类推(闰月视为上1月的重复,无地支)。
例如:古6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殷历则以丑月(夏历102月)为正月,周历则以子月(夏历101月)为正月。
(这类制度被称为“月建”,上述情况分别称建寅、建丑、建子)。
据记载,我国至迟在汉朝开始使用这类纪月方法。
后来发展为地支纪月配以天干组成610甲子,从而发展为干支纪月法,以5年为1周,循环往复(闰月一样无干支)。
科学本质究其本质而言,干支纪月法所讲的“月”,既非农历的月,也非公历的月,而是与24节气相对应的1种特殊的“月”。
古今的历法主要有太阳历与太阴历两种,太阳历如今是世界通用的公历(前身为儒略历,106世纪教皇格里高里103世稍作修改构成了今天的公历),太阴历如穆斯林国家通用的穆斯林教历。
这两种历法的主要区分在于:太阳历以地球绕太阳1周(相对地球来讲,则为太阳绕黄道运行1周)为1回归年,并将其平均成102个月份,再分立大小平闰月以概其余。
太阳历的优点是4季分明,准确无差;太阴历则严格以月亮朔望周期纪月,因没有顾及到地球公转周期,所以不能准确地划分4季界限。
中国传统的农历实际上是1种阴阳合历,1方面以月亮朔望周期纪月,1方面又奇妙地设立闰月做到与回归年同步。
所谓210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1周即1回归年的360度角划作24分,即太阳在黄经在向东每移动15度角为1“气”,移动1周360度共24气。
农历将这2104节气命名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102个称为“节气”,其余的称为“中气”。
干支计算方法

干支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和规则来确定特定年份、月份或日子对应的天干地支。
具体如下:
1. 年份的干支计算:可以通过公式(当年年数-3)÷60,其余数为所求年干支的代数,再到六十环周图中找出相应的干支。
这个公式适用于公元4年之后的年份计算,因为公元4年是甲子年。
2. 月份的干支计算:正月的天干计算方法与年份的天干有关。
例如,遇上甲或己的年,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以此类推。
确定了正月的干支后,其余月份可以按照干支顺序推算。
3. 日子的干支计算:日的天干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天干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常数)/10(结果取余数),地支的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地支数+所求日数+各月地支加减常数)/12(结果取余数)。
此外,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总的来说,这些计算方法在历史学、命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参考具体的历法书籍或使用专门的软件工具来进行准确的计算。
1.农历年月日时推法及月份天干地支对照表

农历年份推算法:方法一:对应数字: 1、 2、 3、 4、 5、 6、 7、 8、 9、0相应天干: 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 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方法二: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 干 算 法:4、 5、 6、 7、 8、 9、 0、 1、 2、 3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 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 申、 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三:查万年历~~农历月份干支的推法农历月份天干的推法:口诀:甲己之年丙做首;乙庚之年卯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还有戊癸何方觅,甲定之上好追求。
农历月份天干地支对照表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日、时的干支最好的办法是查万年历~。
干支纪年月日时法

干支纪年月日时法干支纪年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天干算法: 2010-3=2007,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天干算法: 1987-3=1984,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
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
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纯干货!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纯干货!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地支: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推算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
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
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推算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公式揭密:类似前述)另: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⒉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 年);说明: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
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天干有十个字,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
1、年干支推算法:天干推法年号最后一位数+7=和,按其和顺点天干即该年的天干;年号后两位数(2000年后要+100)除以12得商及余数,用其余数+1=和,按其和顺点地支即该年的地支。
2、月干支推算法: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甲己之年丙寅起乙庚还从戊寅寻丙辛之年起庚寅丁壬正月起壬寅戊癸之年起甲寅3、日干支推算法:乘五除四九加日,雙月間隔三十天。
三五七八十尾頭,此為妙法記心間。
說明一點,2000年以前用年号后两位数,2000后年號后两位数+100。
例:例1:1949年10月1日,年號49*5=245,扣除60的倍數後余5.年號49/4=12,常數為9,日期為1,共遇3、5、7、8四個大月,月份為雙數.按訣心算:5+12+9+1+4-30=1,則1949年10月1日為甲子。
例2:1919年5月4日.年號19*5=95,扣除60的倍數後余35.年號19/4=4,常數為9,日期為4,隻遇3月一個大月,月份為單數.按訣心算:35+4+9+4+1=53,則1919年5月4日為丙辰。
例3:1964年2月27日.因日期在3月前年號以63年論,63*5=315,扣除60的倍數後余15,63/4=15,常數為9,日期為27,共遇7個大月,月份為雙數.按訣心算:15+15+9+27+7-30=43,則1964年2月27日為丙午。
4、时干支推算法:甲己之日起甲子乙庚之日起丙子丙辛之日起戊子丁壬之日起庚子戊癸之日起壬子。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干支是一种重要的时间计量单位,也是中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支是由天干和地支两种符号组合而成的,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那么,如何计算月干支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一种以天干地支纪年的方式。
在干支纪年中,天干和地支交替组合,每六十年一个周期。
在干支纪年中,每一年都有一个对应的天干地支组合,比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计算月干支。
在中国农历中,一个月通常由初一到初三十共计三十天。
而每个月的干支是根据这个月的天干地支组合来确定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该年的干支纪年。
然后,根据干支纪年和月份,就可以确定该月的干支了。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确定该年的干支纪年,然后根据干支纪年和月份,查找对应的干支组合。
比如,如果某年的干支纪年是甲子年,那么甲子年的正月就是甲子月,乙丑年的正月就是乙丑月,以此类推。
除了根据干支纪年和月份来计算月干支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查询。
比如,在现代的日历软件中,通常会提供农历的信息,包括每个月的干支。
只需要输入对应的年份和月份,就可以轻松地得到该月的干支信息了。
总的来说,月干支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了解干支纪年的概念,并根据干支纪年和月份来确定对应的干支组合即可。
当然,现代的科技也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查询工具,让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月干支的信息。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根据这个顺序,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任意一个月份的干支。
其次,要计算某一年某一月的干支,我们需要知道该年的天干地支纪年。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天干地支纪年是按照60年一个周期来循环的。
以庚子年为例,庚子年是一个周期的第1年,因此庚子年的天干地支纪年为甲子。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任意一年的天干地支纪年。
接着,我们需要知道某一年的立春时间。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2月3日或4日。
根据立春的时间,我们可以确定该年的干支。
比如,如果立春出现在2月4日,那么这一年的干支就是甲子;如果立春出现在2月3日,那么这一年的干支就是癸亥。
最后,结合月份和立春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某一年某一月的干支了。
比如,如果我们要计算2022年5月的干支,首先找到
2022年的天干地支纪年是庚寅,然后再查找立春时间是2月3日,
接着根据5月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到5月的干支是庚辰。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任意一个月份的干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干支来确定吉凶、祈福、选日等各种
活动,因此掌握月干支的计算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
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月干支的计算方法,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
应用中灵活运用干支,让生活更加美好。
干支纪月法怎么算?杨易德算命史记

干支纪月法怎么算?杨易德算命史记问:已知年干支,如何通过年干支推月?干支纪月法怎么算?杨易德:这个需要通过“五虎遁”出来月份天干,而月份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只要配上遁出的天干即可。
以年天干起月份的地支,请记住以下“五虎遁诀”: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 丁壬化木壬水流。
更有戊癸何处去, 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用法:以上口诀是用年干来遁出月干;而月支是固定不变的,用的十二地支;正月起寅,二月起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
而天干是凡甲年己年,;那么正月(寅月)天干起丙,二月按照天干顺序往下推,天干为丁配卯,即丁卯,三月为戊辰。
余类推。
记住五虎遁的诀窍:正月由于是阳支,不配阴干。
所以正月永远起阳干。
十天干中由于阴阳干各占一半,所以阳干只有五个。
而这五个阳干各起一次寅月,每次以此五阳干为正月干的时候,都是以该阳干生出来的六合年天干的化神遁出的:如生在甲或者己年,甲己化土,火生土;由于丙丁是火,所以寅月已经确定是丙丁其中的一个;而由于只取阳干的关系,所以甲己年只用生它的丙火来起寅。
故甲己年一定是丙来遁正月。
其他的依次类推:乙庚化金,土生金,所以正月干一定是土,阳土就是戊,所以“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合化水,由于生水的是金,而阳金就是庚,所以丙年和辛年的正月都起天干为庚,即“丙辛之岁寻庚上”。
丁壬化木,由于水生木,所以正月起生木得阳干壬水;故“丁壬化木壬水流”。
戊癸化火,生火的一定是木,取阳木一定是甲,所以戊年与癸年的正月一定起甲;即“甲寅之上好追求”。
记住了这个规律,我们甚至不必死记硬背五虎遁诀了,或者记下五虎遁诀的速度也会非常快;对于初学者,偶尔忘记了可以想一想这个规则,就可以立马记起来。
分类: 算命问答标签: 八字基础, 四柱八字问答, 天干, 天干地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戌从寒露至立冬,亥从立冬至大雪,子从大雪至小寒,丑从小寒至立春。
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
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子,十二丑。
这里需注意的是:月支的起始时间不是以每月初一为起点,而是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标准,这也是农历闰月不设独立的干支纪月的原因。:
寅从立春至惊蛰,卯从惊蛰至清明,辰从清明至立夏,巳从立夏至芒种,
干支纪月推算
一、月干的确定,按照年干起月干口诀——“五虎建元歌”: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岁从庚算,
丁壬从壬正月求。戊癸甲寅建正月,十干年月顺行流。
其歌又曰:
甲己丙寅首Leabharlann 乙庚戊寅头。丙辛从庚寅, 丁壬壬寅求,戊癸甲寅居,周而复始流。
二、月支的确定相对比较简单,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对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