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音乐民族化的综合体现及其发展研究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扬琴,又称洋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起源于波斯地区,后传入中国并深受人们喜爱。
扬琴有着浑厚悠扬的音色和优美的外形,不仅在古代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在现当代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就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索。
一、扬琴的传承扬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自从古代就开始在中国流传并得到广泛使用。
扬琴的音色优美悠扬,适合演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
在古代,扬琴曾在宫廷、庙堂、民间等各个场合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音乐逐渐式微,扬琴的传承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一些热爱扬琴音乐的人们并没有放弃对这项传统乐器的热爱,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努力将扬琴的传统音乐继续传承下去,使之在现当代得以发扬光大。
二、扬琴的现代发展在当代社会,扬琴音乐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和关注。
越来越多的音乐学院和艺术团体开始将扬琴纳入到其音乐教学和演出中,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和了解扬琴音乐,从而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音乐文化。
一些扬琴音乐家也积极参与现代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将传统的扬琴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中,创造出了更多富有个性的作品,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这些现代化的音乐作品既保留了扬琴音乐的传统韵味,又有着现代音乐的新潮气息,为扬琴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扬琴的传统与创新传统的扬琴音乐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韵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不少乐手和音乐家在传承扬琴传统音乐的也通过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其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在音乐创作方面,一些扬琴音乐家也开始进行跨界合作,与其他乐器的演奏者或者现代音乐制作人合作,创作出更有个性和时代感的扬琴音乐作品,进一步推动了扬琴音乐的发展。
四、扬琴的教育与推广为了传承和发展扬琴音乐,许多音乐学院和艺术团体开始开设扬琴音乐专业,为学习扬琴音乐的人们提供更加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的扬琴音乐人才。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扬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起源于古中国的南方音乐文化地区,是中国古代的五大弹拨乐器之一。
扬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是最早被文献记载的弦乐器之一。
扬琴的音色温婉、柔美,能够表现出江南水乡的悠闲和秀丽的意境,因此在中国音乐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扬琴的传承和发展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扬琴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弘扬传统文化,推广扬琴艺术扬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扬琴,许多音乐学院和艺术团体开设了扬琴专业课程,传授扬琴演奏技艺。
此外,一些扬琴演奏家也会在各地进行宣传和演出,推广扬琴文化。
同时,围绕扬琴的音乐会、比赛等活动也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广了扬琴艺术,使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扬琴音乐。
二、与多种文化艺术融合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交流和文化融合是一种趋势。
扬琴也不例外,与各种不同的音乐、舞蹈等进行融合创新,使扬琴音乐具有更多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例如,某些演奏家将扬琴与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
此外,扬琴与古典舞、民族舞等舞蹈形式结合,形成独特的舞蹈表现形式,如《白毛女》中的“扬琴版”等。
三、探索创新演奏技巧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演奏技巧在扬琴演奏中被不断尝试和创新。
例如,新的演奏风格、演奏方式、音效等都在不断涌现。
例如,扬琴弓技术的改进、使用电子元件实现声音效果的控制以及各类扬琴演奏器材的创新等都成为扬琴发展的新亮点。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扬琴演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技巧,发展出了属于现代的新演奏技巧。
总的来说,扬琴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虽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它也需要融合现代艺术与科技,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未来,扬琴的传承和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引导其更加优秀的表现和发挥。
研究论文: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与教学研究
63210 学科教育论文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与教学研究研究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有助于了解扬琴的历史增强对扬琴的喜爱程度。
对扬琴的音乐创作进行教学研究,可以提高演奏水平。
在二十世纪之前扬琴,只有少数的独奏曲,大多是乐曲的辅助角色。
在二十世纪之后,扬琴开始进入到高校的艺术院校教育体系当中,音乐创作也大力开展起来,成为了具有很强表现力的独奏乐器。
扬琴的表现手法特别丰富,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在题材上,扬琴的创作手法都有前所未有的繁荣。
一、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现在扬琴呈现着前所未有的繁荣,在音乐创作方面有现代风格又有传统风格,有传统的固定流派特点,又不断融入了新的创作方法,有中国民族的调性,又加入了西方的和声体系。
现在的扬琴作品思路非常的宽广,在技法和题材选择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近代的音乐家不断地对扬琴的创作发展进行创新,在原有的中国调式特性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有的作曲家尝试着将扬琴融入了西方的音乐风格,使得扬琴具有更加广阔的题材概念。
例如《黄土情》就是我国陕西民歌的一种,加入了现代作曲技巧之后,能够将传统音乐和古典文学情景交融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同时在音乐演奏过程中加入了八连音的演奏技法,将沉静悠扬、热烈体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陕西人民的对生活的深远感受。
《圈》是张晓风的扬琴代表作,利用了扬琴的变体,进行了和声节奏的多种组合,在浓浓的民族风格之上,融入了现代感觉,在和声和曲式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创新。
《苏武牧羊》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扬琴作品,在演绎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移植原曲,而是充分的消化民间音乐的精髓,加入了古筝琵琶的弹奏技巧,例如:揉弦、滑竹等进行的音乐再创作。
在现在扬琴发展过程中,创作技巧不断丰富,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升华,加入了西方现代音乐的风格,不仅保持了民族神韵,在音色和技法上也得到了创新。
内涵和题材表现的多样与丰富,使得扬琴作品不再呈现单一的发展趋势。
描绘自然景观的扬琴作品有《天山诗画》、《竹林涌翠》、《神山圣水》、《平湖秋月》,描绘少数民族的有《拉萨行》、《山寨风情》、《满乡随想曲》、《土家摆手舞曲》,加入了外国作品的有《怕格尼尼随想曲》、《查尔达斯舞曲》、《乡村抒怀》,融合了戏曲因素的扬琴作品有《京韵风》、《风华京调》、《黄梅随想》,《圆》、《觅》属于现代的扬琴作品。
探究扬琴演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探究扬琴演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作者:孙筱怡来源:《速读·上旬》2021年第04期◆摘要:扬琴是一种外来的乐器,它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但随着扬琴流入中国,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最后与中国的民族文化融合。
经过不断地创新发展,现如今扬琴已经成为了一项体现中华民族情怀的一门艺术,重铸着民族音乐艺术审美。
扬琴现如今已经走进了许多的高校中,并成为了各大音乐院校的选修课程,受到各大音乐院校的高度重视。
扬琴的演奏极具魅力和艺术感染力,通过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提高扬琴演奏艺术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艺术魅力。
本文着重分析扬琴演奏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提出并分析扬琴演奏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途径,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扬琴;艺术;民族文化;融合一、杨琴演奏的艺术性扬琴演奏所具有的艺术性在于它的演奏技术多种多样。
扬琴的演奏是基于科学的演奏原理,其演奏需要经过系统化的研究和训练。
演奏的过程还需要用到手指、手腕、手臂等部位相互协调配合使用,以此来完成一首音乐的出呈现。
扬琴弹奏的技法包括了:单竹、齐竹、轮竹等等,这种多样性的演奏技术再配上一个优秀的演奏者,来服务音乐作品,从而呈现出理想的演奏。
扬琴演奏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发展的多元化。
由于扬琴来源与国外,扬琴演奏的音乐作品也都大多来源于国外,作曲的结构也大多采用西方的音乐特色。
要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扬琴音乐作品,可以去学习西方的一些创作手法,结合和声、肢体和节奏等等,将其与我国的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中国式流派的音乐作品。
在近年来,扬琴不断的与其他的乐器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以此丰富了扬琴演奏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扬琴演奏的艺术文化内涵1.演奏文化的丰富性音乐这一门艺术所具有的表现力是极为丰富的,同时音乐可以彰显民族特性。
扬琴的演奏技法是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它还体现出了中国的特色音乐文化。
对当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相融合创新,这样还可以赋予扬琴演奏艺术独特的民族特性。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扬琴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起源于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扬琴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深受人们喜爱,一直在中国民间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音乐文化的兴起,扬琴在当代仍然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关注的是其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和应用。
随着民族音乐研究的不断深入,扬琴在当代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得到了重新关注和重视。
在古典音乐领域,不少作曲家开始将扬琴引入管弦乐队作品中,并且有了一些新的作品专门为扬琴而写。
在流行音乐领域,一些音乐人也开始尝试将扬琴融入到流行歌曲中,为现代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
在民间音乐领域,一些年轻的音乐人也开始尝试用扬琴演奏流行曲目,为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扬琴在当代音乐中的地位和应用正在逐渐增强,它正在逐渐成为当代音乐的一部分。
除了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扬琴在教育和推广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音乐学院开始引入扬琴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演奏扬琴的机会。
一些音乐团体和社会机构也开展了扬琴的推广活动,举办音乐会和比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扬琴。
扬琴在教育和推广方面的发展也为其传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扬琴在现当代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但它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降低,扬琴在当代的地位和影响力仍然有待提升。
扬琴的传承人和演奏者数量不断减少,世代传承的传统也面临断裂的风险。
要想实现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加强对扬琴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扬琴演奏者和传承人,推动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发展。
为了推动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投入,提高扬琴在音乐教育和演出中的地位和作用。
还需要加强对扬琴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推动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创新和应用。
扬琴音乐民族化的综合体现及其发展研究
器 等 等 。其 中一 些 型号 由于 演 奏 的 便 利 没 有 广 泛推 广 ,但 扬 琴 形 制 的不 断 改 革 和 创 新体 现 了制作 者 对 不 同的 音 色和 声 部 的追 求 和 探 索 ,中 国受 众 对 于 国乐弹 拨 乐 的审美 接 受。
( 二) 扬 琴 琴 竹 的 改 良
二、 扬琴 音 乐 民族化 的 综合 体现
( 一) 扬琴 演奏 技 巧 日臻完 备
传 入 之 初 .以单 竹 单 音 为主 要 演
奏 技 巧 的 扬 琴 , 在 三 百 多 年 的 传 承 发 展 中 已 沿 用 了 一 套 科 学 完 备 的 演 奏 技
琴竹 , 又叫“ 琴键 ” “ 琴笕 ” “ 琴槌 ” 。
中 国 人 用 竹 子 制 作 琴 键 ,而 非 金 属 和 木 质 ,体 现 了 中 国 的 竹 文 化 的 源 远 流
巧 。随 着演 奏 艺术 在我 国的繁 荣 发展 ,
扬 琴 教 学 进 入 高 校 课 堂 ,其 演 奏 技 巧
伴 奏 乐器 传 唱 明清 俗 曲 声腔 的过 程 中
爱 情 故 事 ,以少 数 民 族人 民 的故 事 以 及 情 感 为音 乐形 象。例 如 : 《 竹 林 涌翠 》 和《 山寨 风 情》 。
另外 , 西亚、 南 亚 扬 琴 和 欧 洲 扬 琴 都没有. 而 我 国 独 有 的 一 道 风 景 线— — 曲 艺 音 乐 中 的 琴 书 琴 书 类 说 唱 艺 术 是 扬 琴 中 国 化 的 主 要 代 表 乐 种 它 是 在 清 中 叶 以 后 民 间 艺 人 以 扬 琴 为 主 要
有 改 变 颗 粒 性 音 型 的 轮 音 、 还 有 改 变
的《 竹》 : “ 竹 生 空野 外 , 梢 云 耸百 寻 。无
试论“云南扬琴”的民间教化功能
试论“云南扬琴”的民间教化功能云南扬琴是云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乐器,最早源于汉族的琴种之一,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在传承和演奏云南扬琴的过程中,除了音乐演奏技艺的传承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教化功能。
本文将就云南扬琴的民间教化功能作一论述。
其次,云南扬琴在民间教化中还有着较为显著的宗教价值。
在滇池地区,云南扬琴被广泛应用于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中,包括庆典、祭祀和祈福等。
在这些活动中,云南扬琴被认为是向神灵祷告和表达心情的重要工具。
这种精神信仰和宗教情感的表达,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让人们在音乐中感知生命的短暂和神秘,树立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向往。
再次,云南扬琴也在民间教化中发挥着社会功能。
云南扬琴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能够带来社会交往和社交活动的机会。
在一些社交场合,比如婚礼、葬礼以及各种庆典活动中,云南扬琴经常被作为背景音乐来演奏。
在这种环境下,云南扬琴可以缓解人们心情和紧张程度,增加社交活动的气氛和参与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云南扬琴还在情感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云南扬琴在演奏过程中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在音乐中面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爱情的喜悦与哀伤以及家国情怀的挥洒。
云南扬琴能够让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激发感性的品味和理智的思考,这对于精神生活和情感识别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总之,云南扬琴是一种多功能的乐器,它同时具有艺术性和社会教育性,在民间教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云南扬琴在诸多场合中应用广泛,成为滇池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云南扬琴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民间教化功能,为民间文化的繁荣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做出更多的贡献。
试论“云南扬琴”的民间教化功能
试论“云南扬琴”的民间教化功能云南的扬琴是一种与该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教化密不可分的一种民间乐器。
它作为一种传统音乐乐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演奏,同时也在民间教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云南扬琴的音乐教化功能进行探讨。
首先,云南扬琴作为一种乐器,具有音乐教化的功能。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语言,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传递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云南扬琴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使其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引起人们的共鸣。
通过演奏云南扬琴,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从而培养和陶冶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在云南的农村地区,扬琴常常被用于农闲时的休闲娱乐,人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形成和谐的社区氛围。
其次,云南扬琴还在宗教教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素有“多民族的家园”之称,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扬琴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在各个民族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彝族的祭祀活动中,扬琴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用于引导信徒们进入宗教仪式的氛围,引发对神灵的敬畏和虔诚。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扬琴音乐的美妙来追求宗教信仰的升华和净化。
此外,云南扬琴还在教育教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扬琴作为一种古老的音乐乐器,传统上是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扬琴不仅需要掌握演奏技巧,还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在传统的扬琴教育中,老师会通过乐曲的教学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此外,扬琴也常被用于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作为一种特色乐器,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审美能力。
最后,云南扬琴还在社会教育教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文化差异。
扬琴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民间乐器,扮演着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作用。
通过扬琴的演奏和交流,人们能够增进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和谐稳定。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扬琴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乐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扬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当代,扬琴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扬琴的传统曲目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也不断进行改编和创新。
传统的古琴曲目被重新演绎,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新的曲目也不断涌现,扩大了扬琴的演奏领域。
现代扬琴作曲家也开始创作新的音乐作品,为扬琴注入新的活力。
扬琴的演奏技巧也得到了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扬琴演奏技巧主要以指法为主,现代演奏家开始引入改良的演奏技术,如使用拨片、拨片套装等,扩展了扬琴的演奏技巧和音色。
扬琴也开始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形成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
在传承方面,扬琴的教育和培训也越来越重视。
许多音乐学院和中小学都开设了扬琴专业,培养了大批的扬琴演奏家和教师。
扬琴的普及也得到了较大的推动,许多音乐爱好者开始学习和演奏扬琴,使扬琴的传统走进寻常百姓家。
扬琴的工艺制作也有了新的突破。
现代的扬琴制作技术更加精细,选材和制作工艺也更为严谨。
一些扬琴制作工匠开始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良制作技术,使扬琴的音质和品质得到提升。
在扬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和挑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导致扬琴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度相对较低。
传统扬琴曲目的复杂性和技巧要求对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很多人望而却步。
扬琴的市场需求相对狭窄,制作扬琴的工匠也日渐减少,制作和维修难以为继。
扬琴在宣传和推广方面仍有较大的欠缺,一些人对扬琴缺乏了解,不了解其美妙的音乐魅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应该加强扬琴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音乐会、展览、演出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和展示扬琴的魅力。
加强对扬琴教育的推广,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学习扬琴的机会,培养新一代的扬琴演奏家和教师。
需要加大对扬琴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培养更多的扬琴制作工匠,继续提升扬琴的品质和音质。
扬琴的传统流派特征以及现代演奏技巧特征探讨
1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4/ 01上表现出了一种“庸碌”“无趣”和“质疑”等特点。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批职业作曲家、音乐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音乐理念和技法。
其不仅反映了民族的精神和时代性,而且富有哲理和审美内涵。
有的描写山川秀美,风俗民情,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和技法都趋向于宽广、多元化和个性化。
例如:《海峡音诗》(由茅匡平与项祖华创作),独奏曲《觅》(杨青曲),《竹林涌翠》(桂习礼曲),《凤凰于飞》(韩志明曲)。
扬琴的创作实践也是可喜的,扬琴必须立足于民族,立足于生活,顺应时代的创新,追求个性的差异,方能使扬琴真正走向个性化、民族化与现代化[2]。
(三)扬琴演奏技术逐渐优化和深化中国扬琴艺术流派众多,各具风格,其地域特色明显,具备传承性、风雅性、风格性、乐种性等多种特点,是每一代扬琴工作者不懈地追求和创新,在不断完善和超越的过程中,开创出的多种艺术形态。
现代扬琴的演奏技法实质是对传统扬琴的全面总结和体系,使中国扬琴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音色个性和演奏技法。
扬琴美学特色、发展趋势均在迎合时代特征,其无论在独奏或合演中,都能让人感觉到这种独特的打击乐器所蕴涵的深厚的艺术底蕴与文化意蕴[3]。
三、扬琴的传统流派特征(一)江南丝竹扬琴的特点和发展江南扬琴是中国扬琴流派中的一支,江南丝竹扬琴在其发展历程中,乐器都是独立存在、独立发展的,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江南扬琴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乐器,其技术含量较高,其音色更加丰富,弹奏出的乐曲也更加富有韵味。
与其他乐器相比,江南的丝竹扬琴是一种讲究技法的乐器,其表演形态也更为流畅。
江南丝竹扬琴不像二胡、曲笛那样有很强的节奏感,其以广阔的音域,使得高音区的音色清澈,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而低音区又比较沉稳,可以和其他有旋律的乐器进行更好的配合。
早期扬琴的应用面不广,基本是三个八度,多采用跳音、靠音、拨弦等方法,说明当时的扬琴只是一种单纯的伴奏乐器。
扬琴的技法和艺术的表现研究
扬琴的技法和艺术的表现研究扬琴是一种在中国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自古以来,扬琴便是文人雅士的选择,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国古典音乐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乐器之一。
在扬琴的演奏技法和艺术表现方面,不断的创新才是扬琴得以屹立于世的根本原因。
扬琴的技法扬琴技法包括拨弦、滑音、泛音、颤音、转音等,其中最基本的操作是拨弦。
通常情况下使用三根指头,第一根拨弦、第二根松弦、第三根弹弦。
较高难度的演奏需要使用弹指、滑音、颤音等技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琴艺术,它的音乐语言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此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明珠。
扬琴的技巧训练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者,需要在技术方面下很大的功夫,特别是稳定的弹指技巧。
弹指的训练是扬琴技术的基石,可以通过刻苦练习来提高稳定性和速度。
在弹指的练习中,扬琴演奏者需要始终记得保持良好的姿势,并且学会细心观察指尖与琴弦之间的距离。
只有掌握好了弹指技巧,才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另外,扬琴的一些技巧也需要不断的训练才能掌握。
例如,滑音需要不断地进行技巧训练,才能把两个音之间的音符连贯起来,并且有时也需要用到颤音和转音等技巧。
扬琴演奏者还需要注意琴弦的泛音和调音,能够灵活地调整琴弦的拉力,以适应不同的音调要求。
扬琴的风格演绎在演奏扬琴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例如,在演奏古风音乐时,扬琴演奏者需要注意加强音符间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使听众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演奏现代的扬琴乐时,需要考虑如何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
此外,演奏者还应注意掌握音乐节奏和速度的控制,在演奏中体现音乐韵律的美感。
艺术表现扬琴的艺术表现是与其独有的音乐风格和个性不可分割的。
艺术表现在演奏中的体现,是能够体现扬琴演奏者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心境把握。
扬琴的音乐风格扬琴音乐具有清雅、深沉、婉转等特征。
在这种音乐风格中,扬琴演奏者需要展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用扬琴来诉说自己的故事。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扬琴,是一种古老而充满魅力的乐器,它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具有悠扬婉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扬琴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现当代,随着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扬琴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良和创新。
本文将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分析其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其未来的展望。
一、扬琴的传承扬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乐器,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筑琴”,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传承。
扬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在中国的古典音乐中,扬琴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为听众带来无尽的音乐享受。
扬琴的传承离不开对传统技艺的承接和发扬。
中国扬琴的演奏技法主要有指法、双弦、滚音等,这些技法在扬琴演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扬琴演奏的曲目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了各种古老的经典曲目和现代的改编曲目,这些曲目不仅反映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也展现了扬琴在不同音乐形式中的表现力。
二、扬琴的发展一方面,扬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很多音乐学院和音乐学校都设置了扬琴专业,并且有专门的扬琴演奏教学与研究。
这为扬琴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年轻的音乐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扬琴在现代音乐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在传统音乐中发挥作用,也在流行音乐、爵士乐等不同领域中大放异彩。
扬琴演奏家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将扬琴的音色和演奏方式融入到现代音乐中,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为扬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着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扬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扬琴将继续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扬琴将继续被人们喜爱和传承下去。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扬琴也将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展露头角,在国际音乐界掀起新的扬琴热潮。
随着扬琴演奏家们的不断努力和创新,相信扬琴一定能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浅谈,扬琴,艺术]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
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摘要:要了解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思考它的源头,以及它所经历的发展路程和未来趋势这几个方面。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从扬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以及扬琴乐曲发展的历程这几个方面着手下笔,让读者能快速和清楚的了解扬琴艺术的发展概况,对扬琴艺术的发展做一个概况整理。
关键词:扬琴;传承发展;传统流派;现代作品扬琴在四百多年前从最早的外来乐器,经过改革和发展后,逐渐成为最具代表的中国民族器乐之一。
扬琴艺术的发展使扬琴的流派不断增多,其演奏的形式与内容也逐渐变得多样化。
观望扬琴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扬琴艺术从何而来,了解扬琴这门乐器本身的历史和独有的特点。
再者,扬琴艺术的发展中不仅扬琴的外形上有很大的变化,其内涵上也由于乐曲的创新而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壮大。
在21世纪这个新时代的环境下我们还需要了解,在这新的时期又有哪些新的创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扬琴艺术。
一、扬琴的历史与特点及演奏技巧发展历史:纵观扬琴历史,它发源于中东、波斯等古国。
于十七世纪中叶从欧洲传入我国,迄今为止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遭受严重创伤的我国逐渐复兴,这时的民族音乐也处在在残垣断壁中。
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更多的老百姓和达官贵人开始把音乐作为茶余饭后的精神享受。
正是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发展并兴起了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从而使得民族音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清末民初,随地方乐种发展与乐曲配器的需要,扬琴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潮州弦诗等民乐合奏形式中的不可或缺的乐器。
扬琴不仅具有广泛的世界性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是其他器乐不可替代的。
而今,各类民族器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扬琴也从以前的合奏、伴奏形式的辅助性器乐发展成具有独立性的独奏器乐。
特点:按器乐的发声原理分类,扬琴属于打击弦鸣乐器,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击弦工具(琴竹)与琴弦产生正面击打才能发音,与钢琴的发音原理类似。
基于民族音乐发展的扬琴艺术研究
基于 民族音乐 发展 的扬琴 艺术研 究
◆ 曹 琬 铭
一
文化的中国而言, 扬琴堪称是年轻 的乐器 , 但与中国 民族 音乐与文 化的磨合, 扬 琴 很 好 的 融 汇 到 中 国 民族 音 乐 的发 展 历 程 之 中 , 成 为 不可或缺、 极具 中 国 民族 特色 的 一件 乐 器 。 从“ 洋 琴” 到“ 扬琴” 的转 身 — — 扬 琴 的 民 族 化发 展 中 国民 族 音 乐 从最 初 的原 始 乐 舞 发展 到 古 代鼎 盛 时 期 的 大 型 歌舞套 曲, 再到 后 面 民间 音 乐 的 日益 勃 兴 , 器 乐 始 终 是 民 族 音 乐 发 展 传 承 的 重 要 基础 。 扬 琴 自从海 外 进 入 中 国 以来 并 没 有水 土 不 服 , 很 快 就 在 中 国文 化 土壤 上扎 下 根 ,在 中国 的 许 多 地 区 获 得 了 广 泛 传 播 。最 初 由于 封 建 王朝 封 闭守 旧 , 扬琴末被纳入宫廷音之中, 发而 皆中节谓之和 ” , 《 贾子・ 道 术》 也说 “ 刚柔道谓之和 ” , 这与扬琴所推 崇的“ 强而不噪 、 弱而不虚 ” 的 艺术 特 色 不 谋 而 合 。 而 中 国道 家 的世 界 观 讲“ 天人合一 ” , 崇尚自 然 与人 的合 ~ , 人 的 内心 感 受 结 合 对 自然 的 感 悟 。 中 国 民族 音 乐 何 尝 不是 如此 , 自古 中 国就 有 有 “ 乐 由心 生 ” 之说 , 意 即 透 过 音 乐 能 够 传 递 人 的喜 怒 哀 乐 , 所谓“ 其哀心 者, 其 声 噍 以杀 ; 其乐心感者 , 其
论扬琴在传统民族合奏中的运用研究
论扬琴在传统民族合奏中的运用研究作者:王晓庆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10期【摘要】扬琴是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源。
扬琴声音宏大,音律变化丰富,节奏感强,是我国传统民族合奏中常用的主要乐器之一。
对扬琴在传统民族合奏中的运用研究,是促进我国民族合奏演奏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扬琴;传统民族合奏;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识码】A引言中国传统音乐创作形式多种多样,扬琴在中国传统音乐合奏中应用,能够在音乐演奏的节奏上、演奏情感传递以及演奏主体上都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本文从音乐创作的表达效果和在民族合奏中应用效果上进行分析,对扬琴演奏艺术效果进行探究。
一、扬琴简介(一)扬琴历史发展依据记载,扬琴是明末时期传入中国,主要作为一种曲艺伴奏在宫廷演奏中应用[1],经过我国历代音乐师的改良与应用,逐步对扬琴的演奏形式和演奏手法“中国化”。
现代音乐创作中,扬琴已经成为我国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扬琴在传统民族合奏中应用较为广泛。
依据扬琴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以及扬琴的构成特征将扬琴分为:变音扬琴、转盘转调扬琴、筝扬琴、全律活马大扬琴和电扬琴等[2]。
其中,变音扬琴、转盘转调扬琴更适合于民间乐器合奏、说唱、戏曲伴奏等形式的使用,而转盘转调扬琴、筝扬琴、全律活马大扬琴和电扬琴则更适合与传统民族合奏。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各大专业院校、艺术团体通常使用的扬琴在改革后以402号扬琴为主。
(二)扬琴地域文化特征扬琴可以按照我国艺术表现形式分为南派扬琴和北派扬琴两种形式。
南方地区扬琴的音乐形式以轻柔、欢快的艺术特点为主,这与南方整体音乐创作特征相符合。
这种艺术特征在民族融合演奏中表现为,扬琴的演奏通常以慢节奏为主,清新、明丽是音乐演奏的主要特点;北方扬琴的文化特征以豪放、欢快为主[3],民族乐器弹奏中扬琴主要以豪放、欢快的快节奏作为音乐演奏的主要形式。
二、扬琴与传统民族合奏的关系扬琴是现代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器乐,从扬琴的演奏形式可以将扬琴分为独奏式扬琴和合奏式扬琴两种形式。
浅谈当代扬琴艺术的发展概况
参考文献: [1]《关于扬琴近三十年发展的几点思考》,作者娄 亚红,2010年12月20日。 [2]《中国扬琴艺术发展五十年》,作者李向颖,中 国音乐学(季刊)2001年第1期。 [3]《扬琴在中国的文化机理》,作者赵艳芳,中国 音乐学(季刊)2001年第一期。
作者单位: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乐器杂志 -53-
结语
纵观扬琴近40年的发展,无论从乐器本身的形 制与结构、或是从乐器的音色改进与制音器的运用, 都为扬琴乐器本身创造了无限可能和演奏便利。从演 奏形式来看,由于扬琴的音色丰富多变、演奏技巧多 样、越来越多的专业扬琴重奏乐团和业余扬琴乐团相 继出现,有扬琴独奏、二重奏、其中都彰显出了明亮、浑厚的音色对比。希望 在全球文化互惠互利的多元发展下,扬琴的道路可以 越走越宽,与世界音乐共建大合之美。M
建国后至今,扬琴乐曲的发展可谓是极其迅猛。 从红歌题材为主的一系列经典扬琴独奏曲到体现多地 区、多民族风格特色的曲调音乐;从讲述历史人物、 叙述历史事件到现代写意的多维度空间作品;从优秀 的传统曲目到现代抒情作品;再从中国原创作品到移 植改编的外国作品,扬琴音乐创作已经不再是70多年 前的面貌了。从80年代至今,扬琴音乐作品正在经历 着成熟与兴盛的过程。一直以来,扬琴演奏家及教育 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找突破扬琴的传统演奏方式,追求 不断创新和探索的目标。正因为有前辈们的辛勤耕耘 和努力,现如今才能出现如此大量多且形式题材广泛 的扬琴音乐作品,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职业作曲家 和艺术家为扬琴音乐的创作添砖增瓦。我国现代扬琴 作品俨然已脱胎换骨,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景。
音乐教室 乐 器 学 堂
琴”较完美地做到了扩充音域、美化音色、美观实用 的综合特色。
如今,在越来越多音乐演奏家和研究人员的共同 努力下,扬琴乐器改革的发展日渐迅猛且丰富、多样 化。近年来,无论是专业院校的演奏家或是业余学习 的爱好者,在扬琴的使用上多以“402型扬琴”为主, 这也体现了它的演奏便捷性与实用性。随着演奏曲目 难度的加大和演奏者技术水平的提高,“402型扬琴” 也从音位上做了相应的改进,也相继研制出了多种型 号的新型扬琴,例如:刘寒力老师研制的“龙吟低音 扬琴”、他与唐山潘贵军老师共同研制的“601”型扬 琴;李玲玲老师设计研制的“蝶梦扬琴”;以及近年 来乐海乐器厂研制的“虎啸扬琴”等等。这些都是在 “402型扬琴”的基础上做了改良和创新,不仅增加了 低音的厚度,延伸了高音的润度,也为扬琴的发展开 辟了多条新型的创新之路。
浅谈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
浅谈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东北扬琴,是东北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器乐,也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深受东北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环境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本文将就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进行探讨与分析。
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
东北地区地势辽阔,气候寒冷,民风豪爽,这些环境因素对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北扬琴在曲调和音乐表现上,多采用粗犷、豪放的曲调和旋律,表现出东北人的豪迈和率真。
在曲式结构上,东北扬琴多采用对虾球、四胡慢板、滑稽乐、乱弹等曲式形式,这些曲调和曲式都是秉承了东北地区的民风和民俗。
在表演形式上,东北扬琴注重舞台表演,善于利用音乐和舞蹈等方式来传递情感和理念,体现了东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也体现出丰富的民族特色。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和满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文化氛围。
东北扬琴在音乐表现上,融合了汉族音乐和满族音乐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演奏技法上,东北扬琴注重用力弦,大力气,讲究音色粗犷,富有阳刚之气。
在音乐旋律上,东北扬琴多采用滚拨滚按、勾挑滑吟、扬弦歌唱等特有的演奏技法和旋律表现手法,展现了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
在曲调和曲式上,东北扬琴也受到满族舞曲、满族歌谣、汉族山歌等民族音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曲调和曲式。
这些音乐特点让东北扬琴成为了一个兼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乐器,展现了东北地区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是一个兼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音乐风格。
它融合了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既展现了东北人豪放的性格和民族风情,又体现了东北地区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它是中国音乐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东北地区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音乐传承和发展中,能够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东北扬琴的音乐风格,让这一独特的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1. 引言1.1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扬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探索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这一古老乐器历史的追溯,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探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扬琴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扬琴的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经过千年的传承,如今已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音色和演奏风格的乐器。
在现当代,扬琴的传承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各种扬琴演出和比赛活动层出不穷,为扬琴的传统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快节奏发展,扬琴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扬琴在现当代的发展趋势不仅包括技术的创新和演奏方式的改进,更涉及到如何将传统的扬琴演奏技艺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以及如何在音乐领域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 正文2.1 扬琴的起源和历史扬琴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最早的扬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古老的丝弦乐器。
扬琴由于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逐渐在中国的音乐界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扬琴一直是宫廷和文人雅士们喜爱的乐器。
在唐宋时期,扬琴被广泛运用于宫廷音乐和文人雅集中,成为当时的主要乐器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扬琴在中国音乐史上逐渐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演奏方式。
在现代,扬琴作为传统乐器依然保持着其传承和发展的活力。
许多音乐学院和乐团都致力于传承和推广扬琴这一古老的乐器。
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也为扬琴的演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让扬琴这一传统乐器焕发出新的活力。
2.2 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情况在中国,扬琴作为古典乐器在传统音乐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古琴名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致力于扬琴技艺的传承和推广。
一些音乐学院也开设扬琴专业,培养新一代扬琴演奏家和教师,为扬琴传统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国际上,扬琴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许多外国音乐家学习中国古琴,试图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融合,开创出新的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琴音乐民族化的综合体现及其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从扬琴形制(琴身和琴竹)的发展谈起,从扬琴演奏技巧和演奏形式等方面出发概括扬琴音乐民族性的综合体现,展望了扬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前景,并提出扬琴音乐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是扬琴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扬琴音乐民族化综合体现发展研究一、扬琴形制的民族化体现(一)扬琴形制的本土化扬琴,又名“洋琴”“蝴蝶琴”“打琴”“敲琴”。
第一种称谓说明扬琴从国外传入,并非土生土长的传统乐器。
第二种则形象地说明了扬琴的外形。
后两种则从演奏方式上命名扬琴。
传入之初的传统扬琴两排码,张丝弦,音量较小,发展到律吕大扬琴,之后发展为四排码401型、五排码501型,改良后的402型等几种变音扬琴。
再后来又出现电声扬琴、中低音扬琴和扬琴止音器等等。
其中一些型号由于演奏的便利没有广泛推广,但扬琴形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体现了制作者对不同的音色和声部的追求和探索,中国受众对于国乐弹拨乐的审美接受。
(二)扬琴琴竹的改良琴竹,又叫“琴键”“琴笕”“琴槌”。
中国人用竹子制作琴键,而非金属和木质,体现了中国的竹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自古就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之说,以竹为主题的古诗,如梁刘孝先的《竹》:“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也以画竹著称于世。
竹子用于扬琴琴竹的制作与其他材质的琴键相比优势明显,韧性好,利于演奏出弹轮、颤竹等技巧。
目前,除了最常见的单音琴竹之外,还有为了特殊效果而制的双音琴竹、三音琴竹、交叉琴竹、双音色琴竹等。
其中的双音和三音琴竹都是为演奏和声效果而创用。
“双音色琴竹”,则是追求乐器音色的丰富的产物,在琴竹的上方安装一个小竹头,专门用于反竹演奏,这样既可以演奏出清丽明亮的反竹音色,又避免了传统单音竹头正反竹交替带来的不便。
有的作品还要两种琴键交替使用,如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引子运用双音琴竹,左琴竹两个琴头相距四个音位,右琴键两个琴头相距三个音位,利于演奏四音和弦,到了第一段旋律部分改用单音琴竹呈示旋律。
扬琴琴键还有软琴竹和硬琴竹之分,硬琴竹韧性强度小,适合演奏音乐风格硬朗,跌宕多变的作品;软琴竹弹性好,适合演奏音乐风格委婉细腻的作品。
扬琴形制和琴竹的改革,不仅是扬琴的本土化,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对外来乐器的要求所致。
中国的民族乐器,尤其是弹拨乐,以其颗粒饱满、清丽明亮的音色深入人心。
扬琴从传入之初二排码、到现在的四五排码,音域拓宽,转调便利,改琴槌为琴竹,正是符合了扬琴音乐发展的民族化要二、扬琴音乐民族化的综合体现(一)扬琴演奏技巧日臻完备传入之初,以单竹单音为主要演奏技巧的扬琴,在三百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已沿用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演奏技巧。
随着演奏艺术在我国的繁荣发展,扬琴教学进入高校课堂,其演奏技巧也日益丰富。
有考虑和声效果的齐竹、有改变颗粒性音型的轮音、还有改变音色的拨弦、泛音、顿音、反竹等演奏技巧。
扬琴还在改善“直嗓子”的音色方面做出了努力,如指套“滑音”“揉弦”等技巧。
有的地区和乐派为了表现地方旋律特色,在演奏技巧的创新上做出了许多努力。
上世纪四大乐派之一东北扬琴的代表人物人王沂甫先生提出的八大演奏技巧“弹、轮、点、拨、颤、滑、揉、勾”最易于表现东北扬琴委婉吟润,符合东北地方小曲的歌唱性和旋律性。
(二)扬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扬琴音乐的民族化这主要体现在诸多合奏作品被改编固定为扬琴独奏作品。
如:江南丝竹《三六》《欢乐歌》《行街》,广东音乐《银河会》《旱天雷》《雨打芭蕉》等,都改编为扬琴独奏作品。
在扬琴作品不算丰富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扬琴音乐的发展来说,这些改编音乐是弥足珍贵的作品。
为扬琴音乐的丰富和扬琴专业技术的提高都有很大促有的作品以古代文化为背景,叙述历史故事、歌颂英雄人物。
以古代英雄人物、传奇故事为音乐形象的一类扬琴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对扬琴音乐的深远影响。
例如:项祖华的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
有的作品以少数民族民间曲调为素材,变化发展而来。
有的作品表现少数民族人民安居乐业、节日欢庆的场面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以少数民族人民的故事以及情感为音乐形象。
例如:《竹林涌翠》和《山寨风情》。
另外,西亚、南亚扬琴和欧洲扬琴都没有,而我国独有的一道风景线――曲艺音乐中的琴书。
琴书类说唱艺术是扬琴中国化的主要代表乐种,它是在清中叶以后民间艺人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传唱明清俗曲声腔的过程中形成的曲艺艺术形式。
我国最为著名的琴书艺术有西南的恩施扬琴、广西文场、云南文场和华北,华东的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北京琴书等。
各类琴书艺术有鲜明的地方风格、代表剧目、代表人物及其传承关系。
这类作品与中国的戏曲文化和曲艺艺术有相当大的关系,他们直接用扬琴命名,可见扬琴伴奏的地位举足轻重。
这类作品是中国曲艺文化和戏曲文化对扬琴音乐直接影响的重要体现。
(三)演奏形式日臻丰富扬琴在中国的发展史记录了扬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整个过程伴随着扬琴演奏形式的变化。
传入之初,扬琴主要用于传统合奏音乐,演奏曲目和形式均较单一。
经历几百年中国文化的洗礼,扬琴在演奏形式方面的发展成绩卓越。
除独奏外,扬琴广泛涉足戏曲、曲艺伴奏、重奏、大中小型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成为中国乐器弹拨组的重要组成。
三、对扬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展望扬琴音乐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在中国,对扬琴音乐民族性的研究也不能局限于在自身发展的种种方面。
本文认为应该将有中国民族性特色的扬琴演奏、扬琴作品和扬琴技巧与其他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联系并融合。
在这些方面,扬琴音乐表现出了巨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
(一)扬琴音乐中的移植样式对于移植作品有部分反对的声音,说是创作上生硬的照搬,一方面不利于演奏,一方面也不利于鼓励作品创作的积极性。
本文认为这只是片面地看待这个现象。
移植作品不仅充盈了扬琴的作品,丰富了扬琴演奏技巧和作品的调式调性,乐器本身对于外国作品的适应性强,能够演绎多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扬琴在演奏移植作品方面有很大优势。
扬琴的音域较宽广,包含四个半八度;音色多变:高音区明亮,中音区柔和,低音区浑厚;以颗粒性音型为主要演奏特点,但也有“轮音”“滑音”等弥补无线型音型的演奏技巧。
她像钢琴一样,属于击奏弦鸣乐器,颗粒性发音形态。
扬琴的双声部演奏方式,很多民族乐器甚至西洋乐器所不具备的,能够胜任很多复调音乐,多声部织体和和声效果。
扬琴作品的移植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由其他器乐作品移植而来的扬琴作品:由小提琴独奏曲改编的扬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查尔达什》《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由琵琶曲《珠落玉盘》、二胡曲《一枝花》、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改编的同名扬琴独奏曲。
改编自国外民歌的扬琴作品;如李玲玲根据日本民间小调改编的《五木摇篮曲》,芮伦宝根据日本民歌改编的《樱花》。
改编自国外扬琴音乐的扬琴作品:如李玲玲由匈牙利大扬琴曲改编的扬琴独奏曲《西部查尔达什舞曲》等。
(二)与西方乐器或流行歌手等艺术形式跨界合作扬琴演奏艺术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
在一些西方国家,扬琴在宫廷和民间的运用,有严格地划分界限,音乐风格也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则不然,随着扬琴进入高校课堂,她的民间即兴性在我国的发展局限较大。
但她在与西方乐器的合作,与声乐的合作和在对西方音乐的诠释上不断开拓新的表现形式。
2002年,作曲家徐昌俊为扬琴与弦乐器而做的《凤点头》由新加坡华乐团演出,受到音乐界一致好评。
2012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摘得“非传统组合金奖”的“鸟和树”,由独立青年艺术家范忆堂领军,融合扬琴与巴扬手风琴,创作一曲《成都印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著名的流行歌手龚琳娜和她的声乐作品《忐忑》《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等可谓家喻户晓,伴奏乐队主要有扬琴、笙和大提琴等中西方乐器。
扬琴音乐风格可谓新颖独特、泼辣洒脱,又散发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扬琴作品中还有一部分运用西洋管弦乐队伴奏协奏、钢琴协奏、西洋弦乐重奏、西洋打击乐伴奏的现代作品。
如扬琴协奏曲《黄土情》、扬琴独奏《樱花》《凤点头》《落花夜》等,属于现代创作作品。
由专业的作曲家和扬琴演奏家合作完成,西方专业的作曲手段加之扬琴演奏家丰富的演奏经验,创作出一批适于发挥扬琴表现力、难度较高、做法新颖的现代扬琴作品。
他们借助西洋伴奏乐器或乐队的效果,与扬琴中西合璧,营造出雅俗共赏、清新悦耳的艺术效果。
(三)在扬琴乐队方面作出的尝试近些年,扬琴舞台上出现的新研制的高、中、低音扬琴组成的家族乐队有不少。
新型扬琴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扩充了扬琴的音域范围,使扬琴自身声部齐全,组成一个中低音声部健全的的扬琴乐队。
其中发展比较成熟的扬琴艺术团“蝶梦飞竹”,是由扬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李玲玲教授创建,由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的扬琴表演艺术团。
该团作为中国首个扬琴组合,以弘扬和普及扬琴艺术为宗旨,采用了不同音域和规格的扬琴及多种演奏形式诠释古今中外精选曲目,如:《乡村抒怀》《四季》《蝶梦飞竹》,广东音乐三首《旱天雷》《倒垂帘》《平湖秋月》等,以达到雅俗共赏、清新悦耳的艺术效果。
该团成立以来应邀在各地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并未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专题节目,受到普遍好评。
四、结语我们研究扬琴音乐的民族性,不仅仅说明扬琴虽来自国外,在中国国土几百年的滋养中,具有显而易见的民族气质。
更重要的让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相关联,与其他民族音乐也建立联系,走出中国与世界接轨,被更多的受众接受、欣赏和喜爱,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扬琴音乐的民族化进程及其发展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4SJD178;2015年南京晓庄学院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扬琴伴奏的艺术魅力之探索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5NXY21。
参考文献:[1]项祖华.中国扬琴音乐的传统与发展[J].中国音乐,1993,(03).[2]黎胜元.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J].人民音乐,1998,(05).[3]张荣弟.论扬琴伴奏艺术[J].中国音乐,1999,(09).[4]詹皖.试论中国传统扬琴音乐与地域性民间音乐的融合[J].音乐与表演,2004,(03).[5]项祖华.世界扬琴三大体系[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05).[6]解骏.曲艺音乐中的扬琴[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01).[7]王文礼.谈琴竹在扬琴音乐中的艺术表现作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9).[8]汪海元.论二胡音乐创作中的移植样式[J].人民音乐,2007,(02).[9]苏燕.中国扬琴艺术民族化演变特征[J].音乐创作,2009,(01).[10]庞卓.传统的延伸与中西结合――扬琴与钢琴关系之探微[J].艺术教育,2012,(09).[11]汪海元.论二胡音乐创作中的移植样式[J].人民音乐,2007,(02).[12]张馨.中国扬琴作品的音乐形象[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